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眼科人工智能临床应用伦理专家共识(2023) 被引量:21
1
作者 《眼科人工智能临床应用伦理专家共识(2023)》专家组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数字影像与智能医疗分会,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智能医学专业委员会 +14 位作者 邵毅 杨卫华 刘祖国 陈蔚 谭钢 杨文利 黄锦海 张慧 杨于力 徐积兄 赵慧 魏锐利 周吉银 周永进 许言午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共7页
人工智能(AI)已广泛用于眼部相关疾病的辅助诊断、治疗过程监测和预后判断,随着AI技术在眼科诊疗中应用研究的不断发展,AI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眼睛是由神经组织、肌肉组织、腺体组织和骨组织等组成的复杂感觉器官,其解剖的透明性特点... 人工智能(AI)已广泛用于眼部相关疾病的辅助诊断、治疗过程监测和预后判断,随着AI技术在眼科诊疗中应用研究的不断发展,AI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眼睛是由神经组织、肌肉组织、腺体组织和骨组织等组成的复杂感觉器官,其解剖的透明性特点为眼科疾病及部分全身疾病诊断的检查提供了可视化条件,为AI技术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医工交叉研究的基础,使眼科成为AI技术在医学诊疗中应用的主要领域。然而,AI-医疗交叉研究涉及人体大数据和影像结果的使用,其临床应用面临诸多伦理问题,而目前AI与医务人员对AI在医学研究中应用的伦理规范意识尚未建立,各管理层面对相关的伦理规范指导性和监管系统尚未完全形成。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数字影像与智能医疗分会、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智能医学专委会组织眼科专家、AI相关专家和科技伦理相关专家组成"眼科人工智能临床应用伦理专家共识(2023)"专家组,针对AI在眼科应用临床实践中存在的法律法规进行复习,对存在的伦理风险进行多维度、多层次梳理、讨论并提出建议或解决方案,目的是在保障患者数据安全和个人权益的同时,提高医务人员工作质量和效率,推动我国眼科AI的临床应用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眼科 伦理 临床应用
下载PDF
碘酸钠诱发的视网膜色素变性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范美花 陈永雄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60-864,共5页
视网膜色素变性(RP)是一组以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和感光细胞的功能障碍或丧失为主要特征的致盲眼病,有很大的临床和遗传异质性。碘酸钠是抗代谢药物,可以选择性破坏RPE,它引起的视网膜病变与人类RP疾病的片状RPE缺损极为相似,... 视网膜色素变性(RP)是一组以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和感光细胞的功能障碍或丧失为主要特征的致盲眼病,有很大的临床和遗传异质性。碘酸钠是抗代谢药物,可以选择性破坏RPE,它引起的视网膜病变与人类RP疾病的片状RPE缺损极为相似,因此常被用来制作RP疾病的模型。碘酸钠能诱发多种实验动物的RP模型,人们多使用单次碘酸钠注射的方法建立RP动物模型。由于碘酸钠诱发的RP动物模型的发病年龄和疾病进展均可人为操控,制备简单,病变稳定,周期短,且某些动物的RPE细胞在特殊条件下有再生的潜能,极有利于RP发病机制、药物或干/前体细胞治疗及再生医学方面的研究。目前有关碘酸钠诱发动物RP模型的研究和应用已有不少报道。本文根据国内外文献将碘酸钠诱发的RP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色素变性 碘酸钠 动物模型
下载PDF
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eEF2K活性变化的实验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廖怿 何卉 +3 位作者 张兆强 孟菊峰 叶立军 张越华 《临床眼科杂志》 2019年第1期84-87,共4页
目的观察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真核生物延伸因子2激酶(e EF2K)的变化,探讨e EF2K活性变化在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中的意义。方法建立SD大鼠链脲佐菌素(STZ)糖尿病高血糖模型,造模成功后,设立糖尿病大鼠(DM)组和正常对照(NC)组。qR... 目的观察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真核生物延伸因子2激酶(e EF2K)的变化,探讨e EF2K活性变化在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中的意义。方法建立SD大鼠链脲佐菌素(STZ)糖尿病高血糖模型,造模成功后,设立糖尿病大鼠(DM)组和正常对照(NC)组。qRT-PCR检测DM组和NC组4周和8周时大鼠神经视网膜中e EF2K的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法观察定位神经视网膜中e EF2K激活标志物-磷酸化真核生物延伸因子2(p-eEF2)和Müller细胞活化标志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情况。