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院ICU呼吸机相关真菌性肺炎的护理对策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梅花 《当代临床医刊》 2016年第1期1893-1894,共2页
目的探讨ICU呼吸机相关真菌性肺炎的护理对策。方法以我院ICU呼吸机相关真菌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做好病情观察、通气护理、消毒管理等工作。结果 3例患者未能痊愈,25例患者痊愈,痊愈率达89.29%。结论对呼吸机相关真菌性肺炎患者及... 目的探讨ICU呼吸机相关真菌性肺炎的护理对策。方法以我院ICU呼吸机相关真菌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做好病情观察、通气护理、消毒管理等工作。结果 3例患者未能痊愈,25例患者痊愈,痊愈率达89.29%。结论对呼吸机相关真菌性肺炎患者及时发现真菌感染征象,予以处理,避免引起深部真菌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真菌性肺炎 护理对策
下载PDF
针对性气道护理对重症监护室患者舒适度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
2
作者 周晓玲 邵小燕 +2 位作者 丁菊红 龚亚驰 陆玉梅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4年第1期106-111,共6页
目的探讨针对性气道护理模式在重症监护室(ICU)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医院120例ICU患者,按组间基线资料可比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气道护理。观察两... 目的探讨针对性气道护理模式在重症监护室(ICU)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医院120例ICU患者,按组间基线资料可比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气道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护理干预5 d后的呼吸状况及舒适度,比较其康复进程、导管堵塞情况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5 d后的PaO_(2)水平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CO_(2)水平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5 d后的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GCQ)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ICU治疗时间分别为6.50±1.08 d和7.84±1.50 d,短于对照组的7.22±1.36 d和8.68±1.74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期间的导管堵塞程度较对照组轻,且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气道护理模式可改善ICU患者呼吸状况及舒适度,缩短康复进程,并可减轻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期间导管堵塞程度,降低VAP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道护理 重症监护室 呼吸功能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舒适度
下载PDF
风险等级防控护理对重症肺炎俯卧位通气治疗患者安全性与疗效的影响
3
作者 韩美玲 严颖 +2 位作者 许甜甜 王佳 陆玉梅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526-529,共4页
目的 探究风险等级防控护理在重症肺炎俯卧位通气治疗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抽选南通三院在2018年8月—2023年3月期间收治的81例重症肺炎俯卧位通气治疗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重症监护室护... 目的 探究风险等级防控护理在重症肺炎俯卧位通气治疗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抽选南通三院在2018年8月—2023年3月期间收治的81例重症肺炎俯卧位通气治疗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重症监护室护理措施,观察组41例实施风险等级防控护理措施,于干预前、干预14 d后,对两组患者动脉血气、呼吸力学、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动脉血气、呼吸力学等指标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4 d后,两组动脉血气、呼吸力学指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在动脉血氧分压(PaO2)、肺总量(TLC)、动态顺应性(Cdyn)等指标高于对照组,气道峰值(PIP)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机械通气时间、咳嗽、ICU治疗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营养不良、呼吸机相关肺炎、呼吸衰竭、压力性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风险等级防控护理有助于改善重症肺炎俯卧位通气治疗患者动脉血气、呼吸力学等指标,缩短机械通气、ICU治疗、平均住院时间,降低机体各器官衰竭评分,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俯卧位通气 风险等级 防控护理 动脉血气 呼吸力学 并发症
下载PDF
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及其变化率与ICU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6
4
作者 孙维维 韩旭东 黄晓英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年第5期455-457,457,共3页
目的:研究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及其变化率与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 unit,ICU)脓毒症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入住ICU的脓毒症患者94例,根据预后分为死亡组(25例)和存活组(69例),评... 目的:研究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及其变化率与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 unit,ICU)脓毒症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入住ICU的脓毒症患者94例,根据预后分为死亡组(25例)和存活组(69例),评估两组NLR水平及其变化率与预后的关系。结果:ICU脓毒症患者死亡组和存活组入科时NLR分别为16.69±13.99和16.27±15.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8 h NLR分别为24.31±15.53和12.53±10.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LR变化率分别为0.92±1.57和-0.11±0.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score of acute pathologic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分别为27.00±5.81和19.99±4.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ICU脓毒症患者48 h NLR、NLR变化率与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变化率 预后
