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护理干预与小儿内科医院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蒋雯雯 周荣荣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13期231-232,共2页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干预与小儿内科院感的相关性。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70例内科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临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院感率。结果研究组院感率11.4%,与对照组...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干预与小儿内科院感的相关性。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70例内科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临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院感率。结果研究组院感率11.4%,与对照组28.6%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小儿内科院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干预 内科 医院感染
下载PDF
优质护理在儿内科开展的方法及效果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周荣荣 周婧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18期247-249,共3页
目的 观察儿内科开展优质护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86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采用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儿护理有效率、患儿和家长护理满意... 目的 观察儿内科开展优质护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86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采用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儿护理有效率、患儿和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护理有效率为97.67%,对照组为86.05%;观察组患儿和家长护理满意度为97.67%,对照组为88.37%。组间各指标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儿内科恰当的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有效率,且提高患儿与家长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儿内科 护理服务
下载PDF
儿内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管理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陈小丽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14期218-219,共2页
目的 探讨儿内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管理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儿内科收治的92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进行风险管理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 ... 目的 探讨儿内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管理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儿内科收治的92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进行风险管理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与家长护理满意度为97.83%,对照组为86.96%,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儿内科采用风险管理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儿及家长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内科 护理服务 风险管理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救治医院新生儿科的感染防控实践
4
作者 沈丽媛 李海英 +7 位作者 申飞飞 索桂海 柏丹丹 唐青英 顾健辉 周晓宇 王跃国 吴尤佳 《交通医学》 2021年第1期37-40,45,共5页
目的:探索完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定点救治医院新生儿科感控流程,为疫情常态化防控及管理提供指导与参考。方法:结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及省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指南和专家建议,制定我院新生儿科的新冠肺炎感染防控应急预案和工... 目的:探索完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定点救治医院新生儿科感控流程,为疫情常态化防控及管理提供指导与参考。方法:结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及省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指南和专家建议,制定我院新生儿科的新冠肺炎感染防控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并对新生儿科2020年1月至今所做的疫情相关工作进行总结。结果:截至目前我院发热门诊共接诊患者3000余例,留院观察700余例,核酸检测总数达20000余例。疫情期间无患者交叉感染2019-nCoV,无医护及工勤人员感染2019-nCoV。新生儿隔离共3例。结论:我院新生儿科的疫情防控工作有序开展,在人员培训、转运转诊、病区设置等方面制定了详细的感染防控措施并有效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新生儿 感染防控
下载PDF
置信职业行为在儿科本科实习中的应用初探
5
作者 申飞飞 邵志莉 +1 位作者 郑玉芹 吴尤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4期93-98,共6页