结果 4周和8周时DM组大鼠神经视网膜中e EF2K的表达水平与NC组相比无明显变化。8周时DM组大鼠神经视网膜各层均出现e EF2K激活表现,即p-eEF2表达增强。神经节细胞层出现细胞凋亡样改变,凋亡样神经节细胞中e EF2的磷酸化水平增强最为明显。神经视网膜中Müller细胞活化,GFAP蛋白表达增强。结论 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早期视网膜病变中神经视网膜内e EF2K激活,在凋亡样神经节细胞中e EF2K活性上升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真核生物延伸因子2激酶 神经节细胞 凋亡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下载PDF
临床视觉电生理记录结果中常见伪迹的甄别及处理
4
作者 林俊 李世迎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6-151,共6页
目的探讨临床视觉电生理检查过程中产生伪迹的常见原因及解决方法。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2-2020年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临床视觉电生理检查25001例,对照国际视觉电生理协会指导标准所提供的标准波形,确定典型的伪迹波形... 目的探讨临床视觉电生理检查过程中产生伪迹的常见原因及解决方法。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2-2020年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临床视觉电生理检查25001例,对照国际视觉电生理协会指导标准所提供的标准波形,确定典型的伪迹波形,分析其特征和原因,并针对伪迹原因提出减少及消除伪迹的方法。结果25001例中典型的伪迹波形有60例,常见原因可分为3大类:受检者因素、环境因素和机器设备因素,具体原因包括患者头面部肌肉紧张42例、瞬目9例、50 Hz工频伪迹4例、放大器异常2例、其他3例,分别占70.0%、15.0%、6.7%、3.3%、5.0%。处理策略:(1)检查过程中关注患者头面部肌肉紧张、瞬目、注意力不集中等患者自身影响因素,可提前告知患者检查流程,与患者交流放松身心;(2)建议使用高质量的50 Hz硬件陷波器,保证地线连接良好,移除视觉电生理仪器附近的大功率电器以降低50 Hz伪迹;(3)充分清洁皮肤,使参考电极阻抗降至1 kΩ以下减少阻抗伪迹。结论临床视觉电生理检查中伪迹的类型和原因呈多样性,检查者需要准确判断伪迹因素并及时有效排除伪迹,提供更加精准的检测结果;同时加强临床医师对伪迹的了解,以便准确判读视觉电生理检查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诱发电位 视网膜电图 眼电图 伪迹 视觉电生理
下载PDF
获得性免疫在干眼的启动与维持 被引量:3
5
作者 孙文鑫 郭俞利 刘祖国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534-538,共5页
干眼(dry eye,DE)是一种由多种因素介导,发病机制复杂的常见慢性眼表疾病。干眼致病因素主要包括免疫炎症,氧化应激,泪膜成分的改变,角膜神经异常和睑板腺功能障碍等。其中,免疫炎症反应是干眼发病机制中最为关键的环节,由眼表的天然免... 干眼(dry eye,DE)是一种由多种因素介导,发病机制复杂的常见慢性眼表疾病。干眼致病因素主要包括免疫炎症,氧化应激,泪膜成分的改变,角膜神经异常和睑板腺功能障碍等。其中,免疫炎症反应是干眼发病机制中最为关键的环节,由眼表的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反应共同调节。多种环境应激引发眼表天然免疫反应导致上皮细胞损伤和炎症,并激活获得性免疫参与眼表免疫炎症反应。目前已发现多种免疫细胞以及炎症因子参与了DE的发生和发展。本文就DE的免疫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重点探讨获得性免疫在DE的启动与维持。通过分析最新观点和研究热点,我们对DE发病机制中的免疫调节机制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并为DE的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天然免疫 获得性免疫 发病机制
下载PDF
眼表稳态失衡与组织重建策略
6
作者 金梦怡 刘真 +5 位作者 曾百卉 康红花 石芮泽 郑岚 范凯 李程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67-882,共16页
[背景]眼表位于眼球的最外层,是一个精细且复杂的系统,包括角膜、结膜以及相关的眼睑和泪腺,在维持人类视觉功能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眼表组织器官培养技术在眼科领域的快速发展,研究人员能够更全面地探索其在不同生理和病理状... [背景]眼表位于眼球的最外层,是一个精细且复杂的系统,包括角膜、结膜以及相关的眼睑和泪腺,在维持人类视觉功能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眼表组织器官培养技术在眼科领域的快速发展,研究人员能够更全面地探索其在不同生理和病理状态下的复杂特性.[进展]环境污染、干燥应激等因素会对眼表组织构成威胁,导致稳态失衡和损伤.近几十年来针对环境污染对眼表组织影响的研究不断涌现,与此同时,眼表重建技术不断发展,如组织工程角膜、小分子化学药物应用,以及先进的眼表药物递送系统等.本文系统地梳理了眼表组织器官培养技术的最新进展、环境污染和干燥应激下眼表细胞的功能紊乱,以及多样化的眼表重建策略.[展望]未来持续深入研究眼表系统的稳态维持机制和疾病发生机制,探索更多有效的治疗方法和药物递送策略,将为眼科医生、研究人员及决策者提供更深入的参考和启示,推动眼表组织健康与治疗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表 器官培养 环境污染 小分子药物 药物递送