下载PDF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与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任轲 韩旭东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872-873,共2页
目的分析我院综合性ICU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病原菌分布构成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经验性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ICU 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需机械通气患者250例,对确诊VAP的96例患者分离到的病原菌进行鉴定、药敏试... 目的分析我院综合性ICU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病原菌分布构成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经验性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ICU 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需机械通气患者250例,对确诊VAP的96例患者分离到的病原菌进行鉴定、药敏试验。结果共培养出病原菌152株,G-杆菌67.76%(103/152)为主,其中前三位分别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G+球菌14.47%(22/152),MRSA是主要革兰阳性菌。真菌13.16%(20/152);药敏试验显示阴性菌对亚胺培南、抗β-内酰胺酶活性的含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有较好的敏感性,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全敏感。结论 G-杆菌仍是VAP最主要的病原菌,以鲍曼不动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最多,细菌耐药率高,混合感染多见,MRSA、真菌感染亦不容忽视。经验性治疗要广覆盖、重拳猛击,尽早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目标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性ICU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病原菌 耐药性
下载PDF
甲状腺功能与ICU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1
6
作者 孙维维 韩旭东 黄晓英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血清甲状腺功能与ICU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入住ICU感染性休克患者51例,根据28 d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23例)和非存活组(28例),评估两组甲状腺功能[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 目的:回顾性分析血清甲状腺功能与ICU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入住ICU感染性休克患者51例,根据28 d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23例)和非存活组(28例),评估两组甲状腺功能[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etraiodothyronine,T4)、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水平与预后关系。结果:感染性休克非存活组的甲状腺功能(TSH、T4、FT4、T3、FT3)分别是(0.22±0.16)μIU/mL、(3.09±0.88)μg/dL、(1.16±0.43)ng/dL、(0.47±0.16)ng/mL、(1.53±0.72)pg/mL;感染性休克存活组的甲状腺功能(TSH、T4、FT4、T3、FT3)是(0.08±0.07)μIU/mL、(4.10±0.89)μg/dL、(1.27±0.56)ng/dL、(0.50±0.16)ng/mL、(1.42±0.46)pg/mL,两者的TSH、T4、FT4、T3、FT3水平皆低,但感染性休克非存活组与存活组相比,有更低水平的T4(P<0.01)和更高水平TSH(P=0.01)。结论:感染性休克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甲状腺功能减退,其T4、TSH水平与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 感染性休克 预后
下载PDF
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ICU心肺复苏患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顾春娟 张晓坤 徐静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第1期102-104,共3页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ICU心肺复苏患者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该科心肺复苏患者33例,接受治疗的时间为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分为两组(2015年观察组和2014年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ICU心肺复苏患者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该科心肺复苏患者33例,接受治疗的时间为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分为两组(2015年观察组和2014年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存活率。结果观察组心肺复苏患者护理后的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心肺复苏患者(P<0.05)。结论给予心肺复苏患者优质护理措施,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ICU 心肺复苏
下载PDF
ICU应用心理护理的措施与效果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韩美玲 张必争 王梅花 《当代临床医刊》 2017年第3期3162-3162,3155,共2页
目的研究ICU应用心理护理的措施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ICU收治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及护理前后的... 目的研究ICU应用心理护理的措施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ICU收治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及护理前后的汉密尔顿抑郁估量表和汉密尔顿焦虑估量表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抑郁估量表和焦虑估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提高ICU患者护理质量有积极促进作用,临床护理效果良好,值得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护理 血液净化 应用效果
