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1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检验医学中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统计学剖析 被引量:7
1
作者 肖静 高月霞 +2 位作者 杨梅 王惠民 倪红兵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70-473,共4页
测量不确定度是对测量结果可能误差的度量,定量地表示了测量结果的质量。近年来,随着检验医学的发展,ISO15189《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中明确指出"必要且可能时,实验室应给出检验结果的不确定度〔1〕",然而常规检测结果的... 测量不确定度是对测量结果可能误差的度量,定量地表示了测量结果的质量。近年来,随着检验医学的发展,ISO15189《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中明确指出"必要且可能时,实验室应给出检验结果的不确定度〔1〕",然而常规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很难表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不确定度 检验医学 不确定度评定 统计学 实验室质量 ISO15189 医务工作者 检验结果
下载PDF
医学检验中的测量不确定度 被引量:5
2
作者 肖静 杨梅 +2 位作者 倪红兵 陆青云 王惠民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655-657,共3页
医学检验结果报告单定量检测结果包含了测量不确定度才是完整的,以判断检测结果是否达到预期检测目的。比较相关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时,也必须报告测量不确定度[1]。测量不确定度可定量地评价检测结果的质量,是参考实验室和常规实验室质量... 医学检验结果报告单定量检测结果包含了测量不确定度才是完整的,以判断检测结果是否达到预期检测目的。比较相关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时,也必须报告测量不确定度[1]。测量不确定度可定量地评价检测结果的质量,是参考实验室和常规实验室质量体系的核心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不确定度 医学检验 被测量 生物变异
下载PDF
蒙特卡罗法实现医学检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被引量:2
3
作者 吴桂云 高月霞 +3 位作者 陈德喜 李奕辰 王惠民 肖静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0-73,共4页
目的测量不确定度是表征测量结果可靠性的一个重要指标。采用不确定度传递律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GUM法)难以实现时,蒙特卡罗法(MCM法)是有效的替代方法。方法本研究介绍了MCM法评定测量不确定度的原理和步骤,并以医学检验中参考测量... 目的测量不确定度是表征测量结果可靠性的一个重要指标。采用不确定度传递律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GUM法)难以实现时,蒙特卡罗法(MCM法)是有效的替代方法。方法本研究介绍了MCM法评定测量不确定度的原理和步骤,并以医学检验中参考测量程序测定谷氨酰转肽酶(GGT)活性浓度的不确定评定为例,给出MCM法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matlab软件实现过程,并与GUM法评定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 MCM法无需考虑被测量的分布信息,不受输入量相关性、大小差异等模型复杂性的影响,最终的扩展不确定度估计的准确性更高。结论 MCM法可以弥补GUM法在评定复杂模型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得到更加可靠的不确定度评定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不确定度 蒙特卡罗法(MCM法) GUM法
下载PDF
医学检验专业实验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1
4
作者 施秀英 邹明学 +1 位作者 汪桂华 鞠少卿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2年第3期36-39,共4页
目前医学检验专业学校实验教学水平与实习点和就业单位对人才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如何改革实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满足学生实习和就业需求是迫在眉睫的问题。本文通过2007—2011年五年实验教学改革,探索出实践性医学检验实验教学模式... 目前医学检验专业学校实验教学水平与实习点和就业单位对人才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如何改革实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满足学生实习和就业需求是迫在眉睫的问题。本文通过2007—2011年五年实验教学改革,探索出实践性医学检验实验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的实施使教师教学水平、学院教学质量及学生的能力和素质都得到大幅提高,基本满足实习点和就业单位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检验专业 实验教学 改革 能力 素质
下载PDF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在临床检验生物化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倪红兵 鞠少卿 +4 位作者 王跃国 徐建辉 苏建友 保方 王惠民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8年第9期543-544,共2页