下载PDF
多西环素抑制碱烧伤大鼠角膜新生血管形成 被引量:3
7
作者 邹文进 刘祖国 +1 位作者 黄海 魏茜敏 《广西医学》 CAS 2015年第2期137-139,共3页
目的探讨多西环素对碱烧伤大鼠角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多西环素组,每组16只。建立角膜碱烧伤模型后,多西环素组给予0.5%多西环素眼液点眼,对照组给予眼液溶媒点眼。分别于碱烧伤后3、7、1... 目的探讨多西环素对碱烧伤大鼠角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多西环素组,每组16只。建立角膜碱烧伤模型后,多西环素组给予0.5%多西环素眼液点眼,对照组给予眼液溶媒点眼。分别于碱烧伤后3、7、14、21 d观察炎症指数、计算角膜新生血管面积;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角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结果造模后多西环素组各时间点结膜充血、角膜水肿程度较对照组轻微;多西环素组3、7、14 d炎症指数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3、7、14、21 d角膜新生血管面积均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大鼠角膜VEGF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西环素可以减轻碱烧伤大鼠角膜的炎症反应及角膜新生血管形成,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有关,而与VEGF表达无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西环素 碱烧伤 角膜 新生血管 大鼠
下载PDF
维生素A治疗苯扎氯铵诱导的小鼠干眼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何欢 刘祖国 +3 位作者 肖辛野 林志荣 周彤 何卉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197-202,共6页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实验探讨维生素A对苯扎氯铵诱导的小鼠干眼的治疗作用。方法实验研究。选用BALB&小鼠50只,使用0.25%的苯扎氯铵溶液局部点眼以诱导干眼。在第21天时根据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钠染色、炎症指数等参数选...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实验探讨维生素A对苯扎氯铵诱导的小鼠干眼的治疗作用。方法实验研究。选用BALB&小鼠50只,使用0.25%的苯扎氯铵溶液局部点眼以诱导干眼。在第21天时根据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钠染色、炎症指数等参数选择干眼表现程度相近的小鼠30只(60眼)并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10只(20眼)。A、B组分别使用5000IU/(g·mD维生素A微乳剂和空白微乳剂滴眼,C组为空白对照组。在治疗的第0、1、3、5、7天检测BUT和角膜上皮荧光素钠染色、眼表炎症程度及基础泪液分泌量。7d治疗结束后取出小鼠眼球,进行HE及过碘酸.希夫(PAS)染色,角蛋白10(K10)免疫荧光标记,以及WesternBlot检测角膜组织中K10表达水平。对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在药物治疗的第0、1、3、5天各项临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第7天时,A、B、C组BUT值分别为(4.20±0.89)s、(3.32±1.01)s和(3.28±0.74)s;其中A组的BUT值较B组和C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825,P=-0.002)。A、B、C组角膜荧光素钠染色评分分别为3.74±1.31、5.47±1.81和5.83±1.54,其中维生素A微乳组较空白微乳组和空白对照组角膜荧光素钠染色分级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8.853,P〈0.01)。各组间的角膜炎症指数评分、基础泪液分泌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组织病理检查示维生素A组与空白微乳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其角膜上皮形态较规整;PAS染色示维生素A组杯状细胞数量更接近正常小鼠。维生素A组的角膜上皮层几乎均不表达K10.而空白微乳组及空白对照组呈阳性表达。Westem Blot检测示维生素A组角膜中的K10水平低于空白微乳组和空白对照组。结论维生素A可以延长苯扎氯铵诱导的干眼小鼠的BUT,降低角膜上皮染色程度,抑制角膜上皮鳞状化生,并能增加结膜杯状细胞数量,有望用于干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病 维生素A 鳞状上皮化生 杯状细胞 模型 动物 小鼠