目的探索如何将置性职业行为(entrustable professional actibities,EPAs)应用于儿科学本科临床医学教育的实习阶段,提升儿科本科实习培养质量。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儿内科参加实习的本科医学生56名。随机分... 目的探索如何将置性职业行为(entrustable professional actibities,EPAs)应用于儿科学本科临床医学教育的实习阶段,提升儿科本科实习培养质量。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儿内科参加实习的本科医学生56名。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28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实践教学模式,试验组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加入EPAs评价。两组学员的培训时间均为4周。观察学生实习前后EPAs评分的差异,以及试验组和对照组学员在传统教学考核成绩方面的差异。结果试验组EPAs自评分、中级职称带教老师评分、高级职称带教老师评分均高于对照组[(16.96±1.75)分vs(39.32±2.06)分]、[(17.21±1.66)分vs(41.00±1.68)分]、[(17.35±1.64)分vs(39.86±1.8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历书写、沟通能力评价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体格检查、技能操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PAs评价在儿科本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可有效提高实习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置信职业行为 本科实习 儿科学 医学教育 实习培养 教学模式
下载PDF
导入微信的儿童哮喘延续性护理对医患双方的作用 被引量:32
6
作者 唐爱华 郭晓理 +2 位作者 王新容 蔡邢枫 荣月芳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2416-2418,共3页
目的研究在儿童哮喘长期管理过程中使用导入微信的延续性护理对医方和患方的作用效果。方法将符合儿童哮喘诊断并纳入长期管理的患儿分成两组,对照组使用传统延续性护理,观察组使用导入微信联系的延续性护理,观察6个月。采用哮喘控制测... 目的研究在儿童哮喘长期管理过程中使用导入微信的延续性护理对医方和患方的作用效果。方法将符合儿童哮喘诊断并纳入长期管理的患儿分成两组,对照组使用传统延续性护理,观察组使用导入微信联系的延续性护理,观察6个月。采用哮喘控制测试问卷评估患儿哮喘控制情况,并采用自制问卷评估用药依从性、家长哮喘知识掌握程度、就诊满意度、医院急诊就诊次数,医生对哮喘患儿病情熟悉度、专科门诊复诊率、护士对此项工作自身满意度、患儿家长对护士职业认可度。结果观察组的哮喘测试评分、用药依从性评分、家长哮喘知识掌握程度评分以及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而急诊就诊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观察组医生对哮喘患儿病情熟悉的比例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的专科门诊复诊率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观察组护士对工作的自身满意度评分以及家长对护士职业认可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结论哮喘管理的延续性护理中导入微信联系可以促进哮喘控制,提高家长满意度,增加医护职业满足感,有利于改善医患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 延续性护理 哮喘
下载PDF
1型糖尿病儿童血MIF和MCP-1水平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杨卫霞 徐美玉 +3 位作者 黄锋 张向东 蔡晋 申飞飞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442-1444,共3页
目的:探讨1型糖尿病儿童血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migrationinhibitoryfactor,MIF)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chemoattmctantprotein-1,MCP.1)以及白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1... 目的:探讨1型糖尿病儿童血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migrationinhibitoryfactor,MIF)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chemoattmctantprotein-1,MCP.1)以及白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11年11月~2013年4月在本院就诊的54例1型糖尿病患儿进行MIF、MCP-1、IL.18、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pH值检测,根据患儿有无酮症酸中毒分为DKA组和非DKA组,另选25例正常体检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疾病不同严重程度、不同病程患儿血中MIF、MCP-1、IL-18水平的差异,同时寻找血pH值、HbAlc与相关细胞因子间的关系。结果:①与健康对照组比较,MIF、MCP.1、IL-18水平在1型糖尿病患儿中显著升高(P〈0.01),而IL-18在DKA组中的水平高于非DK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病程小于1年患儿MIF、MCP-1、IL-18水平高于病程大于1年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③直线相关分析显示MCP.1与pH、HbAlc正相关(P〈0.05),lg(MIF)与pH、HbAlc无相关性(P〉0.05)。结论:MIF、MCP-1、IL-18在1型糖尿病患儿中的水平较正常儿童高,新发病者尤其明显,该类细胞因子参与了儿童1型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MCP-1可联合糖化血红蛋白评价患儿近期血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糖尿病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原文传递
止凝血指标变化与儿童初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出血的关系 被引量:2
8
作者 周妮娜 顾健辉 +2 位作者 杨治平 盛俞 姜荣 《东南国防医药》 2022年第6期614-619,共6页
目的分析初诊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LL)患儿的血小板(PLT)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浆抗凝血酶III(AT-III)、血浆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及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等止凝血指标与... 目的分析初诊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LL)患儿的血小板(PLT)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浆抗凝血酶III(AT-III)、血浆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及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等止凝血指标与出血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1年1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确诊的41例ALL患儿作为观察组;依据是否出血分为出血亚组(n=18),未出血亚组(n=23);根据出血的严重程度分为1级出血者(n=7),2级出血者(n=11)。