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3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课程思政融入地方医学院校“基础医学”课程的路径探索
1
作者 赵爽 李津 张胜昌 《教育教学论坛》 2025年第9期141-144,共4页
在当前高等教育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课程思政作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日益受到各高校的重视。以地方医学院校“基础医学”课程为例,探讨如何在基础医学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强化医学生的医德医风教育... 在当前高等教育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课程思政作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日益受到各高校的重视。以地方医学院校“基础医学”课程为例,探讨如何在基础医学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强化医学生的医德医风教育,培养其成为既有精湛医术又具备高尚品德的医学人才。就地方医学院校基础医学课程思政的现状、具体的课程思政融入路径和实践效果的评估等进行了探讨,深入挖掘了“基础医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动课程思政的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医学 课程思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下载PDF
高校“青马工程”教育体系的构建探析——以右江民族医学院为例
2
作者 王长丽 叶广彬 +3 位作者 银联飞 甘霖霖 许世华 宾晓芸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24年第1期42-47,共6页
“青马工程”是一项重要的国家级铸魂工程项目,创新和持续推进高校“青马工程”教育,是贯彻实施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文章以右江民族医学院创新实施“青马工程123454建设工程”为例,探索新... “青马工程”是一项重要的国家级铸魂工程项目,创新和持续推进高校“青马工程”教育,是贯彻实施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文章以右江民族医学院创新实施“青马工程123454建设工程”为例,探索新形势下“青马工程”培养的内容创新、方法创新和机制创新,建立全方位、多元化和可持续的“青马工程”教育体系,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青马工程 教育体系 构建
下载PDF
医学院校“内外双驱动”新型培养模式研究探索与实践——以右江民族医学院为例
3
作者 黄秀峰 舒方义 +3 位作者 宾晓芸 欧阳若昀 周敏 邓益斌 《右江医学》 2024年第12期1137-1144,共8页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必须积极推进“新医科”建设,拓展师资培养的新路径,构建一支在质量与结构上均达到优秀标准的师资队伍,并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必须积极推进“新医科”建设,拓展师资培养的新路径,构建一支在质量与结构上均达到优秀标准的师资队伍,并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坚持教育家精神在教师队伍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包括铸魂强师、培育涵养、弘扬践行、引领激励等关键工作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院校 内外驱动 教师教学发展 创新
下载PDF
西部民族地区高等医学院校基础医学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初探——以右江民族医学院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学科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志鸿 静雅杰 +2 位作者 莫颂轶 李松波 黄俊杰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219-221,共3页
研究生培养模式是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本文以右江民族医学院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科为例,通过分析西部地区高等医学院校基础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及培养模式现状,从优化科学研究知识体系、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和方法及科研创新团... 研究生培养模式是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本文以右江民族医学院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科为例,通过分析西部地区高等医学院校基础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及培养模式现状,从优化科学研究知识体系、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和方法及科研创新团队的建立三个方面,探索构建基础医学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旨在为高等医学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地区 高等医学院校 创新能力 培养模式
下载PDF
浅析临床医学专业增强检验沟通能力的培育模式——以右江民族医学院为例 被引量:5
5
作者 陈桂灵 覃海媚 +7 位作者 黄炎东 付君茹 李金米 石凤 韦叶生 王春芳 韦贵将 王俊利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8年第3期352-355,共4页
