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0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g(SCN)_4]^(2-)对蛋白质的荧光猝灭反应及其分析应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田伦富 刘忠芳 +2 位作者 胡小莉 孔玲 刘绍璞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9-65,共7页
在pH=1.4~3.4的酸性介质中,[Hg(SCN)4]2-配阴离子可与牛血清白蛋白(BSA)、γ-球蛋白(γ-G)和血红蛋白(Hb)等蛋白质反应形成复合物,从而引起蛋白质荧光的猝灭.荧光猝灭的程度在一定范围内与Hg(Ⅱ)的浓度呈线性关系,可用于Hg(Ⅱ)的测定.... 在pH=1.4~3.4的酸性介质中,[Hg(SCN)4]2-配阴离子可与牛血清白蛋白(BSA)、γ-球蛋白(γ-G)和血红蛋白(Hb)等蛋白质反应形成复合物,从而引起蛋白质荧光的猝灭.荧光猝灭的程度在一定范围内与Hg(Ⅱ)的浓度呈线性关系,可用于Hg(Ⅱ)的测定.该方法有较高的灵敏度,检出限(3σ)分别为4.4 ng/mL(BSA)、6.5 ng/mL(γ-G)和12.9 ng/mL(Hb),其中以BSA体系灵敏度最高.研究了[Hg(SCN)4]2-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对荧光光谱的影响、适宜的反应条件和影响因素;结合吸收光谱的变化、温度的影响以及某些热力学参数讨论了荧光猝灭反应的机理;并以[Hg(SCN)4]2--BSA体系为例考察了共存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选择性.以BSA为探针采用荧光猝灭法测定了红药水中汞溴红和乙肝疫苗中硫柳汞的含量,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g(SCN)4]2- 牛血清白蛋白 γ-球蛋白 血红蛋白 荧光猝灭
下载PDF
Ag(Ⅰ)-呋塞米相互作用的共振瑞利散射、二级散射和倍频散射光谱及其分析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李翠侠 刘绍璞 +1 位作者 刘忠芳 胡小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52-257,共6页
在pH=3.5的HAc-NaAc介质中,呋塞米(FUR)与Ag(Ⅰ)形成1∶1(摩尔比)的螯合物,从而引起共振瑞利散射(RRS)、二级散射(SOS)和倍频散射(FDS)光谱显著增强,其最大RRS,SOS和FDS波长分别位于310,584和330 nm.在一定范围内,3种散射信号的增强(ΔI... 在pH=3.5的HAc-NaAc介质中,呋塞米(FUR)与Ag(Ⅰ)形成1∶1(摩尔比)的螯合物,从而引起共振瑞利散射(RRS)、二级散射(SOS)和倍频散射(FDS)光谱显著增强,其最大RRS,SOS和FDS波长分别位于310,584和330 nm.在一定范围内,3种散射信号的增强(ΔIRRS,ΔISOS和ΔIFDS)均与呋塞米浓度成正比.该方法具有较高灵敏度,RRS,SOS和FDS法对FUR的检出限(3σ)分别为1.3,3.0和6.9 ng/mL.考察了适宜的反应条件和共存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方法具有良好的选择性.据此,提出了简便、快速、准确且高灵敏测定痕量呋塞米的光散射新方法,并应用于片剂和尿样中呋塞米的测定.同时对反应机理和散射光谱增强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呋塞米 Ag(Ⅰ) 共振瑞利散射光谱 二级散射 倍频散射
下载PDF
HgCl_2-头孢噻肟螯合阴离子与碱性三苯甲烷类染料相互作用的共振瑞利散射光谱及其分析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傅生会 刘忠芳 +1 位作者 刘绍璞 胡小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164-2170,共7页
