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生子模型在人类口腔菌群研究中的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吴虹乐(综述) 任彪(审校) 程磊(审校/指导)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170-173,共4页
人体内有大量的微生物存在,且与人体的多种机能、代谢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疾病等密切相关。不论是口腔疾病,还是全身的一些系统性疾病,其发生发展都与口腔菌群的定植、代谢、生长、繁殖有关,因此对于口腔菌群的探索是研究口腔疾病及某些... 人体内有大量的微生物存在,且与人体的多种机能、代谢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疾病等密切相关。不论是口腔疾病,还是全身的一些系统性疾病,其发生发展都与口腔菌群的定植、代谢、生长、繁殖有关,因此对于口腔菌群的探索是研究口腔疾病及某些全身系统性疾病的关键环节。双生子模型在遗传方面具有特殊性,其组内个体的遗传背景高度一致,接触环境也极其相似,可使研究的纳入对象之间高度配对,从而能够控制组内变量,排除混杂因素,提高研究的可信度,在人类菌群研究中有明显的优势。目前,已有众多学者通过双生子模型证实了环境、遗传等因素对人类口腔菌群有一定的影响,从而为口腔及全身疾病的预防、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就双生子模型用于人类口腔菌群研究的进展情况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生子模型 口腔菌群 口腔疾病
下载PDF
混合牙列双生子儿童口腔微生物组群结构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杜芹 田鲲 +1 位作者 邹静 周学东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3年第3期62-64,共3页
目的通过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分析混合牙列期同卵双生子(monozygotic twins,MZ)和异卵双生子(dizygotic twins,DZ)口腔微生物群组结构的差异,同时比较双生子儿童中有龋及无龋儿童口腔微生... 目的通过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分析混合牙列期同卵双生子(monozygotic twins,MZ)和异卵双生子(dizygotic twins,DZ)口腔微生物群组结构的差异,同时比较双生子儿童中有龋及无龋儿童口腔微生物群组结构差异。方法同卵双生子7对,异卵双生子3对,其中有龋者8个,无龋者12个。提取唾液DNA后,使用通用引物扩增细菌的16 s rRNA V2区,PCR-DGGE电泳后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同卵双生子与异卵双生子均表现出明显的聚类分布,证明亲缘之间口腔微生物组群结构更为相似,但在同卵双生子与异卵双生子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有龋儿童和无龋儿童之间比较,发现有龋组平均条带数(11.88±4.05)条,无龋组平均条带数(14.31±5.71)条,有龋组条带数较少,但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口腔微生物群组的构成,环境的影响可能大于遗传的影响。在有龋儿童中,微生物种类有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口腔微生物群 双生子
下载PDF
以磷酸钙系统为基础的再矿化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陈俊宇 杜倩 +2 位作者 刘琰 陆跃智 李晓箐 《口腔医学》 CAS 2013年第12期855-858,共4页
目前,关于龋病的治疗理念,正逐步向早期诊断及微创治疗方面转变,其核心过程是早期龋的再矿化。氟化物作为一种传统的再矿化物质,需在有足量钙、磷酸根离子的口腔环境中,才能更好地形成氟磷灰石,完成再矿化过程。近年来一类能够改善钙、... 目前,关于龋病的治疗理念,正逐步向早期诊断及微创治疗方面转变,其核心过程是早期龋的再矿化。氟化物作为一种传统的再矿化物质,需在有足量钙、磷酸根离子的口腔环境中,才能更好地形成氟磷灰石,完成再矿化过程。近年来一类能够改善钙、磷酸根等矿物质离子生物利用度的新型再矿化材料——以磷酸钙系统为基础的再矿化材料,已成为再矿化研究的热点。本文针对四种相关的新型再矿化材料进行综述,阐明其作用机制、促进牙体再矿化的科学证据及良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矿化 酪蛋白磷酸肽-无定形磷酸钙 无定性磷酸钙 钙钠磷硅酸 磷酸三钙
下载PDF
糖尿病足溃疡的危险因素与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41
4
作者 宋薇 解嘉慧 肖宇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4期88-91,共4页
