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的护理管理 被引量:4
1
作者 朱校燕 《科技视界》 2013年第26期466-466,共1页
人工气道是保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清除气道内分泌物,保障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功能运行,确保各项治疗顺利实施的重要环节。本文简要介绍了神经外科危重病人的人工气道加温与湿化的管理,包括湿化的方法、湿化液的选择、湿化效果和病... 人工气道是保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清除气道内分泌物,保障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功能运行,确保各项治疗顺利实施的重要环节。本文简要介绍了神经外科危重病人的人工气道加温与湿化的管理,包括湿化的方法、湿化液的选择、湿化效果和病人的治疗效果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人工气道 护理
下载PDF
牛膝提取物含药血清对Aβ_(1-42)诱导的神经元氧化应激和凋亡的调控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马宝君 叶涵斌 +1 位作者 孟高强 叶子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1366-1372,共7页
目的探讨牛膝提取物含药血清对β淀粉样蛋白_(1-42)(amyloidβ-protein_(1-42),Aβ_(1-42))诱导的神经元氧化应激和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分为对照组,模型组(Aβ_(1-42)诱导神经元),牛膝低、中、高剂量组(1... 目的探讨牛膝提取物含药血清对β淀粉样蛋白_(1-42)(amyloidβ-protein_(1-42),Aβ_(1-42))诱导的神经元氧化应激和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分为对照组,模型组(Aβ_(1-42)诱导神经元),牛膝低、中、高剂量组(15、30、45μg/mL的牛膝提取物含药血清作用于Aβ_(1-42)诱导的神经元),si-ZBTB20-AS1组[Aβ_(1-42)诱导转染锌指和BTB结构域蛋白20的反义RNA小干扰RNA的神经元]和si-NC组(Aβ_(1-42)诱导转染乱序无意义阴性序列的神经元)。ELISA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RT-qPCR法检测ZBTB20-AS1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增殖抗原Ki67和胱天蛋白酶-3(cysteine aspartic acid specific protease-3,Caspase-3)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SOD含量、细胞存活率、Ki67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MDA含量、细胞凋亡率、BTB20-AS1表达、Caspase-3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牛膝中、高剂量组SOD含量、细胞存活率、Ki67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MDA含量、细胞凋亡率、BTB20-AS1表达、Caspase-3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与si-NC组比较,si-ZBTB20-AS1组SOD含量、细胞存活率、Ki67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MDA含量、细胞凋亡率、BTB20-AS1表达、Caspase-3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结论牛膝提取物含药血清可能通过下调ZBTB20-AS1表达抑制Aβ_(1-42)诱导的海马神经元氧化应激和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膝提取物 β淀粉样蛋白_(1-42) 海马神经元 氧化应激 凋亡
下载PDF
不同糖分营养制剂对神经外科重症并发应激性高血糖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比较
3
作者 汪志峰 王学建 +2 位作者 张毅 陈杨 钱明 《交通医学》 2018年第6期567-568,571,共3页
目的:总结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不同方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神经外科重症并发应激性血糖增高患者5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和观察组28例,对照组予鼻饲整蛋白型肠内营养混悬液(能全力),观察组予鼻饲肠内营养混悬液(康全力)... 目的:总结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不同方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神经外科重症并发应激性血糖增高患者5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和观察组28例,对照组予鼻饲整蛋白型肠内营养混悬液(能全力),观察组予鼻饲肠内营养混悬液(康全力),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营养指标的变化及胃肠道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对照组在治疗后第1、3、7天空腹血糖分别为11.23±1.98 mmol/L、9.89±2.21 mmol/L、11.48±1.77 mmol/L;平均血糖分别为11.07±1.78 mmol/L、10.9±1.71 mmol/L、10.59±1.54 mmol/L,均较观察组升高。对照组在治疗后第1、3、7天胰岛素量分别为59.21±8.67 u、83.34±15.5 u、54.43±15.25 u,较观察组也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在治疗前及14天后总蛋白、白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胃肠道并发症12例(41.38%),观察组出现胃肠道并发症11例(39.29%),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χ2=0.030)。结论:康全力能更好控制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合并应激性高血糖的血糖水平,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重症 应激性高血糖 肠内营养