在pH为5.3~6.8的Britton-Robinson(BR)缓冲溶液中,头孢噻肟钠(CFTM)与HgCl2形成摩尔比为1∶1的螯合阴离子,它能进一步与结晶紫、甲基紫、乙基紫、亮绿、碘绿、甲基绿和孔雀石绿等碱性三苯甲烷类染料反应形成三元离子缔合物,导致共... 在pH为5.3~6.8的Britton-Robinson(BR)缓冲溶液中,头孢噻肟钠(CFTM)与HgCl2形成摩尔比为1∶1的螯合阴离子,它能进一步与结晶紫、甲基紫、乙基紫、亮绿、碘绿、甲基绿和孔雀石绿等碱性三苯甲烷类染料反应形成三元离子缔合物,导致共振瑞利散射(RRS)的显著增强.最大RRS峰分别位于367,367,340,367,340,340和340 nm附近,在一定的CFFM质量浓度范围内散射强度与头孢噻肟钠的浓度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用结晶紫、甲基紫、乙基紫、亮绿、碘绿、甲基绿和孔雀石绿体系测定头孢噻肟钠的线性范围和检出限(3σ)分别为0.0090~3.5μg/mL和2.7 ng/mL,0.0092~3.5μg/mL和2.8 ng/mL,0.013~3.5μg/mL和4.0 ng/mL,0.010~3.5μg/mL和3.1 ng/mL,0.011~3.5μg/mL和3.4 ng/mL,0.012~4.0μg/mL和3.5 ng/mL以及0.016~3.5μg/mL和4.7 ng/mL,其中以结晶紫体系灵敏度最高.研究了适宜的反应条件和影响因素,对离子缔合物的组成和离子缔合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考察了共存物质的影响,表明方法有良好的选择性,据此发展了用HgCl2和碱性三苯甲烷类染料的灵敏、简便、快速测定痕量头孢噻肟钠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瑞利散射 头孢噻肟钠 HgCl2 碱性三苯甲烷类染料
下载PDF
同多钨酸-阿米卡星相互作用的共振瑞利散射光谱及其分析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胡小莉 安兰香 +2 位作者 刘绍璞 刘忠芳 宋彦琪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88-592,共5页
在pH值为0.65~1.10的HCl-NaAc缓冲溶液中,同多钨酸(IPT)与阿米卡星(AMK)形成离子缔合物,能引起共振瑞利散射(RRS)显著增强,并产生新的RRS光谱,其最大散射峰位于340nlTI,AMK质量浓度在1.0×10^-9~8.0×10^-8g... 在pH值为0.65~1.10的HCl-NaAc缓冲溶液中,同多钨酸(IPT)与阿米卡星(AMK)形成离子缔合物,能引起共振瑞利散射(RRS)显著增强,并产生新的RRS光谱,其最大散射峰位于340nlTI,AMK质量浓度在1.0×10^-9~8.0×10^-8g/mL范围内与散射增强程度呈线性关系。建立了测定AMK的RRS新方法,检出限(3σ)为0.4×10^-9/mL。考察了体系的RRS和吸收光谱特征,优化了测定条件,考察了常见共存物质的干扰,方法具有良好的选择性。用于人血清中AMK的测定,结果满意。讨论了离子缔合反应和RRS增强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米卡星 同多钨酸 共振瑞利散射 测定
下载PDF
维生素B12与12-钨磷酸相互作用的双波长共振瑞利散射光谱及其分析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崔志平 刘绍璞 +1 位作者 刘忠芳 胡小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205-2212,共8页
建立了一种双波长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测定维生素B12的新方法.在pH=1.0的HCl介质中,维生素B12(VB12)与12-钨磷酸(TP)形成摩尔比为3∶1的离子缔合物,导致双波长共振瑞利散射(DWO-RRS)、二级散射(SOS)和倍频散射(FDS)光谱显著增强,其最大散... 建立了一种双波长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测定维生素B12的新方法.在pH=1.0的HCl介质中,维生素B12(VB12)与12-钨磷酸(TP)形成摩尔比为3∶1的离子缔合物,导致双波长共振瑞利散射(DWO-RRS)、二级散射(SOS)和倍频散射(FDS)光谱显著增强,其最大散射波长分别位于330和370 nm(RRS),608 nm(SOS)和386 nm(FDS).在一定范围内,3种散射增强(ΔIRRS,ΔISOS和ΔIFDS)均与VB12的浓度成线性关系.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RRS,SOS和FDS法对VB12的检出限(3σ)在2.0~7.6 ng/mL之间.研究了反应条件和共存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选择性.据此,提出了简便、快速、准确且高灵敏测定痕量VB12的光散射新方法,适用于片剂和尿样中VB12的测定.还对反应机理和散射光谱增强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B12 12-钨磷酸 双波长共振瑞利散射 二级散射 倍频散射
