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种秤锤树属植物光合特性比较
1
作者 顾婧婧 金则新 +2 位作者 罗光宇 李月灵 朱奕静 《福建林业科技》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为阐明4种秤锤树属植物光合特性的差异,了解秤锤树属植物的生态适应性,为秤锤树属植物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依据。以细果秤锤树(Sinojackia microcarpa)、秤锤树(Sinojackia xylocarpa)、黄梅秤锤树(Sinojackia huangmeiensis)、肉果秤锤树(... 为阐明4种秤锤树属植物光合特性的差异,了解秤锤树属植物的生态适应性,为秤锤树属植物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依据。以细果秤锤树(Sinojackia microcarpa)、秤锤树(Sinojackia xylocarpa)、黄梅秤锤树(Sinojackia huangmeiensis)、肉果秤锤树(Sinojackia sarcocarpa)4种秤锤树属2年生幼苗为研究对象,对其光合特性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在夏季强光条件下,细果秤锤树和秤锤树光合作用日进程呈“单峰型”曲线,而黄梅秤锤树和肉果秤锤树具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为非气孔限制因素所致。4种秤锤树属植物中,细果秤锤树的日均净光合速率、最大净光合速率均最大,相对叶绿素含量最高,表明细果秤锤树的光合作用能力最强,而秤锤树的光合作用能力最弱。4种植物中,细果秤锤树的光饱和点最高,对强光的利用率强,且光补偿点最低,表观量子速率最大,对弱光的利用率最大,这说明细果秤锤树既耐强光也耐荫,对光适应的生态幅最宽;细果秤锤树的最大羧化速率、最大电子传递速率、磷酸丙糖利用率均最高,表明其对CO_(2)的利用能力最强。总之,细果秤锤树的光合作用能力和对CO_(2)的利用能力最强,黄梅秤锤树和肉果秤锤树次之,秤锤树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秤锤树属植物 光合日变化 相对叶绿素含量 光响应 CO_(2)响应
下载PDF
七种草本植物对台州滩涂盐渍土的改良效果 被引量:8
2
作者 阮佳萍 杜照奎 +4 位作者 吴夏杉 戴泽苗 郁澜 袁怡琦 李钧敏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16期50-56,共7页
为评价常见耐盐植物对滨海盐渍土的改良效果,在台州滩涂围垦区构建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盐地碱蓬(Suaeda salsa)、草木樨(Melilotus officinalis)、甜高粱(Sorghum dochna)、高丹草(Sorghum bicolor×Sorghum sudanense)、... 为评价常见耐盐植物对滨海盐渍土的改良效果,在台州滩涂围垦区构建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盐地碱蓬(Suaeda salsa)、草木樨(Melilotus officinalis)、甜高粱(Sorghum dochna)、高丹草(Sorghum bicolor×Sorghum sudanense)、黑麦草(Lolium perenne)和田菁(Sesbania cannabina)7个人工种群,测定了植物种植后0~10 cm土壤的理化性质、微生物数目和土壤酶活性等指标。结果表明,种植土壤含盐量、pH和土壤容重随时间增加而逐渐降低,与对照(裸地)相比,90 d时分别降低6.9%~12.2%、7.5%~10.5%和28.5%~42.5%;种植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力随时间增加而逐渐升高(个别例外),与对照相比,90 d时分别增加24.5%~72.3%、10.2%~90.8%、78.9%~181.1%和428.6~533.0%;与对照相比,90 d时种植土壤细菌数目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随时间增加均无显著性变化;90 d时仅种植甜高粱、高丹草和田菁土壤放线菌数目显著高于对照;通过主成分分析将植物对土壤改良效果相关的10个单项指标转换为5个综合指标,代表了全部信息的97.32%,以此计算各植物种植土壤的隶属函数值,并以主成分的贡献率进行加权,最终获得土壤性质的综合评价值(D),7种草本植物对台州本地盐渍土改良效果表现为紫花苜蓿>草木樨>高丹草>黑麦草>甜高粱>田菁>盐地碱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渍土 微生物 土壤酶活性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下载PDF
两种同属食药同源植物黄精与玉竹代谢组学比较分析
3
作者 王一诺 李娜 +3 位作者 陈露茜 祝子坪 李钧敏 祁哲晨 《台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6-22,52,共8页
