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息化的全院血糖模式在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周强 徐静 +2 位作者 陈思劼 丁香 熊红萍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0期22-25,共4页
目的 研究手术治疗患者在围手术期接受信息化全院血糖管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福州第二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3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50例)接受普通会诊... 目的 研究手术治疗患者在围手术期接受信息化全院血糖管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福州第二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3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50例)接受普通会诊,观察组(150例)接受信息化全院血糖管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干预前后血糖、炎症水平、心理状态、疼痛程度,以及住院时间、血糖达标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低于对照组的8.67%(P <0.05);观察组干预后血糖、炎症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干预后心理状态、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住院总时间、血糖达标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住院总费用少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5.33%,高于对照组的78.67(P <0.05)。结论 手术治疗患者在围手术期接受信息化全院血糖管理干预,可以有效控制血糖和炎症反应,迅速减轻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恢复时间,并减少医疗费用,使患者保持良好心态,使患者满意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 信息化全院血糖管理 满意度 炎症反应 并发症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变化与胰腺内分泌激素的相关性 被引量:5
2
作者 林云钗 彭峰 +2 位作者 周强 熊红萍 苏津自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157-1162,共6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与胰腺内分泌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入选2型糖尿病患者50例(2型糖尿病组)和正常血压正常血糖人群25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记录一般临床资料,测定胰腺内分泌激素水平和胰岛β细胞功能,对粪便肠道菌群进...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与胰腺内分泌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入选2型糖尿病患者50例(2型糖尿病组)和正常血压正常血糖人群25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记录一般临床资料,测定胰腺内分泌激素水平和胰岛β细胞功能,对粪便肠道菌群进行高通量测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2型糖尿病组胃泌素和胰高血糖素升高,餐后胰岛素和餐后C肽降低,厚壁菌门、拟杆菌属、柔嫩梭菌属和双歧杆菌属减少(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提示,在2型糖尿病组中,胃泌素与柔嫩梭菌属呈正相关(r=0.332,P<0.05),胰高血糖素与乳酸杆菌属呈负相关(r=-0.439,P<0.05),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胰岛素抵抗指数与拟杆菌属呈负相关(r=-0.637、-0.622、-0.584,均P<0.05),餐后胰岛素与厚壁菌门、拟杆菌属呈负相关(r=-0.323、-0.324,均P<0.05),餐后血糖与双歧杆菌属呈正相关(r=0.444,P<0.05),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和厚壁菌门、拟杆菌属、柔嫩梭菌属呈负相关(r=-0.419、-0.389、-0.644,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柔嫩梭菌属是胃泌素、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因素,乳酸杆菌属是胰高血糖素的影响因素,拟杆菌属是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和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2型糖尿病人群肠道菌群与胰腺内分泌激素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胰高血糖素 胰岛素 胃泌素 胰岛Β细胞
原文传递
LINC00707靶向miR-30c-5p对ox-LDL诱导的人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3
作者 林云钗 王航 周强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829-1835,共7页
目的探讨LINC00707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i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诱导的人血管平滑肌细胞功能障碍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ox-LDL诱导人血管平滑肌细胞HVSMCs建立动脉粥样硬化细胞模型,si-NC、si-LINC00707、mi... 目的探讨LINC00707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i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诱导的人血管平滑肌细胞功能障碍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ox-LDL诱导人血管平滑肌细胞HVSMCs建立动脉粥样硬化细胞模型,si-NC、si-LINC00707、miR-NC、miR-30c-5p mimic分别转染至HVSMCs后,加入100 mg·L-1 ox-LDL处理细胞,si-LINC00707和anti-miR-NC、si-LINC00707和miR-30c-5p Inhibitor分别共转染至HVSMCs后,加入100 mg·L-1 ox-LDL处理细胞;qRT-PCR法检测LINC00707、miR-30c-5p的表达量;CCK-8法、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及迁移;ELISA法检测IL-6、TNF-α、IL-10的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LINC00707与miR-30c-5p的靶向关系;Western blot检测E-cadherin、N-cadherin蛋白表达量。结果ox-LDL诱导的HVSMCs中LINC00707的表达量升高(P<0.05),miR-30c-5p的表达量降低(P<0.05);转染si-LINC00707或miR-30c-5p mimic后,细胞存活率、N-cadherin蛋白水平和IL-6、TNF-α的水平降低(P<0.05),迁移细胞数减少(P<0.05),E-cadherin蛋白水平和IL-10的水平升高(P<0.05);LINC00707可靶向结合miR-30c-5p;共转染si-LINC00707和miR-30c-5p Inhibitor后,细胞存活率、N-cadherin蛋白水平和IL-6、TNF-α的水平升高(P<0.05),迁移细胞数增多(P<0.05),E-cadherin蛋白水平和IL-10的水平降低(P<0.05)。结论下调LINC00707导致miR-30c-5p表达升高从而抑制ox-LDL诱导的HVSMCs增殖、迁移及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人血管平滑肌细胞 LINC00707 miR-30c-5p 细胞增殖 迁移
