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宫颈癌中高危型HPV感染与c-jun和c-fos蛋白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13
1
作者 朱皓皞 任光玉 +3 位作者 吴琴 熊敦勇 袁婷 余晚霞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7-31,共5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癌中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 virus,HR-HPV)感染与c-jun和c-fos蛋白表达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Cervista技术对70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cervical squmaous cell carcinoma,CSCC)、60例子宫颈... 目的探讨子宫颈癌中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 virus,HR-HPV)感染与c-jun和c-fos蛋白表达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Cervista技术对70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cervical squmaous cell carcinoma,CSCC)、60例子宫颈上皮内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及20例慢性子宫颈炎行HR-HPV检测,同时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AP-1通路重要组份c-jun和c-fos蛋白的表达,分析HR-HPV感染与c-jun和c-fos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及与子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70例CSCC中69例HR-HPV呈阳性,阳性率98.6%(69/70),其中A9组阳性占比最高,达85.5%(59/69)。70例CSCC中c-jun和c-fos的阳性率分别为80%(56/70)、85.7%(60/70),30例CIN2+CIN3中的阳性率均为70%(21/30),30例CIN1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0%(6/30)、23.3%(7/30),20例慢性子宫颈炎中的阳性率均为0。CSCC组与CIN组及慢性子宫颈炎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jun、c-fos阳性率在CSCC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等分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CC中HR-HPV阳性与c-jun、c-fos的表达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 CSCC中HR-HPV感染具有显著的亚型特点,且与c-jun和c-fos表达呈正相关,提示HR-HPV感染后AP-1通路活化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人乳头状瘤病毒 C-JUN C-LOS 病理学
下载PDF
疏血通对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术后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宋景春 黄国明 +2 位作者 丁仲如 郑春辉 揭继焘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439-441,共3页
目的:观察疏血通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介入治疗(PCI)前后内皮功能、纤溶活性的影响,并探讨疏血通治疗与PCI治疗后早期心脏相关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择2006年3月至2008年1月在我院心导管室行PCI治疗的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PCI术后... 目的:观察疏血通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介入治疗(PCI)前后内皮功能、纤溶活性的影响,并探讨疏血通治疗与PCI治疗后早期心脏相关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择2006年3月至2008年1月在我院心导管室行PCI治疗的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PCI术后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疏血通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于术后第1天加用疏血通静滴1周。所有患者于PCI前1天、术后1周分别测定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抑制物(PAI-I)、假性血友病因子(vWF)的影响,并观察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疏血通组患者血浆vWF和PAI-I水平降低,而t-PA活性增加,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并且疏血通组与对照组相比心脏事件发生率有降低的趋势(P<0.05)。结论:ACS患者PCI术后应用疏血通可以改善内皮功能和纤溶活性,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治疗 @冠脉介入术 @疏血通 纤溶酶原激活剂/血液 纤溶 酶原灭活剂/血液
下载PDF
严重创伤MODS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指数变化 被引量:9
3
作者 王占科 冯青青 +4 位作者 杨莉萍 熊小平 陈自立 许霖水 陈致怀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85-87,共3页
目的 探讨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功能变化在创伤失血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MODS)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观察创伤失血MODS患者稳态模式评估法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 -IR) ,胰岛素分泌指数 (HOMA - β)、空腹血糖、空腹乳酸、空腹乳酸和... 目的 探讨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功能变化在创伤失血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MODS)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观察创伤失血MODS患者稳态模式评估法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 -IR) ,胰岛素分泌指数 (HOMA - β)、空腹血糖、空腹乳酸、空腹乳酸和丙酮酸比值等的变化 ,并对MODS主要器官功能指标 ,细胞氧化水平指标与HOMA -IR指数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 创伤失血MODS组HOMA -IR指数、乳酸、乳酸和丙酮酸比值 ,胰高血糖素和皮质醇等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HOMA - β指数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创伤失血MODS严重程度与HOMA -IR指数明显正相关 (P <0 .0 1)。结论 测定HOMA -IR指数和HOMA - β指数可作为MODS患者转归 ,预后的预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失血 MODS 胰岛素抵抗 失代偿