下载PDF
ICU病区院内肺部感染病原菌分析
9
作者 孙维维 韩旭东 +1 位作者 徐建如 黄晓英 《交通医学》 2008年第5期574-574,576,共2页
目的:分析ICU病区院内肺部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以便指导早期经验性抗生素治疗。方法:对2007年4月~2008年4月ICU病区76例院内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菌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检出病原菌株84株,其中革兰阴性... 目的:分析ICU病区院内肺部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以便指导早期经验性抗生素治疗。方法:对2007年4月~2008年4月ICU病区76例院内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菌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检出病原菌株84株,其中革兰阴性(G-)细菌48株(57.1%),革兰阳性细菌(G+菌)23株(27.4%),真菌13株(15.5%)。结论:院内肺部感染病原菌以G-菌为主,药敏试验呈多重耐药,临床早期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应选择对G-菌敏感广谱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内肺部感染 病原菌 抗生素 ICU病区
下载PDF
肝移植患者ICU中的整体护理
10
作者 黄慧懿 《工企医刊》 2004年第5期61-62,共2页
2002年5月-2003年8月,我院肝移植病例共7例(男5例,女2例,年龄35岁~49岁,平均年龄4.0岁,均为同种异体移植)。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肝移植 整体护理 ICU 患者 同种异体移植 以病人为中心 平均年龄 效果
下载PDF
ICU综合征的形成原因及护理对策
11
作者 邵小燕 《工企医刊》 2011年第6期66-67,共2页
ICU综合征是指在ICU监护过程中出现的以精神障碍为主,兼有其他伴随病症,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新医疗器械和医药的不断开发,重症疾病诊治水平明显提高而出现的一种新的疾患。ICU综合征是由于普通医学疾病入住ICU而发生的... ICU综合征是指在ICU监护过程中出现的以精神障碍为主,兼有其他伴随病症,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新医疗器械和医药的不断开发,重症疾病诊治水平明显提高而出现的一种新的疾患。ICU综合征是由于普通医学疾病入住ICU而发生的综合征,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功能障碍,由于ICU患者经历的一系列打击所致。ICU综合征与ICU的环境有关,是由于ICU存在的某些因素,如睡眠剥夺、过多的感觉刺激、或单调的生活等导致了这一综合征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综合征 护理对策 急性功能障碍 中枢神经系统 ICU监护 ICU患者 精神障碍 医疗器械
下载PDF
ICU危重患者留置导管的护理与体会
12
作者 丁菊红 杜凤燕 《当代临床医刊》 2016年第6期2718-2718,共1页
目的分析对ICU危重患者留置导管的护理措施与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ICU危重患者留置导管进行科学、系统的护理工作。结果科学、正确、规范的留置导管护理工作,有效降低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充分保证了留置导管在对危重患者治... 目的分析对ICU危重患者留置导管的护理措施与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ICU危重患者留置导管进行科学、系统的护理工作。结果科学、正确、规范的留置导管护理工作,有效降低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充分保证了留置导管在对危重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有效应用。结论我院ICU对危重患者实施留置导管护理工作,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康复速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留置导管 护理
下载PDF
我院ICU院内感染的分析与护理对策
13
作者 陈玉梅 《当代临床医刊》 2016年第3期2274-2274,共1页
目的了解ICU院内感染发生原因,制定相关护理对策,为预防ICU院内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ICU收治的120例患者的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120例患者发生院内感染29例,院内感染发生率24.17%;感染部位前三位依次为... 目的了解ICU院内感染发生原因,制定相关护理对策,为预防ICU院内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ICU收治的120例患者的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120例患者发生院内感染29例,院内感染发生率24.17%;感染部位前三位依次为下呼吸道,泌尿道及皮肤软组织;感染常见危险因素包括呼吸机、泌尿道插管、动静脉插管及手术等。结论 ICU是院内感染高发科室,感染的多发部位及危险因素均与护理行为密切相关,针对原因采取对策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是提高ICU救治成功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院内感染 护理对策
下载PDF
浅谈ICU进修护士的临床带教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小敏 王美兰 《工企医刊》 2011年第4期89-91,共3页
为探讨如何进行ICU进修护士的临床带教,笔者通过对近几年的进修护士进行临床带教,提出带教的重点在于定出带教目标、重视带教老师的选择、制订带教计划、进修护士能力培养和加强检查,是取得良好带教效果的关键。
关键词 ICU 进修 带教
下载PDF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重症患者人工气道建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韩旭东 徐建如 +1 位作者 葛志华 王美兰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10-711,共2页
关键词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 人工气道建立 重症患者 SELDINGER技术 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 ICU患者 床边操作 危重患者
下载PDF
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5
16
作者 黄晓英 徐建如 +3 位作者 韩旭东 王亚东 张素燕 任轲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07-209,共3页