目的了解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检验沟通能力现状并分析其原因,从而提出相应对策及构建培育模式。方法设计主题调研问卷,对350名临床专业在校生进行分层随机抽样调查。结果经常与检验专业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的临床专业学生仅占9.5%,而从来... 目的了解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检验沟通能力现状并分析其原因,从而提出相应对策及构建培育模式。方法设计主题调研问卷,对350名临床专业在校生进行分层随机抽样调查。结果经常与检验专业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的临床专业学生仅占9.5%,而从来没有与检验专业学生进行过沟通交流的临床专业学生高达52.4%。结论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普遍缺乏与检验专业学生的沟通,这与学校培育模式的欠缺存在一定的关系。为此,学校应从提高重视度、改善沟通学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成立临床与检验合作的导师组制度等方面努力,以加强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检验沟通能力的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医学专业 检验沟通能力 培育模式
下载PDF
民族地区医学院校医创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实践研究
6
作者 欧融 《科教导刊》 2024年第14期19-21,共3页
民族地区医学院校医创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是扎实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现实要求,是深化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医创深度融合存在内容不够有特色、医学知识融合度不高;学生认同度不高,师资力量薄弱;平台不够健全,帮扶不够到位... 民族地区医学院校医创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是扎实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现实要求,是深化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医创深度融合存在内容不够有特色、医学知识融合度不高;学生认同度不高,师资力量薄弱;平台不够健全,帮扶不够到位等现实问题。基于此,文章提出通过注重特色培育、注重创新能力培育、注重师资培育、注重文化孕育,实现医创深度融合有效运转;通过落实制度帮扶、资金资源帮扶、朋辈帮扶和服务帮扶四个措施为医创深度融合保驾护航,更好地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医学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医创融合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医学院校在校研究生学术不端认知情况调查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嘉慧 马时敬 +5 位作者 周静 谭会恒 卢荣妹 凌雁武 杨园园 钟斌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11期108-112,共5页
目的 了解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在校研究生学术不端认知和行为选择现状,完善学术道德的教育。方法于2022年1月4日通过电子调查问卷,以专业年级为单位,对右江民族医学院2019—2021级在校研究生进行学术不端的认知和行为调查。结果 通过对198... 目的 了解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在校研究生学术不端认知和行为选择现状,完善学术道德的教育。方法于2022年1月4日通过电子调查问卷,以专业年级为单位,对右江民族医学院2019—2021级在校研究生进行学术不端的认知和行为调查。结果 通过对198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发现有135名(68.2%)研究生表示对学术不端一般了解;有122名(61.6%)研究生表示非常重视平时学术论文写作过程中学术诚信的相关规范;有163名(82.3%)研究生认为坚决抵制,严厉惩罚论文抄袭行为。利益驱使、自身学术道德和法律意识差、有论文发表数量规定是学术不端、学术论文不诚信现象的主要原因。结论 医学研究生对学术不端的认知度有所欠缺,学校要通过加强研究生的主观教育,提升自律意识,建立健全的相关规范制度、落实导师督导责任制,强化他律的机制建设等措施预防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院校 研究生 学术不端行为 学术道德 认知情况 调查研究
下载PDF
医学院校依托课程思政提升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硕士培养质量的探讨
8
作者 周静 马时敬 +3 位作者 王洁 卢荣妹 李嘉慧 钟斌 《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8期128-131,共4页
为了解民族地区医学院校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文章以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专业为例,探讨如何全面提升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研究表明,充分发挥教师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以课程思政为抓手,定期召开组会,强化研究生管理人员与研究生的沟... 为了解民族地区医学院校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文章以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专业为例,探讨如何全面提升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研究表明,充分发挥教师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以课程思政为抓手,定期召开组会,强化研究生管理人员与研究生的沟通与交流,正确处理导师与学生的关系等,形成研究生导师队伍、研究生管理人员、授课教师和研究生四位一体的研究生课程思政模式,全员、全程和全方位参与课程思政的全过程,达到“三全育人”的人才培养目标,能有效提升硕士研究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硕士研究生 课程思政 综合素质 基层党建 培养质量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下载PDF