下载PDF
RT-PCR定量检测GST-π mRNA的表达 被引量:14
4
作者 陈高明 李春海 +3 位作者 王尧河 冯东晓 孙丽亚 朱运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2期858-861,共4页
目的:建立一个用于测定临床样本中胎盘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mRNA表达水平的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定量技术。方法:根据共扩增PCR定量原理,通过多对引物的特异性分析和动力学筛选,建立了以β-... 目的:建立一个用于测定临床样本中胎盘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mRNA表达水平的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定量技术。方法:根据共扩增PCR定量原理,通过多对引物的特异性分析和动力学筛选,建立了以β-actin作内参,底片扫描定量的RT-PCR法,并对30例食管癌组织和癌旁组织GST-πmRNA表达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本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批内CV<16%;批间CV<30%)、不用同位素标记,GST-π/β-actin比值不受肝素、SDS等的影响。23例食管癌组织的GST-πmRNA表达水平(1.98±0.76)明显高于21例癌旁组织表达水平(1.02±0.58)(P<0.01)。结论:所建立的方法能反映GST-πmRNA表达的微小差异并能作批量分析,GST-πmRNA可作为食管癌的肿瘤基因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T-PCR 食管肿瘤 GST-Π MRNA
下载PDF
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与骨关节炎的临床异同点及MRI影像学表现分析 被引量:36
5
作者 胡炜 邹鸿星 +1 位作者 杨淮河 邵银初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年第1期134-136,共3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与骨关节炎(OA)的临床异同点及MRI影像学表现。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35例与骨关节炎(OA)患者41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MRI检查。结果 RA组Ⅲ-Ⅳ级外侧胫骨关节股骨外踝、Ⅲ-Ⅳ... 目的探讨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与骨关节炎(OA)的临床异同点及MRI影像学表现。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35例与骨关节炎(OA)患者41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MRI检查。结果 RA组Ⅲ-Ⅳ级外侧胫骨关节股骨外踝、Ⅲ-Ⅳ级胫骨外侧平台损伤率分别为94.29%、100%较OA组0.0%、0.0%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A组外侧胫骨关节股骨外踝、胫骨外侧平台骨髓水肿、囊性坏死的几率较OA组高,OA组无1例出现外侧胫骨关节病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A组内侧前角、体部、后角半Ⅱ-Ⅲ级月板损的几率分别为97.14%、94.28%、97.14%较OA组12.19%、29.27%、14.64%高;RA组外侧前角、体部、后角Ⅱ-Ⅲ级半月板损伤的几率分别为85.71%、88.57%、88.57%较OA组4.88%、4.88%、7.31%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A组关节囊内滑膜增生、肥厚的几率为94.29%较OA组19.51%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RA关节软骨、软骨下骨病变下及半月板病变程度较OA严重,MRI影像学检查在RA、OA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 骨关节炎 MRI 差异
下载PDF
人工压力冲击法对改善动静脉内瘘非血栓性狭窄的效果探讨 被引量:9
6
作者 叶君红 熊慧 +2 位作者 肖秋金 刘秀娟 张浩 《中国血液净化》 2015年第7期435-436,共2页
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做好内瘘的维护,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是保证患者透析效果,提高生存质量的基本条件。临床上,非血栓性内瘘狭窄是引发内瘘失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主要表现为内瘘自然流量减少或透析时泵控血流量不... 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做好内瘘的维护,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是保证患者透析效果,提高生存质量的基本条件。临床上,非血栓性内瘘狭窄是引发内瘘失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主要表现为内瘘自然流量减少或透析时泵控血流量不足,最终导致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和闭塞。患者在未达到足够血流量的情况下进行血液透析,严重影响了透析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内瘘 冲击法 血栓性 内瘘狭窄 血液透析 血流量 透析质量 有显著性差异 效果探讨 生存质量
下载PDF
涎腺肿瘤中P53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微血管密度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2
7
作者 刘蔚 陈林林 刘勇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6-70,共5页
