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心外科医学生临床多站式技能考核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14
1
作者 刘锟 陈宏林 +2 位作者 尤庆生 王常田 景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36-638,共3页
目的临床多站式考试是评价医学生临床能力的有效方式。文中旨在探讨其在胸心外科实践技能考试中的价值。方法通过标准化病人的使用,并建立"六站式"临床技能考核体系,对2008、2009级555名胸心外科实习生进行考评。结果 2个年... 目的临床多站式考试是评价医学生临床能力的有效方式。文中旨在探讨其在胸心外科实践技能考试中的价值。方法通过标准化病人的使用,并建立"六站式"临床技能考核体系,对2008、2009级555名胸心外科实习生进行考评。结果 2个年级学生的分站得分趋势相同,以影像资料判读站的分数最低,其次为答辩站及外科操作站,而以病史书写站的得分最高。临床多站式考试调查总满意度81.7%;各站考试难度调查,58.6%学生认为影像资料判读站为难点,而25.4%和13.8%的学生则认为答辩站和外科操作站较难,与各站的考试成绩相符。结论临床多站式技能考核适用于胸心外科实践技能考试,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 标准化病人 胸心外科
下载PDF
胸心外科研究生临床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2
2
作者 尤庆生 《交通医学》 2007年第6期777-777,780,共2页
我国的临床医学研究生通常学制为3年,第1年基础理论课,第2年临床实践阶段,第3年完成课题论文答辩。但部分研究生由于要考博、找工作、做课题或不努力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毕业后既不会看病又不会手术,处于极其尴尬的境况。作为研究生... 我国的临床医学研究生通常学制为3年,第1年基础理论课,第2年临床实践阶段,第3年完成课题论文答辩。但部分研究生由于要考博、找工作、做课题或不努力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毕业后既不会看病又不会手术,处于极其尴尬的境况。作为研究生导师,如何在这短短的1年时间里使研究生从一名学生培养成合格的临床医生是我们所要努力的方向,笔者将多年指导研究生的经验加以总结,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心外科 研究生 临床能力
下载PDF
单中心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3
作者 苏亚民 耿海华 +9 位作者 李晓飞 范勐慷 陆晓晨 黄荣 曹翔 刘琨 薛群 尤庆生 于小红 盛红专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2期117-121,共5页
目的:回顾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心脏瓣膜中心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的临床数据,总结手术相关经验。方法:2020年10月—2023年6月在本中心接受TAVR手术患者28例,收集患者的病史、实验室检验以及... 目的:回顾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心脏瓣膜中心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的临床数据,总结手术相关经验。方法:2020年10月—2023年6月在本中心接受TAVR手术患者28例,收集患者的病史、实验室检验以及辅助检查等临床资料,对手术成功率、并发症、院内结果以及6个月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患者中男女各14例,平均年龄(75.54±6.08)岁,其中重度主动脉瓣狭窄22例,重度单纯主动脉瓣反流6例,美国胸外科医师协会平均积分为(4.05±3.48)分,手术成功率为96.43%,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植入永久起搏器5例(17.86%);术中中度瓣周漏3例(10.71%),其中采用球囊后扩张1例,采用“瓣中瓣”技术2例使瓣膜反流显著减轻;发生瓣膜跳脱1例(3.57%),植入第2个瓣膜使其锚定于升主动脉;术中心包填塞3例(10.71%),2例予心包置管、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后出血终止;另1侧发生瓣环撕脱转行开胸手术后死亡;半年随访期间1例患者因重度贫血再次入院,所有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结论:TAVR治疗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或反流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主动脉瓣狭窄 主动脉瓣反流 手术安全性 手术有效性
下载PDF
中国成人主动脉瓣置换术单中心20年回顾研究(1990—2009) 被引量:1
4
作者 曹翔 李先华 +3 位作者 王强 韩林 徐志云 邹良建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45-748,共4页
目的探讨近20年来中国大陆主动脉瓣病变的病因构成、变迁及成人主动脉瓣置换手术的早期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2009年12月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927例成人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先天性和退行性病变是近年来成人主... 目的探讨近20年来中国大陆主动脉瓣病变的病因构成、变迁及成人主动脉瓣置换手术的早期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2009年12月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927例成人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先天性和退行性病变是近年来成人主动脉瓣置换术的主要病因。风湿性和感染性病变比例逐渐下降,而退行性和先天性病变比例不断上升。后10年内患者的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术后ICU停留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较前10年明显缩短(P<0.05)。927例患者中44例发生在院死亡,总在院病死率4.7%;男女性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近15年内患者手术病死率下降,明显低于最初5年(P<0.05)。结论国人主动脉瓣疾病的病因近20年来发生明显变化;成人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在院病死率较前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疾病 主动脉瓣 心脏瓣膜假体植入 病因 医院死亡率
