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关节突截骨导引技术在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髓核减压术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谢宗鹏 余攀 +2 位作者 叶向阳 乔宗瑞 张印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1期137-141,共5页
目的分析上关节突截骨导引技术在经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手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该科2019年3月~2020年3月开展PTED手术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 目的分析上关节突截骨导引技术在经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手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该科2019年3月~2020年3月开展PTED手术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生成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行常规PTED手术;研究组45例,采用上关节突截骨导引技术行PTED手术。统计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术后随访指标,并进行分组比较。结果研究组的X线透视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建立工作通道时间、镜下减压操作时间和手术总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无一例发生硬膜撕裂或神经损伤、感染等相关并发症;对照组术后出现1例神经根损伤,经口服甲钴胺等对症治疗2个月后好转。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1 d、3个月和1年的腰痛VAS、下肢痛VAS评分和ODI指数均获显著改善(P<0.05),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时,研究组的优良率为95.1%,对照组为92.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ED手术治疗LDH患者可取得良好疗效,术中采用上关节突截骨导引技术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X线透视次数,简化手术操作,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孔入路 脊柱内镜 上关节突截骨导引技术 解剖标志
下载PDF
顶棒支撑法复位髓内钉固定治疗难复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
2
作者 王挺 王华磊 郭雄飞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7期1284-1287,共4页
目的分析顶棒支撑法复位髓内钉固定治疗难复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收集病例展开研究,将严格按照纳排标准筛选的106例难复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 目的分析顶棒支撑法复位髓内钉固定治疗难复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收集病例展开研究,将严格按照纳排标准筛选的106例难复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接受切开或有限切开复位结合髓内钉固定治疗,研究组接受顶棒支撑法复位髓内钉固定。统计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骨折复位质量、术后恢复情况;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骨折复位时间较对照组短,手术出血量较对照组少(P<0.05)。研究组骨折复位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骨折愈合、开始负重和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术后6个月,两组髋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提高,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5.66%(3/53)]较对照组[18.87%(10/53)]低(P<0.05)。结论采用顶棒支撑法复位髓内钉固定治疗难复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可减轻对机体的创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复位效果,促进骨折愈合和髋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复性股骨转子间骨折 顶棒支撑法 复位 髓内钉固定
下载PDF
经皮自体骨髓浓集液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骨折延迟愈合的临床效果
3
作者 王挺 王华磊 郭雄飞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21期3960-3963,共4页
目的研究经皮自体骨髓浓集液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骨折延迟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6例骨折延迟愈合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3例)和研究组(63例)。对照组接受经皮自体骨髓浓集... 目的研究经皮自体骨髓浓集液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骨折延迟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6例骨折延迟愈合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3例)和研究组(63例)。对照组接受经皮自体骨髓浓集液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富血小板血浆治疗。对比两组骨髓血抽取量和治疗费用、不同愈合程度骨痂形成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胫骨骨折影像学愈合评分系统(RUST)评分及生活质量调查表(SF-36)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骨髓血抽取量少、治疗费用高(P<0.05);术后24个月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VAS评分低、RUST评分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少量骨痂、中量骨痂、大量骨痂形成时间及临床愈合时间短(P<0.05);术后24个月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SF-36评分高(P<0.05)。结论经皮自体骨髓浓集液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骨折延迟愈合效果显著,能减少骨髓抽取量,减轻机体疼痛,促进骨折快速愈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延迟愈合 富血小板血浆 经皮自体骨髓浓集液
下载PDF
创伤性骨折后患者ALP、PDGF、NGF及微量元素水平对患者骨折愈合的影响
4
作者 梁雁冰 欧阳晟 +1 位作者 孙秀钦 叶向阳 《河南医学研究》 2023年第24期4514-4517,共4页
