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1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八十年代内科休克108例临床分析
1
作者 徐君杰 陆惠君 《天津医药》 CAS 1990年第9期530-532,共3页
本文回顾我院1981~1987年住院的资料较完整的内科休克108例。发病和病死均以感染性休克为突出,老年人休克为多。影响病死的因素有:基础病、伴发病、抢救措施、老龄、血压降低程度和休克类型等,以前三者为重要。对上述情况、休克分类和... 本文回顾我院1981~1987年住院的资料较完整的内科休克108例。发病和病死均以感染性休克为突出,老年人休克为多。影响病死的因素有:基础病、伴发病、抢救措施、老龄、血压降低程度和休克类型等,以前三者为重要。对上述情况、休克分类和抢救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内科休克
下载PDF
医院健康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
2
作者 缪爱凤 徐旭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12期1413-1413,共1页
关键词 医院 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 医院管理
下载PDF
南通市60例健康儿童动脉化手指血血气分析
3
作者 王忠勇 王靖南 陈秀玲 《南通医学院学报》 1989年第4期320-321,共2页
我们于1988年5月在南通师范学校第一附属小学进行了60例健康学龄儿童动脉化手指血血气分析正常值的调查,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手指血 动脉 血气分析 健康儿童 健康学 正常值 学龄儿童 师范学校 小学 南通市
下载PDF
八十年代的内科休克 附108例临床分析
4
作者 徐君杰 陆蕙君 《南通医学院学报》 1990年第2期110-112,123+174,共3页
本文回顾我院1981~1987年住院的内科休克病例,在174例中选择资料较完整的108例作出临床分析。从患病和病死情况来看,均以感染性和老年人休克明显为多。说明八十年代的内科休克中主要是感染性休克,而老年人休克则跃居各年龄组首位。病... 本文回顾我院1981~1987年住院的内科休克病例,在174例中选择资料较完整的108例作出临床分析。从患病和病死情况来看,均以感染性和老年人休克明显为多。说明八十年代的内科休克中主要是感染性休克,而老年人休克则跃居各年龄组首位。病死的影响因素有:基础病、伴发病、抢救措施、老龄、血压降低程度和休克类型等,而依次以前三者为最重要。最后对上述情况以及休克的分类和抢救作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休克 临床分析
下载PDF
医院获得性肺炎78例临床分析
5
作者 卢辉和 王靖南 《南通医学院学报》 1993年第4期414-414,427,共2页
对78例医院获得性肺炎作临床分析,发现年龄、原有疾病与本病关系密切,长期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甲氰咪呱及超声雾化器者尤易患本病;致病菌主要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关键词 获得性 肺炎 预防 病原菌
下载PDF
医学教育中教与学关系探讨
6
作者 陈晓岚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 2004年第5期599-600,共2页
从教法与学法两主体就教法与学法的协调关系 ,学习主体和教育主体如何相互融洽、如何发挥教育主体作用 。
关键词 学习主体 教育主体 思维方法
下载PDF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胃肠息肉 被引量:16
7
作者 毛振彪 黄介飞 +2 位作者 陆静娴 俞智华 倪润洲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481-483,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对胃肠各种类型息肉的治疗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广基扁平息肉19例(45枚),行内镜下APC切除;细蒂息肉(蒂直径<0.8cm)4例(4枚),行ICC200圈套切除;大息肉(直径>2cm)和粗蒂息肉(蒂直径>0.8cm)4例(4... 目的: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对胃肠各种类型息肉的治疗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广基扁平息肉19例(45枚),行内镜下APC切除;细蒂息肉(蒂直径<0.8cm)4例(4枚),行ICC200圈套切除;大息肉(直径>2cm)和粗蒂息肉(蒂直径>0.8cm)4例(4枚),行内镜下金属钛夹Clip-APC序贯治疗.结果:内镜下APC皆能清除各种大小的广基扁平息肉,包括位于消化道弯曲处和结肠皱襞沟病灶,Endocut高频电刀切除细蒂息肉切口平整,无粘连和碳化,Clip-APC序贯治疗可完全根除大息肉和粗蒂息肉.少数病例有腹胀不适,无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APC治疗广基扁平息肉简单、有效,结合智能电刀切除细蒂息肉较其他高频电刀更为安全.Clip-APC序贯治疗大息肉和粗蒂息肉,可根除病灶,有效止血,避免复发,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氩离子凝固术 治疗 胃肠息肉 APC 消化内镜
下载PDF
单抗免疫酶斑点法检测GGT-Ⅱ在肝癌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2
8
作者 倪润洲 黄介飞 +2 位作者 肖明兵 张沛云 孟宪镛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6-68,共3页
