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创入路单髁置换术对膝关节单间室骨关节炎患者术后疼痛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王振宇 罗红连 +5 位作者 蔡引红 王子瑶 骆松 胡赛 徐小生 马泽仁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3年第3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入路单髁置换术(UKA)对膝关节单间室骨关节炎(KOA)患者术后疼痛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2月就诊于南昌市洪都中医院的88例KO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患者行微创入路UKA... 目的探讨微创入路单髁置换术(UKA)对膝关节单间室骨关节炎(KOA)患者术后疼痛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2月就诊于南昌市洪都中医院的88例KO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患者行微创入路UKA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对比2组临床指标(包括住院时间、手术用时、膝关节主动屈曲至90°时间、术中出血量)、膝关节功能[采用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评估]、膝关节活动度(ROM)与术后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住院时间、手术用时与膝关节主动屈曲至90°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HSS评分、ROM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ROM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周与6个月时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创入路UKA术治疗KOA效果与TKA相当,均可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但前者创伤小、恢复快且能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改善膝关节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单间室骨关节炎 全膝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功能 单髁置换术 微创入路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评价 被引量:3
2
作者 熊小菊 田烨 熊丽云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5年第18期4250-4251,共2页
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17例全髋置换患者,将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59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58例患者为干预组,对照组采取一般常规方法:进行预防血栓的相关宣教,遵医嘱给予药物预防等。干预组在... 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17例全髋置换患者,将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59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58例患者为干预组,对照组采取一般常规方法:进行预防血栓的相关宣教,遵医嘱给予药物预防等。干预组在常规基础上采取进一步措施:护理部成立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防护小组对相关知识进行普及教育,对全髋置换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制定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指南及健康教育执行单,同时成立血栓预防质控组,督导各项措施有效落实。观察两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肺栓塞发生率、死亡率。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肺栓塞发生率、死亡率无统计学意义。对全髋关节置换患者进行规范性预防措施并辅以管理手段,可以减少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 深静脉血栓 预防 评价
下载PDF
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中老年骨质疏松性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3
作者 余征 《当代医学》 2022年第19期141-144,共4页
目的 探究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中老年骨质疏松性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60例中老年骨质疏松性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术式的... 目的 探究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中老年骨质疏松性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60例中老年骨质疏松性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术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将应用传统开放椎弓根钉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功能障碍、伤椎前缘高度、伤椎后凸Cobb角。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伤椎后凸Cobb角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伤椎前缘高度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老年骨质疏松性单阶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行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创伤小、术后疼痛轻,且有助于改善患者功能障碍与伤椎高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 椎体成形术 中老年 骨质疏松性 单节段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下载PDF
手术弹性钉技术结合补肾活血汤治疗儿童孟氏骨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黄和生 胡永恒 赵吉祥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第23期47-48,共2页
目的探究弹性钉技术结合中药补肾活血汤对儿童孟氏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方法选择2008年2月—2009年1月我院接治的60例儿童孟氏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分组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并采用弹性钉技术结合中药补肾活血汤进行治... 目的探究弹性钉技术结合中药补肾活血汤对儿童孟氏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方法选择2008年2月—2009年1月我院接治的60例儿童孟氏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分组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并采用弹性钉技术结合中药补肾活血汤进行治疗,对照组30例只采用弹性钉技术治疗,通过随访记录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情况。结果通过对两组患儿3个月后的随访了解到,两组患儿都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其中观察组的患儿在优良率上较对照组要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弹性钉技术结合中药补肾活血汤治疗儿童孟氏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可广泛采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钉技术 中药补肾活血汤 儿童孟氏骨折
下载PDF
调筋治骨法外洗对肘关节术后关节僵硬的疗效研究
5
作者 黄和生 胡永恒 赵吉祥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第24期49-50,共2页
目的基于调筋治骨法探究中药外洗对肘关节术后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肘关节僵硬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法按摩及功能锻炼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基于调筋治骨法采用自拟的中药方剂进行外洗。治... 目的基于调筋治骨法探究中药外洗对肘关节术后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肘关节僵硬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法按摩及功能锻炼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基于调筋治骨法采用自拟的中药方剂进行外洗。治疗后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肘关节功能。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优良率为89.66%,对照组患者的优良率为74.19%,2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患者的Mayo评分及肘关节活动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调筋治骨法采用中药外洗治疗肘关节术后关节僵硬,能够有效改善僵硬肘关节的活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筋治骨法 中药外洗 肘关节僵硬
下载PDF
穴位按摩联合耳穴压豆治疗骨折术后疼痛临床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万文梅 李璇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第21期113-115,共3页
目的研究穴位按摩与耳穴压豆在骨折术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6月于南昌市洪都中医院进行骨折手术治疗的6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病床号将其分成对照组(单数)及观察组(双数),每组32例骨折患者。2组患者... 目的研究穴位按摩与耳穴压豆在骨折术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6月于南昌市洪都中医院进行骨折手术治疗的6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病床号将其分成对照组(单数)及观察组(双数),每组32例骨折患者。2组患者均接受自控静脉镇痛(PCIA)处理,观察组在PCIA基础上行穴位按摩与耳穴压豆以镇痛。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氧化应激因子[血清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观察组干预后1 d及出院前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2 h的AOPP、MDA及SOD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于骨折患者术后采用穴位按摩与耳穴压豆进行镇痛处理可显著减轻患者术后痛感,有助于缓解其术后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按摩 耳穴压豆 骨折术后 骨科 中医外治法
下载PDF
肩三针温针灸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
7
作者 万文梅 胡琪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0年第15期104-105,共2页
目的探讨肩三针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2018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共收治肩周炎患者,共120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进行分组,观察组60例,采用肩三针温针灸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药物口服的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 目的探讨肩三针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2018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共收治肩周炎患者,共120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进行分组,观察组60例,采用肩三针温针灸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药物口服的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NPQ评分、VAS评分、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1)与治疗前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NPQ评分和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治疗后NPQ评分和VAS评分明显更低,P<0.05。(2)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P<0.05。(3)两组治疗后SF-36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肩三针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显著,能够有效地减轻患者的肩痛,改善患者的症状,值得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三针 温针灸 肩周炎 痹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