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粪肠球菌在口腔及全身系统性疾病中的致病相关因素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
作者 税钰森 吕潇颖 +1 位作者 李静雅 杨燃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2期225-234,共10页
作为人类口腔中根管再感染和难治性根尖周炎中的主要致病菌,粪肠球菌能够在根管内恶劣的环境中长期生存,对大多数根管治疗药物和清理消毒的方法都具有一定的抗性,是目前根管治疗的棘手之处。除此之外,它还与一些全身系统性感染,如胃肠... 作为人类口腔中根管再感染和难治性根尖周炎中的主要致病菌,粪肠球菌能够在根管内恶劣的环境中长期生存,对大多数根管治疗药物和清理消毒的方法都具有一定的抗性,是目前根管治疗的棘手之处。除此之外,它还与一些全身系统性感染,如胃肠道感染、尿道感染等有关。粪肠球菌的致病性与其对宿主的初始黏附、生物膜形成和入侵感染有关。粪肠球菌主要通过表达各种蛋白和糖脂等黏附相关因子实现初始黏附,随后通过调节各种生物膜相关基因的表达形成成熟的生物膜,以对抗机体的杀伤并实现细胞间的交流,最终定植到人体各个部位乃至引起全身感染。本文就粪肠球菌的致病相关因素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肠球菌 根管再感染 难治性根尖周炎 全身系统性感染
下载PDF
妊娠期药物动力学及口腔感染性疾病的安全用药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宏宇 周雅川 +1 位作者 周学东 郑黎薇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9-324,共6页
妊娠期妇女因其所处生理阶段的特殊性,各项生理指标会有所变化,发生口腔疾病的风险急剧增加,对口腔感染性疾病不及时治疗或不合理用药可能会导致胎儿畸形甚至流产。本文对妊娠期药物动力学改变、妊娠期用药原则及治疗口腔感染性疾病常... 妊娠期妇女因其所处生理阶段的特殊性,各项生理指标会有所变化,发生口腔疾病的风险急剧增加,对口腔感染性疾病不及时治疗或不合理用药可能会导致胎儿畸形甚至流产。本文对妊娠期药物动力学改变、妊娠期用药原则及治疗口腔感染性疾病常用药物进行综述,为口腔科医生对处于妊娠期口腔感染性疾病患者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口腔保健 药物动力学 药物利用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3
作者 邓佳欣 陈悦 +1 位作者 陈媛 王艳 《口腔疾病防治》 2019年第1期50-55,共6页
血管瘤是婴幼儿最常见的血管源性良性肿瘤,60%发生于口腔颌面部。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具有自发性消退的特点,而少数肿瘤可出现溃疡、功能障碍、毁容等并发症,需要进行积极治疗。目前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激光治疗... 血管瘤是婴幼儿最常见的血管源性良性肿瘤,60%发生于口腔颌面部。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具有自发性消退的特点,而少数肿瘤可出现溃疡、功能障碍、毁容等并发症,需要进行积极治疗。目前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激光治疗以及手术治疗。其中用于治疗血管瘤的药物主要包括:β受体阻滞剂、糖皮质激素、干扰素α、咪喹莫特和抗肿瘤药物等;药物治疗适用于多发性、快速增殖期以及影响重要器官功能或危及生命的血管瘤。激光治疗可应用于暴露部位且快速增长的血管瘤的早期治疗。手术治疗适用于出现严重并发症的增殖期血管瘤、外部畸形的重建及溃疡后疤痕的修复。联合治疗及新技术的发展为血管瘤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其疗效仍需进行大样本的前瞻性研究加以证明。临床医师应对血管瘤患者进行恰当地评估,针对有治疗指征的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本文通过对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等进行综述,期望对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 血管瘤 Β受体阻滞剂 普萘洛尔 糖皮质激素 激光治疗 婴幼儿
下载PDF
粪肠球菌与口腔微生物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千溪 吴佳益 +1 位作者 任彪 黄睿洁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3期290-295,共6页
