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损检测专业英语教学中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应用研究
1
作者 袁丽华 黎明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96-101,共6页
个体的认知在头脑中以“图式”的框图模式储备。已有的先验知识以迁移的形式影响新知识的学习,包括积极的正迁移和错误的负迁移,这将同化或顺应原有的“图式”形成新的“图式”。从大学英语知识的迁移、相关专业知识的迁移以及端正学习... 个体的认知在头脑中以“图式”的框图模式储备。已有的先验知识以迁移的形式影响新知识的学习,包括积极的正迁移和错误的负迁移,这将同化或顺应原有的“图式”形成新的“图式”。从大学英语知识的迁移、相关专业知识的迁移以及端正学习态度3个层面探讨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在无损检测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影响,给出教师在专业英语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正迁移的相关建议和策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通过无损检测专业英语课程的负迁移案例分析发现,教师授课时应注意减小或消除负迁移对新知识学习的影响。研究表明,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在专业英语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学生英语素养,丰富和改善大脑中原有的“图式”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损检测 专业英语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图式
下载PDF
SiC_(p)/AZ91D镁基复合材料中SiC_(p)颗粒分散情况的无损检测方法
2
作者 胡克 尧军平 +2 位作者 陆铭慧 程树云 董星宇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97-205,共9页
SiC_(p)/AZ91D镁基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应用较为广泛,但由于国内外对于超声波检测方法研究SiC_(p)/AZ91D镁基复合材料中SiC_(p)颗粒分布情况鲜见报道。本工作通过挤压铸造法,制备体积分数分别为0%,2%,4%和6%的SiC_(p)颗粒增强镁基复... SiC_(p)/AZ91D镁基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应用较为广泛,但由于国内外对于超声波检测方法研究SiC_(p)/AZ91D镁基复合材料中SiC_(p)颗粒分布情况鲜见报道。本工作通过挤压铸造法,制备体积分数分别为0%,2%,4%和6%的SiC_(p)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为了研究复合材料中颗粒分布情况,本工作采用超声声速法、超声衰减法、超声波特征扫描成像检测及非线性超声检测方法对SiC_(p)颗粒分散性进行研究。探索各种声学参量随SiC_(p)体积分数的变化关系及不同的检测方法对SiC_(p)颗粒分布情况检测能力的差异,并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超声特征扫描检测及超声速度法能够定量检测SiC_(p)宏观团聚,超声衰减法对表征微观团聚和宏观团聚都能达到一个很好的效果,非线性超声检测方法对于检测SiC_(p)微观团聚更为敏感,颗粒不均匀时对力学性能影响最为突出,抗拉强度大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_(p)/AZ91D复合材料 颗粒增强 超声检测 颗粒团聚
下载PDF
航空转子铜-钢结合层缺陷的五轴超声成像检测系统
3
作者 安仕伟 刘勋丰 +3 位作者 胡克 刘康正 程树云 胡文杰 《无损检测》 CAS 2023年第2期66-71,共6页
针对现有的四轴平动扫描成像系统检测航空转子时系统定位精度低、抗干扰能力差的问题,研制了一套五轴超声成像检测系统。该系统对检测工作台,探头夹持装置及抗干扰装置进行了优化设计,改进了滤波方式,并在软件中加入探头对中算法。采用... 针对现有的四轴平动扫描成像系统检测航空转子时系统定位精度低、抗干扰能力差的问题,研制了一套五轴超声成像检测系统。该系统对检测工作台,探头夹持装置及抗干扰装置进行了优化设计,改进了滤波方式,并在软件中加入探头对中算法。采用该系统进行抗干扰性试验,并对系统的定位精度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五轴超声成像检测系统的定位精度高,成像效果好,能有效抑制电磁干扰,实现转子的连续稳定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测 航空转子 扫描成像系统