随机选取同期行健康体检的41例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上述不同分组患儿止凝血功能指标,分析ALL出血与止凝血功能指标的关系及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PLT为(85.43±24.42)×10^(9)/L,低于对照组的(310.52±52.87)×10^(9)/L,PT、FIB、D-D、FDP分别为(13.24±1.27)s、(5.65±1.84)g/L、(5.46±1.80)mg/L、(9.32±3.10)mg/L,均高于对照组的(11.05±1.22)s、(1.98±0.34)g/L、(0.29±0.07)mg/L、(3.01±0.79)mg/L(P<0.05);出血亚组PLT为(73.99±10.75)×10^(9)/L,低于未出血亚组的(94.39±28.36)×10^(9)/L,PT、FIB、D-D、FDP和白细胞计数(WBC)及原始细胞比例分别为(14.50±0.88)s、(7.66±0.45)g/L、(7.34±0.80)mg/L、(11.81±3.14)mg/L、(21.40±4.27)×10^(9)/L、(47.28±5.69)%,均高于未出血亚组的(12.26±0.16)s、(4.07±0.30)g/L、(3.98±0.53)mg/L、(7.37±0.91)mg/L、(14.45±4.13)×10^(9)/L、(40.16±5.21)%(P<0.05);2级出血者PLT为(68.27±7.57)×10^(9)/L,低于1级出血者的(82.97±8.82)×10^(9)/L,PT、FIB、D-D、FDP和WBC及原始细胞比例分别为(15.06±0.60)s、(7.88±0.31)g/L、(7.82±0.37)mg/L、(13.87±1.95)mg/L、(24.09±2.64)×10^(9)/L、(49.99±4.81)%,均高于1级出血者的(13.62±0.35)s、(7.32±0.30)g/L、(6.58±0.28)mg/L、(8.57±1.25)mg/L、(17.17±2.44)×10^(9)/L、(43.02±4.30)%(P<0.05);Spearman等级相关结果示,PLT与ALL出血等级呈负相关(r=-0.416,P<0.05),PT、FIB、D-D、FDP、WBC和原始细胞比例与ALL出血等级呈正相关(r=0.427、0.486、0.455、0.433、0.409、0.507,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示,PLT下降、PT、FIB、D-D、FDP升高和原始细胞比例增加是ALL患儿出血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初诊ALL出血患儿较未出血患儿PLT异常降低,PT、FIB、D-D、FDP、WBC和原始细胞比例升高,与出血程度有关;且PLT下降、PT、FIB、D-D、FDP升高和原始细胞比例是ALL患儿出血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出血 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原始细胞
下载PDF
护理干预在压缩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被引量:14
9
作者 袁园 符洁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12期221-222,共2页
目的观察在压缩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中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在本院进行压缩雾化吸入治疗的68例支气管哮喘患儿视作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两组,应用不同方法进行护理干预,比较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 目的观察在压缩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中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在本院进行压缩雾化吸入治疗的68例支气管哮喘患儿视作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两组,应用不同方法进行护理干预,比较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为79.4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用于压缩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护理中,能够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压缩雾化吸入 小儿 支气管哮喘
下载PDF
综合护理模式在小儿急性高热惊厥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17
10
作者 倪燕 袁园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20期236-237,共2页
目的 观察在小儿急性高热惊厥临床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将2013年9月-2015年11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80例急性高热惊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应用不同方法进行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退热时间和... 目的 观察在小儿急性高热惊厥临床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将2013年9月-2015年11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80例急性高热惊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应用不同方法进行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退热时间和高热惊厥发作次数均低于对照组,癫痫率与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在小儿急性高热惊厥临床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模式的效果良好,有利于促进患儿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模式 小儿急性高热惊厥 临床护理
下载PDF
左乙拉西坦对癫痫患儿甲状腺激素及甲状旁腺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斌 王胜泉 周辉 《中国临床医学》 2018年第4期662-664,共3页
癫痫是由多种病因引起,临床表现为脑神经的过度放电,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短暂、反复发作性功能紊乱。我国约有900万癫痫患者,患病率4‰~7‰。约60%的癫痫患者在儿童期起病。左乙拉西坦(levefiracetam,LEV)是一种新型抗癫痫药物,... 癫痫是由多种病因引起,临床表现为脑神经的过度放电,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短暂、反复发作性功能紊乱。我国约有900万癫痫患者,患病率4‰~7‰。约60%的癫痫患者在儿童期起病。左乙拉西坦(levefiracetam,LEV)是一种新型抗癫痫药物,临床应用日益增多。但目前关于左乙拉西坦对癫痫患儿内分泌激素影响的研究鲜有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左乙拉西坦 甲状腺激素 甲状旁腺激素
下载PDF
不同浓度盐水雾化吸入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治疗效果的对比 被引量:9
12
