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阳市回族中老年人群体成分与血脂情况相关性 被引量:5
1
作者 韩洁 赵旭林 +4 位作者 刘荣志 徐国昌 徐飞 王卿 裴林国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2-64,共3页
目的探讨回族中老年人群体成分对血脂的影响。方法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随机抽取南阳市45岁以上回族世居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共选取583人(男257人,女326人)。采用体成分分析仪检测受试者的体成分,同时抽血化验血脂指标。结果 (1)回族中老... 目的探讨回族中老年人群体成分对血脂的影响。方法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随机抽取南阳市45岁以上回族世居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共选取583人(男257人,女326人)。采用体成分分析仪检测受试者的体成分,同时抽血化验血脂指标。结果 (1)回族中老年人群中,男性体重、肌肉量、骨矿物质含量和体液量均高于女性,体脂量低于女性(P均<0.001);女性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高于男性(P均<0.05),女性血脂异常、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检出率较高(P均<0.05),男性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检出率较高(P=0.001),而LDL-C无性别间差异。(2)按BMI≥28 kg/m^2、24.0~27.9 kg/m^2、≤23.9 kg/m^2分组,血脂异常、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的检出率在3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3)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体脂量、肌肉量、骨矿物质含量和体液量与TC、HDL-C、LDL-C均存在线性相关(P均<0.05),与TG存在相关的只有体脂量(P均<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体脂量、肌肉量进入TC回归模型,体脂量、肌肉量、体液量进入HDL-C回归模型,只有体脂量同时进入TG回归模型和LDL-C回归模型。结论回族中老年人群多种体成分与血脂水平均有相关性,体脂量可能对血脂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成分 血脂 回族
下载PDF
化疗药物对肿瘤科护士的危害与职业防护要点
2
作者 牛萍 《医学信息》 2012年第6期420-421,共2页
化学药物治疗(简称化疗),既用化学合成药物治疗疾病的方法,是目前治疗肿瘤及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护士职业性危害的防护已引起国内外同行的普遍关注,特别是肿瘤专科护士,长期接触多种抗肿瘤药物,容易造成职业危害... 化学药物治疗(简称化疗),既用化学合成药物治疗疾病的方法,是目前治疗肿瘤及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护士职业性危害的防护已引起国内外同行的普遍关注,特别是肿瘤专科护士,长期接触多种抗肿瘤药物,容易造成职业危害。要减少和降低医护人员的职业危害,必须制定一整套包括组织、技术及医学措施的防护方案,护士的健康体检和管理也应受到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 危害 防护
下载PDF
羟基喜树碱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消化系统肿瘤 被引量:17
3
作者 马磊 贺利民 +1 位作者 马海龙 刘海林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69-270,共2页
目的 观察含羟基喜树碱 (HCPT)在内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消化系统肿瘤的效果。方法 自 1995年迄今共治疗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5 9例 ,其中胃癌 (贲门癌 ) 34例 ,用HCPT +DLFHEP或CM方案 ;肝癌 10例介入治疗用HCPT +5 FU +CDDP +IL2 ,大肠... 目的 观察含羟基喜树碱 (HCPT)在内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消化系统肿瘤的效果。方法 自 1995年迄今共治疗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5 9例 ,其中胃癌 (贲门癌 ) 34例 ,用HCPT +DLFHEP或CM方案 ;肝癌 10例介入治疗用HCPT +5 FU +CDDP +IL2 ,大肠癌 15例 ,用HCPT +LF方案。结果 以上胃、肠、肝三组 ,用含HCPT化疗方案后的疗效 :分别为38 2 %、5 3 3%、5 0 0 %。毒副作用以骨髓抑制 (白细胞下降 )及消化道症状为重。结论 HCPT加常用化疗方案治疗胃(包括贲门 )、大肠及肝癌的效果优于一般常用化疗方案。毒性反应尚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PT 药物疗法 消化系统肿瘤 羟基喜树碱
下载PDF
复方甘草酸苷在胃肠道肿瘤化疗中改善毒副作用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4
作者 马磊 赵旭林 +2 位作者 姬英 常占国 贺利民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38-39,共2页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与肝太乐在胃肠道肿瘤化疗时减轻毒副作用的疗效。方法选择118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给予基本化疗方案治疗。58例患者在化疗同时给予肝太乐,60例患者则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均连续10天。结果治疗结束时,...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与肝太乐在胃肠道肿瘤化疗时减轻毒副作用的疗效。方法选择118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给予基本化疗方案治疗。58例患者在化疗同时给予肝太乐,60例患者则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均连续10天。结果治疗结束时,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患者的症状和肝功能改善及减轻血液系统的毒副作用方面均优于肝太乐治疗组。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化疗药物治疗胃肠道癌能减轻化疗时的毒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甘草酸苷 肝太乐 胃肠道肿瘤 化疗
下载PDF
薏苡仁乳剂合并化疗治疗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被引量:2
5
作者 孙君重 常占国 张彩云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32-233,共2页
关键词 消化系统肿瘤 薏苡仁乳剂 药物疗法 毒副作用
下载PDF
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人类学不对称行为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赵旭林 马磊 +3 位作者 徐国昌 杨雷 徐飞 刘荣志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85-987,995,共4页
