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内科夜间急救情景模拟演练效果探讨 被引量:7
1
作者 王秀精 陈丽娜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第2期14-17,共4页
目的通过夜间急救情景演练来提高心内科医护人员的夜间急救技能。方法选取心内科常见的抢救病例,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加强急救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的培训,于2016年10—12月,以夜间急救情景演练的方式对在职的36个护理人员进行夜间急救演... 目的通过夜间急救情景演练来提高心内科医护人员的夜间急救技能。方法选取心内科常见的抢救病例,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加强急救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的培训,于2016年10—12月,以夜间急救情景演练的方式对在职的36个护理人员进行夜间急救演练的培训。结果 36名护理人员急救理论知识、技能操作及夜间急救情景演练的应急能力得到了提高,单元间的护理人员及医护间的配合更加协调有效。结论夜间急救情景演练对提高夜班护士在急救过程中的应急能力、医护的合作能力,提高抢救的成功率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科 夜间急救 情景演练
下载PDF
JCI评审标准在心内科护理不良事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郑春风 许玉娟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第24期234-236,共3页
目的探讨JCI评审标准在心内科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以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方法我院自2014年3月开始引进JCI评审标准,以评审前1年(2013年)收治的1 825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以引进JCI评审标准后1年(2015年)... 目的探讨JCI评审标准在心内科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以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方法我院自2014年3月开始引进JCI评审标准,以评审前1年(2013年)收治的1 825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以引进JCI评审标准后1年(2015年)收治的2 894例患者为观察组,观察组应用JCI评审标准中对不良事件管理的要求,采取一系列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不良事件报告率及患者满意率。结果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2.95%,观察组为0.34%;对照组不良事件报告率为64.81%,观察组为100.00%;对照组患者满意率为93.26%,观察组为98.83%,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JCI评审标准的不良事件管理方法,可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升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CI标准 护理不良事件 患者 安全
下载PDF
优质护理在心内科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郑春风 张雪好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3年第3期163-164,共2页
目的探讨在心内科开展优质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本院采用先试点后推广的形式于2011年在全院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比较实施优质护理前后临床护理工作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情况。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提高了临床护理工作质量及患者满意度,调... 目的探讨在心内科开展优质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本院采用先试点后推广的形式于2011年在全院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比较实施优质护理前后临床护理工作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情况。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提高了临床护理工作质量及患者满意度,调动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结论在心内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成效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服务 工作质量 心内科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支架术后急性期早期心脏康复护理的效果 被引量:2
4
作者 陈丽娜 林淑敏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729-732,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支架术后急性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1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AMI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目的:探讨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支架术后急性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1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AMI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心功能指标、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及焦虑评分等指标。结果:两组干预后,Tei指数均比干预前有所降低,左室射血分数与6 min步行试验(6MWT)均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Tei指数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6MWT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焦虑、睡眠质量评分均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焦虑、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AMI后,对患者心脏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可改善患者心功能,减轻患者的焦虑,提高其睡眠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心脏康复护理 心功能 睡眠质量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入院流程在心内科的应用
5
