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行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31
1
作者 陈学坤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第6期143-144,共2页
目的分析血常规和全血C反应蛋白水平联合检测方式对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患有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患儿53例为研究组,再抽取同期同年龄段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儿童资料53例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血常规白细... 目的分析血常规和全血C反应蛋白水平联合检测方式对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患有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患儿53例为研究组,再抽取同期同年龄段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儿童资料53例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和全血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测定,进行诊断分析。结果研究组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和全血C反应蛋白水平及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的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和全血C反应蛋白水平会呈现异常上升的趋势,可以作为该疾病诊断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计数 全血C反应蛋白 细菌性感染性疾病 儿科
下载PDF
厦门地区ICU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及同源性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黄连江 黄仕杰 +3 位作者 梁小亮 翁琴云 姚艺辉 黄建炜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3744-3746,共3页
目的 分析厦门地区ICU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表型及同源性,为确定其感染流行特征和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厦门地区3家综合性医院ICU患者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以K-B法检测16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 目的 分析厦门地区ICU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表型及同源性,为确定其感染流行特征和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厦门地区3家综合性医院ICU患者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以K-B法检测16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分子生物学分型.结果 45株都属于多重耐药菌株,在16种抗菌药物中仅有个别菌株对阿米卡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呈现中度敏感;PFGE分析可分为PT1~11共11个型别,其中在收集菌株期间导致某次感染暴发的菌株属于PT4型(26株,58%).结论 厦门地区ICU存在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流行,菌株PFGE带型分布离散性较大,不同医院在不同时期流行菌株型别不同.建议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治疗首选头孢哌酮/舒巴坦,加强其耐药性变迁和流行菌型的监测,建议采用网络实验室的标准(PulseNet 标准)开展对优势流行菌型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耐药性 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 PulseNet标准 医院感染
下载PDF
应用流式液相芯片技术分析厦门地区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现状 被引量:1
3
作者 晁鹏丽 黄松洁 方赞熙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7年第6期877-879,885,共4页
目的利用流式液相芯片技术检测人乳头瘤病毒基因的27个亚型,研究厦门地区女性HPV隐性感染及亚型分布状况,为女性人群宫颈癌健康筛查提供依据,做到早预防、早治疗,进而减低宫颈癌发生的风险。方法利用流式液相芯片技术对本院517例健康体... 目的利用流式液相芯片技术检测人乳头瘤病毒基因的27个亚型,研究厦门地区女性HPV隐性感染及亚型分布状况,为女性人群宫颈癌健康筛查提供依据,做到早预防、早治疗,进而减低宫颈癌发生的风险。方法利用流式液相芯片技术对本院517例健康体检女性宫颈脱落细胞进行人乳头瘤病毒基因的27个常见亚型的检测。统计分析整体总人群和不同年龄组:总的、HPV低危型的、HPV高危型的和HPV低/高危型混合的感染率;以及HPV亚型分布特点。结果总的HPV感染占受检人群的19.3%,低危感染占5.8%、高危感染占15.5%,各年龄组差异不明显;HPV阳性例数中混合感染例数占27.0%,在31~35、36~40和46~50岁这三个年龄段中混合感染率较大;HPV亚型分布特点:31~50年龄段低危亚型感染呈多样化,而25~30年龄段和>50岁年龄段低危亚型感染较单一;HPV高危亚型25~30年龄组感染以18型和52型为主;31~35年龄组16和52型最多,其次是18和59型;36~40年龄组51、52、53、56和59型较其他型多见;41~45年龄组52型较多见;46~50年龄组39、51、52、58较其他型多见;51~55年龄组亚型分布较简单,仅有51、52和53型,其中以52型最多见;>55年龄组HPV阳性的7人检出的高危亚型有16、39、52、56和58。结论总的HPV感染率、低危型HPV感染和高危型HPV感染各年龄段无明显差异,但高危感染率均高于低危感染率;低/高危型混合感染率人群中有较高比例;本地区女性各年龄段都有宫颈癌常见亚型感染,不同年龄段高发感染的型别略有不同。因此,各年龄段的妇女都应重视HPV筛查,并进行HPV亚型检测,以便更好地评估宫颈癌患病风险,及早预防、监测、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液相芯片 xMAP技术 人乳头瘤病毒 亚型分布
下载PDF
医院感染肺炎克雷伯菌与大肠埃希菌的分布差异及耐药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郑港森 江素香 +1 位作者 逯晓辉 练明建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35期187-191,共5页