口腔微生物不同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显著影响口腔疾病的发生发展。粪肠球菌是口腔中常见的条件性致病菌,当免疫防御机制发生变化时,易引发感染,如难治性根尖周炎等。粪肠球菌可单独形成生物膜,并可分泌明胶酶和溶细胞素等多种物质导致感... 口腔微生物不同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显著影响口腔疾病的发生发展。粪肠球菌是口腔中常见的条件性致病菌,当免疫防御机制发生变化时,易引发感染,如难治性根尖周炎等。粪肠球菌可单独形成生物膜,并可分泌明胶酶和溶细胞素等多种物质导致感染。粪肠球菌与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牙龈卟啉单胞菌、放线菌属、链球菌属等常从根尖周炎、牙周炎病灶中共同检出,存在显著的相互作用关系。本文通过粪肠球菌与其他口腔的常见口腔致病菌的相互作用促进口腔相关疾病发生发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牙周炎、根尖周炎等感染性疾病的防治策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肠球菌 白色念珠菌 微生物相互作用 口腔疾病
下载PDF
生命早期口腔微生物群落建立、发育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殳畅 蔡琴 +1 位作者 叶尔盼·艾力卡木 周媛 《口腔疾病防治》 2021年第6期411-416,共6页
口腔定植的微生物群落对口腔健康起重要作用,也影响着全身健康。了解口腔微生物群落如何建立、发育对理解口腔微生态相关的生理过程和病理改变及全生命周期口腔健康管理很有必要。本文就生命早期口腔微生物群落的建立、发育特点相关影... 口腔定植的微生物群落对口腔健康起重要作用,也影响着全身健康。了解口腔微生物群落如何建立、发育对理解口腔微生态相关的生理过程和病理改变及全生命周期口腔健康管理很有必要。本文就生命早期口腔微生物群落的建立、发育特点相关影响因素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根据现有研究对婴幼儿口腔菌群特征及其发育变化的观察与分析,发现包括孕期健康状态、生产方式、饮食、环境、抗生素应用、遗传等诸多因素与出生后口腔菌群组成及相应特征具有相关性,对临床有一定启示作用。然而,目前研究多局限于横断面研究,尚需完善大样本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并结合宏基因组学、宏转录组学、分子机制研究等深入探索,以进一步阐明相关因素对生命早期口腔微生物群落定植、发育的近、远期影响和作用机理,以及其对局部或全身健康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 微生物群落 细菌 生命早期 定植 发育 围产期 饮食 环境 遗传
下载PDF
儿童口腔健康管理 被引量:25
6
作者 邹静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65-468,共4页
儿童口腔医学不仅应关注儿童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种口腔疾病的治疗,更应着眼于这一过程中各种口腔疾病的早期预防、诊断和干预。针对妊娠期妇女、婴幼儿、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以及青少年不同的全身及口腔生理特点及常见口腔疾病,实施口... 儿童口腔医学不仅应关注儿童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种口腔疾病的治疗,更应着眼于这一过程中各种口腔疾病的早期预防、诊断和干预。针对妊娠期妇女、婴幼儿、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以及青少年不同的全身及口腔生理特点及常见口腔疾病,实施口腔健康管理,可早期识别和去除儿童常见口腔疾病的危险因素,进行早期干预治疗,使儿童牙、、颜面沿着正常轨迹生长发育,最终达到颅颌面的功能完善与美观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健康管理 低龄儿童龋 错畸形 常规口腔检查
下载PDF
孕前口腔保健及遗传咨询 被引量:7
7
作者 关淑元 周媛 +1 位作者 周学东 郑黎薇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3期324-330,共7页
备孕阶段的女性往往会忽视口腔检查,而且妊娠期间口腔疾病不仅治疗困难,还可能会对母体及胎儿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改善备孕期女性的口腔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许多口腔遗传病表现为先天性颌面畸形,会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 备孕阶段的女性往往会忽视口腔检查,而且妊娠期间口腔疾病不仅治疗困难,还可能会对母体及胎儿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改善备孕期女性的口腔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许多口腔遗传病表现为先天性颌面畸形,会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因此,开展孕前遗传咨询可以帮助咨询者了解口腔遗传病,分析评估疾病的再发风险。本文将阐述孕前及孕期口腔健康教育、常见口腔疾病的防治方法以及孕前遗传咨询的相关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口腔疾病 口腔治疗 健康教育 遗传咨询
下载PDF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口腔健康管理 被引量:4
