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厦门市正常成人鼻腭管解剖及其变异的锥形束CT三维测量分析
1
作者 吕建成 杨鑫 +4 位作者 苏雨悦 陈一彦 王文峰 钱祺煜 钟昊轩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24年第3期165-170,共6页
目的 采用锥形束CT对厦门市正常成人的鼻腭管解剖及其变异进行三维测量分析。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到厦门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就诊的102例患者的锥形束CT影像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制定在矢状面、冠状面以及水平面上的测量指标及标... 目的 采用锥形束CT对厦门市正常成人的鼻腭管解剖及其变异进行三维测量分析。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到厦门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就诊的102例患者的锥形束CT影像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制定在矢状面、冠状面以及水平面上的测量指标及标准,并根据年龄、性别对患者进行分组,以分析年龄、性别与各测量指标间的关系。结果 鼻腭管正中矢状面形态为漏斗状35例(34.3%),圆柱状33例(32.4%),沙漏状26例(25.5%),香蕉状8例(7.8%)。鼻腭管冠状面形态变异中,单管44例,双平行管2例,Y型管56例,其中2个Stenson孔者46例,3个及以上者10例。从水平面观察,仅有1个Stenson孔和切牙孔的鼻腭管43例,1个Stenson孔但有3个切牙孔者1例;有2个Stenson者48例(1个切牙孔者46例,2个切牙孔者2例);3个及以上的Stenson孔10例(3个Stenson孔6例,4个3例,5个1例),均仅有1个切牙孔。按性别分组:鼻腭管上口直径D1、下口直径D3、长度L1、唇侧骨板低位厚度W2、鼻腭角(A)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年龄分组:鼻腭管中位直径D2、下口直径D3、唇侧骨板高位厚度W1、低位厚度W2三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厦门市正常成人鼻腭管解剖变异多见,鼻腭管上、下口直径、长度、唇侧骨板低位厚度及鼻腭角与性别相关,鼻腭管中位、下口直径、唇侧骨板高位、低位厚度与年龄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鼻腭管 解剖 变异 测量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牙体实验课教学中的探究
2
作者 吴昭君 许雪红 +3 位作者 相艳 王秀芳 郑晓丹 林垚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5年第5期34-38,共5页
目的探究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OBE)理念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牙体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9月—2023年12月厦门医学院口腔医学专业2020级1班和2班60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 目的探究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OBE)理念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牙体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9月—2023年12月厦门医学院口腔医学专业2020级1班和2班60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名。在制备上颌第一磨牙二类窝洞实验课教学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试验组采用OBE理念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以上颌第一磨牙二类洞的制备建立OBE理念的考核机制,并利用翻转课堂完成实验课前基础知识自学,实验课上讨论重点难点,并完成实验操作任务和小组讨论。一学期实验教学结束后比较2组上颌第一磨牙二类洞的考核成绩以及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认可度。结果试验组学生上颌第一磨牙二类洞制备实验课堂理论小测成绩(91.10±2.96)分、实验操作考核成绩(90.07±3.72)分,高于对照组[(85.10±5.06)分、(85.33±3.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学生对教学方法能够提高独立解决问题能力、临床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认可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BE理念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牙体实验课教学中是可行的,课前建立OBE的考核目标能够让学生更有目的性、方向性的掌握要点,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果导向教育理念 翻转课堂 牙体实验课教学 牙体牙髓病学专业 教学模式 口腔医学专业
下载PDF
虚拟仿真技术在口腔正畸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3
作者 陈雪婷 陈玉萍 赖颖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17期49-52,共4页
