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4篇文章
< 1 2 7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团委:打造实践育人“大思政”,彰显外文青年担当
1
作者 《福建青年》 2024年第1期17-17,共1页
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团委(以下简称学院团委)紧扣时代脉搏,将社会实践与国家战略、地方建设和学校发展相结合,着力打造“外语+”实践育人阵地,引导学生有担当、敢作为、作贡献,努力成为理想信念崇高、家国情怀浓厚、国际视野开阔、专业素... 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团委(以下简称学院团委)紧扣时代脉搏,将社会实践与国家战略、地方建设和学校发展相结合,着力打造“外语+”实践育人阵地,引导学生有担当、敢作为、作贡献,努力成为理想信念崇高、家国情怀浓厚、国际视野开阔、专业素养精深的复合型外语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育人 厦门大学 大思政 专业素养 复合型外语人才 家国情怀 视野开阔 育人阵地
原文传递
第四次系统功能语法学术活动周在厦门大学举行
2
作者 李力 《外语研究》 2004年第3期76-76,共1页
关键词 第四次系统功能语法学术活动周 厦门大学 语法模式 学术报告 英语 功能语篇分析 翻译研究
下载PDF
论翻译写作学视角下文学的翻译感知--以部分中国文学外译为例
3
作者 周旭 杨士焯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12-119,共8页
以翻译写作学为视角,剖析文学翻译的感知过程,提出译者可以通过阅读感知、实境感知、视听感知、仿写感知来全面并深刻地理解原文及原文作者的意旨,才能更好地运思、表述译文,传达文化。这一研究明确文学翻译思路,深化翻译写作感知研究... 以翻译写作学为视角,剖析文学翻译的感知过程,提出译者可以通过阅读感知、实境感知、视听感知、仿写感知来全面并深刻地理解原文及原文作者的意旨,才能更好地运思、表述译文,传达文化。这一研究明确文学翻译思路,深化翻译写作感知研究。文中提出的仿写感知与写作感知更有关联,丰富并拓展了翻译写作学的理论,对新形势下国内文学作品外译与译者翻译能力培养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翻译 感知 翻译写作学
下载PDF
“全国首届俄语口译教学与口译理论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大学召开
4
《中国俄语教学》 2016年第1期94-94,共1页
2015年12月5日至6日,"全国首届俄语口译教学与口译理论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大学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厦门大学三方共同主办,厦门大学外文学院承办,外教社、外研社、北京大学出... 2015年12月5日至6日,"全国首届俄语口译教学与口译理论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大学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厦门大学三方共同主办,厦门大学外文学院承办,外教社、外研社、北京大学出版社三方共同协办,有来自全国高校的近80位口译学专家学者参加此次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译教学 中国俄语教学 外语专业 外研社 译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教学指导 日至 徐琪 俄语专业
下载PDF
世界文学与中国视域:基于“费加罗三部曲”在华百年传播事件的考察
5
作者 龙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2-132,共11页
“费加罗”作为法兰西经典文学人物形象,在世界文学舞台上拥有不可磨灭的地位。以“费加罗”为中心人物的“费加罗三部曲”系列剧作在中国逾百年的跨世纪传播,是作为读者主体的译者、评论者、表导演者、教育系统的受众建构性地参与三部... “费加罗”作为法兰西经典文学人物形象,在世界文学舞台上拥有不可磨灭的地位。以“费加罗”为中心人物的“费加罗三部曲”系列剧作在中国逾百年的跨世纪传播,是作为读者主体的译者、评论者、表导演者、教育系统的受众建构性地参与三部曲文本意义动态生成的过程,体现为“费加罗”在中国视域下的形象生成与流变。这一传播是法兰西翻译文学作品进入中国的外国文学经典谱系、成为世界文学的重要事件。这一事件较为全面地呈现出民族文学生成为世界文学的面向,为中国文学“走出去”、成为世界文学的有机构成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文学 中国视域 “费加罗三部曲” 传播 事件
下载PDF
道家自然观下的生态整体主义文学建构:以沈从文与哈代小说为中心
6