下载PDF
呋塞米-Pd(Ⅱ)-碱性三苯甲烷染料反应体系的吸收光谱及分析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李翠侠 刘绍璞 +1 位作者 刘忠芳 胡小莉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215-1220,共6页
在pH为5.0~7.6的Britton-Robinson(BR)缓冲溶液中,呋塞米(FUR)与Pd(Ⅱ)形成摩尔比1:1的配合物,进一步与乙基紫(EV)、结晶紫(CV)、甲基紫(MV)、亮绿(BG)、甲基绿(MeG)等碱性三苯甲烷染料(BTPMD)作用形成1:1的离子缔合物时,染料发生褪色... 在pH为5.0~7.6的Britton-Robinson(BR)缓冲溶液中,呋塞米(FUR)与Pd(Ⅱ)形成摩尔比1:1的配合物,进一步与乙基紫(EV)、结晶紫(CV)、甲基紫(MV)、亮绿(BG)、甲基绿(MeG)等碱性三苯甲烷染料(BTPMD)作用形成1:1的离子缔合物时,染料发生褪色反应,褪色波长分别位于595nm(EV、CV体系)、580nm(MV体系)、615nm(BG体系)和630nm(MeG体系),FUR浓度在2.0×10-7~4.0×10-6g/mL(EV体系)、3.0×10-7~8.0×10-6g/mL(CV体系)、4.0×10-7~4.0×10-6g/mL(MV体系)、4.0×10-7~7.0×10-6g/mL(BG体系)、1.2×10-6~8.0×10-6g/mL(MeG体系)范围内与褪色波长处的吸光度变化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摩尔吸光系数(ε)根据染料的不同在0.57×104~3.40×104L/(mol·cm)之间,灵敏度最高的EV体系的检出限(3σ)为6.0×10-8g/mL,据此建立一种测定呋塞米的新分光光度法。研究了适宜的反应条件、分析化学性质和共存物质的影响,用于尿样中呋塞米的含量测定,回收率在96.0%~106.8%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Ⅱ) 呋塞米 三苯甲烷染料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全氟辛烷磺酸高灵敏共振光散射分析测定 被引量:5
7
作者 郑莉 吴飞 谭克俊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8-83,共6页
在pH值为2.87的Britton—Robinson(BR)缓冲溶液中,全氟辛烷磺酸(PFOS)可通过静电相互作用与质子化的乙基紫(EV)结合生成离子缔合物,导致体系散射信号显著增强.增强的散射信号(△IRLS)与PFOS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具有线性关系,... 在pH值为2.87的Britton—Robinson(BR)缓冲溶液中,全氟辛烷磺酸(PFOS)可通过静电相互作用与质子化的乙基紫(EV)结合生成离子缔合物,导致体系散射信号显著增强.增强的散射信号(△IRLS)与PFOS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具有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PFOS的共振光散射(Resonance Light Scattering,RLS)分析方法,线性范围为0.02~10.0μmol/L,检测限为2.0nmol/L.表征了紫外/可见光谱、扫描电镜显微成像(sEM),优化了实验条件,并探讨了反应机理.该方法成功地用于三峡库区嘉陵江水样中PFOS的测定,相树标准误差小于等于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辛烷磺酸 乙基紫 共振光散射
原文传递
功能化多糖包被的银纳米粒子与阿霉素作用的共振光散射及分析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李靖云 王燚 李原芳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7-71,共5页