采用代谢组学方法比较分析了同属食药同源植物黄精和玉竹代谢物质的组成及差异。利用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UHPLC-MS)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黄精与玉竹的根部进行了分析。两种中药共检测到583个差异代谢物,玉竹与黄精相比... 采用代谢组学方法比较分析了同属食药同源植物黄精和玉竹代谢物质的组成及差异。利用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UHPLC-MS)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黄精与玉竹的根部进行了分析。两种中药共检测到583个差异代谢物,玉竹与黄精相比,其中共有536个代谢物含量显著上升,47个代谢物含量显著下降。在这些代谢物中,有150种黄酮类化合物在黄精和玉竹中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139种显著上调,11种显著下调。甾体皂苷类化合物在黄精和玉竹中共检测到110种,其中:93种显著上调,17种显著下调。生物碱类化合物在黄精和玉竹中共检测到73种,其中:61种显著上调,12种显著下调。98种酚酸类化合物在黄精与玉竹中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96种显著上调,2种显著下调。48种萜类化合物在黄精与玉竹中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47种显著上调,1种显著下调。这些研究结果可为黄精与玉竹的开发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 玉竹 代谢组学 黄酮类化合物 甾体皂苷类化合物
下载PDF
分子生物学综合性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 被引量:17
4
作者 杜照奎 李钧敏 蒋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65-168,共4页
分子生物学实验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生物类专业人才培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综合性实验的开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科研思维和创新意识。本文结合当前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开设现状,提出了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台州学... 分子生物学实验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生物类专业人才培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综合性实验的开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科研思维和创新意识。本文结合当前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开设现状,提出了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台州学院分子生物学综合性实验的教学内容、实施方法和成绩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改革举措,并进行了体会和反思,以期达到进一步提高地方性高校生物类专业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 综合性实验 实验教学 创新能力
下载PDF
13CO2示踪不同化学形态氮素添加对高寒草甸植物光合碳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宋明华 陈锦 +2 位作者 蒋婧 王枫 于飞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688-3697,共10页
外源氮素(N)输入陆地生态系统后会引起植物和土壤各碳库的变化,但是对不同化学形态氮素的长期输入如何影响光合碳在植物组织、土壤、土壤呼吸中的分配及转运知之甚少,尤其是对于氮输入引起光合碳分配变化进而作用于植物和土壤碳库的机... 外源氮素(N)输入陆地生态系统后会引起植物和土壤各碳库的变化,但是对不同化学形态氮素的长期输入如何影响光合碳在植物组织、土壤、土壤呼吸中的分配及转运知之甚少,尤其是对于氮输入引起光合碳分配变化进而作用于植物和土壤碳库的机制的认识还非常匮乏。基于在青藏高原矮嵩草草甸开展的不同化学形态氮素添加的长期实验,利用13C示踪方法揭示了光合碳在植物地上、地下组织的分配,及其随时间在土壤中的滞留和随土壤呼吸的释放。研究结果表明,外源氮素添加10年后,与对照未添加氮素处理相比,氨态氮处理下的地上生物量增加了49.5%,氨态氮处理下的地下生物量增加了111.3%。土壤中滞留的13C整体呈下降趋势,氨态氮处理下的土壤碳库显著高于硝态氮处理下的值。不同处理下的土壤呼吸中13C的滞留量随时间呈指数衰减的变化趋势,其中,硝态氮处理下的13C衰减最快。