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团委:发挥学科特色,打造社团育人平台 |
无
|
《福建青年》
|
2024 |
0 |
|
2
|
新时代党的社会工作实践逻辑与专业社会工作转型 |
童敏
|
《社会建设》
|
2025 |
1
|
|
3
|
现代化视域下中国社会工作自主知识范式的建构 |
童敏
|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作为方法论的生活:基层治理下中国社会工作自主知识的可行框架 |
童敏
周晓彤
|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5
|
社区治理中的政治参与、信任与警民合作意愿——基于厦门市和贵阳市的比较 |
胡荣
林彬彬
颜雅仪
|
《江淮论坛》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6
|
统合治理与社会工作服务发展——以Y市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为例 |
黄晓星
房欣杨
|
《社会建设》
|
2025 |
0 |
|
7
|
集体主义促进亲社会正义感:共同责任的作用 |
吴胜涛
高承海
胡琬莹
王宁
彭凯平
|
《心理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8
|
兄弟会的婚姻:对《江格尔》史诗《洪古尔娶亲》一部的人类学分析 |
满都拉
张亚辉
|
《青海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9
|
社区公民身份与农民工的城市社会融入——基于厦门、苏州、东莞、深圳等地的调查 |
徐延辉
史敏
|
《社会建设》
CSSCI
|
2020 |
13
|
|
10
|
先秦虚静视角与中国社会工作自主话语体系建构 |
童敏
王娜
|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11
|
从帮扶到治理:中国社会工作的历史转向与自主知识建构 |
童敏
李诗雨
|
《社会工作》
CSSCI
|
2024 |
7
|
|
12
|
中国社会工作的伦理转向:从接纳个人到接纳现实 |
童敏
邓洁
|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13
|
市场化、社会阶层与中国民众的教养观念变迁 |
徐延辉
赖东鹏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4
|
“海洋中国”的人类学议题 |
王利兵
|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5
|
社区特征、个人社会经济地位与老年人健康及其不平等 |
胡荣
段晓雪
|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6
|
身体资本:消费社会的身体观 |
刘子曦
李荣誉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7
|
数字时代的社会交往与情感变革 |
陈福平
|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8
|
低自我控制、“抖音”使用强度、社会资本与大学生社交媒体焦虑: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
董昊赟
许博洋
何树彬
刘为地
|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
2023 |
2
|
|
19
|
国际化社区中社会服务的实践逻辑与困境分析——基于对X市B社工机构的调查 |
刘子曦
何姣姣
|
《清华社会学评论》
|
2024 |
0 |
|
20
|
原生家庭社会阶层如何影响教育的精神健康回报:资源补偿还是强化? |
常青松
胡景梁
刘子曦
|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