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钬激光碎石术在泌尿结石患者中的干预价值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恩明 王飞 +4 位作者 王世先 杨水法 潘东山 洪德时 李康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第25期46-47,共2页
目的研究钬激光碎石术在泌尿结石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泌尿结石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参照组患者使用传统气压弹道碎石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钬激光碎石... 目的研究钬激光碎石术在泌尿结石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泌尿结石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参照组患者使用传统气压弹道碎石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钬激光碎石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肾功能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P<0.05;术后研究组的尿素氮(BUN)、尿肌酐(Cr)水平较参照组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的尿路感染、输尿管穿孔、继发性血尿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应用钬激光碎石术对泌尿结石患者进行治疗,可明显提升临床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肾功能,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出血量,利于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研究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钬激光碎石术 泌尿结石 气压弹道碎石
下载PDF
输尿管软镜、超微经皮肾镜及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2~3 cm肾下盏结石的疗效比较
2
作者 王世先 杨水法 +8 位作者 杨恩明 潘东山 黄旭锋 王俊龙 王飞 洪德时 杨乐乐 李康 林杰斌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6-91,共6页
目的比较输尿管软镜(flexible ureteroscope,FURS)碎石术、超微经皮肾镜取石术(super-mini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SMP)与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治疗2~3 cm肾下盏结石的... 目的比较输尿管软镜(flexible ureteroscope,FURS)碎石术、超微经皮肾镜取石术(super-mini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SMP)与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治疗2~3 cm肾下盏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2年9月我院209例2~3 cm肾下盏结石的临床资料,其中FURS组65例,采用奥林巴斯电子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SMP组62例,采用SMP进行碎石取石;MPCNL组82例,采用MPCNL。比较3组一次性结石清除率(stone-free rate,SFR)、手术时间、术后即刻血红蛋白下降值、术后迟发性出血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发热、住院费用。结果3组手术时间、术后即刻血红蛋白下降值、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一次性SFR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MPCNL组一次性SFR(89.0%,73/82)显著高于FURS组(72.3%,47/65)(P=0.009);MPCNL组手术时间(38.8±7.6)min,明显短于FURS组(52.3±7.2)min与SMP组(47.5±7.8)min(P=0.000,0.001)。FURS组术后即刻血红蛋白下降(1.5±0.5)g/L,显著少于SMP组(5.0±1.6)g/L和MPCNL组(6.3±1.8)g/L(均P=0.000);FURS组住院时间(2.2±0.5)d,明显短于SMP组(3.5±0.8)d与MPCNL组(5.3±1.4)d(均P=0.000);FURS组住院费用(22543.4±1600.4)元,明显少于SMP组(26837.7±2003.9)元与MPCNL组(26784.4±2086.9)元(均P=0.000),SMP组与MPCNL组差异无显著性(P=0.869)。3组术后发热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χ^(2)=0.462,P=0.794)。结论FURS、SMP与MPCNL均是处理2~3 cm肾下盏结石的有效方法。FURS术中出血最少、住院时间最短、住院费用最少,但一次性SFR最低、手术时间最长。MPCNL手术时间最短,一次性SFR最高,但术中出血最多,住院时间最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软镜 超微经皮肾镜取石术 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 肾下盏结石
下载PDF
输尿管软镜及微造瘘经皮肾镜处理2~3 cm肾下盏结石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王世先 杨水法 +8 位作者 杨恩明 潘东山 黄旭锋 谢晓强 王俊龙 王飞 洪德时 林晓翰 杨妙莹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比较输尿管软镜(flexible ureteroscopic lithotripsy,fURSL)及微造瘘经皮肾镜碎石(miniaturized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处理2~3 cm肾下盏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6月~2019年4月85例2~3 cm肾下盏结石的... 目的比较输尿管软镜(flexible ureteroscopic lithotripsy,fURSL)及微造瘘经皮肾镜碎石(miniaturized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处理2~3 cm肾下盏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6月~2019年4月85例2~3 cm肾下盏结石的资料。其中fURSL 42例,钬激光碎石,较大的结石以取石网篮取出;MPCNL 43例,F 16通道,气压弹道或钬激光碎石,以涡流冲出或异物钳取出。2组术前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比较2组碎石成功率及并发症。结果与MPCNL相比,fURSL一次性结石取净率低[66.7%(28/42)vs.88.4%(38/43),χ2=5.767,P=0.016],手术时间长[(47.2±4.1)min vs.(34.3±6.4)min,t=11.121,P=0.000],但术中出血少[血红蛋白下降值分别为(2.68±1.26)g/L和(5.06±1.28)g/L,t=-8.637,P=0.000],术后迟发性出血发生率低[0%(0/42)vs.14.0%(6/43),P=0.026],术后住院时间短[(3.1±1.1)d vs.(5.2±1.2)d,t=-8.292,P=0.000]。2组术后发热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fURSL与MPCNL均可以处理2~3 cm肾下盏结石,MPCNL的取石效率高,fURSL的创伤小、出血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下盏结石 输尿管软镜 微造瘘经皮肾镜 钬激光
