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鳜鱼养殖技术之三:池塘主养鳜鱼试验
1
作者 胡才水 李永强 余军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44-44,共1页
为了促进南昌市鳜鱼养殖水平的提高,加快鳜鱼产业化的发展。笔者于2001年在南昌市向塘镇进行了池塘主养鳜鱼试验,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苗种来源、数量和规格 2001年6月15日从南昌市水产试验场引进3万尾鳜鱼夏花,平... 为了促进南昌市鳜鱼养殖水平的提高,加快鳜鱼产业化的发展。笔者于2001年在南昌市向塘镇进行了池塘主养鳜鱼试验,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苗种来源、数量和规格 2001年6月15日从南昌市水产试验场引进3万尾鳜鱼夏花,平均规格为2.8cm/尾.进行养殖试验。同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塘 鳜鱼 试验 养殖技术
下载PDF
南昌地区中小型水库大银鱼Protosalanx hyalocranius (Abbott)移殖试验
2
作者 李永强 余军 《现代渔业信息》 2003年第7期24-25,共2页
大银鱼Protosalanx hyalocranius(Abbott)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下游湖泊、长江口、黄海、渤海沿岸河口及朝鲜西海岸,系河口洄游性鱼类,进入淡水产卵,亦可在淡水中定居生活,是银鱼科中个体最大的种类,产卵期为12月到翌年3月,是目前主要移... 大银鱼Protosalanx hyalocranius(Abbott)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下游湖泊、长江口、黄海、渤海沿岸河口及朝鲜西海岸,系河口洄游性鱼类,进入淡水产卵,亦可在淡水中定居生活,是银鱼科中个体最大的种类,产卵期为12月到翌年3月,是目前主要移植、增殖的品种之一。我们从1994年开始在南昌地区的四个中小型水库采取投放大银鱼受精卵的方式进行大银鱼移植试验,以探明大银鱼在长江以南天然水域中的生长繁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昌地区 中小型水库 大银鱼 Protosalanx-hyalocranius ABBOTT 移殖试验
下载PDF
鳜鱼养殖常见病害及防治技术(二)
3
作者 谌海虎 《农村百事通》 2007年第20期47-49,共3页
七、纤毛虫病(车轮虫、斜管虫、舌杯虫病) 1.发病症状及流行:病鱼体表皮肤和鳃部出现苍白色.鳃丝呈块状腐烂.体色发黑.时缓时急的转圈.行动呆滞,病鱼浮头靠近池岸,口张开.呼吸困难,并发烂鳃病,病重时鱼体失去平衡,上下... 七、纤毛虫病(车轮虫、斜管虫、舌杯虫病) 1.发病症状及流行:病鱼体表皮肤和鳃部出现苍白色.鳃丝呈块状腐烂.体色发黑.时缓时急的转圈.行动呆滞,病鱼浮头靠近池岸,口张开.呼吸困难,并发烂鳃病,病重时鱼体失去平衡,上下浮动,最后导致死亡。若不及时处理,死亡率很高。若延缓了杀虫治疗时间,即使杀死寄生虫.但因鳃组织被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鳜鱼养殖 防治技术 常见病害 纤毛虫病 舌杯虫病 发病症状 呼吸困难 治疗时间
下载PDF
鳜鱼养殖常见及病防害治技术(一)
4
作者 谌海虎 《农村百事通》 2007年第19期49-51,共3页
鳜鱼,又名桂花鱼,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国内淡水珍贵鱼类和出口创汇的品种之一.养殖前景看好。我国已在广东、江西、浙江、湖北等省一些大规模养殖区实施了高密度的集约化养殖,但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突出的病害问题.严重制约了... 鳜鱼,又名桂花鱼,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国内淡水珍贵鱼类和出口创汇的品种之一.养殖前景看好。我国已在广东、江西、浙江、湖北等省一些大规模养殖区实施了高密度的集约化养殖,但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突出的病害问题.严重制约了鳜鱼养殖业的发展。笔者多年来参与江西南昌鄱阳湖翘嘴鳜原种场病害防治工作,现对该鱼常见病的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鳜鱼养殖 常见病害 防治技术 集约化养殖 养殖前景 出口创汇 病害防治 桂花鱼
下载PDF
南昌地区中小型水库大银鱼移殖试验
5
作者 李永强 余军 《江西水产科技》 2002年第1期14-16,共3页
大银鱼Protsalanxhyalocraniua (Abbott)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下游湖泊、长江口、黄海、渤海沿岸河口及朝鲜西海岸 ,系河口洄游性鱼类 ,进入淡水产卵 ,亦可在淡水中定居生活 ,是银鱼科中个体最大的种类 ,产卵期为 1 2月到翌年 3月 ,是目... 大银鱼Protsalanxhyalocraniua (Abbott)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下游湖泊、长江口、黄海、渤海沿岸河口及朝鲜西海岸 ,系河口洄游性鱼类 ,进入淡水产卵 ,亦可在淡水中定居生活 ,是银鱼科中个体最大的种类 ,产卵期为 1 2月到翌年 3月 ,是目前主要移殖、增殖的品种之一。我们从 1 994年开始在南昌地区的四个中小型水库采取投放大银鱼受精卵的方式进行大银鱼移殖试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昌地区 中小型水库 大银鱼 移殖试验
下载PDF
在鄱阳湖南矶山自然保护区建立鲤、鲫种质资源库的可行性探讨 被引量:3
6
作者 胡茂林 吴志强 +4 位作者 刘引兰 吴文静 邓梦颖 喻忠彪 胡向萍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9-134,共6页
南矾山自然保护区位于鄱阳湖主湖区南部,地处赣江北支、中支和南支汇入鄱阳湖开放水域冲积形成的三角洲前缘,总面积为33300hm^2。据调查.该保护区具有以下优势:(1)水质好,溶解氧为6.47~7.72mg/L,透明度为20~30cm;(2)水... 南矾山自然保护区位于鄱阳湖主湖区南部,地处赣江北支、中支和南支汇入鄱阳湖开放水域冲积形成的三角洲前缘,总面积为33300hm^2。据调查.该保护区具有以下优势:(1)水质好,溶解氧为6.47~7.72mg/L,透明度为20~30cm;(2)水生生物丰富;(3)鱼类种类繁多,共6目14科58种;(4)鲤、鲫资源丰富,为优势种.其年产量约占水产品总产量的50%;(5)它们的染色体均为二倍体;(6)对鲤、鲫的同工酶和随机扩增多态DNA分析,显示它们均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因此,本文认为有必要在鄱阳湖建立我国首个野生鲤、鲫种质资源库.而南矶山自然保护区是理想的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南矶山自然保护区 种质资源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