目的探究碱性磷酸酶(ALP)、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神经生长因子(NGF)及微量元素对创伤性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2022年12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70例骨折愈合患者为研究对象(愈合组),另选取同期复查结果为延迟... 目的探究碱性磷酸酶(ALP)、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神经生长因子(NGF)及微量元素对创伤性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2022年12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70例骨折愈合患者为研究对象(愈合组),另选取同期复查结果为延迟愈合的70例患者为延迟愈合组。比较两组血清ALP、PDGF、NGF和微量元素水平。结果愈合组血清ALP、PDGF、NGF水平及微量元素Fe、Zn、Se水平高于延迟愈合组,Cu水平低于延迟愈合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DGF、Cu均为骨折愈合延迟的影响因素(OR=0.990、4.837,P<0.05)。结论PDGF、Cu水平是创伤性骨折后患者延迟愈合的影响因素,可为相关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磷酸酶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神经生长因子 微量元素
下载PDF
关节镜下微骨折术联合氨甲环酸关节腔注射用于半月板损伤对术后疼痛及关节功能的影响
5
作者 魏秋月 叶向阳 +1 位作者 李璐 刘红璐 《青岛医药卫生》 2023年第4期268-271,共4页
目的 探究应用关节镜下微骨折术联合氨甲环酸关节腔注射疗法对半月板损伤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和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4月至2021年11月期间收治的半月板损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50例)和研究组... 目的 探究应用关节镜下微骨折术联合氨甲环酸关节腔注射疗法对半月板损伤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和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4月至2021年11月期间收治的半月板损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50例)和研究组(50例)。对照组应用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研究组在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关节腔注射氨甲环酸治疗,随访时长为3个月。比较两组的关节活动范围及肌力、膝关节疼痛程度(VAS)评分、膝关节相关量表评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量表(LKS)、Tegner膝关节运动量表(TKMS)]和术后合并症发生率等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关节活动范围和股四头肌肌力均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的指标数据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VAS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膝关节活动范围、LKS、TKMS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的活动范围和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合并症的发生率为2.00%低于对照组的14.00%(P<0.05)。结论 关节镜下微骨折术联合氨甲环酸关节腔注射的疗法对半月板损伤患者的修复效果显著,能提高关节活动范围和肌力水平,缓解术后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情况,减少术后合并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月板损伤 关节镜 微骨折术 氨甲环酸 疼痛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肩袖撕裂关节镜手术前肩关节僵硬的发生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构建研究
6
作者 叶向阳 王华磊 +5 位作者 马远 李智 王挺 汤立新 尤太东 孙湘 《中医研究》 2024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研究肩袖撕裂关节镜手术前肩关节僵硬的发生危险因素并构建相关预测模型,旨在为后续临床防治方案制定及预后评估提供更多参考。方法:将221例行关节镜手术治疗的肩袖撕裂患者根据关节镜手术前是否出现肩关节僵硬分为僵硬组105例和... 目的:研究肩袖撕裂关节镜手术前肩关节僵硬的发生危险因素并构建相关预测模型,旨在为后续临床防治方案制定及预后评估提供更多参考。方法:将221例行关节镜手术治疗的肩袖撕裂患者根据关节镜手术前是否出现肩关节僵硬分为僵硬组105例和非僵硬组117例。由专人收集并记录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吸烟、合并基础疾病、是否久坐工作、患侧是否为优势侧、既往误诊史、术前规范理疗(即遵医嘱完成足疗程理疗)史及病程等资料,计算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法评估肩袖撕裂关节镜手术前肩关节僵硬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肩袖撕裂关节镜手术前肩关节僵硬发生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临床效能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24 kg·m^(-2)、吸烟、病程及术前规范理疗史对肩袖撕裂关节镜手术前肩关节僵硬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龄、BMI>24 kg·m^(-2)、吸烟、病程迁延及术前未接受规范理疗对肩袖撕裂关节镜手术前肩关节僵硬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回归模型的独立影响因素及P值预测概率对肩袖撕裂关节镜手术前肩关节僵硬的发生进行预测,约登指数分别为48.42、27.28、23.30、17.83、44.52、63.93。结论:高龄、BMI>24 kg·m^(2)、吸烟、病程迁延及未接受规范理疗的肩袖撕裂患者关节镜手术前更易发生关节僵硬;根据各独立影响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可以获得良好的预测效果,这对于临床工作实施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撕裂 关节镜手术 肩关节僵硬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临床效能
下载PDF
关节镜下带线锚钉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被引量:5
7
作者 王华磊 叶向阳 汤立新 《临床骨科杂志》 2020年第5期749-750,共2页
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科采用关节镜下带线锚钉固定治疗28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28例,男18例,女10例,年龄13~42岁。左膝17例,右膝11例。骨折Meyers-Mckeever分型:Ⅱ型19例,Ⅲ型9例。... 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科采用关节镜下带线锚钉固定治疗28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28例,男18例,女10例,年龄13~42岁。左膝17例,右膝11例。骨折Meyers-Mckeever分型:Ⅱ型19例,Ⅲ型9例。伤后至手术时间4 h^10.5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带线锚钉固定 前交叉韧带 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下载PDF
miR-139-5p靶向GPR56抑制骨肉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赵玉果 陶海云 +1 位作者 叶向阳 王海羽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9年第24期4329-4333,共5页
