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科住院病人医院感染的特点及预防 被引量:1
1
作者 刘钰 张燕萍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00年第5期341-342,共2页
关键词 儿科 医院内感染 预防 流行病学
下载PDF
3292例儿科急诊观察病例调查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林丽芬 夏晔 成爱民 《南通医学院学报》 1989年第4期308-309,311,共3页
分析了1986年3月~1987年2月留我科急诊观察的3292例。对做好儿科急诊工作的临床意义进行讨论。认为做好儿科急诊观察工作关系到就地、及时抢救患儿,提高急救成功率;减少漏诊、误诊、缓和住院难的矛盾。体会到做好儿科急诊观察工作,... 分析了1986年3月~1987年2月留我科急诊观察的3292例。对做好儿科急诊工作的临床意义进行讨论。认为做好儿科急诊观察工作关系到就地、及时抢救患儿,提高急救成功率;减少漏诊、误诊、缓和住院难的矛盾。体会到做好儿科急诊观察工作,必须加强工作责任性,医护紧密配合,各科通力合作,才能提高急救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观察 儿科 急救成功 病例调查 急诊工作 医护 住院 任性 工作责任 工作关系
下载PDF
儿科发热性疾病血清降钙素原测定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吴尤佳 徐美玉 《交通医学》 2003年第1期66-67,共2页
目的 :评价降钙素原 (PCT)在儿科发热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 98例发热患儿外周血做PCT及白细胞计数、CRP、ESR、血培养检验。结果 :PCT值级别有随细菌感染程度增高而增加的趋势 (P <0 .0 5 ) ,且PCT灵敏性特异性高。结论 :在... 目的 :评价降钙素原 (PCT)在儿科发热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 98例发热患儿外周血做PCT及白细胞计数、CRP、ESR、血培养检验。结果 :PCT值级别有随细菌感染程度增高而增加的趋势 (P <0 .0 5 ) ,且PCT灵敏性特异性高。结论 :在儿科发热性疾病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性疾病 儿科 降钙素原 PCT 临床意义 敏感性 特异性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儿童急性白血病医院感染31例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茅志娟 《南通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211-211,共1页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儿童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急诊儿科心律失常94例临床分析
5
作者 陈舒 俞杰 +1 位作者 吴惠芳 蒋晓天 《南通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219-220,共2页
目的 :观察急诊患儿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 ,分析病因以求得更有效完善治疗。方法 :观察 94例心律失常患儿的临床表现 ,均予心电监护、常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以及心酶谱检测。并作心律失常分类和病因分析。结果 :窦性心律失常 39例 (4... 目的 :观察急诊患儿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 ,分析病因以求得更有效完善治疗。方法 :观察 94例心律失常患儿的临床表现 ,均予心电监护、常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以及心酶谱检测。并作心律失常分类和病因分析。结果 :窦性心律失常 39例 (4 1.4 9% ) ,主要病因为先天性心脏病 14例、中毒 14例。早搏 13例 (13.83% )主要病因为心肌炎 5例、中毒 5例。快速性心律失常 2 9例 (30 .85 % ) ,主要病因为预激综合征 12例、先心 7例。传导障碍 13例(13.83% ) ,主要病因为心肌炎 6例、先心 5例。先天性心脏中婴儿占 5 0 %以上。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是严重心律失常的主要病因。婴儿快速心律失常多为先天性心脏病引起 ,应迅速处理 ,及时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儿科急诊 心电图 超声心动图 心酶谱
下载PDF
南通地区1052例小儿急性腹泻病原调查与临床分析
6
作者 严靖 陈晓华 +1 位作者 张金莲 殷之琳 《南通医学院学报》 1990年第4期335-337,共3页
对1052例小儿急性腹泻作病原学调查。发病对象主要为3岁以内婴幼儿(86.5%)。轮状病毒检出率52.6%;病原菌检出308株,检出率29.3%;部分作了血清型分析。变形杆菌属占病原菌首位,肺炎克雷伯氏菌属、枸椽酸杆菌、粪链球菌、假单孢菌属等亦... 对1052例小儿急性腹泻作病原学调查。发病对象主要为3岁以内婴幼儿(86.5%)。轮状病毒检出率52.6%;病原菌检出308株,检出率29.3%;部分作了血清型分析。变形杆菌属占病原菌首位,肺炎克雷伯氏菌属、枸椽酸杆菌、粪链球菌、假单孢菌属等亦占相当比例。并对各型肠炎作了初步临床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腹泻 儿童 病原学 变形杆菌
