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模糊线性优化在厦门湾水体总磷环境容量计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宋微 廖恩惠 江毓武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5-180,共6页
在应用POM模型进行厦门湾水动力、污染物扩散和各排污口响应系数场模拟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最优化法对厦门湾水体总磷环境容量进行计算.根据厦门湾海区特征和使用功能,将厦门湾划分成5个海区,分别在5个海区选取水质控制点.分别以各海区水... 在应用POM模型进行厦门湾水动力、污染物扩散和各排污口响应系数场模拟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最优化法对厦门湾水体总磷环境容量进行计算.根据厦门湾海区特征和使用功能,将厦门湾划分成5个海区,分别在5个海区选取水质控制点.分别以各海区水质控制点总磷浓度作为约束条件,运用普通优化和模糊优化对厦门湾内22个排污口源强进行优化设计.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模糊线性优化方法进行排污口源强优化设计和环境容量计算可以实现排污口源强再分配,且能够更充分地利用厦门湾的纳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环境科学 环境容量 模糊线性优化 响应系数 隶属度函数
下载PDF
厦门市大气PM_(2.5)中多环芳烃的昼夜变化特征 被引量:17
2
作者 叶翠杏 王新红 +2 位作者 印红玲 袁伟民 洪华生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56-359,共4页
对厦门市冬季不同功能区大气PM2.5中多环芳烃(PAHs)的昼夜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检出的13种PAHs中,总浓度及其组分均呈现明显的差异.PAHs总浓度(ΣPAHs)分布在3.04—12.49ng.m-3;各功能区PAHs以菲、芘和含量相对较高,其中菲占优... 对厦门市冬季不同功能区大气PM2.5中多环芳烃(PAHs)的昼夜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检出的13种PAHs中,总浓度及其组分均呈现明显的差异.PAHs总浓度(ΣPAHs)分布在3.04—12.49ng.m-3;各功能区PAHs以菲、芘和含量相对较高,其中菲占优势,说明厦门市冬季大气PM2.5中PAHs以菲的污染为主.局部地区晚间ΣPAHs的浓度明显高于日间浓度,这可能与夜间大气混合层下降、污染物不易扩散传输、日间PAHs易光降解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 PM2.5 多环芳烃 厦门
下载PDF
厦门市大气PM_(10)中PAHs的健康风险评估—BEQ评估 被引量:17
3
作者 印红玲 洪华生 +1 位作者 叶翠杏 王新红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60-362,共3页
通过比较城市大气PM10中优控PAHs的总量、苯并(a)芘(BaP)的浓度水平和BaP的等效致癌毒性(BEQ),评估厦门市大气有机污染的程度及其对人体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厦门市15种优控PAHs年平均浓度为16.08ng.m-3,BaP年平均浓度为0.70ng.m-3,BEQ... 通过比较城市大气PM10中优控PAHs的总量、苯并(a)芘(BaP)的浓度水平和BaP的等效致癌毒性(BEQ),评估厦门市大气有机污染的程度及其对人体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厦门市15种优控PAHs年平均浓度为16.08ng.m-3,BaP年平均浓度为0.70ng.m-3,BEQ为1.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大气颗粒物 等效致癌毒性
下载PDF
海气CO_2通量与涡动相关法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4
作者 鲁中明 戴民汉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046-1057,共12页
海气CO2交换速率及通量的测定、估算是碳循环研究的重要内容。测定、估算海气CO2交换速率及通量有多种方法,但都有其局限性,准确定量海气碳通量的大小仍是碳循环研究的热点问题。当前应用最广泛的海气界面分压差法需要通过间接手段测定... 海气CO2交换速率及通量的测定、估算是碳循环研究的重要内容。测定、估算海气CO2交换速率及通量有多种方法,但都有其局限性,准确定量海气碳通量的大小仍是碳循环研究的热点问题。当前应用最广泛的海气界面分压差法需要通过间接手段测定海气交换速率,交换速率和风速的关系基于经验公式,不确定性较大;而涡动相关法(eddy covariance/eddy correlation)是一种直接测量方法,理论上不需要任何经验参数,在近年来取得较大进展。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CO2海气交换速率及通量的测定、估算方法的研究进展,并对各种方法的原理、应用、优缺点进行了分析,着重介绍了涡动相关法测量CO2通量的原理、国内外研究现状、相对传统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发展前景等,对未来海气CO2交换速率及通量研究发展趋势和研究方法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海气交换 通量 涡动相关
下载PDF
反相流动注射-紫外光还原-分光光度法测定饮用水中的硝酸盐 被引量:8
5
作者 张敏 袁东星 +1 位作者 冯思超 黄勇明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43-944,共2页
1引言硝酸盐广泛存在于各种环境水体中。当饮用水中硝酸盐浓度过高时,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地表水中硝酸盐大量积累,则可能引起藻类过度繁殖,溶解氧耗竭,水质恶化。目前,检测硝酸盐的最常用方法是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再经重氮偶... 1引言硝酸盐广泛存在于各种环境水体中。当饮用水中硝酸盐浓度过高时,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地表水中硝酸盐大量积累,则可能引起藻类过度繁殖,溶解氧耗竭,水质恶化。目前,检测硝酸盐的最常用方法是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再经重氮偶联反应后由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1]。此类方法已较好地与流动分析技术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测定 硝酸盐浓度 反相流动注射 饮用水 光还原 紫外 重氮偶联反应 环境水体
