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能量算子和最大旁瓣衰减自卷积窗函数频谱校正的电压闪变参数识别技术及其在风电场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邱衍江 张超 +1 位作者 张新燕 王维庆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214-2223,共10页
风力发电并网和电力电子技术的广泛发展与应用,造成的电压波动与闪变已成为当前智能电网不容忽视的问题。针对人眼更为敏感的矩形波调制下的电压闪变模型,该文提出改进能量算子和加截断窗谱线插值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的闪变包络参数识... 风力发电并网和电力电子技术的广泛发展与应用,造成的电压波动与闪变已成为当前智能电网不容忽视的问题。针对人眼更为敏感的矩形波调制下的电压闪变模型,该文提出改进能量算子和加截断窗谱线插值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的闪变包络参数识别法。通过优化能量算子采样间隔实现电压波动分量准确提取,以改进的最大旁瓣衰减速率(MSLD)6项组合余弦窗为母窗构建频域性能优良的MSLD自卷积窗(MSLD-SCW)函数,推导基于新型2阶MSLD-SCW函数谱线插值校正公式,据此实现矩形方波调制的闪变参数识别与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优化改进算法在单频矩形方波调制、多频方波调幅波调制、含有谐波与次/超同步间谐波干扰、基频变动及含有噪声等干扰源背景下,相较于传统检测算法均保持较高准确性。最后,将优化算法应用于新疆某地区电网电压闪变识别,验证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闪变 矩形波调制 包络参数识别 改进能量算子 自卷积窗 谱线插值
下载PDF
基于GA-WNN模型的光伏中期功率预测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慧娥 刘大贵 +2 位作者 朱婷婷 白彩清 张慧敏 《自动化仪表》 CAS 2024年第9期70-75,共6页
为解决光伏发电存在限电情况下,光伏中期功率预测结果偏小导致预测精度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光伏可用功率的遗传算法(GA)优化小波神经网络(WNN)的预测模型。GA-WNN模型在预测日的相近日期内覆盖晴天、雨天、多云等多种天气类型,通... 为解决光伏发电存在限电情况下,光伏中期功率预测结果偏小导致预测精度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光伏可用功率的遗传算法(GA)优化小波神经网络(WNN)的预测模型。GA-WNN模型在预测日的相近日期内覆盖晴天、雨天、多云等多种天气类型,通过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辨识限电情况,并将光伏可用功率作为训练目标,建立了WNN光伏中期预测训练模型。GA-WNN模型以预测日获取的光伏数值天气预报作为输入,经过训练后可以直接预测未来1~10 d的光伏中期功率。通过新疆某光伏运行电站的实际运行数据进行验证,预测精度达96%以上。将GA应用于WNN预测模型中,可显著提高光伏中期功率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 中期功率预测 遗传算法 小波神经网络 可用功率 模糊C-均值聚类
下载PDF
风电不同外送输电系统低电压穿越特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潘悦 王海云 刘旭东 《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9-94,共6页
随着风电机组安装容量不断增加,风电场在电网故障情况下的暂态运行特性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应用PSCAD软件建立了分别含有直驱永磁风电机组、双馈感应式风电机组的风电场动态模型,并研究了2种模型对电网暂态稳定性的影响。仿真分析了风电... 随着风电机组安装容量不断增加,风电场在电网故障情况下的暂态运行特性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应用PSCAD软件建立了分别含有直驱永磁风电机组、双馈感应式风电机组的风电场动态模型,并研究了2种模型对电网暂态稳定性的影响。仿真分析了风电场-电网系统的传输线路上分别发生对称故障和不对称故障2种工况时,风电场中2种机组的低电压穿越能力以及在加装无功补偿装置后风电场低电压穿越能力。比较不同风电机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直流电压的特性,得出以下结论:双馈感应式风电机组虽然可以通过串联制动电阻提高低电压穿越能力,但在故障消除后电网电压的突变对双馈机有一定的影响,其对电网具有很强的依赖性;直驱永磁风电机组由于自身结构的特点,在电网故障时具有较好的运行特性,有利于优化电能质量。针对风电场不同机组采用无功补偿装置来提高故障时电网电压恢复能力,维持系统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直驱永磁风电机组 双馈感应式风电机组 低电压穿越能力 暂态分析
下载PDF
基于组合型算法的风电并网地区电压闪变参数识别 被引量:4
4
作者 张超 邱衍江 +1 位作者 王维庆 张新燕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12-318,共7页
针对矩形波调制下的闪变信号模型,提出优化能量算子以改善闪变包络提取精准度。将最大旁瓣衰减速率(MSLD)截断窗作为原始母窗,通过卷积运算构造频谱性能突出的MSLD自卷积窗(MSLD-SCW)函数。基于谱线插值原理推导出2阶SCW函数的参数修正... 针对矩形波调制下的闪变信号模型,提出优化能量算子以改善闪变包络提取精准度。将最大旁瓣衰减速率(MSLD)截断窗作为原始母窗,通过卷积运算构造频谱性能突出的MSLD自卷积窗(MSLD-SCW)函数。基于谱线插值原理推导出2阶SCW函数的参数修正公式,据此实现闪变幅值与频率参数的处理与识别。与对照组算法的仿真结果表明,研究组在单频调制、多频调制、含有整数次谐波与次/超同步分量、基频波动及含高斯噪声等工况下,均保持较高的两大闪变包络参数识别准确性。最后,将组合优化算法应用于新疆某地区实际电网闪变参数识别,验证其工程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 电压闪变 能量算子 包络提取 参数识别 自卷积窗 谱线插值
