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1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多卡因联合右美托咪定静脉麻醉对妇科腔镜患者术后苏醒质量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1
作者 王克 郭培霞 丁妍冰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3年第3期158-160,共3页
目的:探究利多卡因联合右美托咪定静脉麻醉对妇科腔镜患者术后苏醒质量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妇产科2018-02~2020-02收治的96例腹腔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6例患者组分为联合组48例、对照组48例,对照组使... 目的:探究利多卡因联合右美托咪定静脉麻醉对妇科腔镜患者术后苏醒质量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妇产科2018-02~2020-02收治的96例腹腔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6例患者组分为联合组48例、对照组48例,对照组使用利卡多因麻醉,联合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觉醒时间、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拔管时间,觉醒后不同时间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水平和急躁动Riker躁动分级。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_(1)=11.323,t_(2)=12.888,P<0.001),两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t_(1)=0.554,t_(2)=1.378,P_(1)=0.581,P_(2)=0.172);两组躁动分级比较无显著差异(χ^(2)=1.447,P=0.485);两组T_(2)、T_(3)时间点血清IL-6、TNF-α水平较T_(1)时间点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_(4)时间点血清IL-6、TNF-α水平较T 3时间点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T_(4)时间点血清IL-6、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并不良反应发生率(31.25%、20.83%)比较无显著差异(χ^(2)=1.352,P=0.245)。结论:利多卡因联合右美托咪定静脉麻醉能有效减轻妇科腔镜患者炎症反应,但容易导致术后觉醒延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 右美托咪定 妇科腔镜 苏醒质量 炎性因子
下载PDF
MRI技术用于脑胶质瘤患者外科手术时对麻醉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赵方 银瑞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8年第4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技术用于脑胶质瘤患者外科手术时对麻醉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脑胶质瘤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拟在全身麻醉下应用MRI技术行幕上开颅肿瘤切除术的患者50例(研究组),同期...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技术用于脑胶质瘤患者外科手术时对麻醉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脑胶质瘤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拟在全身麻醉下应用MRI技术行幕上开颅肿瘤切除术的患者50例(研究组),同期行颅内肿瘤常规手术患者100例(对照组),记录两组手术一般情况及手术不同时段[麻醉诱导后(T0)、开颅后60min(T1)、扫描前即刻(T2)、扫描后15min(T3)、扫描后30min(T4)、扫描后1h(T5)、手术结束时(T6)]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同时记录两组手术前后肿瘤体积、切除体积、肿瘤切除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准备时间、手术时间、麻醉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1);研究组T2-T6时段MAP、T2-T5时段HR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肿瘤体积小于对照组,切除体积、肿瘤切除率大于对照组(P<0.0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脑胶质瘤患者在外科手术中应用MRI技术可提高肿瘤切除率,但手术时间、麻醉时间较常规手术明显延长,在MRI扫描后至手术结束时MAP、HR波动大,应加强监测,对于伴严重心脏疾病患者选择此项技术应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技术 脑胶质瘤 外科手术 麻醉
下载PDF
芬太尼、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小儿眼科手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姜开洋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9期145-146,共2页
目的观察芬太尼、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小儿眼科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0例择期行斜视矫正术及白内障摘除术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恢复期,睁眼时间、咽喉反射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RF组患者均明显... 目的观察芬太尼、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小儿眼科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0例择期行斜视矫正术及白内障摘除术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恢复期,睁眼时间、咽喉反射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RF组患者均明显要短于F组(P<0.01)。结论与芬太尼相比,雷米芬太尼起效块,镇痛作用强,苏醒迅速,是更理想的全麻醉镇痛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太尼 麻醉 静脉 儿童 雷米芬太尼 眼外科手术
下载PDF
外周神经阻滞联合静脉快通道麻醉用于高龄患者下肢骨科手术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5
4
作者 王铭 《中国医学工程》 2015年第1期92-92,94,共2页
目的探究外周神经阻滞联合静脉快通道麻醉用于高龄患者下肢骨科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54例60岁以上的下肢骨科手术的患者按照随机分配表的方式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试验组在手术过程中采用神经阻滞联合静脉快... 目的探究外周神经阻滞联合静脉快通道麻醉用于高龄患者下肢骨科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54例60岁以上的下肢骨科手术的患者按照随机分配表的方式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试验组在手术过程中采用神经阻滞联合静脉快通道麻醉,对照组采用普通的静脉全麻。比较两组患者在麻醉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HR、SBP、DBP在麻醉后与插管时相比较均有所降低;对照组在插管时和手术中的HR明显增快;手术中与拔管时的HR、SBP、SDP明显高于麻醉后的;试验组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和完全清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的时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神经阻滞联合静脉快通道麻醉用于高龄患者下肢骨科手术的临床效果优于普通的静脉全麻,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神经阻滞 静脉快通道麻醉 高龄 下肢骨科手术
