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科护理安全管理精细化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陈红满 王志红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24期155-158,共4页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在骨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5月我院骨科收治的816患者实施精细化管理,2012年6月~2013年5月收治的804例患者未实施精细化管理进行比较分析,采用实施精细化管理前后综合护理质量...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在骨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5月我院骨科收治的816患者实施精细化管理,2012年6月~2013年5月收治的804例患者未实施精细化管理进行比较分析,采用实施精细化管理前后综合护理质量、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等进行测评的方法,评价精细化管理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结果与精细化管理实施前比较,护理人员整体护理、病室管理、基础护理、护理文件、院内感染、健康教育、护理差错评分在精细化管理实施后显著升高(P<0.05),患者跌倒/坠床、给药错位、压疮、管路实施意外、置管感染、深静脉栓塞形成、输液反应、抢救不到位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患者满意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护理安全管理中实施精细化管理,能提高综合护理质量,减少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促进骨科护理工作在安全有序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管理 护理安全 护理质量 患者满意度
下载PDF
“J型针刀”对跖筋膜炎型跟痛症的治疗效果观察
2
作者 熊伟 胡淑清 +3 位作者 程凌 韦林芝 陆华龙 李松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12期8-12,共5页
目的:探讨“J型针刀”治疗跖筋膜炎型跟痛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9月我院及合作医院收治的72例跖筋膜炎型跟痛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刀治疗,治疗组采用J型针刀治疗。比较... 目的:探讨“J型针刀”治疗跖筋膜炎型跟痛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9月我院及合作医院收治的72例跖筋膜炎型跟痛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刀治疗,治疗组采用J型针刀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AOF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2组患者的AOFA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后,2组患者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降低,且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J型针刀”治疗跖筋膜型跟痛症,有助于提高治疗有效率,减少疼痛,改善踝-后足部功能,且未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跖筋膜炎型跟痛症 J型针刀 有效率
原文传递
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效果研究
3
作者 房广德 熊平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14期80-83,91,共5页
目的:探究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老年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23年10月南昌市新建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 目的:探究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老年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23年10月南昌市新建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研究组采用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术。比较两组临床指标、髋关节功能、髋关节活动度、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耗时、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平均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研究组髋关节功能评分及髋关节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1 d、2 d、3 d,研究组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可减少术中失血量,缩短手术耗时与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平均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促进髋关节功能及活动度恢复,降低疼痛程度,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 闭合复位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老年患者
原文传递
后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黄红根 李瑞海 王丽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第23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后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后侧入路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前侧入路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膝关节... 目的探讨后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后侧入路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前侧入路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指标(膝关节活动度、胫骨平台内翻角)、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2.2±0.4)°、胫骨平台内翻角(84.7±1.3)°均大于对照组的(2.0±0.2)°、(83.2±1.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为(13.7±2.2)周,短于对照组的(17.9±2.7)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后侧入路手术方案对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可提高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缩短临床骨折愈合时间,且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后柱骨折 前侧入路 后侧入路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锁定加压钢板联合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5
作者 黄红根 张远康 +1 位作者 陈飞 熊伟 《医疗装备》 2019年第21期7-9,共3页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LCP)联合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治疗胫骨下段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医院2015年2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胫骨下段骨折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1例。试验组实施LCP联合MIPPO治疗,对...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LCP)联合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治疗胫骨下段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医院2015年2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胫骨下段骨折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1例。试验组实施LCP联合MIPPO治疗,对照组实施切开复位解剖型钢板内固定(ORIF),比较两组踝关节功能、围手术期指标、并发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手术操作时间较长,下地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P联合MIPPO治疗胫骨下段骨折患者具有出血少、住院时间短、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踝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下段骨折 锁定加压钢板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
下载PDF
股骨颈骨折患者疼痛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5
6
作者 陈红满 陈红 +3 位作者 赵德群 黄红根 周敏 夏林波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3期199-202,共4页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对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疼痛症状缓解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65例股骨颈骨折接受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3)和对照组(n=32)。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对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疼痛症状缓解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65例股骨颈骨折接受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3)和对照组(n=32)。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疼痛护理。采用数字评定量表(NRS)评分评估并比较患者的疼痛程度,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护理总满意度。结果术后半个月和1个月两组患者的NRS评分低于术后24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半个月和1个月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精确的疼痛护理有利于减轻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和疼痛缓解、消失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术后疼痛 数字评定量表 疼痛护理 临床症状 住院时间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术式对继发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疗效及VSA、ODI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金昌映 胡志鹏 胡绪宙 《当代医学》 2017年第22期116-117,共2页