目的调查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人类学不对称行为,比较其与健康人群的差异性。方法采用体质测量法、直观判定法采集275例消化道肿瘤患者及143例健康成人的人类学不对称行为特征,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病组扣手、利手、叠臂、叠腿、利足... 目的调查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人类学不对称行为,比较其与健康人群的差异性。方法采用体质测量法、直观判定法采集275例消化道肿瘤患者及143例健康成人的人类学不对称行为特征,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病组扣手、利手、叠臂、叠腿、利足、起步和利眼的右型率分别为82.55%、93.45%、56.00%、86.18%、92.73%、70.55%和74.91%,男性叠臂、利眼右型率高于女性,叠腿右型率低于女性(P<0.05);扣手、叠臂、利眼右型高于对照组。患病组扣手与利手、叠腿与利手、利足与扣手、利足与利手、利眼与扣手具有两两相关性(P<0.05)。结论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人类学不对称行为存在特有体质表型和性别差异,或与肿瘤基因连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称行为 性状 人类学 胃肠道肿瘤
下载PDF
DC/CIK细胞治疗恶性肿瘤的护理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巍巍 石淑英 张璐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8期200-201,共2页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C)/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免疫治疗恶性肿瘤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08例进行DC/CIK细胞免疫治疗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措施,观察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108例患者中...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C)/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免疫治疗恶性肿瘤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08例进行DC/CIK细胞免疫治疗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措施,观察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108例患者中发生并发症3例,发生率为2.78%,经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所有患者治疗后饮食、睡眠明显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均安全顺利出院。结论 DC/CIK细胞回输前心理护理以及在回输过程中的护理质量是治疗的关键,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提高其对恶性肿瘤患者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细胞免疫 护理分析
下载PDF
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s检测与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维真 王韵一 《世界医学杂志》 2000年第3期87-88,共2页
关键词 恶性肿瘤 T细胞 AGNORS
下载PDF
消化道肿瘤患者四肢35项表型特征调查
9
作者 赵旭林 徐国昌 +4 位作者 马磊 杨雷 徐飞 郑连斌 金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43-1547,共5页
目的调查消化道肿瘤患者四肢35项表型特征,比较其与健康人群的差异性。方法采用体质测量法、直观判定法采集275例消化道肿瘤患者及143例健康成人的四肢35项表型特征,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消化道肿瘤患者体重、握力、利足右型率、指足... 目的调查消化道肿瘤患者四肢35项表型特征,比较其与健康人群的差异性。方法采用体质测量法、直观判定法采集275例消化道肿瘤患者及143例健康成人的四肢35项表型特征,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消化道肿瘤患者体重、握力、利足右型率、指足趾长右型率、上肢全长、手宽、股骨末径、四肢围度、皮褶厚度、a-b嵴纹数小于对照组(P<0.05),环食指长右型率、示指嵴线数及指嵴线总数、atd角大于对照组(P<0.05)。男性患者的收缩压、手长小于对照组(P<0.05)而拇指嵴线数大于对照组(P<0.05)。女性患者的肱骨末径、足长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化道肿瘤患者四肢形态、指掌纹型、遗传表型多数指标存在差异,或与消耗性体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质人类学 表型 肤纹学 消化道肿瘤
下载PDF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在食管癌预后评估中的临床研究
10
作者 万闹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5年第4期790-793,共4页
目的:研究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monocyte ratio,LMR)在食管癌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3年5月我院治疗的90例食管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行食管癌根治手术治疗,术前1周检测LMR。患者术后进行12个月随访,统... 目的:研究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monocyte ratio,LMR)在食管癌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3年5月我院治疗的90例食管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行食管癌根治手术治疗,术前1周检测LMR。患者术后进行12个月随访,统计患者的生存情况,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确定LMR最佳截断值,计算LMR对食管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比较高LMR组与低LMR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影响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所有食管癌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为78.89%(71/90);绘制ROC曲线计算LMR预测食管癌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753,95%CI为0.663~0.843,最佳截断值为4.42,预测食管癌患者的总生存期敏感度为78.65%,特异度为71.19%;高LMR组肿瘤分期Ⅰ期加Ⅱ期患者占比高于低LM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性别、肿瘤位置、病理类型、饮酒及吸烟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位置、肿瘤分期及LMR与食管癌患者预后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性别、病理类型、饮酒及吸烟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位置、肿瘤分期及LMR是影响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且OR≥1)。结论:LMR对评估食管癌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价值,LMR越低则患者生存期越短,可将LMR作为食管癌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预后 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 临床病理特征
