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吉林省可持续生态农业发展战略的思考 被引量:13
1
作者 杨利民 刘洪章 李建东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1期57-61,共5页
在论述中国生态农业和西方持续农业基本内涵的基础上,认为在吉林生态省的建设中,可持续生态农业建设是重点之一。生态农业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应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思想方法把农业各学科组织起来,搞大的农业生态工程研究,实现学科... 在论述中国生态农业和西方持续农业基本内涵的基础上,认为在吉林生态省的建设中,可持续生态农业建设是重点之一。生态农业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应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思想方法把农业各学科组织起来,搞大的农业生态工程研究,实现学科的交叉渗透和科技成果的联合转化,并且首先应处理好三大区域的发展模式问题,即西部半湿润半干旱草原区、东部山区和中部大中城市密集区生态农业如何发展的问题,以及目前急需做好的几点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省 可持续生态农业 发展战略
下载PDF
论沙棘在吉林省西部风沙整治中的生态经济功能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洪章 杨利民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1期51-56,共6页
吉林省西部地区由于降雨少、春季干旱、人为过度开垦草原及过度放牧,土地荒漠化严重,沙漠化和沙化面积已超过135.3万hm~2,农业生态条件恶劣,粮食产量低,没有像样的工业,经济落后,国家级和省级贫困县大多集中在这里。为... 吉林省西部地区由于降雨少、春季干旱、人为过度开垦草原及过度放牧,土地荒漠化严重,沙漠化和沙化面积已超过135.3万hm~2,农业生态条件恶劣,粮食产量低,没有像样的工业,经济落后,国家级和省级贫困县大多集中在这里。为改变这种恶劣的生态环境,使农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提出了沙棘在吉林省西部风沙整治中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以及综合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 风沙 生态功能 经济功能 吉林省西部
下载PDF
松嫩平原草地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06
3
作者 杨利民 周广胜 李建东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89-593,共5页
物种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功能的作用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核心领域之一 ,而生态系统生产力水平是其功能的重要表现形式。自然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常与生产力密切相关 ,其相关性格局主要表现为 3种形式 ,即单调上升、单调下降和单峰关系。本研究... 物种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功能的作用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核心领域之一 ,而生态系统生产力水平是其功能的重要表现形式。自然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常与生产力密切相关 ,其相关性格局主要表现为 3种形式 ,即单调上升、单调下降和单峰关系。本研究结果支持单峰格局 ,即中等生产力水平物种多样性最高。并认为水的作用导致草地群落养分资源的空间异质性降低 ,物种竞争增大 ,从而物种多样性下降 ,但生产力明显增加。物种的共存依赖于进化上稳固的物种之间利用资源能力的交换 ,而物种在竞争能力和生产能力上的交换使具有更高生产力的物种是竞争的弱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嫩平原 草地群落 物种多样性 生产力 关系 水分作用 异质性
下载PDF
草地群落物种多样性维持机制的研究 Ⅲ.物种分布格局 被引量:14
4
作者 杨利民 韩梅 +1 位作者 周广胜 王玉辉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8-61,共4页
群落物种多样性的维持机制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群落物种分布格局的研究结果表明 :2 2个种中有 16个为聚集分布 ,4个为均匀分布 ,2个为随机分布。说明群落中多数物种为聚集分布 ,其格局尺度多小于 0 0 4m2 。认为物种聚集... 群落物种多样性的维持机制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群落物种分布格局的研究结果表明 :2 2个种中有 16个为聚集分布 ,4个为均匀分布 ,2个为随机分布。说明群落中多数物种为聚集分布 ,其格局尺度多小于 0 0 4m2 。认为物种聚集分布可能在维持多样性中起重要作用 ,并在群落物种花期分布、物种实现生态位、种间关联与种间协变研究的基础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群落 物种多样性 维持机制 小尺度格局竞争假说 物种分布格局
下载PDF
吉林省中西部半干旱地区近50年的降水与空气湿度变化 被引量:16
5
作者 韩梅 杨利民 +1 位作者 王少江 刘东和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25-428,共4页
对吉林省中西部半干旱地区(以长岭为例)1953-2001年实测降水和空气相对湿度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年降水量、季节降水量、年空气相对湿度和季节相对湿度均呈明显下降趋势。特别是夏、秋季下降趋势更加显著。20世纪90年代是最干旱的1... 对吉林省中西部半干旱地区(以长岭为例)1953-2001年实测降水和空气相对湿度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年降水量、季节降水量、年空气相对湿度和季节相对湿度均呈明显下降趋势。特别是夏、秋季下降趋势更加显著。20世纪90年代是最干旱的10年。降水较50年代减少了113.4 mm,减少率达21.0%;较49年的平均值低38.0 mm,减少率为8.3%。降水变率呈明显增大趋势,表明降水稳定性降低,干旱与洪涝灾害更加频繁。气候温暖化与干旱化呈同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 中西部半干旱地区 空气湿度 降水量 降水变率
下载PDF
物种多样性维持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6
作者 杨利民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1-55,59,共6页
物种多样性的维持机制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一个核心和前沿问题。该问题的深入研究对于进一步阐明物种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稳定性及其功能的作用机制 ,充分认识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物种多样性的变化机理 ,保护与合理利用生物多样性资源 ,以及对... 物种多样性的维持机制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一个核心和前沿问题。该问题的深入研究对于进一步阐明物种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稳定性及其功能的作用机制 ,充分认识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物种多样性的变化机理 ,保护与合理利用生物多样性资源 ,以及对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为了回答这一问题 ,生态学家们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提出了许多理论和假说 ,但目前仍存在许多争论 ,其焦点是竞争与共存的关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多样性 维持机制 竞争 共存 生物 遗传
下载PDF
人类活动对榆树疏林土壤环境和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30
7
作者 杨利民 周广胜 +1 位作者 王国宏 王玉辉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321-325,共5页
人类活动已成为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而生物多样性的变化是目前主要的全球变化问题之一 .榆树疏林是分布于温带草原地带的沙地生境顶级群落 ,其生态环境脆弱 ,极易遭到人类活动的破坏 .研究结果表明 ,各种人类活动 (包括人... 人类活动已成为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而生物多样性的变化是目前主要的全球变化问题之一 .榆树疏林是分布于温带草原地带的沙地生境顶级群落 ,其生态环境脆弱 ,极易遭到人类活动的破坏 .研究结果表明 ,各种人类活动 (包括人工林的建造 )对原生榆树疏林土壤环境和植物多样性有很大的影响 ,其中人工樟子松林和重牧干扰影响最大 ,其次是人工杨树林 .在沙地环境治理中应充分地考虑自然规律和系统的短期与长期生态过程的统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树疏林 人类活动 土壤环境 植物多样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