下载PDF
兵兵医用贴在儿科发热病人中的应用体会
7
作者 吴朝霞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 2004年第4期438-438,共1页
关键词 发热 兵兵医用贴 儿童
下载PDF
纳络酮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血浆神经肽Y和β-内啡肽的影响 被引量:22
8
作者 周辉 王浙东 +2 位作者 钱镜秋 张金莲 徐杰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725-727,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血浆神经肽Y(NPY)、β-内啡肽(β-EP)的变化及纳络酮治疗后对其的影响。方法将34例中、重度HIE患儿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18例),纳络酮治疗组(16例),以14例正常新生儿为对照组,纳络酮治疗组入院后在常...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血浆神经肽Y(NPY)、β-内啡肽(β-EP)的变化及纳络酮治疗后对其的影响。方法将34例中、重度HIE患儿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18例),纳络酮治疗组(16例),以14例正常新生儿为对照组,纳络酮治疗组入院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纳络酮治疗,连用3天。HIE患儿组治疗前、治疗3d后各采血收集标本一次,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NPY、β-EP。结果①HIE患儿血浆NPY、β-EP水平为(174.23±18.31)ng/L、(123.36±16.42)ng/L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87.19±12.95)ng/L、(63.27±12.65)ng/L(P<0.01)。HIE急性期NPY与β-EP呈正相关(r=0.347,P<0.05)。②HIE常规组、纳络酮组治疗3d后血浆NPY、β-E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HIE纳络酮组NPY、β-EP水平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1)。结论NPY、β-EP共同参与了HIE的病理生理过程,在HIE发病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纳络酮能显著降低NPY、β-EP水平,减轻脑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神经肽Y Β-内啡肽 纳络酮
下载PDF
血清降钙素原、铁蛋白在诊断Still病中的价值 被引量:17
9
作者 徐美玉 金爱琴 +1 位作者 吴尤佳 徐杰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96-397,共2页
目的 寻找Still病早期诊断可靠的实验室诊断指标。方法 我院 2 0 0 0年 2月~ 2 0 0 3年 3月诊治Still病 2 6例 ,在排除感染、肿瘤及其他结缔组织病的同时 ,联合检测其血清降钙素原 (PCT)、血清铁蛋白 (SF) ,并与同期其他发热性疾病... 目的 寻找Still病早期诊断可靠的实验室诊断指标。方法 我院 2 0 0 0年 2月~ 2 0 0 3年 3月诊治Still病 2 6例 ,在排除感染、肿瘤及其他结缔组织病的同时 ,联合检测其血清降钙素原 (PCT)、血清铁蛋白 (SF) ,并与同期其他发热性疾病比较。PCT用半定量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SF用化学发光法。结果  2 6例Still病患儿血清PCT均≤ 0 .5 μg/L ,血清SF显著升高 ,均在正常值 3倍以上。 结论 血清PCT≤ 0 .5 μg/L ,排除细菌感染性发热 ,血清SF显著升高 ,特别是大于正常值 3倍以上有助于排除其他炎症性疾病 ,是Still病的有力佐证。联合检测P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降钙素原 血清铁蛋白 血沉 儿童 关节炎 类风湿性 全身型
下载PDF
农村中学生抑郁和焦虑状态与应激源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2
10
作者 俞杰 徐美玉 +3 位作者 季建玲 顾建辉 张建忠 王平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4年第1期68-69,共2页
目的探讨农村中学生抑郁和焦虑状态与应激源的相关性分析。方法在一个农村中学中 ,选取全部 10 14名学生 ,应用自编的一般状况问卷、抑郁自评量表 (SDS)、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 (ASLEC) [1] 进行调查。结果在准确完... 目的探讨农村中学生抑郁和焦虑状态与应激源的相关性分析。方法在一个农村中学中 ,选取全部 10 14名学生 ,应用自编的一般状况问卷、抑郁自评量表 (SDS)、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 (ASLEC) [1] 进行调查。结果在准确完成问卷的 92 2名学生中 ,SDS和SAS标准分的阳性率分别为 40 .78%,12 .80 %,并与ASLEC各因子分呈显著的正相关。结论农村中学生特别是女生存在较为严重的抑郁和焦虑心理 ,并与其所经历的负性生活事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地区 中学生 抑郁状态 焦虑状态 应激源 相关性 负性生活事件