作者 刘月洁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73-284,共12页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加剧以及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探索,生态整体主义作为一种强调生态系统整体性和内在价值的哲学思想,逐渐成为学术研究的重要话题。生态整体主义的核心思想是将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视为最高价值。国内生态整体论研...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加剧以及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探索,生态整体主义作为一种强调生态系统整体性和内在价值的哲学思想,逐渐成为学术研究的重要话题。生态整体主义的核心思想是将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视为最高价值。国内生态整体论研究的独特性,在于对西方二元论影响下的分离性世界观以及人类中心主义的强烈批判。以中西乡土文学的代表性作家沈从文和哈代为案例,研究发现,在城乡冲突激烈、生态矛盾显化的社会背景下,两位作家的文学作品建构了湘西和威塞克斯的不同形态的整体主义生态,在道家自然观的生态整体论的观照下,两位作家小说中表现出关系性自我和静寂美学特征,二者形成了生态哲学的跨时空对话,可以提供不同时空和语境下生态整体主义层面上的文明交流互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整体主义 自然 道家 沈从文 哈代
下载PDF
大学英语教学中翻译写作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基于CET翻译题成绩的初步实验研究
7
作者 王小慧 周旭 《萍乡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08-111,共4页
当前,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汉译英主题倾向于中国文化相关,成为应考难点之一。将翻译写作教学模式运用至大学英语教学,特别是针对CET翻译题型的教学,或能有效应对这一难点。根据一项于独立学院选取非英语专业英语水平相近的两个自然班... 当前,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汉译英主题倾向于中国文化相关,成为应考难点之一。将翻译写作教学模式运用至大学英语教学,特别是针对CET翻译题型的教学,或能有效应对这一难点。根据一项于独立学院选取非英语专业英语水平相近的两个自然班展开的初步对比实验研究发现,对比实验B班,实验A班采纳翻译写作教学模式,通过句法分析训练、写作与背诵训练、中英语序转换训练、拆句与组句训练,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应考畏难感,CET4模考成绩较有明显提高,翻译能力有所提升。这一研究结果对大学英语翻译与写作教学均有一定指导意义,扩展了翻译写作学理论的应用范围与研究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写作学 翻译写作教学模式 大学英语四级 翻译能力
下载PDF
多模态外语教学:图文资源的整合——以人教版小学英语教材中故事部分为例 被引量:21
8
作者 王容花 江桂英 《基础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4-90,共7页
以人教版小学英语教材故事部分的多模态语篇为语料,分析了283幅图像及其与文本之间的图文关系,旨在探索多模态外语教学中图文资源的整合。结果显示:三年级上至四年级上图文状态均为图文互补,四年级下至六年级上图文独立处于主导地位,六... 以人教版小学英语教材故事部分的多模态语篇为语料,分析了283幅图像及其与文本之间的图文关系,旨在探索多模态外语教学中图文资源的整合。结果显示:三年级上至四年级上图文状态均为图文互补,四年级下至六年级上图文独立处于主导地位,六年级下占统治地位的则是图从属文。三年级上至四年级上图文逻辑语义关系都为投射言辞;四年级下详述的语义关系占主导,而六年级下的语义关系则主要是延伸;处于过渡期的五年级教材,图文关系形式多样,但以组合关系为主。这表明人教版小学英语教材中的故事语篇里,图像和语言在形式及语义上进行了合理有效的符号资源整合,如果加以充分利用,将对我国小学生多模态识读能力的培养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此外,小学外语教师还可借助英语教材中的多模态英语故事作品培养小学生诚实、分享、公平、正义等传统美德,从而实现教(英语)单科育全人的教学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教版小学英语教材 多模态 外语教学 英语故事 图文关系
下载PDF
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置议 被引量:23
9
作者 廖白玲 林上洪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6-101,共6页
大学英语占课程总学分10%比例的状况正在逐渐改变,大学英语的课程设置意义受到高校教学管理者的质疑。对于大学英语学分缩减问题,存在支持和反对的两种声音,争议背后折射出对大学英语教学质量诉求、分类教学和课程内涵界定等问题。通用... 大学英语占课程总学分10%比例的状况正在逐渐改变,大学英语的课程设置意义受到高校教学管理者的质疑。对于大学英语学分缩减问题,存在支持和反对的两种声音,争议背后折射出对大学英语教学质量诉求、分类教学和课程内涵界定等问题。通用基础英语范畴的大学英语公共课程学分应当酌情缩减,同时应兼顾专业人才培养和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在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质量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 课程设置 学分缩减
原文传递
大学毕业生择业焦虑、自我效能感与归因方式的关系 被引量:12
10
