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APP-A的表达及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慧 李海剑 +3 位作者 高传玉 毛绍芬 陶雅非 任东升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2488-2490,2493,共4页
目的探讨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的表达及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以下简称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来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98例(观察组),根据冠脉造影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单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选... 目的探讨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的表达及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以下简称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来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98例(观察组),根据冠脉造影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单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选取同期来该院健康体检者98例(对照组),分别于患者就诊时和对照组体检时抽取静脉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PAPP-A的蛋白水平,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PAPP-A基因的IVS6+95多态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外周血PAPP-A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多支病变组患者外周血PAPP-A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患者(P<0.05)。外周血PAPP-A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PAPP-A基因IVS6+95位点存在3种基因型,包括CG杂合型、CC纯合型和GG纯合型。其中多支病变患者CC纯合型位点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患者(P<0.05)。结论 PAPP-A蛋白水平及IVS6+95多态性与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存在密切关系,CC基因型患者可能是冠心病患者遗传易感性基因标志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 基因多态性 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下载PDF
来氟米特联合氯吡格雷治疗IgA肾病的疗效及可行性 被引量:9
2
作者 李海剑 程根阳 +4 位作者 肖静 刘栋 陶雅非 刘慧 赵占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3260-3263,共4页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来氟米特和氯吡格雷治疗Ig A肾病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将原发Ig A肾病患者84例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第1组):缬沙坦;试验组:第2组:缬沙坦+氯吡格雷;第3组:缬沙坦+来氟米特;第4组:缬沙坦+氯吡格雷+来氟米特。随访48周,监...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来氟米特和氯吡格雷治疗Ig A肾病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将原发Ig A肾病患者84例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第1组):缬沙坦;试验组:第2组:缬沙坦+氯吡格雷;第3组:缬沙坦+来氟米特;第4组:缬沙坦+氯吡格雷+来氟米特。随访48周,监测4组患者24 h尿蛋白下降幅度及血清肌酐和肾小球滤过率的变化,同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84例患者,治疗过程中24 h尿蛋白量均呈现下降趋势,自治疗的第8周开始出现组间统计学差异(P<0.05),48周随访结束时,第3、4组尿蛋白下降更为明显,分别为61.48%和67.23%。随访结束时,第1组和第2组患者血清肌酐水平较入组时显著升高,同时,第1、2组肾小球率过滤下降明显(P<0.05)。结论 :来氟米特联合氯吡格雷治疗Ig A肾病,可降低尿蛋白,延缓肾功能恶化,且不良反应较少,为临床防治Ig A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沙坦 来氟米特 氯吡格雷 IGA肾病
下载PDF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对血管紧张素Ⅱ介导的肾小球纤维化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海剑 程根阳 +4 位作者 刘栋 肖静 陶雅非 刘慧 赵占正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3239-3242,共4页
目的探讨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肾小球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肾小球系膜细胞株HMC,取第三代培养细胞用作实验研究,探讨Ang-Ⅱ对SREBP-1表达刺激的最佳浓度及作用时间。随后采用该时... 目的探讨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肾小球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肾小球系膜细胞株HMC,取第三代培养细胞用作实验研究,探讨Ang-Ⅱ对SREBP-1表达刺激的最佳浓度及作用时间。随后采用该时间点和剂量的AngⅡ,将细胞分组为:正常对照组、Ang-Ⅱ组、Ang-Ⅱ+fatostatin组、Ang-Ⅱ+氯沙坦组。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Ⅲ型胶原(COLⅢ)、纤维连接蛋白(FN)、SREBP-1和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的mRNA相对表达量。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CTGF、COLⅢ、TGF-β_1、FN和SREBP-1的蛋白表达量。结果Ang-Ⅱ对SREBP-1表达刺激的最佳浓度及作用时间为100 nmol/L和3 h。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ng-Ⅱ组能够促进HMC中CTGF、COLⅢ、FN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ng-Ⅱ组相比,Ang-Ⅱ+fatostatin组、Ang-Ⅱ+氯沙坦组中CTGF、COLⅢ、TGF-β_1、FN和SREBP-1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ng-Ⅱ通过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AT1)激活SREBP/SREBP裂解激活蛋白(SCAP)信号途径,引起TGF-β_1表达增加,进而导致肾小球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 转化生长因子-Β1 肾小球纤维化