下载PDF
磁声发射信号样本熵特征量的应力检测方法研究
4
作者 陈炫宇 龙盛蓉 +2 位作者 韩壮禄 陈学宽 李志农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13,共7页
为解决在应力检测中传统磁声发射(magnetic acoustic emission,MAE)特征量易受噪声干扰的问题,提出基于磁声发射信号样本熵特征量的应力检测方法。在研究Q235钢试样在0~400 MPa拉伸应力状态下磁声发射信号中样本熵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分... 为解决在应力检测中传统磁声发射(magnetic acoustic emission,MAE)特征量易受噪声干扰的问题,提出基于磁声发射信号样本熵特征量的应力检测方法。在研究Q235钢试样在0~400 MPa拉伸应力状态下磁声发射信号中样本熵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分析励磁强度、嵌入维数、容限系数对磁声发射信号样本熵特征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磁声发射信号样本熵特征量与应力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并且相较于传统时域特征量(峰峰值和均方根值),样本熵值的波动性指标分别下降89%和33%,在所选励磁条件下由样本熵值计算得到的应力值和实际应力值平均误差仅为8.5%,其受噪声干扰较小且一致性更好,更适合应用于铁磁性材料的应力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样本熵 应力特征 铁磁性材料 磁声发射
下载PDF
基于FPGA和LabVIEW的磁声发射应力检测系统设计
5
作者 邹越豪 龙盛蓉 +1 位作者 陈炫宇 陈学宽 《无损检测》 CAS 2024年第3期64-68,共5页
磁声发射(Magnetoacoustic emission,MAE)是一种应力检测的有效方法,针对传统检测仪器设计参数固定,灵活性较差的问题,结合FPGA(现场可编辑逻辑门阵列)和LabVIEW设计了参数可调的磁声发射应力检测系统。其中,FPGA负责激励信号产生波形,... 磁声发射(Magnetoacoustic emission,MAE)是一种应力检测的有效方法,针对传统检测仪器设计参数固定,灵活性较差的问题,结合FPGA(现场可编辑逻辑门阵列)和LabVIEW设计了参数可调的磁声发射应力检测系统。其中,FPGA负责激励信号产生波形,并将接收到的AD转换数据发送至上位机进行处理。设计的LabVIEW上位机程序负责信号接收、数据处理和存储。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检测系统简单可靠,集成度高,能够灵活调整激励信号,满足应力检测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声发射 应力检测 FPGA 虚拟仪器
下载PDF
基于TRIZ理论提高滚动轴承故障检测的准确性
6
作者 黄姗姗 李志农 《机电工程技术》 2024年第1期243-247,290,共6页
滚动轴承作为精密机械元件,广泛应用于大型工业或航空设备。如果轴承检测的准确性不高,导致漏检,将会造成严重事故。利用TRIZ创新方法提高滚动轴承故障检测的准确性。首先利用资源分析、功能分析及因果分析得到解决问题的突破点,之后利... 滚动轴承作为精密机械元件,广泛应用于大型工业或航空设备。如果轴承检测的准确性不高,导致漏检,将会造成严重事故。利用TRIZ创新方法提高滚动轴承故障检测的准确性。首先利用资源分析、功能分析及因果分析得到解决问题的突破点,之后利用TRIZ解决问题的多种工具,得到了14种解决方案(去重后),综合考虑成本、可行性和可靠性,提取了3个方案组合形成最终方案,即:将传感器内置于滚动轴承内部,并对传感器采集的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处理,再用自适应的信号处理方法进行故障特征提取,以确保不漏检。该方案提升了理论研究水平,增强了检测与处理智能化能力,提高了故障检测准确率,避免了因轴承故障导致的财产及人身安全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Z创新方法 滚动轴承 故障检测 准确性
下载PDF
基于点聚焦表面波EMAT的钢轨踏面检测实验研究
7
作者 付悦 王振 +2 位作者 罗嵘 陈巍巍 钟芳桃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4-89,共6页