目的:研究miR-139-5p对骨肉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运用qRT-PCR检测软骨肉瘤细胞中miR-139-5p、GPR56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GPR56的蛋白表达;将miR-139-5p组(转染miR-139-5p mimics)、miR-NC组(... 目的:研究miR-139-5p对骨肉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运用qRT-PCR检测软骨肉瘤细胞中miR-139-5p、GPR56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GPR56的蛋白表达;将miR-139-5p组(转染miR-139-5p mimics)、miR-NC组(转染miR-NC)、si-NC组(转染si-NC)、si-GPR56组(转染si-GPR56)、miR-139-5p+pcDNA3.1组(miR-139-5p mimics和pcDNA3.1共转染)、miR-139-5p+pcDNA3.1-GPR56组(miR-139-5p mimics和pcDNA3.1-GPR56共转染),均以脂质体法转染至U-2OS细胞;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Transwell检测各组细胞的迁移、侵袭。结果:与人正常成骨细胞hFOB1.19相比,人骨肉瘤细胞U-2OS中miR-139-5p表达显著降低,GPR56表达显著升高(P<0.05)。过表达miR-139-5p、敲减GPR56均可明显抑制U-2OS细胞增殖、迁移、侵袭;GPR56是miR-139-5p的靶点。过表达GPR56可逆转miR-139-5p对U-2OS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抑制作用。结论:miR-139-5p可抑制骨肉瘤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其机制可能与靶向GPR56有关,将可为骨肉瘤的治疗提供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39-5p GPR56 骨肉瘤 增殖 迁移 侵袭
下载PDF
高龄髋部骨折患者预防下肢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探讨 被引量:3
9
作者 廖春阳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第27期252-253,共2页
目的探讨高龄髋部骨折患者预防下肢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对47例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实施系统的病情评估、观察、肢体、体位、疼痛、血管等方面的护理措施和有效的肢体功能锻炼,预防下肢血栓的形成。结果 47例高龄髋部骨折患者经... 目的探讨高龄髋部骨折患者预防下肢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对47例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实施系统的病情评估、观察、肢体、体位、疼痛、血管等方面的护理措施和有效的肢体功能锻炼,预防下肢血栓的形成。结果 47例高龄髋部骨折患者经过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3例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为6.38%。结论对髋部骨折患者进行充分的评估,实施个体化的预防护理措施,可有效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高龄患者 下肢血栓 护理
下载PDF
有限元法分析全膝关节置换对胫骨近端骨重建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海羽 王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5期5180-5186,共7页
背景:关于全膝关节置换生物力学方面的研究比较多,但有关有限元分析全膝关节置换对胫骨近端骨重建影响的研究不多。目的:有限元法分析全膝关节置换对胫骨近端骨重建的影响。方法:设计两种材料的膝关节模型,一种为胶原蛋白和钛合金复合... 背景:关于全膝关节置换生物力学方面的研究比较多,但有关有限元分析全膝关节置换对胫骨近端骨重建影响的研究不多。目的:有限元法分析全膝关节置换对胫骨近端骨重建的影响。方法:设计两种材料的膝关节模型,一种为胶原蛋白和钛合金复合材料的功能梯度材料模型,一种为钛合金材料模型,分别建立2种假体材料的胫骨-膝关节假体模型,分析膝关节置换后胫骨近端骨密度分布、胫骨内侧和胫骨外侧的最大应力值、胫骨内侧与假体交界处以及胫骨外侧与假体交界处的最大应力值。结果与结论:1全膝关节置换后胫骨近端骨密度分布:膝关节假体柄和胫骨平台交界处的胫骨内侧和胫骨外侧的骨密度均比初始状态下降,其中钛合金-胶原蛋白假体模型的应力遮挡作用较钛合金组弱。而假体柄末端胫骨的骨密度较胫骨内侧和胫骨外侧明显增加,出现应力集中现象,其中钛合金假体模型的最大应力较钛合金-胶原蛋白假体模型大;2胫骨内侧和胫骨外侧最大应力:钛合金-胶原蛋白假体模型较钛合金假体模型低,2种假体模型的股骨外侧最大应力值均小于胫骨内侧;3胫骨内侧、胫骨外侧与假体交界处的最大应力:钛合金-胶原蛋白假体模型的应力分布比较均匀;而钛合金假体模型的应力分布出现波动,在托盘和假体柄交界处、假体柄末端等地方出现应力集中现象,2种假体模型的胫骨外侧与假体交界处最大应力值小于胫骨内侧与假体交界处;4结果表明,全膝关节置换后,膝关节假体对胫骨有一定的应力遮挡作用,钛合金-胶原蛋白假体材料假体的应力遮挡作用比钛合金假体弱,能够提高胫骨所承担的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胫骨 骨重建 有限元分析 假体植入 组织工程 骨科植入物 数字化骨科 全膝关节置换 近端 钛合金 胶原蛋白 假体
下载PDF
微创小切口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海羽 刘朝发 《中国医学工程》 2014年第5期52-53,共2页
目的探讨微创小切口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9月采用微创小切口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50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Garden分型:Ⅱ型18例,Ⅲ型20例,Ⅳ型12例。结... 目的探讨微创小切口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9月采用微创小切口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50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Garden分型:Ⅱ型18例,Ⅲ型20例,Ⅳ型12例。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60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50 mL,均获12~30个月随访。结果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32例(64%),良13例(26%),可3例(6%),差2例(4%)。均无术后并发症,切口I/甲愈合术后恢复满意。结论微创小切口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具有手术时间相对较短,创伤相对较小,出血量较少,早期下床活动等优点,尽可能地恢复髋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良好方法,适宜临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微创 高龄老年人 双极股骨头置换
下载PDF
屈肘摆动康复训练应用于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术后康复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峰 张欣 王挺 《中国疗养医学》 2022年第7期731-734,共4页
