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6篇文章
< 1 2 7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源分析的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能力框架及提升路径研究——以南瑞集团为例
1
作者 郑宗强 何克飞 +2 位作者 胡世军 唐厚燕 任磊 《中国内部审计》 2024年第5期4-14,共11页
审计人员专业能力是审计项目高质量完成的基础,是推动内部审计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以南瑞集团为例,在对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能力提升必然逻辑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多源分析理论构建了具有行业特色的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能力框架,运用DEMATEL... 审计人员专业能力是审计项目高质量完成的基础,是推动内部审计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以南瑞集团为例,在对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能力提升必然逻辑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多源分析理论构建了具有行业特色的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能力框架,运用DEMATEL-ISM模型深入剖析了能力维度的重要性和层次性,绘制了内审人员专业能力结构关系图,对南瑞集团内审人员专业能力进行分析,提出提升南瑞集团内审人员专业能力的创新路径和实施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队伍 内部审计 专业能力 路径创新 DEMATEL-ISM模型
下载PDF
考虑用户有限理性的售电公司峰谷组合电力套餐设计 被引量:21
2
作者 张智 卢峰 +3 位作者 林振智 杨莉 文福拴 薛禹胜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114-123,共10页
中国电力零售侧市场化程度逐步加深,售电公司须为电力用户提供有针对性的电力套餐以保障其市场占有率和持续盈利能力。为此,提出售电公司峰谷组合电力套餐零售模式并构建了考虑用户有限理性的电力套餐设计双层优化模型。在上层模型中,... 中国电力零售侧市场化程度逐步加深,售电公司须为电力用户提供有针对性的电力套餐以保障其市场占有率和持续盈利能力。为此,提出售电公司峰谷组合电力套餐零售模式并构建了考虑用户有限理性的电力套餐设计双层优化模型。在上层模型中,售电公司以购售电收益最大化为目标优化峰谷电力套餐参数及其在电力市场中的购电策略;在下层模型中,用户以购电综合效用最大化为目标进行峰谷组合套餐定制,考虑了裕度电量价值及从众心理对有限理性用户决策的影响,同时基于锚定效应模拟了用户在选购电力套餐后的用电行为。以某地居民用户为对象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售电公司可通过设计峰谷组合电力套餐激励有限理性用户主动调整用电行为,提高购售电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售电公司 电力套餐 电力用户 有限理性 裕度电量价值 从众心理 锚定效应
下载PDF
价格接受模式下发电集团电-碳协同交易决策优化方法
3
作者 黄莹 薛禹胜 +3 位作者 谢敏 黄杰 史守圆 余涛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25-35,共11页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以及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拉开序幕,发电集团面临着同时参与电力市场及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所带来的决策协同问题。首先,通过剖析电力市场与碳市场的耦合机理并计及两类市场结算履约规则,在价格接受模式下,提出一种...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以及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拉开序幕,发电集团面临着同时参与电力市场及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所带来的决策协同问题。首先,通过剖析电力市场与碳市场的耦合机理并计及两类市场结算履约规则,在价格接受模式下,提出一种混合型发电集团参与电-碳市场的年-周-日多尺度耦合协同决策机制和优化模型。然后,结合现行市场交易环境和实际数据,进行了多市场协同决策的仿真模拟,验证了决策模型的可行性。同时,为有效量化决策的优劣,针对决策结果的经济性、低碳性、稳定性,构建了一套电-碳市场协同决策评价指标体系。针对不同的市场机制、碳价水平及决策模式,做出了进一步仿真模拟及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开展电-碳协同交易是发电集团实现低碳发展的经济化手段,同时,政府部门需结合发展的不同阶段动态调整控排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电集团 电力市场 碳排放权交易 电-碳协同 多市场决策 多尺度分解 评价指标