大学生使用手机媒体的现状调查——以右江民族医学院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政峰 谢德卫 +1 位作者 蒙丽莎 文志娟 《大学教育》 2015年第4期104-105,共2页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手机已成为大学生的一种普通的生活必需品,对大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右江民族医学院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大学生使用手机媒体的现状,可以发现大学生使用手机媒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手机已成为大学生的一种普通的生活必需品,对大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右江民族医学院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大学生使用手机媒体的现状,可以发现大学生使用手机媒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使用手机媒体的三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手机媒体 现状
下载PDF
萨提亚模式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育的效果研究——以右江民族医学院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例 被引量:5
10
作者 银联飞 梁凯芬 +3 位作者 赖健 周敏 宾晓芸 汪建初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300-305,共6页
目的探究萨提亚模式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萨提亚模式团体辅导方式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心理干预,通过转变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流程等开展教学实践,随机选取右江民族医学院100名贫困大学生分为... 目的探究萨提亚模式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萨提亚模式团体辅导方式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心理干预,通过转变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流程等开展教学实践,随机选取右江民族医学院100名贫困大学生分为A组和B组,采取萨提亚模式的团体辅导方式对潜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干预,利用SCL-90自我症状评价量表,评价干预前后各因子的得分。结果B组干预后除“恐怖”因子与干预前无差异,其余各因子均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而A组各因子的得分均无显著变化(P>0.05)。B组干预后各因子得分超过2分的人数少于干预前,而A组干预前后各因子得分超过2分的人数无显著变化(P>0.05)。B组干预后各因子的得分,除“躯体化”和“偏执”外,其余因子均明显低于A组的(P<0.05)。结论萨提亚模式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育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果、提高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提亚模式 团体辅导 贫困大学生 心理健康
下载PDF
现代产业学院协同育人机制探究——以右江民族医学院生物医药与大健康现代产业学院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祥凤 龙芳敏 +5 位作者 郑学森 徐启江 杨凤莲 何彦妮 罗世华 王俊利 《科学咨询》 2023年第13期15-17,共3页
笔者从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契机、建设基础和育人机制出发,对生物医药与大健康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进行剖析,浅析了现代产业学院的协同育人机制。
关键词 现代产业学院 产教融合 本科生 培养 协同育人
下载PDF
基于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生化实验教学改革研究——以右江民族医学院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韦星 李根亮 +3 位作者 孙科 农嵩 胡红柳 《科教导刊》 2022年第27期48-50,共3页
实验教学作为基础生物化学课程的重要环节,在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右江民族医学院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从学生重视程度和积极性、教学方式等方面分析存在的问题。通过实验教学改革,转变学生... 实验教学作为基础生物化学课程的重要环节,在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右江民族医学院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从学生重视程度和积极性、教学方式等方面分析存在的问题。通过实验教学改革,转变学生的主导地位,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为学生今后参与科研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化学 实验教学 科研能力
下载PDF
民族医科院校基础医学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和探讨
13
作者 黄亮 周文婷 +2 位作者 罗家锱 韦红玉 黄衍强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5年第4期001-004,共4页
