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对AECOPD伴低氧血症患者血气指标水平、预后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饶明芳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4年第6期875-877,共3页
目的 对比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与传统经鼻导管吸氧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伴低氧血症患者血气指标水平、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收治的60例AECOPD伴低氧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 目的 对比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与传统经鼻导管吸氧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伴低氧血症患者血气指标水平、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收治的60例AECOPD伴低氧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传统经鼻导管吸氧,观察组行HFNC。对比两组血气分析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和生活质量、不良事件和预后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水平,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内各维度评分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PaO_(2)水平,GOS评分高于对照组,PaCO_(2)、CRP、WBC水平及SGRQ内各维度评分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HFNC能显著改善AECOPD伴低氧血症患者血气分析指标水平,控制炎症反应,提高生活质量,且无严重不良事件,患者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低氧血症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 经鼻导管吸氧
下载PDF
间苯三酚或氢溴酸山莨菪碱分别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急诊肾绞痛的疗效对比观察
2
作者 朱玲霞 黄芳芳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4年第22期3364-3366,共3页
目的探讨间苯三酚或氢溴酸山莨菪碱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急诊肾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4年4月我院收治的68例肾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氢溴酸山莨菪碱联合双氯芬... 目的探讨间苯三酚或氢溴酸山莨菪碱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急诊肾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4年4月我院收治的68例肾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氢溴酸山莨菪碱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观察组采用间苯三酚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疼痛缓解时间、镇痛起效时间、血清炎症介质水平[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生活质量、离院后24 h肾绞痛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疼痛明显缓解时间和镇痛起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IL-6、IL-1β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离院后24 h肾绞痛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间苯三酚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肾绞痛疗效显著,镇痛起效快,持续作用强,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绞痛 间苯三酚 氢溴酸山莨菪碱 双氯芬酸钠 疼痛程度 安全性
下载PDF
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研究
3
作者 陈哲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4年第22期3432-3434,3437,共4页
目的探讨四肢骨折应用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切开组(n=30)与微创组(n=50)。切开组给予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 目的探讨四肢骨折应用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切开组(n=30)与微创组(n=50)。切开组给予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微创组给予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表(VAS)]、骨折恢复优良率、骨代谢指标[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和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微创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切开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切开组(P<0.05);微创组VAS疼痛评分低于切开组(P<0.05);微创组骨折恢复优良率高于切开组(P<0.05);微创组β-CTX水平低于切开组,PICP水平高于切开组(P<0.05);微创组术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切开组(P<0.05);微创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切开组(P<0.05)。结论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减轻疼痛程度,改善骨代谢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骨折 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 骨代谢指标 疼痛程度
下载PDF
数字化X射线摄影检查在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涂国平 杨梅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3年第20期3124-3126,共3页
目的探究数字化X射线(DR)摄影检查在孤立性肺结节(SPN)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于我院检查疑似SPN患者50例,均采用DR摄影检查,分析DR检查影像学征象表现,以穿刺活检结果为“金标准”,分析DR检查在SPN... 目的探究数字化X射线(DR)摄影检查在孤立性肺结节(SPN)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于我院检查疑似SPN患者50例,均采用DR摄影检查,分析DR检查影像学征象表现,以穿刺活检结果为“金标准”,分析DR检查在SPN中的诊断价值,并计算与“金标准”的一致性,另对比良恶性SPN的DR征象。结果50例疑似SPN患者,经穿刺活检明确恶性结节12例,良性结节38例。DR检查共检出SPN恶性结节20例,良性结节30例。在SPN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灵敏度为83.33%(10/12),特异度为73.68%(28/38),准确度为76.00%(38/50),阳性预测值为50.00%(10/20),阴性预测值为93.33%(28/30)。kappa检验显示,DR检查与“金标准”的一致性尚可(kappa值=0.464,P=0.000)。SPN恶性结节分叶征、毛刺征检出率高于良性结节,钙化灶检出率低于良性结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泡征、血管集束征及胸膜凹陷征在SPN良恶性DR检查影像学征象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R检查在SPN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与“金标准”一致性尚可,同时经DR检查可及时了解不同性质SPN影像学征象表现,为指导临床诊断SPN性质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 数字化X射线摄影 良恶性 鉴别
下载PDF
