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穴位麻醉在种植义齿二期手术的应用探讨
1
作者 陈佳琪 赵朝庭 +2 位作者 冉雄文 黄元丁 李婷 《中国中医急症》 2023年第10期1760-1763,共4页
口腔种植手术的麻醉方式多采用传统药物麻醉,但传统麻醉风险不可忽视。穴位麻醉无药物应用或减少药物用量,有其独特临床优势。种植二期手术时长较短,产生疼痛较少,适合作为穴位麻醉临床应用的对象。基于此,本文探索穴位麻醉下行种植二... 口腔种植手术的麻醉方式多采用传统药物麻醉,但传统麻醉风险不可忽视。穴位麻醉无药物应用或减少药物用量,有其独特临床优势。种植二期手术时长较短,产生疼痛较少,适合作为穴位麻醉临床应用的对象。基于此,本文探索穴位麻醉下行种植二期手术的应用,为口腔种植麻醉方式提供新的选择,也为穴位麻醉临床应用提供新方向,以供临床医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齿 种植二期手术 穴位 麻醉 机制
下载PDF
脂肪组织分泌物中蛋白浓度对诱导脂肪干细胞成脂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婷 李勇 +3 位作者 田卫东 郭维华 于湄 李晓东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17-521,共5页
目的观察胎牛血清(FBS)对体外培养获取的脂肪组织分泌物(ATE)诱导大鼠脂肪干细胞(ADSCs)成脂能力有无影响,并探讨ATE中不同蛋白浓度对诱导大鼠ADSCs成脂、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培养大鼠ADSCs并传代,对ADSCs成骨和成神经诱导,... 目的观察胎牛血清(FBS)对体外培养获取的脂肪组织分泌物(ATE)诱导大鼠脂肪干细胞(ADSCs)成脂能力有无影响,并探讨ATE中不同蛋白浓度对诱导大鼠ADSCs成脂、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培养大鼠ADSCs并传代,对ADSCs成骨和成神经诱导,采用茜素红染色和神经丝蛋白(NF)免疫荧光检测鉴定。含有FBS和无FBS的培养基对脂肪组织块进行培养并收集ATE,对第4代ADSCs进行诱导,第7d时油红染色鉴定并计算成脂率;收集无FBS培养基获取的ATE,分为不同蛋白质量浓度组(100μg/mL、250μg/mL、500μg/mL组),对第4代ADSCs进行成脂诱导,观察各组成脂率;并观察不同蛋白质量浓度组对ADSCs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结果培养的ADSCs成骨和成神经诱导后茜素红染色和NF免疫荧光染色阳性;获取ATE时添加或不添加FBS,在第3d时均能诱导ADSCs成脂,第7d时的成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TE 500μg/mL组较100μg/mL、250μg/mL组成脂率高(P均<0.05),细胞培养2d后,3个不同蛋白质量浓度组均抑制细胞增殖,不同蛋白质量浓度间细胞抑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TE中不同蛋白质量浓度对细胞的迁移无影响。结论无FBS的培养基获取的ATE,短期内对ADSCs成脂能力没有影响;ATE蛋白浓度与ADSCs成脂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组织分泌物 脂肪干细胞 浓度
原文传递
大鼠脂肪干细胞两种培养方法的比较
3
作者 李婷 李勇 李晓东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4期564-567,共4页
目的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和胶原酶消化法体外培养大鼠脂肪干细胞(adipose derived stem cells,ADSCs),并对两种培养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分离SD大鼠腹股沟处脂肪组织,分别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和胶原酶消化法获取ADSCs,并对其进行原代培养和... 目的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和胶原酶消化法体外培养大鼠脂肪干细胞(adipose derived stem cells,ADSCs),并对两种培养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分离SD大鼠腹股沟处脂肪组织,分别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和胶原酶消化法获取ADSCs,并对其进行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观察细胞形态,比较细胞的产量和增殖能力;分别用化学成脂诱导剂和化学成骨诱导剂诱导ADSCs分化,观察其分化情况,并计算成脂量。结果组织块培养法和胶原酶消化法培养ADSCs的成功率分别为79%和53%,获得的第4代ADSCs多为成纤维细胞样,长梭形或纺锤形,无形态学差异,传至第8代,细胞生长状态良好,传代后细胞性状均一,生物学特性稳定;培养第7天,组织块培养法每毫克脂肪组织获得的细胞产量高于胶原酶消化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4代ADSCs生长曲线均为相似的"S"型,细胞倍增时间分别为96.56和95.84 h;ADSCs均可向脂肪细胞和骨细胞方向分化,培养第7天,两组间成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肪组织块培养法是更适合的体外获取ADSCs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干细胞 组织块培养法 胶原酶消化法 成脂分化 成骨分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