糖尿病足溃疡(DFU)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病死率、复发率高。DFU的发展受多种危险因素影响,包括年龄、病程、性别、感染、神经病变、外周血管疾病、吸烟、血糖控制不佳、血脂升高、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足底局部压力增高、既往足部... 糖尿病足溃疡(DFU)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病死率、复发率高。DFU的发展受多种危险因素影响,包括年龄、病程、性别、感染、神经病变、外周血管疾病、吸烟、血糖控制不佳、血脂升高、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足底局部压力增高、既往足部溃疡史或截肢史、鞋袜不适、不恰当的足部护理习惯、肾衰竭和水肿等。其中周围神经病变、外周动脉疾病、感染是引起DFU的三种主要致病因素,可单独或组合发生。溃疡一旦发生,应及早治疗。目前对DFU的基础治疗包括清创、治疗感染、缓解压力、护理伤口,必要时进行血管重建等;同时湿性敷料、高压氧治疗、负压伤口治疗、皮肤移植、干细胞移植、生长因子和组织工程等新型生物治疗策略;目前,通过调节miRNA表达和使用低强度激光、治疗剂、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制剂等有望成为未来的治疗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溃疡 危险因素 治疗进展
下载PDF
尼古丁和烟草浸提液对腭胚突细胞增殖影响的体内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璇 杨仲鹏 +4 位作者 朱宇驰 郭彦君 代佳琪 李承浩 石冰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10期931-933,938,共4页
目的:对比尼古丁和烟草浸提液对小鼠胚胎腭突发育的影响。方法:孕鼠分组,分别用尼古丁、烟草浸提液及生理盐水灌胃,于E 13.5、14.5、16.5处死孕鼠取胚鼠头部做冠状切片,通过HE染色和Ki67染色观察腭胚突发育及细胞增殖改变。结果:E 13.5... 目的:对比尼古丁和烟草浸提液对小鼠胚胎腭突发育的影响。方法:孕鼠分组,分别用尼古丁、烟草浸提液及生理盐水灌胃,于E 13.5、14.5、16.5处死孕鼠取胚鼠头部做冠状切片,通过HE染色和Ki67染色观察腭胚突发育及细胞增殖改变。结果:E 13.5仅出现1例腭突发育不对称;E 14.5实验组均有出现腭突发育不对称或延迟现象;E 16.5各组腭胚突发育完全,细胞增殖活性相似。结论:尼古丁和烟草浸提液均可轻微影响腭胚突发育;香烟中影响腭突发育的主要致畸物质可能为尼古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胚突 尼古丁 香烟 小鼠
下载PDF
变异链球菌与白色念珠菌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孙国芳 胡涛 郭强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28-633,共6页
口腔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口腔微生态平衡的维持以及口腔疾病的发生至关重要。变异链球菌和白色念珠菌分别是口腔的主要致龋细菌和主要致病真菌,研究表明两种微生物之间存在复杂的跨原核生物界-真核生物界相互作用,对临床致病性具... 口腔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口腔微生态平衡的维持以及口腔疾病的发生至关重要。变异链球菌和白色念珠菌分别是口腔的主要致龋细菌和主要致病真菌,研究表明两种微生物之间存在复杂的跨原核生物界-真核生物界相互作用,对临床致病性具有潜在影响。文章将综述变异链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的相互作用机制以及对致病性的影响,对于将天然产物应用于控制变异链球菌与白色念珠菌的双菌种生物膜及其毒力的探索研究也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异链球菌 白色念珠菌 生物膜 相互作用 天然产物
原文传递
氯磷酸二钠表面改性羟基磷灰石对成骨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晓辉 胡静 +3 位作者 王雪梅 李运峰 王买全 罗恩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2期6221-6224,共4页
背景:羟基磷灰石本身的骨诱导活性有限,植入体内难与组织发生键合,结合不牢固,尚不能用于较大骨缺损的修复,限制了其临床应用。目的:观察羟基磷灰石经氯磷酸二钠表面改性后对成骨细胞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实验,于2007-09/1... 背景:羟基磷灰石本身的骨诱导活性有限,植入体内难与组织发生键合,结合不牢固,尚不能用于较大骨缺损的修复,限制了其临床应用。目的:观察羟基磷灰石经氯磷酸二钠表面改性后对成骨细胞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实验,于2007-09/11在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完成。材料:致密型块状羟基磷灰石,压缩强度40.0MPa,由四川大学纳米生物材料研究中心提供,氯磷酸二钠由美国TRM公司提供。