下载PDF
早期胃癌ESD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11
作者 王增新 程媚霖 《黑龙江医学》 2025年第2期157-159,共3页
目的:观察止血夹辅助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早期胃癌的效果,分析迟发性出血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3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中医院收治的122例早期胃癌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发生情况,归纳止... 目的:观察止血夹辅助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早期胃癌的效果,分析迟发性出血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3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中医院收治的122例早期胃癌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发生情况,归纳止血夹辅助ESD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影响因素。结果: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20 mm、肿瘤位于胃下部、肿瘤浸润深度≥500μm、术前活检次数≥2次、术后停用抗血小板药时间<3 d均是影响止血夹辅助ESD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OR=5.736、5.281、5.339、5.772、8.012,P<0.05)。结论:止血夹能一定程度上防治早期胃癌ESD术后迟发性出血,但对于肿瘤直径较大且浸润程度较深的胃下部肿瘤患者应酌情术前减少活检次数,并尽早停用抗血小板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止血夹 迟发性出血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紫杉醇与卡铂联合化疗晚期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观察
12
作者 张维真 贺利民 +1 位作者 仲立新 马磊河 《医药论坛杂志》 2004年第19期25-26,39,共3页
目的 观察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2 7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A组为紫杉醇 135mg/m2 第 1天应用 ,3周重复。B组为紫杉醇 6 0~ 70mg/m2 第 1、8、15天应用 ,4周重复 ,均联合卡铂 ,至少 2周... 目的 观察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2 7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A组为紫杉醇 135mg/m2 第 1天应用 ,3周重复。B组为紫杉醇 6 0~ 70mg/m2 第 1、8、15天应用 ,4周重复 ,均联合卡铂 ,至少 2周期评价疗效。结果 初治 9例 (均为晚期肺癌 )有效率达 5 5 .6 % ,复治 18例 ,有效率达 4 4 .4 % ,总有效率达 5 1.9% ,其中 5例获CR ,另外 ,B组骨髓抑制明显比A组为轻 (P <0 .0 5 )。结论 紫杉醇联合卡铂对晚期恶性肿瘤疗效肯定 ,特别是初治的晚期肺癌疗效更为显著。另外 ,紫杉醇分次应用疗效不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紫杉醇 卡铂
下载PDF
固本消癥汤对宫颈癌放化疗患者肿瘤转移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金秀盈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8年第21期3243-3244,共2页
目的:探讨固本消癥汤对宫颈癌放化疗患者肿瘤转移的防治效果。方法:将本组84例宫颈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在根治术后采用放疗和TP化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固本消徵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 目的:探讨固本消癥汤对宫颈癌放化疗患者肿瘤转移的防治效果。方法:将本组84例宫颈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在根治术后采用放疗和TP化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固本消徵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缓解率、转移率、生存率均优于对照组(P <0. 05);化疗后治疗组免疫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1)。结论:固本消癥汤辅助放化疗对宫颈癌术后患者肿瘤转移具有较好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本消癥汤 宫颈癌 化疗 肿瘤转移
下载PDF
PICC在肿瘤患者中应用的并发症及护理体会
14
作者 张璐 《临床研究》 2016年第10期133-133,共1页
目的:探讨PICC应用于肿瘤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在医院2014年11月到2016年1月期间诊治的肿瘤患者中抽取68例作研究对象,参考随机抽样法将其分成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4),观察组应用PICC,对照组行传统输液疗法,对比两... 目的:探讨PICC应用于肿瘤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在医院2014年11月到2016年1月期间诊治的肿瘤患者中抽取68例作研究对象,参考随机抽样法将其分成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4),观察组应用PICC,对照组行传统输液疗法,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①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9%,低于对照组的20.6%(P<0.05),护理满意度则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ICC应用于肿瘤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确切,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其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 肿瘤 并发症
下载PDF
接受PD-1/L1抑制剂治疗的晚期食管鳞癌患者恶病质指数与疗效的关系
15
作者 姚传山 马磊 +1 位作者 徐全晓 冯晨露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1期67-70,共4页
