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蛋白激酶CβⅡ通过调控翻译起始介导上皮-间充质转化促进肝细胞癌转移
1
作者 刘敏 赖敏 +3 位作者 曾云 祝珊珊 尤梅桂 高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547-1554,共8页
目的:研究蛋白激酶C β Ⅱ(protein kinase C β Ⅱ, PKCβⅡ)上调Snail和Twist蛋白表达介导上皮-间充质转化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35S]-甲硫氨酸掺入实验和核糖体分离实验观察PKCβⅡ对Snail和Twist mRNA翻译的影响。敲减真核翻译起... 目的:研究蛋白激酶C β Ⅱ(protein kinase C β Ⅱ, PKCβⅡ)上调Snail和Twist蛋白表达介导上皮-间充质转化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35S]-甲硫氨酸掺入实验和核糖体分离实验观察PKCβⅡ对Snail和Twist mRNA翻译的影响。敲减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E(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4E, eIF4E)通过核糖体分离实验、Western blot及RT-qPCR观察对PKCβⅡ调控Snail和Twist表达的影响。利用Western blot观察PKCβⅡ对调控eIF4E活性的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利用Western blot观察应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相互作用激酶1(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interacting kinase 1, MNK1)抑制剂或雷帕霉素对PKCβⅡ调控Snail和Twist蛋白表达的影响。利用Transwell实验观察敲减eIF4E对PKCβⅡ调控肝癌细胞侵袭的影响。结果:[35S]-甲硫氨酸掺入实验和核糖体分离实验表明,相比β-actin,PKCβⅡ显著上调Snail和Twist mRNA的翻译(P<0.01)。敲减eIF4E抑制PKCβⅡ介导的Snail和Twist mRNA翻译和蛋白表达的上调(P<0.01),但对Snail和Twist的转录没有影响。高表达PKCβⅡ激活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ERK)/MNK1及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 PK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mTOR)/eIF4E结合蛋白1(eIF4E-binding protein 1, 4E-BP1)通路上调eIF4E的活性(P<0.01)。应用MNK1抑制剂或雷帕霉素可抑制PKCβⅡ介导的Snail和Twist蛋白表达上调(P<0.01)。敲减eIF4E抑制PKCβⅡ介导的肝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增强(P<0.01)。结论:PKCβⅡ通过激活ERK/MNK1通路和AKT/mTOR/4E-BP1通路上调eIF4E的活性,优先促进Snail和Twist mRNA的翻译,介导上皮-间充质转化,从而促进肝细胞癌的转移。这提示PKCβⅡ作为肝细胞癌治疗靶点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蛋白激酶CβⅡ 翻译起始 上皮-间充质转化 转移
下载PDF
CENPM表达在肝移植术后肝癌复发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黄倩 张坤 +3 位作者 张霞 叶俊生 赖彦华 吴志贤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0年第12期1199-1203,共5页
目的研究促肝癌基因着丝粒蛋白M(CENPM)在肝移植术后肝癌复发患者中表达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肝移植术后肝癌复发患者82例,未复发组40例,对切除肝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CENPM表达水平,收集患者临床资料... 目的研究促肝癌基因着丝粒蛋白M(CENPM)在肝移植术后肝癌复发患者中表达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肝移植术后肝癌复发患者82例,未复发组40例,对切除肝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CENPM表达水平,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及预后情况,分析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临床特征、复发特征和预后的差异。结果复发患者82例中位随访时间为22(8~38)个月,CENPM高表达比例为70.7%,而未复发组为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复发患者中,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相比,无疾病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高表达组总体生存时间低于低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结论CENPM表达与肝移植术后肝癌较快复发及转移有关,并影响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着丝粒蛋白M 肝癌 肝移植 移植后复发
下载PDF