作者 郑春风 满广珍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1年第11期492-492,共1页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饮食生活习惯的现代化及人口老龄化,导致目前社会上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在逐渐增加,而介入诊疗技术促进了各种心脏病的诊治水平,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介入术。心血管疾病是当今人群的常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饮食生活习惯的现代化及人口老龄化,导致目前社会上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在逐渐增加,而介入诊疗技术促进了各种心脏病的诊治水平,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介入术。心血管疾病是当今人群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常常急性起病,长期、反复发作,病情重,病情变化快且复杂多变,并且很大一部分急症直接威胁病人生命。为有效挽救患者生命,针对本科室的具体情况,我们研究并并组织实施了以患者为中心的简便、安全、快捷的入院服务流程再造设计,并不断改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就此具体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院流程 心内科 心血管疾病 应用 饮食生活习惯 介入诊疗技术 服务流程再造 病情变化
下载PDF
关于心内科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调查及分析
6
作者 李素琼 郑春风 《求医问药(下半月)》 2013年第6期264-265,共2页
目的:调查分析心内科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2年12月间我院心血管内科病房收治的住院患者3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护理部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并将调查的结果及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 目的:调查分析心内科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2年12月间我院心血管内科病房收治的住院患者3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护理部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并将调查的结果及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这320例住院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服务态度、入院护理、医院环境等方面的满意度较高,对护理技术、专科知识、生活护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满意度较低。结论:在心内科护理工作中,医护人员应做好全方位的护理工作,尽最大努力满足每一位患者的不同需求,以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科 住院患者 护理工作满意度 调查分析
下载PDF
药物涂层球囊在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7
作者 张黎静 孙文超 乔伟桐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4年第10期1198-1202,共5页
目的探讨在老年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的犯罪血管中应用药物涂层球囊(DCB)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7年2月至2021年6月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NSTEMI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药物... 目的探讨在老年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的犯罪血管中应用药物涂层球囊(DCB)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7年2月至2021年6月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NSTEMI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药物涂层球囊组(DCB组,n=60)和药物洗脱支架组(DES组,n=62)。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冠状动脉病变情况、造影剂用量;比较PCI术中、术后12个月随访犯罪血管的管腔变化情况;比较两组随访一年内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以及所有的出血情况。结果两组在PCI术中使用的造影剂剂量没有统计学差异(P=0.157),术前两组靶病变的参考管腔直径(RVD)及最小管腔直径(MLD)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DCB组PCI术后即刻(MLD)[(2.76±0.78)mm vs.(3.18±1.01)mm,P=0.012]及即刻管腔获得(ALG)[(1.90±0.32)mm vs.(2.03±0.26)mm,P=0.015]均比DES组小,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DCB组的晚期管腔丢失(LLL)小于DES组[(0.76±1.26)mm vs.(1.31±1.73)mm,t=2.111,P=0.037],二者有统计学差异。两组术后随访12个月内总体MACE事件无统计学差异(P>0.05),DCB组的出血事件显著低于DES组(5.00%vs.17.74%,χ^(2)=4.873,P=0.027),但两组均未发现致命性出血。结论DCB处理老年NSTEMI的靶血管病变,为患者带来良好的安全性及获益,是高危出血风险及脏器功能衰退的老年NSTEMI患者的另一种安全有效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药物涂层球囊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老年
下载PDF
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潜在的护理安全问题及风险防范 被引量:4
8
作者 洪柳萍 郑春风 《内蒙古中医药》 2015年第9期91-92,共2页
分析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潜在的护理安全问题及相关防范措施,以减少、消除不安全因素,提高护理质量,确保监护室临床护理的安全。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安全隐患 防范
下载PDF
菜单式干预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睡眠质量的临床效果研究
9
作者 杨清秀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4年第6期1212-1214,共3页
目的:探讨菜单式干预对降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及改善其睡眠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 目的:探讨菜单式干预对降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及改善其睡眠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菜单式干预,对比分析2组患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遵医嘱行为和睡眠质量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心血管不良事件比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和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菜单式干预措施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改善了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以及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绞痛 菜单式干预 心血管不良事件 睡眠质量 心血管疾病 遵医行为 个性化