目的比较分析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之间的差异性,包括敏感性、标本类型分离和科室分布情况等,及时充分了解当前这两种主要病原菌耐药情况。方法采用法国BioMerieux VITEK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对菌株进行... 目的比较分析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之间的差异性,包括敏感性、标本类型分离和科室分布情况等,及时充分了解当前这两种主要病原菌耐药情况。方法采用法国BioMerieux VITEK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对菌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物敏感性检测,并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020年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1614株,肺炎克雷伯菌579株,大肠埃希菌尿液分离菌株占一半以上,而肺炎克雷伯菌不同标本分离菌株相差不大;呼吸道标本肺炎克雷伯菌分离数量大于大肠埃希菌;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中两者分离菌株相差不大,而其它科室分离相差较大;两者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BLs(-)菌株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为98.9%,而肺炎克雷伯菌为82.4%,尤其在ICU,其敏感率低至59.5%。痰液分离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为64.8%。102株耐亚胺培南肺炎克雷伯菌中有4株对氨曲南敏感,而17株耐亚胺培南大肠埃希菌中对有10株氨曲南敏感。结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均出现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菌株,尤其是肺炎克雷伯菌上升明显,而且两者产碳青霉烯酶的类型有所区别。肺炎克雷伯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敏感性比大肠埃希菌低,除左氧氟沙星相对较好;ICU耐药问题尤其严重,全血分离菌株敏感性较好,而痰液分离菌株敏感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肺炎克雷伯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AMPC酶 碳青霉烯酶
下载PDF
2020年医院感染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差异化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郑港森 江素香 +1 位作者 练明建 逯晓辉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2年第20期171-176,共6页
目的 回顾性分析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比较不同来源分离临床菌株耐药性差异性,更精准全面了解该菌耐药性,为临床合理有药提供有效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采用法国BioMerieux VITEK2 Compact全自动细菌... 目的 回顾性分析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比较不同来源分离临床菌株耐药性差异性,更精准全面了解该菌耐药性,为临床合理有药提供有效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采用法国BioMerieux VITEK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对菌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物敏感性检测,并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020年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1 614株,其中尿液标本分离最多(58.7%),依次是体液(包括胆汁、腹水、胸腔积液、关节液等)、全血和痰液;科室来源门急诊分离最多(30.3%),ICU分离相对不多(8.2%);产ESBLs菌株710株占44.0%,不产ESBLs菌株890株占55.1%,其余有14株占0.9%;ICU产ESBLs菌株阳性率最高(58.7%),全血分离菌株产ESBLs较低(38.8%),大肠埃希菌仍保持对亚胺培南极高敏感性,敏感率在98.9%(1 597/1 614),从标本来源,除了全血未分离耐碳青霉烯类菌株,其他标本均可检出,耐碳青霉烯类菌株主要来自ICU和妇产科,门急诊患者也可检出;对头孢噻肟和头孢他啶敏感率分别是56.4%(910/1 614)和79.2%(1 279/1 614),ICU对头孢噻肟的敏感率只有37.6%(50/133),体液和痰液标本来源均低于50%;对3种酶抑制剂组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氨苄西林/舒巴坦)的敏感率分别是92.3%(1 489/1 614)、76.8%(1240/1 614)和35.3%(569/1 614);对大多数抗菌药物,ICU和妇产科敏感性均相对比较低,全血敏感性最好而痰液最差;对左氧氟沙星的敏感率46.3%(748/1 614),ICU和内科敏感性均接近40%,尿液来源敏感性最差已接近40%;对氨曲南和阿米卡星敏感率分别是72.8%(1 175/1 614)和95.8%(1 547/1614)。结论 大肠埃希菌虽然对亚胺培南敏感性极度敏感,耐碳青霉烯类菌株在临床呈上升的趋势,尤其来自ICU分离菌株对抗生素敏感性均较差,产ESBLs菌株也比较高;另外对于外科感染经验性用药和预防用药,较高产ESBLs菌株也不容忽视;从标本类型分析,不同标本分离的菌株之间还是有所差别,临床用药时也应重视其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耐药性 医院感染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AMPC酶 碳青霉烯酶
下载PDF
血清降钙素原在胃肠外科术后感染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6
作者 盛楠 李文艺 肖小芬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第21期98-99,共2页