目的:探讨P53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微血管密度(MVD)在涎腺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与侵袭、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选取手术切除的涎腺肿瘤组织标本54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多形性腺瘤、黏液表皮样癌、腺样囊性癌中血... 目的:探讨P53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微血管密度(MVD)在涎腺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与侵袭、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选取手术切除的涎腺肿瘤组织标本54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多形性腺瘤、黏液表皮样癌、腺样囊性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P53蛋白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结果:P53、VEGF、MVD在涎腺良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P53、VEGF的表达和MVD值与临床分期及是否区域或远处转移有关,而与肿瘤大小、部位无关。等级相关分析显示:随着P53表达水平的增高,MVD增加,呈显著正相关。本实验结果还表明,P53表达水平和MVD值随着VEGF表达程度的增高而增加。结论:P53蛋白、VEGF表达和MVD在涎腺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P53、VEGF和MVD可作为判断涎腺肿瘤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指标。P53与VEGF和MVD明显正相关,突变型P53的表达在涎腺肿瘤血管生成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肿瘤 血管生成 P5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微血管密度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五羟色胺调节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凋亡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宋景春 黄国明 +2 位作者 涂晓文 丁仲如 乔怀宇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39-942,共4页
目的:研究五羟色胺(5-HT)对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凋亡的调节作用与机制。方法:组织块法培养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Hoechst染色、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凋亡细胞,免疫组织化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ax及Bcl-2。结果:Hoechst染色、流式细胞技术结... 目的:研究五羟色胺(5-HT)对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凋亡的调节作用与机制。方法:组织块法培养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Hoechst染色、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凋亡细胞,免疫组织化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ax及Bcl-2。结果:Hoechst染色、流式细胞技术结果显示PASMC凋亡增强,5-HT可使Bax表达显著增强,Bcl-2表达增强,Bcl-2/Bax阳性细胞计数比值下降。结论:5-HT可能通过影响Bcl-2/Bax阳性细胞计数比值调节PASMC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 细胞凋亡 @五羟色胺 动物 实验 大鼠
下载PDF
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0
9
作者 徐劲松 蔡绍曦 +2 位作者 黄国明 涂小文 夏国际 《临床肺科杂志》 2006年第4期441-442,共2页
目的研究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46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病原菌主要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广谱、高效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和低蛋白血症、高龄、器官移植、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等是... 目的研究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46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病原菌主要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广谱、高效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和低蛋白血症、高龄、器官移植、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等是继发真菌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肺部真菌感染是多种疾病继发感染的重要原因,疑诊患者应早期检测下呼吸道分泌物。尽可能避免盲目使用高效、广谱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以减少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 真菌感染
下载PDF
红霉素对犬幽门括约肌压力影响及其与胃动素、生长抑素的关系 被引量:9
10
作者 黄裕新 陈岳祥 +4 位作者 惠德生 李华 李春安 孙田美 王庆莉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7年第4期304-306,共3页
目的:为探讨红霉素(EM)对犬幽门括约肌的作用及其机理,及其与血浆胃动素(MTL),生长抑素(SS)的关系.方法:采用胃压力测量仪及放射免疫法,同步监测观察了10条犬静脉滴EM前后和使用拮抗剂后的幽门压力、血浆MTL... 目的:为探讨红霉素(EM)对犬幽门括约肌的作用及其机理,及其与血浆胃动素(MTL),生长抑素(SS)的关系.方法:采用胃压力测量仪及放射免疫法,同步监测观察了10条犬静脉滴EM前后和使用拮抗剂后的幽门压力、血浆MTL,SS的变化.结果:EM静滴后可使幽门基础压、总压力、波幅压均较给药前显著升高,高压波间期也明显缩短,且其频率增加.给予阿托品、异搏定后各压力指标均呈直线下降.血浆MTL水平的变化与EM所致的各项幽门压力变化完全一致.而且血浆SS在给EM后可见显著持续升高,并不受其拮抗剂的影响.结论:EM具有增高犬胃幽门压力的作用,其作用机理除与血浆MTL有着密切的关系外,血浆SS也可能共同参与了其调节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压力 红霉素 胃动素 生长抑制 药理学
下载PDF
MRI及磁共振波谱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诊断优势 被引量:9
11
作者 祝斐 杨勇 +1 位作者 钱锁开 黄新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241-244,共4页