下载PDF
一期双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重复肾双输尿管畸形合并肾结石的体会(附21例报告) 被引量:5
4
作者 潘东山 杨水法 +5 位作者 李康 洪德时 王飞 王俊龙 杨恩明 王世先 《中国内镜杂志》 2022年第5期64-68,共5页
目的探索重复肾双输尿管畸形合并复杂性肾结石的微创治疗方式。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5月-2020年12月该院21例采用一期双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重复肾双输尿管畸形合并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其安全性及临床疗效。结果21... 目的探索重复肾双输尿管畸形合并复杂性肾结石的微创治疗方式。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5月-2020年12月该院21例采用一期双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重复肾双输尿管畸形合并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其安全性及临床疗效。结果21例均一期建立双肾脏通道,平均手术时间(80.20±10.25)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30±1.90)d;术中平均出血量(85.38±10.14)mL;未发生感染性休克、通道丢失和大出血等并发症;19例达到一期完全清除碎石,2例存在肾残石,配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处理后,完整清除肾残石,1例出现肾动静脉瘘,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结论一期双通道PCNL是治疗重复肾双输尿管畸形合并肾结石的有效微创方式,成功的关键是精准穿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期 双通道 经皮肾镜碎石术 重复肾双输尿管畸形 复杂性肾结石
下载PDF
经皮肾镜取石术与经尿道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单侧肾结石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俊龙 杨水法 王世先 《中外医疗》 2022年第28期100-103,108,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与经尿道输尿管软镜碎石术(retrograde intrarenal surgery,RIRS)治疗单侧肾结石的效果。方法便利选取2021年1—12月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92例单侧肾结石患者为研究...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与经尿道输尿管软镜碎石术(retrograde intrarenal surgery,RIRS)治疗单侧肾结石的效果。方法便利选取2021年1—12月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92例单侧肾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应用PCNL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RIRS手术治疗。针对两组术中与术后情况、结石清除率、肾功能指标[血清肌肝(Scr)与血尿素氮(BUN)]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研究组术中失血量(10.12±1.52)mL、住院时间(3.89±0.52)d较对照组(53.45±3.87)mL、(7.05±0.47)d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681、30.577,P<0.05);手术操作时间(67.52±6.23)min较对照组(50.46±5.98)min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399,P<0.05)。研究组术后一次结石清除率为95.65%,与对照组的93.48%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05)。治疗后研究组肾功能指标BUN(5.60±1.47)mmol/L、Scr(75.65±4.78)μmol/L较对照组(6.50±1.52)mmol/L、(80.66±5.03)μmol/L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87、4.897,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6.52%)较对照组(23.91%)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92,P<0.05)。结论PCNL与RIRS治疗单侧肾结石的效果相当,但RIRS创伤小,对于肾功能影响更为轻微,且降低了术后并发症概率,加快了患者康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镜 经尿道输尿管软镜 碎石术 单侧肾结石
下载PDF
对比分析部分无管化与留置肾造瘘管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6
作者 黄旭锋 杨水法 +1 位作者 洪德时 李康 《中外医疗》 2023年第19期96-99,共4页
目的 探讨部分无管化与留置肾造瘘管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2年8月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上尿路结石患者190例为研究对象,均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依据术后置管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 目的 探讨部分无管化与留置肾造瘘管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2年8月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上尿路结石患者190例为研究对象,均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依据术后置管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112例与研究组78例。对照组行留置肾造瘘管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研究组行部分无管化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后疼痛情况、止痛药使用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2.14±0.55)d、术后尿管留置时间(3.34±0.84)d、住院时间(6.24±1.63)d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 d VAS评分(5.31±0.42)分低于对照组的(6.32±0.5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499,P<0.05)。研究组术后止痛药使用率为8.97%低于对照组的20.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22,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26%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08,P<0.05)。结论部分无管化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患者可促进其康复效果,降低术后疼痛及止痛药使用率,且并发症相对较少,利于病症好转以及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镜碎石术 上尿路结石 留置肾造瘘管 部分无管化