原文传递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李娴 胡皎月 刘祖国 《临床眼科杂志》 2016年第1期79-82,共4页
青光眼是全球第二大致盲性眼病,除了损伤视神经、视野外还会影响虹膜、晶状体。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都表明青光眼可引起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减少,从而导致角膜透明性下降。我国以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居多,约占世界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一半... 青光眼是全球第二大致盲性眼病,除了损伤视神经、视野外还会影响虹膜、晶状体。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都表明青光眼可引起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减少,从而导致角膜透明性下降。我国以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居多,约占世界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一半,本文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疾病本身、抗青光眼药物、手术及激光治疗等方面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角膜内皮细胞 角膜内皮细胞密度
下载PDF
亚洲干眼协会干眼共识解读 被引量:15
10
作者 王华 刘祖国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71-876,共6页
亚洲干眼协会(ADES)是亚洲地区影响力最大的干眼研究学术组织。在国际泪液与眼表协会(TFOS)2007年发布的DEWSⅠ、2017年发布的DEWSⅡ等干眼诊疗指南文件的基础上,ADES进一步结合亚洲干眼人群的特点对干眼的定义、诊断、分类及治疗方法... 亚洲干眼协会(ADES)是亚洲地区影响力最大的干眼研究学术组织。在国际泪液与眼表协会(TFOS)2007年发布的DEWSⅠ、2017年发布的DEWSⅡ等干眼诊疗指南文件的基础上,ADES进一步结合亚洲干眼人群的特点对干眼的定义、诊断、分类及治疗方法进行了7年的系统研究,于2020年形成了新的亚洲干眼分类共识。亚洲干眼共识的发布有助于眼科医生和患者对干眼发病机制的理解,使得干眼的诊断、分类和治疗的可操作性更具体、可行,促进了干眼精确性治疗研究的进展。2017年ADES在The Ocular Surface发布的《关于干眼定义和诊断的新观点:ADES的共识报告》及2020年在Eye and Contact Lens发表的《关于干眼分类的新观点:ADES的建议》是亚洲地区干眼诊疗的指导性文件,本文对这2个文件中关于亚洲干眼的新定义、诊断、分类及治疗共识进行详细解读,为广大眼科医师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理论和知识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共识 定义 诊断 分类 治疗
下载PDF
丹参酮对大鼠睑板腺上皮细胞增生、分化及脂质合成的影响
11
作者 赖清华 高莹莹 +2 位作者 李炜 左程友 李庆民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32-438,共7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丹参酮的2种主要单体成分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ⅡA对体外原代培养的SD大鼠睑板腺上皮细胞增生、分化及其脂质合成的影响。方法取清洁级2月龄SD大鼠,分离取出双眼睑板腺组织并与3T3滋养细胞共培养5d。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ⅡA用...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丹参酮的2种主要单体成分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ⅡA对体外原代培养的SD大鼠睑板腺上皮细胞增生、分化及其脂质合成的影响。方法取清洁级2月龄SD大鼠,分离取出双眼睑板腺组织并与3T3滋养细胞共培养5d。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ⅡA用二甲基亚砜(DMSO)配制成不同浓度,按照培养液中添加的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ⅡA浓度不同将混合培养的细胞分为0.125μmol/L药物组、0.250μmol/L药物组、0.500μmol/L药物组、1.250μmol/L药物组和2.500μmol/L药物组,分别加入相应浓度的隐丹参酮或丹参酮ⅡA处理细胞48h,溶剂对照组仅加入相应体积的DMSO溶剂。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测定睑板腺组织冰冻切片和睑板腺细胞克隆细胞中角蛋白14(K14)和p63的定位和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睑板腺细胞克隆中K16、细胞增生相关抗原(Ki67)及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α)的基因表达情况;采用结晶紫染色和油红O染色法分别评估睑板腺上皮细胞的克隆形成率和脂质合成情况。结果睑板腺细胞体外原代培养至第4~5天可见克隆形成,至培养第7天克隆面积明显增大,克隆细胞中p63和K14蛋白表达阳性。