原文传递
基于相似日和动量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光伏短期功率预测研究 被引量:23
5
作者 张慧娥 刘大贵 +3 位作者 朱婷婷 刘光辉 胡衡 肖长江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6-52,共7页
提出了相似日和动量优化BP神经网络的光伏短期功率预测方法,采用与输出功率强相关的辐照度作为相似变量选取相似日,通过动量法优化并以相似日历史数据和气象信息作为训练样本建立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以新疆某光伏电站的实际运行数据进... 提出了相似日和动量优化BP神经网络的光伏短期功率预测方法,采用与输出功率强相关的辐照度作为相似变量选取相似日,通过动量法优化并以相似日历史数据和气象信息作为训练样本建立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以新疆某光伏电站的实际运行数据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晴天和非晴天天气环境下能够达到预测精度,验证了所提模型和算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电站功率预测 相似日 BP神经网络 动量BP法
下载PDF
基于余弦自卷积窗的高精度介质损耗角测量算法 被引量:6
6
作者 张超 邱衍江 +1 位作者 王维庆 王海云 《广东电力》 2020年第1期109-117,共9页
介质损耗角(dielectric loss angle,DLA)是高压电容器件预防性试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DLA的精准测量对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在非同步采样和非整数周期截断情况下,利用加截断窗插值算法来提高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 介质损耗角(dielectric loss angle,DLA)是高压电容器件预防性试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DLA的精准测量对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在非同步采样和非整数周期截断情况下,利用加截断窗插值算法来提高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检测DLA的精度;在分析余弦窗函数频谱特性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卷积运算并以8项余弦窗为母窗构造余弦自卷积窗(cosine self-convolution window,CSCW)函数;再基于双谱线插值算法原理,推导出2阶CSCW函数的双线插值校正公式,并由此提出了高精度DLA测量方法,精度对比实验表明,该算法能高精准地提取信号相位参数。最后,将加CSCW双谱线插值FFT算法应用于电容型器件的DLA测量,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高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损耗角 快速傅里叶变换 8项余弦窗 自卷积窗函数 双谱线插值
下载PDF
基于双窗apDFT的高精度电容器介损角辨识算法 被引量:2
7
作者 邱衍江 张超 +1 位作者 张新燕 王维庆 《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 2021年第6期81-87,共7页
介质损耗角(dielectric loss angle,DLA)是反映电力电容器质量的重要特征参数,精准地实现DLA辨识为电容器的早期故障诊断提供可靠数据支撑。当采样频率存在偏差或电网频率波动时,采用离散傅里叶变换(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DFT)对... 介质损耗角(dielectric loss angle,DLA)是反映电力电容器质量的重要特征参数,精准地实现DLA辨识为电容器的早期故障诊断提供可靠数据支撑。当采样频率存在偏差或电网频率波动时,采用离散傅里叶变换(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DFT)对DLA进行辨识会因频谱泄露和栅栏效应而降低测量精度。提高DLA辨识精度的根本途径在于改善采样信号的频谱泄露效应,故采用三角自卷积窗(triangular self-convolution window,TSCW)函数对数据进行全相位预处理,对新形成的数据段分别进行DFT得到全相位DFT(all-phase DFT,apDFT)谱分析结果。进而,利用改进的时移相位差法对谱分析结果进一步校正,再从中提取电压和电流相位差而得到精度更高的DLA辨识算法。由于该算法克服了各次谐波对基波的干扰,因而比传统加窗插值DFT的DLA辨识算法精度更高。仿真对比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实现对DLA的准确辨识且受噪声、频率偏移等干扰的影响较小。最后,将算法应用于实际电路的DLA辨识,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高辨识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损耗角 离散傅里叶变换 三角自卷积窗 全相位离散傅里叶变换 全相位时移相位差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