下载PDF
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对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结石清除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王飞 王俊龙 +1 位作者 李康 王世先 《中外医疗》 2024年第24期10-13,共4页
目的 研讨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ripsy, PCNL)对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结石清除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单纯随机选取2021年5月—2024年2月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确诊的100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 目的 研讨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ripsy, PCNL)对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结石清除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单纯随机选取2021年5月—2024年2月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确诊的100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标准通道PCNL,观察组行微通道PCNL,对比两组的结石清除效果、围术期基础指标、手术前后机体炎症状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两组一次性结石清除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3 d,观察组各项机体炎症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00%(4/50),低于对照组的24.00%(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2,P<0.05)。结论 微通道PCNL对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的结石清除效果与标准通道PCNL相当,同时还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加快术后机能恢复,减轻机体炎症反应以及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肾结石 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 结石清除效果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围麻醉期全程多模式保温在老年患者全麻超微经皮肾镜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杨龙慧 王世先 +1 位作者 王忱 周春燕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52-55,共4页
目的探索围麻醉期全程多模式保温在老年患者全麻超微经皮肾镜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行超微经皮肾镜手术的15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全程保温组,各75例.全程保温组采用术前、术中、复苏室、术后多模式体温保护.对照组采用常规... 目的探索围麻醉期全程多模式保温在老年患者全麻超微经皮肾镜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行超微经皮肾镜手术的15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全程保温组,各75例.全程保温组采用术前、术中、复苏室、术后多模式体温保护.对照组采用常规监测鼻咽温,当鼻咽温低于35.5℃(不包括35.5℃)时给予和全程保温组同样的处理.结果对照组患者的鼻咽温在手术开始60min、手术开始90min、入PACU即刻、入PACU30min这4个时间点明显低于全程保温组(P<0.05).对照组术毕Hb明显低于全程保温组(P<0.05).对照组的围麻醉期心脏不良事件、鼻咽温低于35.5℃、苏醒延迟、寒战、伤口感染的例数以及手术后住院天数明显多于全程保温组(P<0.01).结论围麻醉期全程多模式保温在老年患者全麻超微经皮肾镜手术中能够保持围麻醉期鼻咽温平稳,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缩短住院天数,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经皮肾镜 老年 围麻醉期 全程 多模式保温 快速康复
下载PDF
超微经皮肾镜与微造瘘经皮肾镜治疗2~3 cm肾下盏结石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王世先 杨水法 +8 位作者 杨恩明 潘东山 王飞 黄旭锋 王俊龙 洪德时 李康 林杰斌 杨妙莹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65-869,共5页
目的比较超微经皮肾镜与微造瘘经皮肾镜治疗2~3 cm肾下盏结石的疗效。方法2018年12月~2020年10月我院120例2~3 cm肾下盏结石,按照病人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超微经皮肾镜组(SMP组)60例,采用超微经皮肾镜进行碎石取石;微造瘘经皮肾镜组(mP... 目的比较超微经皮肾镜与微造瘘经皮肾镜治疗2~3 cm肾下盏结石的疗效。方法2018年12月~2020年10月我院120例2~3 cm肾下盏结石,按照病人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超微经皮肾镜组(SMP组)60例,采用超微经皮肾镜进行碎石取石;微造瘘经皮肾镜组(mPCNL组)60例,采用微造瘘经皮肾镜进行碎石取石。比较2组一次性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迟发性出血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发热等情况。结果与mPCNL组比较,SMP组手术时间长[(49.5±6.3)min vs.(35.6±5.7)min,t=12.651,P=0.000],术中出血少术中血红蛋白下降量分别是[(3.3±1.5)g/L vs.(5.1±1.6)g/L,t=6.746,P=0.000],术后住院时间短[(3.6±1.1)d vs.(5.2±1.3)d,t=7.663,P=0.000]。2组一次性结石清除率、术后迟发性出血发生率、术后发热(>38.5℃)、住院费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微经皮肾镜与微造瘘经皮肾镜均是处理2~3 cm肾下盏结石的有效方法,微造瘘经皮肾镜手术时间更短,超微经皮肾镜手术时间明显延长,但术中出血更少,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经皮肾镜碎石术 微造瘘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 肾下盏结石
下载PDF
