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公众订阅号创作与传媒人才培养——以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光影志”微信公众号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林筠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0期95-96,共2页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最丰富的时代,也是一个最贫瘠的时代;这是一个传统的时代,也是一个现代的时代。而当我们生活在这些看似矛盾实则融合的时代里,唯一不变的就是:适应改变。“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打破了...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最丰富的时代,也是一个最贫瘠的时代;这是一个传统的时代,也是一个现代的时代。而当我们生活在这些看似矛盾实则融合的时代里,唯一不变的就是:适应改变。“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打破了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的壁垒,模糊了高校内与外的隔阂;网络和各种移动终端设备、影视设备的普及化,更让大学生自媒体意识逐步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媒人才 现代媒体 移动终端设备 校园媒体 自媒体 团队文化 传媒专业 节目策划 受众定位 《数字化生存》
下载PDF
论独立学院学科科研平台建设的三大关系——以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应用语言学”科研平台建设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杜晶晶 《教育导刊(上半月)》 2015年第9期23-27,共5页
文章回顾了独立学院科研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提出建设学科科研平台是独立学院提升办学层次的有效手段。科研平台建设需要平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科研与师资队伍的关系、科研开展与科研效率的关系这三大关系。在独立学院,应以教学为中心,... 文章回顾了独立学院科研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提出建设学科科研平台是独立学院提升办学层次的有效手段。科研平台建设需要平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科研与师资队伍的关系、科研开展与科研效率的关系这三大关系。在独立学院,应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生长点;科研与师资队伍的关系,带头人、研究梯队、互助合作、优势搭配缺一不可;科研开展与科研效率的关系,加强校内相关相近专业的纵横联系,打造专业圈,树立研究意识,孕育学术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语言学 科研平台建设 独立学院
下载PDF
两则大学生谣言传播案例引发的思考
3
作者 林筠 《东南传播》 2014年第5期105-107,共3页
谣言传播是新媒体信息时代值得关注的社会热点现象。大学生是信息数据热衷的阅读者、使用者和生产者,尤其手机等移动设备普及率之高,接收及传播谣言的情况不可小觑。本文基于两则大学生谣言传播的案例,对大学生微博谣言接收、传播及辟... 谣言传播是新媒体信息时代值得关注的社会热点现象。大学生是信息数据热衷的阅读者、使用者和生产者,尤其手机等移动设备普及率之高,接收及传播谣言的情况不可小觑。本文基于两则大学生谣言传播的案例,对大学生微博谣言接收、传播及辟谣进行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探讨谣言所折射出来的大学生思想心态,思考辟谣的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谣言 传播 辟谣
下载PDF
闽南语歌曲和上海电影的碰撞——第一首闽南语流行歌《桃花泣血记》的传播与审美研究
4
作者 吴秉勋 《东南传播》 2024年第8期37-39,共3页
一部上海电影使用闽南语歌曲在台湾地区进行宣传,这样的第一次尝试,看似冲突的组合却意外动听并且产生广大的回响,也促成了第一首闽南语流行歌曲的问世。1932年上海联华影业公司出品的黑白默片《桃花泣血记》在台湾地区放映,电影业者为... 一部上海电影使用闽南语歌曲在台湾地区进行宣传,这样的第一次尝试,看似冲突的组合却意外动听并且产生广大的回响,也促成了第一首闽南语流行歌曲的问世。1932年上海联华影业公司出品的黑白默片《桃花泣血记》在台湾地区放映,电影业者为了宣传电影而邀请当时担任电影“辩士”的詹天马作词,“共乐轩”西乐队指挥王云峰谱曲,创作了电影同名歌曲,并由当时知名的女歌手纯纯演唱。《桃花泣血记》的宣传大获成功,不只电影热卖,主题曲也在当时台北的大街小巷被争相传唱。这首电影主题曲是台湾地区目前已知最早的现代商业性流行歌曲,更是两岸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一首闽南语流行歌曲,闽南语歌曲从此正式走上了流行音乐的道路。客观来说,这首歌曲之所以能在当时1930年代的台湾乐坛造成轰动,最重要的原因是其以民众熟悉的“乡音”——闽南语作为传递媒介,这是风土民情几乎相同的福建与台湾地区之间共有的根文化,足以说明台湾民众对于闽南文化的高度认同感,用今日现代的眼光来看待这一段历史,这是海峡两岸自觉表现中华文化自信的强力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峡两岸 闽南语 桃花泣血记 台湾地区 文化自信