目的为更好地培养临床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临床检验生物化学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方法。方法在临床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生的《临床检验生物化学》实习教学中,开展PBL教学法实践,在教师辅导下,"... 目的为更好地培养临床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临床检验生物化学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方法。方法在临床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生的《临床检验生物化学》实习教学中,开展PBL教学法实践,在教师辅导下,"以问题为基础"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学习。结果学生对PBL的学习方法表现出了较大的积极性,可使学生更好掌握检验结果的临床意义、重视检验与临床联系的重要性等,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结论PBL教学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教与学两方面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受到学生、教师的普遍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 教学方法 临床检验生物化学 实习
下载PDF
应用医院存储数据建立血清Cyfra21-1、SCCA、CEA参考区间 被引量:8
6
作者 李小佩 王惠民 +2 位作者 王建新 陶赟 季伙燕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2期946-949,共4页
目的应用医院存储数据建立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癌胚抗原(CEA)间接参考区间。方法收集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实验室信息系统(LIS)存储的所有Cyfra21-1、SCCA、CEA检测值,经... 目的应用医院存储数据建立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癌胚抗原(CEA)间接参考区间。方法收集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实验室信息系统(LIS)存储的所有Cyfra21-1、SCCA、CEA检测值,经数据筛选、线性拟合,建立其间接参考区间。选取2015年1-3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体检健康者454例,按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文件C28-A3要求,采用非参数方法建立上述项目参考区间。结果存储数据组Cyfra21-1、SCCA、CEA间接参考区间为0-2.87 ng/m L、0-1.76 ng/m L、0-3.77 ng/m L,健康组数据建立的Cyfra21-1、SCCA、CEA间接参考区间为0-2.84 ng/m L、0-1.38ng/m L、0-3.60 ng/m L。结论存储数据建立检验项目的生物参考区间省时、省力,可用于实验室现有参考区间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考区间 细胞角蛋白19片段 鳞状细胞癌抗原 癌胚抗原
下载PDF
石英晶体微天平技术及在医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孙承龙 王惠民 顾海鹰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年第5期393-394,F0003,共3页
石英晶体微天平技术(QCM)是一种以质量变化为依据的生物传感器,具有特异性好、灵敏度高、成本低廉和操作简便等优点。QCM已应用于研究或检测抗原或抗体、血液细胞、病原微生物、核酸及蛋白质等医学检验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压电 石英晶体 传感器 压电免疫传感器
下载PDF
南通地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HCV基因分型 被引量:4
8
作者 曹金德 王跃国 +5 位作者 施英娟 张冬雷 张芹 陈莲英 毛丽萍 王惠民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 2005年第1期75-76,共2页
目的 :了解南通地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HCV基因型分布情况。方法 :将 5 3例抗HCV阳性的血清标本用RT -PCR法检测HCV -RNA ,然后采用膜显色结果判读的基因芯片对 3 2例HCV -RNA阳性者进行基因分型研究。结果 :南通地区HCV感染检出 1b、1a... 目的 :了解南通地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HCV基因型分布情况。方法 :将 5 3例抗HCV阳性的血清标本用RT -PCR法检测HCV -RNA ,然后采用膜显色结果判读的基因芯片对 3 2例HCV -RNA阳性者进行基因分型研究。结果 :南通地区HCV感染检出 1b、1a、2a、1b + 1a、1b + 1a + 2a共 5种单一基因型和混合基因型 ,其中以 1b型为主 ,占 5 3 .1%。结论 :南通地区 1b型为优势株 ,2a和 1b + 1a型居次 ;1b + 1a型高于全国其他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 病毒基因 慢性肝炎
下载PDF
南通地区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 被引量:3
9
作者 周君 朱庆文 俞娟 《中国伤残医学》 2014年第16期39-40,共2页
目的:应用遗传性耳聋基因芯片对南通地区新生儿进行耳聋基因突变检测,统计常见耳聋突变的携带率,以期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方法:对478例在南通地区分娩活产新生儿出生后3天内采集足跟血用耳聋基因芯片检测国人常见4个耳聋基因9... 目的:应用遗传性耳聋基因芯片对南通地区新生儿进行耳聋基因突变检测,统计常见耳聋突变的携带率,以期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方法:对478例在南通地区分娩活产新生儿出生后3天内采集足跟血用耳聋基因芯片检测国人常见4个耳聋基因9个位点,包括GJB2(35delG,176dell6,235delC,299delAT),GJB3(538C〉T),SLC26A4(2168A〉G,IVs7-2A〉G),线粒体12SrRNA(1494C〉T,1555A〉c)。结果:478例基因筛查,453例通过,16例GJB2阳性,其中235del杂合突变15例,299delAT杂合突变1例;SLC26A4IVS7~2A〉G杂合突变7例;GJB3538C〉T杂合突变l例;线粒体12SrRNA1494C〉T均质突变1例。结论:南通地区新生儿耳聋基因有一定的携带率,该筛查将有助于对潜在耳聋的发现及预防,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筛查 新生儿 杂合子 耳聋