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围手术期应用全程优质护理的效果以及对睡眠质量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蔡小君 周晓云 +2 位作者 汤雯 杨妙莹 陈淑缘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3年第9期2208-2210,共3页
目的:探究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围手术期实施全程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接受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的肾结石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究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围手术期实施全程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接受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的肾结石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全程优质护理,分析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2组患者护理后肾功能、疼痛程度、睡眠质量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效果更突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更少,手术、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13%比对照组20.51%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围手术期运用全程优质护理效果突出,有助于改善患者肾功能与睡眠质量,减轻患者疼痛感,加快患者病情康复速度,减少并发症发生,推广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 肾功能 围手术期 全程优质护理 睡眠质量
下载PDF
GPS超声定位联合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与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中等大小肾下盏结石疗效比较 被引量:4
11
作者 潘东山 杨水法 +4 位作者 洪德时 王飞 王俊龙 杨恩明 王世先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0年第5期20-23,共4页
目的比较GPS超声定位联合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与常规超声定位下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中等大小肾下盏结石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117例单侧肾下盏结石患者,结石直径为10~20mm,分成GPS超声... 目的比较GPS超声定位联合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与常规超声定位下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中等大小肾下盏结石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117例单侧肾下盏结石患者,结石直径为10~20mm,分成GPS超声定位联合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组(GPS-mPCNL组,60例)与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组(mPCNL组,57例),比较两组的穿刺成功时间、手术时间、出血总量、I期结石清除率(术后3d)及术后6周结石总清除率等。结果GPS-mPCNL组与mPCNL组的穿刺成功时间、手术时间、出血总量、I期结石清除率、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术后6周结石总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超声定位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相比,GPS超声定位联合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更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肾下盏结石 GPS超声定位 微创经皮肾碎石取石术
下载PDF
典型病例与影像系统通过PBL法提高学习效率的效果
12
作者 王世先 杨水法 +1 位作者 杨恩明 潘东山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21期25-27,共3页
目的评估典型病例结合影像系统通过PBL法是否可以提高实习生学习兴趣与效率。方法选取来医院实习的医学本科生共180名。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先进行理论教学再进行影像系统讲解及典型病例讲授;试验组采用典型... 目的评估典型病例结合影像系统通过PBL法是否可以提高实习生学习兴趣与效率。方法选取来医院实习的医学本科生共180名。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先进行理论教学再进行影像系统讲解及典型病例讲授;试验组采用典型病例结合影像系统通过PBL法进行教学,评价两组在科室教学管理、带教教师是否认真负责、感觉实习兴趣高涨、教学知识印象深刻、考卷知识掌握率在80.00%以上等五方面比较两组差异。结果对照组与试验组相比:两组认为科室重视教学管理分别为:96.67%和74.44%,认为带教教师认真负责分别为93.33%和68.89%,感觉实习兴趣高涨分别为84.44%和60.00%,感觉教学知识印象深刻分别为83.33%和50.00%,课堂知识掌握率在80%以上,分别为86.67%和60.00%,两组在这五方面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典型病例结合影像系统通过PBL法可以提高实习生学习兴趣与效率,优于传统的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病例 影像系统 PBL 效率 医学教育 对比研究
下载PDF
双波源与单波源体外碎石机治疗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疗效的前瞻性双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谢晓强 陈斌 +6 位作者 林晓翰 叶友新 杨恩明 邢金春 段波 杨水法 王飞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12期949-953,共5页