原文传递
胸外科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
5
作者 孙雪梅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0年第11期218-218,共1页
胸外科手术创伤和麻醉对患者的损伤比较重,主要影响患者的呼吸和循环功能,尤其是老年人,手术前后采取有效的呼吸道护理措施是预防肺部并发症的重要措施之一.我院近两胸部手术患者60例,在加强各系统护理的基础上,对呼吸道重点管理,减少... 胸外科手术创伤和麻醉对患者的损伤比较重,主要影响患者的呼吸和循环功能,尤其是老年人,手术前后采取有效的呼吸道护理措施是预防肺部并发症的重要措施之一.我院近两胸部手术患者60例,在加强各系统护理的基础上,对呼吸道重点管理,减少相应的并发症,提高了治愈率.因此,良好的呼吸道护理对于胸外科围手术期护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护理 胸外科患者 围手术期护理 肺部并发症 手术创伤 循环功能 胸部手术 系统护理
下载PDF
全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被引量:9
6
作者 严煜 王晓谭 +3 位作者 董汉宣 曹飞 柯宏刚 姜云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74-775,777,共3页
目的观察全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临床结果并探讨有关手术方法。方法 2008年7月~2009年9月以来共完成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57例,其中肺癌49例,支气管扩张症3例,肺曲菌球病2例,肺硬化性血管瘤2例,慢性肺部炎症1例。选择腋中线第7或第8... 目的观察全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临床结果并探讨有关手术方法。方法 2008年7月~2009年9月以来共完成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57例,其中肺癌49例,支气管扩张症3例,肺曲菌球病2例,肺硬化性血管瘤2例,慢性肺部炎症1例。选择腋中线第7或第8肋间作内镜观察孔(1.5~2.0cm),听诊三角区作操作孔(1.5~2.0cm),腋前线第4肋间或第5肋间长约4~6cm辅助切口,便于游离血管和取出被切肺叶。结果左肺上叶切除12例,左肺下叶13例,右肺上叶11例,右肺中叶5例,右肺下叶16例。术后平均胸管引流量50~150mL/d。平均住院10.5d。全组无手术死亡率。结论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病人恢复快,患者能完全接受。胸外科临床医师只要通过有关训练能完全掌握这项微创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 肺叶切除术 微创外科
下载PDF
热疗对肺癌A549细胞P-糖蛋白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卞春安 严煜 +1 位作者 王晓谭 张裕东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61-662,共2页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不同加热时间下热疗对肺癌A549细胞P-糖蛋白(P-gp)表达的影响,为肺癌的热疗和热化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体外复苏与培养肺癌A549细胞;对照组37℃下培养,实验组按不同时间、不同温度分组水浴加热肺癌A549细胞后培养24 h...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不同加热时间下热疗对肺癌A549细胞P-糖蛋白(P-gp)表达的影响,为肺癌的热疗和热化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体外复苏与培养肺癌A549细胞;对照组37℃下培养,实验组按不同时间、不同温度分组水浴加热肺癌A549细胞后培养24 h,采用流式细胞术(FCM)观察热处理后的肺癌A549细胞株P-gp表达的变化。结果流式细胞术显示各热疗组A549细胞的P-gp的表达率均较对照组下降,且P-gp的表达率与加热的时间和温度均呈负相关。结论热疗可以抑制P-gp的表达,可能是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的一种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疗 肺癌 P-糖蛋白
下载PDF
TRISS与ASCOT评分系统对胸外伤患者死亡风险评估价值的比较 被引量:4
8
作者 曹飞 陈宏林 尤庆生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53-654,共2页
目的比较创伤严重程度评分(TRISS)和创伤严重程度特征评分(ASCOT)对胸外伤患者病情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807例胸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TRISS评分和ASCOT评分,分别计算每例患者的预期病死率和全组患者的平均预计病死率,与实际病死率... 目的比较创伤严重程度评分(TRISS)和创伤严重程度特征评分(ASCOT)对胸外伤患者病情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807例胸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TRISS评分和ASCOT评分,分别计算每例患者的预期病死率和全组患者的平均预计病死率,与实际病死率进行比较。同时进行校准度和分辨力的评价,校准度采用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分辨力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评价。结果807例患者中,死亡39例,病死率4.8%。ASCOT评分表现出良好的校准度(χ2=4.28,P>0.05),而TRISS评分的校准度较差(χ2=16.52,P<0.05)。TRISS评分和ASCOT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1和0.857,两者的分辨度均较好。结论ASCOT评分可准确地预测患者胸外伤的病死率,有较好的校准度。TRISS评分在预测死亡危险度方面不如ASCOT评分准确。临床上对胸外伤患者病情的评价及预测预后,宜以ASCOT评分为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COT 评分系统 外伤患者 死亡风险 胸外伤 TRISS 创伤严重程度评分 ISS评分
下载PDF