13C同位素标记后第1天测定植物茎和叶内的13C约占刚刚标定完茎和叶内13C的80%,不同处理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直至标记后的第30天,茎和叶内13C的滞留量约占初始量的30%。硝态氮处理下的值在第21天和第30天显著低于对照和氨态氮处理下的值,表明硝态氮处理下,植物光合固定的碳在短期内迅速输入地下组织和土壤中。这些结果从机理上阐明了植物光合碳分配对不同化学形态氮素长期输入的响应,进而影响到土壤呼吸CO2的释放,以及对土壤碳库动态的贡献。加深了对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库稳定性维持机制的认识,能够为高寒草地的科学管理以及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态氮 硝态氮 光合碳分配 13C同位素标记 土壤呼吸
下载PDF
模拟氮沉降对鬼针草及其近缘本地植物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韦春强 李象钦 +1 位作者 唐赛春 潘玉梅 《生物安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5-32,共8页
【目的】理解氮素增加对入侵植物与近缘共存本地植物生长和竞争的影响,可为预测全球氮沉降背景下入侵植物的风险评价和本地植物的保护提供依据。【方法】为模拟氮沉降,设置对照(无氮添加)、低氮(1 g·m^(-2)·a^(-1))和高氮(5 g... 【目的】理解氮素增加对入侵植物与近缘共存本地植物生长和竞争的影响,可为预测全球氮沉降背景下入侵植物的风险评价和本地植物的保护提供依据。【方法】为模拟氮沉降,设置对照(无氮添加)、低氮(1 g·m^(-2)·a^(-1))和高氮(5 g·m^(-2)·a^(-1))添加3种处理,将入侵植物鬼针草及其近缘共存的本地植物金盏银盘分别单种和混种,比较它们在各处理下的生长(株高、分枝数和生物量等)和竞争[相对优势度指数(RDI)与相对互作强度指数(RII)]情况。【结果】无论有无竞争,高氮添加均显著增加鬼针草的生物量,降低其根冠比;无竞争时,高氮添加还显著增加其株高和分枝数。但高氮添加仅显著增加金盏银盘无竞争时的生物量。在所有氮处理下,鬼针草的RDI和RII均显著大于金盏银盘。高氮添加显著增加鬼针草的RDI,但其RII在所有氮处理间无显著差异;高氮添加显著降低金盏银盘的RDI和RII。【结论】高氮更利于鬼针草的生长,其在所有氮素处理下均有较强的竞争力和竞争耐受性,且高氮处理下竞争力更强。因此,全球氮沉降增加会加剧鬼针草对近缘本地植物的竞争抑制和入侵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沉降 鬼针草 近缘本地植物 生长 竞争
下载PDF
不同光照强度下濒危植物景宁木兰幼苗光合特性的季节变化 被引量:12
7
作者 陈超 金则新 +3 位作者 袁梦 罗光宇 李月灵 单方权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50-959,共10页
【目的】探讨濒危植物景宁木兰Magnolia sinostellata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光合能力的季节变化及适应机制,为种群的繁衍复壮和迁地保护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年生景宁木兰幼苗为对象,在3种光照处理下(100%全光照、40%全光照和10%全光... 【目的】探讨濒危植物景宁木兰Magnolia sinostellata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光合能力的季节变化及适应机制,为种群的繁衍复壮和迁地保护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年生景宁木兰幼苗为对象,在3种光照处理下(100%全光照、40%全光照和10%全光照),对春季、夏季、秋季3个季节的光合特性指标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1)春季100%全光照和夏季100%全光照、40%全光照下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2)夏季100%全光照、40%全光照下最大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光补偿点均显著高于10%全光照(P<0.05),而秋季100%全光照下最大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却显著低于40%全光照和10%全光照(P<0.05)。(3)夏季、秋季100%全光照下最大电子传递速率和磷酸丙糖利用率均显著低于40%全光照(P<0.05)。(4)100%全光照下光系统Ⅱ(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在夏季、秋季分别为0.68和0.72。100%全光照下光化学猝灭系数和40%全光照下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在夏季均显著高于春季、秋季(P<0.05)。【结论】在100%全光照下,景宁木兰易受夏季高温和强光胁迫,致使叶片灼伤,秋季净光合速率明显下降,而适当遮光条件下,景宁木兰在3个季节均能维持较高的净光合速率。因此,在景宁木兰栽培过程中,建议光合有效辐射保持在自然光照强度的4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宁木兰幼苗 光照强度 季节变化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