托槽粘结是口腔正畸学操作的关键步骤之一,托槽的正确粘接及精准定位将极大影响后续的矫治效果。传统的正畸实验教学受示教者体位、实验环境、实验器材、操作步骤等限制,难以达到理想效果。“正畸托槽粘结”虚拟仿真实验系统使用3 d ma... 托槽粘结是口腔正畸学操作的关键步骤之一,托槽的正确粘接及精准定位将极大影响后续的矫治效果。传统的正畸实验教学受示教者体位、实验环境、实验器材、操作步骤等限制,难以达到理想效果。“正畸托槽粘结”虚拟仿真实验系统使用3 d max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并利用HTML、CSS编程语言进行页面设计。通过术前准备,操作前准备,托槽粘结,术后处理四个模块,分步骤系统性学习了正畸患者从初诊资料搜集、X线片分析、托槽粘结及术后医嘱等临床一系列流程。该系统还提供了多个训练课程、评分标准和不同项目内容供学生反复操作练习,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口腔临床技能教学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技术 托槽粘结 医学教育 口腔正畸学 实验教学 数字化教学
下载PDF
注射用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漱口液对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预防效果
4
作者 叶燕玲 吴奕萱 +3 位作者 任子杰 杜亚娟 林慧娟 吴千驹 《医疗装备》 2024年第11期103-105,共3页
目的 探讨注射用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漱口液对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10月至2023年2月于医院接受放射治疗的82例头颈部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及观察组(41例)。对照组在放疗开... 目的 探讨注射用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漱口液对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10月至2023年2月于医院接受放射治疗的82例头颈部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及观察组(41例)。对照组在放疗开始时使用常规漱口液含漱,出现口腔黏膜炎后使用注射用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漱口液漱口;观察组在放疗开始时使用注射用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漱口液。观察两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病情况。结果 放疗第3周末时,两组轻度黏膜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第8周末时,观察组轻度反应例数多于对照组,中、重度反应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射用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漱口液对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具备较好的预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漱口液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 预防效果
下载PDF
基于云班课的PBL在口腔修复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5
作者 许雪红 肖影子 +1 位作者 辜登建 吴昭君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7期65-70,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蓝墨云班课的问题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在口腔修复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9年9月—2020年6月,研究纳入厦门医学院口腔医学系2016级的56名口腔医学本科生作为观察对象,入选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 目的探讨基于蓝墨云班课的问题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在口腔修复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9年9月—2020年6月,研究纳入厦门医学院口腔医学系2016级的56名口腔医学本科生作为观察对象,入选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28名采用传统教学法,试验组28名采用基于蓝墨云班课的PBL教学。一学期实验教学结束后评估教学效果,调查学生对口腔修复实验教学评价,教师对学生临床能力的评价。结果 试验组学生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教师评估试验组学生临床能力的各项评分均与对照组相比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基于蓝墨云班课的PBL在口腔修复实验教学中应用效果满意,能提高学生考核成绩,教师对该教学方法评价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墨云班课 问题教学法 口腔修复 实验教学 教学质量评价 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
下载PDF
数字化技术与口腔个性化精准修复——建立人牙列动态数据库的临床意义
6
作者 陈吉华 赵喆 +3 位作者 林娉婷 王楠 牛丽娜 王富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0期1081-1086,共6页
数字化技术与口腔修复的融合极大地推动了口腔个性化精准修复的发展。牙齿特征与指纹一样是人体极具个性特征的自然信息。人工修复体与天然牙形态的差异使修复体受力改变,成为患者对修复体不适应的诱因。因此,制作出与天然牙形态接近的... 数字化技术与口腔修复的融合极大地推动了口腔个性化精准修复的发展。牙齿特征与指纹一样是人体极具个性特征的自然信息。人工修复体与天然牙形态的差异使修复体受力改变,成为患者对修复体不适应的诱因。因此,制作出与天然牙形态接近的、符合个性化特征的修复体,将使患者获得更为舒适、美观、有效的修复效果。建立个性化牙列信息动态数据库是实现个性化精准修复的有效途径。本文将从数字化技术在现代牙科修复中的应用出发,描述如何利用数字化技术实现口腔个性化精准修复,并进一步阐述建立人牙列动态数据库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技术 牙科疾病 口腔修复体 精准修复 牙列动态数据库
