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管腺样囊性癌67例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
1
作者 孙慧 宋昕 +11 位作者 赵若华 蒋宁宁 朱佳仪 丁倩倩 赵学科 范宗民 李爱丽 张冬云 马磊 裘一兵 纪爱芳 王立东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探讨食管腺样囊性癌(EAC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选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食管癌重点开放实验室70万例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和随访(1973至今)大资料库中2001年10月至2023年6月确诊的67例EACC患者,其中男51例,女16例,发... 目的:探讨食管腺样囊性癌(EAC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选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食管癌重点开放实验室70万例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和随访(1973至今)大资料库中2001年10月至2023年6月确诊的67例EACC患者,其中男51例,女16例,发病年龄52~81岁。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行Log-rank检验。采用Cox回归分析EACC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生存状况好于有淋巴结转移者(P<0.05)。有淋巴结转移[HR(95%CI)为3.875(1.607~9.342)]是EACC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淋巴结转移是EACC预后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腺样囊性癌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下载PDF
某医专临床医学专业开设《细胞病理学》选修课现状探析
2
作者 吴红芳 张海燕 +3 位作者 王静 张冬云 魏严 李玲 《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2期31-32,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临床医学专业细胞病理学选修课的开展现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20名选修细胞病理学课程的临床专业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调查表明,多数学生选修细胞病理学这门课程前不了解所选课程是干什么的,只是为... 目的探讨分析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临床医学专业细胞病理学选修课的开展现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20名选修细胞病理学课程的临床专业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调查表明,多数学生选修细胞病理学这门课程前不了解所选课程是干什么的,只是为了修满学分,只有少部分学生是为了扩大知识面;学习完课程后,学生对授课时间及内容的安排、老师的授课方式、讲课态度及职业水平等均较满意,通过学习认识到选修细胞病理学对自己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是有帮助的,认为课设细胞病理学选修课是很有必要,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尚存在一些问题,希望细胞病理学选修课能不断完善并持续开展下去。结论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临床医学专业细胞学选修课的开课时间、理论课与实践课比例、课程内容及授课老师安排均比较合理,符合学生及社会需求,可以继续开展并在兄弟院校推广,但需要不断进行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细胞病理学 选修课 满意度 临床医学 现状探析
下载PDF
高职临床医学专业《细胞病理学》课程体系构建初探
3
作者 吴红芳 张冬云 +2 位作者 魏严 王静 李玲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9期99-102,共4页
目的分析针对高职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开展细胞病理学选修课的必要性,并进行细胞病理学课程体系的构建,评价实施效果。方法由病理教研室骨干教师和临床医学系主管教学领导组成核心团队,查阅文献并组织研讨会明确在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中... 目的分析针对高职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开展细胞病理学选修课的必要性,并进行细胞病理学课程体系的构建,评价实施效果。方法由病理教研室骨干教师和临床医学系主管教学领导组成核心团队,查阅文献并组织研讨会明确在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中开设细胞病理学选修课的必要性并构建课程体系,采用自制问卷评价课程开设效果。结果通过讨论决定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开设细胞病理学选修课,对2017级和2018级选修学生实施2期授课后问卷调查显示选修学生认为开设这门选修课很有必要,97.5%的学生通过考核,85.0%的学生考核成绩达优秀。结论在高职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开设细胞病理学选修课具有可行性,可以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细胞病理学知识的了解和应用,甚至可以拓宽高职专业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就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临床专业 细胞病理学 必要性 课程 教育
下载PDF
食管黏液表皮样癌86例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
4