不同血清学指标对胆总管结石继发急性胆管炎的临床预判价值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坤 张林福 +2 位作者 郑丽雄 庄雅峰 游悦凯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2年第6期512-515,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血清学指标对胆总管结石继发急性胆管炎的临床预判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99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继发急性胆管炎分为观察组(153例)和对照组(546例)。比较2组患者不同血清学指标,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血清学指... 目的探讨不同血清学指标对胆总管结石继发急性胆管炎的临床预判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99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继发急性胆管炎分为观察组(153例)和对照组(546例)。比较2组患者不同血清学指标,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血清学指标用于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血清学指标对急性胆管炎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PCT、CA199、CRP对应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1、0.876和0.724,敏感度分别为84.5%、86.2%和70.7%,特异度分别为86.7%、83.9%和60.1%。结论血清CA199、PCT、CRP对胆总管结石继发急性胆管炎均具有重要的预判价值,其中血清CA199与PCT诊断价值较高,且较CRP更为敏感,可作为急性胆管炎的早期预判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管炎 胆总管结石 降钙素原 糖类抗原199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HAGLROS调控miR-26b/JAK2/STAT3通路对肝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坤 朱强 +2 位作者 庄雅峰 游悦凯 张帅帅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331-338,共8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HAGLR互补链lncRNA(HAGLROS)能否通过微小RNA-26b(miR-26b)/Janus激酶2(JAK2)/转录激活因子3(STAT3)轴来调控肝癌增殖、迁移、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EMT)。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正常肝细胞系LO...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HAGLR互补链lncRNA(HAGLROS)能否通过微小RNA-26b(miR-26b)/Janus激酶2(JAK2)/转录激活因子3(STAT3)轴来调控肝癌增殖、迁移、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EMT)。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正常肝细胞系LO2和肝癌细胞(Hep3B、MHCC-LM3、Huh7、SMMC-7721)的HAGLROS和miR-26b水平。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鉴定HAGLROS与miR-26b的相互作用。分别转染HAGLROS干扰序列si-HAGLROS和miR-26b抑制剂(inhibitor)至SMMC-7721细胞。挽救实验通过转染miR-26b inhibitor同时干扰HAGLROS表达。将SMMC-7721细胞分为si-NC组、si-HAGLROS组、miR-26b inhibitor组和si-HAGLROS+miR-26b inhibitor组。分别利用MTT法、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SMMC-7721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情况。通过检测E-钙黏蛋白(E-cad)、N-钙黏蛋白(N-cad)和纤维粘连蛋白(FN)水平以评估EMT过程。q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B细胞淋巴瘤2(Bcl-2)、磷酸化JAK2(p-JAK2)和磷酸化STAT3(p-STAT3)的水平。结果与LO2细胞相比,肝癌细胞的HAGLROS水平升高,而miR-26b水平降低(P<0.05);在线生物信息学预测和荧光素酶报告分析证实miR-26b能够与HAGLROS靶向结合。细胞功能丧失实验表明,与si-NC组相比,SMMC-7721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及N-cad、FN、Bcl-2、p-JAK2和p-STAT3水平在si-HAGLROS组中降低而在miR-26b inhibitor组中增加,E-cad水平则在si-HAGLROS组中升高而在miR-26b inhibitor组中降低,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挽救实验表明,与si-HAGLROS组相比,si-HAGLROS+miR-26b inhibitor组SMMC-7721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及N-cad、FN、Bcl-2、p-JAK2和p-STAT3水平增加,而E-cad水平降低,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AGLROS通过靶向miR-26b促进肝癌细胞迁移、侵袭和EMT过程并调控JAK2/STAT3信号通路活性,为HAGLROS作为肝癌的干预治疗的新靶点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HAGLR互补链lncRNA 微小RNA-26b 迁移 侵袭 上皮间质转化
