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司匹林对不同孕周子痫前期高风险孕妇的疗效比较
1
作者 梅吉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4期43-46,共4页
目的比较分析阿司匹林在不同孕周对子痫前期高风险孕妇干预后的疗效,为提高妊娠安全性提供参考。方法择取2019年9月—2022年9月在南通大学附属江阴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子痫前期高风险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A组(n=28)、B组(n=28)... 目的比较分析阿司匹林在不同孕周对子痫前期高风险孕妇干预后的疗效,为提高妊娠安全性提供参考。方法择取2019年9月—2022年9月在南通大学附属江阴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子痫前期高风险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A组(n=28)、B组(n=28)、空白对照组(n=24,未服用阿司匹林)。A组患者自妊娠12周服用100 mg阿司匹林,B组患者自妊娠16周服用100 mg阿司匹林,两组妊娠28周时停药,控制血压为130~155/80~105 mm Hg,若并发脏器功能障碍,则控制为130~139/80~89 mm Hg,比较三组子痫前期发生情况与妊娠结局、分娩方式、新生儿相关结局、尿液错误折叠蛋白阳性率。结果A组与B组子痫前期、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子痫前期、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剖宫产率、顺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顺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孕28周、32周的尿液错误折叠蛋白阳性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A组阳性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在预防子痫前期中具有显著效果,高风险孕妇在妊娠12周及16周时服用阿司匹林均可有效降低子痫前期发生率,同时还可提高顺产率,降低母婴不良结局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不同孕周 子痫前期 高风险孕妇
下载PDF
连续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围产结局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陈佳凤 林倩倩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2年第19期5-7,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连续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围产结局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分娩的产妇,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常规分娩,研究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比较两组各产程时间、分娩结局、母婴不良结... 目的研究分析连续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围产结局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分娩的产妇,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常规分娩,研究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比较两组各产程时间、分娩结局、母婴不良结局及分娩前后应激反应指标。结果研究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自然分娩率70.00%高于对照组的35.00%,剖宫产率7.50%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0.05),两组阴道助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5)。研究组母婴不良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前,两组产妇血糖、胰岛素及血浆皮质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后,研究组产妇血糖、胰岛素及血浆皮质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分娩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能够显著缩短其产程,减轻应激反应,提升自然分娩率,达到改善分娩结局的目的,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硬膜外麻醉 分娩镇痛 产妇产程 分娩结局 应激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