下载PDF
南瑞集团图书档案一体化管理实践
4
作者 王博文 汪骏原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72-73,共2页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瑞集团”)立足企业管理工作实际,利用图书档案馆新馆建设契机,实现馆藏图书、档案的一体化智能管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明确定位南瑞集团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直属单位,也是我国知名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发电...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瑞集团”)立足企业管理工作实际,利用图书档案馆新馆建设契机,实现馆藏图书、档案的一体化智能管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明确定位南瑞集团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直属单位,也是我国知名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发电及水利自动化、轨道交通监控技术等相关设备和服务提供商。自1973年成立以来,拥有2名中国工程院院士,50余名国家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工程院院士 直属单位 馆藏图书 电力系统自动化 国家电网 水利自动化 企业管理工作 监控技术
下载PDF
国家电网公司调度交换远端延伸演进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艺桦 李芹 +3 位作者 张鑫 王善祥 史燕平 霍雪松 《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 2023年第3期60-66,共7页
针对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电力调度交换网远端延伸演进需求及调度现状,文章提出IP延伸和E1延伸2种电力调度交换网远端延伸替代技术路线,制定相应的技术及测试方案并进行试点验证。通过对比分析2种替代技术,并从协议标准、业务功能、呼叫性... 针对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电力调度交换网远端延伸演进需求及调度现状,文章提出IP延伸和E1延伸2种电力调度交换网远端延伸替代技术路线,制定相应的技术及测试方案并进行试点验证。通过对比分析2种替代技术,并从协议标准、业务功能、呼叫性能、网络管理、网络安全及自主可控等方面展开技术和试验论证,为公司电力调度交换网远端延伸的演进提供可行性、适用性及经济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调度交换网 调度交换机 PCM 调度远端延伸
下载PDF
基于文本分析的南瑞集团186客服业务能力优化
6
作者 周鑫 刘文松 +4 位作者 林峰 杨东 胡竹青 张锦辉 管荣飞 《软件》 2019年第12期115-117,共3页
南瑞集团186客服平台使用自建ITSM系统,对工单量、用户身份、受理模块进行统计。话务工单直接记录了用户的具体诉求,但由于缺乏分析手段,无法实现对用户需求的精准识别,做到主动服务。为此,通过文本分析和挖掘技术实现话务工单的信息提... 南瑞集团186客服平台使用自建ITSM系统,对工单量、用户身份、受理模块进行统计。话务工单直接记录了用户的具体诉求,但由于缺乏分析手段,无法实现对用户需求的精准识别,做到主动服务。为此,通过文本分析和挖掘技术实现话务工单的信息提取,进而实现信息系统、业务和用户的画像分析,进一步提升南瑞集团186客服平台业务能力和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服系统 文本分析和挖掘 画像分析 需求识别 精准服务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软件的10kV干式变压器外壳绝缘性能研究
7
作者 潘明 高浩 +1 位作者 顾小虎 杜晓平 《变压器》 2023年第11期18-22,共5页