下载PDF
姑息手术治疗的5例复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病例报告及文献回顾
5
作者 张辰赫 庄奥博 +3 位作者 席哲 周潇 成映雪 李文岗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1605-1607,共3页
目的分析姑息手术治疗的复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文献回顾并总结临床诊疗经验。方法收集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5例复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并接受姑息手术的患者资料,其中女3例,男2例,年龄43~66岁,平均53.8岁,查体均发现腹... 目的分析姑息手术治疗的复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文献回顾并总结临床诊疗经验。方法收集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5例复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并接受姑息手术的患者资料,其中女3例,男2例,年龄43~66岁,平均53.8岁,查体均发现腹部包块,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考虑为巨大脂肪肉瘤。同时记录手术情况及随访信息。结果5例患者均接受姑息切除,手术时间295~677min,中位394min;术中出血量600~8000ml,中位出血量1300ml术中输血量480~2220ml,中位1140ml;术后住院时间20~81d,中位住院时间32.5d;术后病理报告为去分化脂肪肉瘤。术后1例死亡,4例症状缓解,生活质量改善。截至末次随访,4例患者病情稳定未见进展。结论对于腹膜后脂肪肉瘤,即使在多次复发后肿瘤不能被完全切除,仍应考虑姑息性切除。虽然姑息性手术在提高生存率方面存在争议,但它可以极大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姑息手术应在充分考虑术后并发症对生存率的影响并在多学科腹膜后肉瘤专家团队讨论后谨慎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脂肪肉瘤 姑息手术 个体化治疗
原文传递
初诊胆道蛔虫的罕见胆总管变异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6
作者 周长升 相一 +2 位作者 李强 李文岗 芶欣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39-1444,共6页
背景与目的:临床上,胆道系统尤其是胆囊的变异比较常见,但是胆总管变异却罕见。本文报告1例初诊为胆道蛔虫的罕见胆总管变异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诊治经过,以期提高对胆总管变异的认识和诊治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贵州省人民医... 背景与目的:临床上,胆道系统尤其是胆囊的变异比较常见,但是胆总管变异却罕见。本文报告1例初诊为胆道蛔虫的罕见胆总管变异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诊治经过,以期提高对胆总管变异的认识和诊治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贵州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1例初诊为胆道蛔虫的罕见胆总管变异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诊治经过。结果:患者为60岁老年女性,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上腹痛伴巩膜黄染20 d余”为主诉入院。患者入院后结合外院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检查结果初步考虑诊断为“胆道蛔虫”。但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与胆道蛔虫经典的剑突下钻顶样疼痛不符,且患者上腹有压痛,结合入院后的B超检查结果未提示胆总管内有异常回声等,不排除胆总管其他异常情况可能。为明确诊断和进一步治疗,为患者施行了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ERCP检查确诊为罕见的胆总管变异,后经护肝、护胃、增加胃动力、解痉止痛、通便等治疗后治愈出院。电话随访3年半患者未再出现黄疸等不适。结论:对不典型的胆总管情况需警惕罕见胆总管变异的可能,以提高对胆总管疾病的准确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 解剖变异 胆道蛔虫 胰胆管造影术 内窥镜逆行
原文传递
基于SEER数据库构建并验证腹膜后肿瘤的预后评价预测模型 被引量:2
7
作者 郑家梁 吴婷 +3 位作者 苗逢霖 王昭 顾凌巍 李文岗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577-1581,共5页