刮吸解剖法和传统电刀法在乳腺癌、肺癌、食管癌手术中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居冠军 施民新 +2 位作者 薛群 毛清华 陆海敏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177-179,共3页
目的比较刮吸解剖法和传统电刀法在乳腺癌、肺癌、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情况。方法收集2014年10月至2016年6月南通市肿瘤医院收治的98例乳腺癌、肺癌、食管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48例行刮吸解剖法手术,为刮吸解剖组,其中乳腺癌14例、肺... 目的比较刮吸解剖法和传统电刀法在乳腺癌、肺癌、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情况。方法收集2014年10月至2016年6月南通市肿瘤医院收治的98例乳腺癌、肺癌、食管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48例行刮吸解剖法手术,为刮吸解剖组,其中乳腺癌14例、肺癌16例、食管癌18例;50例行传统电刀法手术,为传统电刀组,其中乳腺癌16例、肺癌17例、食管癌17例。对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淋巴结清扫数目进行比较。结果刮吸解剖组:乳腺癌术中出血量为(33.21±9.32)ml,手术时间为(65.71±6.75)min,淋巴结清扫数目为(12.14±2.32)个;肺癌术中出血量为(296.25±67.71)ml,手术时间为(104.38±13.02)min,淋巴结清扫数目为(19.63±3.30)个;食管癌术中出血量为(271.67±48.40)ml,手术时间为(166.39±15.40)min,淋巴结清扫数目为(19.78±2.02)个。传统电刀组:乳腺癌术中出血量为(51.25±10.72)ml,手术时间为(73.44±9.61)min,淋巴结清扫数目为(9.25±2.24)个;肺癌术中出血量为(397.65±72.40)ml,手术时间为(115.59±14.12)min,淋巴结清扫数目为(17.06±2.86)个;食管癌术中出血量为(336.47±71.40)ml,手术时间为(191.76±15.10)min,淋巴结清扫数目为(18.06±2.01)个。两组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刮吸解剖组优于传统电刀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刮吸解剖法用于乳腺癌、肺癌、食管癌手术安全,可减少术中出血,加快手术速度,提高手术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肺肿瘤 食管肿瘤 刮吸解剖法 传统电刀法
下载PDF
Transfection of the Human Sodium/Iodide Symporter(NIS) Gene with Liposomes and the Expression of the NIS Protein in Human Lung A549 Cancer Cells 被引量:1
10
作者 严煜 张宏飞 +1 位作者 张裕东 王晓谭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CSCD 2008年第1期30-34,共5页
OBJECTIVE To examine the possibility of human sodium iodide symporter (hNIS) protein expression in lung cancer cells. METHODS Human lung A549 cancer cells were thawed and cultured in vitro. The cells were divided in... OBJECTIVE To examine the possibility of human sodium iodide symporter (hNIS) protein expression in lung cancer cells. METHODS Human lung A549 cancer cells were thawed and cultured in vitro. The cells were divided into an experimental group transfected with a recombinant pcDNA3-hNIS plasmid and a control group transfected only with a pcDNA3 plasmid. The recombinant plasmid vector encoding the hNIS gene (pcDNA3-hNIS) was amplified, purified and identified. The hNIS gene was followed by DNA sequencing. A Western blot and an immunohistochemical assay were applied to detect the hNIS protein expression in the transfected human lung A549 cancer cells. RESULTS Restriction enzyme digestion and DNA sequencing results showed the size and direction of the inserted gene in the recombinant pcD- NA3-hNIS plasmid was correct. The Western blot method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analysis showed a positive NIS protein expressio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NIS protein was detected mainly in the cell membranes showing a positive rate up to 70.6% with no expression of the NIS protein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P=0.000). CONCLUSION The hNIS gene was transfected effectively into human lung A549 cancer cells mediated by Lipofectamine 2000, and was expressed with its protein in vitr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man sodium/iodide symporter (SIN) non-small-cell-lung cancer (NSCLC) gene transfection LIPOSOME radioiodide therapy
下载PDF