目的研究继发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术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96例继发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各48例。其中48例患者采用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作为对照组,另48例患者采用经... 目的研究继发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术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96例继发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各48例。其中48例患者采用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作为对照组,另48例患者采用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术治疗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疼痛情况、关节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观察组VAS、ODI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观察组VAS、ODI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术治疗继发性腰椎管狭窄症效果较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创伤小,促进患者恢复,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术 疼痛 关节功能 疗效
下载PDF
跟骨外侧小切口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瑞海 黄红根 徐爱兵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第24期93-95,共3页
目的观察跟骨外侧小切口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闭合性跟骨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予以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予以跗骨窦入路跟骨外侧小切口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时... 目的观察跟骨外侧小切口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闭合性跟骨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予以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予以跗骨窦入路跟骨外侧小切口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及术后1年Bohler角和Gissane角.结果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90±10)min、(150±30)ml,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60±5)min、(100±5)ml;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优12例、良4例、可4例,差0例,优良率为80.00%;观察组患者治疗优16例、良4例、可0例,差0例,优良率为100.00%;观察组患者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Bohler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观察组Bohler角(25.2±7.3)°大于对照组的(18.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Gissane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观察组Gissane角(120.4±3.5)°小于对照组的(123.4±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跗骨窦入路跟骨外侧小切口治疗跟骨骨折可获得更好的功能和影像学效果,手术时间短,创伤轻,并发症少,是治疗跟骨骨折的简单、安全的手术入路,丰富了跟骨骨折微创治疗手术方案,切口感染率低,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跗骨窦入路跟骨外侧小切口手术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下载PDF
吉西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方案治疗晚期复发转移性骨肉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9
作者 李春 黄红根 贺茂林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9期119-121,共3页
目的探索吉西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方案治疗晚期复发转移性骨肉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5例晚期复发转移性骨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吉西他滨与多西他赛联合方案进行治疗,统计患者治疗期间毒副反应发生情况,并评估临床治疗效果... 目的探索吉西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方案治疗晚期复发转移性骨肉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5例晚期复发转移性骨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吉西他滨与多西他赛联合方案进行治疗,统计患者治疗期间毒副反应发生情况,并评估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25例患者中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5例,稳定12例,进展8例,治疗有效率为20%(5/25),疾病控制率为68%(17/25)。随访30个月,患者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为4~14个月,平均(8.65±1.98)个月,总生存时间为7~30个月,平均总生存时间为(16.55±5.25)个月。治疗期间患者毒副反应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乏力、脱发及肝肾功能损伤,均程度较轻微,以Ⅰ~Ⅱ级反应为主。治疗期间未出现因药物毒副反应停药情况,且无治疗相关性死亡。有1例患者出现Ⅲ级消化道不良反应,经5-羟色胺受体阻滞剂以及类固醇激素等方式治疗取得较好的止吐效果, 8例患者出现Ⅲ级骨髓抑制反应, 3例患者出现Ⅳ级骨髓抑制反应,经临床对症的升白细胞治疗,均达到正常水平。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方案能够作为晚期复发性骨肉瘤的有效二线化疗方案备选,毒副反应较轻,耐受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转移性骨肉瘤 吉西他滨 多西他赛
下载PDF
新型可注射磷酸钙骨水泥联合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sanderⅢ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敏 《医疗装备》 2017年第23期159-160,共2页
目的探讨新型可注射磷酸钙骨水泥(CPC)联合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sanderⅢ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sanderⅢ型跟骨骨折患者31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均接受CPC联合空心螺钉内固定治... 目的探讨新型可注射磷酸钙骨水泥(CPC)联合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sanderⅢ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sanderⅢ型跟骨骨折患者31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均接受CPC联合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时间为(1.2±0.3)h,术中出血量为(48.7±12.5)ml;术后未发生切口感染和切口皮肤坏死;经过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患者的Maryland评分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可注射磷酸钙骨水泥联合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sanderⅢ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磷酸钙骨水泥 空心螺钉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后路减压钉棒系统固定治疗老年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
11
作者 周敏 《医疗装备》 2017年第22期103-104,共2页
目的探讨后路减压钉棒系统固定治疗老年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医院收治的行颈后路全椎板减压钉棒内固定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3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患者治疗前后日本骨科协... 目的探讨后路减压钉棒系统固定治疗老年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医院收治的行颈后路全椎板减压钉棒内固定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3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患者治疗前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全部患者手术均一次成功,患者手术围手术期未发生脑脊液漏和脊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8例出现C5神经根麻痹,4例存在明显的轴性症状;患者治疗后JOA评分和VA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减压钉棒系统固定治疗老年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成功率高,且术后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钉棒系统 后路减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