曲折线圈电磁超声换能器(EMAT)换能效率低,对钢轨踏面小缺陷检测能力有限,为此,设计了一种采用圆弧曲折线圈制作而成并与钢轨踏面自适应贴合的点聚焦表面波EMAT。建立了点聚焦表面波EMAT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钢板中圆孔和槽型缺陷的检... 曲折线圈电磁超声换能器(EMAT)换能效率低,对钢轨踏面小缺陷检测能力有限,为此,设计了一种采用圆弧曲折线圈制作而成并与钢轨踏面自适应贴合的点聚焦表面波EMAT。建立了点聚焦表面波EMAT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钢板中圆孔和槽型缺陷的检测。分别用点聚焦表面波EMAT和曲折线圈表面波EMAT对钢板试样中的圆孔和U型槽进行检测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点聚焦表面波EMAT能检测出曲折线圈表面波EMAT无法检出的Φ4 mm、Φ7 mm圆孔,且U型槽的检测回波幅值是曲折线圈表面波EMAT的2倍以上,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小缺陷的回波信噪比和检出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折线圈 圆弧线圈 点聚焦表面波EMAT 钢轨踏面 信噪比
原文传递
激光-仅线圈式EMAT的金属检测系统优化设计
8
作者 郭伟 石文泽 +3 位作者 卢超 何盼 陈果 刘远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1-113,共13页
在铝合金铸造和高温轧制过程中,采用非接触式无损检测技术实现在线监测与检测,对减小生产成本、保证生产线连续、提高产品成品率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建立了以脉冲激光束激励和仅线圈式电磁超声换能器(EMAT)接收的铝合金Laser-EMAT检测... 在铝合金铸造和高温轧制过程中,采用非接触式无损检测技术实现在线监测与检测,对减小生产成本、保证生产线连续、提高产品成品率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建立了以脉冲激光束激励和仅线圈式电磁超声换能器(EMAT)接收的铝合金Laser-EMAT检测过程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水膜表面约束机制以及硅钢聚磁结构对所激励的多模式超声波幅值的影响规律,研究了仅线圈式EMAT的励磁线圈和接收线圈的外径、内径、线径、层数等对超声波接收效率的影响;其次,开展了铝合金Laser-EMAT检测实验,验证了水膜表面约束机制、仅线圈式EMAT设计参数和硅钢聚磁结构对检测回波幅值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水膜表面约束下,采用硅钢材料作为励磁线圈的聚磁背板后,超声回波信号幅值增强了37.76%,信噪比增加了17.3 dB。在激光能量一定、光斑大小不变、励磁线圈外径为12.3 mm、内径为1.6 mm、线径为0.4 mm、层数为2层时,线圈阻抗与电路内阻一致,线圈获得的能量最多,其提供的径向偏置磁场最强。当接收线圈外径为14.1 mm、内径为1.7 mm、线径为0.26 mm时,超声波接收效率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Laser-EMAT 水膜表面约束 仅线圈式EMAT 优化设计
原文传递
基于同步提取变换的钢轨踏面裂纹电磁超声表面SH波B扫成像检测研究
9
作者 钟芳桃 石文泽 +3 位作者 卢超 陈振华 陈果 董德秀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6-105,共10页
钢轨踏面在车轮的重复载荷作用下,极易产生滚动接触疲劳裂纹,并从轨头向下扩展,甚至导致断轨等重大安全事故,因此开展钢轨踏面裂纹高效准确的无损检测方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于钢轨轨头有限截面非规则几何体,无法采用解析法求解其频... 钢轨踏面在车轮的重复载荷作用下,极易产生滚动接触疲劳裂纹,并从轨头向下扩展,甚至导致断轨等重大安全事故,因此开展钢轨踏面裂纹高效准确的无损检测方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于钢轨轨头有限截面非规则几何体,无法采用解析法求解其频散曲线,采用Floquet-Bloch边界的有限元特征频率法,求解钢轨轨头类水平剪切导波频散曲线,在频散曲线的基础上,分析并确定电磁超声表面水平剪切波换能器的最佳检测频率。建立表面水平剪切波在含踏面裂纹钢轨轨头的传播有限元模型,研究表面水平剪切波在不同角度、深度的踏面裂纹上的反射及透射规律。为实现快速的钢轨踏面裂纹B扫成像检测且得到高信噪比的检测结果,实验对比同步提取变换和同步压缩变换对钢轨踏面检测回波的噪声滤除能力。结果表明:对单次检测回波应用同步提取变换消噪处理后,信噪比提高13.73 dB,比单次采集信号经同步压缩变换处理后的信噪比高4 dB。将同步提取变换用于钢轨踏面导波B扫成像检测,可以减小同步平均次数以满足快速检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踏面裂纹 表面水平剪切波 有限元特征频率法 同步压缩变换 同步提取变换
下载PDF
基于编码压缩的纤维缠绕气瓶贴附式电磁超声检测方法研究
10
作者 孟凌霄 石文泽 +2 位作者 卢超 黄良 凌建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2-99,共18页