下载PDF
血清SCUBE1及Sestrin2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微血管阻塞的关系
10
作者 祁伟 朱丽媛 +1 位作者 黄鑫 辛文豪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24期4160-4165,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信号肽-CUB-表皮生长因子结构域包含蛋白-1(SCUBE1)及Sestrin2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微血管阻塞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3年6月于西安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182例... 目的探讨血清信号肽-CUB-表皮生长因子结构域包含蛋白-1(SCUBE1)及Sestrin2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微血管阻塞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3年6月于西安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182例ASTEMI患者的病历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PCI,术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SCUBE1及Sestrin2水平。术后1周,复查心脏磁共振评价微血管阻塞情况,将患者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筛查A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微血管阻塞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评价血清SCUBE1及Sestrin2预测A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微血管阻塞的效能。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82例行PCI的ASTEMI患者中,发生微血管阻塞72例,发生率为39.56%。发生组男42例,女30例,年龄(53.06±7.51)岁,体重指数(23.61±0.94)kg/m^(2)。未发生组男69例,女41例,年龄(52.79±6.68)岁,体重指数(23.73±0.86)kg/m^(2)。发生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未发生组,梗死范围大于未发生组,肌钙蛋白T、血清SCUBE1、血清Sestrin2水平均高于未发生组(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左心室射血分数(OR=0.271,95%CI:0.117~0.627)、梗死范围(OR=4.651,95%CI:2.009~10.764)、肌钙蛋白T(OR=3.773,95%CI:1.630~8.733)、血清SCUBE1(OR=4.491,95%CI:1.943~10.171)、血清Sestrin2(OR=4.358,95%CI:1.882~10.087)是A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微血管阻塞的影响因素(均P<0.05)。血清SCUBE1、Sestrin2单一及联合预测A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微血管阻塞的灵敏度为0.719、0.783、0.801,特异度为0.800、0.725、0.824,曲线下面积为0.771(95%CI:0.674~0.867)、0.764(95%CI:0.669~0.860)、0.882(95%CI:0.815~0.948)。结论血清SCUBE1、Sestrin2可用于预测ASTEMI患者PCI术后冠状动脉微血管阻塞的发生,效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微血管阻塞 信号肽-CUB-表皮生长因子结构域包含蛋白-1 Sestrin2
下载PDF
运动康复对冠心病支架术后患者血小板活性、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4
11
作者 吴雅芳 郭拥军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35-740,共6页
目的:探讨运动康复对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血小板活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8年7月确诊为冠心病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支架植入治疗的患者200例,其中男性136例,女性64例,年龄51~74岁。随机分为运动康复组(100... 目的:探讨运动康复对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血小板活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8年7月确诊为冠心病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支架植入治疗的患者200例,其中男性136例,女性64例,年龄51~74岁。随机分为运动康复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冠心病常规药物治疗,运动康复组常规治疗同时接受康复运动治疗12周。干预前后采用血栓弹力图评价血小板活性。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估生活质量。结果:与干预前比较,运动康复组和对照组血栓最大幅度(MA)均下降(P<0.05);干预后运动康复组MA低于对照组(P<0.05)。与干预前比较,运动康复组和对照组SF-36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评分均提高;干预后运动康复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与干预前比较,对照组SAQ评分的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均改善(P<0.05)。与干预前比较,运动康复组SAQ 5个维度的评分均改善,且改善的程度均比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冠心病PCI术后常规药物治疗联合运动康复可以降低血小板活性,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疗法 康复 冠心病 血栓弹力描记术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人参皂苷Rb1对心血管系统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1
12
作者 陈梅卿 李卫华 石桂秀 《医学综述》 2015年第3期506-509,共4页
人参皂苷Rb1是我国传统中药——人参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属于人参皂苷二醇型,其在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以及在抗肿瘤方面都具有显著调节作用。人参皂苷Rb1通过对钙、钾等多种离子通道的影响而起到抗心律失常作用;其可保... 人参皂苷Rb1是我国传统中药——人参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属于人参皂苷二醇型,其在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以及在抗肿瘤方面都具有显著调节作用。人参皂苷Rb1通过对钙、钾等多种离子通道的影响而起到抗心律失常作用;其可保护心肌细胞因缺血/再灌注或其他化学物质引起的损伤,抑制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抑制心肌肥大和心室肥厚,保护心脏收缩功能;其可通过刺激内皮细胞依赖的血管舒张,实现降压;此外,其还通过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而对多种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起到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系统疾病 人参皂苷RB1 药理作用