下载PDF
全媒体时代版面设计提升纸媒传播力的路径
5
作者 易欣 《全媒体探索》 2024年第8期65-67,共3页
全媒体时代对纸媒版面设计提出了新要求。纸媒要赢得市场、提升传播力,应该打破单一传播符号和传播渠道的限制,在版面设计上融入全媒体传播的理念,主动适应读者阅读习惯和阅读需求的改变,用好版面语言,调动更多手段建立多平台、多媒体... 全媒体时代对纸媒版面设计提出了新要求。纸媒要赢得市场、提升传播力,应该打破单一传播符号和传播渠道的限制,在版面设计上融入全媒体传播的理念,主动适应读者阅读习惯和阅读需求的改变,用好版面语言,调动更多手段建立多平台、多媒体传播的要素,使新闻信息既权威准确又生动有趣,激发读者参与传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媒体 版面设计 纸媒 传播力 创意 视觉中心
原文传递
电子商务法对电商营销传播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郑文坚 何竞平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9-80,共2页
2017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29.16万亿元,同比增长11.7%。①截至2018年6月底,我国网购用户数量达到5.69亿人,网购渗透率达到71%;预计到2018年底,中国电商用户将达到6亿。②野蛮生长的电子商务领域难免鱼龙混杂,亟待规制。
关键词 电子商务法 营销传播 电商 用户数量 交易额 网购
下载PDF
传播社会学视野下的电商广告 被引量:2
7
作者 何竞平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95-97,共3页
当前,网购已成为中国人重要的消费方式。根据2017年1月发布的《2016中国电商消费行为报告》,2016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市场规模稳居全球第一,预计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25万亿元。①而根据2016年8月发布的《中国网上超市消费者行为专题... 当前,网购已成为中国人重要的消费方式。根据2017年1月发布的《2016中国电商消费行为报告》,2016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市场规模稳居全球第一,预计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25万亿元。①而根据2016年8月发布的《中国网上超市消费者行为专题研究报告2016》,2015年中国网上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3.83万亿元,较2014年增长了33.9%,占201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2.74%。②因此,网购消费文化已成为我国社会消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商广告份额亦飞速增长。那么,电商广告与网购消费文化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学视野 广告份额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电子商务交易 传播 专题研究报告 市场交易规模 消费文化
下载PDF
提升我国广播电视国际传播能力的策略 被引量:1
8
作者 邓葳 《艺术科技》 2016年第8期118-,139,共2页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政治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也在猛烈的发展,因而,我国广播电视国际传播能力也面临着极大的考验。我们都知道,一个国家在国际传播方面的发展情况便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软实力的建设和国家文化的发展。而本文便...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政治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也在猛烈的发展,因而,我国广播电视国际传播能力也面临着极大的考验。我们都知道,一个国家在国际传播方面的发展情况便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软实力的建设和国家文化的发展。而本文便以我国广播电视国际传播为阐述主体,运用传播学的相关知识对我国广播电视国际传播能力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更好的改进措施,希望对我国今后的广播电视国际传播能力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电视 国际传播 提升措施 受众人群
下载PDF
福建新形象的媒介再现与传播策略 被引量:1
9
作者 易欣 肖飞 《东南传播》 2017年第6期53-56,共4页
