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参皂甙Rb_1、Rb_3、Rg_1对培养皮层神经细胞的抗缺血效应及其机制 被引量:27
1
作者 李爱红 柯开富 +1 位作者 吴小梅 包仕尧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31-233,i002,共4页
目的 研究人参皂甙 (Ginsenosides,GS)的 3种单体成分GSRb1、Rb3 、Rg1对培养的皮层神经细胞的抗缺血效应及其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小鼠胎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 ,观察缺血 /再灌注对神经细胞的毒性及GSRb1、Rb3 、Rg1的保护作用。结果 ... 目的 研究人参皂甙 (Ginsenosides,GS)的 3种单体成分GSRb1、Rb3 、Rg1对培养的皮层神经细胞的抗缺血效应及其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小鼠胎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 ,观察缺血 /再灌注对神经细胞的毒性及GSRb1、Rb3 、Rg1的保护作用。结果 培养的小鼠胎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缺血 /再灌注损伤后 ,细胞出现明显损伤性变化 ,神经细胞活性降低 ,电镜观察显示神经细胞呈变性至坏死等不同程度的损伤 ,死亡率明显升高 ,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 (LDH)释放量增加 ,而细胞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含量明显减少 ,丙二醛 (MDA)生成显著增多。GSRb1、Rb3 、Rg16 0 μmol/L能不同程度地抑制缺血 /再灌注引起的损伤性改变 ,培养上清液中LDH释放减少 ,而细胞匀浆中SOD含量明显增加 ,MDA生成显著降低。结论  (1)GSRb1、Rb3 、Rg1对神经细胞有明显的抗缺血效应 ;(2 )GSRb1、Rb3 、Rg1抗缺血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提高神经细胞抗氧化能力、减少自由基的生成 ,保护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甙 RB1 Rb3 RG1 细胞培养 神经细胞 抗缺血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下载PDF
刺五加对受谷氨酸毒性神经元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周纯 顾永健 姜正林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6-8,共3页
目的 研究刺五加 (AS)对受谷氨酸毒性作用的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大鼠离体海马脑片和组织学检查 ,观察使用AS注射液组 (AS组 )和未使用AS组 (对照组 )对谷氨酸 (Glu)所致的缺血海马脑片顺向群峰电位 (OPS)的影响 ,及两组脑片的... 目的 研究刺五加 (AS)对受谷氨酸毒性作用的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大鼠离体海马脑片和组织学检查 ,观察使用AS注射液组 (AS组 )和未使用AS组 (对照组 )对谷氨酸 (Glu)所致的缺血海马脑片顺向群峰电位 (OPS)的影响 ,及两组脑片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AS组脑片在加入Glu后 5分钟左右OPS减小并消失 ,去除Glu 1小时后OPS恢复率为 83.3% ,平均恢复程度为 86 .4 % ;对照组脑片加入Glu后OPS在 3分钟左右迅速减小并消失 ,去除Glu 1小时后OPS恢复率为 16 .6 % ,恢复程度为 4 1.5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电镜下观察发现 ,加有Glu脑片的CA1区锥体细胞核染色加深 ,核膜不完整 ,核内染色质凝聚成块 ,胞浆中内质网高度扩张。使用AS后的神经细胞核膜完整 ,核内染色质轻度凝聚 ,内质网轻度扩张。结论 AS对Glu毒性作用所致的脑损伤具保护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五加 谷氨酸 离体海马脑片 神经元 脑损伤 动物实验
下载PDF
刺五加皂甙对谷氨酸毒性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陈应柱 顾永健 包仕尧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33-535,共3页