主动脉弓部夹层动脉瘤治疗方法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许凌 尤庆生 +4 位作者 林雷 蔡俊锋 周黎瑾 陈龙 沈毅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18年第4期454-460,共7页
目的综合评价三类主动脉弓部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及生存率,为弓部夹层手术提供相关临床依据。方法利用计算机搜索在2004-2014年发表在Pub Med、Web of science、西文医学生物期刊三个数据库中关于主动脉夹层弓部相关手术的文献,... 目的综合评价三类主动脉弓部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及生存率,为弓部夹层手术提供相关临床依据。方法利用计算机搜索在2004-2014年发表在Pub Med、Web of science、西文医学生物期刊三个数据库中关于主动脉夹层弓部相关手术的文献,采用MINORS条目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相关数据通过Stata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统计时采用并发症的发生率、生存率及95%可信区间(CI)进行结果描述。结果本Meta分析纳入文献共33篇,每篇文献病例数在21~411例之间,所有文献均采用回顾性研究。其中开放手术组7篇,支架组16篇,杂交手术组10篇。开放手术组:总NS并发症发生率为5.4%(95%CI:3.9%~7.0%);二次手术率为7.8%(95%CI:5.8%~9.7%);1年生存率为91.1%(95%CI:86.6%~95.7%);5年生存率为89.5%(95%CI:86.5%~92.6%);支架组:二次手术率为5.0%(95%CI:3.0%~7.0%);术后30d内死亡率为3.2%(95%CI:2.1%~4.2%);支架内漏发生率为64%(95%CI:5.0%~7.8%);1年生存率为91.3%(95%CI:89.4%~93.2%);5年生存率为79.1%(95%CI:76.2%~82.0%);杂交组:二次手术率为7.6%(95%CI:3.9%~11.2%);术后30d内死亡率为7.4%(95%CI:5.2%~9.7%);支架内漏率为6.9%(95%CI:4.7%~9.1%);1年生存率为84.9%(95%CI:81.6%~88.3%);5年生存率为73.9%(95%CI:68.3%~79.5%)。三类手术总的并发症发生率及生存率的合并:总NS并发症发生率为5.5%(95%CI:4.6%~6.5%);术后30d内死亡率为4.2%(95%CI:3.4%~5.0%);支架组和杂交组术后支架内漏发生率为6.5%(95%CI:5.3%-7.7%);总的1年生存率为88.8%(95%CI:86.5%~91.1%);5年生存率为79.4%(95%CI:74.4%~84.5%)。结论开放手术对夹层的治疗效果显著,有较高的远期生存率,适合年龄较轻、基础疾病少、主动脉瓣及弓部病变严重的患者。介入手术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早期疗效好,尤其适合高龄、基础疾病多,有足够锚定区的弓部夹层患者。杂交手术是对于高龄和多器官功能障碍而不能耐受体外循环或深低温停循环手术患者较为安全的手术方式,适合全身情况较差、锚定区不足的弓部夹层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弓部手术 META分析
下载PDF
68例老年肺癌患者一侧全肺切除术后的监护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健 许旸晖 +1 位作者 翁晓丹 尤庆生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9年第14期63-65,共3页
目的:总结老年肺癌患者一侧全肺切除术后的监护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老年肺癌患者一侧全肺切除术的护理措施,重点为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心率、呼吸功能、循环功能等的变化,防止并及时处理急性呼吸衰竭、低血容量循环障碍、肺水肿、... 目的:总结老年肺癌患者一侧全肺切除术后的监护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老年肺癌患者一侧全肺切除术的护理措施,重点为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心率、呼吸功能、循环功能等的变化,防止并及时处理急性呼吸衰竭、低血容量循环障碍、肺水肿、心律失常、支气管胸膜瘘、肺炎等并发症,同时加强体位护理、保暖、呼吸道湿化、胸腔引流管、机械通气护理及心理护理等一般护理项目,确保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结果:本组术后使用呼吸机7例。术后出现心律失常35例,急性呼吸衰竭呼吸功能不全2例,肺水肿2例,肺部感染2例。经积极治疗护理后均康复出院。结论:严密地监护措施,积极防治并发症的发生,是确保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肺癌患者 一侧全肺切除术 监护
下载PDF
32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术前病情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健 刘艳梅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年第20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术前病情观察 护理 患者 心血管急症 高血压病人 主动脉壁 动脉中层
下载PDF
食管癌手术手工吻合与管状吻合器吻合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4
作者 史加海 刘俊华 《世界肿瘤杂志》 2005年第3期196-197,共2页
目的 对食管癌手术采用手工吻合与管状吻合器吻合(加强/不加强)重建消化道方法的近远期并发症进行比较。方法 对近年我科接受食管根治术的300例病人的预后进行分析,其中手工吻合、管状吻合器单层吻合不加强、管状吻合器单层吻合浆... 目的 对食管癌手术采用手工吻合与管状吻合器吻合(加强/不加强)重建消化道方法的近远期并发症进行比较。方法 对近年我科接受食管根治术的300例病人的预后进行分析,其中手工吻合、管状吻合器单层吻合不加强、管状吻合器单层吻合浆肌层加强各100例,各组左颈部吻合各20例。结果 手工吻合组术后吻合口瘘6例(颈部4例),吻合口狭窄7例,死亡1例。管状吻合器单层吻合不加强组术后吻合口瘘1例(颈部0例),吻合口狭窄2例,无死亡病例。管状吻合器单层吻合浆肌层加强组术后吻合口瘘2例(颈部1例),吻合口狭窄5例,死亡1例。结论 单层机械吻合不加强操作简便、耗时少、创伤小,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外科治疗 管状吻合器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Neuroendocrine Differentiation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Patients' Survival