背景与目的:肝癌特异性γ-谷氨酰转肽酶同工酶Ⅱ(gamma-glutamyltransferaseisoenzymeⅡ,GGT-Ⅱ)被认为是甲胎蛋白(AFP)以外的最佳肝癌标志物,但目前尚无简便的检测方法。本研究目的是探讨单克隆抗体免疫酶斑点法检测GGT-Ⅱ对肝细胞癌... 背景与目的:肝癌特异性γ-谷氨酰转肽酶同工酶Ⅱ(gamma-glutamyltransferaseisoenzymeⅡ,GGT-Ⅱ)被认为是甲胎蛋白(AFP)以外的最佳肝癌标志物,但目前尚无简便的检测方法。本研究目的是探讨单克隆抗体免疫酶斑点法检测GGT-Ⅱ对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纯化GGT-Ⅱ同工酶,免疫BALB/c小鼠,利用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采用免疫酶斑点法与电泳法同步检测123例肝癌和164例不同良性肝病患者血清中GGT-Ⅱ。结果:单克隆抗体免疫酶斑点法检测GGT-Ⅱ对肝细胞癌的诊断阳性率(71.5%)与电泳法(76.4%)相比无明显差异。但免疫酶斑点法假阳性率(肝硬化23.7%,慢性肝炎27.1%)高于电泳法(肝硬化10.0%,慢性肝炎8.4%)。结论:单克隆抗体免疫酶斑点法检测GGT-Ⅱ对肝细胞肝癌诊断有一定价值,但诊断特异性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抗免疫酶斑点法 检测 GGT-Ⅱ 肝癌 诊断
下载PDF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0
9
作者 沈丽华 柯开富 +1 位作者 李作汉 潘闽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45-447,共3页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 E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通过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 P)分析结合 DNA直接银染技术检测 6 6例脑梗死 (CI)患者的载脂蛋白 E(Apo E)基因型 (其中家系中有明确脑梗死先证者的家族聚...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 E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通过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 P)分析结合 DNA直接银染技术检测 6 6例脑梗死 (CI)患者的载脂蛋白 E(Apo E)基因型 (其中家系中有明确脑梗死先证者的家族聚集性脑梗死 (FMACI)亚组 2 6例 ,家系中无脑卒中史的非家族聚集性脑梗死 (NF-MACI)亚组 4 0例 ) ,并与 9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 ,同时检测血脂、脂蛋白 (a) [L P(a) ]及部分载脂蛋白。结果 脑梗死组ε3/4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1) ,ε3/3基因型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 1) ;两脑梗死亚组之间的ε3/4/ε3/3基因型频率虽有上升 /下降趋势 ,但未发现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FMACI组高密度脂蛋白 (HDL )水平明显低于 NFMACI组 (P<0 .0 5 )。结论  Apo E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发生有关 ,ε4等位基因是脑梗死的易感因子 ,ε3等位基因对脑梗死的发生有保护作用 ;Apo E基因多态性和 HDL水平双重作用于家族聚集性脑梗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E 基因多态性 脑梗死 基因型 脂质代谢异常
下载PDF
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因素 被引量:12
10
作者 吴建新 黄介飞 +3 位作者 于志坚 孟宪镛 李定国 陆汉明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881-884,共4页
背景与目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在施行肝动脉栓塞化疗后常并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作者研究出血的相关因素,以帮助临床有效防治这一并发症。方法:208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经影像学和AFP或病理检查确诊;采用Seldinger方法将动脉导管插入腹... 背景与目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在施行肝动脉栓塞化疗后常并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作者研究出血的相关因素,以帮助临床有效防治这一并发症。方法:208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经影像学和AFP或病理检查确诊;采用Seldinger方法将动脉导管插入腹腔动脉、肝总动脉、肝固有动脉、肝左或右动脉,注入表阿霉素、顺铂、丝裂霉素、5-氟尿嘧啶(5-FU)以及碘化油或/和明胶海绵等;以呕血和/或黑便为依据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结合内镜检查和肝功能生化指标、血管选择情况、用药量等分析出血的相关因素。