目的分析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胃肠外科术后感染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3月—2018年3月我院86例胃肠外科术后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将所有患者分为轻中度感染组(52例)与重度感染组(34例);检测并分析其术... 目的分析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胃肠外科术后感染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3月—2018年3月我院86例胃肠外科术后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将所有患者分为轻中度感染组(52例)与重度感染组(34例);检测并分析其术后第1天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的改变。结果 86例胃肠外科术后感染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平均水平为(6.45±0.83)ng/ml,较<0.5 ng/ml的正常值标准升高;重度感染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高于轻中度感染患者(P<0.01)。结论根据血清降钙素原的变化,可通过对该指标的监测和分析,以实现胃肠外科术后感染的早期诊断和感染严重程度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降钙素原 胃肠手术 术后感染 早期诊断 效果 价值
下载PDF
厦门地区肺炎支原体监测点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郑靖 梁小亮 +2 位作者 姚艺辉 柯雪梅 洪强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第13期16-19,共4页
目的了解2016年厦门地区肺炎支原体(MP)感染状况及流行病学特征,为疾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两家分别位于城市和乡村的三级医院的呼吸道疾病患者7 702例,采用被动凝集法检测血清中MP-Ig M抗体。分析MP-Ig M抗体阳性率在年龄、季节、... 目的了解2016年厦门地区肺炎支原体(MP)感染状况及流行病学特征,为疾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两家分别位于城市和乡村的三级医院的呼吸道疾病患者7 702例,采用被动凝集法检测血清中MP-Ig M抗体。分析MP-Ig M抗体阳性率在年龄、季节、性别、城乡之间的差别。结果2016年厦门地区呼吸道感染患者的MP-Ig M总阳性率为35.22%,1~3岁组和>3~14岁组的阳性率分别为50.18%和59.00%,高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女性患者阳性率(41.45%),高于男性患者(3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春季、夏季、秋季、冬季MP-Ig M阳性率分别为37.17%,33.67%,35.57%,34.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患者和乡村患者MP-Ig 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9.64%和4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肺炎支原体是引起厦门地区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其感染有年龄、性别和城乡差异,无明显的季节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阳性率 厦门地区 呼吸道感染
下载PDF
常规尿液检查与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9
8
作者 王燕凤 陈丽丽 +2 位作者 周琳艳 肖小芬 练明建 《糖尿病新世界》 2018年第22期72-73,共2页
目的对常规尿液检查与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进行探析。方法对2017年6月—2018年6月间来该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共90例,根据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两组患者的检验效率分别进行对比。对照组用常规尿液检测法... 目的对常规尿液检查与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进行探析。方法对2017年6月—2018年6月间来该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共90例,根据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两组患者的检验效率分别进行对比。对照组用常规尿液检测法进行诊断,观察组用生化检验法进行诊断。同时另外选取45名体检结果指标健康的患者作为参照组。根据不同诊断方法取得效果分别和参照组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的TG和2 h PBG,TC和葡萄糖耐量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诊断有效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取生化检验进行诊断,准确率高于常规尿液检查。在糖尿病进行临床诊断具有更高的准确率和应用价值,为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准确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生化检验 常规尿液检查 诊断结果
下载PDF
厦门地区6~12岁儿童血红蛋白参考区间设置及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林晓玲 林晓燕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9年第4期737-739,共3页
目的分析厦门地区健康学龄儿童(6~12周岁)血红蛋白(Hb)的结果并设置该年龄段的参考范围。方法采集学龄儿童末梢血一滴,滴于检测试纸条上,置于艾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MissionHB血红蛋白分析仪上检测Hb结果并记录。同时称量儿童身高、体重... 目的分析厦门地区健康学龄儿童(6~12周岁)血红蛋白(Hb)的结果并设置该年龄段的参考范围。方法采集学龄儿童末梢血一滴,滴于检测试纸条上,置于艾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MissionHB血红蛋白分析仪上检测Hb结果并记录。同时称量儿童身高、体重,根据BMI计算公式,算出BMI结果。应用SPSS19.0软件分析设置Hb和体重指数(BMI)的95%置信区间,并对这两个项目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厦门地区6~12岁儿童外周血Hb在性别上差异无统计意义(P:0.868,P>0.05),但年龄差异对Hb的结果有影响(P:0.000,P<0.05)。取95%置信区间对各年龄段Hb参考区间进行分段设置,并对健康6~12岁儿童的BMI与Hb进行相关性检验,发现Hb水平与儿童的BMI存在相关性(rs:0.129,P:0.000,P<0.01)。结论建立健康学龄儿童(6~12岁)末梢血Hb的参考区间,对于客观评价学龄儿童Hb水平,营养状况的评估及疾病的早期发现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蛋白 体重指数参考区间
下载PDF
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彪 曾丽娥 +4 位作者 卢鑫鑫 黄肖利 陈少婷 梅端容 江华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7期895-899,共5页