8
作者 唐雅文 张琳 +2 位作者 杨雪 邹静 王艳 《口腔疾病防治》 2021年第8期572-576,共5页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儿童最常见的白血病类型。近年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治疗和预后已有显著的提高,但该病及其治疗措施可导致多种口腔并发症,影响进一步治疗,对患儿影响大,不利于疾病的控制。为提高患儿生存质量,本文围绕急性...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儿童最常见的白血病类型。近年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治疗和预后已有显著的提高,但该病及其治疗措施可导致多种口腔并发症,影响进一步治疗,对患儿影响大,不利于疾病的控制。为提高患儿生存质量,本文围绕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口腔健康状况及口腔健康管理作一综述,为临床提供参考。文献回顾表明,针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口腔健康管理措施主要包括:做好口腔健康教育;肿瘤治疗开始前及时治疗口腔疾病,消除潜在感染源,但应注意对患儿进行血液检查并评估风险;治疗期间针对患儿口腔黏膜问题对症处理;治疗期间如出现口腔急症,应在血液科医生指导下进行处理;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护理。目前仍缺乏针对口腔黏膜炎的有效防治措施,口腔黏膜炎作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常见口腔疾病,其预防及治疗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儿童白血病 化疗 并发症 儿童口腔 口腔护理 口腔病变 口腔感染 口腔健康管理
下载PDF
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儿童龋病与人类白细胞抗原-DQB1等位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瑞涵 李小兵 +1 位作者 王丽萍 刘奕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8,共5页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QB1等位基因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儿童龋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DNA分型技术对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高龋儿童及健康无龋儿童(n=40)进行HLA-DQB1基因分型,研究HLA...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QB1等位基因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儿童龋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DNA分型技术对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高龋儿童及健康无龋儿童(n=40)进行HLA-DQB1基因分型,研究HLA-DQB1基因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儿童龋病的相关性。结果维吾尔族与汉族儿童在HLA-DQB1座位均检出5个特异性基因位点。汉族高龋组患者HLA-DQB1*02等位基因频率(12.5%)显著低于对照组(3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R=0.297);维吾尔族高龋组患者HLADQB1*05等位基因频率(37.5%)显著高于对照组(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R=2.829)。结论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儿童龋病与HLA-DQB1等位基因多态性具有一定的相关性;HLA-DQB1*02基因可能是新疆汉族儿童龋病的保护因子;而HLA-DQB1*05等位基因是新疆维吾尔族儿童龋病的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龄儿童龋 人类白细胞抗原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低龄儿童龋的临床管理专家共识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琼 汪俊 +7 位作者 夏斌 赵玮 陈旭 蒋备战 黄洋 吴礼安 袁国华 邹静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95-503,共9页