目的探讨MRI及磁共振波谱(MRS)对早期重型颅脑损伤中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诊断优势。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5月在解放军第171医院接受CT检查及综合治疗的27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7 d内进行头颅MRI及MRS检查,采用磁共振扫描... 目的探讨MRI及磁共振波谱(MRS)对早期重型颅脑损伤中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诊断优势。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5月在解放军第171医院接受CT检查及综合治疗的27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7 d内进行头颅MRI及MRS检查,采用磁共振扫描仪及超导磁共振进行T1、T2、Flair序列扫描,选择合适的靶点进行MRS检查,明确颅脑损伤的部位及性质。对头颅CT、MRI及MRS的弥漫性轴索损伤影像学图片及资料进行比照,并且对比头颅CT与MRI+MRS对弥漫性轴索损伤其中包括原发性脑干损伤的检出率,并分析MRS检出损伤部位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CT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总检出率为33.3%,其中原发性脑干损伤的检出率为25.9%;MRI及MRS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总检出率为85.2%,其中原发性脑干损伤的检出率为51.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RI及MRS检出损伤的患者组的Barthal指数及DRS均分与未检出异常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arthal指数41-60分和≤40分患者的NAA/Cr、NAA/Cho与〉60分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DRS均分为4-30分患者的NAA/Cr、NAA/Cho与DRS均分为0-3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MRI与MRS在早期重型颅脑损伤中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诊断上具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磁共振波谱 早期重型颅脑损伤 脑干 弥漫性轴索损伤
下载PDF
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RNA干扰抑制EB病毒潜伏膜蛋白1对鼻咽癌细胞影响的动物试验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雄 李刚 +3 位作者 张宝 王路 李晓华 李湘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11-614,618,共5页
目的探讨EB病毒(EBV)潜伏膜蛋白1(LMP-1)对于鼻咽癌细胞在体内增殖及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设计针对EBV-LMP-1的特异性发夹状RNA(shRNA)干扰序列,构建2种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载体:(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rAAV-EGFP和rAAV-shRNA-LMP-1... 目的探讨EB病毒(EBV)潜伏膜蛋白1(LMP-1)对于鼻咽癌细胞在体内增殖及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设计针对EBV-LMP-1的特异性发夹状RNA(shRNA)干扰序列,构建2种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载体:(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rAAV-EGFP和rAAV-shRNA-LMP-1,以不同滴度rAAV-EGFP转染鼻咽癌C666-1细胞确定最佳转染复数(MOI),rAAV-shRNA-LMP-1按MOI转染C666-1,RT-PCR鉴定抑制效率,将体外转染RNA干扰后的C666-1细胞注入裸鼠肝脏包膜下制作鼻咽癌异位肝种植的肝肺转移模型,观察肝脏成瘤及肝内、肺转移情况,分析LMP-1基因沉默在动物水平对鼻咽癌细胞成瘤及转移能力的影响。结果rAAV-EGFP以5×104v.g(virus genome,病毒基因组数)/细胞转染C666-1细胞,转染效率大于95%,RT-PCR鉴定rAAV-shRNA-LMP-1以5×104v.g/细胞转染C666-1后目的基因抑制效率大于90%,动物试验结果显示rAAV-shRNA-LMP-1组肝脏成瘤体积与对照组rAAV-EGFP无显著差异,但显著减少了种植肿瘤的肝内及肺转移率。结论通过rAAV介导RNA干扰能有效抑制LMP-1基因表达,可在动物水平抑制鼻咽癌细胞转移,但对鼻咽癌细胞生长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重组腺相关病毒 RNA干扰 EB病毒潜伏膜蛋白1 转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12例心肺复苏后静脉溶栓治疗 被引量:3
13
作者 涂晓文 吴照芝 +2 位作者 黄国明 徐劲松 丁仲如 《人民军医》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12-213,共2页
关键词 急性 心肌梗塞 心肺复苏 静脉溶栓治疗
下载PDF
消化道恶性肿瘤合并脑转移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4
作者 彭秋平 冯青青 柯传庆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69-71,共3页
目的探讨消化道恶性肿瘤脑转移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12年1月19例消化道恶性肿瘤脑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治疗和预后情况,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19例患者中,17例出现不同的神经系... 目的探讨消化道恶性肿瘤脑转移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12年1月19例消化道恶性肿瘤脑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治疗和预后情况,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19例患者中,17例出现不同的神经系统症状。增强MRI或CT显示,脑转移瘤病灶中度或明显强化,周边水肿明显,部分瘤体呈囊性病变。治疗上采用立体定向放疗、手术、全脑放疗、囊性转移瘤穿刺、全身化疗等多措施联合的方法。19例患者的脑转移瘤病灶得到不同程度的控制,14例患者神经系统症状改善。全组中位总生存时间为13.6个月,1年生存率为57.9%。结论消化道恶性肿瘤脑转移瘤患者神经系统症状多样,可采用以局部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转移瘤 消化道恶性肿瘤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下载PDF
五羟色胺诱导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宋景春 黄国明 +2 位作者 涂晓文 丁仲如 乔怀宇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9-202,共4页