目的基于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数据库(SEER)记录的腹膜后肿瘤数据, 构建并验证腹膜后肿瘤患者生存预后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00至2019年腹膜后肿瘤临床数据, 使用X-title软件计算年龄的最佳截断值, 使用R语言将数据分为建模组和验证... 目的基于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数据库(SEER)记录的腹膜后肿瘤数据, 构建并验证腹膜后肿瘤患者生存预后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00至2019年腹膜后肿瘤临床数据, 使用X-title软件计算年龄的最佳截断值, 使用R语言将数据分为建模组和验证组。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构建腹膜后肿瘤患者预后预测模型。采用一致性指数(C指数)、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和校准曲线对列线图进行评估。将本研究构建的模型与第7版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TNM分期系统进行比较, 采用净重分类改善指数(NRI)和综合判别改善指数(IDI)对模型性能进行评价。结果纳入6个风险因素构建列线图用以预测患者3年和5年存活率。建模组C指数0.742, 验证组C指数0.737。建模组预测3年和5年生存率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7和0.794, 验证组分别是0.779和0.789。校准曲线显示建模组和验证组预测3年和5年生存率和实际生存率拟合较好。NRI和IDI结果说明本研究预测模型与第7版AJCC的TNM分期比较具有正改善。以此模型构建的风险分层模型中低风险组预后好于高风险组(P=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腹膜后肿瘤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 为患者3年和5年生存率预测提供一个简便可靠的工具。同时, 以本预测模型构建的风险分层模型可以区分不同风险的患者, 对腹膜后肿瘤患者的个体化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ER数据库 腹膜后肿瘤 预后 列线图
原文传递
VR辅助下累及大血管的腹膜后肿瘤3例MDT讨论
8
作者 刘涛 陈琨 李文岗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649-656,共8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团队(MDT)模式在累及大血管的腹膜后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于2019年收治的3例累及大血管的腹膜后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该3例患者在三维可视化重建和虚拟现实(VR)技术支持下,经MDT讨...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团队(MDT)模式在累及大血管的腹膜后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于2019年收治的3例累及大血管的腹膜后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该3例患者在三维可视化重建和虚拟现实(VR)技术支持下,经MDT讨论后接受了手术、介入、靶向治疗等个体化治疗。结果病例1经MDT讨论后认为,根据CT检查、三维重建和VR虚拟图像结果,右侧肿瘤判断为完整切除,而左侧肿瘤判断为无法切除,拟定治疗方案为右侧转移瘤切除+左侧转移瘤射频消融;术后病例1已随访6个月,腹泻症状明显改善,复查CT提示肝脏病灶及左侧腹膜后病灶大小同前,病情稳定。病例2经MDT讨论后,于肿瘤周围行射频消融后,再分块切除;术后病例2已随访3个月,复查CT检查示腹膜后未见新发病灶。病例3经MDT讨论后认为存在动静脉瘘、无手术指征,行介入联合靶向治疗;治疗后8个月复查见肿瘤较治疗前缩小,疗效评价为部分缓解,继续随访中。结论利用三维可视化重建和VR技术,并在MDT模式下评估患者的病情,制定手术联合其他治疗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是累及大血管的腹膜后肿瘤治疗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肿瘤 多学科协作团队 虚拟现实 三维可视化 个体化治疗
原文传递
肝再生过程中肝内细胞与相关因子协同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9
作者 覃冬梅 孔旭 +1 位作者 王莹 李文岗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568-1570,共3页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多功能器官,具有独特的再生能力,肝脏受损后的再生过程是一个高度协调的过程,涉及多种细胞间的相互协调和复杂的信号通路。本文综述了肝实质细胞、肝窦状内皮细胞、Kupffer细胞、肝星状细胞以及肝干细胞在肝再生过程中...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多功能器官,具有独特的再生能力,肝脏受损后的再生过程是一个高度协调的过程,涉及多种细胞间的相互协调和复杂的信号通路。本文综述了肝实质细胞、肝窦状内皮细胞、Kupffer细胞、肝星状细胞以及肝干细胞在肝再生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以期对临床肝切除术的治疗和药物研发提供基础依据,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再生 肝实质细胞 肝窦状内皮细胞 KUPFFER细胞 肝星状细胞 肝干细胞
原文传递
靶向性组织因子治疗实体瘤研究现状和展望
10
作者 苗逢霖 李文岗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47-1149,共3页
肿瘤微血管栓塞治疗对于实体瘤尤其是中晚期实体瘤具有独特的治疗优势。肿瘤微血管栓塞药物的构成为凝血激活物和肿瘤微血管靶向分子,目前研究较多的是以截短组织因子为凝血激活物的融合蛋白药物,可在一定浓度下有效抑制肿瘤生长。寻找... 肿瘤微血管栓塞治疗对于实体瘤尤其是中晚期实体瘤具有独特的治疗优势。肿瘤微血管栓塞药物的构成为凝血激活物和肿瘤微血管靶向分子,目前研究较多的是以截短组织因子为凝血激活物的融合蛋白药物,可在一定浓度下有效抑制肿瘤生长。寻找更加有效的靶向分子并采取综合治疗,可进一步提升药效,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微血管栓塞 截短组织因子 靶向分子 综合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