低龄儿童龋(ECC)影响儿童牙齿、牙列、颅颌面和全身健康发育,是目前世界范围内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重要儿童公共卫生问题之一。ECC的临床管理应以维护儿童口腔健康为中心,从其致病因素入手,以龋病风险评估为基础,早期预防在先,预防和治疗... 低龄儿童龋(ECC)影响儿童牙齿、牙列、颅颌面和全身健康发育,是目前世界范围内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重要儿童公共卫生问题之一。ECC的临床管理应以维护儿童口腔健康为中心,从其致病因素入手,以龋病风险评估为基础,早期预防在先,预防和治疗相结合,医护人员、儿童及其监护人相互配合,周期性地持续进行,从而阻止ECC的发生发展。本共识从ECC的风险评估、早期预防管理、临床治疗及术后管理来阐述ECC的临床管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龄儿童龋 临床管理 龋病风险评估 过渡性充填修复 间接牙髓治疗 专家共识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α信号通路在牙萌出中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蒙明梅 郭维华 +1 位作者 周学东 邹静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3期259-263,共5页
牙萌出是发育中的牙齿穿过牙槽骨和口腔黏膜到达功能位置的复杂生理过程,其间牙槽骨、牙囊、破骨细胞、成骨细胞及多种细胞因子等共同参与该过程。白细胞介素(IL)-1α是具有特殊生理意义的双重功能细胞因子。本文就IL-1α信号通路在牙... 牙萌出是发育中的牙齿穿过牙槽骨和口腔黏膜到达功能位置的复杂生理过程,其间牙槽骨、牙囊、破骨细胞、成骨细胞及多种细胞因子等共同参与该过程。白细胞介素(IL)-1α是具有特殊生理意义的双重功能细胞因子。本文就IL-1α信号通路在牙萌出中的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萌出 白细胞介素-1Α 牙囊
下载PDF
肠道微生物调控骨代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琪 刘程程 +3 位作者 郑黎薇 李继遥 周学东 徐欣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28-635,共8页
人类胃肠道内栖居着数量众多且种类繁杂的微生物群,肠道菌群稳态的维持对于宿主正常代谢活动的有序进行至关重要。随着人体微生物组研究的开展,肠道菌群变化对骨代谢活动的影响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本文对肠道微生物与骨健康的关系、肠... 人类胃肠道内栖居着数量众多且种类繁杂的微生物群,肠道菌群稳态的维持对于宿主正常代谢活动的有序进行至关重要。随着人体微生物组研究的开展,肠道菌群变化对骨代谢活动的影响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本文对肠道微生物与骨健康的关系、肠道微生物影响骨代谢的潜在机制以及肠道微生物对牙槽骨可能发挥的调控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肠道微生物与骨代谢相关疾病的病因学研究以及疾病诊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 微生物群落 骨代谢 牙槽骨 牙周炎
下载PDF
牙釉质白垩斑的非手术治疗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汪宇 周昕 郑黎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28期46-49,58,共5页
牙釉质白垩斑是由于牙釉质去矿化形成的白垩色点或斑,若未进行及时控制将继续发展形成龋洞。儿童龋病具有发病率高、发病早的特点,其中牙釉质白垩斑是常见特征,且随着儿童早期矫治干预及正畸治疗的增加,牙釉质更易出现去矿化,牙釉质白... 牙釉质白垩斑是由于牙釉质去矿化形成的白垩色点或斑,若未进行及时控制将继续发展形成龋洞。儿童龋病具有发病率高、发病早的特点,其中牙釉质白垩斑是常见特征,且随着儿童早期矫治干预及正畸治疗的增加,牙釉质更易出现去矿化,牙釉质白垩斑发生增多。目前临床上一般采取非手术治疗,使其病变终止或消除。氟制剂是经典的再矿化治疗手段,无定形磷酸钙及衍生物能够模仿生理牙釉质矿化的过程,除此之外,生物活性玻璃和自组装肽P11-4也能促进去矿化牙釉质的再矿化,渗透树脂及微研磨能获得及时且美观的牙釉质白垩斑治疗效果。现对牙釉质再矿化系统及非手术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龋病的控制及牙釉质白垩斑的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釉质白垩斑 牙釉质去矿化 再矿化 非手术治疗
下载PDF
根管冲洗剂QMix冲洗性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吴佳益 黄睿洁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43-548,共6页