方法:将羟基磷灰石制成10mm×10mm×0.5mm大小的块状,共48块,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4块。实验组羟基磷灰石与氯磷酸二钠复合制成氯磷酸二钠-羟基磷灰石;将未经特殊处理的羟基磷灰石作为对照组。分别将两组材料与成骨细胞复合培养。主要观察指标:培养1,3,7dMTT法检测材料上细胞增殖活性,同时检测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培养1,3,7d,实验组与对照组细胞增殖活性相近,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培养3,7d,实验组碱性磷酸酶活性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用二磷酸盐对羟基磷灰石进行表面改性后不影响成骨细胞的生长、增殖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磷酸盐 羟基磷灰石 成骨细胞 生物材料
下载PDF
羟基磷灰石经氯磷酸二钠表面改性后表面润湿性的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罗恩 胡静 +3 位作者 李继华 梁新华 王雪梅 魏世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856-1858,共3页
目的:观察羟基磷灰石在氯磷酸二钠表面改性前后润湿性变化。方法:实验于2006-07/09在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完成。①将羟基磷灰石制成10mm×10mm×2mm大小的块状,共48块,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与氯磷... 目的:观察羟基磷灰石在氯磷酸二钠表面改性前后润湿性变化。方法:实验于2006-07/09在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完成。①将羟基磷灰石制成10mm×10mm×2mm大小的块状,共48块,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与氯磷酸二钠复合制成氯磷酸二钠-羟基磷灰石;对照组用乙醇和蒸馏水超声波清洁,干燥备用。②配制质量浓度为0,20,40,60,80,100g/L的小牛血清溶液各10mL作为润湿剂。③以接触角测定仪测定各质量浓度小牛血清溶液在羟基磷灰石与氯磷酸二钠-羟基磷灰石表面的接触角,评估两组润湿性差异。结果:不同质量浓度的小牛血清溶液在羟基磷灰石-氯磷酸二钠表面的接触角均小于单纯羟基磷灰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用二磷酸盐对羟基磷灰石进行表面改性可提高羟基磷灰石的表面润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磷酸盐 羟基磷灰石 表面润湿性 生物材料
下载PDF
IL-23/IL-17免疫调节与慢性牙周炎 被引量:1
9
作者 任东萍 耿宁 陈宇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4年第3期8-10,共3页
慢性牙周炎病因复杂,对于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是很明确。对于新近发现的与白细胞介素-23(IL-23)相关能分泌白细胞介素-17(IL-17)的CD4+T细胞亚群即Th17细胞,或许能为我们提供新的思路。下面就慢性牙周炎的发病机制、研究现状、IL-23/IL-1... 慢性牙周炎病因复杂,对于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是很明确。对于新近发现的与白细胞介素-23(IL-23)相关能分泌白细胞介素-17(IL-17)的CD4+T细胞亚群即Th17细胞,或许能为我们提供新的思路。下面就慢性牙周炎的发病机制、研究现状、IL-23/IL-17与慢性牙周炎致病因子的关系及此免疫通路活化在慢性牙周炎致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 TH17细胞 白细胞介素-23 白细胞介素-17
下载PDF
切牙颈部穿髓型缺损唇、舌面入路的有限元分析
10
作者 苏凡 赵莹 苏勤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74-377,共4页
目的:应用三维有限元法比较颈部穿髓型缺损的切牙,在唇侧和舌侧不同开髓入路下的牙体受力情况,探讨唇侧入路在抗折力方面是否具有优势。方法:进行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扫描,采用Mimics、Catia、Ansys软件建立上切牙模型,分别用... 目的:应用三维有限元法比较颈部穿髓型缺损的切牙,在唇侧和舌侧不同开髓入路下的牙体受力情况,探讨唇侧入路在抗折力方面是否具有优势。方法:进行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扫描,采用Mimics、Catia、Ansys软件建立上切牙模型,分别用唇、舌侧2种入路及直接树脂充填、纤维桩树脂修复、纤维桩全瓷冠修复3种不同修复方式,对其施加载荷,比较缺损部位及髓腔根管表面应力分布和最大von Mises值,采用Ansys10.0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实验条件下,直接树脂修复时,唇、舌侧入路无明显区别;纤维桩复合树脂修复时,唇侧入路可以转移牙体应力集中部位,降低缺损处牙体折断几率而增加根折几率;桩冠修复可有效分散缺损处的应力集中,从而降低牙体从缺损处折断的几率。结论:对于颈部穿髓型缺损的切牙,直接树脂充填时,唇、舌侧入路均可采用;纤维桩树脂修复和桩冠修复时,分散了牙体应力的集中,而唇侧入路较舌侧入路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有限元 切牙 颈部缺损 开髓入路