与溶剂对照组比较,0.500μmol/L隐丹参酮组、1.250μmol/L隐丹参酮组和2.500μmol/L隐丹参酮组Ki67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0.500μmol/L丹参酮ⅡA组和1.250μmol/L丹参酮ⅡA组细胞中Ki67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浓度隐丹参酮或丹参酮ⅡA组细胞中K16和C/EBPαmRNA相对表达量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睑板腺细胞克隆内未见油红O染色,克隆边缘交界处细胞团出现堆积状油红O阳性染色。1.250μmol/L隐丹参酮组睑板腺细胞平均克隆形成率为(2.55±0.20)%,高于溶剂对照组的(2.05±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79,P<0.05);1.250μmol/L丹参酮ⅡA组睑板腺细胞的平均克隆形成率为(2.25±0.20)%,与溶剂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16,P>0.05)。结论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ⅡA可以促进睑板腺细胞增生,但不影响睑板腺上皮细胞的分化及脂质合成。隐丹参酮可促进睑板腺细胞体外克隆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 睑板腺上皮细胞 增生 分化 脂质代谢/药物作用 细胞培养
下载PDF
中国干眼诊断标准诊断干眼与亚洲干眼诊断标准的符合率 被引量:11
12
作者 欧阳维杰 刘祖国 +5 位作者 孙旭光 邓应平 李青松 黄彩虹 林祥 朱莉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38-1045,共8页
目的对首诊的干眼患者临床表现和体征进行分析,探讨中国干眼诊断标准诊断干眼与亚洲干眼诊断标准的符合情况。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于2016年12月至2018年5月在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四川大学华... 目的对首诊的干眼患者临床表现和体征进行分析,探讨中国干眼诊断标准诊断干眼与亚洲干眼诊断标准的符合情况。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于2016年12月至2018年5月在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4个临床研究中心连续纳入首次就诊的干眼患者141例141眼。所有患者均自行完成中国干眼问卷,眼表疾病指数量表(OSDI)和干眼相关生活质量评分问卷(DEQS)调查以评估干眼相关症状,患者均接受泪膜破裂时间(BUT)、角结膜荧光素钠染色、睑板腺形态和功能检查、无麻醉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Ⅰ试验)检查以评估干眼相关体征,评估受检眼干眼症状与体征之间的关联;根据有无角膜荧光素染色将受检眼分为角膜染色阳性组和角膜染色阴性组,采用各问卷评分方法评估两个组受检眼干眼症状情况。根据《干眼临床诊疗专家共识》标准将受检眼分为水液缺乏型干眼组、蒸发过强型干眼组、混合型干眼组和泪液动力学异常型干眼组,比较组间受检眼干眼相关体征的差别。结果受检眼中国干眼问卷总评分为12.00(7.00,16.00)分,OSDI问卷总评分为25.00(17.50,36.93)分,DEQS问卷总评分为32.02(15.77,52.34)分。最常见的症状是受检眼中有眼干燥感者130眼,占92.2%;有眼疲劳症状者109眼,占77.3%;有异物感者108眼,占76.6%。眼干、异物感、畏光评分与角膜染色评分均呈弱正相关(r=0.177、0.297、0.172,均P<0.05);受检眼眼痛不适、畏光、视力波动评分与泪液分泌量呈弱负相关(r=-0.178、-0.197、-0.174,均P<0.05)。43.3%(61眼)患者使用视频终端。蒸发过强型干眼75眼,占53.2%;混合型干眼43眼,占30.5%;水液缺乏型干眼18眼,占12.8%;泪液动力学异常型干眼3眼,占2.1%。结论首次就诊的干眼患者以轻中度干眼为主,症状与体征具有一定关联。蒸发过强型干眼是最常见的干眼类型。中国干眼诊断标准诊断干眼与亚洲干眼诊断标准的符合率为9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干眼症状/诊断 干眼体征/诊断 亚洲干眼协会
下载PDF
一种基于胚胎干细胞构建角膜上皮样组织的新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瞿杨洛娃 欧尚坤 +10 位作者 刘婷婷 张丽颖 邹笃雷 李娟 何卉 贾长凯 左程友 张敏杰 何昕 刘祖国 李炜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26-833,共8页
目的利用Rock抑制剂联合低氧-常氧培养方式构建基于胚胎干细胞(ESCs)的组织工程角膜上皮。方法应用贴壁培养作为分化方式,用全反式维甲酸(RA)+骨形态发生蛋白4(BMP4)诱导人源ESCs细胞系H1向角膜上皮样细胞分化。以SHEM与KSFM培养基1∶2... 目的利用Rock抑制剂联合低氧-常氧培养方式构建基于胚胎干细胞(ESCs)的组织工程角膜上皮。方法应用贴壁培养作为分化方式,用全反式维甲酸(RA)+骨形态发生蛋白4(BMP4)诱导人源ESCs细胞系H1向角膜上皮样细胞分化。以SHEM与KSFM培养基1∶2混合配比作为扩增基础培养基,分别添加或不添加Rock抑制剂Y27632,扩增ESCs来源的角膜上皮样细胞。将诱导后的角膜上皮样细胞接种于去上皮羊膜载体上,在低氧、常氧、低氧-常氧相结合等不同条件下构建组织工程角膜上皮。