根管预备时,采用单纯机械预备方法无法完全去除根管内感染,化学冲洗是消除根管内感染不可或缺的步骤。理想的根管冲洗剂应具备彻底清除玷污层、润滑根管、有效杀菌、对组织无毒性且不损伤牙齿结构的特点。现有的根管冲洗剂尚不能同时满... 根管预备时,采用单纯机械预备方法无法完全去除根管内感染,化学冲洗是消除根管内感染不可或缺的步骤。理想的根管冲洗剂应具备彻底清除玷污层、润滑根管、有效杀菌、对组织无毒性且不损伤牙齿结构的特点。现有的根管冲洗剂尚不能同时满足上述所有要求。QMix是由乙二胺四乙酸(EDTA)、氯己定(CHX)和表面活性剂混合组成的根管冲洗剂。QMix能够有效去除玷污层,杀菌性强且有持续的抗菌作用,细胞毒性小且生物相容性好,对牙本质的着色浅,对牙本质微硬度的影响小。此外,QMix还可以提高根管封闭剂的润湿性且不影响其粘接性能。本文比较QMix与其他常用的根管冲洗剂(如次氯酸钠、CHX、EDTA、Smear Clear、MTAD等)在去除玷污层、对牙本质作用、对根管封闭剂的影响、细胞毒性、抗菌作用等方面的作用特点,将目前对QMix的研究成果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冲洗剂 QMix 玷污层 抗菌效果 细胞毒性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儿童的口腔管理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艳 周陈晨 +1 位作者 舒睿 邹静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1-154,共4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已成为波及全国乃至全球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儿童的口腔健康管理与疾病防治,对儿童的口腔与全身健康至关重要。为了防止交叉感染、阻断病原经口腔的传播途径,家长应居家培养孩子保持手卫...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已成为波及全国乃至全球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儿童的口腔健康管理与疾病防治,对儿童的口腔与全身健康至关重要。为了防止交叉感染、阻断病原经口腔的传播途径,家长应居家培养孩子保持手卫生,适当运动,增强身体抵抗力,引导、监督或帮助儿童养成有效刷牙、使用牙线等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避免出现口腔疾病及急危重症情况。出现口腔非急症家长可协助儿童采取含漱等一些措施缓解症状,待疫情过后择期治疗;出现急性牙髓根尖周炎、牙外伤、口腔颌面部感染等口腔急症,家长和患儿应做好个人防护后及时到口腔诊疗机构就诊。在疫情期间儿童口腔急症的处理应按照目前国内外口腔感染预防和控制相关指南和文献,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口腔管理 儿童 口腔急症
原文传递
右美托咪定对儿童牙科日间全麻手术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被引量:18
16
作者 罗林 张越茗 +2 位作者 李美胜 王洁雪 吉阳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13-617,共5页
目的将右美托咪定用于儿童牙科日间全麻手术的维持,探讨其对苏醒期躁动发生的影响。方法将拟全麻下行口腔治疗的80例儿童牙科患儿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40例。A组在全麻维持期静脉注射1μg·kg-1负荷量右美托咪定(生理盐水稀释至10 ... 目的将右美托咪定用于儿童牙科日间全麻手术的维持,探讨其对苏醒期躁动发生的影响。方法将拟全麻下行口腔治疗的80例儿童牙科患儿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40例。A组在全麻维持期静脉注射1μg·kg-1负荷量右美托咪定(生理盐水稀释至10 m L),然后以0.1~0.4 m L·(kg·h)-1的速度静脉注射至手术结束前45 min,B组以同样方式注射生理盐水。记录2组患儿的年龄,性别,体重,美国麻醉医师协会病情分级(ASAPS),不同时间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氧饱和度(Sp O2),舒芬太尼用量,手术持续时间,手术结束到拔管的时间,拔管到清醒的时间、清醒后行为评分(FPAS),达离院标准的时间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组手术开始、手术10 min、30 min、1 h、2 h及拔管后的HR、MAP均有统计学差异,A组低于B组(P<0.05);舒芬太尼用量及苏醒期躁动率也有统计学差异,A组低于B组(P<0.05);2组拔管到清醒的时间及达离院标准的时间为A组长于B组(P<0.05)。其他指标2组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儿童牙科日间全麻手术,能降低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术中生命体征更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日间手术 儿童牙科 全麻
下载PDF
窝沟封闭剂保留率的临床相关影响因素及提高对策 被引量:4
17
作者 林恺丰 王昕玥 +1 位作者 邹静 张琼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6期699-706,共8页