下载PDF
脑电双频指数指导丙泊酚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军 朱建平 仝健 《医学信息》 2009年第7期1273-1274,共2页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指导丙泊酚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可行性。方法选用50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指导组(BIS)和对照组,指导组(25例)通过维持BIS在(50±5)左右来调整丙泊酚用量的大小,对照组根据同一麻醉医生的...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指导丙泊酚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可行性。方法选用50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指导组(BIS)和对照组,指导组(25例)通过维持BIS在(50±5)左右来调整丙泊酚用量的大小,对照组根据同一麻醉医生的临床经验来调整丙泊酚用量的大小,记录麻醉期间BP.HR.BIS值及丙泊酚的用量。结果指导组MAP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者MAP.HR波动幅度较大,指导组的BIS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但麻醉过程相对平稳,丙泊酚的用量指导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BIS可为丙泊酚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镇静深度提供量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双频指数 丙泊酚 全身麻醉 妇科腹腔镜手术
下载PDF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神经外科肿瘤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郭喜勇 崔群建 《医学信息》 2011年第10期3060-3061,共2页
瑞芬太尼为μ受体激动药,它具有镇痛效果好、作用时间短和可控性好等特点。我科于2008年1月到2010年1月对88例神经外科肿瘤病人分别选用瑞芬太尼和芬太尼,旨在探讨瑞芬太尼用于神经外科手术麻醉的应用价值.并与芬太尼进行比较。
关键词 神经外科手术 瑞芬太尼 肿瘤手术 应用 麻醉 受体激动药 镇痛效果 肿瘤病人
下载PDF
喉罩复合静脉丙泊酚TCI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检查术中的应用
7
作者 周勇 仝建 张军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08年第32期35-36,共2页
目的探讨喉罩复合静脉丙泊酚TCI麻醉,在妇科、妇腔镜检查术中的应用。方法 ASAⅠ~Ⅱ级拟行腹腔镜检查术患者70例,丙泊酚与芬太尼快速诱导后插入喉罩(一般女性为3号),术中采用丙泊酚TCI靶控维持,间断给予芬太尼。监测、记录各时段生命... 目的探讨喉罩复合静脉丙泊酚TCI麻醉,在妇科、妇腔镜检查术中的应用。方法 ASAⅠ~Ⅱ级拟行腹腔镜检查术患者70例,丙泊酚与芬太尼快速诱导后插入喉罩(一般女性为3号),术中采用丙泊酚TCI靶控维持,间断给予芬太尼。监测、记录各时段生命体征。结果喉罩复合静脉丙泊酚TCl麻醉适合于妇科腹腔镜检查术等这类手术时间短、操作相对简单的腔镜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罩 静脉麻醉 腹腔镜
下载PDF
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
8
作者 温泉 颜成果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23期49-50,共2页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手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0例骨科手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全身麻醉,观察组行硬膜外麻醉。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24 h认知功能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手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0例骨科手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全身麻醉,观察组行硬膜外麻醉。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24 h认知功能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导致的术后短期认知功能障碍持续时间,比硬膜外麻醉导致的术后短期认知功能障碍持续时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硬膜外麻醉 认知功能
下载PDF
硬膜外麻醉下妇科腹腔镜手术71例的麻醉体会
9
作者 张军 秦洪猛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4年第12期32-33,共2页
我们在硬腹外麻醉下行妇科腹腔手术,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 硬膜外麻醉 妇科 腹腔镜手术 手术治疗
下载PDF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在神经外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1
10
作者 秦洪猛 崔群建 《医学信息》 2011年第2期530-530,共1页
理想的神经外科手术麻醉要求麻醉诱导平稳,镇静和镇痛充分,能有效降低颅内压和脑代谢,创造良好的手术条件,停药后苏醒迅速而无躁动,无呼吸抑制等。本研究通过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的对比,观察舒芬太尼的相关临床特点,特别是围术期对... 理想的神经外科手术麻醉要求麻醉诱导平稳,镇静和镇痛充分,能有效降低颅内压和脑代谢,创造良好的手术条件,停药后苏醒迅速而无躁动,无呼吸抑制等。本研究通过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的对比,观察舒芬太尼的相关临床特点,特别是围术期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麻醉恢复质量以及对机体应激反应水平的影响等指标,为临床神经外科手术麻醉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手术 舒芬太尼 麻醉恢复 应用 机体应激反应 临床特点 降低颅内压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效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延飞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8年第1期71-73,共3页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妇科行腹腔镜手术患者共110例,按照随机数字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靶控输注麻...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妇科行腹腔镜手术患者共110例,按照随机数字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靶控输注麻醉,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比较患者镇痛效果和镇痛用药的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麻醉恢复期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镇痛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具有积极推广的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丙泊酚 麻醉