下载PDF
胰岛自身抗体定量检测在糖尿病分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黄惠 林小凤 +2 位作者 谢思 梁淑慧 邓日辉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565-570,共6页
目的探讨抗酪氨酸磷酸酶抗体(IA2)、抗胰岛细胞抗体(ICA)、抗胰岛素抗体(IAA)和抗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及生化指标在糖尿病分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6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95例糖尿病患者作为... 目的探讨抗酪氨酸磷酸酶抗体(IA2)、抗胰岛细胞抗体(ICA)、抗胰岛素抗体(IAA)和抗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及生化指标在糖尿病分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6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95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中2型糖尿病(T2DM)患者150例(T2DM组)、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患者45例(LADA组),另同时选取体检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各组分别进行4种胰岛自身抗体、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化血清蛋白(GA)、果糖胺(FRA)、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L)检测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LADA组的ICA、IAA、GADA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和T2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DA组GADA、ICA+GADA、ICA+IAA+GADA阳性率均高于T2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DA组的ICA、GAD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和T2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DA组HbA1c、GA、FRA、FBG水平均高于T2DM组,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TG水平均低于T2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DA组患者的GADA水平与HbA1c、GA、FRA、FBG呈正相关(P<0.05),与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呈负相关(P<0.05);而LADA组患者的ICA、IAA水平与各生化指标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胰岛自身抗体联合生化指标的定量检测对糖尿病初期LADA的鉴别诊断和胰岛β细胞功能预判具有重要价值,对LADA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自身抗体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 抗谷氨酸脱羧酶抗体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与健康人之间肠道菌群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周强 徐静 +2 位作者 蔡舒婷 熊红萍 俞冰鸿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第7期87-90,共4页
目的分析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与健康人之间肠道菌群的比较。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20例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20例同期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健康组。收集所有参与研究人员的当日粪便样品,提取细菌基因组DNA... 目的分析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与健康人之间肠道菌群的比较。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20例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20例同期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健康组。收集所有参与研究人员的当日粪便样品,提取细菌基因组DNA,利用细菌通用扩增引物分别实施PCR扩增随后实施克隆,在每个样本中选取30个阳性克隆,实施测序分析,将测序结果与数据库中数据进行对比鉴定,同时应对普雷沃氏菌属、双歧杆菌属以及拟杆菌属进行定量PCR。对比两组研究人员的菌种以及菌种数量。结果观察组的拟杆菌属、普氏菌属、灵芝菌属以及双歧杆菌属均多于健康组,而普雷沃氏菌则少于健康组(P<0.05);观察组双歧杆菌以及拟杆菌的定量PCR水平高于健康组(P<0.05)。结论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与健康人之间的肠道菌群存在一定的差异,可见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失调,这与血糖有一定关系,通过对比肠道菌群的差异能够为调节肠道菌群改善糖代谢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肠道菌群 焦磷酸测序 厚壁菌门 拟杆菌门 双歧杆菌
下载PDF
25羟维生素D对绝经期2型糖尿病女性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徐静 熊红萍 《糖尿病新世界》 2017年第7期11-13,共3页