下载PDF
半红树植物黄槿的组织培养
8
作者 孙文 杨党 +4 位作者 陈正满 朱云霄 王振福 李钧敏 杜照奎 《台州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30-35,共6页
以半红树植物黄槿茎尖为外植体,探讨激素浓度对不定芽的诱导和增殖以及不定根诱导的影响,建立其组织培养体系。结果表明:(1)消毒方法为75%酒精消毒30 s,无菌水冲洗3次,接着用0.1%HgCl_(2)消毒6 min,无菌水冲洗5次;(2)不定芽增殖培养基... 以半红树植物黄槿茎尖为外植体,探讨激素浓度对不定芽的诱导和增殖以及不定根诱导的影响,建立其组织培养体系。结果表明:(1)消毒方法为75%酒精消毒30 s,无菌水冲洗3次,接着用0.1%HgCl_(2)消毒6 min,无菌水冲洗5次;(2)不定芽增殖培养基最佳配比为WPM+0.5 mg·L^(-1)6-BA+0.1 mg·L^(-1)NAA;(3)生根培养基最佳配比为1/2WPM+0.3 mg·L^(-1)IBA+0.3 mg·L^(-1)NAA;(4)驯化完毕的组培苗移植于装有混合基质中(泥炭土∶黄心土=1∶1)的营养钵中,移植成活率为100%。本文相关数据可为黄槿良种选育及遗传转化等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槿 外植体 组织培养 快速繁殖 植株再生
下载PDF
遮荫对景宁玉兰幼苗生理生化季节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陈超 金则新 +3 位作者 袁梦 罗光宇 李月灵 单方权 《浙江林业科技》 2024年第2期35-42,共8页
以2年生景宁玉兰Yulania sinostellata幼苗为研究对象,通过遮阳网设置自然光强的100%(I_(100))、40%(I_(40))和10%(I_(10))3种遮荫处理,探讨不同遮荫处理下景宁玉兰生理生化特性的季节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景宁玉兰幼苗的净光合速率(P... 以2年生景宁玉兰Yulania sinostellata幼苗为研究对象,通过遮阳网设置自然光强的100%(I_(100))、40%(I_(40))和10%(I_(10))3种遮荫处理,探讨不同遮荫处理下景宁玉兰生理生化特性的季节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景宁玉兰幼苗的净光合速率(P_(n))春季为I_(100)处理显著高于I_(40)、I_(10)处理(P<0.05),夏、秋季为I_(40)处理显著高于I_(100)、I_(10)处理(P<0.05)。I_(100)、I_(40)处理的P_(n)在夏季显著高于春、秋季(P<0.05),而I_(10)处理的P_(n)在夏季则显著低于春、秋季(P<0.05)。(2)3个季节的叶绿素(Chl)含量均随着遮荫强度的增加而增加,而类胡萝卜素/叶绿素(Car/Chl)值随着遮荫强度的增加而下降。3种遮荫处理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均以春季最高,叶绿素a/b(Chla/b)、Car/Chl值均以夏季最大。(3)春、秋季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着遮荫强度的增加而下降。夏、秋季过氧化物酶(POD)随着遮荫强度的增加而升高,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I_(100)处理较低。3种遮荫处理SOD活性以秋季最高,POD、CAT活性均以春季最高。(4)3个季节的抗坏血酸(As A)含量以I_(10)处理最低。谷胱甘肽(GSH)含量夏季以I_(100)处理最高,秋季以I_(40)处理最高。(5)I_(100)处理夏季的电导率显著高于I_(10)处理(P<0.05),秋季则显著高于I_(40)、I_(10)处理(P<0.05)。3种处理电导率均以秋季最高,春季最低。总之,I_(100)处理的景宁玉兰幼苗在夏、秋季叶绿素含量较低,并且POD、CAT活性较弱,无法有效清除活性氧,致使细胞膜透性增加,叶片受到光胁迫。而I_(10)处理由于光强过低使得光合能力弱。因此在栽培过程中,适当遮荫有利于景宁玉兰的生长,但光照强度不应低于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遮荫 景宁玉兰 净光合速率 光合色素 抗氧化系统 季节动态
下载PDF
秋茄KoWRKY43基因克隆、表达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10
作者 蒋文骏 舒红锁 +4 位作者 陈正满 任典挺 杨党 田荣江 杜照奎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32-1843,共12页