通过形态学、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RTFQ-PCR)、免疫荧光法检测诱导效果、ESCs来源角膜上皮样细胞的扩增能力及组织工程角膜上皮表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诱导组诱导后8 d ESCs标志物Oct4 mRNA,Notch信号通路相关因子Notch1、Jagged1 mRNA以及Wnt信号通路的相关因子c-myc和Cyclin D1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表皮外胚层标志物p63和K18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63、20.15、93.50、11.60、19.30、18.44、22.63,均P<0.05)。与Y27632未添加组相比,Y27632添加组细胞的p63、K14 mRNA相对表达量以及Notch信号通路受体Notch1和Jagged1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Wnt信号通路下游靶向基因c-myc和CylinD1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29、59.22、2.90、39.59、5.32、10.14,均P<0.05);2个组K18 mRNA的相对表达量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8,P>0.05)。Y27632添加组用低氧-常氧相结合的方式构建ESCs来源的上皮片较持续低氧或常氧培养复层化更明显,排列更紧密,并全层表达上皮细胞标志物Pan-CK和K18及上皮干细胞标志物p63和K14。结论Y27632的添加可增加ESCs来源角膜上皮样细胞的增生能力,激活Notch信号通路,抑制Wnt信号通路。采用低氧-常氧相结合的方式,利用添加Y27632的培养基扩增构建ESCs来源的组织工程角膜上皮有助于上皮片的复层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干细胞 角膜上皮组织工程 Rock抑制剂 低氧-常氧培养
下载PDF
首诊干眼患者结膜黏蛋白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欧阳维杰 刘祖国 +5 位作者 孙旭光 邓应平 李青松 黄彩虹 林祥 朱莉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66-473,共8页
目的了解首诊干眼患者结膜黏蛋白MUC1、MUC4、MUC5AC和MUC16表达情况及其与干眼症状体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于2016年12月至2018年5月在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和上... 目的了解首诊干眼患者结膜黏蛋白MUC1、MUC4、MUC5AC和MUC16表达情况及其与干眼症状体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于2016年12月至2018年5月在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和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4个临床研究中心纳入首次就诊干眼患者69例69眼作为干眼组,正常志愿者40例40眼作为正常对照组。受检者均填写中国干眼问卷、眼表疾病指数量表(OSDI)和干眼相关生活质量评分问卷(DEQS),以评估干眼相关症状;采用泪膜破裂时间(TBUT)检查、角结膜荧光素钠染色、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试验Ⅰ)以评估干眼相关体征;采用结膜印迹细胞学方法采集结膜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受检者结膜中MUC1、MUC4、MUC5AC和MUC16 mRNA表达情况;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讨结膜黏蛋白表达量与干眼症状体征之间的关联。结果干眼组患者结膜黏蛋白MUC1和MUC16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3.277(0.568,5.790)和1.815(1.048,3.694),均较正常对照组的1.055(0.550,2.010)和1.024(0.541,1.965)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819.00,P=0.008;Z=861.00,P=0.002)。根据OSDI症状分级,轻中度干眼(评分12-32)以MUC1表达升高为主[3.277(1.161,6.226),Z=9.04,P=0.029],重度干眼(评分>32)主要以MUC16表达升高为主[1.968(1.074,3.726),Z=12.24,P=0.007]。MUC1 mRNA相对表达量与TBUT呈正相关,与角膜染色评分和角结膜染色评分呈负相关(r s=0.270,P=0.025;r s=-0.331,P=0.006;r s=-0.325,P=0.007)。MUC16 mRNA相对表达量与TBUT呈正相关,与视物模糊症状评分、阅读时症状加重评分、开夜车影响程度评分、使用计算机影响程度评分及看电视影响程度评分均呈负相关(r s=0.249,P=0.039;r s=-0.359,P=0.047;r s=-0.370,P=0.034;r s=-0.558,P=0.016;r s=-0.498,P=0.006;r s=-0.515,P=0.002)。结论干眼患者结膜黏蛋白MUC1与MUC16 mRNA表达水平升高,MUC1 mRNA表达与患者体征相关,MUC16 mRNA表达与患者的生活质量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黏蛋白 MUC1 MUC16