作者 赵若华 宋昕 +18 位作者 赵学科 秦富强 李爱丽 王献增 王五洲 郭威 李吉林 马磊 徐全晓 孙慧 蒋宁宁 丁倩倩 朱佳仪 李秀敏 鲍启德 库建伟 张冬云 纪爱芳 王立东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探讨食管黏液表皮样癌(EME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选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食管癌重点开放实验室70万例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和随访(1973至今)大资料库中2001年1月至2020年12月确诊的86例原发性EMEC患者,男60例,... 目的:探讨食管黏液表皮样癌(EME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选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食管癌重点开放实验室70万例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和随访(1973至今)大资料库中2001年1月至2020年12月确诊的86例原发性EMEC患者,男60例,女26例,年龄44~78岁。采用Kaplan-Meier法生存曲线并行Log-rank检验;采用Cox回归分析EMEC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有、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年龄≥65岁和<65岁患者生存曲线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结果显示年龄≥65岁[HR(95%CI)为2.357(1.300~4.274)]和有淋巴结转移[HR(95%CI)为2.262(1.275~4.012)]是EME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和淋巴结转移是EMEC预后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黏液表皮样癌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下载PDF
食管单纯腺癌和腺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
5
作者 蒋宁宁 钟侃 +26 位作者 宋昕 赵学科 魏梦霞 王苒 韩雪娜 丁倩倩 孙慧 赵若华 朱佳仪 张占阳 秦富强 李爱丽 王献增 王五洲 郭威 李吉林 马磊 徐全晓 罗宏 杨声坤 谢伟 李秀敏 鲍启德 库建伟 张冬云 纪爱芳 王立东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2,共5页
目的:探讨食管单纯腺癌和食管腺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食管癌重点开放实验室70万例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和随访(1973年至今)大资料库中选取5 282例食管单纯腺癌、1 988例食管腺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 目的:探讨食管单纯腺癌和食管腺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食管癌重点开放实验室70万例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和随访(1973年至今)大资料库中选取5 282例食管单纯腺癌、1 988例食管腺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Kaplan-Meier法绘制两组的生存曲线并行Log-rank检验。采用Cox回归分析食管单纯腺癌和腺鳞癌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食管单纯腺癌中男性,年龄≥60岁,常住地为食管癌低发区,无肿瘤家族史,肿瘤中高分化,肿瘤位于胸下段,有淋巴结转移,TNM分期Ⅲ、Ⅳ期的占比高于食管腺鳞癌(P<0.05)。食管单纯腺癌与腺鳞癌生存曲线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男性,年龄≥60岁,TNM分期Ⅲ、Ⅳ期,手术切缘不净是食管单纯腺癌和腺鳞癌预后的危险因素[HR(95%CI)分别为1.168(1.021~1.336)、1.462(1.297~1.647)、1.605(1.432~1.799)、1.427(1.136~1.793)]和[1.187(1.033~1.364)、1.416(1.241~1.661)、1.333(1.170~1.518)、1.311(1.009~1.703)]。结论:性别、年龄、TNM分期、手术切缘情况是食管单纯腺癌和腺鳞癌预后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单纯腺癌 食管腺鳞癌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下载PDF
情景教学结合Sandwich在病理学实验课中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婷 《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7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情景教学结合Sandwich在病理学实验课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2016级临床医学专业1、2班为研究对象,1班为对照组,2班为实验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实验组采取情景教学结合Sandwich教学,采取问卷调查和课堂考试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实... 目的探讨情景教学结合Sandwich在病理学实验课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2016级临床医学专业1、2班为研究对象,1班为对照组,2班为实验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实验组采取情景教学结合Sandwich教学,采取问卷调查和课堂考试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实验组在改进教学方法、调动学习积极性、调动学习主动性、培养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及活跃课堂气氛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情景教学结合Sandwich可以提升病理学实验课的教学效果,有利于专科院校培养全方位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实验课 专科院校 情景教学 Sandwich教学法 教学效果 评价