结果:208例中31例(14.9%)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内镜检查急性出血糜烂性胃炎18例、急性溃疡和Mallory-Weiss综合征各3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2例。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积分(B级)与并发出血呈正相关(r=0.59,P<0.005);导管插至腹腔动脉者或肝总动脉注射药物并发出血者(7/18,38.9%;18/38,47.4%),显著多于插至肝固有动脉或肝左、肝右动脉者(5/146,3.4%;P<0.005);化疗药物用量较大以及合用栓塞剂者出血发生率较高。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动脉化疗栓塞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与患者肝功能分级、导管插入血管位置、化疗药物和栓塞剂用量大小等因素有关;认识这些因素,改进操作以及加强术后观察处理有助于减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治疗 并发症 肝动脉化疗栓塞
下载PDF
刺五加皂甙对大鼠海马脑片长时程增强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顾晓苏 顾永健 +1 位作者 施建生 姜正林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73-374,共2页
目的探讨刺五加皂甙对大鼠海马脑片长时程增强效应(LTP)的影响。方法采用高频电刺激离体海马脑片诱导LTP,通过顺向群峰电位波幅相对增长率、峰潜伏期相对缩短率二项指标,观察刺五加皂甙对LTP的影响。结果1.25~5mg/100ml的刺五加皂甙对... 目的探讨刺五加皂甙对大鼠海马脑片长时程增强效应(LTP)的影响。方法采用高频电刺激离体海马脑片诱导LTP,通过顺向群峰电位波幅相对增长率、峰潜伏期相对缩短率二项指标,观察刺五加皂甙对LTP的影响。结果1.25~5mg/100ml的刺五加皂甙对大鼠海马脑片LTP均有明显易化作用,研究组顺向群峰电位的波幅相对增长率和峰潜伏期的相对缩短率均比未加用刺五加皂甙对照组明显增高。结论刺五加皂甙对大鼠海马脑片LTP有明显促进作用,表明其可提高大脑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五加皂甙 大鼠 海马脑片 长时程增强效应 衰老 中药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纤溶激活系统功能改变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11
12
作者 吴翔 祝玉成 +3 位作者 李珍 顾勇 邹毓斌 陆雪华 《天津医药》 CAS 1994年第6期333-335,共3页
对18例不同类型的冠心病患者及6例正常人的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PAI-1)的活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心肌梗塞后及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PAI-1活性显着增高,tPA活性显著下降,PAI-1/tPA活性比值显着增高;稳定性心绞痛患者P... 对18例不同类型的冠心病患者及6例正常人的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PAI-1)的活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心肌梗塞后及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PAI-1活性显着增高,tPA活性显著下降,PAI-1/tPA活性比值显着增高;稳定性心绞痛患者PAI-1活性轻度增高,tPA活性及PAI-1/tPA活性比值变化不明显。全部受检者PAI-1与tPA活性具有显著线性负相关。提示冠心病纤溶激活功能减低,该损害可能具有冠心病不同临床类型的发病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溶酶原 激活物 冠心病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胃癌血清中的表达意义 被引量:9
13
作者 毛振彪 肖明兵 +4 位作者 黄介飞 倪海兵 倪润洲 魏群 张弘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2年第10期1220-1221,共2页
目的:检测胃癌患者术前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表达水平,探讨VEGF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运用酶联免疫黏附法(ELISA)定量检测60例胃癌和15名健康人血清中VEGF的含量.结果:胃... 目的:检测胃癌患者术前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表达水平,探讨VEGF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运用酶联免疫黏附法(ELISA)定量检测60例胃癌和15名健康人血清中VEGF的含量.结果:胃癌组血清VEGF表达水平(1047.71±339.47)ng·l-1明显高于健康人组(760.50±111.80)ng·l-1(P<0.01).胃癌组术前血清VEGF水平与肿瘤大小、侵袭程度、TNM分期等密切相关(P<0.05).结论:VEGF可能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的调控,血清VEGF含量的增强,预示胃癌的转移和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酶联免疫黏附法 ELISA 胃癌 血清 表达
下载PDF
刺五加对受谷氨酸毒性神经元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0