目的分析25羟维生素D对绝经期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探讨2 5羟维生素D对绝经期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5月—2016年10月间在该院内分泌科门诊或病房就诊的绝经期女性2型糖尿病患... 目的分析25羟维生素D对绝经期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探讨2 5羟维生素D对绝经期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5月—2016年10月间在该院内分泌科门诊或病房就诊的绝经期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60例,根据患者不同的25羟维生素D水平,将患者分为维生素D水平正常组、维生素D水平不足和维生素D水平缺乏组。测量各组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静脉血中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催乳素(PRL)、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游离睾酮(FT)的水平。每个组之间通过方差分析得出不同的维生素D水平对2型糖尿病患者性激素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以及通过logistic回归法分析维生素D水平与性激素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通过方差分析得出对绝经期的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其25羟维生素D水平不足和缺乏组的雌激素水平均较正常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期的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的25羟维生素D的水平其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无明显不同。进一步通过Logistic回归法分析维生素D水平与绝经期2型糖尿病女性患者的雌激素水平之间存在相关性,并且这种相关性在排除了BMI、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后依然存在。结论 25羟维生素D的水平的对绝经期的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性激素水平有一定的影响,适当补充活性维生素D可能对提高绝经期2型糖尿病女性患者的雌激素水平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羟维生素D 2型糖尿病 雌二醇 绝经期
下载PDF
胱抑素C对2型糖尿病肾功能损伤诊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魏雪芳 李艳君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4年第6期62-63,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在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69例糖尿病患者按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正常蛋白尿组54例(UAER<30 mg/24 h),微量蛋白尿组62例(UAER30-300 mg/24 h)和大量蛋白53例(UAER≥300 mg/24 h)。正常对照组4...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在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69例糖尿病患者按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正常蛋白尿组54例(UAER<30 mg/24 h),微量蛋白尿组62例(UAER30-300 mg/24 h)和大量蛋白53例(UAER≥300 mg/24 h)。正常对照组42例。测定各组胱抑素(Cys-C)、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结果:微量蛋白尿组Cys-C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血SCr和BUN水平无明显升高(P>0.05)。并且在微量蛋白尿组中,Cys-C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SCr和BUN的异常检出率(P<0.05)。结论:Cys-C对糖尿病肾病具有早期诊断价值,优于UAER和BU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胱抑素C
下载PDF
不同腹型肥胖程度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变化及其与糖脂代谢和肝脏脂肪含量的关系 被引量:4
8
作者 周强 徐静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13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腹型肥胖程度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变化及其与糖脂代谢和肝脏脂肪含量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9月厦门大学附属福州市第二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其腹型肥胖程... 目的探讨不同腹型肥胖程度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变化及其与糖脂代谢和肝脏脂肪含量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9月厦门大学附属福州市第二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其腹型肥胖程度分为A组(非腹型肥胖,n=12)、B组(轻度腹型肥胖,n=16)、C组(中度腹型肥胖,n=17)和D组(重度腹型肥胖,n=15)。比较四组肠道菌群、糖脂代谢指标和肝脏脂肪含量,并分析患者肠道菌群与糖脂代谢指标和肝脏脂肪含量的关系。结果A组、B组、C组和D组直肠真杆菌、乳酸杆菌依次升高,多行拟杆菌、双歧杆菌依次降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浆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P<0.05)。A组、B组、C组和D组肝脏脂肪含量S2~S3级患者比例依次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直肠真杆菌、乳酸杆菌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浆TC、TG水平、肝脏脂肪含量分级均呈正相关(P<0.05);多行拟杆菌、双歧杆菌与其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浆TC、TG水平、肝脏脂肪含量分级则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腹型肥胖程度可影响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糖脂代谢和肝脏脂肪含量,且患者肠道菌群与糖脂代谢和肝脏脂肪含量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型肥胖程度 青少年 2型糖尿病 肠道菌群 糖脂代谢 肝脏脂肪含量
下载PDF