目的分析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差异及25(OH)D水平与其他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4月于福建省立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229例作为试验组,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目的分析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差异及25(OH)D水平与其他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4月于福建省立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229例作为试验组,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58例、类风湿关节炎(RA)45例、干燥综合征(SS)37例、强直性脊柱炎(AS)60例、皮肌炎(DM)14例和系统性硬化症(SSc)15例;选择同期体检健康人群29例作为对照组。收集血清标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血清标本中的25(OH)D进行检测,分析25-羟维生素D_(2)[25(OH)D_(2)]、25-羟维生素D_(3)[25(OH)D_(3)]和总25(OH)D水平在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中的差异;分析总25(OH)D水平与其他实验室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试验组的血清总25(OH)D水平表现为缺乏或不足的比例总体上高于对照组。试验组的25(OH)D_(3)和总25(OH)D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各疾病亚组25(OH)D_(3)、总25(OH)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组25(OH)D_(3)和总25(OH)D水平最低,与S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的血清25(OH)D_(3)和总25(OH)D水平低于男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组血清总25(OH)D水平与红细胞沉降率(ESR)、肌酐(CREA)和尿素氮(BUN)呈负相关(P<0.05),RA组血清总25(OH)D水平与类风湿因子(RF)呈负相关(P<0.05),DM组总25(OH)D水平与ESR呈负相关(P<0.05)。结论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通常表现为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且存在性别差异。在不同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中血清总25(OH)D水平与ESR、CREA、BUN及RF表现出不同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疾病 25-羟维生素D 相关性 系统性红斑狼疮 类风湿关节炎 干燥综合征
下载PDF
联合检测D-二聚体、IL-6及FIB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价值分析
11
作者 肖小芬 陈珠菊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20期111-114,共4页
目的分析联合检测D-二聚体、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9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救治的16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根据急性胰腺炎病情的严重程... 目的分析联合检测D-二聚体、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9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救治的16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根据急性胰腺炎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组,即轻症急性胰腺炎组(n=67)、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组(n=47)、重症急性胰腺炎组(n=50);同时选择同期200名健康者设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于入院48 h内测定D-二聚体、IL-6、FIB水平,并进行对比;同时阐明D-二聚体、IL-6、FIB单一检测及联合检测对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意义与价值。结果4组D-二聚体、IL-6、FIB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IL-6、FIB水平均与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D-二聚体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941、86.57%、99.00%;IL-6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844、79.10%、98.50%;FIB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789、68.66%、81.00%;联合检测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974、92.54%、93.00%。结论D-二聚体、IL-6、FIB均可用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中,且上述指标水平的变化与急性胰腺炎病情具有相关性,同时联合检测更有助于减少漏诊、误诊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检测 D-二聚体 白细胞介素-6 纤维蛋白原 急性胰腺炎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血清肌酐、血尿素氮、尿糖联合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效能分析
12
