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试论对外宣传材料英译“以语篇为中心”的原则
被引量:
50
1
作者
傅似逸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37-39,共3页
本文从语篇特征与语篇结构两个层面分析中英文对外宣传材料的语篇差异,阐述在翻译过程中应该以语篇为中心,根据译文的语篇规范和译文读者的需要,对原文的信息进行处理,以使译文达意得体.
关键词
外宣材料英译
语篇差异
信息处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语义韵研究:对象、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
65
2
作者
纪玉华
吴建平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63-68,共6页
语义韵是当代语料库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它指的是单词或词组的“超越词界的联想色彩”。要确认语义韵必须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持的语料库语言学研究中 ,使用定位检索软件找出其搭配伙伴 ,对其“表达联想意义”进行定性、定量...
语义韵是当代语料库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它指的是单词或词组的“超越词界的联想色彩”。要确认语义韵必须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持的语料库语言学研究中 ,使用定位检索软件找出其搭配伙伴 ,对其“表达联想意义”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从而得出语义韵轮廓。当代英美词典编纂正越来越多地吸收和运用语义韵研究的成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韵
研究方法
语料库语言学
联想色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都柏林人》和《呐喊》、《彷徨》比较研究
被引量:
5
3
作者
傅似逸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32-35,共4页
乔伊斯的<都柏林人>与鲁迅的<呐喊>和<彷徨>具有相同的思想主题:乔伊斯揭露都柏林人的"精神瘫痪",而鲁迅抨击中国"国民的劣根性".乔伊斯与鲁迅笔下的主人公也具共同点:他们都是社会重压下精神扭...
乔伊斯的<都柏林人>与鲁迅的<呐喊>和<彷徨>具有相同的思想主题:乔伊斯揭露都柏林人的"精神瘫痪",而鲁迅抨击中国"国民的劣根性".乔伊斯与鲁迅笔下的主人公也具共同点:他们都是社会重压下精神扭曲的人物.本文比较研究乔伊斯和鲁迅的短篇小说,试图探讨二者作品相同内涵的原因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伊斯
《都柏林人》
鲁迅
《呐喊》
《彷徨》
比较研究
小说
中国
爱尔兰
文学评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方口译研究:历史与现状
被引量:
77
4
作者
肖晓燕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71-76,共6页
中国的译学构架中口译研究一直是个极为薄弱的环节,本文旨在通过对西方口译研究的的历史与现状的评介,为起步较晚、急需大力发展的中国口译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西方口译研究以会议口译的研究最为系统,其发展过程呈现出四个明显...
中国的译学构架中口译研究一直是个极为薄弱的环节,本文旨在通过对西方口译研究的的历史与现状的评介,为起步较晚、急需大力发展的中国口译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西方口译研究以会议口译的研究最为系统,其发展过程呈现出四个明显的阶段性,主要围绕五大研究主题,产生了四种很有影响的研究视角以及多个口译研究中心。文章最后分析了西方口译研究面临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译研究
发展阶段
研究主题
研究视角
西方国家
翻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交际法原则指导下的口译测试的具体操作
被引量:
46
5
作者
陈菁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9-73,共5页
Bachman提出的交际法语言测试理论对口译测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在前文“从Bachman的交际法语言测试理论模式看口译测试中的重要因素”(《中国翻译》2002/1)所述理论框架的基础上,针对口译测试中材料和形式的选择以及评估步骤的...
Bachman提出的交际法语言测试理论对口译测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在前文“从Bachman的交际法语言测试理论模式看口译测试中的重要因素”(《中国翻译》2002/1)所述理论框架的基础上,针对口译测试中材料和形式的选择以及评估步骤的确立等问题提出具体的操作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际法口译测试
测试方法
评估步骤
原文传递
高校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实验和构想
被引量:
24
6
作者
傅似逸
《外语界》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65-70,共6页
20 0 0年修订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增设了“英语应用文写作”课程。本文试图根据新《大纲》的要求 ,遵循交际教学法的理论 ,结合教学实验研究 ,就应用文写作教材的选编和课堂组织提出具体构想 。
关键词
英语应用文写作
教材选编
课堂组织
原文传递
题名
试论对外宣传材料英译“以语篇为中心”的原则
被引量:
50
1
作者
傅似逸
机构
厦门大学外文学院英文系 福建厦门
出处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37-39,共3页
文摘
本文从语篇特征与语篇结构两个层面分析中英文对外宣传材料的语篇差异,阐述在翻译过程中应该以语篇为中心,根据译文的语篇规范和译文读者的需要,对原文的信息进行处理,以使译文达意得体.