下载PDF
miR-323通过FGF9调控缺氧诱导的心肌H9C2细胞凋亡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邻川 郑武扬 唐文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4-221,共8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323(miR-323)对缺氧诱导大鼠心肌H9C2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建立缺氧损伤的H9C2细胞模型,在H9C2细胞转染anti-miR-323、pcDNA-FGF9和si-FGF9,并缺氧处理48 h。采用qPCR检测miR-323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成... 目的:探讨微小RNA-323(miR-323)对缺氧诱导大鼠心肌H9C2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建立缺氧损伤的H9C2细胞模型,在H9C2细胞转染anti-miR-323、pcDNA-FGF9和si-FGF9,并缺氧处理48 h。采用qPCR检测miR-323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9(FGF9)、cleaved caspase-3、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和p-JNK的蛋白水平,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生物学信息预测miR-323的靶基因并用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进一步验证。结果:缺氧明显降低H9C2细胞12 h、24 h和48 h的细胞活力(P<0.05),显著提高细胞凋亡率和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水平(P<0.05),效应均呈时间依赖性。缺氧处理的H9C2细胞中miR-323和p-JNK水平上调,FGF9蛋白表达下调(P<0.05)。下调miR-323表达或过表达FGF9显著提高缺氧处理的H9C2细胞活力,降低细胞凋亡率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水平(P<0.05)。FGF9是miR-323的靶基因。下调FGF9表达逆转下调miR-323表达对缺氧诱导H9C2细胞损伤的抑制作用。miR-323调控FGF9影响p-JNK水平。结论:miR-323通过靶向FGF9调节JNK信号通路,从而影响缺氧处理心肌H9C2细胞的活力和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323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9 缺氧 心肌细胞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左西孟旦静脉负荷与非负荷给药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4
作者 吴雅芳 吴荣 郭拥军 《药学实践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297-299,314,共4页
目的探讨左西孟旦负荷与非负荷给药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呼吸困难程度、左室射血分数(EF)、脑钠肽(BNP)水平无显著差异。两组均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在此基... 目的探讨左西孟旦负荷与非负荷给药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呼吸困难程度、左室射血分数(EF)、脑钠肽(BNP)水平无显著差异。两组均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在此基础上随机给予左西孟旦负荷或非负荷治疗。左西孟旦负荷组:负荷剂量6~12μg/kg,负荷给药时间〉10 min,之后持续静脉输注0.1μg/(kg·min);左西孟旦非负荷组:8.7μg/min速度匀速泵入,维持24 h。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的呼吸困难程度、EF、BNP、血压、心率、心律、肝肾功能变化。并对过程中所有不良事件进行记录。结果用药后两组患者的呼吸困难程度、全身临床状况、BNP、EF值均较用药前改善,且两组治疗后BNP降低、EF值提高的程度无统计学差异。用药后30 min负荷组的呼吸困难好转程度优于非负荷组(P=0.01),给药6、24、72 h后两组呼吸困难好转程度无明显差异。负荷组用药后30 min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低于非负荷组(P=0.04和0.01),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左西孟旦能有效改善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困难程度,降低BNP,提高EF值。左西孟旦非负荷给药与负荷给药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相当,简便、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难治性 左西孟旦 给药方法
下载PDF
优化急性心肌梗死绿色通道缩短入门-球囊时间的探讨 被引量:14
15
作者 吴雅芳 郭拥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2期74-77,共4页
目的探讨优化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绿色通道对缩短入门-球囊(DTB)时间的影响,及对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死亡率、GRACE评分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2月就诊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急性心肌梗死绿色通道直接... 目的探讨优化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绿色通道对缩短入门-球囊(DTB)时间的影响,及对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死亡率、GRACE评分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2月就诊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急性心肌梗死绿色通道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EMI患者共126例,其中,优化急性心肌梗死绿色通道前收治的患者61例,为对照组;优化急性心肌梗死绿色通道后收治的患者65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DTB时间、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GRACE评分、死亡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DTB时间明显缩短,平均住院日明显缩短,平均住院费用显著减少,出院GRACE评分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院内死亡率有下降趋势,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至6个月,观察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急性心肌梗死绿色通道能显著降低DTB时间,降低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出院时GRACE评分,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绿色通道 入门一球囊时间