作者 陈学坤 陈珠菊 林香 《糖尿病新世界》 2024年第23期53-55,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 BUN)、尿糖联合尿微量白蛋白(microalbumin, mAlb)检测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的诊断效能。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3年1月-2024年6月厦门大学附属... 目的 探讨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 BUN)、尿糖联合尿微量白蛋白(microalbumin, mAlb)检测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的诊断效能。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3年1月-2024年6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200例DN患者的临床资料,为探究组,并收集同期收治的320例单纯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BUN、Scr、尿糖及mAlb检测,对比两组各指标的水平差异及上述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 探究组BUN、Scr、尿糖、mAl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BUN、Scr、尿糖、mAlb单独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BUN、Scr、尿糖联合mAlb检测DN的诊断效能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肌酐 血尿素氮 尿糖 尿微量白蛋白 糖尿病肾病
下载PDF
血清CYFRA21-1、CA125、CEA、NSE及SCCA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
13
作者 巫圣美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34期47-50,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糖类抗原(CA125)、癌胚抗原(CEA)、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等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意义及效能。方法选取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糖类抗原(CA125)、癌胚抗原(CEA)、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等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意义及效能。方法选取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109例肺癌患者设为肺癌组,并根据不同疾病种类,分为腺癌组61例、鳞癌组30例、小细胞癌组18例。75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为肺部良性疾病组,同期49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比三组及不同亚组间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对比三组及不同亚组间各项指标检测阳性率。结果肺癌组CYFRA21-1、CA125、CEA、NSE、SCCA水平及阳性率均较肺部良性疾病组和对照组高(均P<0.05)。肺癌不同亚组间比较CA125无差异(P>0.05)。腺癌组CEA阳性率、CEA水平较鳞癌组、小细胞癌组高,鳞癌组CYFRA21-1、SCCA阳性率,及CYFRA21-1、SCCA水平较腺癌组、小细胞癌组高,小细胞癌组NSE阳性率、NSE水平较腺癌组、鳞癌组高(均P<0.05)。结论肺癌诊断中联合多种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的价值较高,5种血清指标在肺癌不同病理分型中水平表达存在一定差异性,联合检测具有更高诊断效能,可避免发生漏诊、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肿瘤标志物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 肺癌 肺部良性疾病
下载PDF
血清CA153、CA125和CEA联合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4
作者 刘莉莉 陈亮 +2 位作者 林永志 叶辉铭 张忠英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9期858-859,共2页
目的探讨检测外周血肿瘤标志物CA153、CA125和CEA在乳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技术检测20例健康对照者、55例乳腺癌患者以及20例乳房良性肿瘤患者手术前、后血清中CA1 53、CA125和CEA含量。结果乳腺癌患者组血清CA153、C... 目的探讨检测外周血肿瘤标志物CA153、CA125和CEA在乳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技术检测20例健康对照者、55例乳腺癌患者以及20例乳房良性肿瘤患者手术前、后血清中CA1 53、CA125和CEA含量。结果乳腺癌患者组血清CA153、CA125、CEA含量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其中CEA和CA153含量较乳房良性肿瘤患者组显著升高(P<0.05)。手术后,患者血清中CA153含量较手术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分期为Ⅲ、Ⅳ期的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EA和CA153含量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Ⅲ、Ⅳ期的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A153含量较Ⅰ、Ⅱ期患者显著升高(P<0.05)。联合检测CA153、CA125、CEA,敏感性达53.8%,特异性为83.3%。结论检测CA1 53、CA125、CEA对乳腺癌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其中CA153和CEA对良、恶性乳腺肿瘤的鉴别诊断、乳腺癌病情进程的监测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125抗原 癌胚抗原 乳腺肿瘤 电化学 化学发光测定法
下载PDF
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在儿童过敏性紫癜的意义 被引量:22
15
作者 林晓燕 周建锋 +2 位作者 晁鹏丽 姚弘 金宏伟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6年第10期1172-1176,共5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在儿童过敏性紫癜的变化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儿科住院并确诊为过敏性紫癜(HSP)的患儿43例为疾病组,选取健康体检儿童60例为健康对照组。分别进行淋巴细胞亚群分析及血清免疫球蛋白检... 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在儿童过敏性紫癜的变化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儿科住院并确诊为过敏性紫癜(HSP)的患儿43例为疾病组,选取健康体检儿童60例为健康对照组。