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电图对陈旧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及漏诊原因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范书英 柯元南 +5 位作者 周颍 陈莉 杜英 肖竹 徐永慧 王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9期3367-3370,共4页
目的评价心电图对陈旧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分析漏诊原因。方法入选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72例,非心肌梗死患者32例作为对照组,顺序记录12导心电图,计算心电图诊断陈旧性心肌梗死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并比较心电图诊断正确组和漏诊... 目的评价心电图对陈旧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分析漏诊原因。方法入选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72例,非心肌梗死患者32例作为对照组,顺序记录12导心电图,计算心电图诊断陈旧性心肌梗死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并比较心电图诊断正确组和漏诊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心肌梗死部位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差异。结果心电图对陈旧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敏感性、准确性、特异性分别为48.61%、61.54%和90.63%;心电图诊断正确组和漏诊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心肌梗死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诊断正确组和漏诊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诊断陈旧性心肌梗死具有较高特异性,但敏感性和准确性低,容易漏诊,漏诊原因主要与冠状动脉三支病变有关,与心肌梗死部位、性别关系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旧性心肌梗死 心电描记术 诊断
下载PDF
比索洛尔和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8
2
作者 王晓莉 柯元南 吴文静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17-319,共3页
目的研究比索洛尔和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2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心功能分级(NYHA)Ⅱ-Ⅳ级,经超声心动图证实左心室射血分数≤40%,将患者随机分配到比索洛尔组(62例)或卡维地洛组(63例),... 目的研究比索洛尔和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2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心功能分级(NYHA)Ⅱ-Ⅳ级,经超声心动图证实左心室射血分数≤40%,将患者随机分配到比索洛尔组(62例)或卡维地洛组(63例),均治疗30周。每次随访评估心功能,记录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结果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改善,比索洛尔组提高11%,卡维地洛组提高12%,左心室射血分数改善程度组内比较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心力衰竭症状两组均较前改善,心功能分级比索洛尔组和卡维地洛组心功能Ⅲ级治疗后减少至5例(8.1%)和6例(9.5%),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1)。比索洛尔组和卡维地洛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32.3%和34.9%,组间比较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比索洛尔和卡维地洛一样安全有效,比索洛尔可以达到与卡维地洛靶剂量长期治疗相同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索洛尔 心力衰竭 充血性 超声心动描记术 治疗等效
下载PDF
国产药物洗脱支架对冠心病小血管病变介入治疗近中期疗效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志军 王勇 柯元南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9期702-703,共2页
目的探讨国产药物洗脱支架(Firebird)对冠心病小血管病变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近中期临床效果。方法对2005年10月~2006年10月于我院进行药物支架介入治疗的114例(Firebird支架56例,Gypher支架58例)冠心病小血管病变患者进行随访观察6~1... 目的探讨国产药物洗脱支架(Firebird)对冠心病小血管病变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近中期临床效果。方法对2005年10月~2006年10月于我院进行药物支架介入治疗的114例(Firebird支架56例,Gypher支架58例)冠心病小血管病变患者进行随访观察6~10个月,并重复造影评价再狭窄及血管重建情况。结果支架置入成功率为100%,术中无急性血栓形成、急性血管闭塞及死亡。临床随访及复查造影显示,Firebird组支架内再狭窄患者5例(8.9%),3例(5.4%)再次血管重建治疗,其中1例(1.8%)患者进行了外科血管重建治疗。Cypher组支架内再狭窄患者5例(8.6%),2例(3.4%)再次血管重建治疗。结论应用国产药物洗脱支架(Firebird)对小血管病变进行介入治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满意的近、中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洗脱支架 小血管病变 疗效
下载PDF
立体心电向量图对心肌梗死病变血管定位的价值 被引量:9
4