下载PDF
胰岛素对家兔右室心肌各层细胞动作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谢强 张紫冠 +3 位作者 李卫华 黄峥嵘 王腾 黄从新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42-445,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胰岛素对右室三层细胞即内膜下、中膜、外膜下细胞动作电位(AP)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解法分离右室三层心肌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右室三层细胞的AP,分别予40,280,600,2 400,4 000 pmol/L胰岛素干预后记录动作电位振幅(APA)...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胰岛素对右室三层细胞即内膜下、中膜、外膜下细胞动作电位(AP)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解法分离右室三层心肌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右室三层细胞的AP,分别予40,280,600,2 400,4 000 pmol/L胰岛素干预后记录动作电位振幅(APA)、完成动作电位复极20%、50%、90%的时间即APD20、APD50、APD90并进行比较。结果①40 pmol/L胰岛素对右室外膜下、中膜细胞APD无明显影响;280,600,2 400,4 000 pmol/L胰岛素显著缩短右室外膜下、中膜细胞APD。②40,280,600 pmol/L胰岛素对右室内膜下细胞APD无明显影响;2 400,4000 pmol/L胰岛素显著缩短右室内膜下细胞APD。③4 000 pmol/L胰岛素使右室外膜下、中膜细胞APA辐值显著减小。结论胰岛素对右室内外膜心肌细胞的AP呈现不一致的作用,增大了跨膜动作电位梯度,可能与心律失常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生理学 动作电位 胰岛素 膜片钳 心肌细胞
下载PDF
运动康复护理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郑春风 许玉娟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25期180-182,共3页
目的探讨运动康复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康复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18年1~6月收治的30例被确诊为冠心病并行PCI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自愿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15例。两组患者都是经过经医生筛选评定为出院... 目的探讨运动康复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康复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18年1~6月收治的30例被确诊为冠心病并行PCI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自愿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15例。两组患者都是经过经医生筛选评定为出院后适宜进行运动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愿意主动进行康复运动。对照组给予常规PCI术后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院内、院外康复运动干预和随访,比较两组生活质量、心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西雅图量表(SAQ)的各项评分、心功能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康复对冠心病PCI术后康复期患者作用明显,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心功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康复 冠心病 康复期 生活质量 运动训练 心功能
下载PDF
心室起搏管理功能降低病窦综合征患者高比例的右室起搏 被引量:3
18
作者 马欲晓 谢强 +4 位作者 李卫华 黄峥嵘 林开敏 吴荣 郑武扬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2年第5期394-396,共3页
目的评估具有心室起搏管理(MVP)功能的双腔起搏器对高比例右室起搏的病窦综合征(SSS)患者的疗效。方法 35例SSS患者,房室传导正常或合并间歇性房室传导阻滞(AVB),至少植入了两年双腔起搏器(DDD/R),并计划更换,入组前1个月以上的心室起... 目的评估具有心室起搏管理(MVP)功能的双腔起搏器对高比例右室起搏的病窦综合征(SSS)患者的疗效。方法 35例SSS患者,房室传导正常或合并间歇性房室传导阻滞(AVB),至少植入了两年双腔起搏器(DDD/R),并计划更换,入组前1个月以上的心室起搏比例超过40%。均植入具有MVP功能的双腔起搏器,随机程控MVP启动(MVP on组,n=17)或者关闭(MVP off组,n=18)。术前、术后6个月行血浆脑钠肽(BNP)测定;心脏超声测定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于术后6个月程控起搏器了解右室起搏比例、心房高频事件。结果术前两组血浆BNP及LVESD、LVEDD、LVEF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两组有关心脏超声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MVP on组术后较术前血浆BNP有明显下降(P﹤0.05),与MVP off组比较,MVP on组术后右室起搏百分比、心房高频事件发生率均有显著下降(2.6%±0.6%vs 48.4%±10.5%,15.7%±2.3%vs 62.0%±7.8%;P﹤0.01)。结论具有MVP功能的DDD/R起搏器能降低高比例右室起搏的SSS的右室起搏比例及心房高频事件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病窦综合征 心室起搏管理 右室起搏比例 心房高频事件 血浆脑钠肽
下载PDF
两种心电监护仪使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7
19
作者 陈瑶琴 郑春风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7期277-278,共2页
目的比较两种心电监护技术在心内科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50例使用心电监护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100例),观察组采用遥测心电监护仪,对照组采用多参数床边移动心电监护仪,对两组监护结果异常心电图发现程度、患者满意... 目的比较两种心电监护技术在心内科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50例使用心电监护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100例),观察组采用遥测心电监护仪,对照组采用多参数床边移动心电监护仪,对两组监护结果异常心电图发现程度、患者满意率及医护人员满意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异常心电图发现程度、患者满意率及医护人员满意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遥测心电监护仪具有准确安全高效、简便敏感、便捷的特点,是发现患者心律失常的一种好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测心电监护仪 心电图 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