目的:探讨双波源体外碎石机治疗肾和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其与单波源碎石模式对比的优势。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双中心、随机对照的方法,于2019年1月~2020年2月,按1∶1的比例将符合入组条件的肾和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通... 目的:探讨双波源体外碎石机治疗肾和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其与单波源碎石模式对比的优势。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双中心、随机对照的方法,于2019年1月~2020年2月,按1∶1的比例将符合入组条件的肾和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通过分层区组随机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双波源碎石模式,对照组采用单波源碎石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碎石次数、碎石时间、曝光时间、碎石能级、术中疼痛情况、碎石成功率、部分粉碎率、无粉碎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包括肾周血肿、血尿、感染发热、皮肤瘀伤等。结果:本研究共纳入600例患者,其中554例患者完成试验。试验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结石部位、结石最大径、合并肾积水程度、结石CT值及合并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碎石效能方面,碎石时间[(26.7±4.8)min vs.(36.9±6.5)min,P<0.05]、曝光时间[(3.9±0.8)min vs.(4.1±0.7)min,P>0.05]、碎石次数[(1372±179)次vs.(1814±236)次,P<0.05]、碎石能级[(10.2±2.1)kV vs.(13.4±3.0)kV,P<0.05]、碎石成功率为(83.1%vs.70.2%,P<0.05),上述两组结果的比较,除曝光时间外,其余各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5.3±0.9)vs.(7.2±0.7),P<0.05]。并发症方面,血尿、肾周血肿、感染发热、皮肤瘀伤的发生率试验组分别为[9例(3.3%)、2例(0.7%)、5例(1.8%)、11例(4.0%)]。对照组分别为28例(9.9%)、6例(2.1%)、4例(1.4%)、36例(12.8%),两组并发症的总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例(9.9%)vs.75例(26.6%),P<0.05]。结论:双波源碎石机治疗肾和输尿管上段结石安全、有效,双波源碎石机较单波源碎石模式具备更高的碎石效率、更少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结石 输尿管上段结石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双波源体外碎石机 随机对照研究 多中心
原文传递
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经皮肾造瘘与经尿道输尿管镜置管在尿源性脓毒血症紧急解压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4
14
作者 谢晓强 杨恩明 +2 位作者 杨水法 王世先 黄旭锋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2019年第6期1027-1031,共5页
目的 比较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经皮肾造瘘与经尿道输尿管镜置管两种方法在治疗急性输尿管结石梗阻致尿源性脓毒血症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 收集2013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本院收治158 例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实验组... 目的 比较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经皮肾造瘘与经尿道输尿管镜置管两种方法在治疗急性输尿管结石梗阻致尿源性脓毒血症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 收集2013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本院收治158 例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实验组(86例)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经皮肾穿刺造瘘;对照组(72例)输尿管镜下逆行置双J管引流.对两组一般资料、治疗方法、临床疗效等资料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时间、病史情况、术前感染指标、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实验组的手术用时短于对照组[(16. 0 ± 4. 3)min vs. (20. 9 ± 6. 7)min,P<0. 05].实验组术后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短于对照组[(1. 2 ± 0. 5)d vs. (2. 3 ± 0. 6)d,P<0. 05],实验组在术后脓毒血症控制时间短于对照组[(4. 5 ± 1. 1)d vs. (6. 0 ± 1. 3)d,P<0. 05],实验组术后感染性休克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 16% vs. 9. 72% ,P<0. 05).结论 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行经皮肾造瘘与输尿管镜下置管两种引流方法治疗尿源性脓毒症均安全有效,但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行经皮肾造瘘术能在更短的时间内达到控制感染的目的,临床治疗效果总体优于输尿管镜下置管.因其管径小,创伤小,均可在床边局麻下完成,方便快捷,疗效确切,值得在急性输尿管结石梗阻致尿源性脓毒血症的患者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 脓毒症 中心静脉导管 肾造口术 经皮 输尿管镜检查
原文传递
两种不同类型的一次性包皮缝合器行包皮环切术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9
15
作者 谢晓强 杨恩明 +5 位作者 杨水法 王世先 潘东山 黄旭锋 王俊龙 王飞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20年第2期143-145,148,共4页
目的:比较2种不同类型的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在行包皮环切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包茎及包皮过长的患者438例随机分成两组,采用2种不同类型的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行包皮环切术,其中试验组采用A型(... 目的:比较2种不同类型的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在行包皮环切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包茎及包皮过长的患者438例随机分成两组,采用2种不同类型的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行包皮环切术,其中试验组采用A型(钢钉联合硅胶垫片作为缝合介质)包皮环切吻合器226例,对照组采用B型(单纯使用钢钉作为缝合介质)包皮环切缝合器212例,对其安全性、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愈合时间、远期水肿及瘢痕形成发生率等方面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术中失血量分别为(0.7±0.6)mL和(1.3±0.5)mL,迟发性出血发生率分别为0.88%和6.13%,钉子完全脱落时间(17.1±3.9)d和(22.7±4.1)d,术后伤口感染率9.73%和5.19%,术后1个月水肿发生率22.6%和10.4%及换药时重度疼痛患者比率27.1%和76.9%,上述6项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试验组在止血效果、换药疼痛感、钉子完全脱落时间方面优于对照组。不足之处主要是:近期水肿及感染的发生率更高,但两组的远期疗效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皮环切术 一次性包皮缝合器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