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
1
作者 刘云珠 仇满珍 周爱娣 《江西化工》 2007年第3期115-117,共3页
本文结合某高校《工程制图》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了当前《工程制图》课程教学的主要不足,探讨了《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同时对《工程制图》
关键词 《工程制图》 教学方法 创新
下载PDF
废退锡液中硝酸和锡的综合回收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惠敏 李德良 +2 位作者 黎定标 曹璟 龙丽娟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6-89,共4页
通过考察铁盐、铜盐和亚锡盐对硝酸扩散系数的影响研究了采用扩散渗析法从废退锡液中回收硝酸的可行性,实际样品的研究表明,扩散渗析法回收硝酸的回收率在70%以上.余液利用离子膜-电沉积法回收其中的金属锡,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30-40... 通过考察铁盐、铜盐和亚锡盐对硝酸扩散系数的影响研究了采用扩散渗析法从废退锡液中回收硝酸的可行性,实际样品的研究表明,扩散渗析法回收硝酸的回收率在70%以上.余液利用离子膜-电沉积法回收其中的金属锡,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30-40℃、槽电压3.5 V、电流密度1.0-2.3 A/dm2,并保持阳极液搅拌,此时锡的回收率达62%,电流效率在60%以上.结果表明,扩散渗析-离子膜-电沉积组合工艺可有效回收硝酸型废退锡液中的硝酸和锡,以实现其资源化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渗析 离子膜-电沉积 废退锡液 综合回收
下载PDF
营养供给对种公猪精液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7
3
作者 肖雪梅 任冬仁 李琳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6年第12期24-26,共3页
营养供给对公猪优良精液的产生非常关键。作者从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能量、矿物质、维生素和纤维素等5个方面分别阐述了他们对精液品质的影响和在日粮中的合理比例。
关键词 公猪 精液品质 营养供给
下载PDF
高产纤维素酶青霉菌的筛选及产酶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胡丹 刘霞 雷颉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07年第2期80-84,共5页
本文从稻田土壤中分离到一株产纤维酶活力高的X-5菌株,经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特征初步鉴定为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丛梗孢科,青霉属(Penicillium)。对青霉菌X-5菌株进行发酵培养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以5.0%稻草粉为碳源,3.0%豆饼粉为... 本文从稻田土壤中分离到一株产纤维酶活力高的X-5菌株,经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特征初步鉴定为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丛梗孢科,青霉属(Penicillium)。对青霉菌X-5菌株进行发酵培养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以5.0%稻草粉为碳源,3.0%豆饼粉为氮源,装液量为60mL,接种量为5.0%,培养温度为26~28℃,初始pH4.5~6.0,培养120h,产酶活力最高,CMC酶活为75.72IU/mL,FP酶活为6.68I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酶 青霉属 液体发酵
下载PDF
高产纤维素酶青霉菌的筛选和及产酶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胡丹 刘霞 雷颉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2007年第3期14-16,13,共4页
本文从稻田土壤中分离到一株产纤维酶活力高的X-5菌株,经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特征初步鉴定为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丛梗孢科,青霉属(Penicillium)。对青霉菌X-5菌株进行发酵培养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以5.0%稻草粉为碳源,3.0%豆饼粉为... 本文从稻田土壤中分离到一株产纤维酶活力高的X-5菌株,经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特征初步鉴定为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丛梗孢科,青霉属(Penicillium)。对青霉菌X-5菌株进行发酵培养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以5.0%稻草粉为碳源,3.0%豆饼粉为氮源,装液量为60ml,接种量为5.0%,培养温度为26~28℃,初始pH4.5~6.0,培养120h,产酶活力最高,CMC酶活为75.72IU/ml,FP酶活为6.68I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酶 青霉属 液体发酵
下载PDF
共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镁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浦 侯建国 张芳 《河南化工》 CAS 2007年第6期24-25,40,共3页