目的观察神经元在谷氨酸毒性损伤时一氧化氮(NO)的动态变化及其与凋亡的关系,探讨刺五加皂甙(ASS)的有效保护浓度。方法采用谷氨酸(Glu)诱导的皮质神经元凋亡模型。随机分成Glu组、正常对照组及ASS3组;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神经元凋亡率,用... 目的观察神经元在谷氨酸毒性损伤时一氧化氮(NO)的动态变化及其与凋亡的关系,探讨刺五加皂甙(ASS)的有效保护浓度。方法采用谷氨酸(Glu)诱导的皮质神经元凋亡模型。随机分成Glu组、正常对照组及ASS3组;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神经元凋亡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NO的含量,用MTT法测定神经元存活率并在电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1)Glu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增加神经元培养液中NO含量,ASS能不同程度地减少NO含量;(2)与Glu共培养的神经元,其存活率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下降,ASS能增加神经元存活率;(3)经Glu处理的神经元发生凋亡,细胞超微结构呈现凋亡样改变,其凋亡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ASS能减少Glu毒性神经元凋亡。结论NO介导了Glu毒性神经元凋亡,ASS可能通过抑制NO的释放及其神经毒性作用,拮抗Glu引起的神经元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五加皂甙 谷氨酸 神经元 细胞凋亡 一氧化氮 缺血性脑损
下载PDF
神经生长液对衰老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柯开富 周鸣鸣 +1 位作者 强亮 丁斐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25期3444-3445,F003,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液对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神经丝蛋白表达的影响,为应用神经生长液防治神经退行性变疾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D-半乳糖致小鼠衰老模型,以Y型电迷宫检测其学习记忆能力;以抗低分子量神经丝蛋白(NF-L)...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液对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神经丝蛋白表达的影响,为应用神经生长液防治神经退行性变疾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D-半乳糖致小鼠衰老模型,以Y型电迷宫检测其学习记忆能力;以抗低分子量神经丝蛋白(NF-L)抗体,采用WesternBlot法观察海马NF-L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65.8±5.8),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达到学会标准所用的次数明显增加(97.8±13.9,t=7.355,P<0.01),低、高剂量神经生长液可明显减少衰老模型小鼠的次数(80.1±9.3,67.7±8.2,t=3.6662,6.4609,P均<0.01)。衰老小鼠海马NF-L表达量明显下降;神经生长液防止衰老所致NF-L表达量减少。结论:神经生长液可改善D-半乳糖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防止衰老小鼠海马NF-L表达的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神经生长液 中药制剂 神经丝蛋白 学习记忆能力 动物实验
下载PDF
刺五加皂甙对缺氧复氧性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陈应柱 顾永健 吴小梅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31期6964-6965,共2页
目的:从细胞分子水平研究刺五加皂甙(acanthopanaxsenticosussaponins,ASS)对培养神经元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孕13~15dICR胎鼠大脑皮质神经元进行原代分离培养,建立缺氧复氧诱导的皮质神经元损伤模型。随机分成正... 目的:从细胞分子水平研究刺五加皂甙(acanthopanaxsenticosussaponins,ASS)对培养神经元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孕13~15dICR胎鼠大脑皮质神经元进行原代分离培养,建立缺氧复氧诱导的皮质神经元损伤模型。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缺氧复氧组及ASS组;用MTT法测定神经元存活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含量,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神经元凋亡率。结果:神经元缺氧2,4,6,8h复氧24h后,存活率分别为(0.604±0.022)%,(0.592±0.017)%,(0.543±0.037)%,(0.534±0.021)%;缺氧8h复氧24h后,神经元凋亡率由(4.13±0.87)%增加至(31.34±0.85)%,NOS含量由(5.23±0.28)μmoL/L增加至(11.39±0.21)μmoL/L(P<0.01);ASS组神经元存活率、神经元凋亡率、NOS含量分别为(0.636±0.021),(16.37±0.66)%,(8.02±0.18)μmoL/L,与缺氧8h复氧24h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ASS对缺氧复氧引起的神经元损伤有保护作用;ASS可能是通过抑制一氧化氮的释放、抑制神经元凋亡来拮抗神经元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损伤 缺氧复氧损伤 神经元凋亡 保护作用 刺五加皂甙 ASS NOS含量 一氧化氮合酶(NOS) 细胞培养 皮质