目的探究屈肘摆动康复训练在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儿童康复科2019年8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105例肱骨髁上骨折术后康复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成两组,对照组52例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及治... 目的探究屈肘摆动康复训练在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儿童康复科2019年8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105例肱骨髁上骨折术后康复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成两组,对照组52例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及治疗,观察组53例增加屈肘摆动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儿肘关节功能、肘关节活动度、疼痛程度。结果训练前,观察组肿胀、疼痛、生活自理能力、关节活动范围评分为(4.41±0.74)分、(4.34±0.70)分、(4.21±0.66)分、(4.60±0.75)分,与对照组(4.36±0.72)分、(4.22±0.67)分、(4.16±0.63)分、(4.51±0.73)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观察组肿胀、疼痛、生活自理能力、关节活动范围评分为(1.05±0.25)分、(1.83±0.35)分、(1.13±0.37)分、(1.84±0.32)分,分别较对照组(2.27±0.31)分、(3.06±0.41)分、(2.03±0.35)分、(3.06±0.42)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前,观察组旋前度数、旋后度数、伸屈度活动角度为(50.32±6.43)°、(52.27±6.65)°、(98.28±4.16)°,与对照组(51.52±4.32)°、(50.57±5.32)°、(97.56±3.4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观察组旋前度数、旋后度数、伸屈度活动角度为(68.56±3.78)°、(65.37±4.28)°、(155.36±4.38)°,分别较对照组(61.38±4.27)°、(61.33±4.58)°、(134.24±2.37)°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前,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行为评估量表(FLACC)评分为(7.51±0.27)分、(7.84±0.42)分,与对照组(7.52±0.28)分、(7.85±0.41)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观察组VAS评分、FLACC评分为(4.31±0.18)分、(4.60±0.22)分,分别较对照组(5.44±0.21)分、(6.03±0.23)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屈肘摆动康复训练可缓解患儿疼痛程度,改善肘关节功能及肘关节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屈肘摆动康复训练 肘关节功能 疼痛程度
下载PDF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置入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海羽 刘朝发 《中国医学工程》 2014年第6期39-40,共2页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置入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2009年10月我院收治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50例,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固定治疗。结果 5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置入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2009年10月我院收治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50例,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固定治疗。结果 5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3个月,均骨性愈合,无股骨头坏死、骨不愈及内固定断裂松动。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50例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32例(64%),良13例(26%),可3例(6%),差2例(4%)。均无术后并发症。切口I/甲愈合术后恢复满意。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具有创伤小、失血少、固定牢固、防切割、防旋转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疗效
下载PDF
阿仑膦酸钠联合六味地黄丸口服治疗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宋博 《北方药学》 2019年第2期125-126,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阿仑膦酸钠联合六味地黄丸口服治疗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均给予阿仑膦酸钠片(70mg,1次/周)治疗;研究组40例,均给予阿仑膦酸钠片(同对照组)联合六味地... 目的:研究分析阿仑膦酸钠联合六味地黄丸口服治疗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均给予阿仑膦酸钠片(70mg,1次/周)治疗;研究组40例,均给予阿仑膦酸钠片(同对照组)联合六味地黄丸(8丸,3次/d)治疗。疗程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股骨颈、全髋及第4腰椎(L4)骨密度,并检测骨形成指标[血清总碱性磷酸酶(ALP)、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骨吸收指标[人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结果:治疗前两组股骨颈、全髋及L4骨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上述部位骨密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ALP、BALP、BGP及TRACP-5b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仑膦酸钠联合六味地黄丸可有效治疗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阿仑膦酸钠 六味地黄丸 骨密度
下载PDF
LPFP与PFNA内固定术治疗不同类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观察 被引量:5
15
作者 吴茗莎 《临床研究》 2022年第11期106-110,共5页