下载PDF
微信小程序图文式表单在口腔修复科车针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7
作者 张岩红 朱清英 +1 位作者 张怡 吴千驹 《医疗装备》 2024年第3期31-33,共3页
目的探究微信小程序的图文式表单在口腔修复科车针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10月医院80根采用常规管理的车针为对照组,2020年11月至2021年9月80根采用微信小程序图文式表单管理的车针为观察组。分析两组的车针登记、领用、... 目的探究微信小程序的图文式表单在口腔修复科车针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10月医院80根采用常规管理的车针为对照组,2020年11月至2021年9月80根采用微信小程序图文式表单管理的车针为观察组。分析两组的车针登记、领用、派发所用时间、车针丢失率、车针重复灭菌率。结果观察组登记、领用、派发所用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车针丢失率、车针重复灭菌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信小程序图文式表单管理,可缩短口腔修复科车针领用与管理时间,减少丢失,避免重复灭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小程序 图文式表单 口腔修复科 车针
下载PDF
口腔解剖生理学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9
8
作者 郑晓丹 罗小安 潘夏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25期76-79,共4页
建设“两性一度”的一流本科课程是我国新时期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持续性的重大工作。以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建设为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人才培养为切入点,制订符合口腔医师岗位胜任力的教学目标,整合重塑教学模块,挖掘思政元素,探... 建设“两性一度”的一流本科课程是我国新时期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持续性的重大工作。以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建设为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人才培养为切入点,制订符合口腔医师岗位胜任力的教学目标,整合重塑教学模块,挖掘思政元素,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课程体系。组建优质教学队伍,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实践“互联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打造多元化全课程评价方式,从多方面探索与实践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流本科课程 口腔解剖生理学 课程建设 思政课程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新医科”背景下OBE+BOPPPS教学模式在口腔正畸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 被引量:33
9
作者 郑晓丹 罗小安 +1 位作者 赖颖真 洪晓梅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22年第3期351-355,共5页
目的探讨“新医科”建设背景下,以学习成果为导向(OBE)的BOPPPS教学模式在口腔正畸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厦门医学院2016、2017级五年制口腔医学专业2个年级共12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n=64)和对照组(n=64);研究时间... 目的探讨“新医科”建设背景下,以学习成果为导向(OBE)的BOPPPS教学模式在口腔正畸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厦门医学院2016、2017级五年制口腔医学专业2个年级共12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n=64)和对照组(n=64);研究时间为2020年2月—2021年7月;两个年级的授课教师均相同;试验组学生采用OBE+BOPPPS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结束后使用理论考试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形式对两组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学生理论知识考核成绩为(78.33±9.58)分,对照组成绩为(72.69±9.62)分,试验组学生对教师课程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自我评价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医科”建设背景下,基于OBE导向运用BOPPPS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促进其临床思维和岗位胜任力的培养,提升课程“两性一度”,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医科 OBE BOPPPS教学模式 口腔正畸学
下载PDF
基于形成性评价的PBL教学法在牙体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徐晓满 许雪红 吴昭君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1期43-46,共4页