下载PDF
老年全身麻醉患者血清ADP、S-100β蛋白及HIF-1α水平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12
作者 宁栩 陈欢 +1 位作者 司海超 司小萌 《中国医学工程》 2023年第1期96-100,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全身麻醉患者血清脂联素(ADP)、S-100β蛋白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水平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59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根据术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 目的探讨老年全身麻醉患者血清脂联素(ADP)、S-100β蛋白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水平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59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根据术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分为POCD组(MMSE<27分,n=53)和非POCD组(MMSE≥27分,n=106),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ADP、S-100β蛋白、HIF-1α水平变化,Pearson相关性分析MMSE评分与血清ADP、S-100β蛋白、HIF-1α水平的相关性,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ADP、S-100β蛋白、HIF-1α水平对老年全身麻醉POCD的预测价值。结果术后两组血清ADP水平和MMSE评分均明显降低,S-100β蛋白、HIF-1α水平明显提升,POCD组较非POCD组改变更明显(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POCD组术后MMSE评分与血清ADP水平呈正相关,与S-100β蛋白、HIF-1α水平呈负相关(P<0.05);ROC曲线显示,ADP+S-100β蛋白+HIF-1α预测老年全身麻醉患者POCD的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结论老年全身麻醉POCD患者血清ADP水平明显降低,S-100β蛋白和HIF-1α水平明显提升,与POCD发生密切相关,联合检测能提升POCD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全身麻醉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脂联素 S-100Β蛋白 缺氧诱导因子-1Α
下载PDF
靶控输注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临床分析
13
作者 王延飞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8年第5期554-555,共2页
目的探析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靶控输注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的效果。方法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我院妇科收治的手术患者中选出200例,均接受腹腔镜手术,根据麻醉药物不同分组:舒芬太尼组和瑞芬太尼组,收集两组患者的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 目的探析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靶控输注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的效果。方法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我院妇科收治的手术患者中选出200例,均接受腹腔镜手术,根据麻醉药物不同分组:舒芬太尼组和瑞芬太尼组,收集两组患者的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后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舒芬太尼组和瑞芬太尼组术中的HR、MAP波动不大(P>0.05);其中手术结束时,两组的MAP和HR差异显著(P<0.05);麻醉苏醒时间和呼吸恢复时间,舒芬太尼组患者明显较瑞芬太尼组长(P<0.05);两组术后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著;术后30 min、1 h、2 h,舒芬太尼组的VAS评分均低于瑞芬太尼组(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中应用靶控输注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有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其中靶控输注瑞芬太尼的患者需在手术结束时给予镇痛药物,减轻术后的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控输注 舒芬太尼 瑞芬太尼 妇科 腹腔镜
下载PDF
麻醉诱导前及全麻维持期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胃肠肿瘤切除患者苏醒质量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14
作者 刘雪印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3期2402-2406,共5页
目的探讨麻醉诱导前及全麻维持期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胃肠肿瘤切除患者苏醒质量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306例老年胃肠肿瘤切除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153例。A... 目的探讨麻醉诱导前及全麻维持期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胃肠肿瘤切除患者苏醒质量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306例老年胃肠肿瘤切除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153例。A组于麻醉诱导前及全麻维持期静脉泵注缓冲生理盐水,B组泵注右美托咪定。两组术后均观察24 h。比较两组苏醒质量、麻醉药物用量,术后2、12、24 h的疼痛评分,术前和术后12、24 h的认知功能评分,术前、术后24 h的氧化应激反应指标,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B组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短于A组(P<0.05)。与A组比较,B组罗库溴铵、丙泊酚、芬太尼、咪达唑仑、瑞芬太尼用量更少(P<0.05)。术后24 h,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低于术后12 h,术后12 h高于术后2 h,且术后2、12、24 h,B组低于A组(P<0.05)。术后24 h,两组简易智力状况检查表(MMSE)评分高于术后12 h,低于术前,术后12 h低于术前,且术后12、24 h,B组高于A组(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24 h,A组血清皮质醇(Cor)水平升高,但B组低于A组,两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总抗氧化态(TAS)水平均降低,但B组高于A组(P<0.05)。治疗期间,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15%,低于A组的25.49%(P<0.05)。结论相比于生理盐水,醉诱导前及全麻维持期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能够有效减轻老年胃肠肿瘤切除患者疼痛程度及氧化应激反应,进一步促进患者认知功能及苏醒质量的改善,且可减少麻醉药物用量,具有较高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肿瘤 老年 生理盐水 右美托咪定 苏醒质量 氧化应激
