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用菌生物反应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巍 刘秀明 +6 位作者 江莺 杜美丽 朱海林 李洪志 于勤明 李海燕 李校堃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4-78,共5页
食用菌生物反应器生产外源蛋白质是近年来新兴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以食用菌作为生物反应器表达生产外源蛋白的特点及其遗传转化系统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最后结合本实验室在该领域的研究情况阐述了食用菌遗传转化系统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食用菌 生物反应器 外源蛋白
下载PDF
利用植物生物反应器生产药用蛋白的研发现状 被引量:2
2
作者 杨贺 李晓薇 +8 位作者 陈欢 张敏 赵竟男 李晰亮 解长睿 郭晓威 孙丹 刘伟灿 李海燕 《生物产业技术》 2015年第1期32-38,共7页
植物生物反应器具有成本低、安全性高等优点,且植物具有真核细胞表达体系,能进行准确的蛋白修饰,使产品的免疫原性及生物活性较高,因此,植物生物反应器应用日益广泛。文章就现阶段植物生物反应器生产药用蛋白的研发及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 植物生物反应器具有成本低、安全性高等优点,且植物具有真核细胞表达体系,能进行准确的蛋白修饰,使产品的免疫原性及生物活性较高,因此,植物生物反应器应用日益广泛。文章就现阶段植物生物反应器生产药用蛋白的研发及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目前本领域存在的主要技术瓶颈问题,并对利用植物生物反应器生产药用蛋白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物反应器 药用蛋白 研发现状 表达体系 免疫原性 发展前景 转基因植物 表达系统 融合蛋白 病毒衣壳蛋白
下载PDF
利用植物反应器生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祝涛 王法微 +2 位作者 王南 董园园 李海燕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4年第5期78-78,共1页
综述了植物反应器发展的现状以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转化亚麻芥的研究目的意义,一方面可利用植物系统生产外源蛋白,另一方面为我国农业生产路线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关键词 植物反应器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 亚麻芥
下载PDF
红花药理作用及其开发与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7
4
作者 易善勇 官丽莉 +4 位作者 杨晶 李海燕 李校堃 姜潮 黄建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91-195,共5页
红花作为一种传统中药,入药历史久远,是主要的活血化瘀药之一。红花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其主要有效成分为黄酮类。红花具有多种药理活性,研究发现红花对心脑血管、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具有一定的作用。红花作为一种研究和应用比较热门的... 红花作为一种传统中药,入药历史久远,是主要的活血化瘀药之一。红花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其主要有效成分为黄酮类。红花具有多种药理活性,研究发现红花对心脑血管、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具有一定的作用。红花作为一种研究和应用比较热门的传统中药材,经过不断地开发与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文章通过文献查阅,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对其在药理活性及开发应用的研究进展,为红花进一步的研究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 药理活性 开发应用
原文传递
油料作物油脂合成基因工程研究现状 被引量:5
5
作者 陈欢 陈光 李海燕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8-203,共6页
油料作物是食用油脂、饲料蛋白和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提高油料作物油脂含量、改善种子油品质是目前油料作物改良的主要目标。基因工程及高通量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加深了对种子油生物合成途径的全面认识,文中分析了种子油和脂肪酸合成调... 油料作物是食用油脂、饲料蛋白和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提高油料作物油脂含量、改善种子油品质是目前油料作物改良的主要目标。基因工程及高通量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加深了对种子油生物合成途径的全面认识,文中分析了种子油和脂肪酸合成调控机制的复杂性,举例说明了国内外利用转基因技术提高种子油及脂肪酸含量所涉及到的关键基因及其研究进展,为油料作物高油育种及种子油改良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料作物 油脂 基因工程
下载PDF