本文笔者建立10kV干式变压器二维模型,基于有限元软件进行变压器电场仿真分析,计算不同关键因素对电场分布的影响,确定满足绝缘要求外壳距离,分析不同绝缘方案对电场的影响,为变压器设计提供支持。
关键词 变压器 有限元分析 二维模型 静电场
原文传递
含整体煤气化燃料电池-碳捕集电厂的风火储系统分布鲁棒调度方法
8
作者 王骞 张学广 +1 位作者 朱玲 徐殿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573-3587,I0020,共16页
整体煤气化燃料电池(integrated gasification fuel cell,IGFC)是与碳捕集技术高度适配的清洁、高效、稳定的绿色煤电技术,有望克服传统碳捕集技术在低浓度CO_(2)环境下产生的高成本、高能耗问题。该文构建含IGFC碳捕集电厂的风火储发... 整体煤气化燃料电池(integrated gasification fuel cell,IGFC)是与碳捕集技术高度适配的清洁、高效、稳定的绿色煤电技术,有望克服传统碳捕集技术在低浓度CO_(2)环境下产生的高成本、高能耗问题。该文构建含IGFC碳捕集电厂的风火储发电系统。研究IGFC碳捕集电厂的运行机理,对IGFC内部各环节建立数学模型,提出工况匹配时燃烧利用率和阴极空气利用率需要满足的运行条件,并针对该型碳捕集电厂的电碳特性进行分析。为计及风电出力的不确定性,构建风火储系统的两阶段分布鲁棒经济调度模型,引入k阶适应性理论,提出基于正交支撑子集策略的求解方法来获得鲁棒对等式。最后,在改进IEEE-30节点系统中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该型碳捕集电厂可利用阳极碳富集的优势,实现系统低碳经济调度的目标,并验证所提优化方法能为可行解提供可解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煤气化燃料电池(IGFC) 碳捕集电厂 风火储系统 经济调度 分布鲁棒优化 有限适应性理论
原文传递
“新型电力系统数字化关键技术综述”专辑评述
9
作者 李鹏 刘念 +7 位作者 胡秦然 周全 李知艺 于浩 孙冰 严正 文福拴 薛禹胜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2,共12页
数字化是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的重要动力,已成为广受学术界和产业界关注的热点技术。为此,《电力系统自动化》编辑部组织了“新型电力系统数字化关键技术综述”专辑,系统化介绍了新型电力系统数字化基础元件装备、边缘计算技术、通信... 数字化是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的重要动力,已成为广受学术界和产业界关注的热点技术。为此,《电力系统自动化》编辑部组织了“新型电力系统数字化关键技术综述”专辑,系统化介绍了新型电力系统数字化基础元件装备、边缘计算技术、通信安全与防护、智能化调度决策等一系列技术成果,代表了本领域最新技术成果和先进经验。文中立足于新型电力系统数字化发展的整体趋势,对专辑论文按研究方向进行了系统性梳理,对其核心成果与观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希望能够完整呈现专辑成果对新型电力系统数字化关键技术体系的支撑作用,为相关技术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数字化 边缘计算 人工智能 信息安全 信息物理社会系统
下载PDF
面向光伏集群的配电网模型⁃数据联合驱动无功/电压控制
10
作者 路小俊 吴在军 +2 位作者 李培帅 沈嘉伟 胡敏强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7-106,共10页
传统配电网的无功/电压控制(VVC)方法,难以兼顾控制决策的全局最优性与实时响应能力,分布式光伏(DPV)的分散化、高比例并网导致该矛盾日益突出。结合模型优化的寻优能力与深度强化学习的在线决策效率,提出了面向光伏(PV)集群的配电网模... 传统配电网的无功/电压控制(VVC)方法,难以兼顾控制决策的全局最优性与实时响应能力,分布式光伏(DPV)的分散化、高比例并网导致该矛盾日益突出。结合模型优化的寻优能力与深度强化学习的在线决策效率,提出了面向光伏(PV)集群的配电网模型-数据联合驱动VVC策略。首先,考虑日前优化调度与日内实时控制的运行特征,结合DPV集群划分,构建了配电网分布式两阶段VVC框架;然后,以系统运行网损最低为目标,建立了配电网分布式日前VVC模型,并提出了基于Nesterov加速梯度的分布式求解算法;其次,以日前决策为输入量,建立了基于部分可观马尔可夫博弈的配电网实时VVC模型,并提出了基于迭代终止惩罚函数的改进多智能体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最后,基于MATLAB/PyCharm软件平台进行了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全局趋优性以及实时响应能力,提高了PV高比例接入配电网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光伏集群 无功/电压控制 加速交替方向乘子法 深度强化学习