原文传递
检验报告单在临床生物化学及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鞠少卿 丛辉 +2 位作者 苏建友 保方 孙长江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07年第5期57-57,共1页
关键词 检验报告单 生物化学检验 临床生物化学 带教老师 实习教学 理论知识 检验结果 理论学习 综合应用 解决问题
下载PDF
南通地区表面健康人群B型钠尿肽参考区间调查
11
作者 黄一红 景宏美 +4 位作者 丛辉 刘才旺 秦晓同 陶晓丽 王惠民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62-262,267,共2页
关键词 B型钠尿肽 参考区间 表面健康人群
下载PDF
南通地区和其他地区临床分离的肠球菌耐药性研究分析
12
作者 徐耀忠 王惠民 +1 位作者 褚少朋 俞娟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年第4期266-268,270,共4页
目的:探讨和分析肠球菌的耐药表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集南通4家综合性医院和省内10家三级医院2003—2006年分离的不重复的2936株肠球菌,按照CLIS推荐的方法和判断标准进行纸片扩散药敏试验,并用WHONET5专用软件进行... 目的:探讨和分析肠球菌的耐药表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集南通4家综合性医院和省内10家三级医院2003—2006年分离的不重复的2936株肠球菌,按照CLIS推荐的方法和判断标准进行纸片扩散药敏试验,并用WHONET5专用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南通和其他地区分离的肠球菌中,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分别占80.4%、15.1%和78.1%、16.2%;居前5位分离出肠球菌的临床标本依次为尿液33.7%和28.4%;痰液22.9%和16.3%;脓性分泌物9.8%和14.6%;血液4.4%和5.O%;胆汁3.O%和4.5%。南通和其他地区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氨苄西林、高浓度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2.0%、5.1%;1.4%、3.7%;17.0%、24.00/0;47.3%、49.2%。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氨苄西林、高浓度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4%、2.2%;2.7%、3.1%;64.2%、67.9%;64.9%、62.3%。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占3.5%。结论:临床分离的肠球菌株以粪肠球菌为主;屎肠球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较粪肠球菌具有更强的耐药性;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的耐药率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球菌 抗药性 微生物
下载PDF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教学实践改革与体会
13
作者 顾锡娟 王琦 +2 位作者 苏建友 鞠少卿 施秀英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24期3654-3656,共3页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是高等医学检验专业教育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由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基础医学,相关现代科学技术和临床医学等各学科相互渗透结合而逐渐形成的交叉的应用学科,涉及的内容多,技术更新快。临床生物化学...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是高等医学检验专业教育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由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基础医学,相关现代科学技术和临床医学等各学科相互渗透结合而逐渐形成的交叉的应用学科,涉及的内容多,技术更新快。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教学配合理论教学,进一步巩固学生在理论学习中所需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且注重对其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近几年来,通过改革和创新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教学,以临床案例和综合性实验的应用与实践,深化了教学改革的体系,系统性的优化了课程教学的内容,受到检验医学生的欢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 教学改革 教学实践 医学检验专业教育 分子生物学 检验医学生 现代科学技术 综合性实验
下载PDF
缺血修饰白蛋白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7
14
作者 倪隽 苏建友 +4 位作者 鞠少卿 于小红 吴晓晖 王惠民 朱建华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6-107,共2页
目的: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研究61例急性胸痛<6h的患者,分别测定IMA、肌钙蛋白(cTnI)并记录心电图(ECG)。ACS的诊断是由不知道IMA检测结果的心内科专家根据病史、体格检查以及就诊当... 目的: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研究61例急性胸痛<6h的患者,分别测定IMA、肌钙蛋白(cTnI)并记录心电图(ECG)。ACS的诊断是由不知道IMA检测结果的心内科专家根据病史、体格检查以及就诊当时及随后的心电图、心肌酶cTnI等结果作出。结果:IMA、ECG及cTnI对心肌缺血灵敏度分别为80%、43%及26%。IMA与cTnI结合灵敏度达89%,三者结合灵敏度达92%。结论:IMA联合常规检测方法,可提高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诊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综合征 急性病 血清白蛋白 肌钙蛋白 心电描记术