盐酸小檗碱对糖尿病患者血糖、胃肠激素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熊红萍 徐静 +3 位作者 周强 吴埼淇 甘国翔 陈忠山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探讨盐酸小檗碱对2型糖尿病患者胃泌素、胰高血糖素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单用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25例为治疗组,选取同期体检中心体检健康人群10例为对照组。治疗组根据血糖情况调整胰岛素剂量,同时给予盐酸小檗碱... 目的探讨盐酸小檗碱对2型糖尿病患者胃泌素、胰高血糖素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单用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25例为治疗组,选取同期体检中心体检健康人群10例为对照组。治疗组根据血糖情况调整胰岛素剂量,同时给予盐酸小檗碱每次500mg,tid,连续12周。分别于0、4、8、12周检测血糖、胃泌素、胰高血糖素,于0、12周采集清晨空腹粪便进行粪便菌群培养。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胃泌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胃泌素水平高于0周水平(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胰高血糖素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厚壁菌门高于治疗后及对照组水平(P<0.05);治疗组治疗前乳酸杆菌属、拟杆菌属明显低于治疗后水平(P<0.05);治疗组治疗前拟杆菌属、柔嫩梭菌属低于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胃肠激素及肠道菌群失调,盐酸小檗碱有助于改善糖尿病患者胃肠激素、肠道菌群失调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胃泌素 胰高血糖素 肠道菌群
下载PDF
互联网慢性病管理模式在糖尿病健康管理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斌斌 熊红萍 《光明中医》 2021年第24期4280-4283,共4页
近年来,国家重视慢性病防治,并指出人工智能及大数据应为慢性病健康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因此互联网慢性病管理模式逐渐开展,多以微信公众号、小程序、APP形式呈现,通过干预饮食、运动等,在血糖控制、自我管理、生活质量、心理健康等多个... 近年来,国家重视慢性病防治,并指出人工智能及大数据应为慢性病健康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因此互联网慢性病管理模式逐渐开展,多以微信公众号、小程序、APP形式呈现,通过干预饮食、运动等,在血糖控制、自我管理、生活质量、心理健康等多个方面都对糖尿病有积极的作用。此文就近年来互联网慢性病管理模式在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慢性病 糖尿病 健康管理 综述
下载PDF
NLR和PLR在亚急性甲状腺炎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魏雪芳 杨煜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2年第1期62-65,共4页
目的评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对亚急性甲状腺炎(subacute thyroiditis,SAT)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0年1月于医院内分泌... 目的评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对亚急性甲状腺炎(subacute thyroiditis,SAT)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0年1月于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SAT患者(76例)作为亚急性甲状腺炎组(SAT组),同时选取在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人群(8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分析两组的甲状腺功能、甲状腺体积、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NLR、PLR等。结果SAT组CRP、ESR、NLR、PLR以及甲状腺体积均高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表明,在SAT患者中,NLR和PLR与CRP呈正相关(r=0.439、0.518,P<0.001),与ESR也均呈正相关(r=0.383、0.497,P<0.001);NLR和PLR与甲状腺体积(V)呈正相关(r=0.178、0.209,P<0.05)。结论SAT患者的NLR和PLR水平与健康人群有显著差异,使用NLR与PLR对SAT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可作为SAT的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 血小板/淋巴细胞 亚急性甲状腺炎 诊断 血常规 红细胞沉降率
下载PDF
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近10年糖尿病足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林梅菲 陈培生 林小凤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2年第2期40-43,共4页
目的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评价过去10年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领域的研究现状及热点。方法运用CiteSpace 5.6.R5知识图谱软件对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建库2010年至2019年收录的糖尿病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获得有关糖尿... 目的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评价过去10年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领域的研究现状及热点。方法运用CiteSpace 5.6.R5知识图谱软件对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建库2010年至2019年收录的糖尿病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获得有关糖尿病足研究的有效文献记录6158条,年平均发文量达616篇,整体呈上升趋势。高产国家/机构主要来自美国和英国的大学。高产者主要是Armstrong DG、Lipsky BA、Lavery LA等学者。收录和被引用最多的期刊为DIABETES CARE。热点关键词有lower extremity amputation(下肢截肢)、neuropathy(神经病变)、diabetic foot(糖尿病足)、wound healing(伤口愈合)、diabetic neuropathy(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预测未来将围绕prevention(预防)、chronic wound(慢性伤口)、complication(并发症)继续深入研究。结论应用CiteSpace进行糖尿病足英文文献计量分析,能相对直观地展示近10年的整体发展,可为糖尿病足研究学者提供研究方向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CITESPACE 知识图谱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肠道菌群对小檗碱降糖效果的影响
13