作者 崔超英 杨鹏 +2 位作者 范书英 杜英 王勇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1年第2期109-111,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常规心电图(ECG)和立体心电向量图(3D-VCG),评价3D-VCG在心肌梗死相关动脉(IRA)定位上的应用价值。方法 114例临床确诊心肌梗死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将冠状动脉单支完全闭塞或狭窄≥75%者,分成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 目的对比分析常规心电图(ECG)和立体心电向量图(3D-VCG),评价3D-VCG在心肌梗死相关动脉(IRA)定位上的应用价值。方法 114例临床确诊心肌梗死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将冠状动脉单支完全闭塞或狭窄≥75%者,分成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共3个IRA组,分别分析其ECG和3D-VCG的分区定位特点。结果以3D-VCG心肌梗死诊断标准之前壁区定位LAD,高侧壁定位LCX,下壁定位RCA,阳性检出率高于常规ECG(分别为:91.7%比50%,75%比12.5%,70%比3.5%,均为P<0.01)。阴性检出率:LAD、LCX和RCA组3D-VCG显著低于ECG(2.7%比33.3%,2.1%比50%,0比30%,均为P<0.01)。结论 3D-VCG对心肌梗死IRA有定位诊断价值,且较常规ECG为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电描记术 立体心电向量图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药物洗脱支架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5
作者 王志军 柯元南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6期535-538,共4页
药物洗脱支架的出现是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的新的里程碑,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主要阐述了药物洗脱支架出现的背景、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和紫杉醇洗脱支架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同时对于新型的药物洗脱支架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论述,... 药物洗脱支架的出现是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的新的里程碑,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主要阐述了药物洗脱支架出现的背景、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和紫杉醇洗脱支架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同时对于新型的药物洗脱支架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论述,进一步指出了药物洗脱支架在临床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及进一步研发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洗脱支架 冠心病 治疗
下载PDF
心肌梗死患者T波峰-末间期等复极参数的立体心电向量评价 被引量:3
6
作者 崔超英 范书英 +2 位作者 李宪伦 杜英 王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17期80-81,84,共3页
目的应用立体心电向量(3D-VCG)技术,对正常人和心肌梗死患者的T波峰-末间期(Tp-Te)及其他复极参数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采用3D-VCG技术,分别测量109例心肌梗死和116例正常人的Tp-Te、T环总时间和T环最大振幅参数,比较组间差异性。结果心... 目的应用立体心电向量(3D-VCG)技术,对正常人和心肌梗死患者的T波峰-末间期(Tp-Te)及其他复极参数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采用3D-VCG技术,分别测量109例心肌梗死和116例正常人的Tp-Te、T环总时间和T环最大振幅参数,比较组间差异性。结果心肌梗死组Tp-Te较正常组显著延长[(114.26±27.54)ms vs(100.40±13.61)ms,P<0.05)],T环总时间两组差异不大[(238.70±40.20)ms vs(241.00±38.25)ms,P>0.05],而心肌梗死组T环最大振幅显著减小[(0.39±0.17)mV vs(0.64±0.23)mV,P<0.001]。结论 3D-VCG显示心肌梗死患者复极参数异常,Tp-Te延长提示其跨室壁复极离散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波峰-末间期 立体心电向量 心肌梗死 心室复极
下载PDF
心房纤颤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被引量:9
7
作者 李宪伦 焦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6期434-436,共3页
关键词 心房纤颤 病因 治疗
下载PDF
卡维地洛对大鼠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心肌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范书英 柯元南 +2 位作者 王勇 曾玉杰 程文立 《中国药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1期1633-1636,共4页
目的研究卡维地洛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缺血再灌注(IRI)组、卡维地洛(CVD)组。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致缺血30min后复灌4h,制作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于再灌4h末测定... 目的研究卡维地洛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缺血再灌注(IRI)组、卡维地洛(CVD)组。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致缺血30min后复灌4h,制作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于再灌4h末测定左室收缩压(LV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发展压(LVDP=LVP-LVEDP)、左室最大收缩及舒张速度(±dp/dt);测定血液中肌酸磷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及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以及心肌梗死范围。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IRI组LVP,LVDP,±dp/dt及SOD降低,LVEDP,CK,LDH及MDA均升高,伴梗死范围扩大(P<0.01);与IRI比较,CVD组LVP,LVDP,±dp/dt及SOD升高,LVEDP,CK,LDH及MDA均降低,伴梗死范围缩小(P<0.01)。结论卡维地洛具有防止心肌再灌注损伤的作用,该作用与其β受体阻断和抗氧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卡维地洛 抗氧化
下载PDF
体表心电图预测梗死相关血管的意义 被引量:22
9
作者 颜红兵 李洪 柯元南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2年第2期150-153,共4页