下载PDF
657例乳腺病变快速冰冻切片病理诊断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符宝敏 谭红文 《医学信息(手术学分册)》 2008年第12期1100-1102,共3页
目的探讨快速冰冻切片在乳腺病变诊断中的临床意义及延迟诊断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4年1月~2008年12月657例乳腺手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的病理诊断资料。结果657例乳腺病变冰冻切片中,确诊病例643例(97.87%),延迟诊断14例(2.13%)... 目的探讨快速冰冻切片在乳腺病变诊断中的临床意义及延迟诊断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4年1月~2008年12月657例乳腺手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的病理诊断资料。结果657例乳腺病变冰冻切片中,确诊病例643例(97.87%),延迟诊断14例(2.13%),无误诊病例。643例确诊病例中,恶性肿瘤394例(61.28%),良性肿瘤78例(12.13%),非肿瘤性病变171例(26.59%)。结论充分肯定快速冰冻切片在乳腺病变诊断中的意义;当冰冻切片中良恶性难以确定时,延迟诊断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冻切片 病理诊断 乳腺病 分析
下载PDF
婚育因素对不同病理分期的中国女性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影响
8
作者 李自军 张冬云 《中国医学工程》 2016年第2期107-108,共2页
目的探讨婚育因素对不同病理分期的中国女性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影响。方法5 785例女性食管癌患者经组织病理学证实为食管鳞状细胞癌且有详实婚育史记录及完整临床病理资料。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及COX生存分析模型分析婚育因素对女... 目的探讨婚育因素对不同病理分期的中国女性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影响。方法5 785例女性食管癌患者经组织病理学证实为食管鳞状细胞癌且有详实婚育史记录及完整临床病理资料。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及COX生存分析模型分析婚育因素对女性食管鳞癌患者预后影响。结果对病理分期为II期的女性来说,绝经后女性预后差于绝经前期女性(RR,0.77;95%CI,0.66~0.90);怀孕次数多的II期女性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预后较好(RR,1.60;95%CI,1.22~2.09)。结论怀孕次数和经期状态是病理II期的中国女性食管鳞癌患者术后预后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婚育因素 经期状态 女性 生存
下载PDF
胆囊结石患者487例临床病理分析
9
作者 符攀峰 吴红芳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3期113-113,115,共2页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与胆囊癌发生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487例手术切除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结果:487例均伴程度不等的慢性炎性改变,伴黏膜上皮单纯性增生296例(60.8%),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72例(14.8%),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19例(3...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与胆囊癌发生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487例手术切除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结果:487例均伴程度不等的慢性炎性改变,伴黏膜上皮单纯性增生296例(60.8%),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72例(14.8%),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19例(3.9%),伴胆囊癌12例(2.4%)。结论:胆囊结石是胆囊癌的常见直接诱发因素之一,预防、早期发现和合理治疗胆囊结石是降低胆囊癌的发生率的重要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胆囊癌 临床病理
下载PDF
婚育因素对中国女性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生存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冬云 刘冉 +7 位作者 库建伟 刘安丽 赵学科 张朋 王静 李寅 吴红芳 王立东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5年第22期3517-3525,共9页
目的:探讨婚育因素对中国女性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后生存预后影响.方法:12041例女性食管癌患者信息均来自河南省食管癌重点开放实验室食管癌数据库,患者均经组织病理学证实为食管鳞状细胞癌且有翔实婚育史记录及完整临床病理资料.通过... 目的:探讨婚育因素对中国女性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后生存预后影响.方法:12041例女性食管癌患者信息均来自河南省食管癌重点开放实验室食管癌数据库,患者均经组织病理学证实为食管鳞状细胞癌且有翔实婚育史记录及完整临床病理资料.通过调查问卷、家访、电话问询方式进行患者生存随访.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及Cox生存分析模型分析不同婚育因素对女性食管鳞癌患者预后影响.结果:校正年龄、职业、吸烟、饮酒、体质量指数和肿瘤病理分期等可能混杂因素后Cox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怀孕次数多女性预后较好(RR=1.49,95%CI:1.16-1.92),分层分析发现该生存优势也存在于高发区女性(RR=1.41,95%CI:1.03-1.86)及食管癌家族史阴性女性(RR=1.21,95%CI:1.04-1.41).绝经前期女性预后明显优于围绝经期和绝经后期女性患者(P=0.00),尤其是来自于高发区(RR=0.73,95%CI:0.62-0.86)和家族史阴性绝经前期女性(RR=0.70,95%CI:0.58-0.85).结论:怀孕次数和经期状态可能是中国女性食管鳞癌患者术后预后影响因素,怀孕次数多女性及绝经前期女性患者术后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婚育因素 经期状态 女性 生存