窝沟封闭术是预防龋病,尤其是窝沟龋的有效措施。其防龋疗效依赖于封闭剂的完整性,封闭剂的不完整或脱落会导致致龋微生物的堆积及侵入。近年来,学者们对提高封闭剂的保留率,提高窝沟封闭术的防龋疗效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并取得了诸多成... 窝沟封闭术是预防龋病,尤其是窝沟龋的有效措施。其防龋疗效依赖于封闭剂的完整性,封闭剂的不完整或脱落会导致致龋微生物的堆积及侵入。近年来,学者们对提高封闭剂的保留率,提高窝沟封闭术的防龋疗效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并取得了诸多成果。本文总结了影响窝沟封闭剂保留率的临床相关因素,包括牙面清洁方式、牙齿表面物理和化学改性、窝沟封闭剂的选择及临床操作注意事项等,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窝沟封闭术 保留率 防龋疗效
下载PDF
正畸牙移动核心科学问题:目标位、效率、精准度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志河 金作林 +11 位作者 白玉兴 房兵 白丁 李巍然 贺红 胡敏 刘月华 陈莉莉 宋锦璘 曹阳 李宇 舒睿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71-376,共6页
当今正畸牙移动技术体系已基本成熟,但总体疗效与治疗预期之间仍存在差距。经文献回顾及分析,笔者总结认为,正畸牙移动包含了三大核心科学问题:目标位、效率、精准度。围绕这三大问题的研究是进一步提升正畸疗效、推动正畸学进步的着力点。
关键词 正畸学 正畸牙移动 目标位 效率 精准度
下载PDF
混合牙列期间隙管理的专家共识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维华 汪俊 +16 位作者 陈旭 王小竞 赵玮 宋光泰 吴礼安 蒋备战 张琼 王军 李宇 赵宁 谭家莉 李煌 舒睿 周陈晨 傅蕾 陈学鹏 邹静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64-270,共7页
混合牙列期是乳牙列向恒牙列转化的过渡期,生物学过程复杂多变,伴随颌骨生长、继承恒牙胚发育、乳牙牙根的生理性吸收、周围牙槽骨的改建及软组织的生长和功能的建立。混合牙列期的乳恒牙是否正常替换,对颌骨的正常发育、良好咬合关系... 混合牙列期是乳牙列向恒牙列转化的过渡期,生物学过程复杂多变,伴随颌骨生长、继承恒牙胚发育、乳牙牙根的生理性吸收、周围牙槽骨的改建及软组织的生长和功能的建立。混合牙列期的乳恒牙是否正常替换,对颌骨的正常发育、良好咬合关系的建立和软组织的发育及其功能发挥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而乳恒牙的正常替换与恒牙萌出间隙密切相关。混合牙列间隙异常不仅直接关系此期错[牙合]畸形的发生、发展,甚至影响[牙合]、颌及面的正常生长发育。因此,混合牙列期的间隙管理是预防、降低错[牙合]畸形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的重要手段。本文从混合牙列期可能出现的间隙问题、影响间隙大小的原因、混合牙列期间隙管理需要评估的内容和间隙管理的方法等方面进行讨论和分析,以期为规范化混合牙列期间隙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牙列 错[牙合]畸形 间隙管理 早期矫治 专家共识
下载PDF
乳牙深龋的间接牙髓治疗 被引量:22
20
作者 吴偲 刘映伶 +2 位作者 邹静 周学东 郑黎薇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35-440,共6页
乳牙是人类的第一副牙齿,其正常萌出建并行使生理功能对儿童的身心发育具有重要意义。乳牙龋病是儿童慢性疾病之首,是儿童口腔医学临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数据显示,世界范围内60%~90%的学龄儿童患有龋病。乳牙龋病... 乳牙是人类的第一副牙齿,其正常萌出建并行使生理功能对儿童的身心发育具有重要意义。乳牙龋病是儿童慢性疾病之首,是儿童口腔医学临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数据显示,世界范围内60%~90%的学龄儿童患有龋病。乳牙龋病在我国具有患龋率高,就诊率低下的特点,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牙体组织缺损、生理间隙丢失、牙髓和根尖周病变及颌面间隙感染,严重者可致乳牙早失并伴发牙列畸形及后续恒牙萌出障碍等不良结果,影响儿童口腔健康及身心发育。因此,对深龋乳牙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对保存必要乳牙及其牙髓活力,恢复正常生理功能,维持牙列完整性,诱导后续恒牙正常萌出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目前深龋乳牙间接牙髓治疗的研究认识现状出发,通过文献资料收集整理,对间接牙髓治疗、间接盖髓术、暂时性保髓充填、部分去龋法、分步去龋法和非创伤性修复治疗等相关概念进行了对比分析,阐明了乳牙间接牙髓治疗的技术内涵和治疗意义,对乳牙深龋的临床治疗路径完善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牙深龋 间接牙髓治疗 间接盖髓术 暂时性保髓充填 非创伤性修复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