当前,我国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全面改革,其中医科院校的改革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以民族医科院校基础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为对象,针对其课程体系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首先,通过整理相关教育政策、法规,以及各种教学资源解析当前课程体系存... 当前,我国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全面改革,其中医科院校的改革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以民族医科院校基础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为对象,针对其课程体系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首先,通过整理相关教育政策、法规,以及各种教学资源解析当前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教学资源分配不均和教学方法单一等。其次,我们基于教育学原理和改革经验,提出一个全新的基础医学专业研究生课程体系:尊重和体现民族医药特色,增加少数民族地区疾病防治的相关课程,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最后,我们通过实施新的课程体系并进行一年的跟踪效果评估,得出新课程体系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科研能力,有利于研究生培养高素质的基础医学人才。这套新的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设立和改革对于提升民族医科院校教学质量、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以及推动民族地区医药科技进步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医科院校 基础医学研究生教育 课程体系改革 教育质量 民族地区医药科技进步
下载PDF
责任伦理下医学院校教师创新素养构成研究
14
作者 胡冠佩 郭会娜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41期34-37,共4页
医学院校教师作为医学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关键主体,是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和指导者,在创新创业高素质人才培养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从责任伦理视角分析医学院校教师创新素养的构成,有利于明确教师创新素养提升目标,增强教师... 医学院校教师作为医学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关键主体,是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和指导者,在创新创业高素质人才培养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从责任伦理视角分析医学院校教师创新素养的构成,有利于明确教师创新素养提升目标,增强教师的创新责任意识。责任伦理视角下医学院校教师创新素养的构成内容主要包括基于成长责任的探究意识、基于自为责任的实践本领、基于目标责任的求是思想、基于导向责任的发展思维、基于开拓责任的创造能力、基于团队责任的协作观念、基于职业责任的育人情怀等。建设具有良好创新素养的责任型医学院校师资队伍,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升医学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责任伦理 医学院校 教师 创新素养
下载PDF
民族医学院校化学实验考核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15
作者 黄锁义 李容 +4 位作者 朱晓莹 潘乔丹 陆海峰 林瑶 黄志文 《广东化工》 CAS 2012年第1期174-174,214,共2页
文章提出了民族医学院校医用化学实验考核改革的方法,旨在与各位同行进行探讨,提高民族医学院校医用化学实验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关键词 民族医学院校 医用化学实验 实验教学 考核 改革
下载PDF
团队参与式交叉学习法在《系统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以右江民族医学院为例
16
作者 甘珏方 凌雁武 +3 位作者 廉春容 李莎莎 周庆辉 钟斌 《教育进展》 2022年第8期2678-2684,共7页
《系统解剖学》是一门医学基础必修课程,具有专业名词多、形态结构描述多和记忆知识点多的特点。针对解剖学知识枯燥难记的现状,结合“两性一度”金课标准要求,围绕“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教学理念,在《系统解剖学》实验教学中教... 《系统解剖学》是一门医学基础必修课程,具有专业名词多、形态结构描述多和记忆知识点多的特点。针对解剖学知识枯燥难记的现状,结合“两性一度”金课标准要求,围绕“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教学理念,在《系统解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与研究生一同采用团队参与式交叉学习法进行实践研究,从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进行综合精心设计,锻炼学生主动、视、听、说、胆、做、合作等能力,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各方面能力。同时教师在传帮带以及研究生跟班教学过程中,该方法能增加研究生的观摩、学习的机会,能强化角色认同感,可以帮助研究生快速进入、转换角色,提升研究生带教质量,为研究生顺利开展教学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队参与式交叉学习法 系统解剖学 实验教学 以学生为中心 研究生带教
下载PDF
右江民族医学院师生对遗体器官捐献认知和意愿的调查及分析
17
作者 杨阳 梁宇涛 +4 位作者 韦思米 冯明昇 韦力浈 龙芳敏 钟斌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3期4159-4165,共7页