下载PDF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治疗舌咽神经痛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蔡刚 戴勇 +3 位作者 赵伟 陈佳磊 汪志峰 陈振华 《交通医学》 2024年第5期505-507,共3页
目的:分析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行显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治疗舌咽神经痛(glossopharyngeal neuralgia,GPN)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行MVD治疗的舌咽神经痛患者32例临床资料,均采用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 目的:分析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行显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治疗舌咽神经痛(glossopharyngeal neuralgia,GPN)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行MVD治疗的舌咽神经痛患者32例临床资料,均采用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对术后临床疗效进行评估。结果:32例患者中术后舌咽神经痛完全缓解31例(96.9%),部分缓解1例(3.1%)。随访时间3月~6年,有1例患者在术后3年内复发,表现为吞咽时颈前方轻微疼痛;1例术后出现轻微声音嘶哑,3月后恢复。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舌咽神经痛的安全有效方法,治愈率高,复发率低,长期效果良好,术前进行影像学检查对于责任血管的判断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咽神经痛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 显微血管减压术 疼痛缓解
下载PDF
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在脑功能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甘小葵 宋校伟 +4 位作者 孟帆 张明 方一鸣 周其冈 黄保胜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448-451,共4页
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是神经系统中一种新近被认识的关键调控酶,与多种脑功能性疾病密切相关,其自身活性的平衡在脑功能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外源性nNOS的干预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某些脑功能性疾病... 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是神经系统中一种新近被认识的关键调控酶,与多种脑功能性疾病密切相关,其自身活性的平衡在脑功能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外源性nNOS的干预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某些脑功能性疾病。未来的研究将基于新的化合物,深入研究nNOS选择性抑制剂,以期改善脑功能性疾病的治疗效果。本文重点综述了nNOS在神经系统中的作用及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 脑功能性疾病 抑制剂
下载PDF
硬质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被引量:4
6
作者 徐伟 蔡振华 汪志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9期855-856,共2页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经内镜治疗 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 神经内镜 致残率 出血量 并发症
下载PDF
体位改变对健康人群视神经鞘直径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王蕾 陈建荣 +2 位作者 朱保锋 张毅 王颖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3488-3490,共3页
目的应用超声检测健康成年人视神经鞘直径(ONSD),探讨体位与ONSD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通过在特伦德伦伯格卧位、仰卧位及反向特伦德伦伯格卧位进行ONSD监测,分析受试对象双侧ONSD的差异性。结果不同性别、年龄之间ONS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目的应用超声检测健康成年人视神经鞘直径(ONSD),探讨体位与ONSD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通过在特伦德伦伯格卧位、仰卧位及反向特伦德伦伯格卧位进行ONSD监测,分析受试对象双侧ONSD的差异性。结果不同性别、年龄之间ONS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体质指数(BMI)人群ONS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特伦德伦伯格卧位,眼球后3 mm的ONSD为(3.58±0.08)mm,在仰卧位ONSD为(3.62±0.10)mm,反向特伦德伦伯格卧位的ONSD为(3.57±0.12)mm,3种体位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健康人群中,超声检测视神经鞘直径不会随着体位而发生显著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视神经鞘 特伦德伦伯格位
下载PDF
健康成年人视神经鞘直径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王蕾 朱保锋 +1 位作者 张毅 王颖 《广西医学》 CAS 2017年第12期1862-1864,1874,共4页
