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内镜下手术清除脑室内血肿后液压耦合监测颅内压的疗效分析
1
作者 虞凯迪 宋黄成 +5 位作者 龚辉 顾旭辉 袁斌斌 刘婷婷 王耀娟 虞聪 《黑龙江医学》 2023年第7期780-784,共5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手术清除脑室内血肿后采用液压耦合技术监测颅内压的疗效及优势。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21年5月南通大学附属海门医院收治的60例脑室内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术中清除血肿分为神经内镜下清除脑室内血肿+...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手术清除脑室内血肿后采用液压耦合技术监测颅内压的疗效及优势。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21年5月南通大学附属海门医院收治的60例脑室内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术中清除血肿分为神经内镜下清除脑室内血肿+外引流(内镜组30例)和单纯侧脑室穿刺+外引流(单纯组30例)。分别统计两组患者入院时的基本信息(年龄、性别、出血量、出血部位)、术后采用液压耦合监测颅内压数据、术后脑室外引流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脑积水和3个月时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定量表评分,观察内镜组和单纯外引流组短期和长期预后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内镜组颅内压均值明显低于单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43、14.95、40.00、26.20、22.07、20.50、45.40,P<0.05);术后30 d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较术前明显降低,且与单纯组相比,内镜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0,P<0.05)。术后内镜组患者血肿量少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短期预后结果显示,内镜组的血肿清除率高于单纯引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引流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颅内感染、脑积水)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长期预后结果显示,内镜组患者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单纯引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04,P<0.05)。结论:应用神经内镜清除脑室内血肿+外引流治疗脑室内出血,具有微创、血肿清除率高、并发症少和改善患者预后的优点,同时采用液压耦合技术监测颅内压具有准确、方便、价廉的特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外科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脑室内出血 微创手术 液压耦合 颅内压 疗效
下载PDF
神经内镜辅助脑室内出血的微创手术临床分析
2
作者 虞凯迪 宋黄成 +4 位作者 龚辉 顾旭辉 虞聪 王耀娟 刘婷婷 《黑龙江医学》 2023年第14期1675-1677,1681,共4页
目的:总结、探讨神经内镜辅助治疗脑室内出血的疗效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1年1月南通大学附属海门医院应用神经内镜微创清除脑室内血肿+外引流的方法、治疗21例脑室内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CT显示,侧脑室内血... 目的:总结、探讨神经内镜辅助治疗脑室内出血的疗效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1年1月南通大学附属海门医院应用神经内镜微创清除脑室内血肿+外引流的方法、治疗21例脑室内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CT显示,侧脑室内血肿大部分清除16例,部分清除5例。术后随访3~6个月,GOS分级:Ⅳ~Ⅴ级18例,Ⅲ级2例,Ⅱ级1例。结论:应用神经内镜清除脑室内血肿+外引流治疗脑室内出血,具有直视下操作、血肿清除满意、手术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脑脊液引流通畅的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外科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脑室内出血 微创手术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下手术清除脑室内血肿临床效果分析
3
作者 虞凯迪 虞聪 +4 位作者 龚辉 顾旭辉 宋黄成 袁斌斌 王耀娟 《交通医学》 2022年第4期372-374,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手术清除脑室内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自发性脑室内出血患者51例,分为神经内镜下清除脑室内血肿组(内镜组)24例和侧脑室穿刺组(穿刺组)27例。术后3个月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评价患者预后。比较两组术后...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手术清除脑室内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自发性脑室内出血患者51例,分为神经内镜下清除脑室内血肿组(内镜组)24例和侧脑室穿刺组(穿刺组)27例。术后3个月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评价患者预后。比较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外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3个预后良好率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内镜组术后住院时间18.60±1.34天,短于穿刺组的26.70±1.56天,外引流管留置时间5.26±2.35天,短于穿刺组的9.42±2.12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内镜组预后良好率87.5%,高于穿刺组的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20.8%,低于穿刺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神经内镜清除脑室内血肿治疗脑室内出血,具有微创、血肿清除率高、并发症少的优点,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脑室内出血 微创手术 血肿清除率 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
下载PDF
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合并出血转化的疗效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婷婷 虞聪 虞凯迪 《药物生物技术》 CAS 2023年第2期162-165,共4页
探讨丁苯酞在急性脑梗死合并出血转化患者中的疗效以及其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于本院神经内科就诊的急性脑梗死合并出血转化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软胶囊口... 探讨丁苯酞在急性脑梗死合并出血转化患者中的疗效以及其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于本院神经内科就诊的急性脑梗死合并出血转化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软胶囊口服,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2 w后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总体治疗有效率更高(94%vs 82%,P<0.05)。两组患者在基线水平神经功能损伤评分及凝血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有明显下降,但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下降更明显[(9.4±2.3)vs(9.9±1.4),P<0.05]。尽管观察组和治疗组的患者在治疗后凝血酶时间、血浆凝血酶原时间以及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缩短(P<0.05),且两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升高(P<0.05),但两组间上述指标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本研究结果提示,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合并出血转化患者具有改善凝血功能障碍,减轻神经功能损伤作用,有望作为急性脑梗死合并出血转化的治疗手段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急性脑梗死 出血转化 凝血功能 神经功能损伤 认知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