下载PDF
右旋美托咪定对胸腰椎骨折全身麻醉患者围拔管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5
15
作者 龚清安 李熳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9期4083-4085,共3页
目的研究右旋美托咪定对胸腰椎骨折手术全身麻醉患者围拔管期血流动力学及苏醒过程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对照组(生理盐水)、... 目的研究右旋美托咪定对胸腰椎骨折手术全身麻醉患者围拔管期血流动力学及苏醒过程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对照组(生理盐水)、0.5μg右美托咪定组以及1.0μg右美托咪定组。分析右美托咪定剂量与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苏醒过程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各组患者不同时间的SBP、DBP及HR水平在组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5μg右美托咪定组及1.0μg右美托咪定组在T2时的SBP及DBP水平均分别显著高于T0时的水平,HR水平显著低于T0时的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组间的SBP、DBP及HR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μg右美托咪定组的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及0.5μg右美托咪定组,OAA/S评分与躁动评分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及0.5μg右美托咪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剂量与SBP、DBP及HR无明显相关性,但与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呈正相关,与OAA/S评分及躁动评分呈负相关。结论右美托咪定应用在胸腰椎骨折手术的全麻过程中,选择剂量为0.5μg能够较好地稳定患者在围拔管期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其苏醒过程,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胸椎 腰椎 麻醉药 全身 右旋美托咪定 围拔管期 血流动力学 苏醒过程
下载PDF
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对肝叶切除术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及苏醒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新科 刘驰 +1 位作者 秦长岭 尹彩星 《肝胆外科杂志》 2019年第1期60-63,共4页
目的探究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应用于肝叶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择期行肝叶切除术患者为受试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予以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对照组则单纯采取全身麻醉。比较麻醉前(T0)、切皮... 目的探究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应用于肝叶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择期行肝叶切除术患者为受试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予以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对照组则单纯采取全身麻醉。比较麻醉前(T0)、切皮前(T1)、腹腔探查后(T2)、术毕前(T3)、拔管后(T4),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外周血管阻力(SVR)]、血浆应激状态指标[内皮素(ET)、皮质醇(Cor)、肾上腺素]水平变化,分析两组全麻药物用量、苏醒质量指标差异。结果 T1、T2时,两组MAP、HR、SVR水平均较T0时有显著下降(P <0. 05),但组间同期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T3、T4时,两组MAP、HR、SVR水平均较T0时无明显变化,且组间同期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T1时,两组血浆ET、Cor、肾上腺素水平较T0时无明显变化,且组间同期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T2、T3、T4时,两组血浆ET、Cor、肾上腺素水平均较T0时有显著提升,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术中全麻药物用量及术后苏醒质量指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能维持肝叶切除术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处于适宜手术操作的水平,并有效改善术后苏醒质量,对改善其麻醉满意度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麻醉 全身麻醉 肝叶切除术 血流动力学 苏醒质量
下载PDF
腹横肌平面阻滞辅助全身麻醉在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14
17
作者 张新科 司小萌 +4 位作者 司海超 郭培霞 张朔 赵东波 王新伟 《癌症进展》 2020年第4期388-392,共5页
目的探讨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全身麻醉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中循环、应激、炎症反应及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根据麻醉方法的不同将80例于全身麻醉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结直肠癌患者分为腹横肌组和硬膜外组,各40例。腹横肌组给予全身麻... 目的探讨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全身麻醉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中循环、应激、炎症反应及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根据麻醉方法的不同将80例于全身麻醉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结直肠癌患者分为腹横肌组和硬膜外组,各40例。腹横肌组给予全身麻醉+腹横肌平面阻滞,硬膜外组给予全身麻醉+硬膜外阻滞。观察两组患者手术不同时刻[入室即刻(T1)、气管插管5 min(T2)、建立气腹5 min(T3)、术毕(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情况,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的用量及术后24 h舒芬太尼的用量,术后不同时刻[麻醉复苏时(T5)、术后6 h(T6)、术后24 h(T7)、术后48 h(T8)]的疼痛和镇静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 h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T2、T3、T4时刻的MAP、HR、Cor、NE水平与本组T,时刻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横肌组T3、T4时刻的MAP、HR、Cor、NE水平均低于硬膜外组(P<0.05)。两组患者T4时刻的血清CRP、IL-6含量均高于本组T,时刻(P<0.05)。腹横肌组患者术中的丙泊酚、瑞芬太尼使用量及术后24 h的舒芬太尼使用量均明显少于硬膜外组(P<0.01)。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刻的Ramsay镇静评分(RS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横肌组患者术后T5、T6、T7时刻的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均低于硬膜外组(P<0.05)。术后24 h内,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横肌平面阻滞辅助全身麻醉在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优于硬膜外阻滞,其能保证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更平稳,对术中循环、应激、炎症反应的影响相对较小,可有效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感,对术后舒适度的影响较小,且未增加术后24 h内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腹横肌平面阻滞 硬膜外阻滞 循环 应激 炎症反应