目的探讨健康成年人视神经鞘直径(ONSD)的正常值范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60名健康成年体检者,记录受试对象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血压等指标;用普通超声检测不同体位下ONSD值,分析影响ONSD的因素。结果正常成年人的ONSD为(3.... 目的探讨健康成年人视神经鞘直径(ONSD)的正常值范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60名健康成年体检者,记录受试对象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血压等指标;用普通超声检测不同体位下ONSD值,分析影响ONSD的因素。结果正常成年人的ONSD为(3.56±0.13)mm,95%可信区间为3.53~3.60。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MI是ONSD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BMI可能是健康成年人ONSD值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鞘直径 颅内压增高 影响因素 超声检查
下载PDF
鸡胚神经管缺损动物模型的建立和组织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永财 蔡正华 +2 位作者 陈杨 汪志锋 张勇华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7期323-325,共3页
目的观察鸡胚脊髓开放性神经管缺损(ONTDs)动物模型的组织形态学变化,探讨制作ONTDs动物模型的方法。方法采用显微手术切开神经管,制作鸡胚ONTDs动物模型,再继续孵化3d、5d、7d、10d,观察其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模型制作后不同时间均可... 目的观察鸡胚脊髓开放性神经管缺损(ONTDs)动物模型的组织形态学变化,探讨制作ONTDs动物模型的方法。方法采用显微手术切开神经管,制作鸡胚ONTDs动物模型,再继续孵化3d、5d、7d、10d,观察其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模型制作后不同时间均可见到神经管完全裂开、神经组织外翻、暴露于羊水等典型的ONTDs改变。结论显微手术切开神经管建立鸡胚ONTDs动物模型,方法简单,其组织形态学变化与临床实际神经管缺损(NTDs)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胚 神经管缺损 组织学 比较 模型 动物
下载PDF
加味圣愈汤对大鼠脑外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勇 李永财 +1 位作者 喜新 马东明 《交通医学》 2012年第4期312-315,共4页
目的:研究加味圣愈汤对脑外伤大鼠海马结构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抑制创伤性脑损伤后继发性脑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改良的Feeney法建立脑外伤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外伤组、加味圣愈汤治疗组。72h处死后行尼氏染色,... 目的:研究加味圣愈汤对脑外伤大鼠海马结构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抑制创伤性脑损伤后继发性脑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改良的Feeney法建立脑外伤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外伤组、加味圣愈汤治疗组。72h处死后行尼氏染色,光镜下观察损伤侧海马细胞形态并计数,分别用凋亡细胞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海马神经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加味圣愈汤治疗组与脑外伤组比较,损伤侧海马神经细胞损害减轻,细胞数明显增加,神经细胞凋亡减少,caspase-3表达减少(P<0.01)。结论:加味圣愈汤治疗可减轻脑外伤后的继发性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aspase-3的表达,减少TBI后神经细胞的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伤 神经细胞凋亡 海马 加味圣愈汤 改良Feeney法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 凋亡细胞原位末端标记法 大鼠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UCA1在神经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蔡正华 赵伟 陈佳磊 《交通医学》 2016年第6期574-576,共3页
目的:探讨UCA1在神经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64例神经胶质瘤组织(WHOⅠ~Ⅱ级22例,Ⅲ~Ⅳ级42例)及10例对照正常脑组织中UCA1 mRNA的表达,分析其与神经胶质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 目的:探讨UCA1在神经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64例神经胶质瘤组织(WHOⅠ~Ⅱ级22例,Ⅲ~Ⅳ级42例)及10例对照正常脑组织中UCA1 mRNA的表达,分析其与神经胶质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神经胶质瘤组织中UCA1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正常脑组织(P〈0.001);UCA1的表达与患者的WHO分级明显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和KPS评分等无关(P〉0.05)。结论:lncRNA UCA1与胶质瘤恶性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可能成为胶质瘤预后判断的一个独立因子及治疗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长链非编码RNA 尿路上皮癌胚抗原1 预后
下载PDF