下载PDF
一氧化氮与缺血性神经元损伤 被引量:14
6
作者 柯开富 包仕尧 张树生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53-254,共2页
一氧化氮与缺血性神经元损伤柯开富,包仕尧,张树生1992年一氧化氮(NO)被美国科学杂志[1]评选为“今年的分子”,表明NO在生命科学界的重大价值。NO是结构简单的气体物质,易扩散,反应性强,易溶于水,半衰期仅几秒。... 一氧化氮与缺血性神经元损伤柯开富,包仕尧,张树生1992年一氧化氮(NO)被美国科学杂志[1]评选为“今年的分子”,表明NO在生命科学界的重大价值。NO是结构简单的气体物质,易扩散,反应性强,易溶于水,半衰期仅几秒。NO在哺乳动物体内的作用最先是由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损伤 缺血性 一氧化氮
下载PDF
刺五加皂甙对培养神经元拟衰老反应的观察 被引量:8
7
作者 潘永进 顾永健 顾小苏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1期42-44,共3页
目的 :研究刺五加皂甙 (ASS)对神经细胞老化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无血清培养方式制备离体培养的ICR小鼠胎鼠脑皮层神经元衰老模型 ,从生化和形态方面观察刺五加皂甙对衰老条件下的神经元保护作用。结果 :对照组MTT(2 .782± 0 .0 ... 目的 :研究刺五加皂甙 (ASS)对神经细胞老化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无血清培养方式制备离体培养的ICR小鼠胎鼠脑皮层神经元衰老模型 ,从生化和形态方面观察刺五加皂甙对衰老条件下的神经元保护作用。结果 :对照组MTT(2 .782± 0 .0 2 8) ,LDH (2 3.0 7± 2 .6 4 ) ,与正常组比较P <0 .0 1。研究组加用 1.2 5mg/10 0ml,2 .5mg/ 10 0ml和 5mg/ 10 0ml浓度的刺五加皂甙后 ,MTT依次为 (0 .0 82 7± 0 .0 2 3) ,(0 .86 1± 0 .0 2 6 )和(0 .90 5± 0 .0 98)。LDH依次为 (2 0± 1.0 5 ) ,(18.4 1± 1.6 4 )和 (18.5 5± 3.83) ,与对照组比较P <0 .0 1~ 0 .0 5。ASS能明显提高衰老神经细胞的MTT活性 ,降低LDH的活性 ,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 ,加用刺五加皂甙保护的研究组神经细胞损伤明显减轻 ,部分细胞形态基本趋于正常。结论 :刺五加皂甙能明显提高衰老神经细胞的MTT活性 ,降低LDH活性。有效地延缓神经元细胞的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五加皂甙 神经细胞培养 衰老 细胞培养
下载PDF
神经节苷脂对不完全性脑缺血后海马CA1区NOS阳性神经元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施建生 姜振林 +2 位作者 秦建兵 徐慧君 包仕尧 《中国神经科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2期83-87,共5页
目的 :探讨神经节苷脂 (GM1)对不完全性脑缺血及再灌注不同时间后海马CA1区一氧化氮合酶 (NOS)的影响及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加放血的方法制成大鼠不完性脑缺血及再灌注模型 ,以还原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 目的 :探讨神经节苷脂 (GM1)对不完全性脑缺血及再灌注不同时间后海马CA1区一氧化氮合酶 (NOS)的影响及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加放血的方法制成大鼠不完性脑缺血及再灌注模型 ,以还原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 (NADPH d)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缺血及再灌注后海马CA1区NOS阳性神经细胞变化及GM1对其影响。结果 :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受损 ,在缺血 30min时NOS阳性细胞数最高 (44 .5±7.4 ) ,为对照组的 2倍 ,再灌注 2h ,12h ,2 4h ,3d后逐渐下降 ,5d时恢复正常水平。而GM1能防止脑缺血及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受损和NOS阳性神经细胞变化。 结论 :GM1对大鼠不完全性脑缺血及再灌注不同时间后海马CA1区NOS的表达有抑制作用 ,并对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节苷脂 不完全性脑缺血 海马 CA1区 NOS阳性神经元