为了解2022年右江民族医学院师生对遗体器官捐献的认知和意愿,2022年5月至11月通过问卷星App发放问卷随机调查647名右江民族医学院师生对遗体器官捐献的认知和意愿,获得有效问卷638份。在遗体器官捐献的认知中,女性比男性更关注中国人... 为了解2022年右江民族医学院师生对遗体器官捐献的认知和意愿,2022年5月至11月通过问卷星App发放问卷随机调查647名右江民族医学院师生对遗体器官捐献的认知和意愿,获得有效问卷638份。在遗体器官捐献的认知中,女性比男性更关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中心,且女性对遗体器官捐献的了解程度多于男性,34.33%不知道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63.64%对器官遗体相关法律不了解,58.62%对遗体捐献流程几乎不了解。在遗体捐献的意愿中,68.5%同意遗体捐献,69.75%不反对家人或者亲人遗体捐献;影响遗体器官捐献的因素中知识普及不到位、了解程度低(74.29%)以及受文化风俗影响(66.93%)是师生认为导致遗体捐献数量少的主要原因,其次,40.75%师生对遗体器官捐献最不能接受的是器官捐献后患者症状没有改善,对接收机构不信任占37.46%,遗体捐赠后被泡进福尔马林液用于观察研究,认为尊严有损占31.03%,没有顾虑占24.61%;86.37%认为应有一定经济补偿或表彰或经济补偿和表彰。对此相关部门应普及高校师生遗体器官捐献的法律、机构和流程等方面知识,完善相应补偿政策和法律法规,提高遗体器官捐献的社会认可度和认知度,保护好捐献者及其家属的正当权益,与各级医疗部门做好接轨工作,以提高遗体器官的捐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体器官捐献 捐献意愿 师生 调查分析
下载PDF
医学研究生“三助一辅”职业发展工作研究——以欠发达地区右江民族医学院为例
18
作者 李庭树 黄锁义 《科技视界》 2019年第35期52-53,37,共3页
高校学生工作日益变化,研究生担任助研、助教、助管和学生辅导员(简称“三助一辅”)已经成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优势在于符合研究生培养规律和全面能力培养要求,并对培养单位的科研、教学以及管理具有重要的支撑或补充作用。但在实... 高校学生工作日益变化,研究生担任助研、助教、助管和学生辅导员(简称“三助一辅”)已经成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优势在于符合研究生培养规律和全面能力培养要求,并对培养单位的科研、教学以及管理具有重要的支撑或补充作用。但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着研究生精力不足、缺乏经验等,需要高校从队伍建设,完善研究生兼职“三助一辅”的选聘流程、培训机制等方面着手,打造一支高水平的研究生兼职“三助一辅”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研究生 三助一辅 职业发展
下载PDF
民族医学院校科研型导师制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3
19
作者 潘乔丹 黄元河 +3 位作者 杨彩艳 黄上峰 肖刚 黄锁义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79-282,共4页
旨在探寻适合科研型导师制学生的评价体系。科研型导师制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围绕大创项目开展的全过程,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大学导师制内涵的要求,确定评价内容和评价形式,构建评价体系。评价采用显性评价和隐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项目申... 旨在探寻适合科研型导师制学生的评价体系。科研型导师制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围绕大创项目开展的全过程,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大学导师制内涵的要求,确定评价内容和评价形式,构建评价体系。评价采用显性评价和隐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项目申请、项目实施、项目结题3个阶段进行评价。该评价体系实施效果较为理想,可以为导师制教学管理提供一定的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创项目 科研型导师制 评价体系 科研能力
下载PDF
基于“质量关”的民族地区地方性医学院校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比较分析
20
作者 漆光紫 陈秉朴 +4 位作者 吕维纯 谭琳 韦俊宏 杨玲玲 庞雅琴 《右江医学》 2022年第2期157-160,共4页
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和知识生产的双重使命,对于国家政治经济、科学技术以及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2020年7月29日召开的首次全国研究生教育大会,充分显示了国家对研究生教育的高度重视。教育部陈宝生... 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和知识生产的双重使命,对于国家政治经济、科学技术以及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2020年7月29日召开的首次全国研究生教育大会,充分显示了国家对研究生教育的高度重视。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在会议上的总结讲话强调,我国研究生教育必须紧紧围绕内涵建设、质量提升的核心任务,在过“五关”,即认识关、方向关、质量关、机制关、评价关上下功夫。其中过好质量关是研究生教育的安身立命之本、发展兴盛之基,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对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至关重要,不断改革和完善培养模式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保障[2]。“医乃仁术,大医精诚”是每一名医学研究生崇尚的应有职业理念[3]。因此,将医学研究生培养成为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就是要过“质量关”的问题。对于地处民族边远地区的地方性医学院校,由于远离中心城市和社会经济发达地区,地方和学校发展往往均较滞后,高质量高水平师资匮乏,如何过好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关值得关注。因此,本研究对2013年才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学校的研究生教育发展较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还处在摸索阶段的民族边远地区的地方性医学院校进行研究,比较分析该高校中导师团队指导培养模式与导师单一指导培养模式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效果,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模式 硕士研究生 医学院校 民族边远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