FGF21的生物学功能及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王会岩 李艳 李校堃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CSCD 2010年第6期442-445,共4页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1,FGF 21)是最新发现和糖脂代谢有关的因子,它可以调控各种内分泌功能[1]。本文就它的来源、生物学功能及临床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关键词 生物学功能 临床研究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内分泌功能 糖脂代谢 FGF
下载PDF
高等院校科研平台承载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4
7
作者 金立波 黄海 +1 位作者 尹海燕 李校堃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2-116,共5页
阐述国内高等院校科研平台以及科技活动的基本情况,通过对近10年来的统计数据分析,从科技创新、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以及技术服务等方面论述科研平台在高等教育中的承载作用,从而进一步明确科研平台的重要性。
关键词 科研平台 科技创新 学科建设 人才培养 技术服务
下载PDF
转录组的测序方法及应用研究概述 被引量:20
8
作者 姚娜 刘秀明 +3 位作者 董园园 王南 孟璐璐 李海燕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92-198,共7页
转录组研究是基因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的基础,转录组测序技术在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被应用到多种动植物中。利用其能够获得大量未知序列的优势,已经被广泛应用到未知基因挖掘、分子调控及相关代谢途径中。该研究主要介绍了转录组研究... 转录组研究是基因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的基础,转录组测序技术在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被应用到多种动植物中。利用其能够获得大量未知序列的优势,已经被广泛应用到未知基因挖掘、分子调控及相关代谢途径中。该研究主要介绍了转录组研究的方法、转录组测序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动植物中的重要应用,并讨论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组 测序 454测序 Solexa SOLID
原文传递
天蚕素抗菌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9
作者 杜淑环 刘秀明 +4 位作者 万秋 杨晶 王艳芳 李海燕 李校堃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1-47,共7页
天蚕素抗菌肽(cecropins)是一种具有广谱抗微生物活性的新型肽类化合物,是最具潜力的抗生素替代品之一。本文综述了天蚕素抗菌肽的结构、来源、生物作用,重点介绍了天蚕素抗菌肽的应用,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前景进行分析。
关键词 天蚕素 抗菌肽
下载PDF
磷脂酶C基因家族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法微 王骐 +4 位作者 邓宇 董金晔 王南 李晓薇 李海燕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3-39,共7页
磷脂酶C(Phospholipase C,PLC)基因是磷脂酶基因家族中的一个成员,它能够水解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生成两个重要的信使分子肌醇三磷酸和二酰甘油。在动物中磷脂酶C基因可以通过调节胞内钙离子的释放以及激活蛋白激酶C来起作用,而植物中... 磷脂酶C(Phospholipase C,PLC)基因是磷脂酶基因家族中的一个成员,它能够水解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生成两个重要的信使分子肌醇三磷酸和二酰甘油。在动物中磷脂酶C基因可以通过调节胞内钙离子的释放以及激活蛋白激酶C来起作用,而植物中磷脂酶C可以参与植物对生物及非生物胁迫的调节,但其作用的具体方式仍不清楚。综述了磷脂酶C基因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基因的分类、结构以及其在不同逆境信号转导中的作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C基因 肌醇三磷酸 二酰甘油 结构 信号转导
下载PDF
红花油体提取条件优化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晶 韩高强 +6 位作者 刘忠良 卢振 吴治邦 王清曼 邹德毅 强卫东 陈伟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85-190,共6页