分别进行淋巴细胞亚群分析及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疾病组治疗前和健康对照组外周血CD3^+、CD3^+CD4^+、CD3^+CD8^+、CD3^+CD4^+/CD3^+CD8^+、CD3-CD(56^+16)^+、CD3-CD19^+和IgG、IgA等指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组治疗前外周血CD3^+、CD3^+CD4^+、CD3^+CD4^+/CD3^+CD8^+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而CD3^+CD8^+、CD3-CD(56^+16)^+、CD3-CD19^+和IgG、IgA水平则明显升高,IgM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外周血CD3^+、CD3^+CD4^+水平回升,而CD3^+CD8^+水平回落,CD3^+CD4^+/CD3^+CD8^+比值也随之升高;CD3^+CD4^+、CD3^+CD8^+、CD3^+CD4^+/CD3^+CD8^+治疗前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3^+、CD3-CD(56^+16)^+及CD3-CD19^+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免疫功能检测结果显示:IgG和IgA在疾病治疗前后的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IgG和IgA水平明显下降至正常;而IgM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3^+CD4^+、CD3^+CD8^+、CD3^+CD4^+/CD3^+CD8^+及血清IgG和IgA可作为HSP患儿疾病活动性的实验指标应用于临床,对观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临床监测CD3^+CD4^+、CD3^+CD8^+、CD3^+CD4^+/CD3^+CD8^+的变化,对临床症状缓解但机体免疫功能还未完全恢复正常的HSP患儿的后续治疗和随访观察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淋巴细胞亚群 IGG IGA
下载PDF
血浆D-D、Fg、CK-MB、CRP、Lp(a)水平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王欣欣 于洋 +1 位作者 黄松洁 陈美珺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0年第18期2692-2694,共3页
目的观察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g)、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C反应蛋白(CRP)、脂蛋白a[Lp(a)]水平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于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治疗的31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均经冠状动脉... 目的观察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g)、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C反应蛋白(CRP)、脂蛋白a[Lp(a)]水平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于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治疗的31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均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组为110例、不稳定心绞痛(UAP)组为106例、稳定心绞痛(SAP)组为102例;同时选取同期到该院体检的健康者100例作为对照组。采集入选者空腹静脉血,应用血凝分析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浆D-D、Fg及CK-MB、CRP、Lp(a)水平。观察上述4组血浆5项指标水平,并计算其阳性率。结果血浆5项指标水平均AMI组>UAP组>SAP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5项指标阳性率均AMI组>UAP组>SAP组,SAP组血浆D-D、Fg、CRP、Lp(a)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D-D、Fg、CK-MB、CRP、Lp(a)可作为冠心病预防及诊断的有效指标,可为冠心病诊断、临床分型及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一定指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 肌酸激酶同工酶 C反应蛋白 脂蛋白A
下载PDF
4种肿瘤标志物在肺癌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17
作者 林永志 梁贤明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5年第24期3724-3726,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和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片段19(CYFRA21-1)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350例胸腔积液患者的胸腔积液和血清中CA125、CEA、CYFRA21-1和NSE水平,肺癌患者223...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和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片段19(CYFRA21-1)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350例胸腔积液患者的胸腔积液和血清中CA125、CEA、CYFRA21-1和NSE水平,肺癌患者223例,良性胸腔积液患者127例,分析其在肺癌中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CA125、CEA、CYFRA21-1和NSE胸腔积液水平明显高于血清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患者胸腔积液和血清中CA125、CEA、CYFRA21-1和NSE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胸腔积液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胸腔积液和血清中CEA、CYFRA21-1和NSE分别对腺癌、鳞癌、小细胞肺癌最敏感。在胸腔积液标本中CEA、CYFRA21-1和NSE3项联合检测,敏感性高达98.6%,阴性预测值95.1%,准确性提升至85.1%。结论胸腔积液肿瘤标志物CEA、CYFRA21-1和NSE在肺癌中的诊断和分型价值高于血清,3项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积液 肿瘤标志物 肺腺癌 肺磷癌 小细胞肺癌
下载PDF
MCV、RDW、LDH和SF联合检测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与巨幼细胞贫血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18