目的分析探讨基于形成性评价的问题导向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 method,PBL)在牙体牙髓病学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9月—2021年9月,厦门医学院的120名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教学时间的不同,分为观察组(60名,2021... 目的分析探讨基于形成性评价的问题导向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 method,PBL)在牙体牙髓病学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9月—2021年9月,厦门医学院的120名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教学时间的不同,分为观察组(60名,2021年1—9月,2018级学生接受基于形成性评价的PBL教学法)和对照组(60名,2019年9月—2020年9月,随机选择各30名2016级、2017级学生接受常规教学)。对比两组医学生的学习情况、最终考核成绩。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医学生的学习兴趣、独立解决问题能力、临床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知识掌握程度评分更高,实操考核、理论知识考核、实验报告、考勤及小组讨论考核、总考核成绩评分更高,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基于形成性评价的PBL教学法应用到牙体牙髓病学实验课教学工作中,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对改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学生对牙体牙髓病学诊疗技能的掌握程度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成性评价 问题导向教学法 牙体牙髓病学 实验课 常规教学 学习能力 应用效果
下载PDF
CBL教学法结合模块化教学在口腔修复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林娉婷 林樑钦 +1 位作者 尹路 许雪红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2年第18期27-30,共4页
目的探索以案例为导向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结合模块化教学在口腔本科修复教学中的实践与成效。方法2019年9月—2020年1月选择口腔系本科生54名,在模块化教学条件下,见习时随机分成传统组和CBL组进行教学,周期结束后使用... 目的探索以案例为导向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结合模块化教学在口腔本科修复教学中的实践与成效。方法2019年9月—2020年1月选择口腔系本科生54名,在模块化教学条件下,见习时随机分成传统组和CBL组进行教学,周期结束后使用同一套试题进行考核和教学满意度调查,并结合期末理论课考试成绩,比较两组教学法的成效。结果在模块化教学的前提下,CBL教学组学生在见习考核优于传统组,对教学的满意度也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BL教学组学生的期末理论考试成绩也优于传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L结合模块化教学可以提高口腔修复教学成效,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修复学 见习教学 CBL教学法 模块化教学 教学效果 满意度调查
下载PDF
翻转课堂与案例教学在口腔医学英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郑雅心 林奕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8期94-97,共4页
随着全球化和国际化的发展,在口腔医学生培养上需要更具国际化视野和产学研方面的国际竞争力。口腔医学英语作为一门将口腔医学专业知识与英语知识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交叉性课程,起着重要承接作用。文章根据目前厦门医学院口腔专业英语课... 随着全球化和国际化的发展,在口腔医学生培养上需要更具国际化视野和产学研方面的国际竞争力。口腔医学英语作为一门将口腔医学专业知识与英语知识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交叉性课程,起着重要承接作用。文章根据目前厦门医学院口腔专业英语课的授课现状、针对实践过程中呈现的教学不足与短板,探讨在口腔医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结合临床案例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在锻炼学生临床思辨能力的同时,避免了口腔医学英语教学中因较为枯燥造成教学效果不佳的情况,提升了学生参与度和知识掌握度。本课程设置教师组和学生组两个评价体系,教师组的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为主,奖励性评价为辅,多种评价方式结合的方式,为如何开展口腔医学英语教学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案例教学 口腔医学英语 线上线下结合 教学改革 形成性评价
下载PDF
三种树脂基陶瓷[牙合]贴面抗折强度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沈斯特 陈雅云 +2 位作者 黄珂 李梦 尹路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22年第6期430-434,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三种后牙树脂基陶[牙合]贴面的抗折性和断裂模式分析。方法:选取60个离体下颌前磨牙,用金刚砂切片与牙体长轴垂直均匀磨去中央窝1.5 mm牙尖至釉牙本质交界下1.0 mm,形成中央为健康牙本质周围为完整牙釉质环的预备体...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三种后牙树脂基陶[牙合]贴面的抗折性和断裂模式分析。方法:选取60个离体下颌前磨牙,用金刚砂切片与牙体长轴垂直均匀磨去中央窝1.5 mm牙尖至釉牙本质交界下1.0 mm,形成中央为健康牙本质周围为完整牙釉质环的预备体,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作(CAD/CAM)三种厚度约0.5 mm树脂基陶瓷[牙合]贴面,分别为润瓷、3M优韧瓷、维它弹性瓷(n=20);采用双固化树脂水门汀粘固在预备后的离体牙表面,采用万能材料试验机检测三组[牙合]贴面的抗折强度并方差分析结果,断裂模式分析采用秩次检验分析。结果:三组试件的抗折强度:维它弹性瓷(2410±620)N,润瓷(1747±567)N,3M优韧瓷(1730±712)N;维它弹性瓷贴面的强度大于另外两组试件(P<0.05),润瓷和3M优韧瓷的强度无统计学差异,各组试件的断裂模式与断裂强度之间没有关联,绝大多数试件的断裂均不伴随牙体折裂。结论:新一代的树脂基陶瓷可以匹配临床实际应用,弹性瓷的抗折强度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合]贴面 CAD/CAM 树脂基陶瓷 抗折强度