下载PDF
新生儿窒息时血浆β-内啡肽改变及纳络酮疗效观察:附51例报告 被引量:26
11
作者 杭杲 蒋晓天 +1 位作者 张金莲 卞泳良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21-122,共2页
探讨新生儿室息时血浆β-内啡肽(β-EP)改变及纳络酮临床疗效。结果显示,51例新生儿窒息患儿血浆β-EP水平较20例对照组新生儿增高,18例严莺窒息儿有明显增高;20例纳络酮治疗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浆β-EP浓度差值及病死率与31例非纳络酮组... 探讨新生儿室息时血浆β-内啡肽(β-EP)改变及纳络酮临床疗效。结果显示,51例新生儿窒息患儿血浆β-EP水平较20例对照组新生儿增高,18例严莺窒息儿有明显增高;20例纳络酮治疗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浆β-EP浓度差值及病死率与31例非纳络酮组比较未见差异,但病程缩短。提示新生儿窒息可致血浆β-EP增高并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纳络酮使患儿病程缩短,但未能改变β-EP在血浆中的浓度及降低病死率,其在新生儿窒息中的机理、疗效有待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血浆 Β-内啡肽 纳络酮 药物疗法
下载PDF
新生儿窒息血浆神经肽Y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2
作者 周辉 王浙东 +3 位作者 钱镜秋 张金莲 徐杰 陈瑞新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19-220,共2页
目的 近年来神经肽在成人心脑血管疾病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但在新生儿窒息中的作用报道较少。该文探讨新生儿窒息血浆神经肽Y(NPY)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窒息新生儿 34例 ,其中轻度窒息 18例 ,... 目的 近年来神经肽在成人心脑血管疾病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但在新生儿窒息中的作用报道较少。该文探讨新生儿窒息血浆神经肽Y(NPY)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窒息新生儿 34例 ,其中轻度窒息 18例 ,重度窒息 16例及正常对照组 14例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NPY ,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NSE。结果 窒息新生儿NPY ,NSE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轻度窒息组与重度窒息组NPY为 16 6 .6 2± 15 .71ng L ,182 .4 1± 17.5 8ng L ;NSE为 16 .0 2± 1.93μg L,18.39±1.4 2 μg L。两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 (P <0 .0 1,P <0 .0 5 )。并且NPY与NSE呈正相关 (r =0 .6 5 5 ,P <0 .0 1)。结论 窒息新生儿NPY和NSE水平均显著升高 ,其水平高低与窒息程度密切相关 ,可作为判断新生儿窒息的参考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窒息 血浆 神经肽Y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下载PDF
牛磺酸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血浆内皮素、丙二醛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8
13
作者 徐美玉 赵建美 张金莲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25-327,共3页
目的 探讨牛磺酸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血浆内皮素 (ET 1)、丙二醛 (MDA)变化的影响。方法 5 3例患儿随机分为一般治疗组及牛磺酸治疗组。检测治疗前后血浆ET 1(采用放射免疫法 )、MDA(采用改良的硫代巴比妥酸法 )浓度 ,观察临床改善情... 目的 探讨牛磺酸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血浆内皮素 (ET 1)、丙二醛 (MDA)变化的影响。方法 5 3例患儿随机分为一般治疗组及牛磺酸治疗组。检测治疗前后血浆ET 1(采用放射免疫法 )、MDA(采用改良的硫代巴比妥酸法 )浓度 ,观察临床改善情况。结果 患儿组与健康组血浆ET 1、MDA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牛磺酸治疗组与一般治疗组的临床改善情况、血浆ET 1、MDA亦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血浆ET 1、MDA参与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病理生理过程 ;牛磺酸可能通过抑制血浆ET 1的释放及其拮抗作用 ,减少MDA的生成而实现对心肌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酸 儿童 病毒性心肌炎 血浆内皮素 丙二醛