下载PDF
动态液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水样中有机磷农药残留 被引量:36
6
作者 金晓英 袁东星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7-350,共4页
建立了水样中敌敌畏、二嗪农、毒死蜱、甲基对硫磷和对硫磷等5种有机磷农药的动态液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检测方法.实验表明甲苯是良好的萃取溶剂,甲苯体积为2 μL时达到最佳萃取效果.液相微萃取是一种非平衡萃取过程,随着萃取次数的增加,... 建立了水样中敌敌畏、二嗪农、毒死蜱、甲基对硫磷和对硫磷等5种有机磷农药的动态液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检测方法.实验表明甲苯是良好的萃取溶剂,甲苯体积为2 μL时达到最佳萃取效果.液相微萃取是一种非平衡萃取过程,随着萃取次数的增加,萃取效率不断提高,本研究选择萃取次数为25次.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各目标物的萃取富集倍数为21~60;回收率0.85%~2.38%之间;方法的检出限为0.1~0.3 μg/L;基体加标检测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9%~8.0%.本方法可用于水体中痕量有机磷农药的富集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农药残留 RSD 气相色谱法 效果 实验 敌敌畏 甲苯 萃取次数 萃取富集 萃取效率
下载PDF
基于水动力数值模型的港口规划累积影响评价 被引量:8
7
作者 方秦华 张珞平 +2 位作者 江毓武 杨喜爱 洪华生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764-767,共4页
累积影响评价是战略环境评价的主要方法和重要内容之一,但目前还缺乏通用的评价程序和方法。通过识别港口规划的累积影响源和途径,建立了基于水动力数值模型的累积影响评价的量化评估和分析框架。以厦门港嵩屿港区规划为例,通过对海湾... 累积影响评价是战略环境评价的主要方法和重要内容之一,但目前还缺乏通用的评价程序和方法。通过识别港口规划的累积影响源和途径,建立了基于水动力数值模型的累积影响评价的量化评估和分析框架。以厦门港嵩屿港区规划为例,通过对海湾纳潮量及各敏感点流速的模拟,计算淤积量及其分布变化,进而推测海域水质和底质变化,并分析了由此引起的海洋生物群落的变化趋势。通过比较不同岸线方案的累积影响,为港区岸线优选提供了科学判据。实践表明,该方法框架综合运用定量预测和定性分析手段,其结果能为港口规划的战略环境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口规划 累积影响评价 数值模型 厦门
下载PDF
海岸路桥工程的绿色预算 被引量:3
8
作者 薛雄志 曹秀丽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6期89-92,共4页
阐述海岸路桥工程在建设期和营运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如工程建设对陆域和海域生物、水土保持、水质及一些特征生态系统(湿地)等的影响,并提出将其定量化的方法.文中采用专家法和综合评价法,提出了剔除环保投入后的生态净损失综合计算体... 阐述海岸路桥工程在建设期和营运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如工程建设对陆域和海域生物、水土保持、水质及一些特征生态系统(湿地)等的影响,并提出将其定量化的方法.文中采用专家法和综合评价法,提出了剔除环保投入后的生态净损失综合计算体系,并将生态净损失纳入到工程预算中,使工程预算更加合理,有利于近岸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桥工程 海岸 绿色 生态系统 工程预算 可持续发展 综合评价法 工程建设 生态环境 水土保持 计算体系 环保投入 营运期 建设期 定量化 专家法
下载PDF
三丁基锡暴露条件下杂色鲍肝胰腺均一化cDNA文库的构建 被引量:2
9
作者 贾锡伟 张子平 +1 位作者 邹志华 王艺磊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36-139,144,共5页
用RDP试剂提取三丁基锡暴露诱导的杂色鲍肝胰腺总RNA,经Oligotex纯化得到mRNA;应用SMART技术合成双链cDNA,双链特异核酸酶(DSN)进行双链cDNA的均一化,构建了杂色鲍三丁基锡暴露诱导下的均一化cDNA文库。原始文库的库容为4.3×106CFU... 用RDP试剂提取三丁基锡暴露诱导的杂色鲍肝胰腺总RNA,经Oligotex纯化得到mRNA;应用SMART技术合成双链cDNA,双链特异核酸酶(DSN)进行双链cDNA的均一化,构建了杂色鲍三丁基锡暴露诱导下的均一化cDNA文库。原始文库的库容为4.3×106CFU/ml,重组率为97.9%。从文库中随机挑选了3288个克隆进行测序,得到3048个高质量EST序列,其中有370条Contigs,2103条Singlets,Unigenes共2473条,冗余率为18.86%。以上结果说明该文库质量较好,为进一步筛选相关功能基因打下基础;较低的冗余率说明该文库值得继续使用大规模ESTs测序的方法寻找相关功能基因,并为进一步使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相关功能基因的表达谱提供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丁基锡 杂色鲍 均一化cDNA文库
下载PDF
海水中活性硅酸盐的流动注射-分光光度快速测定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黄勇明 袁东星 +1 位作者 彭园珍 柳程予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35-940,共6页
基于酸性条件下硅酸盐与钼酸铵反应生成硅钼黄而后被还原成硅钼蓝的原理,利用流动注射分析技术,建立了快速测定海水中活性硅酸盐的分析方法.在优化的条件下,方法检测限为0.5μmol·L-1,线性范围为2.5~110.0μmol·L-1,实际海... 基于酸性条件下硅酸盐与钼酸铵反应生成硅钼黄而后被还原成硅钼蓝的原理,利用流动注射分析技术,建立了快速测定海水中活性硅酸盐的分析方法.在优化的条件下,方法检测限为0.5μmol·L-1,线性范围为2.5~110.0μmol·L-1,实际海水的加标回收率为103.6%~109.3%,同一水样连续测3次仅需4.5min.测定硅浓度11.7μmol·L-1的南海海水样,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6%(n=12).该方法具有简单、快速、水样消耗少、盐度高于14即不干扰测定等优点,成功地用于厦门西港海水中活性硅酸盐浓度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注射 活性硅酸盐 硅钼蓝 海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