下载PDF
基于可信计算的保护控制设备主动防护技术研究与实现
11
作者 林青 胡绍谦 +1 位作者 汤震宇 陈宝鼎 《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 2024年第1期31-38,共8页
变电站保护控制设备在边界安全防护体系下得以安全稳定运行,但随着信息化、网络化技术不断应用,变电站网络安全要求也在发生变化,过度依赖边界防护的保护控制设备缺乏本体主动防护能力的问题逐渐突显。文章比较分析了不同主动防护技术后... 变电站保护控制设备在边界安全防护体系下得以安全稳定运行,但随着信息化、网络化技术不断应用,变电站网络安全要求也在发生变化,过度依赖边界防护的保护控制设备缺乏本体主动防护能力的问题逐渐突显。文章比较分析了不同主动防护技术后,选择了基于可信计算的主动防护技术进行研究,结合保护控制设备的高实时、高可靠等特点,给出了适合保护控制设备的可信计算双体系架构和具体硬软件实现方案。最后,保护监控设备主动防护效果通过了第三方检测机构的验证,且防护功能的增加并未对设备的功能和性能产生明显的影响,该方案具备工程化应用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 保护控制设备 边界防护 主动防护 可信计算 双体系架构
下载PDF
计及成本和价值的长周期负荷侧调节能力投入策略
12
作者 高志远 耿建 +4 位作者 李峰 周竞 陈鹏 窦迅 田颖 《全球能源互联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45,共9页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负荷侧调节能力建设日益受到关注,对于负荷侧调节能力成本、价值及其投入策略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近10 a来中国电力工业发展的基础数据,结合新型电力系统发展态势,分析了负荷侧调节能力需求的背景,通过对...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负荷侧调节能力建设日益受到关注,对于负荷侧调节能力成本、价值及其投入策略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近10 a来中国电力工业发展的基础数据,结合新型电力系统发展态势,分析了负荷侧调节能力需求的背景,通过对发用电两侧调节能力特点的比较,从电力系统整体角度梳理了负荷侧调节能力的投入所带来的增量价值,分析了负荷侧调节能力的应用价值盈余,进一步结合具体需求提出了3种长周期下负荷侧调节能力投入的优化策略模型,并进行了算例分析。结果显示:负荷侧调节能力的投入有利于降低电力系统的总成本、增加系统调节能力,但是由于其成本曲线的变化以及“非持久特性”等因素,其投入策略需要综合长周期市场发展需求和发用电两侧成本因素进行权衡,所提出的3种优化模型各有其适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可调节负荷 需求响应 容量市场
下载PDF
计及低电压穿越及故障全过程动态的双馈风电场等值方法
13
作者 周海强 崔晓丹 +3 位作者 许剑冰 曹博源 高超 陈志昊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6-225,共10页
在分析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故障各阶段动态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计及低电压穿越控制的双馈风电场等值方法。首先,讨论了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给出了含双馈风电场的电力系统故障稳态潮流计算方法。在考虑电压暂态过程的条件下,分析了外部... 在分析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故障各阶段动态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计及低电压穿越控制的双馈风电场等值方法。首先,讨论了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给出了含双馈风电场的电力系统故障稳态潮流计算方法。在考虑电压暂态过程的条件下,分析了外部系统短路故障后DFIG转子电流的变化机理,指出电压跌落深度及风电功率是影响短路电流的主要因素,可根据动作分界线判断撬棒是否动作。然后,根据初始风速及撬棒状态将风电场中的DFIG分为3群,并对等值DFIG及集电网络进行聚合。为提高等值模型在恢复阶段的精度,根据故障稳态电压对双馈风电场功率恢复曲线进行预估,并在此基础上对等值DFIG恢复速率进行分段修正。最后,对含双馈风电场的算例系统进行了等值计算。仿真结果表明,等值模型较好地保持了原系统在故障各阶段的动态,在保持较高精度的前提下有效简化了系统,提高了计算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感应发电机 风电场 低电压穿越 电力潮流 撬棒 动态等值 等值模型 功率恢复
下载PDF