15
作者 严煜 王晓谭 陈云 《The Chinese-German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CAS 2005年第5期292-296,325,共6页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with neuroendrocrine differentiation (NSCLC-NE) and patients' postoperative survival. Methods: During April 1997 to April 1999, 98 cases o...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with neuroendrocrine differentiation (NSCLC-NE) and patients' postoperative survival. Methods: During April 1997 to April 1999, 98 cases of hlng cancer were surgically treated. The tumor specimens of the patients were stained by NE markers, i.e. neuron specific enolase (NSE) and synaptophysin (SY). The intensity of NE markers reaction was divided as "+". "++". "+++" scale groups. The same specimens were also examined under an electron microscope for the specific neuroendocrine granules. All enrolled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36 months, and the longest follow-up time was 60 months. The COX proportional hazard model multivariate analysis was applied to observ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SCLE-NE and the patients' postoperative survival. Results: In 91 cases of NSCLC, 63.7% (58/91) were positive for NE stain reaction. Among them, 59.3% (54/91) were positive for NSE and 24.1% (22/91) for SY. 48.4% (44/91) were considered as NSCLC-NE by the combination of NE inarker stain reaction and electron microscopic examination. COX proportional hazard model lnnlt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NSCLC-NE patients' survival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ned (P=0.048). The following factors were related to NSCLC-NE patients' survival: lung cancer cell differentiation (P=0.006), clinical lung cancer stage (P=0.001), the NE markers reaction (P=0.054). Conclusion: NSCLE-NE is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the cancer cell differentiation and the patients' postoperative survival. The NE markers should be applied clinically as one of prognostic factors to evaluate the postoperative survival of NSCLC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EUROENDOCRINE SURVIVAL SURGERY
下载PDF
食管癌术后并发酒精戒断综合征1例
16
作者 徐明明 史辉 +1 位作者 翁晓丹 刘俊华 《安徽医学》 2018年第6期768-769,共2页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63岁,因"进食不畅感十余天"于2016年10月29日收入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胸外科住院。患者无恶心、呕吐,无反酸、嗳气,无胸痛、胸闷,无呼吸困难,无声音嘶哑,无饮水呛咳。既往史及个人史:有酗酒史,饮酒40余年,每日饮黄酒...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63岁,因"进食不畅感十余天"于2016年10月29日收入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胸外科住院。患者无恶心、呕吐,无反酸、嗳气,无胸痛、胸闷,无呼吸困难,无声音嘶哑,无饮水呛咳。既往史及个人史:有酗酒史,饮酒40余年,每日饮黄酒量≥1 000 m L,曾戒酒后出现失眠、语无伦次等精神症状,至当地精神病医院就治后症状消失,出院后复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戒断综合征 食管癌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和D可能促进食管鳞癌组织中淋巴管的生成
17
作者 曹翔 金海 邹良建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406-1409,共4页
目的:研究食管鳞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表达在淋巴管生成中的作用,初步探讨食管鳞癌浸润转移演进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4例食管鳞癌组织中VEGF-C和VEGF-D的表达水平及D2-40标... 目的:研究食管鳞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表达在淋巴管生成中的作用,初步探讨食管鳞癌浸润转移演进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4例食管鳞癌组织中VEGF-C和VEGF-D的表达水平及D2-40标记的淋巴管密度(LVD),分析三者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VEGF-C和VEGF-D在食管鳞癌及癌旁组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并与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深度及TNM分期有关(P<0.05);癌及癌旁组织中LVD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但LVD与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间无明显相关性;LVD在VEGF-C和VEGF-D表达阳性组中高于阴性组(P<0.05)。结论:VEGF-C、VEGF-D在食管鳞癌组织中可能促进淋巴管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淋巴管密度