转录因子WRKY在开花植物中广泛存在,参与并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与防御反应等。为探究红树植物秋茄WRKY基因在非生物胁迫过程中的作用,以秋茄幼苗为试验材料,提取叶片总RNA,通过反转录PCR(RT-PCR)技术克隆获得KoWRKY43基因(GenBank登录号O... 转录因子WRKY在开花植物中广泛存在,参与并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与防御反应等。为探究红树植物秋茄WRKY基因在非生物胁迫过程中的作用,以秋茄幼苗为试验材料,提取叶片总RNA,通过反转录PCR(RT-PCR)技术克隆获得KoWRKY43基因(GenBank登录号OR789874),采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分析其基因序列和蛋白质结构特点,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研究其表达模式。结果表明,KoWRKY43基因开放阅读框(ORF)为942 bp,编码313个氨基酸,蛋白质分子式为C_(1484)H_(2415)N_(439)O_(459)S_(14),分子量为34.2 ku,理论等电点为9.74,无信号肽,无跨膜结构,定位于细胞核,与木薯、银白杨和簸箕柳亲缘关系相对较近。qPCR检测显示,KoWRKY43基因在秋茄根中表达量最大,显著高于茎、叶、花和果实;幼叶KoWRKY43的表达量受NaCl诱导持续上升,在24 h表达量最大;激素水杨酸和脱落酸的诱导使其表达量先升高后降低,在6 h达到峰值;茉莉酸甲酯在24 h内均未显著改变其表达水平。研究结果为后续开展KoWRKY43基因的功能研究和培育抗逆秋茄品种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茄 KoWRKY43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基因克隆 激素
下载PDF
容器类型和基质配比对秋茄树幼苗生长的影响
11
作者 舒红锁 任典挺 +2 位作者 杨党 蒋文骏 杜照奎 《浙江林业科技》 2024年第5期95-104,共10页
为探讨容器类型和生长基质对秋茄树Kandelia obovata幼苗质量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的容器苗培育方法,为秋茄树容器育苗提供指导,本研究采用双因子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包括2种容器类型(C1-塑料袋和C2-无纺布袋)和4种生长基质(M1-海泥;M2-V_(... 为探讨容器类型和生长基质对秋茄树Kandelia obovata幼苗质量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的容器苗培育方法,为秋茄树容器育苗提供指导,本研究采用双因子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包括2种容器类型(C1-塑料袋和C2-无纺布袋)和4种生长基质(M1-海泥;M2-V_(泥炭土)∶V_(蛭石)∶V_(珍珠岩)=4∶4∶2;M3-V_(泥炭土)∶V_(蛭石)∶V_(珍珠岩)=5∶3∶2,以及M4-V_(泥炭土)∶V_(蛭石)∶V_(珍珠岩)=6∶2∶2),通过对不同组合下容器苗的形态、根系、光合和生物量等指标的测定分析,揭示容器类型、基质配比以及两因素交互作用对秋茄树容器苗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容器类型显著影响秋茄树幼苗的株高、根生物量、茎生物量、总生物量、根体积和根尖数(P<0.05),与C1容器培育的幼苗相比,C2容器苗的株高、根生物量、茎生物量、总生物量、根体积和根尖数分别提高了8.33%、9.47%、15.21%、9.72%、33.97%和23.55%;基质配比显著影响秋茄树幼苗的株高、地径、生物量、Dickson质量指数(DQI)、平均根直径、净光合速率和叶氮含量(P<0.05),与采用M1基质培育的幼苗相比,用轻基质(M2、M3或M4)培育幼苗的株高、地径、地上部生物量、地下部生物量、总生物量、DQI、平均根直径、净光合速率和叶氮含量至少提高了9.78%、13.60%、29.25%、20.39%、30.06%、30.88%、8.75%、24.22%和74.44%;两者的交互作用对株高、叶生物量和根表面积均有显著影响(P<0.05)。综合考虑苗木质量和育苗成本,秋茄树容器育苗宜采用C2M2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器育苗 Dickson质量指数 秋茄树 根系形态 幼苗质量
下载PDF
植物抗逆能力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12
作者 张舒欣 贾紫璇 +7 位作者 方涛 刘一凡 赵微 王荣 昌海超 罗芳丽 朱耀军 于飞海 《生物多样性》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2-114,共13页