下载PDF
临床实验室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初步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建新 王惠民 +2 位作者 季伙燕 沈蕾 苏建友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7期894-895,897,共3页
目的探索临床实验室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方法参考北欧测试合作组织(Nordtest)方法,以室内不精密度和方法偏倚为分量评定临床实验室乳酸脱氢酶(LDH)的测量不确定度,方案1:室内质控(IQC)不精密度引入不确定度和参加室间质评(EQA)实验... 目的探索临床实验室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方法参考北欧测试合作组织(Nordtest)方法,以室内不精密度和方法偏倚为分量评定临床实验室乳酸脱氢酶(LDH)的测量不确定度,方案1:室内质控(IQC)不精密度引入不确定度和参加室间质评(EQA)实验室不分组偏倚引入不确定度;方案2:IQC不精密度引入不确定度和EQA以仪器分组偏倚引入不确定度;方案3:IQC不精密度引入不确定度和EQA以试剂分组偏倚引入不确定度。结果中值方案1、方案2、方案3合成相对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18.0%、9.2%、8.2%;高值方案1、方案2、方案3合成相对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18.0%、8.7%、7.7%;综合分析LDH的中值、高值合成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9.2%、8.7%。结论 IQC和EQA数据可用于计算测量不确定度,关键合理使用信息。本研究为临床实验室评定测量不确定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不确定度 临床实验室 室内质控 室间质评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鸟苷酰环化酶C基因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6
作者 毛振彪 王唯一 +2 位作者 张冬雷 黄介飞 鞠少卿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252-1255,共4页
目的:建立人鸟苷酰环化酶C(GC-C)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RFQ-PCR)检测的新方法,观察大肠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GC-C mRNA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在GC-C基因高保守区设计了特异性的引物和探针,RT-PCR扩增目的片段并实时检... 目的:建立人鸟苷酰环化酶C(GC-C)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RFQ-PCR)检测的新方法,观察大肠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GC-C mRNA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在GC-C基因高保守区设计了特异性的引物和探针,RT-PCR扩增目的片段并实时检测产物的荧光强度,根据标准品建立的标准曲线,由软件自动计算出待测样本(30例健康献血员、11例大肠良性病变和37 例大肠癌)中GC-C mRNA准确含量,并以GC-C mRNA和β2微球蛋白 mRNA含量的比值作为评价GC-C表达水平的指标.结果:本法检测GC-C mRNA含量的线性范围为101 ~109 pg/ml,样本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CV)值分别为6.87%~11.12%和8.86%~15.19%.30例健康献血员和11例大肠良性病变样本的PBMC中均未检出GC-C mRNA表达,大肠癌患者外周血GC-C mRNA的检出率为83.8%(31/37).大肠癌患者外周血PBMC GC-C mRNA表达水平为0.88±0.06,与Duke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肝转移密切相关,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等无关.结论:GC-C mRNA RFQ-PCR检测外周血大肠癌细胞具有较好的检测灵敏度、特异性和重复性,GC-C mRNA表达水平可能对指导大肠癌Duke分期、判断淋巴结转移和肝转移、指导术后综合治疗均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苷酰环化酶C 结直肠肿瘤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实时荧光定量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缺血修饰白蛋白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倪隽 朱健华 +4 位作者 鞠少卿 苏建友 于小红 盛红专 王惠民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19-220,共2页
近年缺血修饰白蛋白(IMA)作为灵敏的缺血指标在国外受到广泛关注,国内研究刚刚起步。它是第一个被FDA批准销售的心肌缺血标记物。ACB试验(albumin cobalt binding test,ACB)测定IMA主要是根据心肌缺血时人血清白蛋白N末端与钴离... 近年缺血修饰白蛋白(IMA)作为灵敏的缺血指标在国外受到广泛关注,国内研究刚刚起步。它是第一个被FDA批准销售的心肌缺血标记物。ACB试验(albumin cobalt binding test,ACB)测定IMA主要是根据心肌缺血时人血清白蛋白N末端与钴离子的结合力会下降而测定。本研究通过测定心肌缺血患者血清IMA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合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探讨IMA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狭窄 冠状血管造影术 血清白蛋白 生物学标记