下载PDF
口腔颌面外科全麻手术患者在麻醉复苏期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林晓兰 王阿丽 《基层医学论坛》 2022年第30期14-16,共3页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在口腔颌面外科全麻手术患者麻醉复苏期的干预效果。方法 在2020年4月—10月于厦门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进行口腔颌面外科全麻手术治疗患者中随机抽出82例,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针对性...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在口腔颌面外科全麻手术患者麻醉复苏期的干预效果。方法 在2020年4月—10月于厦门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进行口腔颌面外科全麻手术治疗患者中随机抽出82例,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针对性护理。比较2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7.32%<34.16%);观察组苏醒时间、留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主观舒适度均高于对照组,上述各项差异均明显(P<0.05)。结论针对口腔颌面外科全麻手术患者麻醉复苏期阶段,予以针对性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能有效加快患者苏醒,减少其留室时间,有利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机体舒适度,满意度较高,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对性护理干预 口腔颌面外科全麻手术 麻醉复苏期 护理效果
下载PDF
优质护理在人工种植牙口腔修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玲娜 高山 《中国民康医学》 2021年第22期206-208,共3页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人工种植牙口腔修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16例行人工种植牙口腔修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遵医依从性、并发症发...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人工种植牙口腔修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16例行人工种植牙口腔修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遵医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遵医依从性评分为(6.72±0.14)分,高于对照组的(6.16±0.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17%,低于对照组的1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服务态度、健康教育、护理业务水平、沟通充分和人文关怀等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人工种植牙口腔修复患者,可提升遵医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修复 人工种植牙 优质护理 遵医依从性 并发症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Er:Yag激光拆除3种材质[牙合]贴面的实验研究
16
作者 朱建宇 洪菲菲 +4 位作者 何良航 温玮 雷贤林 张志升 尹路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68-572,共5页
目的 本实验采用Er:Yag激光对不同厚度、不同材质[牙合]贴面进行体外照射去粘接,通过分析比较Er:Yag激光对于[牙合]贴面、牙体组织微观结构的影响,为激光无创拆除[牙合]贴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新鲜拔除正畸下颌前磨牙,标准化牙体... 目的 本实验采用Er:Yag激光对不同厚度、不同材质[牙合]贴面进行体外照射去粘接,通过分析比较Er:Yag激光对于[牙合]贴面、牙体组织微观结构的影响,为激光无创拆除[牙合]贴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新鲜拔除正畸下颌前磨牙,标准化牙体预备后制作3种不同厚度(1.0、1.5、2.0 mm)和不同材质(Vita琥珀瓷、Vita MarkⅡ、润瓷)[牙合]贴面进行粘接,1周后使用Er:Yag激光(2.5、3.5 W)照射[牙合]贴面并记录时间。扫描电镜(SEM)观察去除后的微观形态。结果 润瓷[牙合]贴面经2.5或3.5 W Er:Yag激光长时间(>20 min)照射后仍无法取下;2.5 W Er:Yag激光去除粘接时间:1.0 mm Vita琥珀瓷组(96.0 s±16.0 s)大于1.0 mm Vita MarkⅡ组(84.5 s±19.5s)(P<0.05);1.5mm Vita琥珀瓷组(246.5s±13.5s)大于1.5mm VitaMarkⅡ组(170.0s±14.0s)(P<0.05);3.5 W Er:Yag激光去除粘接时间:2.0 mm Vita琥珀瓷组(381.0 s±24.0 s)大于2.0 mm Vita MarkⅡ组(341.5 s±26.5 s)。结论 同种材质、相同厚度情况下:激光功率越大,拆除时间越短,当功率较小时,可能导致[牙合]贴面无法拆除。相同厚度、相同功率情况下:激光穿透瓷块到达粘接层可能对瓷块结构产生影响。同种材料、相同功率情况下:瓷块厚度越厚,拆除所需时间越长,所需功率越高。激光无法直接拆除树脂类[牙合]贴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YAG激光 [牙合]贴面 去粘接 树脂基陶瓷 玻璃陶瓷 扫描电镜