植物在长期适应环境胁迫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与其生境相协调的形态、结构及生理等性状。研究表明可通过植物性状来评价植物的抗逆能力,且多性状比单一性状评价更为准确。对植物耐受能力评价的方法多样,各有优缺点,目前尚没有研究对这些... 植物在长期适应环境胁迫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与其生境相协调的形态、结构及生理等性状。研究表明可通过植物性状来评价植物的抗逆能力,且多性状比单一性状评价更为准确。对植物耐受能力评价的方法多样,各有优缺点,目前尚没有研究对这些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本研究收集了国内外近13年的相关文献,对目前常用的植物抗逆能力评价方法,即平均隶属函数值、聚类分析、基于隶属函数和权重的模糊综合评价(简称模糊综合评价)、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及主成分分析复合评价法(简称复合评价法)、卷积神经网络、灰色关联分析的概念、原理、关键步骤以及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分析发现以上方法均采用多性状来评价植物抗逆能力,其中,平均隶属函数值、模糊综合评价和复合评价法基于模糊数学理论,通过性状模糊化的方式建立模型;平均隶属函数值、主成分分析、复合评价法、灰色关联分析能筛选出关键抗逆性状。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可以提供直观、易懂的数据展示方式,有助于对抗逆能力评价结果的理解。以上方法可以在实践中相互补充,针对不同的研究目的和数据特征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胁迫 耐受能力评价 植物性状 评价方法
原文传递
不同光照强度对长果秤锤树光合特性的影响
13
作者 袁梦 金则新 +1 位作者 孙中帅 陈超 《福建林业科技》 2024年第4期24-31,共8页
阐明不同光照强度下濒危植物长果秤锤树(Sinojackia dolichocarpa)的光合适应机制,为长果秤锤树种群的繁衍复壮和迁地保护提供参考。以2年生长果秤锤树幼苗为材料,设置全光照(CK)、60%光照(L_(1))、40%光照(L_(2))、20%光照(L_(3))4种... 阐明不同光照强度下濒危植物长果秤锤树(Sinojackia dolichocarpa)的光合适应机制,为长果秤锤树种群的繁衍复壮和迁地保护提供参考。以2年生长果秤锤树幼苗为材料,设置全光照(CK)、60%光照(L_(1))、40%光照(L_(2))、20%光照(L_(3))4种光照强度处理,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对长果秤锤树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夏季长果秤锤树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CK、L_(1)处理呈双峰曲线,出现光合“午休”现象;L_(2)和L_(3)处理呈单峰曲线。长果秤锤树幼苗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日均值都以L_(3)最高,且与CK、L_(1)处理差异显著(P<0.05)。长果秤锤树幼苗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最大羧化速率、最大电子传递速率和磷酸丙糖利用率均以L_(3)最大,且与其它3种处理差异显著(P<0.05);光补偿点和CO_(2)补偿点以CK最大,且与L_(3)差异显著(P<0.05)。长果秤锤树幼苗的PSII原初光能转换效率、PSII实际光量子产量、电子传递速率均以L_(3)最高。综合结果表明,在夏季全光照下,长果秤锤树幼苗出现了光合“午休”现象,碳同化效率下降,发生了明显的光抑制;而在20%光照(L_(3))下净光合速率高,碳同化能力强,适合长果秤锤树幼苗的生长;长果秤锤树幼苗表现出阴生植物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果秤锤树 光照强度 光合特性
下载PDF
Si-FeOOH/H_2O_2类芬顿降解盐酸四环素废水的效能及其机理 被引量:17
14
作者 蒋胜韬 祝建中 +3 位作者 管玉江 白书立 姚俊 叶青妹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4244-4251,共8页
采用碱沉法制备的Si-FeOOH作为非均相类芬顿催化剂,研究其催化降解盐酸四环素废水的效能,考察了催化剂投量、pH、过氧化氢加入量对盐酸四环素降解效能和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催化剂投加量3.0g·L-1、H2O2投加量9.9mmol&#... 采用碱沉法制备的Si-FeOOH作为非均相类芬顿催化剂,研究其催化降解盐酸四环素废水的效能,考察了催化剂投量、pH、过氧化氢加入量对盐酸四环素降解效能和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催化剂投加量3.0g·L-1、H2O2投加量9.9mmol·L-1、pH为3、室温[(25±1)℃]的条件下,盐酸四环素降解率为90%,一级反应速率常数为0.0504min-1。与催化剂FeOOH相比,类芬顿催化剂Si-FeOOH性能更卓越。同时采用探针化合物正丁醇、苯醌,证明了Si-FeOOH/H2O2催化体系中的氧化活性种主要为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自由基(HO2·),并推测了其催化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芬顿 Si-FeOOH 盐酸四环素废水 过氧化氢
下载PDF
