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青马工程”教育体系的构建探析——以右江民族医学院为例
1
作者 王长丽 叶广彬 +3 位作者 银联飞 甘霖霖 许世华 宾晓芸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24年第1期42-47,共6页
“青马工程”是一项重要的国家级铸魂工程项目,创新和持续推进高校“青马工程”教育,是贯彻实施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文章以右江民族医学院创新实施“青马工程123454建设工程”为例,探索新... “青马工程”是一项重要的国家级铸魂工程项目,创新和持续推进高校“青马工程”教育,是贯彻实施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文章以右江民族医学院创新实施“青马工程123454建设工程”为例,探索新形势下“青马工程”培养的内容创新、方法创新和机制创新,建立全方位、多元化和可持续的“青马工程”教育体系,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青马工程 教育体系 构建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民族地区医学院校医学伦理学教学的路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向斌 严雪 +1 位作者 张琴 韦斯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2年第7期801-805,共5页
从伦理的角度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伦理特质蕴含着以“爱”为基础的伦理起点;以“人民至上”为核心的伦理路径;以“富强”为目的的伦理愿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极大契合了医学伦理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故在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 从伦理的角度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伦理特质蕴含着以“爱”为基础的伦理起点;以“人民至上”为核心的伦理路径;以“富强”为目的的伦理愿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极大契合了医学伦理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故在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医学伦理学教学应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增强“爱”的道德素养;以“医患命运共同体”为教育起点,筑牢“人民至上”理念;强化国家“富强”责任感,树立“扎根基层守健康”的工作使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医学伦理学 以学生为中心 医患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以赛促教提升民族医学院校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梁月凤 李敬英 《大学(思政教研)》 2023年第5期21-24,共4页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下文简称“思政课”)的关键在于教师,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与水平直接影响着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效果。文章结合民族医学院校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现状,分析了教学比赛对提升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作用,探究...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下文简称“思政课”)的关键在于教师,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与水平直接影响着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效果。文章结合民族医学院校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现状,分析了教学比赛对提升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作用,探究了以赛促教提升民族医学院校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赛促教 民族医学院校 思政课青年教师 教学能力
下载PDF
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逻辑与进路 被引量:2
4
作者 朱觉萍 李云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111-114,共4页
我国进入了新时代,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何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成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首先,追本溯源,寻找红色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契合点,这是逻辑起点。其次,遵循认... 我国进入了新时代,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何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成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首先,追本溯源,寻找红色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契合点,这是逻辑起点。其次,遵循认知、情感、行为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规律,实现逻辑构建。最后,通过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科学宣传红色文化的价值观念、颂扬红色英模的光辉形象等途径,帮助大学生树立并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 大学生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下载PDF
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责任伦理教育
5
作者 王华生 《高教论坛》 2018年第6期124-125,89,共3页
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责任伦理教育,首先是要加强教师伦理责任主体建设,使之具有责任主体的自觉意识;其次是对教师的责任伦理教育要制度化常态化,使之形成一种负责任的习性;再次是要建立一种责任伦理查教制度,进行课堂师德考评... 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责任伦理教育,首先是要加强教师伦理责任主体建设,使之具有责任主体的自觉意识;其次是对教师的责任伦理教育要制度化常态化,使之形成一种负责任的习性;再次是要建立一种责任伦理查教制度,进行课堂师德考评,规范教师教育教学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责任伦理 教育
下载PDF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三重维度——基于习近平对美好生活重要论述
6
作者 刘军玲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167-168,共2页
习近平对美好生活重要论述的三重维度,即目标观维度、矛盾观维度、路径观维度分别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以习近平美好生活重要论述为引领,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现实鲜活的时代效应。
关键词 习近平美好生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三重维度
下载PDF
新时代医学院校大学生廉洁文化教育常态化策略研究
7