下载PDF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急救及治疗效果评价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星 《中国医学工程》 2015年第8期105-105,107,共2页
目的总结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急救措施及治疗方法,对救治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4月我科所收治的7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进行接诊急救及后期治疗等一系列救治措施,观察评价治疗效... 目的总结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急救措施及治疗方法,对救治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4月我科所收治的7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进行接诊急救及后期治疗等一系列救治措施,观察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74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过急救治疗,41例痊愈出院,25例好转,8例死亡,治疗总有效率89.19%。结论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尽早救治和科学对症治疗,可有效降低心肌梗死病死率;早期的急救措施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后期住院治疗获得有利病情条件,对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心肌梗死 临床急救
下载PDF
罗格列酮对环孢素A早期肾损伤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
5
作者 程根阳 李海剑 +6 位作者 刘慧 肖静 刘栋 陶雅非 任东升 赵占正 刘章锁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5年第10期599-603,共5页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环孢素A(Cyclosporine,CsA)早期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南阳市中心医院经肾活检确诊的膜性。肾病患者6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罗格列酮干预组(干预...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环孢素A(Cyclosporine,CsA)早期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南阳市中心医院经肾活检确诊的膜性。肾病患者6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罗格列酮干预组(干预组)。对照组30例,服用常规量激素泼尼松1mg·kg-1·d-1,环孢素胶囊2~3mg·kg-1·d-1;干预组3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罗格列酮片4mg/d。分别在服用罗格列酮前、服用后第3、6个月时检测患者动脉压、组织型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尿82微球白蛋白(β2-microspheres,β2-MG)、禁水12h尿渗透压数值。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和干预组治疗后第3个月的血清TIMP-1分别为(248.1±48.6)ng/ml和(179.4±38.2)ng/ml,尿胆-MG分别为(253.2±39.7)μg/L和(190.8±35.4)μg/L,动脉压分别为(115.8±10.3)mmHg和(101.5±8.7)mmHg,2组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第3个月时,对照组和干预组禁水12h尿渗透压分别为(542.6±79.3)mosm/L和(615.4±68.7)mosm/L,2组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后第6个月时,对照组和干预组血清TIMP-1分别为(401.3±52.1)ng/ml和(212.7±43.6)ng/ml,尿β2-MG分别为(382.7±41.2)μg/L和(221.3±36.7)μg/L,2组均高于治疗后第3个月(P〈0.05),呈时间依赖性。治疗后第6个月时,对照组和干预组动脉压分别为(128.6±8.9)mmHg和(114.4±12.6)mmHg,均高于治疗后第3个月(P〈0.05);治疗后第6个月时,对照组和干预组禁水12h尿渗透压分别为(461.3±62.7)mosm/L和(531.2±72.6)mosm/L,均低于治疗后第3个月(P〈0.05)。干预组与同时间段的对照组比较,血清TIMP-1、尿β2-MG和动脉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禁水12h尿渗透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sA能够上调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TIMP-1和尿β2-MG表达,使患者动脉压升高,禁水12h尿渗透压下降。罗格列酮可以明显降低CsA诱导的血清TIMP-1和尿β2-MG的表达,改善CsA导致的动脉压升高和尿渗透压下降,减少CsA导致的患者高血压和肾脏间质小管纤维化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格列酮 环孢素A 肾病综合征 肾脏损伤
下载PDF
川芎嗪对心肌微循环状态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石淼 《黑龙江医药》 CAS 2018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探究川芎嗪联合前列地尔对冠心病(CHD)患者心肌微循环状态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1月1日~2017年5月1日本院收治的120例CH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静脉注射,观察组在对... 