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健康权益的维护 被引量:6
1
作者 王淑波 刘美楠 《公安教育》 2005年第9期15-17,共3页
一、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健康状况及原因分析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一种身体、精神和交往上的完美状态而不只是身体无病。权益是应当享有的不可侵犯的。警察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警察健康权益同样是不可也不应忽视的。研究公安机... 一、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健康状况及原因分析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一种身体、精神和交往上的完美状态而不只是身体无病。权益是应当享有的不可侵犯的。警察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警察健康权益同样是不可也不应忽视的。研究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健康权益的维护,当然要将警察放置于警察职业、执行警察公务这种特定职业背景下。公安机关的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警察 健康权益 公安机关 维护 世界卫生组织 人民民主专政 原因分析 健康状况 职业群体
下载PDF
肇事汽车车灯计算机多媒体鉴别系统的研制与开发
2
作者 陈宝春 王延风 +2 位作者 卢锷 何斌 柳吉华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1999年第6期118-126,共9页
主要以肇事汽车车灯鉴别系统(LPIS)的研制开发过程,车灯数据库及肇事汽车车灯识别模块的功能特点和用户如何使用等几方面来阐述,并对本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及商品化的前景作了展望。
关键词 汽车 多媒体 肇事车灯 鉴别 特征参数 LPIS
下载PDF
肇事汽车车灯碎片计算机辅助鉴别系统
3
作者 陈宝春 梁颖 鲁赫鸣 《辽宁警专学报》 2003年第5期48-52,共5页
本系统是采用计算机程序执行测量鉴别肇事汽车车灯碎片的方法和车灯特征信息获取测量的装置,利用此系统进行计算机检索可快速鉴别出肇事逃逸车辆的种类、车名和车型。使用本装置可以极大提高事故现场车灯碎片鉴别的效率和准确度,显著缩... 本系统是采用计算机程序执行测量鉴别肇事汽车车灯碎片的方法和车灯特征信息获取测量的装置,利用此系统进行计算机检索可快速鉴别出肇事逃逸车辆的种类、车名和车型。使用本装置可以极大提高事故现场车灯碎片鉴别的效率和准确度,显著缩小肇事逃逸车辆的侦查范围,提高交通肇事车辆逃逸案件的侦破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肇事逃逸 车灯碎片 数据库 特征参数 检索 鉴别
下载PDF
治安专业实战技能训练模式研究与实践
4
《公安教育》 2004年第2期42-44,共3页
公安院校是为公安事业培养输送专业人才的摇篮,公安教育必须适应公安工作实践发展的要求。如何在不同的形势下培养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公安专业人才始终是摆在我们公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治安专业 实战技能训练模式 公安院校 公安教育 实践教学
下载PDF
试论公安部统编教材《公安应用写作教程》的特点与不足
5
作者 崔占国 《净月学刊》 1999年第1期39-40,共2页
由公安部教育局编、群众出版社1998年3月出版的《公安应用写作教程》,是我国人民警察高等教育(专科)规划教材,也是我国公安大专公安应用写作学科的第一部公安统编教材,因此,对它进行评论自然是相当有意义的。本文仅就其特点发表拙见如下... 由公安部教育局编、群众出版社1998年3月出版的《公安应用写作教程》,是我国人民警察高等教育(专科)规划教材,也是我国公安大专公安应用写作学科的第一部公安统编教材,因此,对它进行评论自然是相当有意义的。本文仅就其特点发表拙见如下。 一、集体智慧.最新成果 这部教材是在公安部政治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安应用写作 特点与不足 写作教程 统编教材 公安部 公安工作 人民警察 教育局 行政公文 写作理论
下载PDF
浅析我国黑社会组织犯罪的成因 被引量:2
6
作者 李颖 《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年第4期44-45,共2页