关键词
外宣材料英译
语篇差异
信息处理
Keywords
translating publicity materials, textual differences,information manipulation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语义韵研究:对象、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
65
2
作者
纪玉华
吴建平
机构
厦门大学
外
文学院
英文系
出处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63-68,共6页
文摘
语义韵是当代语料库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它指的是单词或词组的“超越词界的联想色彩”。要确认语义韵必须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持的语料库语言学研究中 ,使用定位检索软件找出其搭配伙伴 ,对其“表达联想意义”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从而得出语义韵轮廓。当代英美词典编纂正越来越多地吸收和运用语义韵研究的成果 。
关键词
语义韵
研究方法
语料库语言学
联想色彩
分类号
H08 [语言文字—语言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都柏林人》和《呐喊》、《彷徨》比较研究
被引量:
5
3
作者
傅似逸
机构
厦门大学外文学院英文系 福建厦门
出处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32-35,共4页
文摘
乔伊斯的<都柏林人>与鲁迅的<呐喊>和<彷徨>具有相同的思想主题:乔伊斯揭露都柏林人的"精神瘫痪",而鲁迅抨击中国"国民的劣根性".乔伊斯与鲁迅笔下的主人公也具共同点:他们都是社会重压下精神扭曲的人物.本文比较研究乔伊斯和鲁迅的短篇小说,试图探讨二者作品相同内涵的原因所在.
关键词
乔伊斯
《都柏林人》
鲁迅
《呐喊》
《彷徨》
比较研究
小说
中国
爱尔兰
文学评论
Keywords
Joyce,Dubliners, Lu Xun,Call to Arms, Wandering
分类号
I210.97 [文学—中国文学]
I562.07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方口译研究:历史与现状
被引量:
77
4
作者
肖晓燕
机构
厦门大学
外
文学院
英文系
出处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71-76,共6页
文摘
中国的译学构架中口译研究一直是个极为薄弱的环节,本文旨在通过对西方口译研究的的历史与现状的评介,为起步较晚、急需大力发展的中国口译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西方口译研究以会议口译的研究最为系统,其发展过程呈现出四个明显的阶段性,主要围绕五大研究主题,产生了四种很有影响的研究视角以及多个口译研究中心。文章最后分析了西方口译研究面临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
口译研究
发展阶段
研究主题
研究视角
西方国家
翻译学
Keywords
interpreting research
phase
theme
paradigm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交际法原则指导下的口译测试的具体操作
被引量:
46
5
作者
陈菁
机构
厦门大学
外
文学院
英文系
出处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9-73,共5页
文摘
Bachman提出的交际法语言测试理论对口译测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在前文“从Bachman的交际法语言测试理论模式看口译测试中的重要因素”(《中国翻译》2002/1)所述理论框架的基础上,针对口译测试中材料和形式的选择以及评估步骤的确立等问题提出具体的操作建议。
关键词
交际法口译测试
测试方法
评估步骤
Keywords
Communicative approach to interpreting testing
test methods
steps of measurement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高校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实验和构想
被引量:
24
6
作者
傅似逸
机构
厦门大学外文学院英文系 福建厦门
出处
《外语界》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65-70,共6页
文摘
20 0 0年修订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增设了“英语应用文写作”课程。本文试图根据新《大纲》的要求 ,遵循交际教学法的理论 ,结合教学实验研究 ,就应用文写作教材的选编和课堂组织提出具体构想 。
关键词
英语应用文写作
教材选编
课堂组织
Keywords
practical writing
material selection and grading
classroom organization
分类号
H319.3 [语言文字—英语]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试论对外宣传材料英译“以语篇为中心”的原则
傅似逸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1
5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语义韵研究:对象、方法及应用
纪玉华
吴建平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
6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都柏林人》和《呐喊》、《彷徨》比较研究
傅似逸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3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西方口译研究:历史与现状
肖晓燕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2
7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交际法原则指导下的口译测试的具体操作
陈菁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3
46
原文传递
6
高校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实验和构想
傅似逸
《外语界》
北大核心
2002
24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