目的观察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不同类型进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股骨近端锁定解剖板(LPFP)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研究。方法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7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不同类型患者,根据治疗... 目的观察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不同类型进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股骨近端锁定解剖板(LPFP)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研究。方法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7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不同类型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组,分为对照组(N=38)、观察组(N=38),观察组进行股骨近端防旋螺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进行股骨近端锁定解剖板(LPFP)内固定术治疗。分析两组临床指标(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下床负重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评分)、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分析两组术后载荷800 N时压缩移位、载荷800 N时压缩刚度、扭转1.5°扭矩、扭转1.5°时扭转刚度;分析两组的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指标(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下床负重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评分)、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均有增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载荷800 N时压缩移位均有下降,术后载荷800 N时压缩刚度、扭转1.5°扭矩、扭转1.5°时扭转刚度均有增高,且术后观察组载荷800 N时压缩移位低于对照组,载荷800N时压缩刚度、扭转1.5°扭矩、扭转1.5°时扭转刚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尿路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内固定松动、髋内翻、骨折延迟愈合)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LPFP内固定术相比,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不同类型PFNA内固定术可促进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及加速骨折愈合,生物力学性能优越、操作简单、创伤性较小,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功能 股骨粗隆间骨折 老年患者 PFNA内固定术 LPFP内固定术
下载PDF
健脾补肾汤联合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髌骨软化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宋博 《北方药学》 2019年第3期145-146,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健脾补肾汤联合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在髌骨软化症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髌骨软化症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均给予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并口服氨基葡萄糖治疗;研究组43例,均给予健脾补肾汤联合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 目的:研究分析健脾补肾汤联合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在髌骨软化症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髌骨软化症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均给予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并口服氨基葡萄糖治疗;研究组43例,均给予健脾补肾汤联合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于治疗后6个月采用《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评估临床疗效,并分别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评估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结果:两组均完成治疗。研究组有效率为90.7%(39/43),优于对照组的72.1%(3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TNF-α、hs-CRP水平及WOMAC骨关节炎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月、6月研究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补肾汤联合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可有效治疗髌骨软化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软化症 玻璃酸钠 健脾补肾汤 炎症因子
下载PDF
Brostr(o)m术式对慢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对疼痛的影响
17
作者 李鹏鹤 王挺 李国闯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3年第3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Brostr(o)m术式对慢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对疼痛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7-06~2020-06收治的90例行手术治疗的慢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和B组,各45例,A组给予解剖修复术,B组给予Bros... 目的:探讨Brostr(o)m术式对慢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对疼痛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7-06~2020-06收治的90例行手术治疗的慢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和B组,各45例,A组给予解剖修复术,B组给予Brostr(o)m术,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术后8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踝-后足(AOFAS)评分与疼痛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切口长度短于A组,住院天数短于A组(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8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AOFAS评分均上升,两组术后8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AOF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8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疼痛评分均降低,两组术后8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疼痛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rostr(o)m术式可有效改善慢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踝关节功能,减小切口长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疼痛水平,安全性较高且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外侧副韧带损伤 关节镜
下载PDF
利福平/聚乳酸-聚羟基乙酸缓释微球的制备及特性 被引量:18
