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比较鼻内镜辅助下低温等离子技术与传统唇龈沟入路在鼻前庭囊肿手术中的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6年11月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住的鼻前庭囊肿患者共38例,分为对照组20例和实验组18例,对照组采用唇龈沟入...目的比较鼻内镜辅助下低温等离子技术与传统唇龈沟入路在鼻前庭囊肿手术中的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6年11月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住的鼻前庭囊肿患者共38例,分为对照组20例和实验组18例,对照组采用唇龈沟入路手术,实验组采用鼻内镜辅助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复发情况等。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平均手术时间减少[(65.45±27.51)vs(34.72±17.61)min,P=0.000]、术中出血量减少[(22.35±18.41)vs(3.17±1.69)ml,P=0.000]、术后住院时间缩短[(6.35±0.75)vs(3.61±1.19)d,P=0.000]和术后并发症减少(16 vs 1,P=0.000),两组复发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 vs 0,P=0.783)。结论鼻内镜辅助下低温等离子技术治疗鼻前庭囊肿相对于传统唇龈沟入路,具有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操作简单和疗效好的优势,值得推广。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究罗氟普兰对噪声性耳鸣小鼠海马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胱天蛋白酶-1(caspase-1)、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选取24只6~8周龄的无特定病原体雄性C57BL/6J小鼠,体重18~2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噪声暴露组、罗氟普兰干预组、罗氟普兰耳毒性检测组,各6只。其中噪声暴露组和罗氟普兰干预组通过100 d B宽带白噪声单次暴露2 h造模,罗氟普兰干预组、罗氟普兰耳毒性检测组连续注射7 d罗氟普兰[1 mg/(kg·d)],噪声暴露组、对照组连续注射7 d等量生理盐水。实验结束后,对四组进行听性脑干反应(ABR)、耳鸣行为学检测,对四组耳蜗基底膜进行荧光染色,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对照组、噪声暴露组、罗氟普兰干预组海马的NLRP3、caspase-1、IL-1β、TNF-α的mRNA及蛋白水平。结果干预后,四组ABR反应阈与干预前比较无明显变化。噪声暴露组间歇前抑制惊跳反射抑制率(GPIAS%)低于对照组,罗氟普兰干预组GPIAS%高于噪声暴露组(P<0.05)。罗氟普兰耳毒性检测组GPIA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耳蜗基底膜荧光染色显示四组内外毛细胞无明显异常。噪声暴露组NLRP3、caspase-1、IL-1β、TNF-αmRNA表达量及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罗氟普兰干预组低于噪声暴露组(P<0.05)。结论100 d B宽带白噪声可成功建立无明显听力损失的耳鸣小鼠模型,罗氟普兰无明显耳毒性,噪声暴露所致耳鸣可能与海马中炎症因子的表达量相关。
文摘目的比较鼻内镜辅助下低温等离子技术与传统唇龈沟入路在鼻前庭囊肿手术中的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6年11月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住的鼻前庭囊肿患者共38例,分为对照组20例和实验组18例,对照组采用唇龈沟入路手术,实验组采用鼻内镜辅助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复发情况等。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平均手术时间减少[(65.45±27.51)vs(34.72±17.61)min,P=0.000]、术中出血量减少[(22.35±18.41)vs(3.17±1.69)ml,P=0.000]、术后住院时间缩短[(6.35±0.75)vs(3.61±1.19)d,P=0.000]和术后并发症减少(16 vs 1,P=0.000),两组复发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 vs 0,P=0.783)。结论鼻内镜辅助下低温等离子技术治疗鼻前庭囊肿相对于传统唇龈沟入路,具有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操作简单和疗效好的优势,值得推广。
文摘目的通过Meta分析探讨鼻内镜下鼻后神经切断术(PNN)与其他方法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AR)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PNN的临床实践提供循证医学参考。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检索时间为数据库建立至2021年9月,从Pubmed、Sino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检索相关文献及其参考文献。由两人独立对文献进行筛选,提取数据资料并评价文献质量,采用Revman 5.3软件对文献原始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通过上述方法,筛选出了9篇文献,包含523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除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鼻后神经+翼管神经咽支切断,HSVN)外,PNN较其他治疗方法都能明显降低中重度AR患者的鼻结膜炎生存质量调查问卷(RQLQ)和/或症状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药物治疗比较,PNN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有效率[RR=2.01,95%CI(1.64,2.45),P<0.05];而与功能性鼻内镜手术(FESS)联合可获得更好的有效率[RR=1.57,95%CI(1.29,1.90),P<0.05];当PNN与HSVN相比时,两组之间总的有效率相当[RR=1.04,95%CI(0.95,1.13),P=0.4],两组患者鼻部症状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于咳嗽和/或咽痒症状来说,HSVN的VAS评分更低(P<0.05),说明两种手术方式对鼻部主要症状的改善相当,但对于合并有咳嗽和/或咽痒症状的患者来说,HSVN手术效果更明显。结论PNN对于中重度AR是一种疗效与安全性较理想的治疗方法。但对于合并咳嗽和/或咽痒症状的患者来说,HSVN可获得更好的疗效,并且安全性也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