下载PDF
小儿SIRS凝血系统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4
作者 顾东明 秦锐 +2 位作者 钱镜秋 徐杰 朱东波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14-216,共3页
关键词 抗凝血系统 SIRS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临床意义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syndrome 小儿 凝血系统激活 炎性介质 MODS
下载PDF
过敏性紫癜患儿止血分子标志物的测定意义 被引量:6
15
作者 何庆娟 钱镜秋 +2 位作者 柴忆欢 张金莲 徐杰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62-363,共2页
目的 研究儿童过敏性紫癜 (HSP)止血分子标志物的变化 ,探讨其在HSP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发色底物法测定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 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PAI 1)活性 ;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浆血管性... 目的 研究儿童过敏性紫癜 (HSP)止血分子标志物的变化 ,探讨其在HSP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发色底物法测定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 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PAI 1)活性 ;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vWF)、颗粒膜蛋白 14 0 (GMP 14 0 )及蛋白C(PC)含量。结果 发病初期血浆PAI 1、vWF、GMP 14 0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 ,血浆t PA、PC水平下降。肾炎组改变尤为明显 ;恢复期非肾炎组各观察指标恢复正常 ,但肾炎组部分患儿在病程后期血浆PAI 1、vWF水平仍高于正常对照组 ,而t PA水平稍低于对照组。结论 HSP患儿存在血管内皮损伤、血小板活化及血栓前状态 ,这些分子标志物变化以肾炎组尤为明显 ,表明止血异常在HSP ,尤其紫癜性肾炎 (HSPN)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紫癜 过敏性 止血 紫癜肾炎
下载PDF
小儿无害性心脏杂音发生机制探讨:附164例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蒋晓天 陈舒 +1 位作者 徐美玉 林建北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47-147,共1页
健康小儿有23~60%在胸骨左缘或心尖部可听到无害性杂音(innocent murmur)又称良性杂音或生理性杂音,有时不易和先心病、风心病、心肌病等器质性心脏病相鉴别,其发生原因虽曾有种种解释,但尚不满意,近年来随着超声心动图的发展,尤其是... 健康小儿有23~60%在胸骨左缘或心尖部可听到无害性杂音(innocent murmur)又称良性杂音或生理性杂音,有时不易和先心病、风心病、心肌病等器质性心脏病相鉴别,其发生原因虽曾有种种解释,但尚不满意,近年来随着超声心动图的发展,尤其是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FI)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病 心脏杂音 超声心动图 鉴别诊断 儿童
下载PDF
婴幼儿急性感染性腹泻316例大便镜检与致病菌培养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金爱琴 蔡晋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65-365,368,共2页
目的 :探讨婴幼儿急性感染性腹泻致病菌与大便镜检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对 31 6例收集病例按镜检区分有无粘液 ,脓血便组 ,并比较致病菌培养结果。结果 :发现粘液 ,脓血便与大便致病菌培养阳性 ,无粘液 ,脓血便与大便致病菌培养阴性... 目的 :探讨婴幼儿急性感染性腹泻致病菌与大便镜检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对 31 6例收集病例按镜检区分有无粘液 ,脓血便组 ,并比较致病菌培养结果。结果 :发现粘液 ,脓血便与大便致病菌培养阳性 ,无粘液 ,脓血便与大便致病菌培养阴性的相互依存关系。结论 :大便镜检区分有无粘液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急性感染性腹泻 大便 镜检 致病菌 培养