肝素钠联合罂粟碱对断指再植术后凝血功能及血管危象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黄芳芳 王平 邹华仁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3年第12期105-108,共4页
目的:探究肝素钠联合罂粟碱对断指再植术后凝血功能及血管危象发生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医院收治的120例行断指再植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两组均行断指再植术,对照组于术后采用罂粟碱治疗... 目的:探究肝素钠联合罂粟碱对断指再植术后凝血功能及血管危象发生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医院收治的120例行断指再植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两组均行断指再植术,对照组于术后采用罂粟碱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肝素钠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血管危象发生率[静脉危象、动脉危象]、皮温差和组织灌注评分、不良反应[肤瘀斑、腹痛、头痛、鼻部出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PT、APTT、TT、FI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静脉危象、动脉危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皮温差低于对照组,组织灌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素钠联合罂粟碱用于断指再植术患者中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凝血功能水平,降低血管危象发生率,改善皮温差和组织灌注评分,无明显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指 断指再植术 肝素钠 罂粟碱 凝血功能 血管危象
下载PDF
不同剂量注射用帕瑞昔布钠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及镇痛效果 被引量:1
6
作者 黄芳芳 徐爱华 陈哲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3年第21期105-107,共3页
目的:探讨使用不同剂量注射用帕瑞昔布钠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及镇痛效果。方法:选取江西省南昌市第五医院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62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31例)在全麻后给予... 目的:探讨使用不同剂量注射用帕瑞昔布钠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及镇痛效果。方法:选取江西省南昌市第五医院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62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31例)在全麻后给予帕瑞昔布钠20 mg;研究组(31例)全麻后给予帕瑞昔布钠40 mg。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对比两组不同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应激反应指标[丙二醛(MDA)、皮质醇(Cor)及肾上腺素(E)]水平、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统计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4 h、8 h、16 h及24 h时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MDA、Cor、E水平随时间推移先上升后降低,且研究组术后12 h(T1)、术后24 h(T2)及术后48 h(T3)时MDA、Cor、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TNF-α、CRP随时间推移先升高后降低,且研究组T1、T2、T3时TNF-α、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45%)低于对照组(25.81%)(P<0.05)。结论:选择40 mg注射用帕瑞昔布钠相较于20 mg可以提升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中镇痛效果,减轻术后应激反应及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注射用帕瑞昔布钠 应激反应 炎症因子
下载PDF
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COPD急性加重患者CAT评分的影响研究
7
作者 王红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3年第23期3518-3520,共3页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COPD)急性加重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就诊的130例COPD急性加重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考组和联合用药组各65例,参考组用布地奈德...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COPD)急性加重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就诊的130例COPD急性加重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考组和联合用药组各65例,参考组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联合用药组联合使用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肺功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症状评分(CAT)、炎症因子水平、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FEV_(1)/FVC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用药组高于参考组(P<0.05);两组CAT评分、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用药组较参考组低(P<0.05);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可有效减轻COPD急性加重患者病情,降低炎症反应,改善肺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布地奈德 急性加重期 肺功能 特布他林
下载PDF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与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在梅毒检验中的价值分析
8
作者 唐衍兴 谢明明 《医学信息》 2025年第6期143-146,共4页
目的分析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ELISA)与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在梅毒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23年1月-2024年1月南昌市新建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诊的85例疑似梅毒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次行ELISA与RPR检测,统计两种检测方式的阳性检出率... 目的分析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ELISA)与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在梅毒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23年1月-2024年1月南昌市新建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诊的85例疑似梅毒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次行ELISA与RPR检测,统计两种检测方式的阳性检出率,比较ELISA与RPR在不同分期梅毒患者中的阳性检出率,分析二者在梅毒检验中的诊断效能。结果ELISA的梅毒阳性检出率高于RPR(P<0.05)。ELISA对一期、二期梅毒患者的阳性检出率高于RPR(P<0.05),但ELISA与RPR对三期梅毒患者的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LISA在梅毒检验中的诊断准确性、敏感度、特异度高于RPR(P<0.05)。结论ELISA与RPR在梅毒检验中均具有一定价值,其中ELISA的诊断效能相对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 梅毒螺旋体 梅毒螺旋体抗体 非梅毒螺旋体抗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