作者 林晓燕 金宏伟 +1 位作者 林永志 邵根阵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11期1698-1699,共2页
目的探讨MCV、RDW、乳酸脱氢酶(LDH)和铁蛋白(SF)联合检测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巨幼细胞贫血(MA)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临床确诊的29例巨幼细胞贫血和34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初诊患者,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应用德国罗氏公... 目的探讨MCV、RDW、乳酸脱氢酶(LDH)和铁蛋白(SF)联合检测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巨幼细胞贫血(MA)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临床确诊的29例巨幼细胞贫血和34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初诊患者,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应用德国罗氏公司生产的RocheMODU-LARPPI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酶速率法原理测定血浆LDH,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E170采用电化学发光原理检测血浆铁蛋白及应用美国雅培CD3700全自动血常规仪测定全血各项参数并自动演算出MCV和RDW数值。两组之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MDS组和MA组的MCV、RDW、LDH和SF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联合检测MCV、RDW、LDH和SF对鉴别诊断MDS和MA具有临床意义,并有显著的社会效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V RDW LDH SF MA MDS 意义
下载PDF
脑脊液乳酸脱氢酶测定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意义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秋菊 梁贤明 卢鑫鑫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20期2997-2999,共3页
目的评价脑脊液乳酸脱氢酶(LDH)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用速率法检测对照组和疾病组(其中包括急性白血病患者,淋巴瘤患者,脑肿瘤患者,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的LDH。结果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的中枢神经系统白血... 目的评价脑脊液乳酸脱氢酶(LDH)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用速率法检测对照组和疾病组(其中包括急性白血病患者,淋巴瘤患者,脑肿瘤患者,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的LDH。结果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的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组脑脊液中LDH水平为(28.68±9.29)U/L,高于无CNSL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瘤患者中脑转移组脑脊液LDH水平为(125.20±115.24)U/L,高于无脑转移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肿瘤患者中脑膜癌病组脑脊液中LDH水平为(77.37±128.15)U/L,高于原发性脑肿瘤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膜炎患者中化脓性脑膜炎组脑脊液中LDH水平为(54.48±84.60)U/L,高于病毒性脑膜炎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性脑膜炎组患者脑脊液中LDH水平为(43.54±32.05)U/L,高于病毒性脑膜炎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脊液中LDH检测对CNSL、淋巴瘤脑转移及脑膜癌的早期诊断、脑膜炎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脱氢酶 白血病 淋巴瘤 脑肿瘤 脑膜炎 脑脊液
下载PDF
Sysmex XE-5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高荧光体液细胞计数在脑膜癌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佳美 叶辉铭 +2 位作者 肖小芬 于洋 梁贤明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3期1841-1843,共3页
目的评价Sysmex XE-5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高荧光体液细胞(HF-BF)计数性能,并分析其在脑膜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精密度试验和方法学比较试验对HF-BF进行性能评价;回顾性分析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10年6月至2012年9月295份脑脊液... 目的评价Sysmex XE-5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高荧光体液细胞(HF-BF)计数性能,并分析其在脑膜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精密度试验和方法学比较试验对HF-BF进行性能评价;回顾性分析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10年6月至2012年9月295份脑脊液的HF-BF检测结果。结果 Sysmex XE-5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HF-BF计数精密度高、与细胞学检查一致性好。脑膜癌组每百个白细胞检测到的高荧光体液细胞数(HF-BF%)高于其他脑疾病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HF-BF%为4.3%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33,灵敏度为95.2%,特异度为92.7%,即HFBF%大于4.3%时,脑脊液检出肿瘤细胞的可能性大。结论 Sysmex XE-5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HF-BF参数是脑膜癌早期诊断的有效参考指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癌 脑脊液细胞学 高荧光体液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