将右旋糖酐侧链进行功能化修饰,制备了一种富含醛基的改性多糖.利用这种改性多糖作为还原剂和稳定剂合成银纳米粒子,并研究了该银纳米粒子与阿霉素的相互作用及其共振光散射光谱.研究表明,体系的lg(ΔIRLS)值与阿霉素的浓度在一定范... 将右旋糖酐侧链进行功能化修饰,制备了一种富含醛基的改性多糖.利用这种改性多糖作为还原剂和稳定剂合成银纳米粒子,并研究了该银纳米粒子与阿霉素的相互作用及其共振光散射光谱.研究表明,体系的lg(ΔIRLS)值与阿霉素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lg(ΔIRLS)=0.874 4+0.704 7c,线性范围为1.36×10-6~4.08×10-6mol/L,检出限(3σ)为1.30×10-7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醛右旋糖酐 银纳米粒子 阿霉素 共振光散射
原文传递
农药敌磺钠与吖黄素的荧光猝灭反应及其分析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王亚琼 刘绍璞 +1 位作者 刘忠芳 胡小莉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40-445,共6页
在pH=5.4的Britton-Robinson(BR)缓冲溶液中,农药敌磺钠(FM)与吖黄素(AF)相互作用,形成离子缔合物,导致吖黄素溶液的荧光猝灭。当分别于最大激发波长和最大发射波长(λex/λem)451 nm/508 nm测量时,荧光猝灭值(ΔF)与敌磺钠浓度在0.16~... 在pH=5.4的Britton-Robinson(BR)缓冲溶液中,农药敌磺钠(FM)与吖黄素(AF)相互作用,形成离子缔合物,导致吖黄素溶液的荧光猝灭。当分别于最大激发波长和最大发射波长(λex/λem)451 nm/508 nm测量时,荧光猝灭值(ΔF)与敌磺钠浓度在0.16~5.0 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48 mg/L。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敌磺钠的荧光分析新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用于敌磺钠农药以及土壤中敌磺钠残留检测,结果满意。还研究了反应体系的荧光特性,并结合量子化学AM1计算对荧光猝灭机理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敌磺钠 吖黄素 荧光猝灭
下载PDF
铕与六偏磷酸钠作用光谱研究及其分析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璐 谭克俊 +1 位作者 朱进 覃明丽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1期168-168,共1页
食品级的六偏磷酸钠主要用作品质改良剂,发酵膨松剂等。在食品中过量添加六偏磷酸钠不仅会破坏食品中的各种营养元素,而且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在人体内长期积累将会诱发各种疾病,甚至对人的肝脏功能造成伤害。
关键词 六偏磷酸钠 分析应用 光谱 品质改良剂 食品级 营养元素 人体健康 肝脏功能
下载PDF
多菌灵与Pd(Ⅱ)体系的共振瑞利散射光谱及分析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崔志平 刘绍璞 +1 位作者 刘忠芳 胡小莉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331-1336,共6页
在pH=10.0的Britton-Robinson(BR)缓冲溶液中,多菌灵与Pd(Ⅱ)反应形成1:1的六元螯合物,导致共振瑞利散射(RRS)、二级散射(SOS)和倍频散射(FDS)显著增强,并产生新的共振瑞利散射光谱,其最大RRS、SOS和FDS波长分别位于309、606和310 nm。... 在pH=10.0的Britton-Robinson(BR)缓冲溶液中,多菌灵与Pd(Ⅱ)反应形成1:1的六元螯合物,导致共振瑞利散射(RRS)、二级散射(SOS)和倍频散射(FDS)显著增强,并产生新的共振瑞利散射光谱,其最大RRS、SOS和FDS波长分别位于309、606和310 nm。在一定范围内,3种散射增强(ΔIRRS、ΔISOS和ΔIFDS)均与多菌灵的浓度成正比,反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对于多菌灵的检出限分别为7.1×10-9 g/mL(RRS)、7.4×10-9 g/mL(SOS)和10.7×10-9 g/mL(FDS)。据此提出了测定多菌灵的光散射新方法。以灵敏度最高的RRS法为例,测定了西芹和市售农药中多菌灵的含量,结果与标准方法一致。文中还对反应机理和散射增强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菌灵 Pd(Ⅱ) 共振瑞利散射 二级散射 倍频散射