针对电磁超声换能器(EMAT)在纤维缠绕储氢气瓶在线监测中回波信噪比低、洛伦兹力机制失效等问题,提出了基于编码压缩的贴附式电磁超声水平剪切(SH)导波检测方法,通过有限元建模分析了Barker编码序列位数和码元载波周期、chirp信号脉宽... 针对电磁超声换能器(EMAT)在纤维缠绕储氢气瓶在线监测中回波信噪比低、洛伦兹力机制失效等问题,提出了基于编码压缩的贴附式电磁超声水平剪切(SH)导波检测方法,通过有限元建模分析了Barker编码序列位数和码元载波周期、chirp信号脉宽和带宽、组合Barker码的组合方式对脉冲压缩信号的信噪比和分辨率的影响,并进行了实验验证,最后开展了纤维缠绕储氢气瓶中长20 mm、宽0.5 mm、深2 mm裂纹检测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金属贴膜方式能有效解决EMAT在非金属材料中难以检测的难题;增加Barker码的序列位数和载波周期、增大chirp脉宽以及减小chirp带宽、增加组合Barker码的序列长度均可以提高脉压信号信噪比;经优化设计后,相较于传统Tone-burst激励方式,脉冲压缩技术可以将缺陷波信噪比至少提高20.4 dB,在不同编码算法中,chirp信号激励下的信噪比最高,达到了23.9 dB,采用3×13位组合Barker码时,脉压信号的主瓣宽度为28.8μs,分辨率最高,但信噪比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缠绕气瓶 EMAT SH波 脉冲压缩 优化设计
原文传递
基于TRIZ的矿井提升机主轴轴承微弱故障特征检测
11
作者 葛丽英 朱道勇 李志农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3年第15期134-139,共6页
矿山开采过程中,由于矿井提升机所处环境恶劣和设备本身结构复杂,导致其故障诊断的难度较大。针对传统方法对矿山设备主轴微弱故障特征检测能力不足这一缺点,引入TRIZ理论,从最终理想解、系统功能分析、因果分析和九屏幕法分析等各个维... 矿山开采过程中,由于矿井提升机所处环境恶劣和设备本身结构复杂,导致其故障诊断的难度较大。针对传统方法对矿山设备主轴微弱故障特征检测能力不足这一缺点,引入TRIZ理论,从最终理想解、系统功能分析、因果分析和九屏幕法分析等各个维度对微弱故障特征难以检测的问题进行分析,最终得到3个理想解方案,这些方案不仅可以得到精确检测的主轴轴承微弱故障特征,而且极大地保障提升机矿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生产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Z理论 故障诊断 矿山设备 主轴轴承 经济效益
下载PDF
基于TRIZ理论的航空构件金属断口识别系统优化设计
12
作者 吴恬 李志农 《河南科技》 2023年第16期39-43,共5页
【目的】服役金属工件易产生断裂、疲劳、腐蚀等失效事故,严重影响到生产安全和经济效益。对金属断口进行高效分析及失效预防,对机电设备制造及维修的意义重大。而现有的断口识别系统大多以空间域为基础对断口图像进行识别,缺乏理论支持... 【目的】服役金属工件易产生断裂、疲劳、腐蚀等失效事故,严重影响到生产安全和经济效益。对金属断口进行高效分析及失效预防,对机电设备制造及维修的意义重大。而现有的断口识别系统大多以空间域为基础对断口图像进行识别,缺乏理论支持,效果较差,需要进一步研究。【方法】针对现有断口识别系统识别效率低、准确率低及断口数据冗余问题进行系统描述。运用TRIZ理论,分别使用系统裁剪、标准解、发明原理等方法,获得多种创新方案。【结果】通过方案整合获得最终解决方案,即通过增强图像纹理特征,引入无线传输系统,更换基于经验Ridgelet-2DPCA断口识别算法。【结论】该方案提高了断口识别准确率及识别效率,降低了存储难度,提高了识别检测灵活度,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金属断口 模式识别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的刀具磨损检测与控制 被引量:69
13
作者 秦国华 谢文斌 王华敏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14-1321,共8页
针对切削参数对刀具磨损状况和使用寿命的影响,研究了基于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的刀具磨损检测与控制方法。采用多因素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进行了马氏体不锈钢平面的铣削实验,通过万能工具显微镜测量后刀面的磨损量得到训练样本。借助BP神经... 针对切削参数对刀具磨损状况和使用寿命的影响,研究了基于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的刀具磨损检测与控制方法。采用多因素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进行了马氏体不锈钢平面的铣削实验,通过万能工具显微镜测量后刀面的磨损量得到训练样本。