原文传递
口腔种植手术摄影的要求与基本流程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庆庆 龚婷 +1 位作者 宫苹 满毅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15年第7期394-400,共7页
与文字记录相比,数码摄影能够更生动全面地记录病历,为国内外学术交流提供载体。口腔种植手术过程复杂多变且无菌要求高,使得术中摄影成为难题,术中病历资料质量与完整性均受到影响。在正确使用数码单反相机的前提下,拍摄者与术者的默... 与文字记录相比,数码摄影能够更生动全面地记录病历,为国内外学术交流提供载体。口腔种植手术过程复杂多变且无菌要求高,使得术中摄影成为难题,术中病历资料质量与完整性均受到影响。在正确使用数码单反相机的前提下,拍摄者与术者的默契配合是获得恰当拍摄视角与构图的关键。在临床工作中不断积累拍摄经验,并总结出种植手术摄影的特殊性与基本拍摄流程将有助于国内种植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码摄影 牙种植 手术
原文传递
3D打印在正畸托槽制作中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4
12
作者 田而慷 王双成 +1 位作者 刘桢 廖文 《医学综述》 CAS 2022年第2期307-312,共6页
3D打印技术自产生后即得到快速发展,其中光固化快速成型技术、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和选区激光融化技术凭借精度良好、操作简便、材料来源广泛等优点在口腔正畸托槽制作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正畸托槽的制作中还存在舒适程度、个性化程度... 3D打印技术自产生后即得到快速发展,其中光固化快速成型技术、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和选区激光融化技术凭借精度良好、操作简便、材料来源广泛等优点在口腔正畸托槽制作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正畸托槽的制作中还存在舒适程度、个性化程度低,流程复杂等问题。而利用不同的3D打印技术可以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满足制作不同类型正畸托槽(如唇侧托槽、舌侧托槽及隐形矫治器)时的重点要求,实现有效的个性化治疗。但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正畸托槽仍存在材料性能限制及打印件与工件制作技术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未来需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托槽 3D打印 个性化治疗
下载PDF
螺环原酸酯对牙科基体树脂的改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付静 贾芳 刘小青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0年第2期80-83,共4页
目的:用螺环原酸酯膨胀单体对牙科BisS-GMA基体树脂进行改性的研究。方法:分别以BisS-GMA和Bis-GMA作树脂基质,TEGDMA为稀释单体,加入和不加入螺环原酸酯膨胀单体,配制四种基体树脂。以CQ/DMAEMA为光引发体系,光固化后测定并比较其体积... 目的:用螺环原酸酯膨胀单体对牙科BisS-GMA基体树脂进行改性的研究。方法:分别以BisS-GMA和Bis-GMA作树脂基质,TEGDMA为稀释单体,加入和不加入螺环原酸酯膨胀单体,配制四种基体树脂。以CQ/DMAEMA为光引发体系,光固化后测定并比较其体积收缩率、聚合转化率、粘接拉伸强度和固化时间。结果:含膨胀单体的BisS-GMA基体树脂的体积收缩率较低,聚合转化率和粘接拉伸强度较高,且固化时间合适。结论:螺环原酸酯膨胀单体的开环聚合反应能使BisS-GMA基体树脂的体积收缩率显著降低,并能提高其聚合转化率和粘接拉伸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环原酸酯 牙科基体树脂 体积收缩率 粘接拉伸强度
原文传递
不同黏膜给药途径与载体优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解嘉慧 宋薇 +1 位作者 孙祎昕 肖宇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517-1521,共5页