下载PDF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小板活化状态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小建 钱镜秋 +2 位作者 姜荣 张金莲 徐杰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6期319-320,共2页
目的 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血小板活化状态,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43 例HIE按病情轻重分为轻、中、重三组,并以19 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血浆颗粒膜蛋白-140(GMP-140)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小板计数采用Coul-ter-s... 目的 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血小板活化状态,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43 例HIE按病情轻重分为轻、中、重三组,并以19 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血浆颗粒膜蛋白-140(GMP-140)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小板计数采用Coul-ter-stks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结果 发病初期血浆GMP-140 显著升高,并与病情严重度一致。血浆GMP-140 与血小板数量呈负相关(n= 43,r= - 0.44 P< 0.05),轻度HIE患儿血小板数量还没有明显下降时,GMP-140 就已较对照组升高(P< 0.05),危重儿在恢复期虽然血小板数量明显上升,其GMP-140 仍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HIE患儿体内存在血小板活化,表明患儿处于血栓前状态,该指标的变化与病情的严重度一致。监测血浆GMP-140 的变化有助于血栓前状态的早期诊断、指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血小板活化
下载PDF
临床护士心理状态与防御方式调查分析 被引量:27
19
作者 沈红五 俞杰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4年第19期40-41,共2页
目的探讨临床护士心理状态及其相关因素 ,寻求合理防御方式。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和防御方式问卷 (DSQ) ,对 2 0 2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评定 ,并与全国常模青年组比较 (常模组 )。结果临床护士除人际关系敏感因子明显低于常模... 目的探讨临床护士心理状态及其相关因素 ,寻求合理防御方式。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和防御方式问卷 (DSQ) ,对 2 0 2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评定 ,并与全国常模青年组比较 (常模组 )。结果临床护士除人际关系敏感因子明显低于常模组 (P <0 .0 1)、敌对与常模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外 ,其余因子分均明显高于常模组 (均P <0 .0 1)。各因子阳性率依次为强迫症状 (4 2 .5 7% )、忧郁 (36 .6 3% )、偏执 (33.6 6 % )、焦虑 (32 .6 7% )、恐怖(2 2 .77% )。并且与DSQ的投射、潜意显现、幻想、躯体化、幽默、理想化、假性利他和掩饰因子呈正相关 ,与分裂、压抑、回避、同一化、否认、消耗倾向、期望呈负相关。结论临床护士心理健康水平较差 ,应从改善护士工作与生活环境条件 ,调节人际关系 ,培养正确防御心理刺激和冲突的方式、方法着手 ,以减轻临床护士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士 心理健康 SCL-90 DSQ 数据收集
下载PDF
脐血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反应与妊娠和分娩的关系 被引量:3
20
作者 钱镜秋 吴月芳 +4 位作者 姜荣 顾东明 高文玉 史锦云 刘振宗 《新医学》 1992年第1期14-15,共2页
分别测定正常新生儿54例、羊水混浊者34例、过期产儿10例、早产儿及小样儿各9例、产钳及剖宫产儿各16例的脐血红细胞MDA含量。发现正常新生儿MDA含量为正常成人的1.67倍,而其它各组则均明显高于正常新生儿,表明均有不同程度的氧自由基... 分别测定正常新生儿54例、羊水混浊者34例、过期产儿10例、早产儿及小样儿各9例、产钳及剖宫产儿各16例的脐血红细胞MDA含量。发现正常新生儿MDA含量为正常成人的1.67倍,而其它各组则均明显高于正常新生儿,表明均有不同程度的氧自由基损害。因此脐血红细胞MDA含量可作为观察及防治围产儿氧自由基损害的简易、可靠的实验室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 红细胞膜 过氧化脂质 妊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