作者 覃庆乔 陆观荣 《爱人》 2023年第8期124-126,共3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廉洁文化和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廉洁的重要论述等是大学生廉洁文化教育的重要理论渊源。医学院校大学生的廉洁文化教育常态化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和医学生个人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针对思想政治教育者对廉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廉洁文化和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廉洁的重要论述等是大学生廉洁文化教育的重要理论渊源。医学院校大学生的廉洁文化教育常态化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和医学生个人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针对思想政治教育者对廉洁文化资源挖掘不够深入、廉洁文化教育内容缺乏一定的深度、廉洁文化教育环境氛围有待增强等问题,力图从构建具有医学院校特色的廉洁文化教育内容体系、创新具有医学院校特色的廉洁文化教育方式、积极营造医学院校廉洁文化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等方面,来加强医学院校大学生廉洁文化教育,提高他们的廉洁素养,促进他们的成长成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业添砖加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廉洁文化 教育 常态化 医学院校 大学生
原文传递
新时代医学院校党史学习教育教学实现路径研究
8
作者 黄露艳 左佐垄川 《科学咨询》 2023年第8期7-11,共5页
党史学习教育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强化党史学习教育教学的内容与形式,有利于丰富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品格锤炼的育人模式,夯实铸魂育人教育工程“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波澜壮阔的百年党史,凝聚着马克思主义中国... 党史学习教育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强化党史学习教育教学的内容与形式,有利于丰富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品格锤炼的育人模式,夯实铸魂育人教育工程“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波澜壮阔的百年党史,凝聚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结晶,谱写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精神篇章和宝贵品质。创新党史学习教育教学形式、拓宽党史学习教育教学载体、贯通网络宣传舆论阵地,实现医学院校党史学习教育教学“史论结合育人”的新路径。传唱和奏响“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育人功能与作用,充分激化新时代医学院校党史学习教育教学的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样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医学院校 党史学习教育教学 实现路径
下载PDF
结构与解构:民族志书写的整体性探析
9
作者 于中鑫 李银兵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43,共11页
方法论上的整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作为民族志书写中的两个侧面,在民族志书写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科学民族志阶段,立足于对科学理性、客观性及关系性的认识与理解,民族志书写的结构化实践逐渐形成,整体性在科学民族志书写中得以正式... 方法论上的整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作为民族志书写中的两个侧面,在民族志书写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科学民族志阶段,立足于对科学理性、客观性及关系性的认识与理解,民族志书写的结构化实践逐渐形成,整体性在科学民族志书写中得以正式呈现。在后现代民族志阶段,奠基于对价值理性、主体性及多元性的尊崇与强调,民族志书写的解构化趋势十分明显,个人性在后现代民族志书写中受到不断热捧。结构与解构、整体与个人的碰撞与交融,无不表征着民族志书写的历史与逻辑。在全球化视野与唯物辩证法的指引下,当代人类学民族志书写要与时代为伍、与科技为伴,不断促使整体性在民族志书写中复归,才能实现民族志书写的现代化,才能推进求真至善唯美的民族志的最终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 解构 民族志 整体性
下载PDF
物化消解与文明重塑: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超越性
10
作者 于中鑫 李银兵 甘代军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33-40,110,共9页
尊崇人类文明发展张力,立足中西文明发展坐标,在文明比较映照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特点和优点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彰显。在厘清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思辨理性与实践理性、包容理性与超越理性、理性与非理性等辩证关系基础上,中华民族现代... 尊崇人类文明发展张力,立足中西文明发展坐标,在文明比较映照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特点和优点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彰显。在厘清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思辨理性与实践理性、包容理性与超越理性、理性与非理性等辩证关系基础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理性精神得以确立。在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取代人类中心主义、新集体主义置换个人主义、人类命运共同体更替西方中心论的人类文明新实践中,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建设道路得以建构。在人民中心与资本中心、全人类共同价值与西方“普世价值”、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资本增殖的激烈碰撞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价值特性得以厚植。因此,物化消解与文明重塑,真理、实践与价值的“三位一体”,充分表征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超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西方现代文明 物化消解 文明重塑 超越性
原文传递
新时代中国人权观的实践与探索——兼论《德法年鉴》时期的马克思人权思想 被引量:1
11
作者 卢成观 李文勇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6期52-60,共9页
人权是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共同关注和互相斗争的重大问题。马克思在《德法年鉴》时期的著作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马克思主义人权思想。《德法年鉴》时期的马克思人权思想指明了现实社会本质中人的权利,批判了私有制国家中的人权中... 人权是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共同关注和互相斗争的重大问题。马克思在《德法年鉴》时期的著作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马克思主义人权思想。《德法年鉴》时期的马克思人权思想指明了现实社会本质中人的权利,批判了私有制国家中的人权中介,提倡彻底社会变革中的人权。中国的人权观从《德法年鉴》时期的马克思人权思想汲取理论智慧,一直坚持关注现实社会、倡导集体主义、推进变革或改革的人权理念。人权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工作,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指明了中国人权事业的建设方向。新时代的中国人权观,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夯实人权的现实基础;必须始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筑人权的价值导向;必须始终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建设,强化人权的可靠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权观 新时代 《德法年鉴》 马克思 人权思想
下载PDF