2004年福建省委正式批准实施《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海西"成为福建省的又一代称。十年来,国内媒体特别是省内媒体对福建进行了大量的报道,分别从政治、经济、社会、科教文卫、环境、旅游、自贸区和两岸关系等方... 2004年福建省委正式批准实施《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海西"成为福建省的又一代称。十年来,国内媒体特别是省内媒体对福建进行了大量的报道,分别从政治、经济、社会、科教文卫、环境、旅游、自贸区和两岸关系等方面再现了福建省的媒介新形象。在新媒体环境下,构建和传播良好的福建新形象,既要尊重和遵循新媒体传播规律、发挥主流媒体优势、利用议程设置有效引导社会舆论,还要注意凝聚两岸媒体的协同力量,维护正式媒体关系,为福建新形象的传播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 媒介形象 建构 传播
下载PDF
论红学研究中“三派”及社会斗争论的内在逻辑范式及其理论启示
10
作者 王世海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10-19,共10页
现代红学研究中的索隐派、考证派和评论派大体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内在逻辑推理范式,同时也存在着某些共同的逻辑规则和理论盲点。比较特殊的社会斗争批评论,从立论和推理过程来看与前三者存在着某种交合和对抗,也形成了较为独特的逻辑推... 现代红学研究中的索隐派、考证派和评论派大体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内在逻辑推理范式,同时也存在着某些共同的逻辑规则和理论盲点。比较特殊的社会斗争批评论,从立论和推理过程来看与前三者存在着某种交合和对抗,也形成了较为独特的逻辑推理范式。这些研究范式共同构成了《红楼梦》研究的整体阐释图式,形成了一个以文本整体有机性为核心的文学阐释生态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学“三派” 社会斗争论 整体有机性 生态圈
下载PDF
广播音频与互联网移动音频的融合发展
11
作者 邓葳 李子易 《武汉广播影视》 2025年第2期0016-0018,共3页
本文旨在探索广播音频与互联网移动音频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通过文献分析法,对二者的融合优势、发展现状及发展策略进行了深入剖析。研究发现,融合发展不仅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还能更好地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显著提升音频内... 本文旨在探索广播音频与互联网移动音频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通过文献分析法,对二者的融合优势、发展现状及发展策略进行了深入剖析。研究发现,融合发展不仅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还能更好地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显著提升音频内容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为此,应通过实施内容创新与优化、渠道拓展与强化、技术应用与创新等举措,有效推动广播音频与互联网移动音频的深度融合,进而提升广播音频的整体竞争力,开创音频领域的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音频 互联网移动音频 融合发展 媒体融合
下载PDF
早期闽南语流行歌曲与海派文化的承续关系研究
12
作者 吴秉勋 《东南传播》 2025年第1期54-56,共3页
闽南语歌曲从借用地方性民间歌谣“歌仔”的句式和曲调发展到加上“戏剧”表演形式的芗剧,再到进入华人流行乐坛的过程中,曾受到上海文艺派系,亦即“海派文化”的许多启发。早期闽南语歌曲吸收了许多海派文化的养分,其中就以京剧京腔逐... 闽南语歌曲从借用地方性民间歌谣“歌仔”的句式和曲调发展到加上“戏剧”表演形式的芗剧,再到进入华人流行乐坛的过程中,曾受到上海文艺派系,亦即“海派文化”的许多启发。早期闽南语歌曲吸收了许多海派文化的养分,其中就以京剧京腔逐渐演变成为闽南语“流行小曲”的创作根基为典例。在对上海歌曲进行翻唱之外,电影公司采取了将上海默片《桃花泣血记》引进且用民众最熟悉的“乡音”——闽南语创作电影宣传歌曲的方式,这种看似冲突的组合却意外动听并且产生广大的回响,不只电影热卖,主题曲也在大街小巷被争相传唱。上海电影和闽南语歌曲意外结合的成功给予了电影公司和唱片公司等从业者很大的启发,后续几部同样来自上海的电影也根据这种模式进行创作与宣传,闽南语歌曲也从此正式走上了流行音乐的道路。另外,早期闽南语歌曲出现了翻唱上海歌曲的例子,甚至有意识地试图诠释上海歌曲的曲风,这已经不仅是单方面地在吸纳海派文化的养分,而是代表了闽南文化与海派文化的充分交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派文化 上海 闽南语 流行歌
下载PDF
厦门市中小学生口语能力实证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杜晶晶 银晴 宋倩 《语言战略研究》 2018年第5期66-76,共11页
本文从中小学生口语能力实态调查出发,通过描写中小学生口语能力词汇、语法和修辞3个项目指标的量化特点,以纵向学段与横向学区两个角度呈现厦门市中小学生口语能力的实际情况。纵向学段,中小学生各项指标均呈现随学段、年龄、思维变化... 本文从中小学生口语能力实态调查出发,通过描写中小学生口语能力词汇、语法和修辞3个项目指标的量化特点,以纵向学段与横向学区两个角度呈现厦门市中小学生口语能力的实际情况。纵向学段,中小学生各项指标均呈现随学段、年龄、思维变化而阶段化发展的特点,中学生各项指标发展幅度要大于小学生;横向学区,城市学区的小学生其口语能力在表达形式上、表达意愿上强于城乡结合、乡镇学区,而后二者则较少出现语法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口语能力的培养要求应体现表层与深层的两层设计、建立核心量化指标与辅助性指标两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语能力 中小学生 实证研究