以氯化镁与碳酸钠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研究了反应溶液的pH值、反应物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煅烧温度对制备纳米氧化镁粉体的影响,通过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对样品的性能进行测试,获得纳米氧化镁平均粒径约... 以氯化镁与碳酸钠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研究了反应溶液的pH值、反应物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煅烧温度对制备纳米氧化镁粉体的影响,通过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对样品的性能进行测试,获得纳米氧化镁平均粒径约12 nm,且分布较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氧化镁 制备 共沉淀法
下载PDF
高职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现状分析及我院改革 被引量:14
7
作者 侯建国 漆旭芳 《江西化工》 2008年第2期144-146,共3页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对于培养合格的应用性人才起着重要作用。分析了高职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院改革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实验室管理 实验室建设 改革 创新能力
下载PDF
浅谈我院化学实验室的管理 被引量:9
8
作者 侯建国 黎定标 《江西化工》 2008年第1期84-86,共3页
高校化学实验室是培养学生技能、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基地,也是师生进科学研究的场所。规范化学实验室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及科研水平的重要保证。本文就规范化学实验室管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化学实验室 规范化管理 仪器 化学药品 创新能力
下载PDF
环氧树脂在重防腐涂料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方红莲 王健 《中国西部科技》 2010年第7期28-29,46,共3页
环氧树脂是防腐涂料中应用的主要树脂,对其进行改性是提高防腐涂料性能的主要手段。本文综述了橡胶弹性体、聚氨酯、无机填料、有机硅树脂以及酚醛胺改性环氧树脂的最新研究进展,对各种改性环氧树脂的方法及机理进行了探讨,并对其在重... 环氧树脂是防腐涂料中应用的主要树脂,对其进行改性是提高防腐涂料性能的主要手段。本文综述了橡胶弹性体、聚氨酯、无机填料、有机硅树脂以及酚醛胺改性环氧树脂的最新研究进展,对各种改性环氧树脂的方法及机理进行了探讨,并对其在重防腐涂料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重防腐涂料 改性 研究 综述
下载PDF
微波消解ICP-AES法测定饮用水中金属和非金属元素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帆 韩超 刘霞 《江西化工》 2011年第3期122-125,共4页
本文建立了ICP-AE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法同时测定生活饮用水中的二十种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方法,对微波消解方式、ICP工作参数选择、酸度对测定的影响、元素分析线选择、光谱干扰的校正等进行了研究。该方法线性范围宽,精密度R... 本文建立了ICP-AE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法同时测定生活饮用水中的二十种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方法,对微波消解方式、ICP工作参数选择、酸度对测定的影响、元素分析线选择、光谱干扰的校正等进行了研究。该方法线性范围宽,精密度RSD<5%,准确度好,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0.4%~110.2%,检出限低,具有分析速度快,多元素同时测定,操作简便等优点。适于饮用水及水源水质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P-AES 微波消解 饮用水 金属 非金属
下载PDF
水质模型的研究与发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曹金保 刘云珠 《江西化工》 2006年第1期51-54,共4页
水质数学模型的研究按照空间层次可以划分为一维、二维、三维模型和水系模型、模型系统。对国际上常用的水质模型及模型软件按空间层次分类进行了详细介绍,还介绍了水质模型研究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水质 数学模型 发展阶段 一维 二维 三维 系统
下载PDF
浅谈清洁生产 被引量:1
12
作者 熊建铭 刘琴 乐萍 《江西化工》 2007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前,许多工业企业大多采用末端治理的手段来处理各种污染。然而,一系列的环境污染事件告诉人们:这种传统的处理方法显然是不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于是,人们就得寻求一种新型的发展模式———清洁生产。
关键词 清洁生产 可持续发展 污染 环境问题 末端治理
下载PDF
废纸造纸行业废水处理 被引量:2
13
作者 熊建铭 雷颉 《江西化工》 2006年第4期235-237,共3页
当前,废纸制浆造纸废水污染负荷虽然相对较低,但仍产生大量的废水。根据废水的特性,采用了相应的物理处理和生物处理方法,使其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关键词 混凝法 活性污泥法 生物处理
下载PDF
对酸雨及二氧化硫治理技术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云珠 胡玲英 张燕 《江西化工》 2008年第1期36-37,共2页
酸雨是一种全球性的污染问题,主要源于废气排放,二氧化硫、硫的氢化物(或氮的氧化物)于雨水作用生成硫酸(或硝酸)导致其pH值降低。它对动植物、人体、建筑都有很强的破坏功能。需要借助政府力量控制二氧化硫的排放,群众注意保护能源,才... 酸雨是一种全球性的污染问题,主要源于废气排放,二氧化硫、硫的氢化物(或氮的氧化物)于雨水作用生成硫酸(或硝酸)导致其pH值降低。它对动植物、人体、建筑都有很强的破坏功能。需要借助政府力量控制二氧化硫的排放,群众注意保护能源,才能对其成功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硫 酸雨 治理技术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金边瑞香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阙生全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1年第10期73-74,共2页