下载PDF
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的治疗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黄焕新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1年第6期369-371,共3页
目的 比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H)、血浆置换 (PE)、免疫球蛋白 (Ig)治疗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CIDP)的疗效。方法 对 46例 CIDP患者分别采用 ACH、PE、Ig治疗 ,观察其治疗后 1个月的疗效、停药后的反跳复发现象和再治疗的... 目的 比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H)、血浆置换 (PE)、免疫球蛋白 (Ig)治疗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CIDP)的疗效。方法 对 46例 CIDP患者分别采用 ACH、PE、Ig治疗 ,观察其治疗后 1个月的疗效、停药后的反跳复发现象和再治疗的疗效。结果 治疗 1个月时各组的有效率分别为 ACH组 5 0 %、PE组 75 %、Ig组 6 7% ,3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起效时间 ACH组 5~ 45天 ,中位数 15天 ;PE组 2~ 5 0天 ,中位数 4天 ;Ig组 4~ 15天 ,中位数 5天。PE、Ig组起效时间较 ACH组明显缩短 (P <0 .0 0 1)。各组治疗后反跳率 ,ACH组为 5 0 %、PE组 83%、Ig组 5 0 % ,3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3组再治疗后均获改善。结论  ACH、PE、Ig都是治疗 CIDP的有效方法。PE、Ig组起效较 ACH组快。 3组均有反跳复发 ,而 ACH组过快减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皮质激素 血浆置换 免疫球蛋白 治疗
下载PDF
前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神经元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及刺五加皂甙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葛许华 顾永健 +1 位作者 姜正林 周联生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 2004年第5期485-488,共4页
目的 :观察前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区神经元Bcl -2、Bax的表达及刺五加皂甙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SAM)、缺血再灌注组 (IR)及刺五加皂甙治疗组 (ASS) ,并根据再灌注不同时间分为五个亚组 ,缺血时间均为 2 0分钟... 目的 :观察前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区神经元Bcl -2、Bax的表达及刺五加皂甙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SAM)、缺血再灌注组 (IR)及刺五加皂甙治疗组 (ASS) ,并根据再灌注不同时间分为五个亚组 ,缺血时间均为 2 0分钟。分别于再灌注 3、6、12、2 4、48小时后取脑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大鼠脑海马的Bcl -2、Bax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Bcl-2蛋白表达 :假手术组呈阴性表达 ,缺血再灌注组再灌注后 6小时可在CA3区检测到Bcl-2阳性神经元 ,2 4小时达峰值 ,48小时逐渐下降。刺五加皂甙组表达时间及部位同缺血再灌注组 ,与缺血再灌注组对应时间点相比都有显著性增高。Bax蛋白表达 :假手术组海马区呈阴性表达 ,缺血再灌注 12小时在海马CA1区开始表达 ,48小时达峰值 ,刺五加皂甙组表达时间及部位同缺血再灌注组 ,与缺血再灌注组对应时间点相比 ,都有显著性减少。结论 :刺五加皂甙可通过增加Bcl-2表达 ,抑制Bax表达 ,从而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时神经细胞凋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L-2/BAX蛋白表达 前脑缺血再灌注 海马神经元 刺五加皂甙
下载PDF