下载PDF
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毛俐 袁若 +6 位作者 杨霞 袁世蓉 廖玉红 牛欢 刘慧静 曹雅玲 甘贤雪 《化学传感器》 CAS 2011年第3期1-9,共9页
电致化学发光在免疫分析、酶分析和适配体传感器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许多电化学发光体系如光泽精、联吡啶钌、鲁米诺和量子点等纷纷应用于生物传感器构建。该综述按照发光体系分类,就各发光体系在免疫传感器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介绍,并... 电致化学发光在免疫分析、酶分析和适配体传感器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许多电化学发光体系如光泽精、联吡啶钌、鲁米诺和量子点等纷纷应用于生物传感器构建。该综述按照发光体系分类,就各发光体系在免疫传感器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初步展望了今后几年电致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致化学发光 免疫传感器 联吡啶钌 鲁米诺 量子点
下载PDF
基于金纳米链标记抗体及HRP信号增强的高灵敏电流型免疫传感器抗体标记的夹心式电致发光免疫传感器研究
13
作者 杨霞 袁若 +2 位作者 柴雅琴 卓颖 毛俐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3期160-160,共1页
电致发光传感器具有简单,快速,高灵敏以及背景信号小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DNA杂化,蛋白质以及末端酶活性的检测。近年来,夹心式电致发光免疫传感器也发展迅猛,量子点,联吡啶钌的复合物,以及ABEI等都被用作为标记物。纳米材料... 电致发光传感器具有简单,快速,高灵敏以及背景信号小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DNA杂化,蛋白质以及末端酶活性的检测。近年来,夹心式电致发光免疫传感器也发展迅猛,量子点,联吡啶钌的复合物,以及ABEI等都被用作为标记物。纳米材料由于其特殊的电学,光学,磁性以及催化性能也多次用于抗体的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传感器 电致发光 信号增强 纳米材料 标记物 夹心式 高灵敏 抗体
下载PDF
盐酸丁卡因-赤藓红反应体系的吸收光谱及分析应用
14
作者 胡小莉 秦明友 +2 位作者 刘绍璞 刘忠芳 陈佩丽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55-859,共5页
建立一种测定盐酸丁卡因的分光光度新方法。在pH=4.0的Britton-Robinson(BR)缓冲溶液中,盐酸丁卡因(TC.HCl)与赤藓红(ET)形成1∶1的离子缔合物,导致溶液的吸收光谱变化,除在516nm处产生明显的褪色作用外,并在558nm处出现增色现象。TC.HC... 建立一种测定盐酸丁卡因的分光光度新方法。在pH=4.0的Britton-Robinson(BR)缓冲溶液中,盐酸丁卡因(TC.HCl)与赤藓红(ET)形成1∶1的离子缔合物,导致溶液的吸收光谱变化,除在516nm处产生明显的褪色作用外,并在558nm处出现增色现象。TC.HCl在0.1×10-6~7.2×10-6g/mL范围内其质量浓度与褪色波长和增色波长处的吸光度变化值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褪色法和增色法的摩尔吸光系数(ε)分别为3.30×104和2.22×104L/(mol.cm)。当用双波长叠加法时,ε值为5.52×104L/(mol.cm)。研究了适宜的反应条件和分析化学性质,并结合量子化学AM1法讨论了反应机理。方法用于人血清及尿样中盐酸丁卡因的含量测定,回收率在98.1%~103.3%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丁卡因 赤藓红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碘诱导Ag@AgI复合纳米颗粒的形成及碘离子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郑林玲 凌剑 +1 位作者 刘跃 黄承志 《分析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385-1390,共6页