下载PDF
文旅融合背景下厦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琪 《艺术生活》 2021年第3期75-80,共6页
通过对厦门两家文化文物单位和3家文创机构进行的深入调研,对厦门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现状做了较为客观、系统的分析。在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过程中应着重推进文化文物单位的体制机制创新,政府加大对文创企事业... 通过对厦门两家文化文物单位和3家文创机构进行的深入调研,对厦门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现状做了较为客观、系统的分析。在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过程中应着重推进文化文物单位的体制机制创新,政府加大对文创企事业单位的扶持力度,实行机制创新。避免大型国有企业过度干预文旅产业,鼓励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自由竞争。打造高文化含金量、高流量的文旅IP。搭建人才培训平台,培养文化创意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和高端创意设计人才。深入挖掘馆藏文物资源的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融合 文化文物单位 文化创意产品开发 “美育”
下载PDF
影像社交:“自美者”形象传播的文化生产研究
15
作者 王可惠 王乃考 《科技传播》 2021年第9期119-121,136,共4页
在社交媒体的影响下人们的社交欲上涨,为满足"自美"的心情,摄影成为一种社交风尚。"自美者"到底依据什么文化理念设计与展示自我形象,这又会形成什么样的文化景观呢?文章对12名年轻"自美者"进行了深度访... 在社交媒体的影响下人们的社交欲上涨,为满足"自美"的心情,摄影成为一种社交风尚。"自美者"到底依据什么文化理念设计与展示自我形象,这又会形成什么样的文化景观呢?文章对12名年轻"自美者"进行了深度访谈,得出其自美的内心诉求与影像文化价值的联结:个人审美观念在影像中得以具象化展现;自美者通过影像塑造个人社交形象;记录性与表演性交织驱动摄影行为时,影像价值表现的侧重点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影像作为社会交往的基础性介质,对个人社交形象塑造也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美者 影像社交 拟剧理论 文化生产
下载PDF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4版)多人谈
16
作者 李宇明 张世平 +7 位作者 顾之川 谭景春 周荐 苏新春 林玉山 程荣 李志江 肖中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27,共27页
辞书是反映社会文化水平和体现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一面镜子。语文辞书在中国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语言文字规范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贯彻、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国家通用语... 辞书是反映社会文化水平和体现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一面镜子。语文辞书在中国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语言文字规范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贯彻、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和规范应用的重要支撑,有利于建构和谐健康的语文生活,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22年8月20日,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主办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4版)发布暨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办,百余位辞书界专家、语文教育专家、一线语文教研员和中小学教师以及词典编修组成员、国际合作方代表与会。与会专家学者就辞书生活、辞书修订与辞书质量、《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的特色及未来等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研讨。现将部分专家学者的交流研讨内容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4版)多人谈》为题整理刊发于此,以便读者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语言文字规范化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辞书修订 语文辞书 交流研讨