目的评价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对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3—07—2008—06入住重症监护室且资料完整的94例临床诊断VAP患者,以病原学诊断结论为标准,评价CPIS诊断VAP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CPIS在诊断VAP... 目的评价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对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3—07—2008—06入住重症监护室且资料完整的94例临床诊断VAP患者,以病原学诊断结论为标准,评价CPIS诊断VAP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CPIS在诊断VAP中灵敏度73.21%,特异度78.95%,准确度75.53%,假阳性率21.05%,假阴性率26.79%,阳性预告值83.67%,阴性预告值66.67%,约登指数0.52。结论CPIS可协助诊断VAP,其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临床肺部感染评分
下载PDF
垂体后叶素在感染性休克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韩旭东 葛志华 +3 位作者 徐建如 孙维维 王亚东 任柯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63-764,共2页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 休克 垂体后叶素
下载PDF
联合血液净化治疗重型肝炎的护理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美兰 陆玉梅 +2 位作者 顾平 王晓燕 张晓坤 《护士进修杂志》 2012年第2期174-176,共3页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连续血液滤过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与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实施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血液滤过的30例患者临床资料,对87例次治疗前后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氨、凝血象和肝性脑病程度进行比较,并根据相关资料计算治疗前后CT...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连续血液滤过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与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实施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血液滤过的30例患者临床资料,对87例次治疗前后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氨、凝血象和肝性脑病程度进行比较,并根据相关资料计算治疗前后CTP积分、MELD积分和MELD-Na积分的变化情况。治疗过程中,严密监测病情变化,维护内环境稳定;加强血管通路的维护;合理使用抗凝剂,防止体外循环凝血。结果治疗后肝性脑病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血钠显著升高、血氨和总胆红素显著下降,CTP积分、MELD积分以及MELD-Na积分下降明显,30例患者经上述治疗,19例好转后转普通病房,11例死亡。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连续血液滤过治疗重型肝炎,为重型肝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通过有效的护理手段,可使治疗顺利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灌流 联合 连续性血液滤过 重型肝炎 护理
下载PDF
不同抗凝方式CRRT在危重型肾综合征出血热中的应用及护理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美兰 陆玉梅 +2 位作者 谢幸尔 张晓坤 邵小燕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抗凝方式CRRT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护理对策。方法在CRRT治疗时根据患者血小板计数、出血倾向、凝血功能、肝功能等情况,采用无肝素、肝素、枸橼酸等抗凝方式,并根据不同的抗凝方式开展针对性护理。结果无肝素抗凝滤器使用... 目的探讨不同抗凝方式CRRT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护理对策。方法在CRRT治疗时根据患者血小板计数、出血倾向、凝血功能、肝功能等情况,采用无肝素、肝素、枸橼酸等抗凝方式,并根据不同的抗凝方式开展针对性护理。结果无肝素抗凝滤器使用寿命短(5~14 h),但出血风险小;肝素抗凝滤器使用寿命长(21~38 h),但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出血风险;而局部枸橼酸抗凝滤器使用寿命介于两者之间(16~20 h),出血风险也较小,但相对费用较大。结论 CRRT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时应根据患者病情采用个性化抗凝,而有效的病情监测和抗凝护理可以减少或避免出血性并发症的发生,使CRRT发挥最大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RT 肾综合征出血热 不同抗凝方式 护理
下载PDF
以问题为导向的护理干预对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压疮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云 王梅花 张国芹 《辽宁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96-97,106,共3页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导向的护理干预对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压疮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住院治疗的颅脑损伤昏迷患者43例为观察组,另选取本院同期住院治疗的颅脑损伤昏迷患者4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颅脑损伤昏迷患者...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导向的护理干预对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压疮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住院治疗的颅脑损伤昏迷患者43例为观察组,另选取本院同期住院治疗的颅脑损伤昏迷患者4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以问题为导向的护理干预。采用Norton压疮评估量表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期间压疮的发生风险及压疮分期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压疮发生风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共有9例发生压疮,低于对照组压疮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压疮各分期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问题为导向的护理干预可减少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压疮的发生风险,对于预防压疮的形成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昏迷 压疮 预防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