下载PDF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患者呼吸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高项羽 刘喆 +3 位作者 吕志峰 袁锋 付红光 孙凯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4年第9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全身静脉麻醉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患者呼吸力学的影响。方法:将80例ASA I^II择期在全麻下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两组:丙泊酚瑞芬太尼组(PR组,n=40),七氟烷瑞芬太尼组(SR组,n=40)。分别于插管后5...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全身静脉麻醉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患者呼吸力学的影响。方法:将80例ASA I^II择期在全麻下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两组:丙泊酚瑞芬太尼组(PR组,n=40),七氟烷瑞芬太尼组(SR组,n=40)。分别于插管后5 min(T1)、气腹后5 min(T2)、气腹头低臀高位后5min(T3),气腹后30 min(T4)及气腹停止后5 min(T5),监测各时点两组患者的气道压(Paw)、气道峰压(PIP)和肺泡动态顺应性(Cdyn)。结果:组内:与气腹前(T1)、气腹停止后5 min(T5)相比,气腹后的肺泡动态顺应性降低,气道压及气道峰压明显升高(P<0.05);组间:气腹前两组患者各项监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气腹及患者体位改变时气道压PR组>SR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静脉麻醉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患者呼吸力学的影响较小,是理想的麻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子宫切除术 丙泊酚 七氟烷 呼吸力学
下载PDF
Narcotrend监测下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在卵巢癌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新科 司小萌 郭培霞 《癌症进展》 2020年第6期621-624,共4页
目的探讨Narcotrend监测对卵巢癌切除术中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药物使用剂量和麻醉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4例行卵巢癌切除术的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麻醉师依据患者的体征表现及自身临床经验判断麻醉深度从... 目的探讨Narcotrend监测对卵巢癌切除术中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药物使用剂量和麻醉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4例行卵巢癌切除术的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麻醉师依据患者的体征表现及自身临床经验判断麻醉深度从而调整用药剂量)和观察组(采用Narcotrend监测数据确定麻醉深度并指导用药剂量的调整),每组42例。观察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切皮前3 min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比较两组患者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的使用剂量,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拔管时间、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术后睁眼时间和术后定向力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麻醉诱导前和切皮前3 min时,两组患者的MAP、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切皮前3 min时的MAP、HR均较本组麻醉诱导前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丙泊酚的使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术中瑞芬太尼的使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术后睁眼时间和术后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术后,观察组患者的恶心、呕吐、头晕和躁动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Narcotrend监测丙泊酚与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应用于卵巢癌切除术可更好地控制麻醉药物的输注剂量,缩短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麻醉 丙泊酚 瑞芬太尼 Narcotrend监测
下载PDF
两种麻醉方式对老年高血压手术患者的麻醉影响分析 被引量:15
20
作者 郭喜勇 《当代医学》 2011年第9期112-113,共2页
目的探讨两种麻醉方式对老年高血压手术患者的麻醉影响。方法 2009年1月~2010年1月进行手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08例依据麻醉方式分为单纯全麻(Ⅰ组)50例,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Ⅱ组)58例,观察两组麻醉前、插管时、拔管后、术后30min收缩压... 目的探讨两种麻醉方式对老年高血压手术患者的麻醉影响。方法 2009年1月~2010年1月进行手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08例依据麻醉方式分为单纯全麻(Ⅰ组)50例,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Ⅱ组)58例,观察两组麻醉前、插管时、拔管后、术后30min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进行统计并比较。结果两组麻醉前观察内容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性。两组插管时、拔管后、术后30min观察内容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老年高血压患者具有安全性高,循环功能稳定,操作简单,提高了麻醉质量,是老年高血压患者首选的麻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种麻醉方式 老年高血压 麻醉影响 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