下载PDF
系统论视角下作为本土文化符号的澳洲博物馆文创研究——以10所澳洲博物馆为例
17
作者 曾光 张琪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81-85,共5页
本研究采用系统论视角,深入分析了澳大利亚10所博物馆的文创产品,旨在探讨这些文创产品如何作为本土文化符号,在传播和保护澳大利亚土著文化方面发挥作用。通过对博物馆文创产品的特征、设计背后的文化含义,以及这些产品在社会中的传播... 本研究采用系统论视角,深入分析了澳大利亚10所博物馆的文创产品,旨在探讨这些文创产品如何作为本土文化符号,在传播和保护澳大利亚土著文化方面发挥作用。通过对博物馆文创产品的特征、设计背后的文化含义,以及这些产品在社会中的传播效应进行系统化分析,研究揭示了文创产品不仅有益于本土文化的传承,更在促进文化多样性和社会和谐中起到桥梁作用。通过实地考察、博物馆文献资料分析及与博物馆店员的访谈,本文构建了文创产品作为文化系统的分析框架,重点研究土著文化元素的融入程度和文化传播路径。主要发现表明,澳洲博物馆文创产品通过将土著文化的象征性元素和现代设计相结合,不仅加深了公众对土著文化的认识和尊重,也促进了文化的持续活力与创新。此外,系统论的应用为理解文创产品在文化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影响提供了新的视角,强调了在文化传播与保护过程中考虑整个系统的相互作用和平衡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博物馆文创产品 系统论 文化符号 文化传播 土著文化
下载PDF
民国后期广告的语言应用与文化价值诉求——基于对《青青电影》中1717则广告的内容分析
18
作者 何竞平 《新闻知识》 2024年第7期37-42,94,共7页
广告与商品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连,且反映特定时期特定区域的社会语言应用与文化状况。文章采用内容分析法,以《青青电影》中的1717则广告为样本,分析民国后期广告的语言应用及文化价值诉求使用状况。研究发现:民国后期,大部分广告已采用... 广告与商品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连,且反映特定时期特定区域的社会语言应用与文化状况。文章采用内容分析法,以《青青电影》中的1717则广告为样本,分析民国后期广告的语言应用及文化价值诉求使用状况。研究发现:民国后期,大部分广告已采用图文结合形式。广告视觉语言主要展现了商品形象、广告模特等内容,大多数采用绘画形式、以黑白两色为主。绝大多数广告仅用汉语,少数广告夹杂使用汉语与外语;仅有少数广告使用修辞手法。“质量”“竞争”“便利”和“功效”等文化价值诉求的使用频率最高;典型的实用性价值诉求占据主导地位,运用频次明显多于典型的象征性价值诉求;典型的东方文化价值诉求和典型的西方文化价值诉求的运用频次几乎持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后期 广告 语言应用 文化价值诉求 内容分析
下载PDF
AIGC时代广告作品著作权侵权的认定 被引量:1
19
作者 何竞平 《全媒体探索》 2024年第6期141-143,共3页
文章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AIGC时代广告作品著作权侵权的认定程序、规则,以及涉及AI生成作品的广告著作权侵权认定中的突出难题。研究认为,广告作品著作权侵权的认定程序如下:审查广告作品所涉内容是否属于著作权法的保护对象;确定相关... 文章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AIGC时代广告作品著作权侵权的认定程序、规则,以及涉及AI生成作品的广告著作权侵权认定中的突出难题。研究认为,广告作品著作权侵权的认定程序如下:审查广告作品所涉内容是否属于著作权法的保护对象;确定相关著作权的权属;认定是否属于著作权侵权行为。认定时应依据侵权证据进行判断,并考虑、排除合理使用的情况。涉及AI生成作品的广告著作权侵权认定中存在两大突出难题:AI生成作品是否具备独创性要件?AIGC软件创造者或使用者是否享有AI生成作品的著作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GC 著作权 侵权 广告 知识产权
原文传递
李白的两次从政与纵横家思想
20
作者 李建明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81-90,97,108,共12页
李白作为一个大诗人,思想很复杂,在他身上,始终有一种纵横家色彩,他的两次从政经历表现尤为明显。他的从政理想就是“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由这一政治理想产生的希冀、失望、孤独,乃至愤世嫉俗等情绪,都与这一点相关。李白的诗歌思... 李白作为一个大诗人,思想很复杂,在他身上,始终有一种纵横家色彩,他的两次从政经历表现尤为明显。他的从政理想就是“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由这一政治理想产生的希冀、失望、孤独,乃至愤世嫉俗等情绪,都与这一点相关。李白的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都与纵横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深入分析李白从政经历及相关的作品,可以进入他的精神世界,有很大的学术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白 从政 纵横家 《战国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