目的:探究川芎嗪联合前列地尔对冠心病(CHD)患者心肌微循环状态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1月1日~2017年5月1日本院收治的120例CH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静脉注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川芎嗪静脉注射,比较两组治疗后血生化指标[血清一氧化氮(NO)、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栓素β2(TXβ2)]、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最大血小板聚集率]及冠状动脉TIMI血流分级与心肌灌注(TMPG)分级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NO、VEGF水平显著较高,TXβ2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较低(P<0.05);再次行CAG检查患者中,观察组TIMI分级为Ⅱ级和Ⅲ级及TMPG分级为Ⅱ级和Ⅲ级的患者显著少于对照组,TIMI分级为0级和Ⅰ级及TMPG分级为0级和Ⅰ级的患者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嗪联合前列地尔治疗CHD,可以显著改善患者心肌微循环状态及血液流变学紊乱,降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产生风险,值得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前列地尔 冠心病 心肌微循环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血液浓缩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
7
作者 王晨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26-630,共5页
目的评估血液浓缩对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因急性呼吸困难在我院ICU急救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482例,测定患者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白蛋白、总蛋白、血清肌酐(cr)及B型尿钠肽(BNP)水平,评估... 目的评估血液浓缩对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因急性呼吸困难在我院ICU急救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482例,测定患者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白蛋白、总蛋白、血清肌酐(cr)及B型尿钠肽(BNP)水平,评估血液浓缩与非血液浓缩患者、早发(发生时间≤4d)与晚发(发生时间〉4d)血液浓缩患者预后的差异;采用Cox比例危险模型评估血液浓缩与病死率、再住院治疗的相关性。结果共有185例(38.4%)患者发生血液浓缩,其中早发血液浓缩84例,晚发血液浓缩101例。与非血液浓缩患者比较,血液浓缩患者在出院时BNP水平降低值[(-319.3±49.4)pg/mLVS.(-196.0±26.3)pg/mL,P=0.004]与体质量降低值[(-2.4±0.5)kgVS.(-1.7±0.3)kg,P=0.008]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乐血液浓缩患者有明显的淤血减轻迹象。与非血液浓缩患者比较,血液浓缩患者肾功能恶化发生率显著提高(36.8%VS.27.6%,P=0.035)。Cox回归分析表明,血红蛋白(OR=0.95,95%C10.93~0.98,P〈0.001)、总蛋白(OR=0.94,95%C10.92—0.96,P〈0.001)、白蛋白(OR=0.93,95%C10.91~0.96,P〈0.001)水平与患者住院期间的血液浓缩发生率呈负相关。mL液浓缩与患者90d病死率下降(HR=0.60,95%C10.38~0.96,P=0.013)显著相关,晚发血液浓缩与90t1病死率下降显著相关(HR:0.41,95%C10.19~0.90。P=0.037)。结论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液浓缩是一种容易测量且廉价的病理生理信号,并与较低的病死率相关,而晚发血液浓缩与病死率下降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浓缩 预后 红细胞比容(HCT) 急性心力衰竭(AHF)
下载PDF
AMI发生心脏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
8
作者 石淼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7年第24期4639-4641,共3页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生心脏破裂(CR)的独立危险因素。对诊治的70例AMI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超声心动图及心包穿刺或病理检查结果将发生CR患者纳入CR组(n=20),未发生CR组纳入对照组(n=50),对比两组临床资料,并采用Logistic回归性...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生心脏破裂(CR)的独立危险因素。对诊治的70例AMI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超声心动图及心包穿刺或病理检查结果将发生CR患者纳入CR组(n=20),未发生CR组纳入对照组(n=50),对比两组临床资料,并采用Logistic回归性分析探究AMI发生CR的独立危险因素。CR组女性例数、患者年龄、前壁梗死例数、初发AMI例数、收缩压及血肌酐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白蛋白、红细胞压积、左心室射血分数及早期成功灌注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前壁梗死、合并高血压史、白蛋白水平较低、红细胞压积水平较低及早期未成功灌注是AMI发生CR的独立危险因素。女性、前壁梗死、合并高血压史、白蛋白水平较低、红细胞压积水平较低及早期未成功灌注的AMI患者更易发生CR,应针对以上危险因素进行积极有效的预防,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脏破裂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感染部位与病原菌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刘慧 李海剑 +2 位作者 李玉东 陶雅非 毛绍芬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45-1046,1058,共3页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感染部位及感染病原菌分布,为预防控制患者的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5月于心血管内科治疗的67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不同部位的感染率,同时分析感染病原菌分布,研究中的数据采用SPSS17....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感染部位及感染病原菌分布,为预防控制患者的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5月于心血管内科治疗的67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不同部位的感染率,同时分析感染病原菌分布,研究中的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70例住院患者中发生23例医院感染,感染率为3.43%,其中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分别占34.78%和30.43%,高于其他部位;共分离出病原菌2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真菌各17、8、2株,分别占62.96%、29.63%、7.41%,而革兰阴性菌中的肺炎克雷伯菌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菌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以呼吸道感染所占比例较高,其中又以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率相对较高,应给予充分的重视及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内科 住院患者 感染部位 病原菌