黏膜给药因具有便捷无创、直接进入体循环及给药部位多等优点而成为传统侵入性给药方式的主要替代方法之一,为儿童、老年患者和对侵入性给药不耐受的患者提供了可接受的治疗方案。然而由于黏膜本身复杂而强大的生理屏障作用,药物的生物... 黏膜给药因具有便捷无创、直接进入体循环及给药部位多等优点而成为传统侵入性给药方式的主要替代方法之一,为儿童、老年患者和对侵入性给药不耐受的患者提供了可接受的治疗方案。然而由于黏膜本身复杂而强大的生理屏障作用,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仍处于较低水平。目前,新型药物递送系统多基于对载体的改性及对固有屏障的突破。本文就口腔黏膜、鼻黏膜、阴道黏膜、眼部黏膜、直肠黏膜和膀胱黏膜这6种主要黏膜给药途径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给药 载体优化 生物材料
原文传递
基于CAD/CAM技术的钛合金制品在正颌外科手术中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田而慷 王文轩 +3 位作者 刘桢 古浚杰 卢昊 罗恩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499-502,共4页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制作(computer aided design and 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CAD/CAM)技术发展迅速,在医学领域尤其是外科领域已被广泛应用。正颌外科是外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治疗的精度与材料的质量要求严格,而基...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制作(computer aided design and 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CAD/CAM)技术发展迅速,在医学领域尤其是外科领域已被广泛应用。正颌外科是外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治疗的精度与材料的质量要求严格,而基于CAD/CAM技术的钛合金制品(如钛制定位导板、钛制钻孔导板及钛制截骨导板等)具有良好的性能,在该领域会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文章就基于CAD/CAM技术的钛合金制品在正颌外科手术中应用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制作 3D打印 钛合金材料 正颌外科
原文传递
山羊颞下颌关节盘损伤自我愈合能力的研究
16
作者 杨金民 林威 +3 位作者 张伟娜 罗雪婷 胡静 祝颂松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4期193-197,共5页
目的研究山羊颞下颌关节盘上不同大小的切口的自我愈合能力。方法将30只成年山羊随机分为3组,各组关节盘给予不同大小切口,A组(1mm),B组(3mm),C组(5mm)。术后3月及6月分别将各组中5只山羊处死,通过肉眼观察、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检测对关... 目的研究山羊颞下颌关节盘上不同大小的切口的自我愈合能力。方法将30只成年山羊随机分为3组,各组关节盘给予不同大小切口,A组(1mm),B组(3mm),C组(5mm)。术后3月及6月分别将各组中5只山羊处死,通过肉眼观察、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检测对关节盘及髁突进行评估。结果 1mm切口的关节盘在术后6个月能自行愈合,肉眼观及组织学形态几乎与正常无异,然而3mm及5mm切口的关节盘却未能愈合,两组中均可见纤维软骨的退行性改变,5mm切口组中程度更为严重。结论山羊的颞下颌关节盘对于较小的切口损伤具有较好自我愈合能力,这为临床上判断颞下颌关节盘穿孔的治疗时机及愈合可能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盘 山羊 自我愈合 颞下颌关节
原文传递
下颌骨外板劈除术联合颏前下滑行内缩术矫治短面型方颌 被引量:4
17
作者 徐誉纯 李继华 +4 位作者 胡静 祝颂松 罗恩 冯戈 王大章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 探讨应用下颌骨外板劈除术及颏前下滑行内缩并配合嵌入式植骨术矫治短面型方颌的可行性及效果评价.方法 2005年7月至2009年10月,对57例短面型方颌伴颏部过方、过短及后缩的患者,应用下颌骨外板劈除术及颏前下滑行内缩并配合嵌入式... 目的 探讨应用下颌骨外板劈除术及颏前下滑行内缩并配合嵌入式植骨术矫治短面型方颌的可行性及效果评价.方法 2005年7月至2009年10月,对57例短面型方颌伴颏部过方、过短及后缩的患者,应用下颌骨外板劈除术及颏前下滑行内缩并配合嵌入式植骨术进行矫治,以缩小下颌宽度、增大下颌平面角、延长并缩窄颏部,从而获得协调流畅的面部轮廓.术前和术后拍摄定位标准面像、X线头影测量片、全景片等,以评价矫正效果.术后进行6~24个月的随访,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 术后57例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下颌平面角增大至25°~30°,下颌角开张度增大至120°,两下颌角间距明显减小,下颌整体宽度缩窄,颏部尖翘,下颌轮廓协调,效果评价均满意.结论 联合应用下颌骨外板劈除术及颏前下滑行内缩术,可有效地矫治短面型方颌,使下颌骨轮廓达到较为理想的美学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型 方颌 下颌骨外板劈除术 颏缩小成形术