神经干细胞对胶质瘤细胞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蔡正华 邓传宗 高宜录 《交通医学》 2009年第6期621-623,627,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干细胞在体外对胶质瘤细胞有无抑制作用。方法:取胎鼠大脑皮层组织,于无血清培养基中进行细胞培养成神经干细胞并进行Nestin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将神经干细胞和鼠胶质瘤细胞(C6细胞)在体外混合培养,观察肿瘤细胞的生长、增... 目的:探讨神经干细胞在体外对胶质瘤细胞有无抑制作用。方法:取胎鼠大脑皮层组织,于无血清培养基中进行细胞培养成神经干细胞并进行Nestin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将神经干细胞和鼠胶质瘤细胞(C6细胞)在体外混合培养,观察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情况及形态学变化,并对C6细胞进行FCM细胞周期分析及MTT试验。结果:培养所得的细胞特异性抗原Nestin染色呈现阳性,具有较强的分裂增殖能力和自我更新能力,表明培养所获得的细胞是神经干细胞;神经干细胞与C6细胞混合培养后,C6细胞不易贴壁,增殖慢。FCM分析显示实验组处于G0/G1期的C6细胞明显多于对照组(χ2=14.77,P<0.01)。MTT试验显示实验组光吸收值低于对照组(t=-11.66,P<0.01)。结论:胚鼠大脑皮层组织可培养出神经干细胞;在体外对胶质瘤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胶质瘤细胞 细胞培养 流式细胞分析
下载PDF
皮肤移植对鸡胚脊髓开放性神经管缺损的保护作用
13
作者 李永财 蔡正华 陈杨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32期7166-7167,i004,共3页
目的:探讨皮肤移植对鸡胚脊髓开放性神经管缺损(openneuraltubede-fects,ONTDs)模型不同胚胎发育时期的病理演变过程及其保护作用。方法:选鸡胚H&H发育等级18~19期为实验对象。手术切开中央管,诱发脊髓ONTDs模型。神经管开放后,实... 目的:探讨皮肤移植对鸡胚脊髓开放性神经管缺损(openneuraltubede-fects,ONTDs)模型不同胚胎发育时期的病理演变过程及其保护作用。方法:选鸡胚H&H发育等级18~19期为实验对象。手术切开中央管,诱发脊髓ONTDs模型。神经管开放后,实验组立即行皮肤移植,对照组不做皮肤移植。随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鸡胚继续分别孵化3,5,7,10d后,比较观察脊髓ONTDs的复原率和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实验组继续孵化3,5,7,10d四个不同发育时期脊髓ONTDs的复原率为87%(13/15),60%(9/15),54%(7/16),88%(14/16),与之相对应的对照组为13%(2/15),0(0/15),0(0/15),20%(3/15),两者比较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4个不同胚胎发育时期间的脊髓ONTDs复原率比较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脊髓ONTDs复原的组织形态学变化基本与正常相同。结论:在鸡胚脊髓ONTDs模型上,皮肤移植能促进脊髓复原为正常组织形态学结构,对脊髓具有保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胚 神经管缺损 皮肤移植 组织形态学
下载PDF
碎片化时间管理培训在外科护士理论学习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4
作者 魏银丽 严红燕 +2 位作者 杨平玉 王芳 汪丽君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2年第22期3450-3454,共5页
目的在新冠肺炎疫情中探索碎片化时间管理培训对外科年轻护士理论学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9月在医院外科就职护士的40名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名。对照组接受常规培训,... 目的在新冠肺炎疫情中探索碎片化时间管理培训对外科年轻护士理论学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9月在医院外科就职护士的40名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名。对照组接受常规培训,观察组接受碎片化时间管理培训。比较两组护士理论考核成绩、临床实践能力考核成绩、培训满意度、教学质量。结果培训前,两组护士理论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观察组理论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前,两组护士实践能力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观察组实践能力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培训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两组护士责任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胜任临床工作能力、与指导教师配合度、自学能力、沟通能力、学习积极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院在培训外科年轻护士工作技能时,可采用碎片化时间管理模式进行培训,相比于常规培训模式,能进一步提升其工作能力,且可得到各护士的认可和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训 外科护士 理论学习 碎片化时间管理 工作能力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4水平与脑组织供血及预后的相关性
15
作者 孟高强 叶涵斌 +1 位作者 马宝君 叶子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65-967,共3页