目的分析接受PD-1/L1抑制剂治疗的晚期食管鳞癌患者恶病质指数(CXI)与疗效的关系。方法接受PD-1/L1抑制剂治疗的晚期食管鳞癌患者91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基于骨骼肌指数(SMI)、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及血清白蛋白(ALB)水平计算CX... 目的分析接受PD-1/L1抑制剂治疗的晚期食管鳞癌患者恶病质指数(CXI)与疗效的关系。方法接受PD-1/L1抑制剂治疗的晚期食管鳞癌患者91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基于骨骼肌指数(SMI)、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及血清白蛋白(ALB)水平计算CXI:CXI=(SMI×ALB)/NLR。以CXI中位值为界值,将91例患者分为高CXI组和低CXI组,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及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CXI与接受PD-1/L1抑制剂治疗晚期食管鳞癌患者疗效的关系,其中以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作为接受PD-1/L1抑制剂治疗疗效的评价指标。结果91例接受PD-1/L1抑制剂治疗的晚期食管鳞癌患者的CXI为314.19(47.82,1075.86)。低CXI组的中位OS为9.7个月、中位PFS为5.5个月,高CXI组的中位OS为15.7个月、中位PFS为10.0个月,两组相比,P均<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XI是接受PD-1/L1抑制剂治疗的晚期食管鳞癌患者OS和PFS的独立影响因素[HR(95%CI)分别为1.44(1.15~1.81)、1.46(1.16~1.83),P均<0.05]。结论CXI是接受PD-1/L1抑制剂治疗的晚期食管鳞癌患者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可用于接受PD-1/L1抑制剂治疗的晚期食管鳞癌患者疗效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病质指数 食管鳞癌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下载PDF
TIPE1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上皮间质转化和TGF-β/Smad信号
16
作者 袁博 马磊 +1 位作者 陈小兵 常占国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3期217-224,共8页
目的探索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样分子1(tumor necrosis factorα-induced protein 8-like 1,TIPE1)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的生物学机制。方法RT-qPCR检测结直肠癌组织和细胞株中TIP... 目的探索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样分子1(tumor necrosis factorα-induced protein 8-like 1,TIPE1)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的生物学机制。方法RT-qPCR检测结直肠癌组织和细胞株中TIPE1 mRNA水平。用慢病毒稳定转染法过表达TIPE1后,用CCK-8法检测结直肠癌细胞的细胞活力,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Western blot实验检测细胞中TGF-β/Smad/EMT信号相关蛋白的表达。在裸鼠皮下种植过表达TIPE1的SW480细胞,种植21 d后处死动物,测量肿瘤的体积,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TGF-β/Smad/EMT信号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结直肠癌组织和细胞中TIPE1 mRNA表达下调。对结直肠癌细胞过表达TIPE1后,细胞的活力、迁移和侵袭的能力下降。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过表达TIPE1后,结直肠癌细胞中E-cadherin的水平增加,vimentin的水平下降,TGF-β1和p-Smad2的水平降低。裸鼠实验显示,TIPE1过表达组瘤体生长缓慢且体积变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TIPE1过表达组的瘤体中E-cadherin表达上调,vimentin、TGF-β1和p-Smad2表达下调。结论过表达TIPE1可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与EMT,这其中可能至少涉及到抑制TGF-β/Smad信号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样分子1 上皮-间质转化 迁移 侵袭 TGF-β/Smad信号
下载PDF
贲门腺癌组织中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和Ki-67的表达及其对生存的影响
17
作者 史莉莉 黄金 +10 位作者 徐瑞华 赵学科 钟侃 王霖瑞 韩雪娜 李爱丽 周福有 李秀敏 马磊 徐全晓 王立东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4年第6期627-631,共5页
目的 分析贲门腺癌(GCA)组织中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Ki-67的表达及其对生存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至2022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省部共建食管癌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收集的行手术切除的1 661例GCA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 目的 分析贲门腺癌(GCA)组织中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Ki-67的表达及其对生存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至2022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省部共建食管癌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收集的行手术切除的1 661例GCA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GCA组织中Her-2和Ki-67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结果 Her-2表达与患者家族史、Lauren分型、淋巴结转移及分化程度有关。GCA组织中Her-2表达和Ki-67的表达呈负相关(r=-0.070,P=0.004)。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Her-2高表达患者总生存率优于低表达患者(χ^(2)=17.918,P<0.001),Ki-67低表达患者总生存率优于高表达患者(χ^(2)=8.530,P=0.004)。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肿瘤大小、Lauren分型、淋巴结转移、浸润程度、Her-2表达及Ki-67表达均是GCA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GCA组织中Her-2表达和Ki-67表达呈负相关,Her-2高表达、Ki-67低表达提示患者预后好,联合检测可为GCA患者的治疗及预后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腺癌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KI-67 临床病理特征 生存期
下载PDF
质子泵抑制剂预防化疗所致胃肠道反应作用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18