下载PDF
肝癌患者血清高尔基体蛋白73检测及其意义 被引量:8
18
作者 陈琳 曹亚丽 +2 位作者 王峰 吴月平 邵建国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7期2056-2057,2059,共3页
目的探讨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在原发性肝癌(PHC)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采用ELISA法和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51例PHC患者、35例肝硬化患者以及4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GP73以及甲胎蛋白(AFP)的水平。结果血清GP73诊断PHC的临界值为127.... 目的探讨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在原发性肝癌(PHC)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采用ELISA法和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51例PHC患者、35例肝硬化患者以及4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GP73以及甲胎蛋白(AFP)的水平。结果血清GP73诊断PHC的临界值为127.5μg/L,诊断灵敏度为66.7%,特异度为93.3%。PHC组中血清GP73水平[(185.1±62.9)μg/L]显著高于肝硬化组[(69.8±28.2)μg/L]及健康对照组[(36.7±13.3)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GP73及AFP单项检测比较,二者联合检测可提高PHC诊断的灵敏度以及总有效率(P<0.05),而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P73水平在PHC患者血清中明显增高,可作为PHC诊断的血清标志物,且与AFP联合检测可提高PHC诊断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硬化 高尔基体蛋白73 甲胎蛋白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水平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金湖 倪红兵 +3 位作者 王旭东 浦江 杨剑虹 鞠少卿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B细胞激活因子(BLyS)及其受体在多发性骨髓瘤(MM)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FQ—PCR),对31例MM患者和30名健康人血清BLyS含量、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BLyS... 目的探讨B细胞激活因子(BLyS)及其受体在多发性骨髓瘤(MM)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FQ—PCR),对31例MM患者和30名健康人血清BLyS含量、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BLyS及其受体mRNA含量进行检测;并比较MM患者血清BLyS含量与外周血PBMCs中BLyS及其受体基因表达水平和β2微球蛋白(β2M)的相关性.结果MM患者血清BLyS含量(6.99±3.28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2.70±1.09g/L,P〈0.01),并与β2M浓度呈正相关性(r=0.954,P=0.000);77.42%(24/31),93.55%(29/31),90.32%(28/31)的MM患者血清BLyS蛋白和PBMCs中BLyS,B细胞成熟抗原(BCMA)mRNA表达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增高,并且也与β2M的含量呈正相关;而64.52%(20/31)患者穿膜蛋白活化物(TACI)mRNA表达水平降低.结论MM患者的血清BLyS蛋白浓度和PBMCs中BLyS及其受体基因表达水平有异常改变,说明BLyS及其受体可能参与MM的发病;BLyS及其受体表达水平也许可作为预后的一个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 多发性骨髓瘤 B2微球蛋白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检测HCV RNA含量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冬雷 施健 +5 位作者 崔之础 王惠民 鞠少卿 李立人 倪红兵 苏建友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9-43,共5页
目的:建立实时荧光定量RT-PCR(RFQ-RT-PCR)检测HCV RNA含量的方法,初步探讨HCV RNA含量变化与病情的相关性. 方法:HCV抗体阳性样本80例,包括慢性肝炎(CH) 39例,肝硬化(LC)23例,肝癌(HCC)18例,献血员样本40例为正常对照.在HCV基因组5’... 目的:建立实时荧光定量RT-PCR(RFQ-RT-PCR)检测HCV RNA含量的方法,初步探讨HCV RNA含量变化与病情的相关性. 方法:HCV抗体阳性样本80例,包括慢性肝炎(CH) 39例,肝硬化(LC)23例,肝癌(HCC)18例,献血员样本40例为正常对照.在HCV基因组5’非编码区(5’UTR)设计特异性引物和一对杂交探针,构建相应基因片段载体,体外转录RNA作为标准品,根据其建立的标准曲线对血清HCV RNA进行定量,同时用传统的套式RT-PCR进行定性分析. 结果:本法检测HCV RNA含量的线性范围为1012-104copies/L,批内和批间重复性测定的v分别为1.68-5.97%和6.40-10.58%.在HCV抗体阳性患者中, 肝硬化和肝癌患者的HCV RNA含量显著高于慢性肝炎患者(7.75±0.29,7.86±0.32 vs 4.67±0.41,P<0.05), 而且HCV RNA含量与ALT水平呈正相关(r=0.89, t=8.29,P<0.05). 结论:RFQ-RT-PCR检测HCV RNA含量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其含量与丙型肝炎患者的病情变化及严重程度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V抗体 RNA 含量 实时荧光定量 患者 阳性 慢性肝炎 RT—PCR 基因组 体外转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