油体是储藏脂肪的亚细胞单位,其表面包裹一层磷脂和油体蛋白。这种稳定的结构可以保护油体面对环境的压力,使油体可以应用在食品、化妆品及制药工业中。研究红花油体的提取方法及红花油体乳液的基本性质,旨在为以油体为基质的载体体系... 油体是储藏脂肪的亚细胞单位,其表面包裹一层磷脂和油体蛋白。这种稳定的结构可以保护油体面对环境的压力,使油体可以应用在食品、化妆品及制药工业中。研究红花油体的提取方法及红花油体乳液的基本性质,旨在为以油体为基质的载体体系研究奠定基础。以pBS为介质,采用梯度离心法,比较了不同提取条件对红花油体的提取效率的影响;对其在不同pH值、NaCl浓度条件下红花油体的平均粒径和稳定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红花油体在pH值≥6条件下,平均粒径为1.75-2.05μm和p H值≤6条件下,平均粒径1.50-1.75μm;NaCl浓度0.2和0.4 mg/m L时,红花油体分散较为均匀,NaCl浓度1.2和2.0 mg/m L时,红花油体出现聚集现象。蔗糖浓度0.1和0.2 mg/m L时,红花油体分散较为均匀,蔗糖浓度为0.4-1.0 mg/m L时,红花油体比较密集,随着蔗糖浓度的增加,红花油体的粒径逐渐开始不均一。红花油体的最佳提取条件是pH7,NaCl浓度0.2 mg/m L,蔗糖浓度0.1 mg/m L,稀释后的红花油体溶液在不加入保护剂或者不经过物理方法处理下,保存起来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 油体 提取 粒径 稳定性
下载PDF
重组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降糖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健 李婷婷 +5 位作者 唐禄 田海山 林灼峰 李海燕 王晓杰 李校堃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32-636,共5页
目的利用肝细胞、肌肉细胞,前脂肪细胞及ob/ob小鼠进行rhFGF21体内外降糖作用研究。方法培养人正常肝细胞(HL-7702),大鼠肌肉细胞(L-6),小鼠前脂肪细胞(3T3-L1),用GOD-POD试剂盒测定细胞葡萄糖吸收量;FGF-21按照每天0.6μg·g-1的... 目的利用肝细胞、肌肉细胞,前脂肪细胞及ob/ob小鼠进行rhFGF21体内外降糖作用研究。方法培养人正常肝细胞(HL-7702),大鼠肌肉细胞(L-6),小鼠前脂肪细胞(3T3-L1),用GOD-POD试剂盒测定细胞葡萄糖吸收量;FGF-21按照每天0.6μg·g-1的剂量颈部皮下连续注射7d,分别在d 0、d 3、d 7给药后1 h检测空腹血糖,以生理盐水做对比;rhFGF-21按照每天0.6μg·g-1的剂量颈部皮下连续注射9 d,末次给药后1 h开始口服糖耐量实验,灌胃给予2 mg.g-1的葡萄糖溶液,分别于给予葡萄糖溶液后30、60、120 min检测血糖;rhFGF-21按照每天2.5μg·g-1的剂量颈部皮下注射连续7 d,在d 0、d 3、d 7给药后1 h检测餐后血糖。结果在3.9 mg·L-1~100 mg·L-1间rhFGF21促进HL-7702细胞葡萄糖的吸收且呈现浓度-效应关系,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0.3 mg·L-1~250 mg·L-1间rhFGF21促进L6肌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12.6 mg·L-1~100 mg·L-1间rhFGF21促进分化的3T3-L1细胞葡萄糖的吸收且呈现浓度-效应关系,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ob/ob小鼠血糖测试证明,rhFGF-21具有降血糖和改善葡萄糖耐受量的作用。结论 rhFGF21体外可促进肝细胞、肌肉细胞及脂肪细胞葡萄糖的吸收;rhFGF-21可降低ob/ob小鼠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具有改善其葡萄糖耐受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GF-21 降糖作用 肝细胞 肌肉细胞 前脂肪细胞 OB/OB小鼠
下载PDF
油菜子叶及下胚轴对潮霉素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杜金霞 庞实锋 +8 位作者 徐岩 许延铎 汪洪 刘秀明 薛萍 肖艳双 李营 李洪志 李校堃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384-2385,共2页
[目的]为油菜潮霉素抗性基因的遗传转化提供依据。[方法]以油菜品种沪油19号、苏州青、五月慢的子叶和下胚轴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浓度潮霉素处理对其褐化率、出愈率的影响。[结果]潮霉素浓度为3 mg/L时,五月慢、沪油和苏州青的褐化率分别... [目的]为油菜潮霉素抗性基因的遗传转化提供依据。[方法]以油菜品种沪油19号、苏州青、五月慢的子叶和下胚轴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浓度潮霉素处理对其褐化率、出愈率的影响。[结果]潮霉素浓度为3 mg/L时,五月慢、沪油和苏州青的褐化率分别为87.6%、30.7%、40.1%;褐化的临界浓度均为6 mg/L。苏州青下胚轴对潮霉素的耐受性较强,其褐化的临界浓度高于沪油19号和五月慢。潮霉素浓度为6 mg/L时,沪油19号、苏州青、五月慢子叶的出愈率分别为3.7%、2.3%、0,下胚轴的出愈率分别为5.1%、8.1%、2.2%。[结论]以子叶为外植体时,3个品种适宜的潮霉素筛选浓度为6 mg/L;以下胚轴为外植体时,沪油19号和五月慢适宜的潮霉素筛选浓度为6 mg/L,苏州青为9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潮霉素 褐化率
下载PDF
CD20片段抗体在红花悬浮细胞中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立勇 刘秀明 +6 位作者 张玲 姚娜 王德仲 历雯清 蔡静波 李海燕 姜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2-120,共9页