作者 马磊 贺利民 姬英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81-382,共2页
目的观察质子泵抑制剂(洛赛克)在化疗过程中对胃肠道反应的预防保护作用。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从化疗第一天观察每天应用洛赛克加常规化疗止吐剂(格拉司琼+胃复安+地塞米松),预防胃肠道反应的有效率及对病人生活质量的影... 目的观察质子泵抑制剂(洛赛克)在化疗过程中对胃肠道反应的预防保护作用。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从化疗第一天观察每天应用洛赛克加常规化疗止吐剂(格拉司琼+胃复安+地塞米松),预防胃肠道反应的有效率及对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对照组不用洛赛克,结果采用x2检验分析。结果观察组(加用洛赛克组)对恶心、呕吐次数的控制有效率较对照组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患者生活质量及进食的改善较对照组高,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质子泵抑制剂联合止吐剂临床应用,可以预防化疗所致的胃肠道反应并能改善化疗病人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药物疗法 药物毒性 洛赛克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肺腺癌组织中lncRNA CADM1-AS1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9
作者 姚传山 马磊 +2 位作者 赵旭林 贺利民 李醒亚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1018-1022,共5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lncRNA CADM1-AS1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于本院行手术切除的72例肺腺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采用实时定量PCR(q PCR)法检测以上组织标本中的CADM1-AS1水平,分析CADM1-AS1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lncRNA CADM1-AS1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于本院行手术切除的72例肺腺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采用实时定量PCR(q PCR)法检测以上组织标本中的CADM1-AS1水平,分析CADM1-AS1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类型、临床分期、T分期、吸烟史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同时根据远期生存资料比较不同CADM1-AS1表达水平的中位总生存期(OS)。进一步采用q PCR法检测常见非小细胞肺癌株A549、SPC-A、NCI-H1650和NCI-H1299中的CADM1-AS1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组织CADM1-AS1水平在肺腺癌早期诊断中的效能。结果肺腺癌组织中的CADM1-AS1水平低于癌旁组织,且与正常支气管上皮细胞株16HBE相比,非小细胞肺癌株的CADM1-AS1均为低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按照由高至低依次为NCI-H1299>SPCA>NCI-H1650>A549;CADM1-AS1表达与肺腺癌的TNM分期、分化类型、肿瘤大小、T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其中TNMⅡ、Ⅲ期、低未分化、肿瘤最大径>3 cm、T分期T3、T4期及有淋巴结转移组织的CADM1-AS1水平均低于对应项(P均<0.05);CADM1-AS1高水平者的中位OS为32.5个月,高于低水平者的16.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组织CADM1-AS1水平在肺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较好,其曲线下面积为0.874,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8%和85.2%。结论 CADM1-AS1在肺腺癌组织及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中低表达,且与TNM分期、分化类型等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有关,可能在肺腺癌的发生发展中有一定作用,同时对于肺腺癌的早期诊断有较好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长链非编码RNA CADM1-AS1 临床意义
下载PDF
异甘草酸镁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防治化疗药致肝损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20
作者 张振 马磊 +1 位作者 李芳芳 贺利民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8年第9期1182-1184,共3页
目的:探讨异甘草酸镁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防治化疗药致肝损伤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化疗后肝损伤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1组和对照1组,每组40例。观察1组患者给予异甘草酸镁联... 目的:探讨异甘草酸镁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防治化疗药致肝损伤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化疗后肝损伤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1组和对照1组,每组40例。观察1组患者给予异甘草酸镁联合还原性谷胱甘肽治疗,对照1组给予还原性谷胱甘肽治疗。治疗1周后,肝功能恢复至正常的患者继续按原有方案化疗,再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2组和对照2组,观察2组患者给予异甘草酸镁联合还原性谷胱甘肽治疗,对照2组患者仅给予还原性谷胱甘肽治疗。观察所有患者的临床疗效、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治疗后肝功能恢复至正常的患者再次化疗后肝损伤情况。结果:在治疗1周后,观察1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1组;两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1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肝治疗后,49例显效(肝功能恢复正常)患者再次给予化疗后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2组25例和对照2组24例,观察2组患者的肝损伤率为12.0%(3/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5%(9/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所有患者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异甘草酸镁和还原型谷胱甘肽在防治化疗药致肝损伤方面可发挥较好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甘草酸镁 还原型谷胱甘肽 化疗药致肝损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