14
作者 周纯 顾永健 姜正林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6-8,共3页
目的 研究刺五加 (AS)对受谷氨酸毒性作用的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大鼠离体海马脑片和组织学检查 ,观察使用AS注射液组 (AS组 )和未使用AS组 (对照组 )对谷氨酸 (Glu)所致的缺血海马脑片顺向群峰电位 (OPS)的影响 ,及两组脑片的... 目的 研究刺五加 (AS)对受谷氨酸毒性作用的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大鼠离体海马脑片和组织学检查 ,观察使用AS注射液组 (AS组 )和未使用AS组 (对照组 )对谷氨酸 (Glu)所致的缺血海马脑片顺向群峰电位 (OPS)的影响 ,及两组脑片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AS组脑片在加入Glu后 5分钟左右OPS减小并消失 ,去除Glu 1小时后OPS恢复率为 83.3% ,平均恢复程度为 86 .4 % ;对照组脑片加入Glu后OPS在 3分钟左右迅速减小并消失 ,去除Glu 1小时后OPS恢复率为 16 .6 % ,恢复程度为 4 1.5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电镜下观察发现 ,加有Glu脑片的CA1区锥体细胞核染色加深 ,核膜不完整 ,核内染色质凝聚成块 ,胞浆中内质网高度扩张。使用AS后的神经细胞核膜完整 ,核内染色质轻度凝聚 ,内质网轻度扩张。结论 AS对Glu毒性作用所致的脑损伤具保护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五加 谷氨酸 离体海马脑片 神经元 脑损伤 动物实验
下载PDF
谷氨酰转肽酶、硷磷酶、亮氨酸氨基肽酶及其高分子酶测定在黄疸鉴别中的意义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杜丽娜 孟宪镛 +2 位作者 徐克成 叶林 姚登福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1989年第4期205-208,共4页
肝内、肝外胆汁郁积的鉴别诊断非常重要,因两者的病因不同,处理亦异。然而迄今尚无理想的能区别肝内、肝外胆汁郁积的生化指标。本文研究某些胆汁郁积标志酶及其同工酶,旨在从中筛选出一些对鉴别胆汁郁积有诊断价值的标记。材料和方法... 肝内、肝外胆汁郁积的鉴别诊断非常重要,因两者的病因不同,处理亦异。然而迄今尚无理想的能区别肝内、肝外胆汁郁积的生化指标。本文研究某些胆汁郁积标志酶及其同工酶,旨在从中筛选出一些对鉴别胆汁郁积有诊断价值的标记。材料和方法一、病例选择:正常组30例,肝胆病患者120例,其分组情况见表1。所有病例均按通用的诊断标准,由专人核实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志酶 同功酶 黄疸 胆汁鉴别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对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崔世维 邵亚男 +3 位作者 钱桐荪 蒋季杰 吴亚君 施岚 《天津医药》 CAS 1997年第3期136-138,共3页
通过对15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使用激素前后对照研究,发现激素可以加重蛋白尿。使用激素后小分子蛋白构成比显著下降,中分子无显著变化,大分子显著增多;定量分析显示尿β_2微球蛋白和小分子蛋白排泄量无显著变化,大、中分子蛋白排泄量显... 通过对15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使用激素前后对照研究,发现激素可以加重蛋白尿。使用激素后小分子蛋白构成比显著下降,中分子无显著变化,大分子显著增多;定量分析显示尿β_2微球蛋白和小分子蛋白排泄量无显著变化,大、中分子蛋白排泄量显著增加。对不同分子量尿蛋白排泄量增加的程度进行比较发现,大分子蛋白增加的程度>中分子>小分子。提示大剂量使用激素加重蛋白尿的机制之一是激素使肾小球滤过膜对分子量较大蛋白质的屏障功能下降通透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糖皮质激素 肾小球滤过膜 膜通透性
下载PDF
人参皂甙Rb_1、Rb_3、Rg_1对培养皮层神经细胞的抗缺血效应及其机制 被引量:26
17
作者 李爱红 柯开富 +1 位作者 吴小梅 包仕尧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31-233,i002,共4页
目的 研究人参皂甙 (Ginsenosides,GS)的 3种单体成分GSRb1、Rb3 、Rg1对培养的皮层神经细胞的抗缺血效应及其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小鼠胎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 ,观察缺血 /再灌注对神经细胞的毒性及GSRb1、Rb3 、Rg1的保护作用。结果 ... 目的 研究人参皂甙 (Ginsenosides,GS)的 3种单体成分GSRb1、Rb3 、Rg1对培养的皮层神经细胞的抗缺血效应及其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小鼠胎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 ,观察缺血 /再灌注对神经细胞的毒性及GSRb1、Rb3 、Rg1的保护作用。结果 培养的小鼠胎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缺血 /再灌注损伤后 ,细胞出现明显损伤性变化 ,神经细胞活性降低 ,电镜观察显示神经细胞呈变性至坏死等不同程度的损伤 ,死亡率明显升高 ,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 (LDH)释放量增加 ,而细胞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含量明显减少 ,丙二醛 (MDA)生成显著增多。