马克思博士论文的自由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被引量:1
12
作者 卢成观 陈胜锦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57-61,共5页
纵观马克思的一生,他一直致力于实现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关于马克思的自由联合体的思想,有其一定的形成和发展规律.马克思写于1841年的早期著作:《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以下简称:博士论文),其蕴... 纵观马克思的一生,他一直致力于实现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关于马克思的自由联合体的思想,有其一定的形成和发展规律.马克思写于1841年的早期著作:《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以下简称:博士论文),其蕴藏着马克思早期许多丰富的自由思想,这些自由思想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马克思的自由联合体思想的萌芽发展阶段.从马克思博士论文的经典文本出发,在探讨马克思博士论文中自由思想的来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马克思博士论文中自由思想的内容,进而分析马克思博士论文自由思想的现实启示,这无疑是研究马克思早期思想的又一重要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思想 马克思 博士论文
下载PDF
新发展阶段推进民族地区共同富裕的梗阻及纾解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德雄 梁发右 《前沿》 2024年第2期58-70,共13页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也是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战略目标。民族地区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场域,推进民族地区共同富裕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保障,更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也是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战略目标。民族地区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场域,推进民族地区共同富裕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保障,更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之需。当前,扎实推进民族地区共同富裕仍然面临经济发展水平有待提高、收入水平较低且城乡差距较大、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严峻及生态产品价值未能充分体现、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与能力不足等问题,部分群众依然存在返贫风险。为此,新发展阶段推进民族地区共同富裕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多方联动完善三次收入分配方式、统筹协调推进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强化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以期推动民族地区共同富裕取得更加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民族工作 高质量发展 共同富裕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原文传递
翻转课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对提升医学生职业素养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敬烽 王春芳 +4 位作者 农雪娟 王华生 黄萼华 梁月凤 李云 《右江医学》 2021年第8期633-635,共3页
“翻转课堂”起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洛基山的“林地公园”高中,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主要通过网络等现代技术手段,观看老师制作的视频、课件等教学资料,学习需掌握的知识,而课堂变成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答疑解惑、知识... “翻转课堂”起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洛基山的“林地公园”高中,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主要通过网络等现代技术手段,观看老师制作的视频、课件等教学资料,学习需掌握的知识,而课堂变成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答疑解惑、知识运用等教学互动的场所。“翻转课堂”最大的好处就是全面提升了课堂的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文件指出“教学方式和方法要努力贴近学生实际,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提倡研究式、启发式、参与式教学。”《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科〔2008〕5号)文件指出“探索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大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提倡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案例式、研究式教学。”理论上“翻转课堂”可以实现上述要求。因此,高等医学院校探索如何将“翻转课堂”引进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课堂,在进行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医学生的职业素养,加强医师职业道德、职业态度和法律观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医学生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职业素养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根基、现实价值及路径选择 被引量:42
15
作者 卢成观 李文勇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1-58,共8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断,为我们解决新时代民族问题、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提供了有益启迪。以“共同体”的相关阐述为视角挖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根基,能够进一步认识其所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断,为我们解决新时代民族问题、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提供了有益启迪。以“共同体”的相关阐述为视角挖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根基,能够进一步认识其所蕴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富理论基质,更好地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于现实的巨大实践价值,创新了以发展共享构建中华民族利益共同体、责任共担建设中华民族政治共同体、情感共鸣创建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命运共建铸造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智慧新方案,不断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与时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共同体 民族文化 民族交往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百年民族工作的理论主题与发展道路 被引量:8
16
作者 卢成观 代金平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9-78,共10页