作者 肖盈 熊猛 叶一舵 《当代青年研究》 2013年第4期54-60,共7页
择业心理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对大学生就业有较大影响,对715名大学毕业生择业焦虑、择业自我效能感与择业归因方式的关系及择业自我效能感在择业归因方式和择业焦虑之间的中介作用的调查发现,大学毕业生择业自我效能感对择业焦虑具有显著... 择业心理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对大学生就业有较大影响,对715名大学毕业生择业焦虑、择业自我效能感与择业归因方式的关系及择业自我效能感在择业归因方式和择业焦虑之间的中介作用的调查发现,大学毕业生择业自我效能感对择业焦虑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择业归因方式对择业自我效能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个人素质类归因方式对择业焦虑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社会支持类归因方式对择业焦虑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择业自我效能感在个人素质和社会支持类归因方式与择业焦虑之间起着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在机会运气、求职知识、个人努力和积极情绪类归因方式与择业焦虑之间起着显著的完全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毕业生 择业焦虑 择业自我效能感 择业归因方式
下载PDF
新世纪中国大陆美国华裔文学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龙海 张武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4-38,共15页
21世纪以来,中国大陆美国华裔文学研究的发展势头更为汹涌,在研究队伍、研究范畴、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等方面均有长足进步,与此同时也暴露出诸如"研究方法缺乏创新"、"研究对象相对集中"、"两支研究队伍各自为... 21世纪以来,中国大陆美国华裔文学研究的发展势头更为汹涌,在研究队伍、研究范畴、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等方面均有长足进步,与此同时也暴露出诸如"研究方法缺乏创新"、"研究对象相对集中"、"两支研究队伍各自为政"等问题。本文首先简要回顾美国华裔文学研究在中国大陆的起始渊源,然后理性分析新世纪以来的发展现状,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的建设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华裔文学 美国华裔英语文学 美国华文文学
下载PDF
模仿欲望诠释 探源求真解读——勒内·吉拉尔对文学的人类学批评 被引量:12
12
作者 冯寿农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8-43,共6页
勒内·吉拉尔最早是从文学作品入手去论证他所提出的“模仿欲望”理论 ,在长达 4 0年的研究中形成独特的文学批评解读方法。他的“模仿欲望”是文学阐释的基石 ,从而揭开神话的秘密 ;他的解读法的突出特点是透过虚构的表面求真探源 ... 勒内·吉拉尔最早是从文学作品入手去论证他所提出的“模仿欲望”理论 ,在长达 4 0年的研究中形成独特的文学批评解读方法。他的“模仿欲望”是文学阐释的基石 ,从而揭开神话的秘密 ;他的解读法的突出特点是透过虚构的表面求真探源 ,他的最大的贡献是发现“迫害文本” ,梳理出迫害文本的四个范式。他的理论既可以解释文学现象 ,也可以考察文化现象 ,说到底 ,是一种文化批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欲望 勒内·吉拉尔 文学阐释 文本 文学批评 文学现象 文学作品 求真 秘密 探源
下载PDF
日本的东南亚研究的最新动态——以京都大学东南亚研究所为中心 被引量:4
13
作者 吴光辉 王增芳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2013年第2期89-93,99,共6页
2009年10月,经日本文部科学省的认定,京都大学东南亚研究所被确认为日本"东南亚研究的国际共同研究中心"。由此,京都大学东南亚研究所逐步开展了以"外派驻在型"、"外聘集中型"、"资源共有型"、... 2009年10月,经日本文部科学省的认定,京都大学东南亚研究所被确认为日本"东南亚研究的国际共同研究中心"。由此,京都大学东南亚研究所逐步开展了以"外派驻在型"、"外聘集中型"、"资源共有型"、"研究开发型"四大研究类型为根本模式的研究,不仅延续了传统的田野调查,还突出了日本自身与外部的学术对话机制,并注重文献资料的共有,研究课题的开发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具备了一定的典范意义与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东南亚 动态
下载PDF
试论对外宣传材料英译“以语篇为中心”的原则 被引量:50
14
作者 傅似逸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37-39,共3页
本文从语篇特征与语篇结构两个层面分析中英文对外宣传材料的语篇差异,阐述在翻译过程中应该以语篇为中心,根据译文的语篇规范和译文读者的需要,对原文的信息进行处理,以使译文达意得体.