基于硬件在环仿真的DFIG并网系统开环模式谐振风险及验证
14
作者 陈江 杜文娟 杨佳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8-105,132,共9页
开环模式谐振理论是阐释风电并网引起的电力系统振荡机理的研究成果,其中基于平均模型的离线时域仿真结果可信度存疑。为提升开环模式谐振的工程指导可靠度,首先基于硬件在环仿真,组建了用于验证开环模式谐振的半实物实验平台;其次建立... 开环模式谐振理论是阐释风电并网引起的电力系统振荡机理的研究成果,其中基于平均模型的离线时域仿真结果可信度存疑。为提升开环模式谐振的工程指导可靠度,首先基于硬件在环仿真,组建了用于验证开环模式谐振的半实物实验平台;其次建立双馈风电场并网系统的小信号模型,提出开环模式分析通用方法评估系统振荡风险;最后以两个算例进行了开环模式谐振现象的分析与实验。得到结论:硬件在环仿真的结果符合开环模式分析的结果,在开环模式谐振条件下,系统稳定性下降。留数法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系统闭环模式,系统参数的合理整定可以减小开环模式谐振带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环模式谐振 硬件在环仿真 双馈感应发电风电场 振荡风险 稳定性分析
下载PDF
一种分时段输电线路动态载流量计算时间点的确定方法
15
作者 周海松 周一凡 刘易林 《山西电力》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讨论了输电线路动态载流量计算的启动时间问题,基于影响输电线路载流量的2个主要因素——温度和风速,结合长序列的历史气象数据,通过对相邻时段风速的互信息分析,总结出不同季节条件下日内24 h风速的变化规律,根据这些变化规律,提出了在... 讨论了输电线路动态载流量计算的启动时间问题,基于影响输电线路载流量的2个主要因素——温度和风速,结合长序列的历史气象数据,通过对相邻时段风速的互信息分析,总结出不同季节条件下日内24 h风速的变化规律,根据这些变化规律,提出了在1条线路或1个区域内输电线路动态载流量日内计算时间点的设置方法。在某省1条220 kV输电线路的全年仿真验证中,验证了所提计算方法相对于静态环境算法对同一条输电线路载流量有较大的扩容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载流量计算 计算时间点 互信息 相邻风速相关性
下载PDF
基于大语言模型的电力系统通用人工智能展望:理论与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俊华 文福拴 +5 位作者 黄建伟 刘嘉宁 赵焕 程裕恒 董朝阳 薛禹胜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28,共16页
大语言模型(LLM)是一种利用大规模文本语料库进行预训练和微调的深度学习语言模型。目前,在通识问答、文本生成和科学推理等方面已展现出强大的能力。在此背景下,文中探索了基于LLM构建面向电力系统的通用人工智能技术,并展望其在电力... 大语言模型(LLM)是一种利用大规模文本语料库进行预训练和微调的深度学习语言模型。目前,在通识问答、文本生成和科学推理等方面已展现出强大的能力。在此背景下,文中探索了基于LLM构建面向电力系统的通用人工智能技术,并展望其在电力系统中的潜在应用。首先,介绍了LLM的基本原理、神经网络架构以及训练方法,特别是与传统人工智能模型相比,LLM在逻辑推理、编程和代码理解以及数学推理方面的突破。然后,展望了LLM在电力系统负荷与新能源发电出力预测、电力系统规划、电力系统运行、电力系统故障诊断与系统恢复、电力市场等领域的潜在应用。最后,阐述了基于LLM构建电力系统通用人工智能技术所面临的挑战,包括电力系统数据的质量与可获取性、输出结果可解释性以及隐私保护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通用人工智能 规划与运行 故障诊断 系统恢复 电力市场
下载PDF
电力现货市场交易运营的未来重大需求与关键技术
17
作者 昌力 曹荣章 +3 位作者 吉斌 杜刚 李利利 徐帆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48,共15页
中国正在全面开展电力现货市场建设,现货试点地区结合当前市场规则及电力系统现状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现货市场运营支撑体系,支撑了当前电力现货市场有效运行。随着新能源占比逐步提升的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及“双碳”目标国家战略的实施,现... 中国正在全面开展电力现货市场建设,现货试点地区结合当前市场规则及电力系统现状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现货市场运营支撑体系,支撑了当前电力现货市场有效运行。随着新能源占比逐步提升的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及“双碳”目标国家战略的实施,现有的运营技术支撑体系将无法适应未来市场发展需要。文中在总结中国电力现货市场技术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电力现货市场特征发生的变化及面临的技术挑战,探讨了未来在多元主体建模接入、市场出清算法、市场风险分析、可信交易环境、市场仿真等方面的关键技术,部分技术已经取得初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现货市场 市场建模 市场出清 区块链 市场风险 市场仿真