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来指导民族工作的开展,在解决民族工作的实际问题中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最终建立了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体系。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必须依靠实践加以推动。中国共产党正是在... 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来指导民族工作的开展,在解决民族工作的实际问题中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最终建立了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体系。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必须依靠实践加以推动。中国共产党正是在开展民族工作的百年伟大实践中,从政治维度、经济维度和文化维度,找到了推动民族地区繁荣发展格局塑造和完善的发展道路,并有力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当前系统梳理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百年历程,以及全面总结百年来党在民族工作中所选择的推动民族地区繁荣发展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维度的发展道路,有助于深化理论自觉和行动自觉,不断开创民族工作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工作 民族理论 民族政策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文勇 卢成观 《甘肃理论学刊》 2020年第4期22-30,共9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民族问题研究的崭新议题。党的十九大以来,学界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内涵、理论来源、历史生成、价值意蕴、培育困境、培育路径等方面展开了较为系...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民族问题研究的崭新议题。党的十九大以来,学界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内涵、理论来源、历史生成、价值意蕴、培育困境、培育路径等方面展开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但学界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界定、理论来源挖掘、生成规律探讨和培育路径系统化方面仍需进行深入研究,今后学界可从深化理论基础研究、深化理论视野研究和深化不同学科与方法互构来加以拓展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华民族 新时代
下载PDF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四大推进机制 被引量:6
18
作者 卢成观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9-33,共5页
进入新时代,爱国主义成为全国上下鲜明的话语表达,刻进中华儿女的内心深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爱国理论和我们党百年来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浴血奋战中形成的爱国思想为基础,继承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爱... 进入新时代,爱国主义成为全国上下鲜明的话语表达,刻进中华儿女的内心深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爱国理论和我们党百年来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浴血奋战中形成的爱国思想为基础,继承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围绕爱国主义教育,作了许多高屋建瓴的重要论述,有力地回应我国在21世纪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诸多问题和挑战,为爱国主义教育指明了方向。特别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颁布,更加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爱国主义教育前所未有的重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相互交织的时代课题,其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不言自明。如何在实践中全面推进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创新向全体人民辐射开来的独特路径显得极为重要。只有形成科学、合理、有效的常态化推进机制,才能有力推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当前,可以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建设衔接机制、三位一体深度合作互渗机制、文化生态系统优化辅助机制、理念引领与行动跟进整合机制。通过四大机制的健全和完善,更好地保障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进展和目标达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 新时代 推进机制
下载PDF
基于“课程思政”的医学史教学方法探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华生 黄萼华 《高教论坛》 2019年第7期34-36,共3页
基于“课程思政”维度推进医学史教学方法改革创新,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贯穿医学史教学的整个过程为主题,变革医学史教学体系,实现价值引领与讲述故事的有机融合、智慧启迪与知识传授的深度融入、思政表达与医史表述的高... 基于“课程思政”维度推进医学史教学方法改革创新,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贯穿医学史教学的整个过程为主题,变革医学史教学体系,实现价值引领与讲述故事的有机融合、智慧启迪与知识传授的深度融入、思政表达与医史表述的高度融洽,从而彰显其育人育德的内在功能,达到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医学史 教学方法
下载PDF
近年来国内学界关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的文献回顾与思考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德雄 黄德英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1-10,共10页
党中央提出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这一理念,为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近年来,学界围绕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理论来源、内涵界定、实证案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成果颇有建树,这些已有的研究成果为学界今后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深入... 党中央提出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这一理念,为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近年来,学界围绕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理论来源、内涵界定、实证案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成果颇有建树,这些已有的研究成果为学界今后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和思考。通过梳理国内学界现有相关研究成果,挖掘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理论来源、内涵要义和实践路径。然而学界关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仍然存在不足之处及亟待解决的问题,展望未来,应当在深化内涵研究、注重挖掘融史料、优化研究方法和推动多学科协同研究等三个方面继续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民族文化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理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