【目的】研究用红花愈伤组织建立红花悬浮细胞培养体系的条件,并利用红花悬浮细胞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化法表达CD20复合片段抗体。【方法】以红花子叶为外植体,研究不同种类激素组合对愈伤诱导率的影响,筛选优质愈伤组织进行悬浮培养,探索... 【目的】研究用红花愈伤组织建立红花悬浮细胞培养体系的条件,并利用红花悬浮细胞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化法表达CD20复合片段抗体。【方法】以红花子叶为外植体,研究不同种类激素组合对愈伤诱导率的影响,筛选优质愈伤组织进行悬浮培养,探索不同初始接种量、蔗糖质量分数、水解酪蛋白质量浓度对红花悬浮细胞生长的影响。将CD20复合片段抗体基因两端引入XmaⅠ/EcoRⅠ酶切位点,并将其与pEASY-T1和pBasta载体相连,构建pEASY-T1-CD20克隆载体和pBasta-CD20表达载体,再将构建的pBasta-CD20表达载体转入根瘤农杆菌,利用根瘤农杆菌介导红花悬浮细胞转化法表达CD20复合片段抗体。【结果】红花子叶愈伤诱导最佳条件为MS+NAA 2mg/L+6-BA 0.5mg/L、温度(25±0.1)℃、光照70μmol/(m2·s)连续光照,继代培养条件为MS+NAA 1mg/L+6-BA 0.5mg/L、30μmol/(m2·s)连续光照、温度(25±0.1)℃。悬浮细胞体系培养最佳条件为不加琼脂粉的MS+NAA 1mg/L+6-BA 0.5mg/L、接种量2.5g(50mL培养基)、蔗糖质量分数2%、水解酪蛋白800mg/L。pBastaCD20表达载体构建成功,且目的蛋白在红花悬浮细胞中成功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红花悬浮细胞培养体系,并用该体系成功表达了CD20复合片段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愈伤组织 悬浮细胞 农杆菌介导 表达载体 CD20复合片段抗体
下载PDF
鸡β-防御素3(Gal-3)基因的克隆、表达及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付连军 刘磊 +3 位作者 张磊 贺元欣 莫索 王会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24,29,共7页
【目的】克隆和表达鸡β-防御素3(Gal-3)基因,并对其抑菌活性进行研究,为寻找替代抗生素的抗菌肽提供试验依据。【方法】利用RT-PCR方法,从鸡心脏中分离并克隆了鸡Gal-3基因,将其与分子伴侣基因SUMO相融合,再将该融合基因与原核表达载体... 【目的】克隆和表达鸡β-防御素3(Gal-3)基因,并对其抑菌活性进行研究,为寻找替代抗生素的抗菌肽提供试验依据。【方法】利用RT-PCR方法,从鸡心脏中分离并克隆了鸡Gal-3基因,将其与分子伴侣基因SUMO相融合,再将该融合基因与原核表达载体pET-20b连接后转化至BL21(DE3)宿主细胞中,经IPTG诱导后,对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最后,对Gal-3融合蛋白进行纯化,并对表达产物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通过RT-PCR扩增获得了约240bp的鸡Gal-3基因,经IPTG诱导获得约26ku的蛋白。IPTG在终浓度为0.6mmol/L,33℃诱导4h,诱导时菌体A600为0.6,蛋白表达量最高,且多数以可溶形式存在,33℃上清中的蛋白含量比37℃上清高。纯化的蛋白对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明显的抑菌活性。【结论】成功克隆并表达了鸡Gal-3基因,其原核表达产物对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御素 Gal-3基因 原核表达 抑菌活性
下载PDF
温郁金RAPD-PCR反应体系建立及条件优化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晓慧 汤晓闯 +3 位作者 杨恩秀 姜程曦 李敏 李校堃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26-229,共4页
在提取纯化温郁金DNA的基础上,利用PCR扩增技术,对Mg2+、dNTP、模板DNA、引物、Taq聚合酶等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建立温郁金基因组DNA的RAPD-PCR最佳反应体系。结果表明:最佳条件是总体积为25μL,其中Mg2+(25mM)2μL,Taq聚合酶(5U/μL)0.3... 在提取纯化温郁金DNA的基础上,利用PCR扩增技术,对Mg2+、dNTP、模板DNA、引物、Taq聚合酶等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建立温郁金基因组DNA的RAPD-PCR最佳反应体系。结果表明:最佳条件是总体积为25μL,其中Mg2+(25mM)2μL,Taq聚合酶(5U/μL)0.3μL,引物浓度(20μM)1.0μL,模板DNA(5ng/μL)1.0μL,dNTP(2.5mM)2.0μL,10×PCRbuffer2.5μL;PCR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5min;94℃变性35s,36℃退火1min,72℃复性1.5min,共42个循环;最后72℃延伸10min,该研究得出的体系是温郁金RAPD-PCR的最适宜反应体系,具有省时、经济、简便以及扩增条带较清晰、稳定等特点,为今后温郁金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郁金 基因组DNA RAPD-PCR反应体系
下载PDF
植物防御素基因家族结构、功能及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官丽莉 崔琪 +4 位作者 李声钊 董程 李海龙 彭建豪 李校堃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3-39,共7页