通过体表心电图可以定位梗死相关血管。左主干闭塞表现为aVR导联ST段抬高和Ⅰ、Ⅱ、V4至V6导联ST段下移 ,下移≥ 18mm诊断左主干病变的敏感性高。V2 导联ST段抬高对判断前降支闭塞最敏感 ,其次为V3 ~V5、aVL、V1和V6导联。前降支近段... 通过体表心电图可以定位梗死相关血管。左主干闭塞表现为aVR导联ST段抬高和Ⅰ、Ⅱ、V4至V6导联ST段下移 ,下移≥ 18mm诊断左主干病变的敏感性高。V2 导联ST段抬高对判断前降支闭塞最敏感 ,其次为V3 ~V5、aVL、V1和V6导联。前降支近段闭塞还可以表现为aVL导联ST段抬高 ,下壁导联ST段下移。右冠状动脉或回旋支闭塞都可以表现为Ⅱ、Ⅲ和aVF导联ST段抬高 ,但是前者伴有aVL导联ST段下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表心电图 急性心肌梗死 梗死相关血管
下载PDF
心肺复苏的新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叶小钧 李宪伦 《中国医刊》 CAS 2013年第8期13-17,共5页
猝死是发达国家首要的死亡原因,是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心室颤动(VF)是成人心脏骤停的主要病因,更积极的再灌注治疗和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及注意纠正容易导致心律失常的电解质紊乱如低钾和低镁血症等,已使急性冠脉综合征住院患者VF的... 猝死是发达国家首要的死亡原因,是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心室颤动(VF)是成人心脏骤停的主要病因,更积极的再灌注治疗和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及注意纠正容易导致心律失常的电解质紊乱如低钾和低镁血症等,已使急性冠脉综合征住院患者VF的发生在逐步下降.尽管如此,在CICU病房室颤仍然是威胁患者生命的主要急症之一,一旦发生如处置不及时死亡率极高,故CICU医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急性冠脉综合征 Β受体阻滞剂 心室颤动 住院患者 再灌注治疗 电解质紊乱 致心律失常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诊治新进展 被引量:35
11
作者 柯元南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6期433-434,共2页
心力衰竭、心房纤颤、冠心病和高血压等均为影响公众健康、危害患者生存质量的严重疾病。近年来,国内外对于上述疾病的诊治有了很大进展。本专题特邀中日友好医院心内科主任柯元南教授等综述了心力衰竭、心房纤颤、冠心病和高血压诊治... 心力衰竭、心房纤颤、冠心病和高血压等均为影响公众健康、危害患者生存质量的严重疾病。近年来,国内外对于上述疾病的诊治有了很大进展。本专题特邀中日友好医院心内科主任柯元南教授等综述了心力衰竭、心房纤颤、冠心病和高血压诊治的最新进展,并对新版中国高血压指南要点进行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心房颤动抗凝治疗现状及新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曾玉杰 魏冯宁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922-924,共3页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患病率为1%,其发病人数随着年龄递增。在年龄〉70岁的人群中已达7%~8%,年龄〉80岁可达10%。2003年我国首次房颤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中国房颤患病率为0.77%,且随年龄增...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患病率为1%,其发病人数随着年龄递增。在年龄〉70岁的人群中已达7%~8%,年龄〉80岁可达10%。2003年我国首次房颤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中国房颤患病率为0.77%,且随年龄增长而显著增加,年龄〉80岁人群可达7.5%。房颤可引起血栓性脑卒中等严重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抗凝药 华法林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下载PDF
Tako-Tsubo心肌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周益锋 王勇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7年第3期429-431,共3页
Tako-Tsubo心肌病于1990年由日本的Sato等首次报道,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胸痛、心电图ST-T改变、可逆性左心室功能障碍和冠脉造影结果正常。Tako-Tsubo心肌病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在临床表现上非常相似,容易导致误诊,但是两者治疗措施相差极大... Tako-Tsubo心肌病于1990年由日本的Sato等首次报道,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胸痛、心电图ST-T改变、可逆性左心室功能障碍和冠脉造影结果正常。Tako-Tsubo心肌病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在临床表现上非常相似,容易导致误诊,但是两者治疗措施相差极大。国内关于Tako-Tsubo心肌病鲜有报道,也缺乏足够的重视和全面的了解,因此我们对此疾病作一综述,希望引起临床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ko—Tsubo心肌病 胸痛 ST—T改变 应激
下载PDF
庚醇和甘草次酸对大鼠心肌致死性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范书英 柯元南 姜红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07年第5期381-384,共4页
目的:研究缺血前给予庚醇和甘草次酸能否预防大鼠心肌致死性再灌注损伤,包括心肌细胞坏死和凋亡,并观察其对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制作Langendorf心脏灌流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灌注组(SO)、缺血再灌注组(IR)、庚醇组(HT)和甘草次酸组(GA)... 目的:研究缺血前给予庚醇和甘草次酸能否预防大鼠心肌致死性再灌注损伤,包括心肌细胞坏死和凋亡,并观察其对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制作Langendorf心脏灌流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灌注组(SO)、缺血再灌注组(IR)、庚醇组(HT)和甘草次酸组(GA)。于整体缺血30min后再灌注2h。应用四氮硝基唑蓝(nitroblue tetraxolium,NBT)测定心肌梗死面积,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erminal-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 mediated nick end labeling,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Curtis和Walker心律失常评分系统评价心律失常严重程度。结果:与SO组相比,IR组心律失常评分增加(0.26±0.5对2.86±1.46);心肌梗死范围明显扩大,凋亡细胞数显著增加(0.35±0.26)%对(35±6.6)%,P<0.01。与IR组比较,HT和GA组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减轻,分别为(38±9.7)%对(9±2.9)%对(16±7.0)%,P<0.05;凋亡细胞数也显著减少,分别为(35±6.6)%对(17±4.6)%对(22±1.2)%,但心律失常发生无明显减少或增加。结论:缺血前给予间隙连接抑制剂庚醇和甘草次酸可明显减轻心肌致死性再灌注损伤,表现为缩小心肌梗死范围和减少心肌细胞凋亡,但对心律失常的发生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庚醇 甘草次酸