目的探究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aemorrhage,SAH)患者血清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4(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ase oxidase 4,NOX4)水平与脑组织供血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1... 目的探究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aemorrhage,SAH)患者血清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4(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ase oxidase 4,NOX4)水平与脑组织供血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11月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SAH患者172例。根据改良的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118例和预后不良组54例。对比2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NOX4水平以及其他实验室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SAH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并绘制限制性立方条图分析NOX4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随访90 d结果显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1.25±0.32)分,预后不良组mRS评分(4.68±1.01)分,预后良好组mRS评分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400,P=0.000)。预后不良组高敏C反应蛋白、NOX4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敏C反应蛋白(OR=62.026,95%CI:3.145~1223.130,P=0.007)、世界神经外科联盟(World Federation of Neurosurgical Societies,WFNS)分级Ⅳ~Ⅴ级(OR=70.769,95%CI:2.034~2462.544,P=0.019)、改良Fisher分级(OR=67.663,95%CI:3.206~1427.932,P=0.007)、迟发性脑缺血(OR=4.023,95%CI:1.977~8.186,P=0.000)、NOX4(OR=41.916,95%CI:4.038~43.149,P=0.002)是影响SAH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论高敏C反应蛋白、WFNS分级Ⅳ~Ⅴ级、改良Fisher分级、发生迟发性脑缺血及NOX4表达水平均是影响SAH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并且NOX4水平和患者的预后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NADPH氧化酶4 预后 数据相关性 LOGISTIC模型
下载PDF
基于费曼学习法的O2O教学考核模式在年轻护士心肺复苏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16
作者 姚凯锋 朱笑笑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3期113-117,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费曼学习法的O2O教学考核模式在年轻护士心肺复苏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2年3月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8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心肺复苏常规教学,试验... 目的探讨基于费曼学习法的O2O教学考核模式在年轻护士心肺复苏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2年3月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8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心肺复苏常规教学,试验组实施基于费曼学习法的O2O教学考核模式,教学结束后,通过考试比较两组护士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通过问卷比较两组护士的临床胜任力、职业认同感以及学习满意度。结果实施基于费曼学习法的O2O教学模式后,试验组理论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操作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此教学模式后,试验组的临床胜任力在评判性思维、临床护理、领导力、人际关系、法律伦理实践、专业发展及教育咨询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此教学模式后,试验组的职业认同感在一致感、把握感、患者影响感、自我决定感、自我效力感、有意义感及组织影响感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此教学模式后,试验组学习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费曼学习法的O2O教学模式考核模式在年轻护士心肺复苏培训中的应用,提高护士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增强学习兴趣和职业认同感,并且提高护士对培训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曼学习法 O2O模式 护理教学 心肺复苏 临床胜任力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SLC16A基因家族在低级别胶质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预后价值
17
作者 任冰焱 叶涵斌 +2 位作者 杨娇娇 李亦凡 朱保锋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8期152-155,共4页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溶质运载体16A(SLC16A)基因家族在低级别胶质瘤(LGG)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预后价值。方法使用ONCOMINE、GEPIA、HPA、TCGA、LinkedOmics、GSEA、TIMER等公共数据库研究SLC16A基因家族在LGG中的mRNA表达谱,筛选出差...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溶质运载体16A(SLC16A)基因家族在低级别胶质瘤(LGG)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预后价值。