原文传递
方颌畸形的现代矫正方法 被引量:5
18
作者 徐誉纯 李继华 +3 位作者 胡静 贺激光 祝颂松 罗恩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163-166,共4页
目的探讨针对方颌畸形的不同容貌特征通过外科手段形成具有自然、协调的下颌轮廓并符合审美要求的现代矫正方法及疗效评价。方法根据方颌畸形的临床特征,采用口内入路行下颌角弧形截骨术、下颌下缘截骨术(V—Line Ostectomy)、颏部... 目的探讨针对方颌畸形的不同容貌特征通过外科手段形成具有自然、协调的下颌轮廓并符合审美要求的现代矫正方法及疗效评价。方法根据方颌畸形的临床特征,采用口内入路行下颌角弧形截骨术、下颌下缘截骨术(V—Line Ostectomy)、颏部正中截骨下颌下缘内缩术、下颌骨外板劈除术,并结合咬肌修整及颊脂肪垫取出等术式进行综合矫治,以手术前后定位标准面像、X线头影测量等方法评价其矫治效果。自2005年10月至2007年10月,对87例方颌畸形求美者进行矫治。结果所有求美者其创口均Ⅰ期愈合,术后有一定程度的张口受限或咀嚼不适感,经训练后均在6个月内恢复正常。术后经6~24个月的随访,下颌轮廓协调、自然;X线头影测量分析显示,下颌角开张度与下颌角间距离均较术前明显减小;由咬肌、下颌角肥大造成的面下1/3过宽畸形者得到了明显矫正;无面神经各支损伤及下颌骨意外骨折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针对不同容貌特征的方颌畸形,综合应用现代矫正方法可同时改善面下部正、侧位的整体外形,并可达到自然、协调符合审美要求的下颌轮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颌 下颌角肥大 下颌成形术
原文传递
不同品牌填充注射用钝针的显微结构及血管穿刺性能比较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淇 童兴野 +3 位作者 胡筠 李伟 谢利 王杭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5年第2期110-113,共4页
目的 探讨不同品牌填充注射用钝针的显微结构及血管穿刺性能.方法 对临床常用不同品牌的钝针,如Pix&#39;L cannula(瑞士),Micro cannula(中国),Micro cannula(韩国),Injection cannula(法国)及普通锐针BD HypointTM(新加坡)... 目的 探讨不同品牌填充注射用钝针的显微结构及血管穿刺性能.方法 对临床常用不同品牌的钝针,如Pix&#39;L cannula(瑞士),Micro cannula(中国),Micro cannula(韩国),Injection cannula(法国)及普通锐针BD HypointTM(新加坡)进行扫描电镜和电子能谱检测,特别是观测其针头开口处的显微形貌和元素组成差异,推测其原材料选择及加工工艺的差异,并使用推力计检测不同针头刺破大鼠主动脉升支所用的推力值,最后对钝针的血管穿刺力与针头显微结构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不同品牌的钝针针头及开口处的显微形貌存在明显差异,反映了加工工艺的差别.不同钝针刺破血管能力差异明显,钝针刺破血管能力与针尖的截面积和圆润情况有关.结论 不同品牌钝针的显微形貌存在明显差异,其血管刺破力与之相关,反映出品质的差异.钝针的生产加工工艺决定了其使用性能,整形医师在使用时当审慎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针 注射 显微结构分析 性能分析
原文传递
氧化锆及其成品桩系统的特点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唐丽洁 朱智敏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4年第4期251-253,共3页
对于已完善治疗的残冠残根,临床上最常采用的修复方式是桩核冠修复体。常用的桩核系统包括铸造金属桩核、纤维树脂桩核以及氧化锆桩等。金属桩核在过去曾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主导地位逐渐为纤维桩核所取代。虽然氧化锆桩过高的硬度和弹... 对于已完善治疗的残冠残根,临床上最常采用的修复方式是桩核冠修复体。常用的桩核系统包括铸造金属桩核、纤维树脂桩核以及氧化锆桩等。金属桩核在过去曾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主导地位逐渐为纤维桩核所取代。虽然氧化锆桩过高的硬度和弹性模量使其在作为桩核修复体的临床应用上受到争议,并也因此影响了它的应用和推广,其拥有的良好理化特性、机械性能、尤其是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美学特性,仍使许多人对其欲罢不能。本文将从物理性能、抗折强度、粘接性能、美学效果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对氧化锆材料及成品桩系统进行综述,以期能让关注者对氧化锆及其桩核系统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并能结合临床实际完善其应用技术,探索其可能的适应证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锆 氧化锆桩 根管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