在CuCl2和KI同时存在下,银纳米颗粒表面被氧化,生成Ag@AgI复合纳米颗粒,使得银纳米颗粒在410nm处的等离子体共振光散射信号降低。该光散射信号变化很容易在普通白色发光二极管(LED)光照射下观察到,据此建立了一种简单的I!可视化分析方... 在CuCl2和KI同时存在下,银纳米颗粒表面被氧化,生成Ag@AgI复合纳米颗粒,使得银纳米颗粒在410nm处的等离子体共振光散射信号降低。该光散射信号变化很容易在普通白色发光二极管(LED)光照射下观察到,据此建立了一种简单的I!可视化分析方法。在pH 7.4Tris-HCl缓冲溶液中,在1.0×10!4 mol/LCuCl2溶液存在下,I!检测的线性范围为2.0×10!7~2.0×10!5 mol/L,相关系数为0.9959。常见阴离子对测定无干扰。将本方法用于环境水样和尿液中I!检测,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5.0%~97.0%和98.7%~10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纳米颗粒 Ag@AgI复合纳米颗粒 等离子体共振光散射 碘离子 氯化铜
下载PDF
钯(Ⅱ)-盐酸吗啉胍螯合物与卤代荧光素类染料相互作用的共振瑞利散射光谱及其分析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孟维伟 胡小莉 +1 位作者 刘忠芳 刘绍璞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6-210,共5页
在pH值为4.2~4.4的HAc-NaAc介质中,盐酸吗啉胍(ABOB)与Pd(Ⅱ)反应形成螯合阳离子[Pd(ABOB)2]2+,它能进一步与曙红Y(EY)、赤藓红(Ery)和二溴荧光素(DBF)阴离子形成离子缔合物,此时将引起共振瑞利散射(RRS)的急剧增强并产生新的RRS光谱... 在pH值为4.2~4.4的HAc-NaAc介质中,盐酸吗啉胍(ABOB)与Pd(Ⅱ)反应形成螯合阳离子[Pd(ABOB)2]2+,它能进一步与曙红Y(EY)、赤藓红(Ery)和二溴荧光素(DBF)阴离子形成离子缔合物,此时将引起共振瑞利散射(RRS)的急剧增强并产生新的RRS光谱。盐酸吗啉胍与Pd(Ⅱ)和3种染料反应后的产物具有相似的光谱特征,最大RRS波长位于315nm附近。在一定条件下散射增强(ΔI)与ABOB浓度成正比,EY、Ery和DBF这3个体系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12×10-6~1.2×10-6g/mL、0.23×10-6~2.3×10-6g/mL和0.24×10-6~1.5×10-6g/mL。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对于ABOB的检出限依次为0.0036×10-6、0.070×10-6和0.025×10-6g/mL,其中以EY体系灵敏度最高,其次是DBF和Ery。研究了适宜的反应条件和影响因素,表明本方法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并以EY体系为例考察了共存物质的影响。据此建立以曙红Y作探针,用RRS技术快速、简便,高灵敏测定ABOB的新方法。文中还对离子缔合物的形成和反应机理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瑞利散射 盐酸吗啉胍 Pd(Ⅱ) 卤代荧光素类染料
下载PDF
硼酸催化茚三酮与盐酸肼屈嗪的反应及分析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付海波 詹蕾 王健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3-48,共6页
肼的衍生物和茚三酮发生反应,生成一种含有—NHN=CH-基团的化合物——腙,该反应在常温下缓慢进行.研究发现,在pH=6.2的PB缓冲条件下,硼酸可以显著地加快该反应的速度,将该反应用于盐酸肼屈嗪的快速测定,其浓度在0.5~40μmol/L范围内,... 肼的衍生物和茚三酮发生反应,生成一种含有—NHN=CH-基团的化合物——腙,该反应在常温下缓慢进行.研究发现,在pH=6.2的PB缓冲条件下,硼酸可以显著地加快该反应的速度,将该反应用于盐酸肼屈嗪的快速测定,其浓度在0.5~40μmol/L范围内,与反应产物在436nm处的吸光度变化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4),检出限为0.18μmol/L.研究了适宜的反应条件,初步探讨其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酸 催化 盐酸肼屈嗪 茚三酮