下载PDF
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构型及其影响因素的CBCT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林太伟 刘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6-50,共5页
目的:应用CBCT对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的解剖形态进行评估。方法:根据CBCT影像选取出579例具有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的患者,分别进行对称性、根面沟及不同横断面的根管形态分析。结果:双侧下颌第二磨牙同为C形根管有80.0%;1047颗C形根管... 目的:应用CBCT对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的解剖形态进行评估。方法:根据CBCT影像选取出579例具有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的患者,分别进行对称性、根面沟及不同横断面的根管形态分析。结果:双侧下颌第二磨牙同为C形根管有80.0%;1047颗C形根管在根管口、根中、根尖的根管构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在根中与根尖的根管构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25岁组与26~50岁组在3个不同横断面上的根管构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舌侧沟与具有颊舌侧沟的在不同横断面上的根管构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CBCT,可以准确判断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构型及走向,有助于对形态复杂的C形根管进行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二恒磨牙 C形根管 CBCT
下载PDF
数字化辅助全口磨耗牙咬合重建修复4年观察随访1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红蓝 金地 +6 位作者 朱建宇 张怡 骆碧珠 江武 吴千驹 肖云 张志升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5-268,共4页
磨耗牙的修复一直是口腔修复中的难点之一,本文报告全口磨耗牙病例1例,通过引入数字化咬合重建技术,利用虚拟性咬合引导开展系统性修复重建并随访4年,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该病例为数字化技术在磨耗牙的诊治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磨耗牙 咬合重建 数字化引导
下载PDF
成人女性拔牙正畸治疗后软硬组织变化的三维研究
19
作者 陈晓波 余诚诚 +1 位作者 朱紫茹 何洁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7-342,共6页
目的:回顾性研究成年女性拔牙正畸治疗后软硬组织三维方向的改变,并分析其相关性以提供临床决策的循证证据。方法:本研究共纳入40例女性患者,用Dolphin软件对正畸治疗前后的锥形束断层扫描(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数据进... 目的:回顾性研究成年女性拔牙正畸治疗后软硬组织三维方向的改变,并分析其相关性以提供临床决策的循证证据。方法:本研究共纳入40例女性患者,用Dolphin软件对正畸治疗前后的锥形束断层扫描(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上下唇以及鼻唇沟区软组织治疗前后在矢状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鼻唇沟区(nasolabial folds,NLF)软组织从上往下变化量逐渐增大(NFL3>NLF2>NFL1),从内往外逐渐减小(L2>NLF2>L1)。切牙内收量与唇组织变化之间存在中度正相关(r=0.52),上尖牙内收量与鼻唇沟区软组织变化之间也存在中度正相关(r=0.63)。结论:成年女性拔牙正畸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凸面型和唇形态,其切牙和尖牙内收量可用于预测唇及鼻唇沟区软组织矢状向的改变。尽管鼻唇沟区软组织发生了负向改变,但鼻唇沟皱褶是否会加深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牙 锥形束断层扫描 鼻唇沟 软组织 正畸
下载PDF
上颌第一磨牙腭侧C形根管伴釉珠的根管再治疗1例
20
作者 刘明 黄艳玲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4-367,共4页
C形根管在上颌第一磨牙的发生率极低(0.12%),而釉珠在上颌第一磨牙中的发生率仅为2.68%,同时存在这两种解剖结构的上颌第一磨牙更为罕见。本病例报道1例上颌第一磨牙腭侧(VertucciⅧ型,3-3)融合C形根管伴釉珠的根管再治疗病例,提示利用... C形根管在上颌第一磨牙的发生率极低(0.12%),而釉珠在上颌第一磨牙中的发生率仅为2.68%,同时存在这两种解剖结构的上颌第一磨牙更为罕见。本病例报道1例上颌第一磨牙腭侧(VertucciⅧ型,3-3)融合C形根管伴釉珠的根管再治疗病例,提示利用根管显微镜结合CBCT可发现结构异常并避免遗漏根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第一磨牙 C形根管 釉珠 根管再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