当前,黑社会组织犯罪已经成为困扰我国社会治安的一种特殊、复杂的社会现象。从黑社会组织犯罪形成的社会原因,经济原因,文化原因,心理原因来分析、了解黑社会组织形成的原因,就能从中找出打击黑社会组织的方法,消灭其产生的土壤和根源... 当前,黑社会组织犯罪已经成为困扰我国社会治安的一种特殊、复杂的社会现象。从黑社会组织犯罪形成的社会原因,经济原因,文化原因,心理原因来分析、了解黑社会组织形成的原因,就能从中找出打击黑社会组织的方法,消灭其产生的土壤和根源,从而扼制黑社会犯罪组织势力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黑社会组织犯罪 社会原因 犯罪原因
下载PDF
交通事故认定的性质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李英娟 《长白学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60-,共1页
关键词 公安机关 事故认定 司法机关 具体行政行为 交通事故认定书
下载PDF
权利救济视野中的恢复性司法
8
作者 王芳 《长白学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0-94,共5页
在传统刑事司法报应正义理论范式下,被害人的权利救济问题被边缘化乃至被遗忘。随着被害人权利运动的兴起,全球范围内的以沟通、协商、和解、赔偿为特征,以保障被害人权利为目的的恢复性司法运动昭示着刑事司法理念从报应正义到恢复正... 在传统刑事司法报应正义理论范式下,被害人的权利救济问题被边缘化乃至被遗忘。随着被害人权利运动的兴起,全球范围内的以沟通、协商、和解、赔偿为特征,以保障被害人权利为目的的恢复性司法运动昭示着刑事司法理念从报应正义到恢复正义的范式嬗变。分析其理论范式、制度表达、价值归属及本土化图景对于我国的刑事司法创新与和谐社会构建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利救济 恢复性司法 范式 本土化
下载PDF
习惯法与制定法的悖论——兼议中国法律自治的制度性重构
9
作者 王芳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68-73,共6页
文章通过分析中国古代和当代社会习惯法与制定法的二重分野,对习惯法的存在基础重新进行了法哲学定位,并建议借助法律自治来实现制定法与习惯法的调和,以求得传统观念和现代意识的共同扬弃。
关键词 习惯法 制定法 法律自治 调和
下载PDF
影响农村稳定的因素在增多
10
作者 任宏臣 《净月学刊》 1994年第3期10-10,共1页
目前,农村治安状况总体上比较好,但影响农村稳定的因素也在增多。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农村中“两不管”的住户增多。改革的深入,一些地多人少的乡政府,把土地承包给外乡、外县甚至外省的人经营,乡里只负责收取合同款。
关键词 土地承包 侵害对象 团伙成员 警民关系 原住地 乡都 人民群众 团伙犯罪 法制观念 人员组成
下载PDF
自然与文明的连续性——先秦儒家的历史意识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景林 孙栋修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9-44,共6页
文化是人的存在方式。因此,一种哲学系统所从出的历史文化背景及其对这种文化背景的反思,便规定了它对人或者人性的理解方式。 约公元前7—6世纪,中西方文明不约而同地进入了哲学诞生的时代。哲学思想的创立是人类精神发展史上一个重大... 文化是人的存在方式。因此,一种哲学系统所从出的历史文化背景及其对这种文化背景的反思,便规定了它对人或者人性的理解方式。 约公元前7—6世纪,中西方文明不约而同地进入了哲学诞生的时代。哲学思想的创立是人类精神发展史上一个重大的突破,而这种突破则本源于各自传统宗教的母体。不过,相比较而言,儒家哲学更突出地表现了与传统之间的连续性。苏格拉底之死从某种意义上显示了希腊哲学精神之生成与传统宗教之间的冲突;而儒家的哲学观念则明确地表现了一种自觉承接古初文明传统的历史意识。而这种历史意识,则基于其对中国古初文明精神的深刻反思。 《礼记·中庸》说:“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这段话虽是后人称颂孔子之辞,但却真实地表现了孔子及以后儒家对历史文化的态度。 孔子把历史文化的发展描述为一个因革继承的连续过程。《论语·为政》:“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依照这种看法,不仅三代的文化制度损益相因,以后的发展,亦复如此。基于这种理解,孔子虽盛称尧舜之道,同时却又从当时文化的现实出发,特别重视周制,并以承继文武周公之道为己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儒家 孔子 文化价值观 历史文化 历史意识 儒家哲学 西方文明 “文” 论语 人的存在方式
下载PDF
收容教养对象及法律性质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英娟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23-324,共2页
关键词 收容教养 法律规定 性质分析 刑事责任年龄 不良行为 未成年人 第十七条 社会治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