人参总皂甙对不完全性脑缺血后海马CA_1区NOS阳性神经元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施建生 姜振林 +3 位作者 秦建兵 徐慧君 包仕尧 张树生 《南通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 :探讨人参总皂甙 ( GS)对不完全性脑缺血及再灌注不同时间后海马 CA1 区一氧化氮合酶 ( NOS)的影响及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加放血的方法制成大鼠不完性脑缺血及再灌注模型 ,以还原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 目的 :探讨人参总皂甙 ( GS)对不完全性脑缺血及再灌注不同时间后海马 CA1 区一氧化氮合酶 ( NOS)的影响及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加放血的方法制成大鼠不完性脑缺血及再灌注模型 ,以还原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 ( NADPH- d)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缺血及再灌注后海马 CA1 区 NOS阳性神经元变化及 GS对其的影响。结果 :单纯缺血组海马 CA1 区在缺血 30 m in时 NOS阳性细胞数最高 ( 4 4.5± 7.4 2 ) ,为假手术组 2倍 ,再灌注 2 h、12 h、2 4 h、3d后逐渐下降 ,5 d时恢复正常水平 ( 2 1.12± 3.5 0 ) ,缺血再灌注 3d、5 d时出现神经细胞损伤。GS能抑制缺血 30 min及再灌注各时程中 NOS阳性神经元数量变化 ,并能预防缺血再灌注后迟发的神经元损害。结论 :GS对大鼠不完全性脑缺血及再灌注不同时程后海马 CA1 区 NOS的异常表达有抑制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完全性脑缺血 海马CA1 一氧化氮合酶 人参总皂甙 大鼠
下载PDF
医院健康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
12
作者 缪爱凤 徐旭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12期1413-1413,共1页
关键词 医院 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 医院管理
下载PDF
神经节苷脂对不完全性脑缺血后齿状回NOS阳性神经元表达的影响
13
作者 施建生 高志伟 +2 位作者 秦建兵 徐慧君 包仕尧 《南通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67-169,共3页
目的 :探讨神经节苷脂 (GM1 )对不完全性脑缺血及再灌注不同时间后海马齿状回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影响。方法 :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加放血的方法制成大鼠不完性脑缺血及再灌注模型 ,以还原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 (NDAPH- d)组织... 目的 :探讨神经节苷脂 (GM1 )对不完全性脑缺血及再灌注不同时间后海马齿状回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影响。方法 :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加放血的方法制成大鼠不完性脑缺血及再灌注模型 ,以还原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 (NDAPH- d)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缺血及再灌注后海马齿状回 NOS阳性神经细胞变化及 GM1 对其的影响。结果 :海马齿状回在缺血 30 min时 NOS阳性细胞数最高 (4 3.6 7± 6 .71) ,再灌注 2 h、12 h、2 4 h、3d后逐渐下降 ,5 d时恢复正常水平。而 GM1 能防止脑缺血及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受损和 NOS阳性神经细胞变化。结论 :GM1 对大鼠不完全性脑缺血及再灌注不同时间后海马齿状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完全性脑缺血 海马齿状回 一氧化氮合酶 神经节苷脂 大鼠
下载PDF
神经节苷脂对不完全性脑缺血后大脑皮层NOS阳性神经元表达的影响
14
作者 施建生 秦建兵 +1 位作者 徐慧君 包仕尧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 2004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 :探讨神经节苷脂 (GM1 )对不完全性脑缺血及再灌注不同时间后大脑皮层一氧化氮合酶 (NOS)的影响。方法 :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加放血的方法制成大鼠不完性脑缺血及再灌注模型 ,以还原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 (NADPH -d)组织化... 目的 :探讨神经节苷脂 (GM1 )对不完全性脑缺血及再灌注不同时间后大脑皮层一氧化氮合酶 (NOS)的影响。方法 :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加放血的方法制成大鼠不完性脑缺血及再灌注模型 ,以还原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 (NADPH -d)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缺血及再灌注后大脑皮层NOS阳性神经细胞变化及GM1 对其的影响。