原文传递
氨氯地平对缺血再灌注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慧 李海剑 +3 位作者 高传玉 李玉东 陶亚非 毛绍芬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1304-1306,1321,共4页
目的研究氨氯地平抑制缺血再灌注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方法 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实验组,每组10只。模型组及实验组,通过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作心肌缺血再灌注(MIRI)模型。假手术组及模型组,于术后腹腔注射... 目的研究氨氯地平抑制缺血再灌注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方法 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实验组,每组10只。模型组及实验组,通过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作心肌缺血再灌注(MIRI)模型。假手术组及模型组,于术后腹腔注射0.9%NaCl 5 m L;实验组,腹腔注射2 mg·kg^(-1)氨氯地平5 m L,连续灌胃给药7 d。以流式双染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用免疫印迹法分析心肌组织中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蛋白表达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通路的激活状况,以分光光度法检测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 3)活性。结果与假手术组的早期凋亡率(2.34±0.35)%及晚期细胞凋亡率(3.58±0.39)%比较,模型组早期凋亡率(15.69±1.14)%及晚期细胞凋亡率(24.74±2.56)%显著提高(P<0.05)。假手术组的Bax表达量为(0.18±0.01)、Caspase 3活性为(1.00±0.10),模型组的Bax表达量(0.62±0.06)及Caspase 3活性(3.98±0.18)显著提高(P<0.05);假手术组的Bcl-2表达量为(0.99±0.10)、PI3K表达量为(0.89±0.06),模型组的Bcl-2表达量为(0.14±0.01)及PI3K表达量为(0.18±0.01)显著下调(P<0.05);假手术组的AKT磷酸化水平为(0.95±0.10),模型组的AKT磷酸化水平为(0.13±0.01)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的早期凋亡率(5.23±0.13)%,晚期细胞凋亡率(8.09±0.35)%;实验组的Caspase 3活性(1.47±0.14),实验组能扭转此变化(P<0.05)。结论氨氯地平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能抑制缺血再灌注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氯地平 缺血再灌注 心肌细胞凋亡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关系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慧 李海剑 +4 位作者 高传玉 李玉东 毛绍芬 陶雅非 任东升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50-953,共4页
目的:研究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的冠状动脉侧支循环(CCC)形成与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的关系。方法: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和河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NSTEMI患者120例,采用Retrop分级方法,对CCC进行分级,分为CCC不良组(70例)和CCC... 目的:研究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的冠状动脉侧支循环(CCC)形成与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的关系。方法: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和河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NSTEMI患者120例,采用Retrop分级方法,对CCC进行分级,分为CCC不良组(70例)和CCC良好组(50例)。RDW值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结果:CCC不良组RDW水平显著高于CCC良好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DW、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无梗死前心绞痛是不良CCC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在NSTEMI患者中,高RDW,高CK-MB、无梗死前心绞痛是不良CCC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分布宽度 冠状动脉侧支循环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原文传递
葛根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星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5年第18期27-28,共2页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9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硝酸甘油静脉滴注、β受体阻滞剂和钙离子拮抗剂等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葛根素400 mg静脉滴注...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9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硝酸甘油静脉滴注、β受体阻滞剂和钙离子拮抗剂等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葛根素400 mg静脉滴注,1次/d,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4,P<0.05)。结论葛根素可有效改善心肌缺血,缓解心绞痛临床症状,提高患者运动耐受力,减少心绞痛发作,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不稳定型 葛根素 治疗 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