作者 侯爱萍 张小华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6年第3期343-345,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氯化钠溶液雾化吸入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治疗的效果对比。方法收集2010年2月至2014年8月在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医院确诊为毛细支气管炎的82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D、E共5组,每组均采用复方异丙...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氯化钠溶液雾化吸入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治疗的效果对比。方法收集2010年2月至2014年8月在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医院确诊为毛细支气管炎的82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D、E共5组,每组均采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气雾剂1.25mL、布地奈德混悬液1mL雾化吸入(2次/d),之后A组雾化吸入注射用水,B组雾化吸入0.9%氯化钠溶液,C组雾化吸入3.0%氯化钠溶液,D组雾化吸入5.0%氯化钠溶液,E组雾化吸入10%氯化钠溶液,对五组患儿雾化吸入治疗前后进行临床严重度评分,比较5组患儿住院时间和睡眠质量(夜间睡眠时间、夜醒次数),观察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在睡眠时间、夜醒次数、平均住院时间和临床严重度评分差异上,A组与B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82、1.639、0.829、0.945,均P>0.05);A、B、C、D、E组5组之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925、5.241、5.103、5.131,均P<0.05);C组与D、E两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_(C-D)值分别为1.994、2.247、2.733、2.843;t_(C-E)值分别为2.057、2.213、2.436、2.747,均P<0.05);D、E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132、1.589、0.737、0.833,均P>0.05)。结论一定高浓度的盐水雾化吸入配合治疗能显著改善毛细支气管患儿的疾病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支气管炎 雾化吸入 氯化钠溶液 高渗
下载PDF
个性化延续护理模式在小儿癫痫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13
13
作者 丁曦 蒋雯雯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10期232-233,共2页
目的评价个性化延续护理模式在小儿癫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癫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个性化延续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儿生活质量... 目的评价个性化延续护理模式在小儿癫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癫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个性化延续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儿生活质量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延续护理模式应用于小儿癫痫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延续护理模式 小儿癫痫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干预对学龄期哮喘儿童自我管理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袁园 周婧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9年第9期67-70,共4页
目的 探讨基于保护动机理论(PMT)的护理干预对学龄期哮喘儿童自我管理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8月在本院儿科就医的学龄期哮喘儿童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 目的 探讨基于保护动机理论(PMT)的护理干预对学龄期哮喘儿童自我管理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8月在本院儿科就医的学龄期哮喘儿童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儿干预前后儿童自我管理得分、保护动机评分以及哮喘控制情况。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自我管理项目各项得分及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实验组严重性、易感性、反应效能及自我效能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反应代价、内部回报以及外部回报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组患儿哮喘控制状况均显著优于干预前(P<0.01),且干预后,实验组哮喘控制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基于PMT的护理干预能提高学龄期哮喘儿童自我管理的能力,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动机理论 护理干预 学龄期儿童 哮喘 自我管理
下载PDF
肥胖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5
作者 章文 杨卫霞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年第1期37-40,共4页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指睡眠过程中频繁发生部分或全部上气道阻塞,扰乱儿童正常通气和睡眠结构,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和多种并发症。儿童肥胖及其并发症的发生率逐年升高,肥...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指睡眠过程中频繁发生部分或全部上气道阻塞,扰乱儿童正常通气和睡眠结构,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和多种并发症。儿童肥胖及其并发症的发生率逐年升高,肥胖是儿童OSAHS发病的高危因素,本文就肥胖儿童OSAHS的病因、发病机制和心、肝、肺、脑等并发症以及该疾病的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肥胖 儿童
下载PDF
分层递进式教学方式在临床医学专业儿科实习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申飞飞 索桂海 +3 位作者 郑玉芹 倪凯华 李海英 吴尤佳 《现代医药卫生》 2021年第20期3561-3563,共3页