下载PDF
Livin阳性乳腺癌中细胞周期调控相关蛋白的变化 被引量:2
11
作者 孟晓红 焦凤娟 孟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48-250,255,共4页
目的探讨Livin阳性乳腺癌中细胞周期调控相关蛋白的变化,以初步明确Livin对细胞周期调控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Livin在45例乳腺癌中的表达,利用Western blot法检测45例乳腺癌中Cyclin D、Cyclin A、Cyclin E的表达... 目的探讨Livin阳性乳腺癌中细胞周期调控相关蛋白的变化,以初步明确Livin对细胞周期调控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Livin在45例乳腺癌中的表达,利用Western blot法检测45例乳腺癌中Cyclin D、Cyclin A、Cyclin E的表达。结果 45例乳腺癌中Livin阳性率为75.56%(34/45)。Livin阳性乳腺癌中,Cyclin A的阳性率为88.23%(30/34),而在Livin阴性乳腺癌中,Cyclin A的阳性率为54.55%(6/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ivin阳性乳腺癌中,Cyclin D的阳性率为61.76%(21/34),而Livin阴性乳腺癌中,Cyclin D的阳性率为81.82%(9/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Livin阳性乳腺癌中,Cyclin E的阳性率为82.35%(28/34),而在Livin阴性乳腺癌中,Cyclin E的阳性率为45.46%(5/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织中Livin与Cyclin A、Cyclin E蛋白表达显著相关(P<0.05)。结论 Livin蛋白在乳腺癌中表达上调,提示其可能在促进乳腺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Livin表达可导致Cyclin A和Cyclin E表达上调,而对Cyclin D表达作用不明显,提示Livin除了抗细胞凋亡作用外,还可能通过引起细胞周期调控紊乱促进乳腺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LIVIN CYCLIN D CYCLIN A CYCLIN E
下载PDF
颅脑外伤合并脑血管损害的机制探讨 被引量:2
12
作者 符宝敏 谭红文 马进显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9年第7期50-52,共3页
目的了解颅脑损伤合并脑血管损害的形成机制,为病情判断、治疗及后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手术中病理观察、尸检、脑血管数字减影(DSA)、CT造影(CTA、CTV)、核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分析,研究其特征,并与X光片(CR)、CT等对照。结果... 目的了解颅脑损伤合并脑血管损害的形成机制,为病情判断、治疗及后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手术中病理观察、尸检、脑血管数字减影(DSA)、CT造影(CTA、CTV)、核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分析,研究其特征,并与X光片(CR)、CT等对照。结果发现各种外伤后脑血管损伤共121例,其中颈动脉损伤45例,与颅底骨折相伴;静脉窦损伤21例,与颅骨骨折相伴;外伤性硬膜下血肿并桥静脉损伤20例;Will氏环周围动脉损伤10例,均伴有不同程度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底骨折8例,颅内血肿术中发现小动脉分叉出血6例,纵裂出血后大脑前动脉动脉瘤形成4例,大脑中动脉损伤7例。结论颅脑损伤后血管遭受机械力损害主要表现为骨折片刺伤或少数锐器直接刺伤,骨折震动移位撕裂,脑震荡移位血管分叉或汇合处牵拉断裂,脑组织震荡摆动致血管于颅内硬膜反折处切割损伤。而脑血管损伤的后果,有出血所致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从伤口及耳鼻等体腔大出血、血管闭塞和假性动脉瘤形成5种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脑血管损害 机制分析
下载PDF
大鼠脑创伤模型中Leptin蛋白表达的时间依从性变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婷 宋宇 魏志玄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8年第4期349-352,共4页
目的研究创伤性脑损伤大鼠模型的脑组织中,Leptin蛋白表达的时间依从性变化,并探讨其与炎症细胞因子(IL-6、IL-1β、TNF-α)之间的关系。方法选用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采用自由落体打击法制作大鼠脑挫裂伤模型,应用随机数字表进行完全随... 目的研究创伤性脑损伤大鼠模型的脑组织中,Leptin蛋白表达的时间依从性变化,并探讨其与炎症细胞因子(IL-6、IL-1β、TNF-α)之间的关系。方法选用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采用自由落体打击法制作大鼠脑挫裂伤模型,应用随机数字表进行完全随机化分组,把大鼠分为对照组、中型脑损伤组、重型脑损伤组。于模型制作成功后第1、3、5天处死大鼠,制备脑组织匀浆,采用ELSISA的方法对标本细胞因子(IL-6、IL-1β、TNF-α)及Leptin蛋白均进行检测。结果中型脑损伤组,脑损伤后第1天,脑组织中的IL-6、IL-1β、TNF-α和Leptin的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高(P<0.05),第3、5天回归至对照组水平,IL-6、IL-1β、TNF-α和Leptin之间明显相关。重型脑损伤组,脑损伤后第1天,脑组织中的IL-6、IL-1β、TNF-α的浓度明显增高(P<0.05),第3天、5天回归至对照组水平,而Leptin在脑损伤后第1天明显降低,第5天升至对照组水平,和IL-6、IL-1β、TNF-α之间无显著相关。结论 Leptin的表达水平与脑损伤的程度有关,在重型脑损伤的炎症反应早期Leptin蛋白的释放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脑损伤 炎症因子 Leptin蛋白 时间依从性 大鼠