方法使用ONCOMINE、GEPIA、HPA、TCGA、LinkedOmics、GSEA、TIMER等公共数据库研究SLC16A基因家族在LGG中的mRNA表达谱,筛选出差异性表达并影响LGG预后的基因,全面分析其在LGG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诊断和预后价值。结果LGG中SLC16A1、SLC16A3、SLC16A4表达水平高于正常脑组织,且随着肿瘤分期的增长而上升,高表达组总生存期(OS)和无病生存期(DFS)较短。LGG细胞质和细胞膜中可见大量SLC16A1、SLC16A3和SLC16A4蛋白表达。这三种基因与炎症反应、免疫细胞浸润显著相关。结论SLC16A1、SLC16A3和SLC16A4可作为LGG的潜在诊断和预后生物标志物,并通过免疫调控和炎性微环境参与LGG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质运载体16A 生物标志物 低级别胶质瘤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脑外伤术后脑积水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29
18
作者 钱明 王学建 +1 位作者 汪志峰 陈扬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2601-2603,共3页
颅脑外伤为神经外科常见病之一,其发生的主要原因为交通事故及重物砸伤等,脑外伤后常导致患者出现颅内高压,去骨瓣减压是治疗脑外伤后颅内高压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术后患者会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其中颅骨缺损及手术后脑积水形成是... 颅脑外伤为神经外科常见病之一,其发生的主要原因为交通事故及重物砸伤等,脑外伤后常导致患者出现颅内高压,去骨瓣减压是治疗脑外伤后颅内高压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术后患者会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其中颅骨缺损及手术后脑积水形成是去骨瓣减压手术常见的并发症[1]。由于诊断标准的差异,术后脑积水的发生概率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伤 手术时间 骨瓣 颅内高压 颅骨缺损 脑室腹腔分流术 分流管 减压手术 轻度意识障碍 脑室端引流管
下载PDF
高压氧疗法对创伤性脑损伤大鼠氧化应激指标及促/抗炎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8
19
作者 张祥根 王国华 +2 位作者 李永财 王勇 姜正林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73-375,共3页
目的:研究高压氧(HBO)疗法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氧化应激指标及促/抗炎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18只,随机分为3组(n=6):假手术组、损伤对照组和HBO治疗组。采用Feeney法建立大鼠TBI模型,假手术组只开放骨窗,不予打击。HB... 目的:研究高压氧(HBO)疗法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氧化应激指标及促/抗炎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18只,随机分为3组(n=6):假手术组、损伤对照组和HBO治疗组。采用Feeney法建立大鼠TBI模型,假手术组只开放骨窗,不予打击。HBO治疗组大鼠于脑损伤后6h采用动物高压舱,以3ATA压力纯氧治疗60min。所有动物于手术后24h处死,分离脑组织,取伤侧脑半球行组织匀浆,分别测定匀浆上清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NO的含量以及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6、IL-1β及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水平。结果:与损伤对照组相比,HBO治疗使SOD、NO以及IL-10水平升高,同时降低脑内MDA及TNF-α、IL-6、IL-1β的含量。结论:HBO治疗可抑制TBI后自由基的生成,从而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同时,HBO治疗可减少促炎细胞因子的生成,促进抗炎细胞因子的产生,从而可减轻损伤脑组织的炎症反应,有助于减轻TBI后脑组织的继发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创伤性脑损伤 细胞因子 自由基
下载PDF
经天幕裂孔切开术联合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t-PA、PAI-1的影响 被引量:19
20
作者 蔡正华 赵伟 陈佳磊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24期3105-3107,3110,共4页
目的:探究天幕裂孔切开术联合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 目的:探究天幕裂孔切开术联合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治疗组采用天幕裂孔切开术联合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两组术后颅内压变化,并对比治疗前后两组免疫功能及血清t-PA、PAI-1的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治的颅内压和应激性溃疡、脑动脉梗死及脑积水等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两组术后1~7d血清和脑脊液t-PA、PAI-1水平均呈逐渐降低趋势,治疗组术后3d、7d时务低格及脑脊液t-PA、PAI-1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IgG、IgA、IgM水平和CD3^+、CD4^+、CD8^+T淋巴细胞比例明显高于术前,CD4^+/CD8^+值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天幕裂孔切开术联合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疗效确切,对患者免疫功能及t-PA、PAI-1影响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天幕裂孔切开术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 免疫功能 T-PA PAI-1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