下载PDF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咖啡酸 被引量:3
18
作者 廖伟 罗红群 李念兵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86-288,291,共4页
基于在酸性条件下,咖啡酸能增强高锰酸钾-罗丹明6G体系的化学发光强度,提出了测定咖啡酸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咖啡酸的发光强度的增加值与其浓度在1.0×10-6~1.0×10-4mol.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 基于在酸性条件下,咖啡酸能增强高锰酸钾-罗丹明6G体系的化学发光强度,提出了测定咖啡酸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咖啡酸的发光强度的增加值与其浓度在1.0×10-6~1.0×10-4mol.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2.4×10-8mol.L-1。方法用于咖啡酸片中咖啡酸含量的测定,回收率在98.0%~104.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11)为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 流动注射 高锰酸钾-罗丹明6G反应体系 咖啡酸
下载PDF
黄酮类药物与氯金酸的作用及其分析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慧娟 李春梅 +1 位作者 刘跃 李原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72-1176,共5页
将4种黄酮类药物染料木素、木犀草素、大豆素及柚皮素与氯金酸在不同酸度条件下反应形成金纳米颗粒.研究发现,生成的金纳米颗粒的等离子体共振吸收信号与4种黄酮类药物的浓度呈线性关系,从而建立了这4种典型黄酮类药物的测定方法.分析... 将4种黄酮类药物染料木素、木犀草素、大豆素及柚皮素与氯金酸在不同酸度条件下反应形成金纳米颗粒.研究发现,生成的金纳米颗粒的等离子体共振吸收信号与4种黄酮类药物的浓度呈线性关系,从而建立了这4种典型黄酮类药物的测定方法.分析了黄酮类药物的分子结构并利用Materials-studio 4.0软件计算了各原子的电子云密度分布.结果表明,4种黄酮类药物与氯金酸作用的适宜酸度与黄酮类化合物结构中的酚羟基数和碱性氧的电子云密度分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木素 木犀草素 大豆素 柚皮素 金纳米颗粒 等离子体共振吸收
下载PDF
一种灵敏高效的铜离子光化学探针的合成及分析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鲍金欣 张腊梅 +2 位作者 程锦燕 孔玲 杨睿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5-39,共5页
设计合成了一种可选择性识别铜离子的光化学探针N-苯基-2-(吡啶-2-基亚甲基)氨基脲(PHC),用核磁共振和高分辨质谱进行了结构表征,应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共振瑞利散射光谱研究了其对不同金属离子的响应.结果表明,该探针对铜离子表现出... 设计合成了一种可选择性识别铜离子的光化学探针N-苯基-2-(吡啶-2-基亚甲基)氨基脲(PHC),用核磁共振和高分辨质谱进行了结构表征,应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共振瑞利散射光谱研究了其对不同金属离子的响应.结果表明,该探针对铜离子表现出良好的识别作用.该探针分子结构简单,对铜离子表现出较好的选择性和较高的灵敏度,检测限达25.4ng/L,并伴有明显的由无色到亮黄色的颜色变化,可实现对铜离子的快速检测和裸眼识别,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可制成铜离子检测试纸,适用于工业废水中铜离子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瑞利散射 铜离子 探针 检测 裸眼识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