目的主要研究五羟色胺(5-HT)诱导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与机制。方法组织块法培养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s,PASMC),细胞增殖试验检测5-HT对PASMC的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免疫组化试验检... 目的主要研究五羟色胺(5-HT)诱导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与机制。方法组织块法培养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s,PASMC),细胞增殖试验检测5-HT对PASMC的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免疫组化试验检测PCNA表达。结果5-HT诱导大鼠PASMC增殖试验证实在5-HT 10-9~10-5mol/L的剂量范围内,大鼠PASMC的促增殖作用对其具有剂量依赖性。流式细胞仪结果证实PASMC可由G1期向S期转化,免疫组化法证实5-HT可促进PASMC中PCNA的表达。结论5-HT可促进PCNA的表达,进而加速PASMC由G1期向S期转化,达到促PASMC增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羟色胺 平滑肌细胞 肺动脉
下载PDF
新两步法和一步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比较 被引量:5
16
作者 龚跃云 欧阳芳 吴豫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2年第3期241-243,共3页
目的比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规定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新两步法和一步法的检测效果。方法采用新两步法和一步法,连续20d每天对20份血清样本进行平行对照检测。对2种方法检测结果不一致的血清进行中和试验和稀释试验。结果 400份... 目的比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规定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新两步法和一步法的检测效果。方法采用新两步法和一步法,连续20d每天对20份血清样本进行平行对照检测。对2种方法检测结果不一致的血清进行中和试验和稀释试验。结果 400份血清中有7份一步法检测样本s/co<1,而新两步法检测s/co>1,经中和试验7份血清中有3份为HBsAg阳性,4份为假阳性。其中1份因钩状效应(HOOK)使一步法漏检的血清,经稀释试验证明新两步法未能有效克服HOOK效应。结论新两步法检测HBsAg的灵敏度较一步法有所提高,但假阳性率也增大,且不能有效克服HOOK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表面抗原 ELISA 一步法 两步法
下载PDF
免疫生物传感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占科 常津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1-274,共4页
免疫生物传感是基于抗原抗体结合免疫反应原理基础上的生物传感器技术。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免疫生物传感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免疫生物传感器 应用 医学检验
原文传递
不同方式注射TNFα对正常小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占科 许霖水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1999年第5期87-88,共2页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肿瘤坏死因子Α 注射方式
下载PDF
初产妇妊娠41周以上胎头未衔接者剖宫产的危险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潘凌云 袁巧玲 尚峰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4期4819-4820,共2页
目的:探讨初产妇妊娠41周以上胎头未衔接者剖宫产的风险性。方法:对41周以上单胎、头先露的初产妇124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自然临产及引产临产的所有孕妇。比较最初胎头位置及引产对剖宫产风险的影响。结果:124例产妇中67例进行... 目的:探讨初产妇妊娠41周以上胎头未衔接者剖宫产的风险性。方法:对41周以上单胎、头先露的初产妇124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自然临产及引产临产的所有孕妇。比较最初胎头位置及引产对剖宫产风险的影响。结果:124例产妇中67例进行引产。引产临产与自然临产组间宫口扩大、颈管消失程度、剖宫产率有显著差异。胎头未衔接者引产率增加。胎头在-2者剖宫产率11%,胎头在-1、0、+1者全部阴道分娩,胎头在-3者剖宫产率61%,8例胎头在-4者剖宫产率75%,衔接组与未衔接组间剖宫产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初产妇妊娠41周以上胎头未衔接者剖宫产率显著增加,胎头位置预测剖宫产几率比引产预测要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初产 妇衔接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心律失常诊疗指南解读 被引量:5
20
作者 丁仲如 秦永文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10年第2期97-100,共4页
心律失常为成年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影响预后的常见并发症,亦为其住院和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因其独特的解剖结构和病理生理学特点,临床诊疗有其特殊性。文章结合2008年12月ACC/AHA发表的《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治疗指南》和新近文献综述了成... 心律失常为成年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影响预后的常见并发症,亦为其住院和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因其独特的解剖结构和病理生理学特点,临床诊疗有其特殊性。文章结合2008年12月ACC/AHA发表的《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治疗指南》和新近文献综述了成人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的原因,重点阐述了成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常见的缓慢性心律失常和室上性、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独特临床表现,以及相对于一般心律失常处理原则和方法的特殊性,以期为规范化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心律失常 诊断 治疗 指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