目的探讨分层递进式教学在临床医学专业儿科实习中的应用,以提高临床医学儿科实习教学质量。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儿内科参加实习的临床专业本科医学生6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0名)与试验组(3... 目的探讨分层递进式教学在临床医学专业儿科实习中的应用,以提高临床医学儿科实习教学质量。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儿内科参加实习的临床专业本科医学生6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0名)与试验组(35名),试验组学生运用分层递进式教学,对照组学生运用传统实践教学,2组学生的实习时间均为6周。实习期满观察2组学生在教学考核成绩及满意度问卷调查方面的差异。结果分层递进式教学模式组的教学考核成绩总分及满意度调查问卷评分均高于传统实践教学模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层递进式教学方式在临床医学专业儿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可有效提高实习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递进式教学 临床医学 儿科 实习
下载PDF
延续护理在支气管哮喘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中的干预效果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周婧 丁曦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22期246-247,共2页
目的 探讨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实施延续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2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平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延续护理。结果 观察组疗效、生活质量提高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 目的 探讨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实施延续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2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平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延续护理。结果 观察组疗效、生活质量提高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实施延续护理可取得更理想的干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延续护理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肝炎肥胖儿童胰岛素和瘦素抵抗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卫霞 黄锋 +3 位作者 吴尤佳 徐杰 孙宝兰 龚红蕾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年第2期119-120,124,共3页
目的:探讨肥胖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与胰岛素、瘦素抵抗的关系。方法:对符合NASH诊断的23例患儿,符合单纯性肥胖诊断的17例儿童及20例正常儿童分别检测血谷丙转氨酶、游离脂肪酸、甘油三酯、胰岛素、瘦素,比较它们的水平并分析谷... 目的:探讨肥胖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与胰岛素、瘦素抵抗的关系。方法:对符合NASH诊断的23例患儿,符合单纯性肥胖诊断的17例儿童及20例正常儿童分别检测血谷丙转氨酶、游离脂肪酸、甘油三酯、胰岛素、瘦素,比较它们的水平并分析谷丙转氨酶与各指标的关系。结果:NASH组患儿血游离脂肪酸、甘油三酯、胰岛素、瘦素水平高于单纯肥胖组和对照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谷丙转氨酶与游离脂肪酸、甘油三酯、胰岛素、瘦素和HOMA-R各指标间存在正相关(r=0.407,r=0.32,r=0.338,r=0.384,r=0.524;P<0.01,P<0.05,P<0.05,P<0.05,P<0.01)。结论:NASH患儿存在着血脂升高、高胰岛素和高瘦素血症,瘦素抵抗与胰岛素抵抗单独或共同构成NASH的发病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炎 胰岛素 瘦素 儿童
下载PDF
CBL小班授课教学法在儿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杨卫霞 吴尤佳 +1 位作者 申飞飞 张晓群 《现代医药卫生》 2019年第11期1739-1741,共3页
目的探索基于案例学习(CBL)小班授课教学法在儿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该院2014级临床医学本科实习生随机分为CBL小班授课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课程结束后以考试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价教学效果。结果临床带教老师和学生对CBL... 目的探索基于案例学习(CBL)小班授课教学法在儿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该院2014级临床医学本科实习生随机分为CBL小班授课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课程结束后以考试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价教学效果。结果临床带教老师和学生对CBL小班授课教学法评价均较高,认为该教学法可显著提高儿科实习生临床综合素质和带教老师综合教学水平。结论 CBL小班授课教学法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临床实习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案例学习 实习 儿科学
下载PDF
循证护理在小儿肺炎合并心衰中的临床干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20
作者 符洁 倪燕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16期233-235,共3页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小儿肺炎合并心衰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儿科确诊肺炎合并心衰的82例患儿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患儿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2例采用循证护理,观察患儿临床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憋喘缓解、体温恢复和...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小儿肺炎合并心衰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儿科确诊肺炎合并心衰的82例患儿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患儿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2例采用循证护理,观察患儿临床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憋喘缓解、体温恢复和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呼吸频率、心率及肝肋下增大程度均更少,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小儿肺炎合并心衰效果显著,优于传统护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小儿肺炎合并心衰 效果观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