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血管危险因素控制和心血管病的预防
1
作者 柯元南 小徐 《中老年保健》 2009年第9期8-10,共3页
近30年来,我国人群心血管病(主要是高血压、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发病年龄提前。心血管病(包括脑血管病)的死亡率顺位上升至各种死亡原因之首,成为我国人民的第一杀手。这种上升趋势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人... 近30年来,我国人群心血管病(主要是高血压、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发病年龄提前。心血管病(包括脑血管病)的死亡率顺位上升至各种死亡原因之首,成为我国人民的第一杀手。这种上升趋势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人口老龄化,人群各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上升,传染病等其他疾病死亡得到有效控制。在这些因素中,以各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上升最为主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 心血管危险因素 危险因素水平 预防 人口老龄化 发病年龄 死亡原因 脑血管病
下载PDF
基于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及冠心病中医干预研究思路探讨 被引量:9
2
作者 鹿小燕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年第6期746-747,共2页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冠心病极其重要的危险因素,可引起或者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并增加斑块的不稳定性,而冠心病的病变基础则是动脉粥样硬化,粥样斑块破裂可导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危及患者的生命。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冠心病 胰岛素抵抗 痰瘀 中医干预
下载PDF
心肾疾病相关性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杜金行 曹迎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7年第9期856-858,共3页
关键词 心肾疾病 疾病相关性 临床研究 微量白蛋白尿 心脑血管病 独立预测因子 冠心病 二级预防
下载PDF
大蒜素对NIH3T3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张海啸 史载祥 +4 位作者 贾海忠 李格 程文立 谷万里 杨仲义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31-434,共4页
目的研究大蒜素对NIH3T3细胞生长增殖和Ⅰ型胶原合成的影响,探讨其抗纤维化作用机理。方法大蒜素加入NIH3T3细胞培养液,以丹参为对照药物,测定H3-thymidine DNA掺入量;碱消化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羟脯氨酸含量,荧光免疫染色方法检测NIH3T... 目的研究大蒜素对NIH3T3细胞生长增殖和Ⅰ型胶原合成的影响,探讨其抗纤维化作用机理。方法大蒜素加入NIH3T3细胞培养液,以丹参为对照药物,测定H3-thymidine DNA掺入量;碱消化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羟脯氨酸含量,荧光免疫染色方法检测NIH3T3细胞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结果大蒜素在0·2-5μg/mL剂量范围内剂量依赖的抑制NIH3T3细胞生长和增殖;药物作用后,细胞培养液中的羟脯氨酸含量减少,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减少。结论大蒜素对NIH3T3细胞生长增殖有抑制作用,减少细胞胶原的合成,减少Ⅰ型胶原的表达,可能具有抗纤维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素 NIH3T3细胞 Ⅰ型胶原 细胞增殖 羟脯氨酸
下载PDF
血瘀证诊断标准修订研究构想 被引量:15
5
作者 史载祥 谷万里 +2 位作者 杜金行 贾海忠 李格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7年第11期1037-1039,共3页
实施中医药标准化战略,加快构建中医病证诊断体系,是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和中医药科技竞争力的关键。血瘀证是临床常见的中医病证,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是中医临床和基础研究最活跃、最深入、最见成效的领域之一,1986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实施中医药标准化战略,加快构建中医病证诊断体系,是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和中医药科技竞争力的关键。血瘀证是临床常见的中医病证,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是中医临床和基础研究最活跃、最深入、最见成效的领域之一,1986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制定的血瘀证诊断标准(目前标准)在血瘀证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现标准距今已21年,在生命科学、高新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该标准已很难适应目前临床实际,并已成为血瘀证研究向纵深发展的瓶颈。现有的血瘀证诊断标准主要基于专家共识,缺少循证医学证据,体征难以量化表述,采用的检测技术相对陈旧、缺少规范,修订血瘀证标准已经成为临床和科研的重要迫切需求。血瘀证诊断标准的研究应按照中医临床思维规律,以循证医学理念,依照现代医学疾病诊断标准的修订,大多依据大规模临床试验结局,以及中医"以药测证""证效相应"的研究思路,选用古今大量临床各科有效案例,建立结构化数据库,运用数据挖掘技术,荟萃分析、聚类分析等统计方法,通过多元信息数字整合,对诊断血瘀证的症状、体征等进行量化分析,并根据各症状、体征等诊断血瘀证的准确度给予赋分,为血瘀证量化提供依据,并在进一步血瘀证研究专家咨询、评估的基础上,进行前瞻性研究,依据判别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筛选、权重修订标准中的实验室指标,同时分析血瘀证症状体征积分与实验指标间的关系,为血瘀证诊断提供更为客观量化的证据。最终制定出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综合的血瘀证标准量化的修订技术。在此基础上,再对修订的血瘀证诊断标准与现标准进行验证,比较其敏感度、准确度及相关指标的特异性,使修订后的血瘀证诊断标准进一步系统完善。血瘀证诊断标准的修订技术研究具有中医病证诊断标准修订的共性技术特点,本研究在建立中医病证诊断结构化数据库的基础上,通过人机融合方式,充分发挥信息工程、计算机智能数据挖掘技术,可探索出以充分临床疗效证据支撑的科学实用的研究技术和方法,为中医病证诊断标准的修订研究提供有益的可通用技术。此外,有关国家也已开展血瘀证标准的制定,我国制定血瘀证诊断标准最早、影响最大,目前尚具先导地位,为继续巩固我国在该领域的主导权,本研究成果将发挥难以估量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瘀证 诊断标准 微循环 修订
下载PDF
成人肌钙蛋白I的临床应用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6
作者 滑莹莹 杜金行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8年第7期828-831,共4页
关键词 肌钙蛋白Ⅰ 临床应用 成人 血清标志物 心肌损伤 临床诊断 临床判断 临床使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