关键词 外宣材料英译 语篇差异 信息处理
下载PDF
大学英语课程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探讨 被引量:6
15
作者 方芳 李方华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1-143,共3页
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媒介素养教育已经成为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起步较晚,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滞后。本文根据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实践,分析了通过大学英语课在高校普及媒介素养教育的可行性,认... 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媒介素养教育已经成为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起步较晚,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滞后。本文根据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实践,分析了通过大学英语课在高校普及媒介素养教育的可行性,认为尽管在实行的过程中会有一定的困难,但是利用大学英语课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具有诸多优势,可以成为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的一个突破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教育 大学英语课程
下载PDF
外语科研的创新问题 被引量:20
16
作者 连淑能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4-18,共5页
科研创新的核心问题是创造性思维.何谓创造性思维?卢明森在《思维奥秘探索-思维学导引》一书中就此对多家之说加以综合与归纳,认为"创造性思维就是在客观需要的推动下,以新获得的信息和已储存的知识为基础,综合地运用各种思维形态... 科研创新的核心问题是创造性思维.何谓创造性思维?卢明森在《思维奥秘探索-思维学导引》一书中就此对多家之说加以综合与归纳,认为"创造性思维就是在客观需要的推动下,以新获得的信息和已储存的知识为基础,综合地运用各种思维形态或思维方式,克服思维定势,经过对各种信息、知识的匹配、组合,或者从中选出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或者系统地加以综合,或者借助类比、直觉、灵感等等创造出新办法、新概念、新形象、新观点,从而使认识或实践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思维活动"①.我们试图以此为思路,对外语科研的创新问题作些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语科研 创新思维 思维形态 文化差异
下载PDF
多模态化与大学英语多元读写能力培养实证研究 被引量:41
17
作者 宋庆伟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5-59,共5页
"新伦敦小组"提出的多元读写能力概念在国内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也极大地影响了大学英语教学的内容和方法等诸方面。文章以多模态话语理论为基础,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多元读写能力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效... "新伦敦小组"提出的多元读写能力概念在国内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也极大地影响了大学英语教学的内容和方法等诸方面。文章以多模态话语理论为基础,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多元读写能力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前者的效果明显优于后者,是一种符合大学英语教学特点、具有推广价值的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 多元读写能力 传统教学法 大学英语教学
下载PDF
法国文学渊源批评:对“前文本”的考古 被引量:8
18
作者 冯寿农 《外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8-14,共7页
渊源批评是 2 0世纪 80年代后法国文学批评界出现一个重要的流派 ,它超越文本范围 ,朝向“前文本”,对手稿进行考古 ,旨在重塑“前文本”孕育的过程 ,由此重新找到作品制作的秘密 ,试图揭示和解释作者创作的独特性。批评步骤分两步 :对... 渊源批评是 2 0世纪 80年代后法国文学批评界出现一个重要的流派 ,它超越文本范围 ,朝向“前文本”,对手稿进行考古 ,旨在重塑“前文本”孕育的过程 ,由此重新找到作品制作的秘密 ,试图揭示和解释作者创作的独特性。批评步骤分两步 :对手稿加以整理 ,然后发现规律性的现象 ,从精神分析法、社会学等批评角度进行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文学 文本 诗学 批评 手稿 渊源 精神分析 秘密 重大贡献 现象
下载PDF
美国华裔文学研究在中国 被引量:28
19
作者 张龙海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1-44,共4页
本文首先梳理美国华裔文学及其研究在美国的初现和发展情况,接着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罗列出详细的数据,从研究的规模、研究队伍的状况、期刊报纸的刊登情况,以及研究中出现的不平衡等方面详细分析美国华裔文学研究在中国的初现和发展.
关键词 美国华裔文学 研究 中国
下载PDF
团体辅导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闻博 肖盈 张丹杰 《教学研究》 2016年第6期16-19,29,共5页
团体辅导作为一种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心理辅导形式,在当前高校心理辅导工作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并取得良好效果。当前我国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已经形成了理论结合实践的良好体系,但这并不意味着就业指导课程和毕业班就业指导工作完全... 团体辅导作为一种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心理辅导形式,在当前高校心理辅导工作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并取得良好效果。当前我国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已经形成了理论结合实践的良好体系,但这并不意味着就业指导课程和毕业班就业指导工作完全符合当下学生特点和时代特征。将强调人际交互、团队协作的团体辅导技术引入高等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中,可以有效地丰富指导形式,有针对性地解决大学生自我认知困惑,提升大学生就业意识,从而增强大学生的职场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体辅导 大学生 就业指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