结果 :大脑皮层在缺血 3 0min时NOS阳性细胞数最高 ( 12 .83± 4.49) ,再灌注 2h、12h、2 4h、3d后逐渐下降 ,5天时恢复正常水平。而GM1 能防止脑缺血及再灌注后NOS阳性神经细胞变化。结论 :G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节苷脂 不完全性脑缺血 大脑皮层 NOS 神经元 一氧化氮合酶 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一氧化氮在缺氧复氧性神经元凋亡中的作用
15
作者 陈应柱 顾永健 吴小梅 《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4年第3期41-43,共3页
目的观察神经元缺氧复氧损伤时NO的动态变化及其与神经元凋亡的关系.方法取孕13~15d ICR小鼠,无菌条件下对胎鼠大脑皮质神经元进行原代分离培养,建立缺氧复氧诱导的皮质神经元凋亡模型.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 目的观察神经元缺氧复氧损伤时NO的动态变化及其与神经元凋亡的关系.方法取孕13~15d ICR小鼠,无菌条件下对胎鼠大脑皮质神经元进行原代分离培养,建立缺氧复氧诱导的皮质神经元凋亡模型.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NO的含量,用MTT测定细胞活性,并在电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经缺氧复氧处理的神经元,随着缺氧时间延长细胞存活率逐渐下降,神经元凋亡率呈时间依赖性升高,NO含量逐渐升高,至缺氧8h复氧24h达到高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细胞超微结构呈现凋亡样改变.结论 NO介导了缺氧复氧性神经元凋亡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缺氧复氧 神经元凋亡 细胞凋亡
下载PDF
西比灵治疗神经衰弱40例临床观察
16
作者 樊兴娟 高志伟 《南通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409-410,共2页
在以传统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西比灵治疗 40例神经衰弱病人 ,口服西比灵 5 mg,每晚 1次 ,共 4周 ,并与传统药物治疗 (对照组 )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 40例中显效 2 8例 (70 % ) ,有效 7例 (17.5 % ) ,无效 5例(12 .5 % )。对照组 40... 在以传统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西比灵治疗 40例神经衰弱病人 ,口服西比灵 5 mg,每晚 1次 ,共 4周 ,并与传统药物治疗 (对照组 )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 40例中显效 2 8例 (70 % ) ,有效 7例 (17.5 % ) ,无效 5例(12 .5 % )。对照组 40例中显效 19例 (47.5 % ) ,有效 8例 (2 0 .0 % ) ,无效 13例 (32 .5 % )。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P<0 .0 5 )。因此 ,在传统药物的基础上加用西比灵治疗神经衰弱 ,可获得更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比灵 神经衰弱 阿米替林 泰必利 药物疗法 疗效
下载PDF
刺五加皂甙对大鼠海马脑片长时程增强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12
17
作者 顾晓苏 顾永健 +1 位作者 施建生 姜正林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73-374,共2页
目的探讨刺五加皂甙对大鼠海马脑片长时程增强效应(LTP)的影响。方法采用高频电刺激离体海马脑片诱导LTP,通过顺向群峰电位波幅相对增长率、峰潜伏期相对缩短率二项指标,观察刺五加皂甙对LTP的影响。结果1.25~5mg/100ml的刺五加皂甙对... 目的探讨刺五加皂甙对大鼠海马脑片长时程增强效应(LTP)的影响。方法采用高频电刺激离体海马脑片诱导LTP,通过顺向群峰电位波幅相对增长率、峰潜伏期相对缩短率二项指标,观察刺五加皂甙对LTP的影响。结果1.25~5mg/100ml的刺五加皂甙对大鼠海马脑片LTP均有明显易化作用,研究组顺向群峰电位的波幅相对增长率和峰潜伏期的相对缩短率均比未加用刺五加皂甙对照组明显增高。结论刺五加皂甙对大鼠海马脑片LTP有明显促进作用,表明其可提高大脑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五加皂甙 大鼠 海马脑片 长时程增强效应 衰老 中药
下载PDF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0
18