借助BP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映射能力,通过有限的训练样本建立了关于切削速度、每齿进给量、背吃刀量和切削时间的刀具磨损预测模型。实验显示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预测误差不超过5.4%。最后构建了使刀具磨损量为最小的切削参数优化模型,根据每一代的刀具磨损量定义个体的适应度评价函数,提出了切削参数优化模型的遗传算法求解技术。与Taguchi法相比,基于遗传算法的优化方法所获得的最优切削参数减小了6.734%的刀具磨损量。实验显示:提出的刀具磨损检测与控制技术提高了刀具磨损量的计算效率与精度,并为切削参数的合理选择提供了基础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具磨损 检测 控制 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下载PDF
刀具磨损的自动检测及检测系统 被引量:20
14
作者 秦国华 易鑫 +1 位作者 李怡冉 谢文斌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332-3341,共10页
为了精确检测机械加工过程中刀具的磨损状态,分析了刀具磨损图像中背景区、磨损区、未磨损区的灰度值变化,提出了利用图像处理技术自动检测刀具磨损量的方法。首先,根据Otsu法和B-样条曲线拟合法,建立了自动确定上限阈值与下限阈值的算... 为了精确检测机械加工过程中刀具的磨损状态,分析了刀具磨损图像中背景区、磨损区、未磨损区的灰度值变化,提出了利用图像处理技术自动检测刀具磨损量的方法。首先,根据Otsu法和B-样条曲线拟合法,建立了自动确定上限阈值与下限阈值的算法,准确地增强了磨损区与背景区、未磨损区之间的灰度对比度;通过分析刀具磨损图像的稳定区和磨损边缘的非稳定区,提出了边界提取的局部方差阈值算法,给出了自适应的局部方差阈值,清晰地将刀具磨损区从图像中分割出来。在此基础上,利用形态学描述方法对分割部分进行孔洞填充与边界完整化,从而直接计算出磨损区域的几何参数尺寸。实验结果表明:超景深三维显微镜放大倍数为50时,磨损宽度与磨损长度的检测误差分别为1.024%和1.325%;放大倍数为100时,磨损宽度与磨损长度的检测误差分别为0.661%和0.995%。该方法检测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提取的边界完整清晰,可为提高刀具使用率、保证加工质量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图像处理 刀具磨损 曲线拟合 灰度变换 局部方差
下载PDF
超声Δ法与TOFD法在薄壁电子束焊缝上的检测结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史亦韦 王乃波 卢超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24,共5页
采用超声Δ衍射法和TOFD法对模拟缺陷进行检测,得出了缺陷检测波形图和B/C扫描图。对比分析了超声Δ衍射法与TOFD法的检测结果。实验表明利用超声Δ衍射法能够识别近表面垂直表面的面状缺陷,有效地对缺陷进行定位,能够很好地克服表面盲... 采用超声Δ衍射法和TOFD法对模拟缺陷进行检测,得出了缺陷检测波形图和B/C扫描图。对比分析了超声Δ衍射法与TOFD法的检测结果。实验表明利用超声Δ衍射法能够识别近表面垂直表面的面状缺陷,有效地对缺陷进行定位,能够很好地克服表面盲区,对缺陷的检测识别能力不受缺陷方向限制。从检测结果数据可以看出超声Δ衍射法的检测灵敏度和缺陷识别能力优于TOFD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Δ法 TOFD法 图像 灵敏度
下载PDF
基于脉冲压缩技术的金属锻件缺陷跑道线圈EMAT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石文泽 陈巍巍 +2 位作者 卢超 张金 陈尧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6-97,共12页
针对电磁超声换能器(EMAT)在高温、大提离、表面粗糙等恶劣环境下对枝晶粗大的铸锻件进行快速、在线检测时,超声回波的信噪比低和空间分辨力差等难题,建立了基于chirp信号激励的跑道线圈EMAT检测过程的有限元模型,采用正交试验表,分析了... 针对电磁超声换能器(EMAT)在高温、大提离、表面粗糙等恶劣环境下对枝晶粗大的铸锻件进行快速、在线检测时,超声回波的信噪比低和空间分辨力差等难题,建立了基于chirp信号激励的跑道线圈EMAT检测过程的有限元模型,采用正交试验表,分析了EMAT设计参数、chirp信号带宽和脉宽等因素对检测回波脉冲压缩后的主瓣峰值和主瓣宽度的影响,分别获取了主瓣峰值\\主瓣宽度最佳的EMAT参数组合,并通过实验加以验证。比较了0.5 MHz猝发音激励信号在不同同步平均次数条件下,以及chirp脉冲压缩在不同提离且无同步平均条件下对Φ4平底孔的检测能力。结果表明:采用chirp脉冲压缩技术在无同步平均条件下,Φ4平底孔的检测回波信噪比较128次同步平均的猝发音脉冲信号提高了6.6 dB;在EMAT提离为3.5 mm且无同步平均条件下,Φ4平底孔的脉冲压缩后回波信噪比可达8.0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锻件 电磁超声换能器 脉冲压缩 信噪比 空间分辨率