原文传递
NOB1与UBC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18
作者 刘锟 王铄 +3 位作者 顾鸣鸣 陈宏林 尤庆生 陈新明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年第6期525-529,共5页
目的 :通过对人原NOB1及泛素C(ubiquitin C,UBC)在人肺癌细胞及肺癌组织中表达情况的研究,探讨NOB1与UBC分子与肺癌发生的关系,并探讨这两个分子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实时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 目的 :通过对人原NOB1及泛素C(ubiquitin C,UBC)在人肺癌细胞及肺癌组织中表达情况的研究,探讨NOB1与UBC分子与肺癌发生的关系,并探讨这两个分子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实时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 RT-PCR)检测NOB1 m RNA的表达情况;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OB1表达情况;使用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 Blot)检测NOB1及UBC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在肺癌细胞株中过表达和干扰UBC后,检测NOB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各组肺癌细胞中NOB1 m RNA及UBC蛋白的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肺组织细胞BEAS-2B(F=9.874,P<0.05);NOB1及UBC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F=11.234,P<0.05)和正常组织(F=9.116,P<0.05);过表达UBC使NOB1表达增加,干扰NOB1使NOB1表达降低。结论 :NOB1及UBC1与肺癌发生相关,UBC可能促进NOB1表达,引起肺癌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NOB1 泛素C 增殖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中CD44v6、E-cadherin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19
作者 刘锟 尤庆生 +1 位作者 陈荫椿 黄剑飞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年第1期6-7,10,共3页
目的:研究CD44v6、E-cadherin的表达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生物学行为及预后中的作用。方法:使用免疫组化方法(S-P)分析66例NSCLC组织和10例正常肺组织中CD44v6及E-cadherin表达。结果:CD44v6在NSCLC中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肺组织(P<0.... 目的:研究CD44v6、E-cadherin的表达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生物学行为及预后中的作用。方法:使用免疫组化方法(S-P)分析66例NSCLC组织和10例正常肺组织中CD44v6及E-cadherin表达。结果:CD44v6在NSCLC中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肺组织(P<0.05);分化差的癌组织中表达高于分化较好的(P<0.05);有淋巴转移高于无转移者(P<0.05);预后差的高于预后好的(P<0.05);E-cadherin在NSCLC中表达率低于正常肺组织(P<0.05);分化差的癌组织中表达低于分化较好的(P<0.05);有淋巴转移低于无转移者(P<0.05);预后差的低于预后好的(P<0.05)。结论:CD44v6和E-cadherin的表达可作为NSCLC重要生物学指标,有助于对NSCLC生物学行为的了解和预后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肿瘤 CD44V6 E-CADHERIN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经口置入抵钉座在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20
作者 居冠军 薛群 +2 位作者 曹翔 施民新 陆小宁 《交通医学》 2015年第6期612-614,共3页
目的:探讨经口置入抵钉座在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体会。方法:利用经口置入抵钉座行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18例,肿瘤位于食管中段9例,食管下段7例,近贲门2例。先常规开腹游离并制作管状胃,再胸腔镜下游离胸段食管,胸内... 目的:探讨经口置入抵钉座在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体会。方法:利用经口置入抵钉座行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18例,肿瘤位于食管中段9例,食管下段7例,近贲门2例。先常规开腹游离并制作管状胃,再胸腔镜下游离胸段食管,胸内镜下行食管胃端侧吻合术。结果:18例均在胸腔镜下完成胸内操作,手术顺利。术后发生右侧喉返神经损伤1例,发生心律失常—快速房颤1例。随访3-24个月未见肿瘤复发,无死亡。结论:使用经口置入抵钉座完成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消化道重建术是一种安全可行、便捷的吻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根治术 经口置入抵钉座 胸腔镜 消化道重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