防御素(Defensins,DF)是抗菌肽家族中最古老的一员。植物防御素是一类包含45-54个氨基酸残基,含有半胱氨酸(Cys)稳定的αβ模序,与哺乳动物及昆虫抗菌肽的亲缘关系非常密切,大部分植物防御素在体内被合成为具有信号肽序列的前体,并被分... 防御素(Defensins,DF)是抗菌肽家族中最古老的一员。植物防御素是一类包含45-54个氨基酸残基,含有半胱氨酸(Cys)稳定的αβ模序,与哺乳动物及昆虫抗菌肽的亲缘关系非常密切,大部分植物防御素在体内被合成为具有信号肽序列的前体,并被分泌到胞外空间。植物防御素在宿主防御系统中起重要作用,不仅可抑制一系列的植物、动物及人类体内的细菌、真菌,还可杀伤一些肿瘤细胞及病原虫。植物防御素广泛存在于植物的花、茎、叶、果实、根和种子中,具有抗菌、抗肿瘤、抑制酶活、作为离子阻断剂和增加耐受性的功能,可作为新型的杀菌剂或新型的抗生素类药物。随着抗生素导致的耐药菌株的出现,对植物防御素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因其有效的抗真菌活性,植物防御素在作物抗病基因工程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主要介绍了其发现、结构、类型、逆境调控功能、作用机制以及外源表达植物防御素基因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有助于将来对植物防御素基因家族进行更深入和全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防御素 功能 研究进展 调控
下载PDF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技术及其在药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晓慧 汤晓闯 +3 位作者 杨恩秀 姜程曦 董建勇 黄志锋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18-620,共3页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是近年来广泛应用的分子标记技术之一,以PCR反应为基础,其特点是快速简便、易操作、成本较低,DNA需要量少、无需放射性分析,也不会污染等。该文简述了RAPD技术的原理及优缺点以及其在药用植物遗传多样性分...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是近年来广泛应用的分子标记技术之一,以PCR反应为基础,其特点是快速简便、易操作、成本较低,DNA需要量少、无需放射性分析,也不会污染等。该文简述了RAPD技术的原理及优缺点以及其在药用植物遗传多样性分析、药材鉴别和DNA指纹图谱的构建、亲缘关系及系统学研究、药材的道地性等方面的应用,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遗传多样性 药材鉴别 道地性
下载PDF
大豆24kDa油体蛋白与人bFGF融合基因转化拟南芥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薛萍 庞实锋 +6 位作者 李洪志 李营 柳月英 于勤明 熊丽冬 李海燕 李校堃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44-350,共7页
为探索大豆油体蛋白与人bF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蛋白在植物油体中融合表达的可行性,以大豆总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得到大豆油体蛋白基因(Ddoil)及启动子(Ddprm),构建Ddprm启动的Ddoil基因与植物偏好密码子改造的bFGF基因融合表... 为探索大豆油体蛋白与人bF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蛋白在植物油体中融合表达的可行性,以大豆总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得到大豆油体蛋白基因(Ddoil)及启动子(Ddprm),构建Ddprm启动的Ddoil基因与植物偏好密码子改造的bFGF基因融合表达载体p1390Ddprm-Ddoil-bFGF,花侵染法转化拟南芥,对T2拟南芥抗性植株基因组进行PCR检测,对种子总蛋白进行SDS-PAGE分析、Western blot检测、ELISA检测及细胞活性测定,为bFGF在其他油料作物的油体系统的表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油体蛋白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 拟南芥
下载PDF
转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基因红花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晶 王兰 +8 位作者 黄建 陈玉斌 郭咏昕 易善勇 官丽莉 杜林娜 李海燕 李校堃 姜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0-216,共7页
【目的】构建转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基因(KGF2)红花,为KGF2药用蛋白的生产奠定了基础。【方法】利用融合PCR方法扩增人源KGF2基因与拟南芥油体蛋白Oleosin基因的融合基因,将融合基因克隆至表达载体pOP上,构建了重组质粒pOP-OL-KGF2,采用... 【目的】构建转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基因(KGF2)红花,为KGF2药用蛋白的生产奠定了基础。【方法】利用融合PCR方法扩增人源KGF2基因与拟南芥油体蛋白Oleosin基因的融合基因,将融合基因克隆至表达载体pOP上,构建了重组质粒pOP-OL-KGF2,采用冻融法将质粒pOP-OL-KGF2转入根癌农杆菌EHA105中,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红花,采用PCR检测筛选转基因红花阳性植株,SDS-PAGE检测Oleosin-KGF2融合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构建了植物特异表达载体pOP-OL-KGF2,转染后共获得了12株转基因红花植株,其中2株鉴定为阳性,阳性率为17%,对转化植株进行DNA水平检测和蛋白水平检测,可知KGF2基因已经整合进红花基因组中,且有所表达。【结论】成功获得转KGF2基因的红花株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 红花 遗传转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