二穗短柄草BURP家族基因的鉴定与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蒋明 叶子弘 +2 位作者 李金枝 管铭 林乐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08-1214,共7页
BURP是一类植物特有蛋白,在生长发育和逆境防御中起着重要作用。为给后续的基因克隆、表达和功能验证奠定基础,根据二穗短柄草的基因组和蛋白质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对BURP基因家族成员进行鉴定、染色体定位、序列分析和系统发育... BURP是一类植物特有蛋白,在生长发育和逆境防御中起着重要作用。为给后续的基因克隆、表达和功能验证奠定基础,根据二穗短柄草的基因组和蛋白质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对BURP基因家族成员进行鉴定、染色体定位、序列分析和系统发育研究。结果表明,二穗短柄草有12个Bu品P基因,位于1~4号染色体上,在5号染色体上未见分布;BURP基因的全长为621~3350bp,具0~3个内含子,编码区全长621~2316bp,编码206~771个氨基酸,推导蛋白的等电点为5.02~9.51;12个BURP基因编码的蛋白分为5组,分别定名为RD22、PG1β、BURP—V、BURP—VI和BURP—VII,没有usP和BNM2类型的BuRP蛋白;此外,根据4个半胱氨酸一组氨酸重复所闻隔的氨基酸数量,二穗短柄草的BURP蛋白结构域可用CH/R—X10-CH—X25—36-CH—X22—25-CH—X8-W/F表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穗短柄草 BURP 基因家族 鉴定
下载PDF
染色体加倍对黄毛草莓叶片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露茜 李宁宁 +3 位作者 邓晗彦 余斌斌 江云靖 李钧敏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123-125,共3页
比较分析了四倍体黄毛草莓与二倍体黄毛草莓的的叶片数量、长宽比、叶柄长度、叶齿数、气孔周长等叶片形态指标的差异。结果显示,与二倍体黄毛草莓相比,四倍体黄毛草莓叶片长宽比极显著变大、叶柄长度显著伸长、中心小叶的宽度与复叶宽... 比较分析了四倍体黄毛草莓与二倍体黄毛草莓的的叶片数量、长宽比、叶柄长度、叶齿数、气孔周长等叶片形态指标的差异。结果显示,与二倍体黄毛草莓相比,四倍体黄毛草莓叶片长宽比极显著变大、叶柄长度显著伸长、中心小叶的宽度与复叶宽度比显著变大、气孔周长极显著变长、气孔密度极显著降低。而叶片数量、叶片面积、叶片重叠率、叶齿数、叶基部形态、叶柄毛数量、气孔长度等指标二者没有显著性差异。本研究结果可为为四倍体黄毛草莓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毛草莓 四倍体 二倍体 叶片形态
下载PDF
基于铁刨花的双金属体系处理二硝基甲苯化工废水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蒋胜韬 祝建中 +3 位作者 管玉江 白书立 姚俊 陈晓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6-112,共7页
通过化学置换反应,将铜元素沉积在铁刨花基体表面上形成Fe-Cu双金属材料,利用扫描电镜和电子能谱仪对材料进行表征;利用制备的0价Fe-Cu双金属体系处理2,4-二硝基甲苯化工废水,并从材料、铜化率、p H、初始含量、含盐量等因素对处理效能... 通过化学置换反应,将铜元素沉积在铁刨花基体表面上形成Fe-Cu双金属材料,利用扫描电镜和电子能谱仪对材料进行表征;利用制备的0价Fe-Cu双金属体系处理2,4-二硝基甲苯化工废水,并从材料、铜化率、p H、初始含量、含盐量等因素对处理效能及反应速率进行了研究,并对Fe-Cu双金属去除2,4-二硝基甲苯化工废水的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铁刨花优化铜化率为0.25%;Fe-Cu双金属材料相比铁刨花材料表现出更好的去除效率、反应速率和适应能力,在p H分别为7.0、9.0、11.0、13.0条件下,Fe-Cu双金属材料的处理效率比铁刨花材料分别提高9.0%、9.5%、15.3%、22.5%;Fe-Cu双金属材料可以改善传统微电解在碱性环境下降解效率低的问题,克服传统微电解池仅适宜处理酸性废水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刨花 Fe-Cu双金属 2 4-二硝基甲苯 化工废水
原文传递
饥饿胁迫对大黄鱼激素敏感性脂肪酶和乙酰辅酶A羧化酶mRNA表达及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钱宝英 黄红丽 +4 位作者 李娟 曹明月 张玉 赵亚运 薛良义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1-39,共9页