18
作者 叶向阳 孙湘 +3 位作者 贾会文 汤立新 赵玉果 甄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1期9608-9612,共5页
背景:虽然国内外有很多制备利福平/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 lactic acid-glycolic acid copolymer,PLGA)微球的报道,但这些微球粒径多在10μm左右,不适合与磷酸钙骨水泥复合制备成具有良好降解性的抗结核修复材料。目的:制备大粒... 背景:虽然国内外有很多制备利福平/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 lactic acid-glycolic acid copolymer,PLGA)微球的报道,但这些微球粒径多在10μm左右,不适合与磷酸钙骨水泥复合制备成具有良好降解性的抗结核修复材料。目的:制备大粒径利福平/PLGA缓释微球,观察其理化特性和体外缓释特性。方法:以PLGA为载体,将利福平分散于PLGA的有机溶剂中,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利福平/PLGA缓释微球。光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微球的形态特征,测定微球平均直径和跨距,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载药量和包封率,以溶出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观察其体外释药特性,并拟合药物体外释放曲线建立曲线方程。结果与结论:利福平/PLGA微球电镜观察呈圆球形,分散性好,粘连少,粒径分布集中,平均粒径(80.0±9.4)μm。载药量、包封率分别为(33.18±1.36)%,(54.79±1.13)%。体外缓释试验显示突释期内微球释放度为(14.66±0.18)%,前3d累计释放度(18.09±0.45)%,到42d体外累积释放度达到(92.17±1.23)%。提示利福平/PLGA微球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抗结核药物的载体材料和释放系统;PLGA是良好的药物缓释载体,可以用来制备载药缓释微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聚羟基乙酸 利福平 药物载体 微球 缓释 骨缺损
下载PDF
脊柱手术后切口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分析 被引量:12
19
作者 郭雄飞 王挺 汤立新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10期963-966,共4页
目的分析脊柱手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和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表达情况。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8年6月于南阳市中心医院行脊柱手术后切口感染患者60例(感染组)和术后切口未感染患者60例(未感染组)为研究对象,并选择同期体检健康... 目的分析脊柱手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和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表达情况。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8年6月于南阳市中心医院行脊柱手术后切口感染患者60例(感染组)和术后切口未感染患者60例(未感染组)为研究对象,并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60例为健康对照组;统计分析感染组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并分析感染组、未感染组、健康对照组受试者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差异。结果感染组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14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98株(67.59%),革兰阳性菌42株(28.97%),真菌5株(3.45%%)。革兰阴性菌中,铜绿假单孢菌对头孢唑林、氨苄西林、呋喃妥因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高,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头孢西丁、头孢唑林和四环素的耐药率较高,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唑林、左氧氟沙星、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和四环素的耐药率较高。革兰阳性菌中,屎肠球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利福平、氨苄西林、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和青霉素的耐药率较高,粪肠球菌对克林霉素、四环素、利福平、氨苄西林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高。感染组患者血清TNF-α、PCT、hs-CRP、IL-6、IL-8水平显著高于未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未感染组患者血清TNF-α、PCT、hs-CRP、IL-6、IL-8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脊柱手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临床应根据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敏感抗菌药物进行治疗;脊柱手术后切口感染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升高,临床可通过监测炎性因子水平来评估感染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手术 切口感染 病原菌分布 耐药性 炎性因子
下载PDF
品管圈对提高医务人员手依从性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6
20
作者 廖春阳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第29期198-199,共2页
目的观察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提高医务人员手依从性的效果。方法成立以"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为主题的品管圈,对当前手卫生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找出手卫生依从性低的原因,制定有效措施并严格执行,观察比较开展品管圈前后医务... 目的观察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提高医务人员手依从性的效果。方法成立以"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为主题的品管圈,对当前手卫生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找出手卫生依从性低的原因,制定有效措施并严格执行,观察比较开展品管圈前后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的变化。结果开展品管圈3个月后,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有原来的40.7%上升到89.83%,效果良好。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可以增强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使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参与到提高手卫生依从率的活动中,从而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手卫生 依从性 院内感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