下载PDF
空气污染对眼表产生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启晨 李程 刘祖国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35-1038,共4页
空气污染是指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超过正常范围而对人或其他生物造成危害的现象。空气污染不仅会引起全身的症状和损害,也会对眼表产生影响,引起眼红、流泪、异物感等症状,并导致泪液的成分改变及泪膜稳定性下降,甚至损伤眼表上皮细... 空气污染是指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超过正常范围而对人或其他生物造成危害的现象。空气污染不仅会引起全身的症状和损害,也会对眼表产生影响,引起眼红、流泪、异物感等症状,并导致泪液的成分改变及泪膜稳定性下降,甚至损伤眼表上皮细胞。空气污染损伤眼表的机制主要为污染物对眼表细胞的直接毒性作用及其通过眼表面泪液功能单位而产生的继发性改变,其他损伤机制还包括污染物引起的炎症反应、诱导氧化应激产生等。如何防治环境因素造成的眼表损害将是今后眼科医师面临的挑战。本文从大气污染物来源、成分及其引起的眼表改变和发生机制等方面对空气污染影响眼表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 眼表 泪膜 影响
下载PDF
补体异常活化促进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发生的作用和机制 被引量:1
16
作者 程心璇(综述) 刘祖国 廖怿(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86-1191,共6页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一种常见的致盲眼病,目前依然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作为一种受到遗传、代谢及营养等多因素影响的疾病,慢性炎症反应是促进AMD发生和发展的关键因素。近年来,补体异常在AMD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其...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一种常见的致盲眼病,目前依然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作为一种受到遗传、代谢及营养等多因素影响的疾病,慢性炎症反应是促进AMD发生和发展的关键因素。近年来,补体异常在AMD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其中,以CFH为代表的补体相关AMD风险基因已得到大量遗传学研究证实。采用体内和体外研究模型发现,眼内局部以及全身性的补体异常活化与Bruch膜的改变、玻璃膜疣的形成、视网膜慢性炎症以及脉络膜新生血管等AMD相关病理改变密切相关。补体因子通过激活的补体级联反应损伤视网膜细胞,导致AMD病理改变的发生。因此,补体系统已成为开发针对干性和湿性AMD新疗法的重要靶点。基于此,本综述概括总结了AMD的病理特征、补体相关的AMD风险基因,以及补体异常活化在推动AMD病程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期为AMD治疗寻找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补体 玻璃膜疣 脉络膜新生血管
下载PDF
普拉洛芬治疗苯扎氯铵诱导小鼠干眼的研究 被引量:25
17
作者 何欢 刘祖国 +3 位作者 林志荣 刘晓琛 何卉 肖启国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3-40,共8页
目的探讨普拉洛芬对苯扎氯铵诱导小鼠干眼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实验研究。选用BALB/c雄性小鼠70只,使用0.25%的苯扎氯铵溶液局部点眼以诱导干眼。在第21天时根据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钠染色、炎症指数等参数选... 目的探讨普拉洛芬对苯扎氯铵诱导小鼠干眼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实验研究。选用BALB/c雄性小鼠70只,使用0.25%的苯扎氯铵溶液局部点眼以诱导干眼。在第21天时根据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钠染色、炎症指数等参数选择干眼表现程度相似的眼并随机分为A、B、C、D四组。A组为空白对照,B、C、D组分别使用0.1%玻璃酸钠滴眼液,0.1%玻璃酸钠滴眼液加0.1%氟米龙滴眼液,0.1%玻璃酸钠滴眼液加0.1%普拉洛芬滴眼液进行治疗。治疗后第0、1、3、5天进行BUT检测、角膜上皮荧光素钠染色,眼表炎症程度的评估及基础泪液量的测量。治疗结束后取下小鼠眼球,进行HE及过碘酸一希夫(PAS)染色,角蛋白10(K10)免疫荧光标记,以及Westernblot检测角结膜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对方差齐性的数据采用Tukey显著性检验,对方差非齐性的数据采用Dunnett检验。结果经筛选共36只鼠(72只眼)人选治疗实验,每组18只眼。在使用药物治疗后的第0、1、3天各项临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第5天时,A、B、c、D组泪BUT分别为(2.933±0.320)、(2.900±O.280)、(3.464±0.498)和(3.643±0.413)S;其中C组与D组的BUT均较A组和B组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3.774,P=0.000)。