下载PDF
基于分层深度强化学习的分布式能源系统多能协同优化方法
18
作者 王磊 胡国 +3 位作者 吴海 谭阔 周成 朱亚军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7-76,共10页
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多能协同运行对于促进新能源的消纳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分布式能源系统中源荷的不确定性以及异质能源网络的时空差异性,给多能协同优化问题带来巨大挑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分布式能源系统的两阶段多能协同... 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多能协同运行对于促进新能源的消纳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分布式能源系统中源荷的不确定性以及异质能源网络的时空差异性,给多能协同优化问题带来巨大挑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分布式能源系统的两阶段多能协同优化模型,通过采用长时间尺度控制和短时间尺度控制两阶段解耦决策方式,实现了对不同时间响应特性的复合空间进行序贯决策。然后,面对高维复合搜索空间和源荷不确定性因素,采用了深度强化学习无模型解决方案,并提出一种全新的分层深度强化学习算法进行求解。通过算例仿真验证了所提模型和求解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能源系统 新能源 多能协同 序贯决策 深度强化学习
下载PDF
基于智能电表数据的低压配电网拓扑与线路参数联合辨识
19
作者 马尚 卫志农 +2 位作者 黄蔓云 郑玉平 孙国强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0-70,共11页
在低压配电网中,用户频繁地扩建和改接导致台账存在信息更新滞后、数据缺失等问题,难以获取当前运行状态下的拓扑及线路参数。针对无相角量测信息且含未知数量零注入功率“隐节点”的低压配电网,提出一种基于智能电表数据的低压配电网... 在低压配电网中,用户频繁地扩建和改接导致台账存在信息更新滞后、数据缺失等问题,难以获取当前运行状态下的拓扑及线路参数。针对无相角量测信息且含未知数量零注入功率“隐节点”的低压配电网,提出一种基于智能电表数据的低压配电网拓扑与线路参数联合辨识方法。基于低压配电网的电气特性以及辐射状网络的结构特点,推导出一种功率-电压比形式的线性逆潮流模型。通过线性回归求解得到阻抗距离矩阵,再利用无判定阈值形式的改进分组递归算法实现拓扑与线路参数的联合辨识。最后,在IEEE欧洲低压测试馈线和中国南京市某地区的实际低压配电网中对所提算法进行数值仿真,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配电网 智能电表 潮流 拓扑辨识 线路参数辨识
下载PDF
互联电网短路电流在线分析与优化决策方法
20
作者 杨欢欢 杨君军 +3 位作者 徐伟 邱建 张建新 许晓彤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18-2226,I0121,共10页
在线分析技术是应对交直流电网短路电流超标和随机波动问题的重要手段。结合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建模范围和实时数据采集情况,提出在线短路电流计算原则和超标判据;通过日前和实时短路电流多目标逐级优化决策,提升短路电流优化策略对电网... 在线分析技术是应对交直流电网短路电流超标和随机波动问题的重要手段。结合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建模范围和实时数据采集情况,提出在线短路电流计算原则和超标判据;通过日前和实时短路电流多目标逐级优化决策,提升短路电流优化策略对电网时变性和复杂性的适应能力;构建在线短路电流分析和优化控制系统功能架构,通过调度端和厂站端功能集成实现短路电流可靠闭环控制。该方法实现了短路电流精细化分析、综合优化决策和精准闭环控制技术在实际电网的应用,通过对实际电网在线短路电流分析与优化控制系统运行结果的分析,验证了所述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电网 短路电流 在线分析 优化控制 功能架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