下载PDF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综合疗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要建超 王悦 《青岛医药卫生》 2009年第3期210-211,共2页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58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28例,单用西药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11例,有效1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治愈7...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58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28例,单用西药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11例,有效1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治愈7例,有效1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1.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综合疗法 临床治疗 疗效
下载PDF
程序性死亡受体-1在人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7
15
作者 孙莉 刘安丽 +3 位作者 库建伟 魏严 刘松 张冬云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817-1819,共3页
目的观察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癌组织中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表达,探讨其与患者预后关系。方法225例ESCC组织蜡块分组为短期生存(ss)、超长期生存(ULS)、癌旁对照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IHC)法检测组织中PD-1表达;采... 目的观察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癌组织中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表达,探讨其与患者预后关系。方法225例ESCC组织蜡块分组为短期生存(ss)、超长期生存(ULS)、癌旁对照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IHC)法检测组织中PD-1表达;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确定差异显著性;Kaplan—Meier分析、Cox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PD-1蛋白表达与患者预后关系。结果不同组别患者PD-1蛋白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D-1SS组=45,PD-1ULS组=27,PD-1对照组=10,X2=61.307,P〈0.05],且与肿瘤浸润深度(X2=9.442,P〈0.01)、淋巴结有无转移(r=8.599,P〈0.05)有关;生存分析显示PD-1阴性表达者预后好于阳性表达者(PD-1(-)=41,PD-1(+)=47,PD-1(。)=25,X2=14.155,P〈0.01);但其不是患者预后独立影响因素[相对危险度(RR)=1.44;95%可信区间(CI):1.01—2.06;P〉0.05]。结论PD.1蛋白表达与ESCC患者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有无转移及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程序性死亡受体-1 预后
原文传递
人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TIM-3表达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冬云 陆蒂青 +2 位作者 刘安丽 范宗民 王立东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35-36,45,共3页
目的观察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T细胞免疫球蛋白结构域分子3(TIM-3)表达,结合患者预后进行分析。方法收集豫北安阳肿瘤医院、南阳中心医院等河南食管癌高发区医院病理科存档的1994-2014年手术切除、石蜡包埋食管癌及癌旁组织蜡块22... 目的观察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T细胞免疫球蛋白结构域分子3(TIM-3)表达,结合患者预后进行分析。方法收集豫北安阳肿瘤医院、南阳中心医院等河南食管癌高发区医院病理科存档的1994-2014年手术切除、石蜡包埋食管癌及癌旁组织蜡块225例,免疫组织化学方法(IHC)检测生存期<5年组、≥5年组共150例食管癌及75例癌旁组织中TIM-3子表达;Kaplan-Meier(K-M)法分析TIM-3表达与患者预后关系。结果生存期<5年组≥5年组、癌旁对照组间TIM-3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M-3蛋白表达与患者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TIM-3表达与患者预后无关,P>0.05。结论阳性淋巴结转移者TIM-3表达增强;TIM-3不是患者预后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T细胞免疫球蛋白结构域分子-3 预后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