作者 沈丽华 柯开富 +1 位作者 李作汉 潘闽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45-447,共3页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 E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通过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 P)分析结合 DNA直接银染技术检测 6 6例脑梗死 (CI)患者的载脂蛋白 E(Apo E)基因型 (其中家系中有明确脑梗死先证者的家族聚...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 E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通过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 P)分析结合 DNA直接银染技术检测 6 6例脑梗死 (CI)患者的载脂蛋白 E(Apo E)基因型 (其中家系中有明确脑梗死先证者的家族聚集性脑梗死 (FMACI)亚组 2 6例 ,家系中无脑卒中史的非家族聚集性脑梗死 (NF-MACI)亚组 4 0例 ) ,并与 9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 ,同时检测血脂、脂蛋白 (a) [L P(a) ]及部分载脂蛋白。结果 脑梗死组ε3/4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1) ,ε3/3基因型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 1) ;两脑梗死亚组之间的ε3/4/ε3/3基因型频率虽有上升 /下降趋势 ,但未发现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FMACI组高密度脂蛋白 (HDL )水平明显低于 NFMACI组 (P<0 .0 5 )。结论  Apo E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发生有关 ,ε4等位基因是脑梗死的易感因子 ,ε3等位基因对脑梗死的发生有保护作用 ;Apo E基因多态性和 HDL水平双重作用于家族聚集性脑梗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E 基因多态性 脑梗死 基因型 脂质代谢异常
下载PDF
雌激素影响小鼠腹腔脂肪代谢作用机制的初步探讨(英文)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军 朱晓晖 朱静仪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53-355,共3页
目的 研究雌激素在小鼠卵巢功能正常和卵巢切除时对腹腔脂肪代谢的影响。方法  3个月龄的雌性C5 7BL/ 6J小鼠4 0只 ,随机分 4组 ,分别为正常对照 ,正常 +雌激素 ,卵巢切除和卵巢切除 +雌激素组 ,每组 10只。小鼠摘除卵巢后饲养至 7个... 目的 研究雌激素在小鼠卵巢功能正常和卵巢切除时对腹腔脂肪代谢的影响。方法  3个月龄的雌性C5 7BL/ 6J小鼠4 0只 ,随机分 4组 ,分别为正常对照 ,正常 +雌激素 ,卵巢切除和卵巢切除 +雌激素组 ,每组 10只。小鼠摘除卵巢后饲养至 7个月龄处死 ,检测腹腔脂肪重量。将 2组给雌激素的小鼠于处死前 6 0d分别皮下埋植控释雌激素 (17β 雌二醇 )药丸 (0 .18mg/丸 ) ,以观察雌激素在卵巢功能正常和缺乏时对小鼠腹腔脂肪积聚的影响。结果 各组腹腔脂肪重量比较 :卵巢切除组比正常对照组重 ,差别显著 (P <0 .0 5 ) ;正常 +雌激素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别 (P >0 .0 5 ) ;卵巢切除 +雌激素组比卵巢切除组轻 ,差别显著 (P <0 .0 5 )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别 (P >0 .0 5 )。结论 卵巢切除明显导致腹腔脂肪积聚 ,而雌激素在卵巢切除时可以明显减少小鼠的腹腔脂肪积聚 ,但在卵巢功能正常时予以雌激素并不影响腹腔脂肪代谢 ,提示雌激素单独作用可以影响机体脂肪代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腹腔 正常 卵巢切除 小鼠 对照组 卵巢功能 雌性 脂肪代谢 积聚
下载PDF
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头痛61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顾永健 周燮生 +2 位作者 高志伟 王军 顾宗勤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87年第6期278-280,共3页
医学模式的改变使头痛的治疗由生物医学领域转向心理生物医学领域。我院于1985年12月~1986年5月曾对61例头痛患者试行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兹报道该疗法临床观察结果,并就其机理、方法和疗效作一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 生物反馈治疗 疗法临床观察 血管性头痛 紧张性头痛 医学心理学 肌电 生物反馈疗法 肌肉放松 生物医学领域 南通医学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