原文传递
超声有限幅度法检测混凝土孔洞缺陷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军 黄灿 王豪 《无损检测》 2016年第1期26-29,68,共5页
超声有限幅度法是用超声波在受损材料中传播时产生的高次谐波与材料非线性参数的关系,来检测材料损伤的方法,其在材料的微观损伤检测中已有较成熟的应用。用有限幅度法检测含有不同大小孔洞缺陷的混凝土试块,检测结果表明,非线性参数能... 超声有限幅度法是用超声波在受损材料中传播时产生的高次谐波与材料非线性参数的关系,来检测材料损伤的方法,其在材料的微观损伤检测中已有较成熟的应用。用有限幅度法检测含有不同大小孔洞缺陷的混凝土试块,检测结果表明,非线性参数能反映出混凝土孔洞缺陷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幅度法 非线性超声技术 混凝土 孔洞缺陷
下载PDF
材料表面裂纹的红外热像显微检测 被引量:7
18
作者 袁丽华 汪江飞 +1 位作者 朱争光 耿敏君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12-617,共6页
材料表面裂纹是导致构件破损、影响物理特性的原因之一。本文采用红外热像显微镜研究了材料表面裂纹检测的问题。首先在铝薄板上设计不同方向、不同长度的表面裂纹。由于裂纹处与正常区域之间的辐射能力的差异,造成表面温度场的不均匀... 材料表面裂纹是导致构件破损、影响物理特性的原因之一。本文采用红外热像显微镜研究了材料表面裂纹检测的问题。首先在铝薄板上设计不同方向、不同长度的表面裂纹。由于裂纹处与正常区域之间的辐射能力的差异,造成表面温度场的不均匀性。红外显微镜捕捉到物体表面辐射,探测出不同方向的表面裂纹,引入标尺实现了裂纹长度的定量检测并做了误差分析。再研究了碳纤维层压板冲击损伤的表面裂纹,通过图像拼接完整显示了冲击损伤裂纹的形貌和走势,运用扫查法提取裂纹。研究结果表明红外显微镜具有探测材料表面自发辐射的能力,可用于不同材质表面裂纹的探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裂纹 红外热像显微镜 红外热图像 无损检测
下载PDF
基于声发射检测的碳布/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压缩损伤评价 被引量:3
19
作者 丁鹏 卢超 +1 位作者 陈振华 谢小林 《无损检测》 2011年第11期29-32,共4页
用声发射仪器监测二维编织碳布/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压缩损伤过程。通过载荷与声发射特征关系图,判断出其在损伤过程中的临界失效载荷,作为判断材料临界损伤强度的依据。通过对碳布/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在压缩损伤过程中产生的声发射信号进... 用声发射仪器监测二维编织碳布/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压缩损伤过程。通过载荷与声发射特征关系图,判断出其在损伤过程中的临界失效载荷,作为判断材料临界损伤强度的依据。通过对碳布/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在压缩损伤过程中产生的声发射信号进行小波包分解,并对信号进行频谱分析以及对小波包分解后的各层进行能量分析,得出了声发射源即纤维断裂信号、基体断裂信号和层间开裂信号的频率分布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发射检测 复合材料 小波包分析 压缩损伤评价
下载PDF
储罐底板的在役超声高频导波检测 被引量:7
20
作者 邓进 李兵 +1 位作者 刘书宏 魏孔山 《无损检测》 2013年第12期24-27,共4页
石油、天然气等化工行业中,储罐经过长时间运行后,储罐的底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腐蚀变薄甚至穿孔,严重危害生产安全。采用S0模态的高频超声导波对模拟储罐边缘板人工试块进行检测,得出不同条件对高频导波检测能力的影响。在实际检测中,... 石油、天然气等化工行业中,储罐经过长时间运行后,储罐的底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腐蚀变薄甚至穿孔,严重危害生产安全。采用S0模态的高频超声导波对模拟储罐边缘板人工试块进行检测,得出不同条件对高频导波检测能力的影响。在实际检测中,成功采用高频导波对储罐边缘进行快速大面积在役检测并发现储罐边缘板的腐蚀缺陷。通过人工试块对比试验和现场在役检测,验证了高频导波对储罐边缘板腐蚀检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导波 储罐底板 在役检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