为更深入了解干旱胁迫下金边瑞香生长发育的特征,通过盆栽控水方法对苗木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进行测定,探究了干旱胁迫对金边瑞香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干旱胁迫金边瑞香幼苗丙二醛(MDA)呈先上升后下... 为更深入了解干旱胁迫下金边瑞香生长发育的特征,通过盆栽控水方法对苗木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进行测定,探究了干旱胁迫对金边瑞香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干旱胁迫金边瑞香幼苗丙二醛(MDA)呈先上升后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金边瑞香 生理特性
下载PDF
绿色科技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被引量:1
16
作者 方红莲 《江西化工》 2008年第2期70-71,共2页
现代意义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应放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来,放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上来,放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上来,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 现代意义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应放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来,放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上来,放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上来,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持续发展道路",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人类社会就必须发展具有可持续性的绿色技术,这才能为资源节约、环境无害型经济的建立提供相适应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绿色科技 循环经济
下载PDF
喜树嫩叶中喜树碱的提取分离与鉴定
17
作者 金巧 刘霞 张慧敏 《江西化工》 2009年第4期113-115,共3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确定喜树嫩叶中存在喜树碱,并以碱液为溶剂超声波从喜树嫩叶中提取喜树碱。实验结果表明,以0.3%NaOH溶液为溶剂,按14mL/g原料.次,超声波提取30min,可使喜树碱与相邻组分达到良好分离。
关键词 喜树碱 碱液 HPLC法
下载PDF
AutoCAD2006的几点实用技巧
18
作者 曹金保 吴小花 刘云珠 《江西化工》 2006年第4期275-277,共3页
AutoCAD丰富的绘图命令,强大的编辑功能,三维造型功能和良好的用户界面深受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普遍欢迎。在AutoCAD2005基础上,Autodesk公司又推出新一代设计产品AutoCAD2006。笔者在进行AutoCAD教学和软件开发时,获得一些体验,现总结出... AutoCAD丰富的绘图命令,强大的编辑功能,三维造型功能和良好的用户界面深受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普遍欢迎。在AutoCAD2005基础上,Autodesk公司又推出新一代设计产品AutoCAD2006。笔者在进行AutoCAD教学和软件开发时,获得一些体验,现总结出,以供大家使用AutoCAD2006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TOCAD2006 实用技巧
下载PDF
用感情教育我们的“差生”
19
作者 漆旭芳 《江西化工》 2007年第3期134-135,共2页
教育学生是件让人感动心动的事情,学生处于懵懂的时段,特别是差生没有自己的方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这几年的带班过程当中,我体会到了许许多多的酸甜苦辣,其中感受最深的是,我们应该了解学生的情况,对症下药,用我们的感情"说... 教育学生是件让人感动心动的事情,学生处于懵懂的时段,特别是差生没有自己的方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这几年的带班过程当中,我体会到了许许多多的酸甜苦辣,其中感受最深的是,我们应该了解学生的情况,对症下药,用我们的感情"说话"来挽救所谓的差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生形成的原因 感情 教育差生 理解差生
下载PDF
硅酸盐细菌的诱变选育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肖薇 张燕 《江西化工》 2008年第4期146-149,共4页
利用紫外线和LiCl复合诱变方法处理解磷硅酸盐细菌,研究诱变出的菌株的溶磷能力的大小。将ACCC10011磷细菌培养,采用UV+LiCl复合诱变,菌落长出后计数,求各处理组的致死率,在致死率达75%以上的诱变平板上挑取菌落进行培养,最终测定其解... 利用紫外线和LiCl复合诱变方法处理解磷硅酸盐细菌,研究诱变出的菌株的溶磷能力的大小。将ACCC10011磷细菌培养,采用UV+LiCl复合诱变,菌落长出后计数,求各处理组的致死率,在致死率达75%以上的诱变平板上挑取菌落进行培养,最终测定其解磷能力。在经0.7%LiC+90sUV诱变条件处理的培养平板上挑取的两种菌株在分解无机磷和有机磷的能力方面具都有比原始菌株较大提高。0.7%LiC+90sUV诱变处理剂量为本实验最佳设计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盐细菌 诱变 溶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