角膜荧光素钠染色分级A、B、C、D组分别为(11.640±1.008)、(11.790±1.188)、(10.330±1.371)及(10.270±1.104)分;两联合用药治疗组均较人工泪液组和空白对照组角膜荧光素钠染色分级减轻,具有统计学意义(F=6.145,P=0.001)。角膜炎症指数评分A、B、C、D组分别为(0.232±0.059)、(0.229±0.078)、(0.151±0.055)及(0.154±0.056)分;两联合用药治疗组均较人T泪液组和空白对照组炎症指数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6.703,P=0.001)。各组间的基础泪液分泌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E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上皮厚度高于两联合用药组,联合用药组上皮规整;PAS染色示普拉洛芬组及氟米龙组的杯状细胞数量相当,均多于人工泪液组及空白对照组。普拉洛芬组及氟米龙组的角膜上皮层均几乎不表达K10,而人工泪液组及空白对照组仍阳性表达。普拉洛芬组及氟米龙处理组角膜中的TNF-α水平均有下降。结论普拉洛芬具有抑制苯扎氯铵溶液局部点眼诱导干眼眼表炎症的作用,有望用于干眼眼表炎症的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病 消炎药 非甾类 丙酸类 苯吡喃类 小鼠 肿瘤坏死因子A
原文传递
苯扎氯铵的眼表毒性研究现状 被引量:15
18
作者 黄彩虹 陈文生 +1 位作者 陈永雄 刘祖国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03-306,共4页
苯扎氯铵是滴眼液中最常用的防腐剂.至今有大量临床及实验研究表明,使用含苯扎氯铵的滴眼液会引起包括细胞凋亡在内的一系列眼表损伤.但最近有临床研究表明眼表正常的患者使用含苯扎氯铵的滴眼液后引起的眼表毒性与苯扎氯铵并无明显联系... 苯扎氯铵是滴眼液中最常用的防腐剂.至今有大量临床及实验研究表明,使用含苯扎氯铵的滴眼液会引起包括细胞凋亡在内的一系列眼表损伤.但最近有临床研究表明眼表正常的患者使用含苯扎氯铵的滴眼液后引起的眼表毒性与苯扎氯铵并无明显联系.有学者认为研究本身的局限性导致了人们对苯扎氯铵的毒性认识存在夸大之嫌.在此,我们总结了近年来有关苯扎氯铵临床及实验研究的众多资料,将对苯扎氯铵的眼表毒性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扎胺化合物 眼药水 防腐剂 药物 眼表现
原文传递
加强干眼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8
19
作者 刘祖国 杨文照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65-868,共4页
近20年是我国干眼研究迅速发展的时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干眼的诊断率和治疗效果都有了显著提高.《干眼临床诊疗专家共识》的发表和推广普及,为我国干眼临床诊疗工作提供了参考标准.但是我国干眼临床研究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差距,仍需大... 近20年是我国干眼研究迅速发展的时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干眼的诊断率和治疗效果都有了显著提高.《干眼临床诊疗专家共识》的发表和推广普及,为我国干眼临床诊疗工作提供了参考标准.但是我国干眼临床研究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差距,仍需大力开展高水平的临床研究,揭示我国干眼人群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建立适合我国患者的诊断标准,大力开展干眼治疗方法的研究,开发新型药物以及国产干眼器械类产品.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制定适合我国干眼患者的临床诊疗规范,推动干眼临床研究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综合征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加强我国眼表疾病的转化医学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祖国 洪佳旭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46-649,共4页
转化医学研究强调将基础研究的成果应用到临床及将临床所面临的问题用基础研究来解决,是医学领域十分重要的发展方向.近10年来,眼表疾病领域的转化医学研究受到高度重视,发展迅速.我国在眼表疾病领域的转化医学研究已取得长足进步,获得... 转化医学研究强调将基础研究的成果应用到临床及将临床所面临的问题用基础研究来解决,是医学领域十分重要的发展方向.近10年来,眼表疾病领域的转化医学研究受到高度重视,发展迅速.我国在眼表疾病领域的转化医学研究已取得长足进步,获得一批受国际重视的研究成绩,但整体与国际先进水平仍然存在差距.我们需要转变重研究轻转化的观念,通过建立转化研究平台、探索科学有效的转化方法、建立转化整体链条等,整体提升我国眼表疾病领域的转化医学研究水平,从而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眼表疾病转化医学研究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疾病 转化医学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