下载PDF
北京市住院高血压患者心脏舒张期顺应性下降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志军 周建芝 +3 位作者 郑红晓 王鸿懿 柯元南 孙宁玲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5,共3页
目的了解住院高血压患者的心脏舒张期顺应性改变与年龄、血压水平、及各研究因素之间的关系,分析可能影响心脏舒张功能的相关因素。方法应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调查北京市20家三级医院住院高血压患者2 971例,通过调查表获得一般情况、血... 目的了解住院高血压患者的心脏舒张期顺应性改变与年龄、血压水平、及各研究因素之间的关系,分析可能影响心脏舒张功能的相关因素。方法应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调查北京市20家三级医院住院高血压患者2 971例,通过调查表获得一般情况、血压水平、遗传史、用药史、血生化、超声心动图等指标。结果在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5%的2 971例患者中,左心室舒张早期二尖瓣最大血流速度和舒张晚期二尖瓣最大血流速度之比(E/A)异常的1 793例(60.4%)。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糖尿病史、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LVEF、病程等指标在E/A正常和异常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结论高龄、合并周围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糖尿病、LVEDD舒张受限、室间隔增厚、高血压病程是高血压患者舒张期顺应性下降的相关危险因素,对于上述高危因素的干预有利于心室舒张功能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每搏输出量 危险因素 血流速度
下载PDF
心力衰竭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心律失常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杜英 张旭 +3 位作者 黄铁群 王勇 赵林 胡月林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内科版)》 2006年第3期41-43,共3页
目的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患者出现各种心律失常的情况及其对CHF的影响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72例确诊为CHF伴SAS患者,依据多导睡眠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测分析,以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作为界值,AHI>5者... 目的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患者出现各种心律失常的情况及其对CHF的影响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72例确诊为CHF伴SAS患者,依据多导睡眠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测分析,以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作为界值,AHI>5者为CHF伴 SAS组(A组),36例;AHI≤5者为对照组(B组),36例。结果 A组心律失常的发生明显高于B 组,在夜间睡眠状态下心律失常,尤其是室性心律失常差异更为明显。结论CHF伴SAS患者较不伴SAS的CHF患者更易出现各种心律失常而加重CHF,严重者可导致睡眠状态下的猝死,临床上在控制CHF的同时亦应重视对SAS及时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心律失常
下载PDF
酷似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心肌电顿抑一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高焱莎 许广实 高飞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1年第3期170-171,共2页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肌顿抑 心电图
下载PDF
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查在心脏重症监护病房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叶小钧 李宪伦 《中国医刊》 CAS 2013年第9期20-24,共5页
超声心动图检查(ECHO)以其无创、安全、不干扰抢救过程且可实时动态了解心脏情况,已成为心脏重症监护病房(CICU)必备的一项辅助检查手段,较其他影像检查的优势在于ECHO可在床旁及时准确获取相关诊断信息,直接指导医疗干预及评价干... 超声心动图检查(ECHO)以其无创、安全、不干扰抢救过程且可实时动态了解心脏情况,已成为心脏重症监护病房(CICU)必备的一项辅助检查手段,较其他影像检查的优势在于ECHO可在床旁及时准确获取相关诊断信息,直接指导医疗干预及评价干预后结果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检查 重症监护病房 心脏 床旁 实时动态 抢救过程 检查手段 诊断信息
下载PDF
光学干涉断层成像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现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嘉莉 柯元南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69-571,共3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光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冠心病治疗新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曾玉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6期437-439,共3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