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血清IL-17、IFN-γ和IL-6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探讨
1
作者 郑慧慧 王玉蓉 宰国田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25年第1期56-59,共4页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17、γ-干扰素(IFN-γ)和IL-6水平变化及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CAS)的关系。方法2022年9月~2024年8月我院收治的NAFLD患者122例,使用超声检查诊断CAS,采用流式荧光发光...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17、γ-干扰素(IFN-γ)和IL-6水平变化及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CAS)的关系。方法2022年9月~2024年8月我院收治的NAFLD患者122例,使用超声检查诊断CAS,采用流式荧光发光法检测血清IL-17、IL-6和IFN-γ水平。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NAFLD患者发生CAS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组NAFLD患者CAS发生率为46.7%;57例NAFLD合并CAS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体质指数(BMI)、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和冠心病比率、空腹血糖(FPG)和血清尿酸(UA)水平均显著高于未合并CAS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AFLD合并CAS患者血清IL-17和IL-6水平分别为(51.2±8.6)pg/ml和(17.9±6.5)ng/ml,均显著高于未合并CAS患者【分别为(42.1±7.3)pg/ml和(12.1±3.2)ng/ml,P<0.05】,而血清IFN-γ水平为(171.0±23.4)ng/L,显著低于NAFLD未合并CAS患者【(220.0±33.2)ng/L,P<0.05】;两组血脂水平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IL-17(OR=1.530,95%CI:1.133~2.064)、IFN-γ(OR=1.489,95%CI:1.170~1.895)、IL-6(OR=1.511,95%CI:1.144~1.996)、高脂血症(OR=1.578,95%CI:1.160~2.146)和糖尿病(OR=1.611,95%CI:1.112~2.334)均是影响NAFLD患者发生CA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NAFLD患者可能更易发生CAS,除了存在血脂升高的危险因素外,细胞因子可能也参与了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Γ-干扰素 白细胞介素-17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早期肾脏疾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4
2
作者 王翠 林昊 +5 位作者 武萍萍 张雅丽 任建 徐婷 董国玉 宰国田 《临床荟萃》 CAS 2023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住院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早期肾脏疾病患病风险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南京江北医院2020年10月至2022年6月收住的T2DM患者306例。根据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住院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早期肾脏疾病患病风险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南京江北医院2020年10月至2022年6月收住的T2DM患者306例。根据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诊断标准分为单纯T2DM组(n=252)和早期DKD组(n=54),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结果T2DM患者早期肾脏疾病患病率为17.6%。与单纯T2DM组相比,早期DKD组年龄较大、糖尿病病程较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较高、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高血压占比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使T2DM患者早期肾脏疾病患病风险显著增加5.361倍(OR:6.361,95%CI:3.043-13.296,P<0.05),且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T2DM早期肾脏疾病患病风险呈剂量-反应关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每增加1μmol/L,T2DM早期肾脏疾病患病风险增加14.1%(OR:1.141,95%CI:1.061-1.227,P<0.05)。结论T2DM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显著增加早期肾脏疾病的患病风险,且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早期肾脏疾病患病风险增加呈剂量-反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糖尿病肾病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惰性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坤林 宰国田 +1 位作者 徐海波 唐伟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2年第7期967-971,共5页
2型糖尿病相关的临床惰性是指血糖控制不达标情况下未能及时开始治疗或调整治疗方案,是糖尿病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临床惰性问题已成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长期控制不达标的主要原因之一,可导致糖尿病相关的并发症发生风险增加... 2型糖尿病相关的临床惰性是指血糖控制不达标情况下未能及时开始治疗或调整治疗方案,是糖尿病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临床惰性问题已成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长期控制不达标的主要原因之一,可导致糖尿病相关的并发症发生风险增加,并带来沉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糖尿病治疗的各个阶段以及治疗过程中涉及的临床医师、护理人员、患者自身、医疗体系以及社会环境等均可成为影响临床惰性的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克服糖尿病相关的临床惰性是改善患者长期预后的重要一环,对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血糖整体达标率以及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等均具有重要意义,这需要多方共同做出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临床惰性 影响因素 并发症预防 治疗依从性
原文传递
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超重及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6
4
作者 任建 徐婷 宰国田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2年第3期369-372,共4页
目的 探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在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南京江北医院2017年4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超重、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109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7)与对照组(n=52),两组均进... 目的 探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在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南京江北医院2017年4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超重、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109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7)与对照组(n=52),两组均进行常规饮食、运动干预,对照组患者予以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6周后的临床疗效和血液指标[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BMI、同型半胱氨酸(Hcy)、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6周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9.47%vs 67.31%,P<0.01);FBG、2hPG及HbA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BMI、Hcy、TC、TG及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而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总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5.26%vs 19.23%,P<0.05)。结论 对于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不仅可明显降低血糖、血脂水平,还可明显降低BMI、Hcy,同时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格列汀 二甲双胍 超重 肥胖 2型糖尿病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低密度脂蛋白亚型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4
5
作者 陈久应 徐新润 +1 位作者 宰国田 王玉蓉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3年第3期445-449,共5页
目的 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中低密度脂蛋白(LDL)不同亚型进行检测,分析其各亚型浓度水平与T2DM合并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9月来南京江北医院就诊的T2DM患者共计174例,依据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分为... 目的 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中低密度脂蛋白(LDL)不同亚型进行检测,分析其各亚型浓度水平与T2DM合并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9月来南京江北医院就诊的T2DM患者共计174例,依据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分为无蛋白尿组(78例),微量蛋白尿组(54例),大量蛋白尿组(40例),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38例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血清肌酐(Scr)、胱抑素C(Cys-C)、L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尿液生化等实验室检测指标,计算BMI、小而密LDL(sdLDL)/LDL、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等,分析LDL各亚型水平与T2DM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脏功能损伤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T2DM各亚组LDL亚型LDL-3、sdLDL、sdLDL/LDL、LDL、TC、Cys-C、eGFR明显高于对照组,HDL-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2DM各亚组间比较,随着UACR的上升,LDL-4、LDL-5、sdLDL、sdLDL/LDL、LDL、eGFR水平依次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DL-3、LDL-4、LDL-5、sdLDL、sdLDL/LDL是UACR升高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T2DM患者血浆中LDL亚型检测LDL-3、LDL-4、LDL-5、sdLDL、sdLDL/LDL含量明显增多,随着UACR的上升逐渐升高。LDL-3、LDL-4、LDL-5、sdLDL以及sdLDL/LDL升高是T2DM患者合并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助于临床对T2DM患者糖尿病肾病的危险性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脂蛋白亚型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