作者 周强 徐静 熊红萍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年第34期16-19,共4页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对小檗碱降糖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6月-2019年6月于厦门大学附属福州第二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56例,均予小檗碱治疗1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采集清晨粪便进行肠道菌群培...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对小檗碱降糖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6月-2019年6月于厦门大学附属福州第二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56例,均予小檗碱治疗1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采集清晨粪便进行肠道菌群培养分析及高通量测序,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治疗前血糖、肠道菌群水平等因素对小檗碱降糖效果的影响。结果治疗12周后,56例患者空腹血糖无显著变化(P> 0.05),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治疗前(P<0.01),肠道菌群中厚壁菌门、拟杆菌属较治疗前降低(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降糖效果影响因素包括治疗前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厚壁菌门丰度、乳酸杆菌属丰度、肠杆菌属丰度、双歧杆菌属丰度。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肠道厚壁菌门丰度和双歧杆菌属丰度是影响小檗碱降糖效果的独立相关因素,治疗前糖化血红蛋白高、厚壁菌门丰度高、双歧杆菌属丰度低的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小檗碱治疗的降糖效果更好。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构成及丰度影响小檗碱的降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小檗碱 肠道菌群
原文传递
青少年2型糖尿病人群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研究
14
作者 陈思劼 蔡舒婷 +4 位作者 徐静 陈雅娟 陈斌斌 陈晓莉 熊红萍 《糖尿病新世界》 2022年第22期189-194,198,共7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人群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 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MAFLD)与肠道菌群数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7月就诊于厦门大学附属福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 目的探讨青少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人群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 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MAFLD)与肠道菌群数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7月就诊于厦门大学附属福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并接受肝脏彩超的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44例,按照是否患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分为非MAFLD组(n=18)和MAFLD组(n=26)。收集两组人体学指标、生化代谢指标、炎症指标、甲状腺功能和粪便标本。采用实时PCR法对肠道中常见的几种细菌进行定量测定。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探讨肠道菌群与青少年T2DM合并MAFLD的关系。结果MAFLD组体质指数(BMI)、腹围、血尿酸水平(SUA)、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均高于非MAFLD组,年龄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均低于非MAFL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FLD组的柔嫩梭菌属和双歧杆菌属数量明显均低于非MAFLD组,肠球菌属和乳酸菌属数量明显均高于非MAFL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在排除相关混杂因素后,柔嫩梭菌属和双歧杆菌属仍是青少年T2DM发生MAFLD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青少年T2DM中MAFLD患者与非MAFLD患者的肠道菌群存在差异,柔嫩梭菌和双歧杆菌是青少年T2DM发生MAFLD的独立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2型糖尿病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 柔嫩梭菌 双歧杆菌
下载PDF
H型血管耦联成血管-成骨机制在骨微环境重构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培生 林小凤 +3 位作者 林凤飞 陈宾 郑科 林朝晖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48-1054,共7页
血管形成与骨形成的耦联作用对骨微环境重构具有重要意义。H型血管是一种骨特异性微血管亚型(CD31hiEmcnhi),主要分布于干骺端,周围密布成骨相关转录因子(Osterix+)和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成骨祖细胞。H型血管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 血管形成与骨形成的耦联作用对骨微环境重构具有重要意义。H型血管是一种骨特异性微血管亚型(CD31hiEmcnhi),主要分布于干骺端,周围密布成骨相关转录因子(Osterix+)和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成骨祖细胞。H型血管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Slit同源蛋白3(SLIT3)、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Notch等信号调控,参与调节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内皮细胞等增殖、分化的过程。H型血管耦联成血管-成骨的作用机制已成为最近研究的热点。笔者就H型血管的特点、H型血管调控骨形成的机制、H型血管形成的调控机制、H型血管耦联成血管-成骨机制的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骨损伤修复和抗骨质疏松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 骨生成 信号传导 H型血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