GSRb1、Rb3 、Rg16 0 μmol/L能不同程度地抑制缺血 /再灌注引起的损伤性改变 ,培养上清液中LDH释放减少 ,而细胞匀浆中SOD含量明显增加 ,MDA生成显著降低。结论  (1)GSRb1、Rb3 、Rg1对神经细胞有明显的抗缺血效应 ;(2 )GSRb1、Rb3 、Rg1抗缺血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提高神经细胞抗氧化能力、减少自由基的生成 ,保护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甙 RB1 Rb3 RG1 细胞培养 神经细胞 抗缺血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下载PDF
β-榄香烯对2-乙酰氨基芴诱发实验性鼠肝癌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倪润洲 邵建国 +3 位作者 陈不尤 肖明兵 黄介飞 孟宪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614-617,共4页
目的:研究β-榄香烯对2-乙酰氨基芴(2-AAF)诱发实验性鼠肝癌的干预效应,并探讨其对c-myc、c-erbB-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以2-AAF喂饲SD大鼠,制备肝癌模型,予以不同剂量榄香烯乳腹腔内注射,... 目的:研究β-榄香烯对2-乙酰氨基芴(2-AAF)诱发实验性鼠肝癌的干预效应,并探讨其对c-myc、c-erbB-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以2-AAF喂饲SD大鼠,制备肝癌模型,予以不同剂量榄香烯乳腹腔内注射,观察肿瘤生成状况,并测定c-myc、c-erbB-2和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小剂量榄香烯乳(5mg/kg)干预组发生肝癌结节数较其他组少;c-myc、c-erbB-2和VEGF在正常对照组均为阴性,而增生结节或癌结节均为阳性,其表达水平与榄香烯乳用量无关。结论:小剂量β-榄香烯对2-AAF诱发的实验性鼠肝癌有一定阻抑作用,但不是通过调控c-myc、 c-erbB-2和VEGF等基因蛋白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榄香烯 肝癌 动物模型 乙酰氨基芴
下载PDF
肝癌特异性 GGT 的发生及其定量分析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9
19
作者 姚登福 黄介飞 +2 位作者 陈澍周 黄中伟 孟宪镛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1997年第1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肝癌特异性GGT的动态变化及其定量分析的临床价值。方法以化学致癌剂2-FAA(005%)制备鼠肝癌模型,观察肝癌GGT的产生及其肝组织内分布,并对不同肝病患者血清肝癌特异性GGT区带(HSB)进行定量分析研... 目的探讨肝癌特异性GGT的动态变化及其定量分析的临床价值。方法以化学致癌剂2-FAA(005%)制备鼠肝癌模型,观察肝癌GGT的产生及其肝组织内分布,并对不同肝病患者血清肝癌特异性GGT区带(HSB)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在实验性鼠的诱癌过程中,鼠肝脏癌变组织中GGT大量表达,出现早并具有胎肝GGT的特点;人血清中HSB的定量检测发现:肝癌组明显高于其他肝病组,肝外肿瘤及正常对照组(P<0001);HSB在小肝癌中的阳性率为75%,在AFP阴性肝癌中为783%。结论研究资料提示HSB的定量检测其临床价值优于HSB的定性分析,且有助于小肝癌和AFP阴性肝癌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GT 定量分析 肝肿瘤 谷氨酰移换酶
下载PDF
四联双冲击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63例 被引量:21
20
作者 秦文浩 钱桐荪 徐学康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4期276-280,共5页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NS)的治疗是临床医师经常遇到的棘手问题。本文以四联双冲击疗法,予地塞米松和环磷酰胺冲击,配合蛇毒抗栓酶、中药治疗,2周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的完全缓解率为31.8%,基本缓解率为33.3%,部分缓...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NS)的治疗是临床医师经常遇到的棘手问题。本文以四联双冲击疗法,予地塞米松和环磷酰胺冲击,配合蛇毒抗栓酶、中药治疗,2周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的完全缓解率为31.8%,基本缓解率为33.3%,部分缓解率为19.0%,总有效率为84.1%,无效15.9%。无效的10例予第二个疗程,其中5例达完全经解和基本缓解;3例予第三个疗程,结果2例基本经解,1例部分经解。血清C3、肌酐、血沉、尿C3、尿FDP、尿圆盘电泳对疗效的预测有一定的价值。本疗法疗程短、收效快、疗效高、副作用少,但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注意有无隐性感染、白细胞减少和电解质紊乱等,以免发生严重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 肾病综合征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