激素敏感性脂肪酶(hormone sensitive lipase,HSL)和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A carboxylase,ACC)是脂代谢的关键酶,肌肉和肝脏是鱼类脂代谢的主要场所。为研究饥饿过程中这两种酶的作用,本实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以及ELISA技术... 激素敏感性脂肪酶(hormone sensitive lipase,HSL)和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A carboxylase,ACC)是脂代谢的关键酶,肌肉和肝脏是鱼类脂代谢的主要场所。为研究饥饿过程中这两种酶的作用,本实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以及ELISA技术检测了在35 d饥饿过程中这两种酶在大黄鱼肌肉和肝组织中mRNA表达水平和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饥饿胁迫显著降低大黄鱼肌肉和肝组织中脂肪含量,以及脂肪合成关键酶ACC mRNA表达水平(P<0.05);显著提高脂肪分解关键酶HSL mRNA表达水平(P<0.05)。饥饿胁迫对肌肉和肝组织中HSL和ACC酶活性均有显著影响(P<0.05),肌肉和肝组织HSL(相关系数r分别为0.598 2和0.539 6)以及肌肉组织ACC酶活性(r=0.677 7)与对应mRNA表达水平呈中度正相关(0.5<r<0.8),但ACC酶活性在肝组织与其对应的mRNA表达量呈负相关(r=-0.374 0),提示饥饿胁迫对大黄鱼HSL和ACC的表达存在翻译前和翻译后两种水平的调控。本研究结果可为研究饥饿胁迫对大黄鱼脂类代谢分子层面的影响机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激素敏感性脂肪酶 乙酰辅酶A羧化酶 饥饿 MRNA表达 酶活性
下载PDF
基于几何形态测量学的四种滨螺形态差异与系统发生关系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陈楠桦 梁仁杰 +1 位作者 白义 王海瑞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65-1374,共10页
运用几何形态测量学方法研究浙江省大陈岛海域常见的4种滨螺间的形态关系。对4种滨螺的壳口、螺体分别进行数字化标点,经叠印分析、主成分分析(PCA)和薄片样条法分析,获得4种滨螺在壳口和螺体上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其形态特征与潮间带... 运用几何形态测量学方法研究浙江省大陈岛海域常见的4种滨螺间的形态关系。对4种滨螺的壳口、螺体分别进行数字化标点,经叠印分析、主成分分析(PCA)和薄片样条法分析,获得4种滨螺在壳口和螺体上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其形态特征与潮间带环境适应性关系。PCA结果表明四种滨螺壳口间差异在主成分轴上无法有效分开,而螺体间差异在主成分轴上能有效分开,说明壳口特征在不同滨螺间不具有规律性差异。螺体的PCA中PC1轴可以将短滨螺与其他3种滨螺区分,薄片样条法分析显示差异的部位主要在体螺层的宽度和螺体的高度间,PC2轴可以将粒结节滨螺与其他3种滨螺分开,薄片样条法分析显示差异部位主要是体螺层之上第一层以及体螺层之间。基于螺体特征的4种滨螺亲缘关系分析表明粗糙滨螺与塔结节滨螺亲缘关系最近,其次为短滨螺,粒结节滨螺最不相近。运用特征追踪法对螺层和螺肋特征追踪,结果表明螺层6层,螺肋密生是滨螺的祖先特征,后来演化出7层和8层的螺层特征以及颗粒状突起的螺肋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螺 壳口 螺体 几何形态测量学 主成分分析 系统发生
下载PDF
不同提取方法对青钱柳叶不溶性膳食纤维理化性质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林伟达 李娜 +1 位作者 祝子坪 李钧敏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3-98,共6页
以青钱柳叶片提取多糖后的残渣为原料,对酸碱法、超声辅助碱法、微波辅助法、双酶法和超声辅助酶法提取的不溶性膳食纤维(insoluble dietary fiber,IDF)的理化性质和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研究。红外光谱显示,5种方法提取的IDF均具有纤维... 以青钱柳叶片提取多糖后的残渣为原料,对酸碱法、超声辅助碱法、微波辅助法、双酶法和超声辅助酶法提取的不溶性膳食纤维(insoluble dietary fiber,IDF)的理化性质和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研究。红外光谱显示,5种方法提取的IDF均具有纤维素类多糖的特征吸收峰,且峰形相似。酸碱法和超声辅助碱法提取的IDF具有较高的膨胀率;超声辅助碱法提取的IDF具有良好的持水力和持油力。不同方法提取的IDF抗氧化活性之间存在差异,综合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和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微波辅助法提取的IDF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钱柳 不溶性膳食纤维 提取方法 红外光谱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